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學:在與世界其他文明的對話中認識自己

  漢學是一面鏡子

  「只有中國人才了解中國」,「外國人懂什麼?」近來,針對德國作家、漢學家顧彬對中國20世紀文學的批評,有人發出了這樣的論斷。

  的確,漢學研究的成果有時讓人不敢恭維。學者陳引馳說,第一部中國文學史並非誕生在中國,但是英國漢學家翟理思的《中國文學史》(1901)連司馬相如的作品是否傳世都語焉不詳。

再如,德國哲學家叔本華在分析了朱熹理學的「天人一物」、「盡心知天」的觀點後認為,儒釋道三學皆屬無神論,這種觀點也可能引來很多非議。

  但是,我們不應該忘記,被胡適稱為中國的文藝復興的清乾嘉學派,其學問轉向就受到在華傳教士的直接影響。根據張西平的介紹,晚清以降,西方漢學的發展直接刺激了中國現代學術的發展,對中國現代學術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法國漢學家伯希和的敦煌研究,直接導致了中國現代敦煌學的產生;瑞典漢學家高本漢的中國語音學研究,直接影響了趙元任、李方桂的中國語言學研究;陳寅恪之所以成為中國近代學術的開創者,很重要的一點是他對西方漢學的熟悉。就當代來說,漢學對中國學術的影響同樣是巨大的,比如,李約瑟運用現代科技思想整理中國歷史,從而開創了中國科學技術史這一新的學科。

  為什麼國外漢學會取得這樣的成就?有學者分析:一是有些研究方向的文獻,海外優於國內;二是研究方法優於國內學者。目前,國內文科研究中許多人採取社會學、人類學的方法,這同樣受啟於漢學家。

  今天的海外研究,早已遠遠超越了數百年前西方了解東方的初衷,成為現代學術體制的一個組成部分。漢學不僅在反哺中國人對中國文化的研究,也成為一種對照。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周振鶴說:「以洋為鏡,可以知興衰。」漢學,會啟發很多東西。

  以什麼姿態對話

  「文明和傳統是經驗和智慧的源泉,應該保持活力,讓人們研究。」瑞典漢學家、斯德哥爾摩大學漢學系教授羅多弼說。他同時強調,「文明不能卸去我們對自己的生命和立場所應承擔的責任。文明不會製造戰爭,是人製造了戰爭。」也就是說,文明之間的對話主體應該是負有責任的。

  文明之間的對話有很多種,國內學者和漢學家之間的對話是一種重要形式。

  漢學家在研究中國時,「不僅僅是『隔岸觀火』,也並非局限於『外部觀察』,他們也有自己的『內在體驗』與『生命情懷』。」在「作為文明對話的漢學研究」分論壇上,北京大學中文系陳平原教授的這段話直接關聯著這樣三個問題:「我們為什麼需要漢學家?」「該用何種姿態與他們對話?」「什麼樣的對話才可能獲得良好的效果?」

  陳平原認為,與漢學家對話時,首先應該具備更為開闊的學術視野。「漢學家」並不等於「國際學界」,相反,我們必須意識到,所有的漢學家,都有與本國學術對話的慾望與責任。「我希望有一天,我們不只跟美國的中國學對話,也跟歐洲、日本、俄國的中國學對話。」

  陳平原認為,「與漢學家對話時,應該保持平和的心態。」他說,「認定只有中國人才能理解中國、闡釋中國的,已經很少了。」當然,陳平原也提醒大家,「也可能走到另外一個極端,那就是『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陳平原曾經組織翻譯出版日本丸山昇、伊藤虎丸、木山英雄三位學者的論文集,他覺得,「他們的研究背後有『情懷』」。陳平原說,在與漢學家對話時,「雙方交換的,不僅僅是有形的物件,更有看不見、摸不著的『信任』與『友情』。」在他看來,學術交流還應該盡量從資料、技術層面,逐漸擴大到理論、精神層面。

  當對話進行的時候,這些足夠嗎?

  北京大學教授樂黛雲認為:「在跨文化對話中,最困難的就是要形成一種能相互理解和接受的話語。」她認為,目前,第三世界所面臨的,正是多年來發達世界以其雄厚的政治經濟實力為後盾所形成的,在某種程度上已廣泛認同的「文化話語」。「如果我們只用這套文化話語來詮釋本土文化,大量最具本土特色和獨創性的文化現象就會被摒除在外,」樂黛雲說,「如果這樣,對話仍然只能是同一話語的獨白,無非補充了一些異域資料而已。」

  那麼,能用「完全本土」的話語來進行對話嗎?樂黛雲說,任何文化都是在與其他文化的交往和影響中發展起來的,「完全本土」很難存在,「即便有這樣的話語,對方也難以接受和理解,對話也難以進行。」怎樣才能走出這種兩難困境呢?樂黛雲認為,一種可能的途徑就是「尋求一個雙方都感興趣的『中介』,一個共同存在的問題,從不同文化立場和角度進行討論。例如,人的生、死、愛、欲等古今人類共同的問題。」

  羅多弼說:「在人們關注的某些領域裡,真理就是相對的。」多元化和不確定性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典型特徵,所以,「真理應該放開讓人們討論」。 (記者 楊桂青)

(責任編輯:久黑必白) [我來說兩句(6條)]
推薦閱讀:

社交網路:一句真話比整個世界的分量還重
你怎樣看待自己與這個世界的關係?與其他人的關係?
解密美國的幕後控制人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法國卷)
世界服飾品牌介紹

TAG:世界 | 文明 | 自己 | 對話 | 認識 | 漢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