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解脫道與菩薩道

佛教的修行者可大概的分為兩大類:即解脫道與菩薩道。 解脫道 解脫道的行者包括所有聲聞(Savaka)乘的修行人。不是每一個人都要走菩薩道而求取無上菩提的,一些初接觸佛法的人,若是沒有宿世的善根,一聽到要守戒,就已經沒有興趣了。要他發大菩提心,於長劫勤苦修行,那就更難了。佛的本意只是要眾生認識到輪迴的苦,把道理說給稍有理智的人聽,先求度自己,他從來也沒逼任何一個人去修行,他只是度有善根的人依聲聞而解脫。 八難八非時 要修行解脫道,先要認識自己的條件。當我們思惟佛所說的關於人身難得,佛法難聞的道理後,我們才能生起信心,才能入道。做人要是能修梵行,堪受佛法,要能克服八種困難與八種非時,這在《中阿含》的《八難經》里提道: (1)彼人爾時生地獄中, (2)彼人爾時生畜生中, (3)生餓鬼中, (4)生長壽天中, (5)生在邊國夷狄之中, (6)彼人爾時雖生中國,而聾啞如羊鳴,常以手語,不能知說善惡之義,(7)彼人爾時雖生中國,不聾不啞,不如羊鳴,不以手語,又能知說善惡之義,然有邪見及顛倒見 (8)佛不出於世,亦不說法。故此要能遇到佛法修行是很稀有的事。我們有幸為人,諸根具足,有正見以及生在尚有佛法的時代,真應該趕快修行。佛在《阿含經》里都是在談修行達到解脫(涅盤),為什麼呢?佛慈悲轉法輪度眾生,就是要我們聽完他的開示,趕快下定決心修行解脫,若是有無上善根的徒弟,發了無上的菩提心,要修行達到無上正等正覺的果位,佛也會給予授記,未來必定成佛,就如佛授記彌勒菩薩一樣。 解脫道次第 克服了八難八非時,一個行者決定行解脫道的話,應該如何修呢?《中阿含》的《食經》舉出修行的次第是:「如是善人具已,便具親近善知識;具親近善知識已,便具聞善法;具聞善法已,便具生信;具生信已,便具正思惟;具正思惟已,便具正念正智;具正念正智已,便具護諸根;具護諸根已,便具三妙行;具三妙行已,便具四念處;具四念處已,便具七覺支;具七覺支已,便具明解脫;如是此明解脫展轉具成。」 其修行次第是:善人→親近善知識→聞善法→生信→正思惟→正念正智→護諸根→護戒→三妙行→四念處→七覺支→明解脫→明解脫展轉具成。 因過去世的善根今生而為善人,得以親近善知識,方能聽聞正法,生信,於所聞法起正思惟,培育正念正智,因而護根門及學戒,以致有身妙行,口妙行及意妙行,修習四念處,隨順七覺支,乃至明解脫。 兩種福田人 修行的人有兩種:一種是學人,一種是無學人,這在《中阿含》的《福田經》(一二七經) 里提到: 「世尊告曰:居士(給孤獨居士),世中凡有二種福田人。 云何為二?一者學人(梵saiksas, 巴sikkha),二者無學人(Asaiksas,asikkha)。學人有十八,無學人有九。居士,云何十八學人?信行(Saddhanusārī)、法行(Dhammānusārī)、信解脫(Saddhāvimutto)、見到(Ditthipattto)、身證(Kāyasakkhī)、家家(Kulamkula)、一種(Ekavijika)、向須陀洹(Pratipannaka Srotaapanna)、得須陀洹(Sotapannaphala)、向斯陀含(Pratipannaka Sakrdagami)、得斯陀含(Sakadagamiphala)、向阿那含(Pratipannaka Anagami)、得阿那含(Anagamiphala)、中般涅盤(Antaraparinirvayin), 生般涅盤(Upapadyaparinirvayin)、行般涅盤(Sabhisamskaraparinirvayin)、無行般涅盤(Anabhisamskaraparinirvayin)、上流色究竟(Urdhvasrota-rupantimat),是謂十八學人。