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常服鎮痛葯的危險性

據調查,中老年人服用鎮痛葯的比例很高,這些人腰痛時用鎮痛葯,牙痛時用鎮痛葯,患婦科疾病時還是用鎮痛葯,少數人甚至用鎮痛葯來解乏或振奮精神。過量或長期服用鎮痛葯對人體是有害的,其危害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長期服用鎮痛葯可使人體產生依賴性(成癮)。有人出現「戒斷癥狀」,如打呵欠、出冷汗、疼痛加重、精神緊張、身體不適等反應。之所以會出現這些反應,是由於外源性鎮痛葯的反覆、過量使用抑制內源性鎮痛物質「內啡肽」的作用,一旦停葯,內源性鎮痛物質就會暫時缺乏,從而出現一系列「戒斷癥狀」。  

第二,過量或長期服用鎮痛葯,特別是解熱鎮痛葯容易導致胃腸黏膜的損傷和潰瘍。鎮痛葯可以抑制體內前列腺素的合成,在發揮止痛作用的同時,可使人體失去前列腺素的保護作用,引起消化道的損傷。國外資料表明,服用鎮痛葯者發生上消化道損害的危險度比未用者高出1.5倍;死於與消化性潰瘍有關疾病的危險性比未用者高出2倍;由鎮痛藥引起的胃部損傷占潰瘍病發生率的15%—35%。  

第三,長期服用鎮痛葯會使人體的凝血系統紊亂,使出血時間延長,誘發消化道、皮膚等部位的出血。研究表明,出血的危險與鎮痛葯的使用和年齡有關,男性和高齡者在使用鎮痛葯後出現出血及穿孔的相對危險性較高。一般,使用鎮痛藥劑量越大,危險也越大。那麼,應該怎樣使用鎮痛葯呢?實際上,應用鎮痛葯純屬對症治療,並不能解除病因。一般地說,鎮痛葯僅適用於熱度很高,或有慢性鈍痛,如牙痛、頭痛、神經痛、肌肉痛、關節痛及月經痛者,而對內臟平滑肌痙攣所引起的絞痛幾乎無效,也不能防止疾病的發展。即使把鎮痛葯的胃腸道不良反應和成癮性降到最低,使用鎮痛葯仍應採用最小劑量,並控制最短的使用天數,一般以止痛為目的使用鎮痛葯應限定在5天內,而用於治療風濕病和肌肉、骨骼疾病則必須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應用鎮痛葯要注意下列問題:

1.孕婦及哺乳期婦女、3歲以下兒童應盡量不用或慎用;老年人如合併有高血壓、動脈硬化、腎功能減退等,應選用不具降壓效果和對前列腺素分泌無抑制作用的鎮痛葯,如舒林酸等。 

2.合併腎功能不良者應慎用或不用,如必須使用,劑量不要過大;有出血傾向及上消化道出血或穿孔病史者,應慎用或禁用;使用後可能發生皮疹、哮喘等反應者應當慎用;患有胃、十二指腸潰瘍者應禁用。  

3.對鎮痛葯或其中成分有過敏史時,不宜再使用其他同類鎮痛葯,因為同類藥物大多數存在交叉過敏反應。 

4.為避免鎮痛葯對胃腸道的刺激,鎮痛葯宜在餐後服用,不宜空腹服。使用鎮痛葯時,千萬不要飲酒或飲用含有酒精的飲料,因為同時飲酒會增加胃腸道刺激性.誘發胃腸出血或黏膜潰瘍。  

5.不與糖皮質激素合用,否則會使胃腸道疾病發生的危險性增加2倍。

巧辨感冒藥——APC及其變種

感冒、發燒是常見病、多發病。目前市場上許多治療感冒的藥品,使用時要留心辨別。APC又稱復方阿斯匹林片,解熱鎮痛葯。內含三種成分:阿斯匹林(具有鎮痛、消炎、退熱作用)、非那西丁(口服後分解出對乙醯氨基酚,它同樣具有解熱、鎮痛作用)以及咖啡因。一般發燒超過38.5度的患者服用。由於阿斯匹林容易誘發哮喘及對胃腸道有刺激作用,故哮喘、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應慎用,對該葯有過敏史者和妊娠婦女應禁用、年老、體弱患者,體溫超過40度者使用時,注意出汗過多而引發虛脫現象。

