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康震評說李清照——子虛為友咫尺千里

康震評說李清照——子虛為友咫尺千里


作者:康震 來源:康震評說李清照 閱讀: 942 更新:2009年03月26日 字型大小:小 大

顯然,僅用一首詞很難解開這其中的蹊蹺與疑問,也不能解開隱藏在李清照與趙明誠之間的秘密。我們仍需更多的證據。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四十一歲的趙明誠奔赴山東萊州任知州。這一次他決定將李清照接到萊州一起生活。如果從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趙明誠兄弟先後離開青州外出做官算起,李清照與趙明誠斷斷續續的離別與分居也已有兩三年,現在他們終要團聚,這該是多麼令人高興!他們又可以一起分享讀書的快樂,分享收藏金石字畫的快樂,徹底解除離別帶給他們的相思之苦!

那麼,他們夫妻團聚後的生活是否如我們想像的那樣美好?

這個答案隱藏在她到達萊州後所寫的一首《感懷》詩當中。詩前有一篇很短的小序:「宣和辛丑八月十日到萊,獨坐一室,平生所見,皆不在目前。几上有《禮韻》,因信手開之,約以所開為韻作詩。偶得子字,因以為韻,作感懷詩云。」

意思是說,我來到萊州以後,獨自一人孤單地坐在房間里。這裡不像青州,沒有滿屋的書籍、金石字畫,也沒有趙明誠的陪伴。看到茶几上有一本考試用的《禮部韻略》,就隨手翻開一處,以當下看到的子字為韻,寫下這首詩。

這篇小序的格調已是孤單,而詩的內容更為凄惻,詩云:

寒窗敗幾無書史,公路可憐竟至此。

青州從事孔方君,終日紛紛喜生事。

作詩謝絕聊閉門,燕寢凝香有佳思。

靜中吾乃得知交,烏有先生子虛子。

這間屋子,窗戶殘破,桌椅陳舊,年久失修。既沒有書籍,也沒有字畫,令人好不難過!我真像當年三國時兵敗慘死的袁術一樣走投無路,落到這步凄慘孤單的結局。就是因為人們都羨慕美酒佳釀、追求榮華富貴,所以才會放棄瀟洒自在的鄉間生活,來到這破敗凄涼的地方,為那些雜亂瑣碎的世俗之事四處奔波,自己的丈夫趙明誠不就是因為這樣才不能陪伴在自己的身邊嗎?

我一人待在這個冷清破敗的小屋子裡,真是百無聊賴、了無心情,只好關起門來孤單地坐著,寫一兩首詩,聊以排遣內心的寂寞。誰能說我沒有朋友陪伴呢?我有兩個最好的朋友,一個是子虛先生,一個是烏有先生,合起來就是子虛烏有,什麼都沒有。

這首詩令人感到非常奇怪。

它的主題不是離別,也不是相思,而是非常沉重的抱怨、埋怨!但這種埋怨並不符合李清照一貫的做人態度。李清照來到趙明誠的新官邸,由於趙明誠也是初來乍到,也許尚無精力、時間來布置新居,更不可能將青州的文物書籍字畫全部搬來萊州。而青州十年的朋友知交亦不可能隨著他們來萊州。所以李清照對萊州這個地方的陌生與冷清是在情理之中的事,也是已經三十八歲的李清照未來之前就應想到的。

再說了,李清照來萊州是為什麼?主要就是為了能與趙明誠在一起。她來萊州並非為了貪圖享樂享受,她從來就不是那樣的人,在《〈金石錄〉後序》里,她早就表白過自己對待生活的態度:「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無明珠、翡翠之飾,室無塗金、刺繡之具。」意思就是不吃大魚大肉,不穿大紅大紫,頭上沒有珠光寶氣,房間里沒有雕樑畫棟。這就是她對於生活的要求,樸素簡單,只要適用就好,只要能夠與心愛的丈夫在一起,只要志趣相投,即便生活窘困一點、簡單一點,又算得了什麼?因此,從李清照的人生態度,以及與趙明誠這麼深的感情、彼此的理解而言,她本不該為這樣的原因而埋怨趙明誠。

但實際情況是:李清照有著很深的怨氣!從表面來看,她是在埋怨這個陌生的環境、冷清的房間,埋怨趙明誠忙於公務,無法陪伴自己。但只要我們細細體會一下這首詩,就能發現,這首詩最濃重的氣氛就是:埋怨趙明誠冷落了自己,雖然將她這個妻子接到了萊州,但是卻將她徹底丟棄在房間里,不聞不問,甚至讓李清照感嘆自己沒有朋友,只有子虛烏有先生是朋友,也就是說,趙明誠公務之餘也沒有陪伴李清照。原來雖然遠隔千里,但是兩顆心是相近的;現在雖然近在眼前,但兩顆心卻相距千里。這是最讓李清照不能接受、不能理解的,也是最讓她感到痛苦的地方。

這是個極為嚴重的問題,就算趙明誠再忙,兩個人畢竟得以聚首,無論如何也不應該讓李清照有這麼濃重的孤獨感與寂寞感,那又是什麼原因致使她感到人生都因此變得虛無了呢?

推薦閱讀:

李清照長得好看嗎?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一剪梅》
李清照精品詞薈萃
一般愁字別樣情 半世漂泊感生平         ——李清照《聲聲慢》 
收藏時間 ? 你知道李清照的一生最愛是什麼嗎?

TAG:李清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