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意拳發力

意拳發力----姚宗勛

(2014-07-17 13:43:41)

轉載

分類: 名家介紹

 發力的概念

發力是拳術有效打擊力量的動力。站樁、試力、走步等訓練都是為了給發力創造條件。所以說練習發力必須要在站樁、試力、走步有了當的基礎以後,才可以進行訓練。發力是站柱、試力、走步等基本訓練的綜合體現,如果沒有篤實的基本功,要想學會發力是不可能的。俗話說:欲速則不達。意拳訓練講求科學性,要系統地掌握意拳的訓練方法就要循序漸進,不可本末倒置。倘一求速,則會形成錯誤的動力定型。非但不掌握不了正確的發力,而且會給繼續學習帶來許多麻煩。因為糾正錯誤的動力定型,要比初學更為困難。根據這個道理,意拳訓練系統中,發力的教學和訓練是放在後面進行的。這一點必須提醒有志於意拳學習的同志們注意。技擊柱的發力與日常生活中的習慣用力有所不同,與一般體育運動項目和也不同。它有自己獨特的內容和含義。在任何運動項目中,從訓練到比賽的全過程了有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那就是如何正確的發力以達到預期的成效。創造優異的成績。如投擲運動員的最後用力;舉重運動員在一瞬間的爆發力;足球地運動員的射門等等都有一個怎樣發力的問題。球類、田徑、體操、舉重等都是人和器械之間發生的關連,而拳擊、摔跤、柔道等對抗項目則是人與人之間的較量。從某種意義上說,後者所需要的發力要比前者更為嚴格和複雜。技擊是不附加任何的徒手搏擊,不受任何規則約束。無論頭、手、肩、足、肘、膝、胯哪都可能是出擊或反擊的武器。困此,任何一個部位都應該能夠在不同的情況下隨機隨勢的發力,以期克敵制勝,這是意拳之所長。是否有了站樁、試力、走步的基本功以後就能夠做好發力呢?不一定。實踐證明,有些人雖然經過多年的基本訓練,但仍然不會發力或者發不好力。這是由於對發力的認識不清楚和訓練方法有問題。下面的章節著重談發力的道理和怎樣通過訓練的實踐去檢驗。力的來源什麼是力量?力量是指肌肉緊張或收縮時所表現出來的一種能力。肌肉力量的大小與下面幾個方面的生理因素有關:一、力量大小與神經系統調節機能有關1.力量的大小取決於支配肌肉運動的皮層中樞產生興奮的大小,以及發放神經衝動頻率的高低。興奮強度愈大,發放興奮衝動的頻率愈高。節律一致,同時動員參與肌肉工作的運動單位就愈多。每一運動單位所產生的緊張性也就愈大,肌肉收縮力量愈大。2.力量大小也取決於支配肌肉運動的皮層中樞之間的協調關係。各中樞之間的協調性愈高,人體力量的發揮就愈充分。二、力量大小與肌肉本身某些生理因素有關1.與肌肉生理橫斷面的大小有關。肌肉中蛋白質增多,肌肉纖維增粗,肌肉收縮力量愈大。2.與肌肉收縮前的初長度有關。在一定生理範圍內,肌肉收縮前的初長度愈長,其收縮力量也相對增大。3.肌肉中毛細血管增多,有利於氣和營養物質供應。或提高肌肉工作能力。4.肌肉中能量物質含量增多,三磷酸腺苷酥的活性增強,可提高肌肉工作能力5.肌肉中結締組織增多,肌腱增粗,肌纖維膜增厚利於力量的發揮。以上為力量的生理學基礎。我們在第二章意拳概述中談到了意念的核心就是以站樁為基礎,通過精神假借、意念誘導,在無力中求有力,不動中求微動,在靜中求動地培養、掌握以至運用「渾元力」的一整套訓練方法。