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孩子自由又不慣壞孩子?專家深度分析,值得收藏!
有人說,自由和規則就像一顆糖和一根棒,沒有哪個孩子會喜歡棒而放棄糖。一個行動自由的孩子,內在的智慧得到保護和發展,他的內心是平靜的,也最樂意遵守規則。所以,我們要想給孩子最大限度的自由,就必須有規則來保護。到底自由與規則要如何實踐呢?
誤區一:自由=放縱?
場景回放:
樂兒媽媽帶著2歲的樂兒去串門。一到朋友家,孩子就開始拽她的頭髮,把她出門前整齊的髮型拽得一塌糊塗,可是,樂兒媽媽只是聽之任之,始終沒有對樂兒說一個「不」字。寶寶媽媽和朋友帶著兩個孩子一起去看話劇,在觀看的過程中,寶寶不停地摘掉媽媽的眼鏡,媽媽卻不停地戴上,總是始終沒有對寶寶說一個「不」字
點評:
媽媽們都知道:自由並不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那麼,究竟要給孩子什麼樣的自由?給孩子自由是給孩子充分發展潛力的自由。當一些行為事關孩子的潛能和認知的時候,媽媽需要給孩子探索的機會。這是給孩子自由的前提。
但是,像這個場景中的寶寶媽媽,對於寶寶摘掉自己眼鏡的行為,聽之任之,沒有去探尋寶寶行為背後究竟是因為調皮還是對話劇沒有興趣,還是只是想引起媽媽的注意。媽媽沒有去制止寶寶的不當行為,也沒有去探尋寶寶不當行為背後的原因,長此以往,寶寶就會覺得自己這樣的行為是被允可的,她會缺乏內在的自律。而且隨著動作發展水平的提高,他們常常會製造出來一些「危險」和「事端」,成為帶起來特別費勁的淘氣孩子。可見,讓孩子自由過度,實際上就是放任縱容,對培養孩子的社會性和責任心是不利的,最終使孩子「長」不出個性卻「長」出任性。
所以,媽媽要給出寶寶一些原則,這些原則能夠幫助寶寶健康發展,這個時候,媽媽可以說:「寶寶,不可以摘掉媽媽的眼鏡。如果你有什麼不開心或者有什麼事情想告訴媽媽,可以對媽媽說,媽媽都能理解的。好嗎?」這樣,孩子就能漸漸規範限制自己的行為,並能和媽媽進行有效的溝通。
誤區二:自由=嬌溺?
場景回放:
場景1:維維媽媽答應帶維維參加一個晚會。去之前,媽媽和維維說好到了8點鐘就要回家。到了8點鐘,維維的爺爺奶奶就來接維維回家。這時,維維正玩得興緻勃勃的呢。維維不願意走,媽媽說:「我們不是約定好了嗎?只能玩到8點鐘的。」爺爺奶奶看到維維哭得可憐兮兮的,連忙心疼地說:「好啦,好啦,維維就在這裡和媽媽玩!爺爺和奶奶等著維維!」
場景2:出門前,媽媽和貝貝約定好了,今天不買玩具,因為貝貝的玩具太多了,到了遊樂場,貝貝一眼就看見了自己喜歡的遙控汽車,就要求媽媽買,媽媽說:「咱們不是約定好不買玩具的嗎?」貝貝一下子躺在地上哇哇大哭起來,媽媽礙於面子連忙抱起貝貝說:「寶寶不哭了,媽媽答應你最後一次買遙控汽車了」於是媽媽給貝貝買了遙控汽車,貝貝開心地拿著遙控汽車進了遊樂場
點評:
給孩子自由和愛並不是溺愛孩子,一味地依著孩子,順從孩子的要求。自由是可以培養孩子一系列的品質的,就像孫瑞雪老師所說,自由能使一個人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當你真正把自由給了孩子,你就能夠發現在自由中一定會派生出規則。有了自由,孩子們就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因為有興趣,他就會反覆做,就變得專註;在長久的專註中,他逐漸感知並把握了事物的規律;把握了事物的規律,他就願意遵守它,就有了自我控制力。
所以,媽媽要相信孩子,一定能從自由中發展出規則。其實,場景中的媽媽本來做得挺好的,和孩子一起約定規則,一起遵守。可是,由於爺爺奶奶的溺愛而阻斷了孩子去適應、接受規則。孩子哭是很正常的事,媽媽要拒絕孩子做想做的事情,孩子調節自己的情緒的方式就是哭。孩子有這樣一種心理特點:先尋找你的底線,把你逼到頂點,看你能怎麼樣。所以,我們需要給他一個規則,在這個範圍之內讓他探索。
誤區三:規則=束縛?
