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多角度分析日俄戰爭

從多角度分析日俄戰爭

1904年2月8日,在中國東北的大地上,爆發了一場世界罕見的戰爭:兩個強盜——日本與沙俄帝國為了重新瓜分在中國東北和朝鮮的利益,進而爭奪亞洲及太平洋霸權而大打出手。而主戰場並非日本與俄國領土,而是泱泱大國——中國,而當時中國的政府——大清皇朝竟不顧自己國家人民的死活,居然無恥的宣布中立!對於這段屈辱史,是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都不能忘記的。下面我們以全新的角度去了解這場戰爭。

歷史背景:1894年,朝鮮爆發內亂,日本人趁火打劫,出兵入侵朝鮮,進而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甲午中日戰爭。1895年,中國戰敗,在日本馬關簽訂了屈辱的《馬關條約》,不但勒索了2億兩白銀,還強迫清政府割讓遼東半島與台灣及其附屬島嶼,並將朝鮮列入自己的勢力範圍。日本人的瘋狂擴張觸犯了妄圖獨吞中國東北的沙俄帝國利益。因此,沙俄串通德國與法國,強迫日本將遼東半島「退還」中國。可惡的沙俄以「還遼有功」與「共同防日」,從清政府手裡騙得在東北修築中東鐵路的特權。貪婪的俄(俄國人)還在1898年強行租借大連與旅順口,並竊取修築中東鐵路支線的特權。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俄除了派兵入侵北京,還趁火打劫入侵中國東北。在簽訂了《辛丑條約》後,拒不退兵,而且加緊向朝鮮滲透。而日本人一直對退出遼東半島耿耿於懷,事後,內閣通過十年擴軍計劃,準備以武力迫使俄讓步。1903年,擴軍計劃基本完成。羽翼豐滿的日本人馬上向俄叫板。兩國政府為了做戰爭準備,都採用舉行會談而施放假和平的煙霧。在同年8月舉行會談,至第二年2月6日,由於俄的傲慢——在會談中一直不肯做出讓步而導致會談破裂,因此兩國斷交,大戰一觸即發。

交戰前兩國的外交活動:孫子兵法》日:其上伐謀,其下伐交,其下攻城。可見伐交的重要。如果爆發戰爭,是非常傷國力的。如果能通過伐交解決問題,不失為上策。當時俄在歐洲雖然淪為二等國家,但其在中亞與遠東地區擴張特別厲害,嚴重威脅英國在中亞的利益(當時英國也在中亞搞擴張,多次對中亞小國阿富汗發動戰爭),而且英國人擔心俄國佔領中國東北以後,會南下與它爭奪長江流域的勢力範圍以及影響它經蘇伊士運河與遠東各國進行的海上貿易。因此英國人要想辦法削弱俄的國力,免得日後養虎為患。要削弱敵人的國力簡單而有效的辦法是扶植敵人的敵人。因此,英國人選擇了日本,兩個「臭味相投」的「流氓」穿上了一條褲子。而一直推行「門戶開放」政策的美國人,看到俄出兵霸佔東北,妄圖獨吞整個東北亞乃至整個亞洲與太平洋的霸權,俄佔領中國東北後,美要求俄國保證美國在東北的工商業利益和門戶開放政策的順利實施。俄對此置之不理。嚴重影響美國人在東北亞地區的利益,因此美國把俄看作是它在中國推行門戶開放政策的主要障礙,所以也積極煽動日本向俄開戰,以便通過戰爭削弱日、俄雙方的力量。1903年,美國向日本表示,一旦日、俄 交戰,美國的政策將有利於日本。1904年 1月,美國再次表示,它堅決支持日本對俄作戰。美國人又選擇了和日本穿一條褲子。日本人可謂左右逢源,不費吹灰之力,就有兩個「傻帽」送上門來。說實話,如果沒有這兩個國家的支持,日本人斷然不敢這麼早就敢發動戰爭(後面會解釋)。相反,想當年俄那邊還懂得通過「伐交」,聯合法、德兩國,逼著小日本「歸還」遼東半島。而現在俄卻處處樹敵,就連清政府也恨透了他。雖說法國是其盟友,支持其遠東政策,但是,法國對俄的是有限的,因為法國國內政局不穩,自顧不暇。而且,俄國把主要兵力調到遠東,削弱俄國在歐洲的力量,降低了1893年俄、法軍事同盟的意義。這是法國所不樂意的。同時它也不願意過分得罪英國。而其盟友德國,卻心懷鬼胎,認為日、俄之爭,無論誰勝,對它都有利,都能加強它的外交地位。所以 德國希望日俄之間爆發戰爭。一則俄國兵力東調,必然減輕俄法軍事同盟對德國的壓力,二則它可以做軍火生意,借日俄戰爭發財。為此德國採用圓滑的政策,一面在財政上援助俄國,一面向日本提供軍火和軍事技術。因此,當是俄國人的處境是很糟糕,而其對於英國、美國與小日本結盟置之不理,沒有想過在外交上採用連橫策略,破壞其聯盟。伐交的失敗,為俄以後的失敗埋下伏筆。