這正是以上所述的生理學為基礎為理論依據的科學訓練方法。實踐中證明,這種訓練可以達到從精神到肢體的高度協調統一,並能在運動中充分發揮本身內部的能量和潛力。在體育運動的訓練中,越來越多的人對「想功」發生了濃厚的興趣。實踐證明想、練結合的方法,能夠充分利用兩個信號系統的相互作用,加速運動技能的形成和發展。想練結合的訓練方法,正是意拳始終不渝的練功原則。意拳之所以強調「意」就是這個道理。上面講的是力的來源及其基本條件。站樁、試力就是解決好怎樣有力的問題,而發力則是要解決如何將力發揮出來,並作用於受力對象的問題。發力、歸根結底仍然是一個松和緊的矛盾統一問題。強調指出,意拳認為:「鬆緊」是構成人體運動的基本矛盾。就意拳全部訓練內容來說,就是怎樣正確掌握和運用「鬆緊」的問題。所謂「鬆緊」即是肌肉的鬆緊,又是精神的、心理鬆緊,而首先是精神的鬆緊。意拳訓練從訓練放鬆開始,進而訓練鬆緊的互換,達到鬆緊的協調。原則上講有什麼程度的松,就會有什麼程度的緊。在意拳訓練中要求松的時候多,緊的時候少。緊,就是在發力的一瞬間緊,過後馬上松下來。這裡就涉及到一個鬆緊轉換的速度問題。大家知道,在作用力距離不變的情況下,作用力和作用時間的平方成反比。也就是說作用力增加一倍,作用力反而要減少二倍。舉兩個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一是排球運動員的扣球,當運動員在手接觸球的時候,迅速的拍擊動作,使球獲得一個很大的反作用力。如果接觸球的時間長,那麼打出去的球就不會有力。二是用鎚子敲釘子,行家敲釘子,事先手臂要放鬆,然後猛然用鎚子撞擊釘子,使釘子獲得一個很大的加速度,於是將釘子深深地楔入木頭之中。外行就不是這樣了,他們緊緊握住錘把,敲釘子時不用脆勁兒,而是往下摁和壓,於是釘子非但不能進入木頭,而且還要彎折。這就是鬆緊轉換的速度對被發作用物受到大小的影響。意拳的發力要求是瞬間的爆發力。在發力練習中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是「打」,二是「發」。「打」是在最近的距離和極短的時間裡,迅速而集中地把全部力量,發到對方的某一部位。這種發力穿透力強,傷害力大,但催動對方重心的力較小,因此受力對象的位移不明顯。但所承受的打擊力量是很大的,而「發」的情況就不同了。「發」是在打擊過程中,接觸對方的肢體時加大了動作的幅度,也就延長了工作距離和增大了與對方接觸的面積,並且作用的時間相對延長。因此「發」催動對方重心的力量強而傷害力弱。表現在對方肢體的位移情況比「打」的程度要大得多,而受到的損失卻小得多。「打」與「發」是在交手的過程中,根據交手性質、對手強弱等具體民政部所採用的兩種不同的發力方式。由此可見,在很大程度上,速度就是力量。因此我們練習發力時,決不可忽視速度的因素。要在雙方接觸的一剎那,調動全身各部位均整一致,把力發到對方身上去。發力是在站樁、試力等基本功的基礎上進行訓練的,只有從站樁、試力中摸到拳勁兒,才算有了真實的功夫。一般說來,不會發力或者發力不好有兩種原因:一是發力前全身緊張,肌肉凝滯,力量在身上發不出來。動作不協調。這時即便能發出勁兒來,也只是局部的、微弱的力量,不是整體「一動無不動」的拳術力量。另一原因則是肌肉工作雖然協調有力,但作用力的時間過長。