居士,云何九無學人?思法(Cetanadharman)、升進法(Prativedhanadharman)、不動法(Akopyadharman)、退法(Parihanadharman)、不退法(Aparihanadharman)、護法(Anuraksanadharman)、───護則不退,不護則退。實住法(Sthitakampya)、慧解脫(Pannavimutto)、俱解脫(Ubhatobhāgavimutto)。是謂九無學人。」 四雙八輩 解脫道里的四雙八輩行者是:向須陀洹,須陀洹,向斯陀含,斯陀含,向阿那含,阿那含,向阿羅漢,阿羅漢,這些是從果位上來看行者所分的。因此四雙八輩行者是包括兩種福田人。 須陀洹至阿那含必須斷五下分結,阿羅漢必須斷五上分結。須陀洹果須斷五下分結的身見、疑、戒禁取三結,不墮惡趣,七次欲界天或人間往返(七有),最後脫離輪迴苦海。他們的修行著重於戒學、定慧學次之。若是僧尼,於細微戒亦生大怖畏,犯則隨悔,如此隨順於梵行而學戒。 斯陀含果則再減弱五下分結的其它二結即是貪慾與瞋恚結,家家是指向斯陀含的行者,指從這一世的一家到下一世的另一家,斯陀含果是一來果,只來人世一次,比斯陀含稍微高一點的行者叫一種,這是向阿那含,家家、斯陀含與一種都是斷三結,貪瞋痴薄的行者,這些行者都是主要靠修戒成就的。 1信行和法行的行者也叫隨信行和隨法行,他們在接觸佛法後,對三寶生起信心,然後依法修持。漸漸學習道跡,受教受訶,然後得究竟智。信行與法行可證初果,二果,三果乃至四果,不過初果必得。佛所指的趣跡即是六個根門,眼、耳、鼻、舌、身、意,也即是守護六根門,離欲斷欲與滅欲使不生煩惱的意思。觀忍的意思是指對色、聲、香、味、觸、法,以慧觀,修行難忍而忍,不使六根騁馳於六塵。關於五種阿那含,斷五下分結,謂身見、戒取、疑、貪慾、瞋恚,斷此五下分結,得中般涅盤。於彼未等覺者,得生般涅盤。於彼未等覺者,得無行般涅盤。於彼未等覺者,得有行般涅盤。於彼未等覺者,得上流般涅盤。這五種阿那含果是以戒、定成就,有少慧,而且已斷五下分結的行者。他們所以會有五種的不同乃是因為修定勝劣差別所致。中般涅盤聖者是屬於勝的,上流般涅盤聖者是屬於劣的。阿羅漢的果位於彼五根(指信、勤、念、定、慧),增上明利滿足者,得阿羅漢俱分解脫(指俱解脫)。若軟若劣者,得身證。於彼若軟若劣者,得見到,於彼若軟若劣(者),得信解脫。菩薩道 菩薩道的行者是發大菩提心的修行人,他們能夠度脫自己,並能度脫無量的眾生。他們可能要用三大阿僧祗劫的時間來修行,以便積集園滿的波羅蜜。 何謂菩薩行?菩薩行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是大乘行者所行的佛道。看到三界的過患,發起出離心;又看到無量眾生所受的苦難,生起大悲心,希求救度眾生脫離眾苦。因為看到世間的苦,所以才要尋找脫離世間諸苦之道,而發現苦、集、滅、道四聖諦,證悟三法印無常、苦、無我。 阿羅漢當生了脫生死之後,不再有生死。然而菩薩多世回來娑婆世界受生,孜孜不倦為證得圓滿正覺和救度眾生而努力。 菩提心 菩薩道的修持是以發菩提心,與修持十波羅蜜達致圓滿。 我們只要看看釋迦牟尼佛的漫長成佛過程,歷程四大阿僧祗與十萬大劫。他在久遠以前是一個名叫須彌陀(Sumedha)的婆羅門隱士,在作了一次大布施後,出家去修行,七天證得了四禪八定,當時燃燈佛(燈光佛)(Dīpamkara)在為人天眾初轉法輪後來到喜樂城(Rammavati),人民都在忙碌於修路和布置,須彌陀知道後也參加了修路的工作。