泰諾、百服寧和感康等葯雖然名稱不同,但實際有效成分均為對乙醯氨基酚,它們對胃腸道的刺激小,口服吸收快,適用於阿斯匹林過敏者。有肝、腎功能不全者需慎用。優點:吸收快速而完全,口服30分鐘起效。對2歲以下兒童可用牛奶、果汁伺服,但時間較短為2一4小時。

布洛芬:商品名叫美林、臣功再欣等,可用嬰幼兒退熱,它和乙醯氨基酚是世衛組織推薦的兩種退熱葯,也較為安全的退熱葯,控制時間6—8小時對39度以上高熱退燒比乙醯氨基酚要好。但對胃腸道有不適感,有引起胃腸道出血及加重潰瘍報道。所以用於3歲以上兒童高。

尼美舒利:對消化道不良反應輕,在臨床中用於炎性發熱疼痛的治療,但近年由於它對肝損害嚴重、故國內對兒童基本不用。

賴氨匹林:解熱作用強,起效快,作用緩和而持久,可避免口服阿斯匹林及布洛芬對胃腸道刺激,可肌注和靜滴對口服藥物困難的兒童,臨床也常用此類葯。但它含有阿斯匹林有可誘發過敏及哮喘重度發作,應注意詢問過敏史。特別提醒體溫升高是人體的的自然防禦反應,可使抗體合成增加、有助於吞噬細胞活性增強,有時還有助於診斷和預後的判斷。一般發熱38.5度以上才用退熱葯,但24小時不超過4次。鎮痛葯不能消除病因,只能減輕癥狀。患者應針對感染的病毒、細菌服用相應的抗生素。若服用解熱鎮痛葯後3日發熱不退或疼痛5日不止時,應及時去看醫生。使用解熱鎮痛藥劑量不宜過大,用藥時間不宜過長,否則容易產生副作用。

五大用藥壞習慣傷肝又傷腎

醫藥專家指出,最容易有吃藥壞習慣的人主要是慢性病人、老年病患和低教育程度的族群。如果你吃藥有包括送葯、存葯、隨便停葯、分享藥物、葯食不分的5大壞習慣,結果不是傷肝就是傷腎.

五大吃藥壞習慣

第一位就是送葯,藥師表示,買各式藥品,孝敬老人或送親人與好友,實際損害別人健康。

第二個壞習慣是存葯,雖然節儉是美德,但該吃的葯就不要省,過期的葯就要丟,很多人將吃剩的藥用冰箱保存,卻忽略了藥物開封后保存期限不宜超過半年,況且有的葯,像是懸浮液型的胃藥,是不能冰箱保存的。

第三是隨便停葯,因為藥物難免有副作用,因此由醫師調整藥物種類和劑量,才能在藥效和副作用之間找到最佳平衡,常有病人吃血管擴張劑治療高血壓,因為頭痛、頭昏而自行停葯,不讓醫師有機會調整藥物,結果高血壓沒有受到控制。第四是分享藥物,常有人將自己吃有效的藥物,拿給親友分享服用,這可能不能助人反而害人。

第五是葯食不分,許多人的藥物觀念不健全,不把成藥、補藥當成藥,吃了明明是保健食品,卻又希望發揮神奇藥效,最後往往就是吃到違法添加藥品的食品,反而賠上自己健康。

日常用藥禁與忌

忌干吞藥片,膠囊忌打開服,腸溶片忌嚼碎服,忌隨意加大藥量。

不宜用牛奶、果汁送服藥物,不宜用熱開水沖服藥物。

忌用茶水同服藥,服藥時忌吸煙,酒醉之人禁服鎮靜葯,用頭孢類一定要禁飲酒。

注射針葯忌口服。

傷口換藥忌太勤。

忌濫用激素類藥物。

切忌亂用退熱葯。

忌常服維生素C,維生素類葯不宜飯前服。

感冒不宜選用抗菌素。

冠心病患者忌用消炎痛,肝炎患者忌飲酒,肝炎初起患者禁服蜂王漿,胰腺病人忌飲酒。

3個月內嬰兒忌用磺胺。

嬰兒禁用滴鼻凈。

青少年慎用胃復安。

青黴素與慶大忌混合注射。

碘酒與紅汞忌同用。

阿斯匹林忌與維生素B1同服。

作者:孟凡良

推薦閱讀:

沙發放錯位置很危險 現在後悔還來得及!
保姆縱火案警示,如何過濾身邊危險的人
拍「馬屁」很危險,狀元郎成為一首詩,敗為一個字
危險:當房子處在「空亡」朝向時! - Qzone日誌
分享:學佛多年連佛的門坎兒都沒進去,菩提道上好危險

TAG:危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