缺乏加速度,形成單一的推、拉,而不是猛然間爆發的力量。只給受力對象是一個勻速的推動,而不是猝然的撞擊,故無拳術真實力量而言。要理解發務的初步要求,首先要搞清楚力的來源和力在人體內的傳導順序,意拳的前身形意拳有「消息全憑後足蹬」的說法。太極拳理論中有這樣的話,「其根在足,發之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把這兩句話聯繫起來,就大致描繪出子力的發動和傳導過程。但這還不足以說明發力時瞬間世大爆發力是從何處而來。意拳發力總結了各家拳種發力的優點,建立了一套獨特的發力訓練體系。拳術巨大的力量來自以下的幾個方面:首先,意拳發力來自意念假借所導致的神經「激發」狀態的某種意境。意拳技擊訓練要求在練功時假借大敵當前,與其共爭生存,當以大無畏精神與之拼搏。周身毛髮皆豎有出尋問路之狀。(好像蟋蟀的觸鬚一樣),時刻準備迎敵。有了這種意境,才能全力以赴,一旦與敵交手則一觸即發,一發即止。精神上大有力之所觸木石可碎,當之立摧的氣勢。意念中力的指向要向遠大處延伸,即力透敵背之意。精神假借是否能真切是發力的重要關鍵。無畏的精神,敢於勝利的勇氣是練習技擊的首要條件,沒有這一點,再好的技術也是枉然。其次,具體力量的來源靠後足蹬地的反作用力推動整體,利用整體運動產生的強大的慣性力量,打擊對手。這一慣性力的大小取決於質量乘速度的平方。第三,力的來源是發力時軀體各部位瞬間的互爭而產生的爭力。周身的爭力越豐富,所產生的力量也就越大。在身體各部位的爭力之中,以上下之爭立為重要。王薌齋先生曾說:「鬆緊之樞紐在於上下,上下相引為周身互爭之法。」第四,力的來源是發力時全身肌肉的收放和意力之後倚與前撞後產生的振動。(物體在某個位置附近沿著直線或圓弧作往複運動,叫做振動,即意拳宗師王薌齋所謂之「周身鼓盪」)。發力練習發力由蓄力和發力兩個過程組成,二者又有極密切的內在聯繫,是不可分割的整體。要想發出很大的力量,首先就要蓄力。所謂蓄力就是在發力前內在儲備的待發之力。蓄力要求無論在動或者靜的情況下,周身都要保持似松非松、鬆緊適當的待髮狀態。過緊則無力可發,沒有儲備的力量,過松則發力遲緩往往給對手可乘之機。發力是精神高度集中時,使意念指揮下將內在蓄而待發的勁力,通過訓練的手段和技巧在運動的狀態下,瞬間從身體某一部位迅速地爆發出來。拳術當中所謂力「整」就是力量的分布要平衡協調,上下要相連,前後、左右要平衡。「整」又包括有「緊」的意思。在拳術中和「整」相對的概念是「散」。「散」是上下、左右、前後失去對稱和爭立。「散」又包括「松」的含義,「松」過度就是「散」。拳術力量是鬆緊互用,在發力的一瞬間,要求極整也就是極緊,要在最短暫的時間內,發動周身內外一切可能發動的力量,還要保持身體的平衡。一發之後迅速放鬆,以利再發。也就是說「發」和「收」都要快。要求「一觸即發,一發即止」、「鬆緊緊松勿過正,虛實實虛互為根。」拳主中所謂「功力」系指力的發出能在不同的情況下,可快可慢,經過的空間路線可長可短,動作或大或小,體位或正或斜均可發出整勁的能力。一、定步向前發力定步向前發力是意拳最基本的發力。其準備姿勢即為渾元樁。站好丁八步,重心落到後面的腿上,兩腿支撐體重所用的力,大約是前三後七,大腿外側邊緣似有同向內滾裹,而兩膝則微向外張。兩小腿外緣亦似有力向內滾裹,兩腳則有意外張。