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適生活難以育出偉大作家
巴爾加斯·略薩據新華社上海6月15日電(記者 孫麗萍) 「諾貝爾文學獎經常會頒發給錯誤的對象。不過我希望歷史將證明,諾貝爾文學獎頒給我不是個錯誤。」著名秘魯作家、201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巴爾加斯·略薩14日在上海幽默地說。12日抵達中國的略薩,連日來在上海的行程豐富。闊別中國15年之後,再度來訪的略薩感嘆道:「中國發生的驚人變化不是傳說,而是真實的。」拉美文學影響中國當代文學現年75歲的巴爾加斯·略薩與加西亞·馬爾克斯並稱拉美文學的旗手。在半個多世紀文學生涯里,略薩發表小說、專著、散文集、戲劇30多部,2010年更因「對個人的抵制、反抗和挫敗形象的尖銳刻畫」獲諾貝爾文學獎。特地從南京乘坐火車趕來與略薩對話的著名作家葉兆言說,拉美文學對中國當代文學影響巨大。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文學的繁榮時代里,略薩與托爾斯泰、海明威、福克納、加西亞·馬爾克斯等一起被翻譯引進中國,影響了幾代中國文學愛好者。「當時,我們這些剛走上文學創作道路的年輕人,被拉美文學一頓『狂轟濫炸』,也因此受到啟迪:要和以往的文學傳統不一樣,要打破原有的文學秩序」。對此,略薩饒有興趣地說,「拉美文學爆炸」這個詞至今弄不清楚是誰創造的,而圍繞它的爭論卻從未停止。其實,從《百年孤獨》的作者馬爾克斯到博爾赫斯,拉美作家無不受到法國、美國文學的深刻影響。不過,有趣的是,這六七位引發了「拉美文學爆炸」的著名作家彼此卻並不聯繫。「諾貝爾文學獎經常犯錯……」略薩說,201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他的生活已經改變。世界各地的媒體記者蜂擁而來,採訪無休無止,使他從作家淪為「受害者」。有時,他甚至很想「逃到沒有記者的孤島上去生活」。他說:「諾貝爾獎像其他獎項一樣,有時確實很准,頒給了眾望所歸的人,例如海明威、托馬斯·曼、福克納。但是很多情況下,它的評委會都會犯錯誤。例如,托爾斯泰就曾經不敵一位三流法國作家而未獲獎。」略薩十分誠懇地說:「博爾赫斯沒得獎,而我得到了諾貝爾文學獎,這讓我很不好意思。希望歷史能證明,給我這個獎沒有錯。」「舒適生活難以養育出偉大作家」與專職寫作的中國作家相比,略薩的文學之路可謂極其艱辛。他回憶說,因為自己結婚早、家庭負擔重,又酷愛文學寫作,所以整個青年時期都在拚命打工,十分勞累。「專職寫作是極少數人才能享受的奢侈。」略薩認為,寫作是需要作家自己來資助的一項工作。全世界的作家都是這樣:要寫作,就必須先找個讓自己能夠吃上飯的工作。19歲就結婚的略薩,大學畢業就開始拚命掙錢,自稱最多的時候必須同時打7份工,有一次是在殯儀館裡登記死人。「即使如此辛苦,我對文學的熱愛還是超越一切。」略薩說,在精疲力竭的打工結束後,令他最感快樂的就是關閉在房間里,什麼也不想而拚命寫作。「作家要戰勝一些小的困難去寫作,這是一種力量,可以激發他們的創造性。世界上最傑出的文學作品往往都是從困難、苦難中誕生的,而非常舒適的生活則難以養育偉大的作家。」略薩勸告中國同行。感嘆中國巨變「不是傳說」略薩上一次訪問中國是十五六年前。此次,略薩在上海強烈感受到了中國的巨變。「這次我來上海之前,對中國的變化就有所耳聞,並且感到好奇。現在,我親眼證實了這是真的。上海已經成為一個屬於21世紀的、不斷發展的、繁榮的城市,這既令人羨慕也令人讚賞。」略薩說,中國已經成為第三世界國家的榜樣,中國實施的發展政策值得效仿。據悉,結束上海之行後,略薩16日將轉赴北京,隨後會和著名作家王蒙、莫言、鐵凝、閻連科、余華、張悅然及文學翻譯家、學者等座談。
推薦閱讀:
※歷屆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家、作品、獲獎理由
※大文豪馬克吐溫發明了內衣帶子
※我攢了一年的作家親筆簽名書,都送給你!
※你見過哪些慘無人道的催稿 / 催更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