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旅遊教育:為「美麗中國」加分
□孔永生
(一)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旅遊業是跟「美麗」關聯度極高的產業,建設美麗中國是旅遊行業責無旁貸的光榮任務和歷史使命,更是中國旅遊業發展壯大的一個絕好機遇。
「美麗中國」是一個內涵極為豐富、外延十分廣闊的概念。從旅遊業的角度講,美麗中國,不僅要有美麗的環境、美麗的生態、美麗的景色、美麗的文化、美麗的生活,更要有美麗的中國人。國民是國家的主人,一言一行都代表著國家形象。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用卞之琳的這首小詩,可以十分形象地詮釋美麗中國與美麗中國人之間的關係——國人既是建設美麗中國的主體,也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客體——美麗中國,需要美麗的中國人。
(二)
在今天的旅遊活動中,一些中國人依然還是那麼「不夠美麗」。
首先看我們的業者。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旅遊業迅速發展,旅遊經營管理者、各類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和管理、服務水平不斷提高。但從整體上看,旅遊從業人員的素質、道德水平等與我國旅遊業的發展速度還不相適應。低價競爭、強迫消費、降低服務標準和質量等問題,都嚴重地影響到了國家旅遊形象。
再看我們的遊客。作為有著5000年文明史的中國,其國民本應有著良好的修養和文明禮貌的行為舉止,但遺憾的是,一些國民在旅遊過程中存在不少不文明不禮貌的行為舉止。諸如不修邊幅、不講衛生、不懂禮儀、不守秩序、不遵法規、不愛護環境和公共設施、喧嘩吵鬧等等。
國民的這些不文明、不禮貌行為,不僅損害了自身的形象,也直接損害了中國的國家形象和國際聲譽。「中國人,便後請沖水」,「請安靜」,「請不要隨地吐痰」……這種僅以簡體中文標出的警示牌,在中國人出境游的主要目的地法國、德國、日本、泰國、新加坡等頻現。
(三)
造成國民旅遊行為中諸多「不美麗」的原因是多元的,概括起來主要有三大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公民自身的素質有待提高。對國民中的一些陋習還需要不斷加大教育和懲戒的力度。
其次是機制、管理的問題。業界的一些問題始終得不到有效解決,一線從業人員(尤其是導遊)、遊客一旦遇到突發情況就容易心態失衡,出現不理性的言行。
再次是知識、文化差異的原因。諸如香港地鐵不能進食、日本輕軌中不能打手機這樣帶有地域性因素的規矩,對於很多內地遊客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至於民族、宗教的諸多禁忌,購匯、購物等諸多海關、檢疫部門的規定等,更需要有關部門加大教育、培訓、告知、引導工作的力度。
所以,建設美麗中國,必須從開展國民旅遊教育、培養美麗的中國人開始。
(四)
開展國民旅遊教育,培養美麗的中國人,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需要,更是深入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榮辱觀、切實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公民文明素質和現代文明程度、形成良好社會風尚、維護國家形象、壯大國家「軟實力」的重要路徑和舉措。筆者以為,開展國民旅遊教育,應該採用「中西醫結合」教育法。
中醫式教育法。即對國民進行系統的旅遊綜合教育,重點放在普及旅遊知識,強化道德、文明、禮貌教育,以提高國民的綜合「免疫力」,通過內因的作用,使業者、遊客自覺地按照規範去做。中醫式教育法可採用三種教育模式:
(1)正面教育模式。圍繞「是什麼、應該怎麼做、為什麼這樣做」這三個中心,組織相關人員編輯出版「國民旅遊教育叢書」及其音像教材,通過各種媒體的相關欄目介紹,通過開展「三進」(進課堂、進機關、進社區)教育培訓工作,通過影視、小品等藝術形式,通過交通工具、機場車站碼頭的視頻播放,通過知識競賽、演講比賽等多種形式,普及知識,強化認識,彰顯效果。春節前央視在新聞聯播中介紹了出境游的帶匯額度、購匯技巧、購物出入境的有關限制規定等知識,效果很好,也為「正面教育模式」做出了示範。
(2)側面教育模式。2月17日,央視新聞聯播在「新春走基層」欄目中報道了春節期間在黃山景區懸崖上撿拾遊客垃圾的工作人員的艱辛,令人震撼。之前,也有關於城市環衛工艱辛工作的報道。這樣的宣傳報道,就是一種「側面教育」,對喚起民眾良知、回歸文明禮貌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3)反面教育模式。就是通過媒體報道(尤其是暗訪)、播客視頻、博客照片文字等,對國民的不美麗行為進行曝光、批判和譴責,以警示、勸誡國民。這種方式不僅令人猛醒,還可以充分利用國人的「好面子」心理,抑制其不美麗行為。
西醫式教育法。就是對國民旅遊行為中的不美麗行為「動刀」,重點放在立法立規及嚴格執法上,通過外因的作用,使業者、遊客「不得不」按照規範去做。長此以往,規範的、文明的行為舉止就會轉化為國民自覺的習慣。
我們很多人推崇西方文明,殊不知西方文明是建立在「重罰」的基礎之上的。針對部分遊客在出遊過程中表現出的不文明行為,中央文明辦、國家旅遊局聯合頒布了《中國公民國內旅遊文明行為公約》、《中國公民出境旅遊文明行為指南》,對公民的旅遊行為作出了明確規範。在立法立規以及嚴格執法上,還有必要向一些西方國家學習、借鑒。
中西醫結合教育法,就是把上述兩種教育法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求取長補短,相得益彰,確保國民旅遊教育的成效。
另外,如何發揮旅遊自身的教化作用,也是非常值得我們探討的課題。黎巴嫩著名詩人紀伯倫曾經感嘆:「我們已經走得太遠,以至於忘記了為什麼出發」。其實,景點文化內涵的挖掘及自然景觀中的文化注入,景區景點基礎設施與服務設施的建設,居民(原住民)的環境氛圍營造,導遊人員的告知與引導,遊客間的相互提醒與勸導等等,都能對廣大遊客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作者單位:河北省廊坊師範學院旅遊系)
推薦閱讀:
※中國皇帝集權專制的發展演變
※中國、歐盟和美國法律法規體系介紹
※中國古代天文曆法淺談(天文篇)
※中國最牛十大漢字排行 你認得幾個?
※中國山水畫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