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開示】蘇醒吧,心中的蓮師⒁如何能夠經驗到心的本質跟實相

透過見到我們煩惱的本質,每一個煩惱都是一個智慧的顯現,五種煩惱就是五佛智慧的一種顯現

——竹慶本樂仁波切閉關教授

問題1:調伏自心與利益別人如何同時兼顧? 問:第一個是說,我們要先調伏自心,免得到時候,雖說是利益眾生,結果卻把垃圾丟給人家。在這樣的問題之下,就我所知道的是,其實像佛陀多生累劫以來曾經在畜生道及地獄道裡面利益眾生。但問題是, 我們要調伏自心好像很難,不見得馬上就能夠利益到眾生。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是不是可以請 仁波切再解釋清楚一點?我們要如何做才能真正地利益到眾生;看起來好像不會那麼快,是不是我們應該邊學邊做這件事情? 堪布問: 你所說「邊學邊做」是說你在調伏自心的同時也在利益別人是嗎? 答:對!是不是會有錯誤的時候,然後能夠看得到那個錯誤,馬上修正這樣? 仁波切(笑)答:其實一個人是可以兼顧調伏自心和利益他人的。你可以做一些修持,透過禪修降伏自心,並且見到空性;但禪修的同時,也可以利益別人。所以自修跟利他並沒有相互違背。但在這之前,對於你剛剛提問的問題, 我想要強調的是,如果你有一些更實際的或者更基礎的一種認識自心、調伏自心的經驗, 那麼當你在利益別人的時侯, 會讓你這種幫助以及對他人的利益更加有效,不會導致讓過程變得複雜,什麼叫做複雜?就是變成在丟垃圾。

所以我們自己到底要如何去判定我是否真的在幫這個人?還是其實只是自己把垃圾丟給他人?你要怎麼樣來分辨?在這個時候,關鍵是你應該要專註在一個問題上:「到底對方需要的是什麼?」這一點要清楚。同時再接著去了解:我可以怎麼樣依他所需要的來幫助他?但很多時候,如果你一開始就依你的想法去想對方會需要什麼?並且給予他你自己的好意,你自己覺得對方會需要的東西時,其實整件事開始複雜化了。就好像一位僧人需要的是紅色的袍子,但是,你卻告訴他,藍色的是不是更好?就像這樣,這個複雜的過程就開始了。 問題2:貪慾的本質是空性,既然如此,為何不要執取貪慾呢? 問:仁波切昨天講到空性像夸克一樣,如果「明、空」兩個都同時存在的話,貪慾分析到最後,不也是這樣依舊存在的情況?那麼,為什麼我們取明空不二?卻不取貪慾? 答: 你這個問題有點把二諦:世俗諦和勝義諦,兩者合併在一起討論了。也就是我們會說,譬如貪慾的本質是清凈的,然後說執著的本質也是空性的,或者煩惱的本質也是清凈的等等,這些講解都是在勝義諦的基礎上。

事實上如果從勝義諦來說,不僅僅是這些煩惱,各種的貪慾的本質是清凈的,或者是空性,是無實有的。甚至具有這些煩惱的那個人,那位眾生,他也是無實有的。所以你可以看到在這裡面的「能斷」、「所斷」都是空性的。在世俗諦來說,煩惱存在、這個人也存在、他的執著也依舊存在,所以在這個時候,這些都應該要斷除。 問:仁波切呢? 答:Yesla!(眾笑) 問題3:如何能夠經驗到心的本質跟實相,而且讓它持續下去? 問: 這個問題是想問仁波切,可不可以請您告訴我們心的本質和實相?我們要如何能夠經驗、知道、了知到這個心的本質和實相?還有如何能讓這樣的經驗能夠維持和持久? 答:要如何能夠觀看我們的心性,或者心的本質,也就是你要看著自己各種的起心動念。可以說你看著你的心的每一個念頭,每一刻念頭,然後看著你的情緒,種種的概念等等。

當你在看的時候,或者當你在經驗的時候,你會經驗到一種開闊、廣闊,還有一種完全的自由。這可以這樣說,這是你的心性!那麼你會在什麼樣的狀況下, 經驗到這樣的開闊、這樣的心性?就在於當你真的在放鬆的時候,還有當你具備一種全然的信心的時候。

事實上在佛法裡面講到一種信心,它也可以說是一種虔誠心,一種信任。就好像一個日本的禪師, 他曾經問到說:「我不看的時候他在那兒,我去看他的時候,他又不在了;請問這是什麼?」

其實這樣的一段話,這樣的一個提問,它就是具備一個非常好的心性指引。這一段話,這個提問,它是這麼地直接簡單。那麼你要如何才能夠延續保任這樣的經驗呢?當然首先第一步,前提是你已經從一位傳承的上師,得到過這樣心性的指引。