交戰前兩國軍力對比:俄陸軍有常備軍113.5萬人、預備役350萬人,主要部署在歐洲部分;而遠東地區僅有10萬,而且分散在中國東北、濱海地區和外貝加爾地區。海軍主要有4個艦隊,主力部署在波羅的海與黑海地區。其遠東地區的太平洋第一分艦隊轄作戰艦艇63艘,總排水量為19萬噸,主要部署在旅順口與海參崴海軍基地。小日本經過近十年的擴軍,擁有陸軍常備軍近20萬、預備役3.5萬、後備役20萬人,主要部署在本州與九州地區。海軍有作戰艦艇80多艘,總排水量為26萬噸,主要部署在佐世保、吳港、對馬海軍基地。

交戰前雙方的作戰意圖:

俄雖然總體兵力與國力遠大於小日本,但是在遠東地區並不佔優勢。且遠東地區的部隊缺乏訓練、戰鬥力低下。俄軍的作戰計劃是:以海軍阻止日軍登陸,陸軍主力部署在海城、遼陽地區;以陸軍一步守住旅順口(由海軍照應)與烏蘇里江,另一部兵力在鴨綠江岸邊構築工事,遲滯小日本的進攻;待增援部隊到達以後轉入反攻,先將日本逐出東北與朝鮮,而後在日本本土登陸。

由於國力的限制,日本人必然要採用積極進攻,速戰速決的戰術,因此小日本的作戰企圖:先偷襲俄的第一分艦隊,打擊其士氣,然後尋機將其殲滅,奪取制海權;以陸軍一部登陸朝鮮,向鴨綠江推進,實施鉗製作戰;主力在遼東半島登陸,攻佔旅順口,然後集結地面部隊主力北進,趕在俄國增援部隊到達之前,殲滅俄軍於遼、沈地區。作戰過程:

鬼子陰險,偷襲旅順口:

1904年2月8日晚十時二十分,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在總司令東鄉平八郎中將率領下,來到俄旅順口海軍基地外圍,其下令艦隊放慢前進速度,實行燈火管制。於是,艦隊小心翼翼的摸索而進。突然間,兩艘擔任警戒俄驅逐艦在小日本的聯合艦隊右前方出現。第1驅逐隊司令淺井命令:將炮口對準敵艦,如果對方開炮,立即還擊,為了避免接觸,我艦隊向右改變航向。上帝好像每次都眷顧小日本——每每小日本在戰爭開始的時候搞偷襲,都非常幸運,小日本第一驅逐隊在俄這兩艘擔負警戒任務的驅逐艦的眼皮底下「溜」了。由於在夜暗中突然改變航向,第1驅逐隊與尾隨其後的第2、3驅逐隊失去了聯繫。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第一驅逐隊離旅順口基地的俄艦隊越來越近。在岸上俄的探照燈的照射下,俄的艦隊的位置與配置被小日本發現了。時針指向零時二十分,淺井司令發出了攻擊命令,頓時海面上火光閃閃。此時,失去聯繫的策2、3驅逐隊也追了上來(據說當時被俄擔負警戒任務的驅逐艦發現,但是,由於當時的戰鬥條令混亂,只是要求如發現可疑艦隻,應立即返回報告不得單獨與其交戰,居然沒有要求使用無線電報告,一群傻帽)。由於俄的麻痹大意,在大戰在即的當天晚上,是俄國太平洋艦隊司令斯達爾克夫人的命名日。斯達爾克下令所有軍艦 停泊在旅順外港,撤掉防雷網,讓戰艦都掛上節日的舷燈,夜晚打開探照燈,把內港 的出入口照得通明。他還通知艦隊「沒有特別命令,不準採取軍事行動」。軍官們都上岸參加舞會去了,艦上只有少數士兵值勤,所有炮彈居然沒有上鏜。因此,在遭受小日本偷襲的很長時間裡,都未能組織有效的反擊。而進行反擊的"狄愛娜"號巡洋艦,居然沒有一發炮彈命中,而且很快發現孤立還擊,馬上又溜走了。而其他的艦艇不是逃跑、就是胡亂開炮。真正意義上的反擊只有"諾維克"號巡洋艦,但由於孤軍奮戰,勢單力薄,被打得遍體鱗傷後,邊施放魚雷邊逃走了。戰鬥發生50分鐘後,大部分軍艦已經跑到炮台的有效射程內,稍稍緩過神來反擊了。而這時日本聯合艦隊的第3驅逐隊已經進入炮台的射程範圍,並開始遭受打擊。東鄉平八郎意識到單靠軍艦與堅固的炮台作戰是要吃虧的,因此下令全部艦隻集結在敵有效射程之外,而後命令第4驅逐隊去仁川執行任務。