場景回放:
2歲的米米正在吃飯,媽媽拿來了勺子給米米喂飯,米米非要自己拿著勺子吃飯,可是米米用勺子把菜全部灑到桌子上了,一點也沒進碗里,奶奶趕緊搶過米米的勺子,給米米喂起飯來。
點評:
規則是保護孩子更好的自我發展,而不是去束縛孩子的發展。
我們建立的規則有時候是不符合孩子發展的,對於一個成人來說,浪費食物確實不對。但是,對寶寶來講,他學著自己用勺子吃飯並不是一種浪費,而是一種學習,是寶寶的發展需要。我們怎麼能用規則來限制甚至剝奪了孩子的學習熱情呢?
誤區四:規則=控制?
場景回放:
等電梯的時候,瑤瑤突然發現旁邊還有樓梯,於是就跑去走樓梯,媽媽過來,發現樓梯內非常黑,告訴瑤瑤:「我們去做電梯,樓梯里太黑了,容易摔跤!」可是瑤瑤根本不聽媽媽的話,仍然向上爬去,媽媽大聲說:「再走,上面有隻狼外婆,穿著黑色的披風,露著長長的大白牙,還有全是血的舌頭,她專門抓不聽話的小孩!」瑤瑤聽了,嚇壞了,趕緊抱著媽媽出了樓梯口。
點評:
通常,成人不約而同地給孩子定了這些規條:「聽話的孩子才是乖孩子」、「坐著不動就是好孩子」、「乖,不要弄髒手」、「不睡覺,狼就來叼你了」、「不給別人玩,就是自私的孩子」……這些規定的制定實質並不是因為兒童做錯了什麼或帶來了什麼危險,大多是因為成人的自保或恐懼、焦慮而設定出來減少麻煩的。這些混亂的、臨時性的規條限制著孩子,繼而形成心理上的障礙和信條,隨時威脅著孩子的成長。
兒童在這些規條面前會感到無所適從,會認為一切都處在危險之中。這時事件本身變得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無法判定自己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是安全的。這樣,危機感就變成了他生活中一個隨機性的東西,安全感就喪失了。隨著兒童的成長,這些「規定」有的內化成了兒童人格的一部分,有的則慢慢廢棄掉。
規則的作用:
1、 規則保護孩子的自由
每個媽媽都愛自己的孩子,為了保證他能安全地自由探索這個世界,就不得不設置一些規則,孩子需要確定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對於年幼的孩子,規則越少、越簡單清晰越好。
2、 秩序感
守規矩、秩序感是人類社會文明的基礎,如果孩子經常感受的是井然有序的家庭環境,和和睦睦的人際氛圍,那麼孩子就容易形成追求文明、規則的美好心理。給孩子制定規則,就要從守規矩、遵守秩序開始。包括:什麼時間做什麼事;用完的東西要放回原處;要學會等待、不隨便拿別人的東西,等等。
3、 懂禮貌
禮貌既是品質特徵,也是社交技巧,是拉近自己與他人的一座橋樑。在日常生活中,懂禮貌的孩子更容易讓人接受,不打人、咬人,學習克制和謙讓;當別人正在休息時,或者工作的時候,不去打擾別人、影響別人,這是孩子應該從小就樹立的規則意識。
4、 講道理
給孩子建立規則,必須在講道理的基礎上進行。媽媽要告訴孩子不能破壞東西、要學會說「不」、並尊重別人說「不」。當孩子聽從道理,明確了行為和後果之間的關係後,就能更好地遵守規則。
如何給孩子正確的自我保護?
保護孩子,應當引導孩子正確認識世界,增強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讓孩子能夠認識到什麼對自己的是安全的,什麼對別人是安全的?因為,這有這樣,才能充分保障他的自由。
怎樣幫助孩子建立起規則意識?