當你得到之後,你才知道要保任的是什麼?你要延續、持續的是什麼?所以,這就談到什麼叫做保任持續。如何來保任?是指你就能夠短暫的,但是多次數的,重複的一直綿密保任你這樣心性的經驗,然後不斷地放輕鬆,不斷地安住,短時間而多次數的。 問題4:如何在分別心跟煩惱心生起之前,安住在現量的心當中呢? 問:我想請問仁波切,上一堂課程,您曾指導我們去經驗現量的心。但是因為平常我們的六根所接收到的對境實在來得太快了,我們如何在分別心和煩惱心生起之前,安住在現量的心當中? 答:的確!就像你所說的,對於一個凡夫來說,剛開始你很難一直安住,保持安住在第一念,只能現量或者單純的見而已。為什麼?這是因為身為一個凡夫,我們有太強烈的一種習氣,這種習氣也就是一種分別念, 是一種念頭心的運作,習慣性地把看到的東西,或者聽到的聲音,直接就思索意義,把你對它的概念融合在裡面,摻雜在裡面;所以我們很難做到安住在第一念,就是當你聽到以後,還沒有任何分別和作意在裡面的那一念。

舉例來說,當你的眼識很專註地在看某個東西的時候,這時可能你聽到某個人正在跟你講話,但你根本不知道他在說什麼。這時候,你會跟他說:「你可不可以再說一遍?」其實那個時候, 你清楚的聽到了,但是你沒有任何的分別心在裡面,那也是一種你直接的經驗。

還有一些人,你可能也會有經驗,就是當你去參加這種大演唱會的時候,音量非常大,這個時候你會完全專註在這個聲音上,非常大的聲音;這個時候你甚至都沒有什麼念頭,就只是專註在那個聲音上。在此同時,你的眼睛可能很清楚地看到一些東西,但因為你專註在聲音上,雖然眼睛看到,但是也沒有任何的作意,沒有任何的分別在裡面。這也是一個例子。建議你先去參加一次音樂會,或者演唱會。

還有,就像我們在唱一些自己特別喜歡的歌曲時。或者在唱道歌的時候, 你是完全陶醉、完全融入在旋律與真實義當中。你會有這種無念的經驗,然後完全融入那首歌曲當中。

也有人說這時候你腦部的運作部位不同,同樣地我們的心在完全融入的時候,你會有一種叫無念的體驗。「無念」是指你沒有任何分別念的這種覺受。我們可能會問:在佛法的修持上,你要怎麼做到這樣的無念、無分別念?其實這就是禪修。而且是禪修當中「止的禪修」的研習與修持。

當練習「止的禪修」的時候,你不要念任何東西,你不用唱,身體也沒有任何的運動或者動作。還有特彆強調,這時候你不需要再念咒語。因為在台灣,有很多人說要持咒!這裡也強調:你不需要念任何的咒語!

在這個時候你完全地放輕鬆、安住、坐著。這時候你沒有任何唱頌,沒有任何念誦,也不持誦任何的咒語,只是坐在那兒,做止的禪修。這樣就可以經驗到無念 —— 止的禪修。 問題5:在家人很難斷除貪慾? 問:我的問題您可能會覺得很奇怪,在佛堂問這個問題,佛菩薩請原諒我!

我學佛是以西方心理學的方式來學習。我覺得西方的科學家佛洛伊德在講心理學的時候,他會以性的觀念來切入。他每次在講解的時候,也都會講到性的觀念。當講到貪慾的時候,他會講到性的觀念,也會提到每一個人對性的需求都很強烈。並不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會變成僧人, 不是嗎?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凡夫俗子、是在家人。我學佛, 從大學到現在,當禪修的時候,當然很清凈很快樂,可是就生物學來說,最優秀的基因會存留下來;我很懷疑你們西藏人怎樣生小baby? 答:首先不是所有的西藏人都是出家人。所以照這樣的推理來說,他們應該還是會生小孩的。而事實上,你會在佛法裡面看到,佛法告訴我們說:我們各種的煩惱也好、貪慾也好、嗔心也好、傲慢也好、疑慮也好等,這些都告訴我們,剛開始需要小心、謹慎,要好好的注意, 不要生起這些煩惱。

你不可能馬上斷除這些煩惱,事實上就算告訴你,你要馬上斷除這些貪慾、嗔心,也是做不到的,是沒有用的。當然,如果你想要馬上斷除這些煩惱的話,你的確可以選擇出家這樣的一條道路。但並不代表你一出家馬上就能完全斷除這些煩惱;對於在家人來說,其實你也並不需要馬上就斷除這些煩惱。