此役,俄第一太平洋分艦隊不但軍艦和人員遭到較為嚴重的損失,而且,士氣大受打擊,以致很長時間不敢出擊。當然,戰鬥已經打響了,俄的海軍部隊馬上在旅順口基地外圍布置了大量的水雷進行防禦。戰鬥結束不久,小日本為了封鎖旅順港,其聯合艦隊先後三次對旅順港進行閉塞封鎖,共沉船17艘,並且大量佈雷,雖未達到預期目的,但給沙俄艦隊出入旅順港造成了很大困難。

仁川海戰:

在日本聯合艦隊開赴旅順口途中(7 日晨),虜獲一艘俄國商船,從中得知了俄太平洋第一分艦隊的軍艦配置情況,其中在仁川港駐有俄的2艘軍艦。因此,在偷襲旅順口以後,東鄉平八郎命令第4驅逐隊趕赴仁川,接應「千代田」號巡洋艦,然後對敵仁川支隊發動進攻。而此時,「千代田」號巡洋艦情況很糟糕,因為「千代田」號的兩側,停泊著俄國的巡洋艦「瓦良格」號和炮艦「高麗人」號,「千代田」號被兩艦夾在中間。正當「千代田」號艦長在當天晚上提心弔膽逃跑的時候,奇蹟發生了,俄這兩艘軍艦居然沒有理會。「千代田」號安然脫險在貝克島附近與第4驅逐隊會合。原因在於他們居然不知道戰爭已經爆發,可想而知當時俄軍隊內部的組織制度與情報通報制度是何等混亂。在8日下午4:00許,「高麗人」號從仁川港起航,前往旅順口。在外面等待的第4驅逐隊位於前面的「淺間」號、 「高千穗」號以及「千代田」號立即掩護運兵船,魚雷艇隊兵分兩路, 從「高麗人」號兩側向敵接近,擺開了攻擊的架勢。驚恐萬狀的「高麗人」號,一邊開炮一邊向港內撤退。小日本3艘運兵船在敵眼皮底下迅速登陸。當登陸確認完成後,第4驅逐隊對敵下戰書。由於列強的軍艦與商船擔心被誤中,紛紛催促「瓦良格」號和「高麗人」號出港。兩艘俄艦無可奈何,只好在桅杆上升起戰旗,於9日零時10分起錨,向八尾島駛去。由於仁川港沒有像旅順口那樣的堅固的炮台,且在數量佔優,因此,小日本的第4驅逐隊的炮手們可以冷靜沉著瞄準。與此同時,「瓦良格」號發射的炮彈多達1300發,但沒有一發命中,顯得十分狼狽,說明平時訓練不力。最後兩艦被迫自沉。在仁川港內的俄貨輪「松花江」為避免被敵繳獲,也自沉了。

