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兩個女人要了大明朝的命_閑情偶記

兩個女人要了大明朝的命 2016-06-07 12:52閱讀:

X 讀史札記:http://t.cn/8FnqTon晚明固然百病纏身,但導致大明朝氣絕身亡的,確實又少不了兩個女人——引發努爾哈赤起兵的,有一個女人;招致李自成造反的,同樣也有一個女人。外患、內憂同時發作,大明朝實在受不了,苦撐數年,崩!害死大明朝的第一個女人,史料稱之為「葉赫老女」。這名字不太吸引眼球,一個「老」字,通常令女人魅力盡失。但是,再老的「老女」,都是「少女」一點點長成的。事實上,這位「老女」年輕絕色,後世的筆記小說,多稱其為「東哥」——美女添上男娃的活潑,可愛了許多。東哥與努爾哈赤同是女真人,但不是一個部落。萬曆二十一年(1593),葉赫部貝勒布揚古,答應把十四歲的妹妹東哥嫁給努爾哈赤。英雄愛美人,努爾哈赤等啊等,一等就是二十二年。努爾哈赤沒等到,因為東哥嫁給了別人。努爾哈赤很失望,但希望總歸出現:東哥的丈夫死了,雖說等得花兒都謝了,東哥成了三十六歲的老姑娘,努爾哈赤還是想把心愿了結。令努爾哈赤吐血的是,就是這麼一個老姑娘,布揚古還是不願意給他,而是要再嫁給蒙古人。努爾哈赤實在受不了,決定拚命。萬曆四十六年(天命三年,1618年)四月,努爾哈赤以「七大恨」告天,起兵反明。女人沒要到手,關大明朝哪檔子事?因為努爾啥赤認為,是明朝有意唆使布揚古這麼干,令自己顏面盡失。努爾哈赤當年起兵檄文是這樣寫的:「明越境以兵助葉赫,俾我已聘之女,改適蒙古,此恨四也!」《清太祖高皇帝實錄》是這樣記錄的:「北關老女,系先汗禮聘之婚,後竟渝盟,不與親迎。彼時雖是如此,猶不敢輕許他人,南朝護助,改嫁西虜。似此恥辱,誰能甘心?所謂惱恨者五也。」後金(女真)反明,雖是拿東哥說事,但也是空穴來風,不是子虛烏有。東哥的事份量不輕,《清太祖高皇帝實錄》作「恨者五」,檄文則為「此恨四也」。檄文在前,實錄在後,努爾哈赤此恨綿綿,並且比他的後人看得重!害死大明朝的第二個女人,正史未載,文人筆記

載入中...內容載入失敗,點擊此處重試載入全文 稱其為溫氏。溫氏嫁的是毛羽健,夫婦同為湖北公安人。天啟二年(1622),毛羽健舉進士,初授四川萬縣知縣。崇禎元年(1628),毛羽健升任雲南道御史,也就是從地方官變成了京官。毛溫氏只是姓溫,性格一點都不溫柔,對老公毛羽健來說簡直是「瘟神」。在家中,毛羽健挨罵是家常便飯,家暴的事也時有發生。所以,這回工作調動,陞官倒無所謂,最令毛羽健高興的是夫妻分居。毛羽健一下子心情大好,首先想到的是養個二奶,既圖個快活,也把對溫氏多年的怨恨給發泄掉。結果,被從老家及時趕來的溫氏逮個正著,二奶被打個半死,毛羽健跪了一天一夜。迅雷不及掩耳,跪得膝蓋紅腫的毛羽健,怎麼都不明白,從湖北到北京難道有飛機?飛機沒有,「高速」倒是真的:毛溫氏這個幹部家屬會來事,出門探親,知道順便占點公家的便宜——使用驛站。驛遞原本只為遞送使客,飛報軍情,轉運軍需物資,現在人家不務正業兼營公費旅遊了。畢竟給自己帶來私利,毛御史應該辦桌答謝宴,但他只記恨無妄之災,不僅沒說一個「謝」字,還砸了驛工的飯碗——毛羽健為此上疏撤銷各地驛站,理由是將驛卒的工資用來對付努爾哈赤那邦人,兩全其美。《明史·毛羽健傳》:「陳驛遞之害:『兵部勘合有發出,無繳入。士紳遞相假,一紙洗補數四。差役之威如虎,小民之命如絲。』」驛站一撤,大批驛卒下崗,李自成造反的事就出來了。千里之外的李自成,小時給人牧羊,成年後當上了銀川驛卒。雖說不是個官,好歹端的是「鐵飯碗」。毛溫氏嚴懲毛羽健,毛羽健上疏撤銷各地驛站,李自成的「鐵飯碗」就這麼摔沒了。禍不單行,失業回家的李自成,舉債不能償還被債主送入大牢,生活困難的老婆又跟別勾搭上了。簡直沒法活,出獄後的李自成,殺死債主和姦夫,當起了反賊,一路從哨兵干到闖將、闖王、大順皇帝,攻下大明朝的首都,讓大明朝的皇帝上吊自殺……沒有東哥、溫氏兩個女人惹事,明朝的外患、內憂或許不至於急火攻心,導致抓藥都來不及。偶然與必然,歷史不是女人寫的,但歷史的臉往往也似女人的臉!

分享

  • 我的博客
  • 微博
  • 微信
  • 朋友圈
  • 1 N同時轉發到微博 發送
    推薦閱讀:

    婚姻、愛情、男人女人哲理語錄
    關山遠:歷史上那些強悍的女人們
    女人喜歡什麼樣的男人?中兩條及格
    女人的問題 甘堅信

    TAG:明朝 | 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