燃燈佛到來時,他看到佛陀的光輝後,五體投地的禮拜,並以肉身,作為佛陀與四十萬大阿羅漢弟子們的拱橋讓他們踏過,之後他發起無上的菩提心要證得正等正覺,而不是一個漏盡的阿羅漢。他得到燃燈佛的授記,說他將來會成釋迦牟尼佛。他的發心是要在證得菩提後,把無數的受苦眾生從生死苦海里解救出來。須彌陀在發起菩提心後,受到人、天與燃燈佛的大弟子們的禮敬。 菩提心是勝妙與珍貴的,具有無量無邊的廣大利益,並能生出極大的果報。因為除了發願之外(願菩提心),還要去實行(行菩提心),為了無量的有情眾生,發起永不退轉的精進心,直到證悟正等正覺。須彌陀在發願之後,在燃燈佛的用餐時間,靜坐思惟和省察成佛的因緣,結果他在省察完十波羅蜜時,大地發生震動,喜樂城的人民惶恐不安,燃燈佛說這是因為須彌陀正確地省察了十波羅蜜,故此一萬個世界的大地才會震動。娑婆世界有了一位偉大的菩薩! 十波羅蜜 波羅蜜即是菩薩的修行。波羅蜜Pāramī是Parama和ī 組成的,Parama指最優越,意即菩薩。Para意即成就或保護,或彼岸,mi意放置,即是菩薩把眾生放置在涅盤彼岸。波羅蜜是通過掌握悲(大悲心)智(方法善巧智)雙運的美德而培育起來的,它有十種:即是布施(dāna),持戒(sila),出離(nekkhamma),智慧(Pa??ā), 精進(Vīriya),忍辱(khanti),真實(sacca),決意(adhitthāna),慈(mettā),和舍(upekkhā)。 在十波羅蜜里,布施有助於持戒,而且布施較持戒易於修持,但它的成果比不上持戒;持戒能凈化施者(與受者),布施能帶來財富,而持戒能再投生到人間天界;持戒後易得禪定,故能出離欲染煩惱而達到清凈;出離後心清凈易於生定,產生智慧,智慧又要靠精進力才能圓滿;有精進的行者才能忍受諸苦難;有忍辱的菩薩只說真實的話語;通過真實,菩薩決意不移地修諸波羅蜜;決意後才常以慈心為眾生謀福利;最後舍是以平等無分別的態度來修持。 一﹕布施 布施波羅蜜是以自己所擁有的物品施與他人的舍思 (cetanā),它的相是捨棄。作用是在執行時能消除對施物的執著,在成就時是能獲得財富。它的現起是不執著,心從執著中解放。它的近因是有可施物。布施有物施(財施)和法施,無畏施是對生命與財物的保護。布施時要有三種清凈思,即施前快樂,施時心清楚與清凈,施後歡喜。受施者也要具有三種清凈思,即無貪或修持離貪,無瞋或修持離瞋,無痴或修持離痴。這樣清凈的布施的福報是無量的。 在《佛說分別布施經》里,佛為阿難說的十四種布施來解釋。何等為十四呢?。一者於病苦人而行布施,這可獲兩倍的福報;二者於破戒人而行布施,這可獲百倍的福報;三者於持戒人而行布施,這可獲千倍的福報;四者於離染著的人而行布施,這可獲萬倍的福報;五者於向須陀洹行者布施,這可獲無量的福報;六者於須陀洹果而行布施,因為布施給向須陀洹可獲無量的福報,何況須陀洹果;七者於向斯陀含行者布施,這可獲無量的福報;八者於斯陀含果而行布施,因為布施給向斯陀含可獲無量的福報,何況斯陀含果;九者於向阿那含行者布施,這可獲無量的福報;十者於阿那含果而行布施,因為布施給向阿那含可獲無量的福報,何況阿那含果。十一者於向阿羅漢行者布施,這可獲無量的福報;十二者於阿羅漢果而行布施,因為布施給向阿羅漢可獲無量的福報,何況阿羅漢果。十三者於諸緣覺而行布施,這可獲無量的福報;十四者於如來應供正等正覺而行布施,因為布施給緣覺可獲無量的福報,何況如來應供正等正覺。 佛又說應對七眾布施。一者施佛時的諸比丘眾;二者施佛滅後諸比丘眾;三者施佛滅後比丘尼眾;四者施佛滅後比丘比丘尼二眾;五者施佛滅後遊方行化諸比丘眾;六者施佛滅後遊方行化比丘尼眾;七者施佛滅後遊方行化比丘比丘尼二眾。 