後腳要落實,前腳要虛,前腿膝蓋骨力向前指,同時後胯向後略靠,胯關節處力向後指與前膝向前軟體>的指力相引。兩手抬起,在胸前成抱樹狀。在練習定步向前發力的時候,兩手虛握拳;也就是中指、無名指、小指的指尖輕觸掌心,拇指和食指成環狀,虎口微撐。前手拳眼斜向前上方,後手掌眼向上。前手略高於後手約四、五公分。除手型的變化以外、其他要求都和站樁時要求一樣,特別注意的是高不過眉,低不過臍,向前推不逾尺,向懷抱不粘身,左手不往鼻右去,右手不到鼻左來。這個基本間架範圍要始終保持好。在發力之前,要設想自己的肩到肘這一段(亦可稱為手臂之根節)好象沒有。同時設想肘到手這一段(手臂之中節與稍節)好像一枚大釘子。這樣做的目的有利於肩部的放鬆,利於力量的傳導和注意力的集中。然後開始發力,首先是後足蹬地,摧動身體前移,要設想整個身體象是一個大木錘,驟然間要用整體這個大木錘去撞擊肘關節(以撞擊前手肘關節為主)與此撞擊的同時,雙手向內擰轉,旋轉著向前方伸去。假設在與對方身體接觸的一剎那,手指突然彈直。此時就會覺得有一股強大的力量破指而出。發力動作也就算完成了一個周期。完成一個正面發力要注意以下幾點:1.在發力前要周身似松非松,若無其事,稍用力則筋肉凝滯。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發力的速度和效果。2.發力在兩手前伸到達目標時,好象碰在燒紅的熱鐵上,要求「一觸即發,一發即止」,時間稍長就會被熱鐵燙壞,這樣才能保證「發」與「收」的迅速。3.在發力的瞬間後胯往後下靠,前腿臏骨力向前指,前腳猛然往地下一踩,好像能夠踩到地里去一樣。發力的瞬間一踩即提,不許延長。此時兩腿支撐體重的重量為前七後三,但也要很快就彈回到未發力之前的狀態。仍然是前三後七,以利再發。4.隨著整個身體對肘部的撞擊,頭須向上方領,額頭也要相應的向前衝撞。5.雙手在到達目標的瞬間,要有左右分擰的動作,好像前臂上下都有繩索捆綁,在發力的瞬間,兩臂同時向左右分擰,「咔嚓」一下把上下的繩索都崩斷。發力時兩手不允許伸直,要求形屈力直。6.發力時精神上要求指向很遠的地方,要追求意境的真實感誘導周身的精神「激發」狀態。即所謂的「勢如龍駒扭絲韁,谷應山搖一起撞」。7.身上的力量有如彈簧,保持發力的持續性、不能孤注一擲。8.練習發力要結合試聲(詳細論述在試聲一節),運用聲波的震蕩,彌補發力的細微不足,也是檢驗發力的一種手段。上述為意拳發力的基本練習。從這個練習的過程和要求,我們可以對站樁的重要性獲得重新的認識。如果沒有通過站樁摸索到上下、左右、前後平衡均整的拳術力量,要想直接練習發力將是不可能的。過去王薌齋先生與人較量都是一抖入就出去了。但這一抖所包含的內在力量,靠筆墨是很難說清楚的。概括地說,「發力」就是「渾元力」的發動。在發力過程中肢體同時具有上下、前後起伏、左右橫向擺動和身體沿縱軸旋轉特點。即所謂「拳得八面力」。從肌肉收縮的形式來分析,則既有等張收縮(長度改變、張力不變),又有等長收縮(長度不變,張力改變)。從整個發力過程所包含的各種力量來講就更複雜。具體包括了整體的彈力,肢體旋轉產生的螺旋力,肢體曲折形成之三角力,外形間架結構的斜面,骨骼支撐變化產生的槓桿力等等。總之是外形簡單而內容錯綜複雜。說來說去,只有通過站樁才能找到成功的捷徑。各種力量的摸索和培養也可以說是日積月累逐漸「湊合」起來的。