佛陀的確告訴我們, 要小心、而且要找到方法,並且教導我們怎樣讓這些煩惱,變成修道的助緣。

大乘佛法里教導我們,透過菩提心來轉化你的煩惱。舉個例子來說, 就像你剛剛所談到,關於貪慾這個方面。當有這方面的貪慾生起,因而造成痛苦煩惱的時候,當下你可以做的一個修持,也就是剛剛談到大乘的一種修持方式,也就是:因為我自己已經領受並且經驗了這樣貪慾的痛苦, 所以希望所有一切的眾生不要再經驗因為貪慾而產生煩惱的痛苦。這種修持叫做「施受法」。 所以,在這個時候你就可以這樣想:所有的眾生有關貪慾的痛苦都消除了,而一切痛苦都由我來領受。同樣當我們嗔恨心的煩惱生起的時候,還有當愚痴的心生起的時候,也都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去觀修。除了「施受法」,當然還有一些其他轉化煩惱的方式。

但在金剛乘里會提到這種種的煩惱──貪心、嗔心等各種的煩惱,都是自生也自解的。因此你不需要一個觀修的方法或法門來將它轉化或者消除,因為煩惱是自生自解的。所以你會看到金剛乘的教法,包含了佛陀當初在印度所開示的內容,還有之後傳到西藏,金剛乘的這些內容,都在強調這種能夠對治我們種種煩惱的法門。

但現但現在很多人一聽到密乘都會有一種誤解,覺得這些人好像特別喜歡煩惱。其實這些人並不喜歡煩惱,因為煩惱只會讓人更痛苦。那為什麼會覺得他們喜歡煩惱呢?是因為聽到金剛乘裡面常常會強調,煩惱要透過煩惱來修持;不是因為喜歡煩惱而如此,而是因為唯有當你認識到這個煩惱並且用它作為你修持方式的時候,你會經驗到原來它是自生也自解脫的。

透過見到我們煩惱的本質,每一個煩惱都是一個智慧的顯現,五種煩惱就是五佛智慧的一種顯現,這是金剛乘裡面告訴我們的。但是現在很多人對這些教法有一些誤解,所以你會看到,在台灣的街上,有些人發一些傳單,裡面提到密乘金剛乘不對的、誤解的地方。其實他們根本沒有了解到修持真正的要點在哪裡。不可否認的,當有這麼多人在修持金剛乘或者說藏傳佛教金剛乘的法教時,的確會有某些人犯下某些錯誤、做錯某些事。但不應該把人為的錯誤歸咎於佛陀的法教,這是錯誤的,沒有這樣的道理。應該是當某個人犯了什麼錯,就由這個人來領受懲罰,不應該把對他的懲罰轉嫁到佛法、法教上。

因為人有太多不同類型的人,你也會在南傳,甚至在大乘,在很多地方都會看到些許不是的地方。我覺得不是只有金剛乘這些行者當中的某些人在丟臉、做錯事而已。但現在不太方便也不應該再多講這些,因為這樣反而會造成更多人的誤解。因為很多人誤解了,反而不敢講了。

就好像我們因為有一個台灣人犯錯了,你就說全台灣都很壞,我們不會這麼講;也就像一個修行人他犯了這樣的過錯,但是卻以偏概全地說整個佛法,整體都不好,這有點太過火了。那麼我們也要下課了。不下課的話下課鐘又要敲了! 現在我們要唱一首道歌來做迴向,是法王作的道歌《世界啊》:

世界啊

世界啊!我們在您懷裡生生死死,我們的苦樂在您身上自然舞動。您是我們的家,從古至今。我們永遠珍惜您。願您,化為那夢中的凈土,

一切平等無私的國度,與慈愛溫柔的天女,擁抱著您的冀盼,堅定不移。您是最親的滋養,切莫任意展露您黑暗的一面。我們要讓您的一方一土,成為和平良田,千萬幸福的果實,自由芬芳,

圓滿成熟我們無盡的期望。

未完待續

主法上師:竹慶本樂仁波切 時間:2009年11月14日 下午3:30 地點:台北化育道場 英譯中:堪布丹傑 整理:楊悅芸、林柔君

本期其它欄目內容

法言法語

一切現象本性為空性

蓮師教言

無修而修

見修行果

自我與自我的見地

點擊進入

本欄目上一期內容

點擊此進入鏈接

殊勝加持2016.12.19日藏曆10月20日
推薦閱讀:

教你如何看清一個人的本質 供參考
【丙子日】本質懼水者婚姻易出問題
中國現代法學之道:價值、對象與方法——關於鄧正來《中國法學向何處去》的一種本質主義批判(一...
什麼是「生意」的核心
最大素數印成書,為什麼有人買這麼無聊的東西?

TAG:經驗 | 蘇醒 | 本質 | 講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