佛指出有四種布施清凈:一者能施清凈即無受者,二者所施清凈即無受者,三者能受清凈即無施者,四者所受清凈即無施者。 什麼是能施清凈即無受者呢?這是施者不取相,身、口、意業清凈,正命清凈見亦清凈,如是具足即無施者相,以無施故即無受者。因為離這些相即施者受者皆清凈。若是布施者有所見相,即身口意三業不清凈,命亦不清凈見亦不清凈,即有能施相。 什麼是所施清凈即無受者呢?若受施者三業清凈,命清凈見清凈,如是具足即無所施相,因為離這些相即所施清凈。若受者身、口、意業不清凈,命不清凈見不清凈,即有所施相。 什麼是能受清凈即無施者呢?從受者來說,若受者身口意三業不清凈,命不清凈見不清凈,即有能受相。若受者離這些相是能受清凈即無施者。 什麼是所受清凈即無施者呢?從施者來說,若施者三業清凈,命清凈見清凈,即無所施,由離施故即無所受,是故所受清凈即無施者。二﹕持戒 持戒波羅蜜也是以思為主要因素,它還包括三離(離身惡行,離語惡行,離邪見),無貪,無瞋,無痴,念,慧,精進,諸心與心所。戒的相是防護人的身語業,使導向善處;它的作用是防範;它的現起是身語意之清凈,當智者省察戒時,會知覺它是清凈三業;它的因是慚(羞於作惡)與愧(懼怕作惡),聽法是戒的遠因。 有戒行者因彼正念而得大富,有好名聲,在聖者中有自信,臨終不後悔,而且死後生在人中或天界。最重要的是戒清凈帶來喜悅,身心輕安生起,引發定,而得如實知見,以證悟涅盤。 在《預流相應》百手品第六破戒(一) 經中記載佛言: 「居士,汝於聖者之所樂,不破,不穿,不雜雜染,不檅,離脫(解脫),智者所贊,不執取(無渴愛與邪見污染) ,能發三摩地(定)之戒。」 佛舉出具足這七點者,戒清凈能生定。戒有在家戒的五、八、十戒、梵行五戒,活命八戒2出家眾戒有沙彌與沙彌尼十戒、式叉摩那(正學女)戒3、比丘戒和比丘尼戒等。 三﹕出離 出離波羅蜜是出離心識(vi??āna)與心所(cetasika)它的相是捨棄對欲樂的欲求與出離欲界;它的作用是看透欲樂與生命的不圓滿;它的現起是遠離欲樂的欲求與欲界;它的近因是悚懼智。出家則是出離波羅蜜的基礎,再修習四十業處的一種以證禪那(Jhana)來成就此波羅蜜。 四﹕智慧 智慧波羅蜜的智慧是一種心所,由慧與根組成。慧是能深刻透視諸法實相,了解四聖諦與三法印等。根是能克服無明與愚痴。它的相是透視諸法實相;它的作用是像明燈;它的現起是不混亂;它的近因是定力。共有三種智慧,那就是思所成慧,聞所成慧,與修所成慧。思所成慧包括世俗的知識,佛學知識包括對欲、色、無色界,布施,持戒,止觀,五蘊等的思考,菩薩所修的行舍智(觀智)還未導致道智。聞所成慧是把所聞的佛法內容(三十七道法)以正念,精進與智慧來分析探討,以成就自己的智慧,及幫助其它行者。修所成慧是依修觀而體證的智慧,以了解五蘊等究竟法的特相與共相,以三法印來觀照並捨棄對它們的執著。 五﹕精進 精進波羅蜜是身心持續不斷的努力,培育修持以證得道果智與一切知智。它的相是奮鬥,它的作用是支持與提升,精進使不鬆懈;它的現起是對抗昏沉與軟弱;它的近因是悚懼智(對生老病死,輪迴,與惡道危險的懼畏而生之智)與八精進(修補袈裟前與後,遠行前與後,病時與復原後,得不足夠食物與得足夠食物的八種激發精進的想念。)在菩薩未證得禪那時,精進地做布施等善行,幫助和利益眾生,修持忍辱,散播慈悲,堅持真實,決意不怕犧牲生命,對欲樂傾向出離。當他成就禪那時,他致力使他人體驗他所體驗的喜,樂,寧靜,定和如實知見的智慧。雖受世間八法的污染而不動搖是舍波羅蜜。菩薩精進的修習以上的波羅蜜從發願到成佛,必須勤奮地累積這些資糧,因此唯有依賴精進才能達到圓滿。 