既不能揠苗助長,又不能望洋興嘆,只要堅持下去,自然會「悟」出中之奧秘。二、定步向後(下)發力在練習定步向後(下)發力的時候,開始可以採用勾掛樁的姿勢。即丁八步站立兩手抬起略高於肩(相當於口部),手指向前,虎口微撐,拇指第一節微屈,曲處上前如捫物狀。二指稍向上松而前指。三、四指前指而微斂,小指斜向下,手心相對。兩手間似擠一天。腕部下屈如勾物狀。在做向後下發力的時候,要高想面前高處有一個滑車,滑車下面吊有重物。我們把兩隻手輕輕地搭在滑車拉杆上,然後凝神定意,猛然向下降低身體重心,後胯向斜後靠,同時前腳仍要往前下蹬地。以保持身體的平衡。髕骨處力向前指。身體猛然向下降低重心的同時,雙手用腕關節的尺骨莖突猛然往下,雙手突然間一緊變掌為拳(虛握)。脖子下面如容一球,也要猛然壓緊。這時的意念活動好像是用全身的力量把滑車下的重物一下子給拉起來。動作一發即止。身體及雙手瞬間又恢復到發力前的待發蓄力狀態,準備再次發力。練習向後下方的發力仍然離不開樁法。實際上這個發力過程就是丁八步樁向大式樁之過渡。初學者練習向後下方發力,可以從丁八步樁開始到大式樁結束。進而則要提高要求,在發力的全過程中由丁八步樁經大式樁後再回到丁八步樁。這中間不應該有什麼明顯的停頓。後腳落地時要設想像踏在彈簧板上。一下子就給彈了回來。三、定步向左(右)發力定步向左(右)發力是橫向的發力。開始可以採取如下樁法的姿勢:丁八步樁、全身自然直立。兩手抬起約與肩平,手心向內,中指相對,虎口微撐。指尖微斂,如抓球狀。兩手腕處微屈,若能夾物。手微高於前臂稍有斜度,兩手大指外側與大小臂如環抱一球。向左(右)發力時,意念首先要向與發力方向相反的一面引導,欲左先右,欲右先左,象練習書法時用筆的方法一樣。以向左發力為例:首先用意念引導向右靠去,初練可露形,進而要求不在外形上有所表現。即所謂「形不破體」。向右靠時象靠在一個大彈簧上,阻力很大。靠到適當程度靠不動了。於是一下了被彈簧彈向左方,這時右手及小臂向外旋轉。到手心向下時將意念中環抱的球擠向左臂,左臂同時向外擰轉,並向左側猛烈撞擊。向左(右)發力的要點在於頭部轉動的位置。如向左發力頭就要向左轉。眼睛看著發力的方向,術語叫做「變臉」。頭部的旋轉帶動身體縱軸的旋轉。根據生理學狀態反射的機制,頭部向左側轉動會加強左側肌肉群的緊張程度,這是力的加強(頭部在空間的位置改變以及頭部與軀幹的相對位置改變時,可反射性地改變軀體肌肉的緊張性,這種現象稱狀態反射。)由於頭部向發力方向轉動,帶動了腰部、腿部向外發力方向的擰轉,於是產生了強大的離心力將對手「甩」出,也可以說是連「甩」帶撞。腰部的轉動、腿下的擰轉即前人所謂「腰似車輪腿似鑽」。在這個發力的過程中還有一條容易忽視而又不能忽視的要領,即身體縱軸方向上的意力延伸。也就是上下爭力。忽視了這個重要環節,將會極大削弱發力的效果。以上敘述了向左(右)的發力方法。這裡還要說明一下,定位向左(右)發力的步子問題。即拗步發力(如站左腳在前的丁八步樁而向左側發力)、順步發力(如站立腳在前的丁八步樁而向右側發力)。其實這兩點在發力要點上,無甚區別,可將丁八步樁視為平行步,無所謂順拗而左右逢源。顛倒互用。只是重心的顛倒和腰胯的扭錯程度稍有差別而已。四、活步發力活步發力練習要在摩擦步和定位發力的基礎上進行。定位發力在外形動作上要比活步發力小得多。活步發力是摩擦趟與定步發力的結合。