壹心理親子精選:本周最受關注10篇文章,你錯過了嗎?

發表於2016-02-23 14:20:14

文:小壹君

今天已經是十六了耶。鬧騰了一個假期的孩子們都回到學校去了,突然安靜下來有沒有不習慣呢?回顧新年的第一個工作周,假期綜合症還沒過去,還要帶著個寶寶,是不是渾渾噩噩還沒來得及歇歇就過去了呢?那肯定也是錯過了不少好文章吧!不怕不怕,讓小壹君來做你的搬運工,把上周排名前十的文章給你搬到屏幕上,慢慢品嘗~

○家庭關係 ○家庭關係○父母成長

○家庭關係

NO.1:王梓恆→家庭關係痛苦的根源:中國人普遍缺乏界限感

借用作者的話:這個世界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別人的事和老天的事。而當著三件事搞清楚之後,我們就自然搞清楚了什麼事兒我們該做、什麼事兒我們不該做。然而可悲的是,中國家庭往往都搞不清楚這些界限。

NO.2: 安之→嗷嗷待哺的父母,成就過早衰老的孩子

這篇文章,說的自然不是所有的家庭,或許也不是所有家庭問題的根源,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家庭的不幸福就是來源於作者筆下的原因。

○親子教育

NO.3:小樓老師→3歲小孩什麼都不懂?你說的每個詞語,都在塑造ta的大腦!

科學研究表明,出生在富裕家庭的孩子在3歲的時候就表現出比出生在貧困家庭的孩子多擁有3千萬的辭彙。而家庭環境的不同對於孩子的辭彙量造成差異的原因就在於他們接觸到的辭彙量有所不同。因此,不要以為孩子小就什麼都不懂哦,你說的每個詞語都可以影響ta的成長!

NO.4:supermom→一次性給孩子一年的零花錢,孩子的行為竟發生如此大的變化

怎麼樣教會孩子管錢?你是否也糾結過,該不該給孩子零花錢,該不該把壓歲錢交給孩子自己管?或許我們可以參考這個媽媽的做法哦!

NO.5:晚睡→教育孩子,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自己想像成是他

別人家的孩子都溫文爾雅?別人家的爸爸媽媽是怎麼對他們的孩子的?是否你也知道孩子要好好教,但是在真正跟孩子交流的時候又不知道該怎麼做了?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自己想像成ta嘛!

NO.6:韓博士→家庭教育的最終檢驗是什麼? 孩子的婚姻質量!

「啊?我們負責他們學習好,找到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還不行啊?還要負責他們婚姻的質量?」你不服?好吧,我也不想說服你,還是看看韓博士的說法吧。

○父母成長

NO.7:小小包麻麻→12張圖告訴你:孩子身上的小毛病都來源於哪裡?

我們總是傾向於發現別人身上的小毛病,對於自身的問題則充耳不聞,自然,對於處在弱勢地位的孩子就更是如此。我們常說孩子就是家庭的鏡子,而這面鏡子照出來的是什麼問題呢?來看看Cure Joy的12幅漫畫怎麼解答。

NO.8:黃思思→1你的孩子要多zuo,才能引起你的注意?

那些喧鬧、做作、愛搗亂的孩子有多討人厭?其實有時候家長的情緒可以理解,但是,誰去理解孩子的情緒呢?沒有不疼愛孩子的父母,也沒有不喜歡父母疼愛的孩子啊,孩子為何不惹人喜歡而用這麼討人厭的方式去引人注意呢?

NO.9:曾奇峰→你的孩子多愛你,才把你寵得這樣有恃無恐

有一句很出名的話,不知道來自哪裡:我們總是把最溫柔的一面送給外人,卻把負面情緒都交給最愛的人。我們在外人面前,多麼優雅、大方、包容,而細細一想,在孩子面前是否就不再那麼冷靜、包容,那個本該無憂無慮的孩子,卻默默地承擔了你都擔不起的情緒。

NO.10:李點點→世界上最好的家,就是爸爸愛媽媽!

小編每天做地鐵都會看到很多對父母,而多數,他們都寵著孩子,對孩子說話低聲細語,一轉頭向著伴侶時,則來了一個360度大轉彎,哦不對,是180度……小編也認識一位父親,他非常疼愛他的子女,但卻不尊重他的妻子,喝了酒甚至會打罵妻子。於是沒有一個孩子尊重他,他苦惱,他憤怒,他卻不懂,世界上最好的愛,是爸爸愛媽媽!

上周的精選就到這裡啦,不知道大家看了之後有什麼想法呢?(對於精選的改進意見請盡情吐槽小壹君吧!)對以後的精選又有什麼意見呢?↓在下面給小壹君留言哦~

責任編輯:晨歆


推薦閱讀:

不情緒化,你最終才能贏
一封壹心理寫給你的信
為什麼明明就很脆弱,卻要在他人面前顯得堅強?
心理學家談「虛偽」:讓座的人道德感一定比較高嗎?
「我一生都在尋求和建造的家的感覺。」丨真實諮詢故事

TAG:心理 | 親子 | 文章 | 錯過 | 關注 | 壹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