六﹕忍辱 忍辱波羅蜜是修持忍耐,它生起時是以無瞋為主的心所與心識。它的相是忍耐;它的作用是克服任何可意與不可意感官事物(六塵)的影響力;它的現起是耐心接受這些可意不可意的事物;它的近因是如實知見諸法。修習忍辱的菩薩必須忍受美好與惡待的處境。菩薩修忍辱時,以忍辱仙人的故事 4 是最高的典範。 七﹕真實 真實波羅蜜是修持真實語,它是:離心所(Viratīcetasika)或思心所(Cetanācetasika)或慧心所(Pa??ācetasika)。它的相是誠實不欺語;它的作用是指明事實;它的現起是聖潔與美妙;它的近因是身語意三業的清凈。真實語有三種:即是取信真實語,許願真實語和離妄真實語。 八﹕決意 決意波羅蜜的修持,是對心中已決定去做的事,像一座不受狂風動搖的山嶽,堅定而穩固。它的相是對修習諸波羅蜜、舍離(Cāga)、善行(Cariya)等不動搖的決心;它的作用是克服與菩薩行對立的惡法;它的現起是堅貞不移的修菩薩行,它的近因是菩薩行。菩薩修的決意有三種:預兆決意,願望決意與任務決意。 九﹕慈 慈波羅蜜的修持,是為眾生謀福利與快樂,它是無瞋心所 (Adosacetasika)。它的相是希望眾生富足和快樂;它的作用是努力為眾生求福利,以及消除瞋恨。它的現起是平靜與友善;它的近因是接受眾生。不是所有的無瞋是慈,只有在希望眾生快樂時的無瞋是慈。 十﹕舍 舍波羅蜜的修持是捨棄愛與恨,避開苦樂兩極端而保持中舍。它的相是對愛恨采中立態度;它的作用是減輕愛與恨;它的現起是減輕愛與恨;它的近因是自業智(自己是自己造的業的主人)。舍並非不關心或漠視,它是以中舍與平穩的態度來對待苦樂,知道苦樂的善與惡因。以上每一個波羅蜜的修持都以大悲心與方法善巧智為基礎。 授記的條件 菩薩在第一次被授記時必須具有八個條件:即是生為人;男人;修行圓滿可在那世成阿羅漢;遇見在世的佛陀;出家;成就四禪八定與神通;有增上行,誠心不惜為住世的佛犧牲生命;以及有很深的慾望,不畏艱難成佛。具此八條件後才發至上願,願得正等正覺,就如須彌陀隱士對燃燈佛時發的八願: 「當我離苦海,須渡諸眾生;當我脫娑婆 ,須渡諸眾生;當我調六根,須教諸眾生;當我滅煩惱 ,須熄眾生火;當我證菩提,與眾生分享;滅輪迴火 5 後,須滅眾生火;當我除煩惱,當使眾生凈;當我悟四諦,當教諸眾生。」 六波羅蜜 十波羅蜜中出離可算是持戒,禪那的出離能制五蓋,可算是禪那波羅蜜;真實語可歸入持戒,真實智可歸入智慧波羅蜜;慈與禪那有關,而歸入禪那波羅蜜;舍波羅蜜的中舍歸入禪那,而智舍歸入智慧波羅蜜;決意則被歸入六波羅蜜中。這樣就有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那、智慧。這是大乘佛法常說的內容。 菩薩地道 在初期大乘佛法的《小品般若》諸經中,是以四階位來說明菩薩的修行次第。這即是初發心,久修習,不退轉(阿惟致越﹐阿毗跋致) ,和一生補處(或灌頂位,菩薩居兜率天) 。 在早期的大乘經典《菩薩十住經》里敘述的十住是:初發心,治地,應行(進學),生貴,修成(方便具足),正心(成就直心),不退轉,童貞,法王子(王子位),灌頂(一生補處) 。這與上述的四階位有相近的地方。 諸經論對於菩薩從初發心到證圓滿佛果的說法各有不同,《勝天王般若經》說十地,《金光明經》以十地加妙覺為十一位,《成唯識論》說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妙覺共四十一位,《大智度論》加等覺成四十二位,《仁王般若經》加十信與妙覺共五十一位,《華嚴經》與《瓔珞經》加等覺為五十二位。一般以十住、十行、十迴向為三賢位,十地為聖位。