(一)活步向前發力我們在摩擦步一章中談到意拳有的步法練習是靈活自如的,沒有固定的順序。其目的是時刻調整敵我雙方的距離。以利於攻防技術的實現。往往成敗之機,在於進半步或退半步之間。練習活步發力就是在這個原則上進行的。首先要在行進中注意保持「渾元力」即上下、左右、前後的意力達到平衡均整的狀態。自身要不偏不倚,時刻判斷敵我雙方的距離。在行進間的向前發力練習中可以假定二種情況:1.主動進攻發力向前走摩擦步的路線是曲線進行的,總是往橫走半步,再向前邁半步。往橫里移動步伐是為了牽動對方的步位與身體重心的位置。當對方剛剛調整步法,重新面向我時,我則抱先出前腳,腳踏對方中門。當前腳落地的瞬間,按照前面講過的定位向前發力的要求,做好正面的向前發力。這種行進間向前發力的方法即所謂的「橫衝豎撞」。2.被動的迎擊發力設想在敵進我退的情況下,我先向側後方退半步,即前腳收回到支撐腿的踝關節內側,等待對方繼續追我。當對方前腳將要落地時,選擇好時機將前腳再邁回去。仍然是腳踏中門,做定位向前發力。此即「腳踏中門奪敵位」、「半步打天下」之大意。(二)活步向後(下)發力在行進間或是進或退、猝然急停,隨之做前所述之定步向後下發力。身形突然從高變低,降低身體重心的同時,雙手相應下砸。後腿胯往後側坐。前腿膝關節力向前指,前腳下踩以維持發動狀態的平衡。(三)活步向左(右)發力以行進間向左發力為例。右腳向前上半步,腳內扣落穩。然後左腳經右腳內側向外劃一橢圓形弧線身體隨之向左旋轉,頭向左轉看發力方向。左腳落地同時做定步的向左發力,要求相同,行進間的向右發力則反之。以上概述了幾種發力的練習方法及要領。果能理解和做到上述要求,還不能說是掌握了發力的功夫,還需要通過實踐來檢驗。這就需要不斷檢查自己的練功方法是否得當,觀摩別人的發力,通過推手和散手實戰來檢驗。總結、鞏固已掌握的發力技術。談到實踐問題,就不是筆墨所能形容的了。但有一點,實踐中發不出或發不好力的一般通病,是局部用力。是腰腿鬆緊沒能協調,爭力不足,下肢力量不能充分發揮和傳導方面有缺陷所至。所以在練習中要經常在這幾個方面加以注意和檢查改正。意拳不僅僅要求苦練,在很大程度上還要求自始至終動腦筋琢磨,即用心去練。只有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還有一點要說明的問題。意拳發力是隨機隨勢自身的發力點不固定,要求「周身無點不彈簧」在哪與對手接觸,就在哪發力。作用到對方的中線,即身體重心所在。抓住了重心,其他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意拳動作的技術規格、要領只是形式上的表現,而更重要的是諸如「遇敵猶如身著火」般的神經激髮狀態。這是調動身內外、全力以赴的關鍵所在。 分享:

0

喜歡 閱讀(11) 評論 (0) 收藏(1) 轉載(2) 喜歡 列印舉報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前一篇:意拳,大成拳名家姚宗勛先生/張鴻誠 後一篇:意拳散手---姚宗勛
推薦閱讀:

初習武藝,必戒執意
形意拳入門-樁功三體式 瀏覽文章 武風內家拳綜合站
意拳的斷手【三】
意拳的整力
什麼是意拳/姚宗勛

TAG:意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