1、 建立規則是一個漫長地過程,需要不斷重複
生活場景:
嘟嘟已經四歲了,犯錯之後知道道歉,說自己再也不這樣了,但是扭頭就把自己犯的錯忘記了,繼續犯錯,而且不管大錯小錯,只要她看見大人的臉色有一點不高興就馬上道歉,而後又該怎麼樣還怎麼樣。
點評:
父母希望孩子一兩次就能記住規則,然而我們發現即使同一規則,也得重複上千次。我經常聽到有媽媽說:「我說過多少次了,不要去井蓋上走!怎麼就是不聽呢?」「我告訴過你的,不要喝涼水。」
這是因為內心缺乏規則意識的孩子不會理解和接受父母的教誨。他們會損壞物品,不會顧及別人的感受。而自律不是來源於強制的行為,但也不是自發發生的。需要父母的指導與不斷重複,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媽媽們應當允許孩子通過試探來獲知什麼是規則。當不按規則做事會發生什麼?撒謊會怎樣?把屋子弄亂會怎樣?孩子通過不斷對規則和後果的體驗,逐漸學會了為自己負責。
2、 當孩子違反規則時,了解孩子的意圖
生活場景:
麥麥很喜歡去上幼兒園,可是有一天,他說什麼也不去了。媽媽蹲下身來,摟住麥麥輕聲的說:「昨天你還說想去幼兒園玩轉椅的,怎麼今天就不想去了呢?」麥麥摟著媽媽的脖子說:「電話。」媽媽想了想說:「因為爸爸打電話說今天回家對不對?」麥麥羞澀地點點頭。
媽媽說:「爸爸出差這麼久,麥麥想爸爸了。媽媽也想爸爸。可是爸爸要到晚上才能到家,那時麥麥從幼兒園回來就能見到爸爸好不好。」麥麥點點頭,之後拉著媽媽的手去了幼兒園。
點評:
通常情況下人們只會針對行為作出反應而不失針對原因作出反應。然而,只有對症下藥才是最有效的。當麥麥不想上幼兒園時,他只是因為爸爸離家太久而感到焦慮,快要見到爸爸又產生興奮情緒,這兩種情緒都需要得到宣洩。
每種規則的設立只有指向問題的原因時,才是有用的。每種方法都針對不同的原因。解決的辦法在分析原因的過程中會變得清晰。
在這個例子中,媽媽沒有強制解決或試圖轉移麥麥的注意力,降低他反抗的慾望,而是了解並回應麥麥所關注的事,並在自己跟孩子之間建立了關係。在鼓勵孩子談論問題或所關注的事的同時,媽媽也在鼓勵他們去思考,並給他們提供了找到解決辦法所需要的時間。這樣孩子就能主動找出他們自己的解決辦法。他們的解決辦法也許會和大人想的相似,但孩子會更願意實施自己想出來的辦法。
3、 要控制自己的情緒,溫和堅定的堅持規則
生活場景:
媽媽叫晗晗刷牙,把牙膏遞給晗晗。可晗晗非要用草莓味的牙膏。媽媽說:「草莓的沒有了。媽媽跟你說過了呀,乖!趕緊刷牙、洗臉,媽媽帶你去小區散步,好不好?」
「不好,給我呀!媽媽壞,一點都不愛我。」晗晗的倔脾氣又上來了。媽媽也忍不住沖晗晗發脾氣了:「什麼事都要依著你啊,媽媽跟你說了現在沒有草莓味的牙膏,你不刷是吧。不刷媽媽就真的不愛你了。」
晗晗可能被嚇住了,顧不上哭,乖乖的自己刷牙。媽媽很得意。
點評:
溫和堅定地執行規則要承擔的壓力和痛苦並不比受到規則約束更輕。因為在孩子看來,媽媽愛他就應該滿足他的要求,否則就是不愛他了。那種情況下,面對愛的拷問,確實令人感到不舒服。也許有些家長會屈服,但要知道真正的愛是讓孩子獲得成長。
媽媽威脅晗晗:「不刷牙媽媽就真的不愛你了。」晗晗會產生恐懼,也會破壞了他正在體驗的行為後果關係,打斷了他修復的過程。這樣媽媽和孩子就失掉了一個雙方獲得成長的機會。
小滿在超市裡吵著要溜冰鞋,媽媽不同意。因為媽媽規定每個月買玩具的錢不能超過100元,而這個月的錢已經花掉了。小滿哭著問媽媽:「你不愛我啦」媽媽蹲下來對小滿說:「媽媽愛你,我多希望能給你買這雙溜冰鞋啊。」媽媽在保證自己愛小滿的同時,也述說自己的願望,告訴小滿規則不僅僅約束她也約束媽媽。漸漸的小滿止住哭泣。這件事過去以後,媽媽內心堅強,孩子就學會了權衡自己的需求,知道什麼是對他最終要的,而什麼是必須捨棄的。如果媽媽每一次就能做到溫和而堅持,時間久了,孩子知道自己自己什麼需求可以滿足,什麼滿足不了,自然,規則就逐步建立起來了。
4、 最後一點很重要。在執行規則的時候不能撤回愛
以上文章是精靈壹佰原創,歡迎轉載,轉載時,請註明轉自微信公眾號「精靈壹佰」。
推薦閱讀:
※深度解析――四柱命理、八卦六爻
※【文玩】深度揭秘小葉紫檀魚鱗紋
※張兵:如何寫出深度文章?這五個錦囊送給你
※人到中年,滄海桑田(深度好文)
※晚高峰,你約到車了嗎?深度解析網約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