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朗讀中的停頓規律
文言文朗讀中的停頓規律
近年中考語文試卷里,常可以找到要求學生「標出文言文句子朗讀停頓」的題目。例如
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本文擬就文言文句子停頓的劃分理據試作說明。
句子的朗讀停頓,取決於漢語句子的節奏。
讀清句讀,正確停頓是誦讀文言文的要求之一。停頓有兩種:一是句間停頓,就是根據標點符號來確定句與句之間停頓的長短,語調的抑揚;一是句中短暫停頓,它是以詞或片語為單位,根據句子成分之間的內在關係來劃分的語氣停頓。
正確地進行句中停頓,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詞意和語法結構為前提的,因此解答這類題時可以先將句子翻譯出來確定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結合緊密的文字,看成一個「意義單位」,「單位」與「單位」之間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頓;在分析語法結構時可先抓動詞,把跟動詞有關的前後各詞聯繫起來,觀察句子的整體,往前找主語,往後賓語,再旁及其它成分,這樣就可以確定句子的語法結構,依此確定句中停頓。
確定節中停頓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句首語助詞(又叫句首發語詞)、關聯詞後面應有停頓。文言文中有一些虛詞放在句子的開頭,強調語氣或領起全句乃至全段。常用的句首發語詞和關聯詞主要有以下這些:
句首發語詞:如「至」、「若」、「至若」、「夫」、「若夫」、「蓋」、 「然」、「則」 「然則」、「豈」、「豈若」、「宜」、「誠宜」、 何嘗、其等。
關聯詞:且、雖、因、「惟」、 「故」等。
誦讀時,這些詞語後面都應稍加停頓,不能和後面的文字連讀。
二、古代是兩個單音節詞,而現代漢語中是一個雙音節詞的,要分開讀。如:
①故天將大任於/是人也。
②可/以一戰。
③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例①中的「於是」,「於」是介詞,「給」的意思「是」是代詞,「這」的意思,它們都應分開來讀。例②中「可以」是兩個單音詞,「可」是能願動詞,「可以」的意思,「以」是介詞,「用來」的意思。例③中的「中間」,「中」是「中間」,「間」是「夾雜」。
三、根據語言順序來停頓,即按照「主語—謂語—賓語」、「狀語—謂語」、「動詞—補語」來停頓,也就是說,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動詞和補語之間要作停頓(定語與中心詞之間一般不停頓),以使語意明顯。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臣卑鄙」是主謂短語作賓語,不能讀成「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永之人/爭/奔走焉。「爭」是「奔走」的狀語,應該分開讀。
③佳木/秀而繁陰。
④問/今是何世
⑤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
例③中「佳木」是動作的發出者,陳述的對象,它與後面謂語部分之間應作停頓。例④⑤中的動詞「問」、「刻」與其支配的對象之間也要作停頓。
四、充當狀語的名詞和中心詞之間要連讀,即名詞作狀語時,一般在該詞前停頓,且不能把狀語與中心詞讀開。若分開讀,就錯將狀語當成了主語,改變了句子的意思。如:
①其一/犬坐/於前
②山行/六七里
例①中的「其一」是指其中的一隻狼,作全句的主語,「犬」在句中作狀語,修飾詞「坐」,譯為「像狗一樣」;例②中的「山」修飾中心語「行」,「山行」譯為「在山上走」,它們都應連讀。
五、「而」字後應該停頓。但「而」字在句中若起到下列作用,那麼就不能停頓,也就是說,「而」字不能和後面的詞語分開讀,應該連讀。
①「而」在句中如果連接的是形容詞(或副詞)與動詞,即「形容詞(副詞)+而+動詞」,這時前邊的形容詞或副詞充當狀語,起修飾後面的動詞的作用,不能分開讀。
②「而」在句中如果連接的是兩個動詞,即「動詞+而+動詞」,那麼爾表示順接,也就是說,前面一個動作發生了,後面的動作緊接著就發生了,這時「而」後面就不能停頓,應和後面的動詞連讀。
③「而」連接詞性相同的兩個詞語(即兩個名詞、兩個動詞、兩個形容詞),表示並列,相當於「而且」、「又」、「和」或不譯,這時「而」後不應該停頓。例如: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④表示承遞關係,相當於「而且」、「並且」、「就」或不譯。例:
①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余聞而愈悲。⑤⑥
六、停頓應體現句子結構的原貌。如:
①望晚/日照/城郭(句中「望晚」是「向晚」意,即接近黃昏之時,原句是主謂結構,如讀成「望/晚日/照城郭」,就讀出了另一種理解。)
②瞻余馬首/可也。如果讀成「瞻余馬首可/也」,那麼就歪解了原意。因為原句是主謂結構,在「可」後停頓,就改變了原意。
③「問/今是何世」,原句是動賓結構,賓語是一個主謂短語,如讀成「問今/是何世」,讀成了主謂句,就讀破了。
④「兩三點雨/山前」,若讀成「兩三點/雨山前」就讀破了,原句是倒裝句。
七、節奏停頓要體現出省略成分。如:
①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後省略動詞謂語「鼓」,應略停,以體現謂語的省略,不能讀成「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八、對古代的國號、年號、官職、爵位、史實、地名要了解,否則易導致朗讀停頓錯誤。如:
作亭者誰,盧陵/歐陽修也。盧陵是地名,後面應該停頓。
九、「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頓,朗讀時在其後停頓。如:
余聞之也/久矣。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也」不是謂語前的副詞狀語,不能讀成「余聞之/也久」,「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十、利用對文意的理解來確定停頓。在朗讀文言文時,要根據語境理解文意,只有確切地理解了文意,才能準確地停頓。如:
①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②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例①意思是「醫生喜歡醫治沒有病的人,把這作為功勞 」,這樣,讀時就可以分別
把「醫之好治不病」和「以為功」讀在一起,即「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例②的意思是「處在朝庭的高位上,就為它的人民擔憂」這樣,句中的停頓就是「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十一、詩句節拍間要停頓。古詩的朗讀有其規律性,一般說來是兩字一停頓,即按音節停頓。如:
①幾處/早鶯/爭/暖樹
②天門/中斷/楚江/開
也可以按意義單位停頓,如上面的兩句可讀為「幾處早鶯/爭暖樹」、「天門中斷/楚江
開」。
文言文的朗讀停頓,涉及到文字、詞義、語法及古代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識。只要我們掌握一些古詩文的朗讀停頓知識,並誦讀一定量的文言文,就能培養提高自己的語感,熟練地處理文言文的朗讀停頓。
推薦閱讀:
※地支藏干規律
※陳益峰:盜墓口訣與風水規律相通
※命理中男女外遇的基本規律
※玄空風水三元九運座向飛星布局排盤的規律 --南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