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在《華嚴經》里是個別詳述的,彼此各不關連。早期大乘佛教只有十地說,西藏佛教也一樣對菩薩階位只有十地之說。 十地 這是《華嚴經》見道與修道的十個階位: 1.歡喜地(斷見惑,證我、法二空性); 2.離垢地(離犯戒之垢); 3.發光地(成就禪定,得神通,發智慧之光); 4.焰慧地(智慧增盛,斷微細身見); 5.難勝地(俗智與真智配合,通達一切世間學問技術,以利益眾生); 6.現前地(無分別智,具最勝般若); 7.遠行地(住無相行,智慧超越諸世間及二乘人); 8.不動地(無分別智,斷俱生煩惱障,不為一切事緣所動,得無生法忍); 9.善慧地(得無礙解,具十力行十方度眾生); 10.法雲地(具無量功德,法身如虛空,智慧如大雲)。 佛與阿羅漢的差別 以下引兩經來解釋。在《雜阿含》二九九經里佛言:「佛告比丘 ! 緣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餘人作。然彼如來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彼如來自覺此法,成等正覺,為諸眾生分別演說,開發顯示。所謂 」 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佛是自己覺悟緣起之法,雖然這緣起法無論佛出世或未出世,此法常住法界。因為佛出世覺察了此法則,才成就等正覺,並為眾生開揚顯示這法理。因此釋迦牟尼佛是自覺的無上等正覺,而我們是被他開覺的聲聞行者。就連彌勒菩薩也作他的第子並聽聞此法,他會在久遠的將來再生到人世時,因為隔陰的關係,不能記得此法,並會在菩提樹下自覺此緣起法而成等正覺。 又在《雜阿含》七五經里說明了佛與阿羅漢的差別。「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何等為五?謂色受陰。比丘於色厭,離欲,滅,不起,解脫。是名如來,應,等正覺。如是受、想、行、識。厭,離欲,滅,不起,解脫。是名如來,應,等正覺。 比丘亦於色厭,離欲,滅。名阿羅漢慧解脫。如是受、想、行、識。厭,離欲,滅。名阿羅漢慧解脫。 (佛言

比丘 ! 如來,應,等正覺。阿羅漢慧解脫有何差別? 比丘白佛: 如來為法根,為法眼,為法依。唯願世尊為諸比丘廣說此義。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比丘: 諦聽,善思,當為汝說。如來,應,等正覺,未曾聞法,能自覺法,通達無上菩提,於未來世開覺聲聞而為說法。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八道。比丘! 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未得而得,未利而利,知道,分別道,說道,通道,復能成就諸聲聞教授教誡,如是說正順,欣樂善法。是名如來,羅漢差別。」 小結 行解脫道或菩薩道完全看個人的願心。一個行者若有廣大的願。要行菩薩道志在必得,當願更多的行者發願成佛,從菩薩開始修行,能為未來的苦難眾生指導一條解脫之路,願諸位功德圓滿。
推薦閱讀:

修學課73【智慧學處、廣說菩薩行之四攝】
地藏菩薩占察法之:求資生
入菩薩行論廣解卷四
善財童子第五十三參 普賢菩薩
觀世音菩薩三十二化身圖簡介

TAG:佛教 | 菩薩 | 解脫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