金州之戰:由於小日本聯合艦隊通過不斷的攻擊與封鎖旅順口,限制了俄艦隊的活動,為陸軍在朝鮮與遼東登陸創造了條件。在朝鮮登陸的日本第一集團軍在4月底來到鴨綠江邊。由於俄軍的戰略判斷有誤,在鴨綠江邊布防的俄軍只有2萬人左右,且分散配置。因此,日第一集團軍很快就渡過鴨綠江,擊潰俄東滿支隊,並且佔領九連城、鳳凰城,前出太子河。威脅遼陽俄軍的後方。為了切斷遼陽與旅順口俄軍的聯繫,5月5日,日第二集團軍開始在遼東半島貔子窩登陸,目標直指旅順的門戶——金州地峽,企圖從北面攻佔旅順。金州地峽是遼東半島的咽喉要道,形勢險要,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俄軍西伯利亞第五團4千多人在這裡駐守,其防禦重點放在控制金州的南山(扇子山)上。俄軍在這裡設有炮台和堅固的防禦工事。日軍首先破壞普蘭店鐵橋和沿途電話線,切斷了俄軍在旅順和遼陽之間的陸上通訊聯繫。5月中旬,日軍分3路攻打金州,連攻兩天未克。5月26日,日軍趁雷雨之夜,以 3個師,8倍於俄方守軍的兵力,配備200多門大炮,在軍艦炮火的掩護下,再次猛攻金州。由於俄軍配備了殺傷力極大的馬克沁重機槍,且有堅固防禦工事。當一波又一波的日軍吶喊著沖向俄軍陣地時,迎接他們的是密如雨點的子彈,戰鬥變成了屠殺。但日軍不為屍山血海所動,毫無畏懼決死衝鋒,當天下午南山陣地終被攻克。此時,日軍經過14個小時的激烈戰鬥,雖然傷亡 4千多人,但攻下了金州的南山地區,截斷了旅順俄軍的後援之路。雖然俄軍傷亡只有1千1百多人,但其餘的守軍卻都被日軍的瘋狂嚇得逃跑。

俄海軍的反擊:旅順港初戰之後,俄軍在旅順港附近水域設置大量水雷以御強敵。同時,俄海軍名將馬卡洛夫被沙皇任命為太平洋分艦隊司令。馬卡洛夫對旅順海軍進行重新整編,採取以驅逐艦為主力的積極進攻戰術,在老鐵山以南海域重創日軍3艘驅逐艦,鼓舞了俄軍士氣。5月15日,日艦「春日」號返航時遇到濃霧,撞沉了「吉野」號,300多名官兵喪生。同日,「初瀨」和「八島」觸水雷沉沒。這一天被日軍稱為「帝國海軍災禍日」。然而天意弄人,當俄太平洋分艦隊司令馬卡洛夫中將親率旗艦「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出海增援(被日本間諜得知),觸上日軍布下的水雷,與其他600多名官兵喪生。由於名將的陣亡,導致俄海軍的反擊徹底中止。

遼陽之戰:5月19日,日獨立第10師團在遼東半島大孤山登陸。6月,佔領岫岩,6月 30日,與第2集團軍一個師團合編為第4集團軍,佔領析木城,前出海城.5月底,日第2集團軍又佔領大連灣,獲得了新的補給基地。6月初,日第2集團軍揮師北上,在得利寺擊退南下救援旅順口的俄南下支隊.然後乘勝追擊,沿著向遼陽進攻.5月29日,日第三集團軍在從遼東半島的鹽大澳附近登陸,進逼大連.至此,小日本共有3個集團軍形成了合圍遼陽之勢.

遼陽是中國在東北南部的戰略要地,為加強在中國東北地區日軍的統一指揮,日本於 6月20日成立了「滿洲軍總司令部」,任命大山岩元帥為總司令,兒玉源太郎大將為總參謀長,統一指揮各軍,準備進攻遼陽.小日本進攻遼陽的戰略目的是為解除第三集團軍圍攻旅順口的後顧之憂.日本參戰兵力為13.5萬,火炮474門.俄軍為阻止日軍北上,在遼陽集結了2個集群共15.2萬人的兵力,606門大炮,修築了堅固的工事,布置了三道防線並且在陣前埋下大量地雷。雖然俄軍在兵力和武器的數量方面均佔優勢,但由於指揮官庫羅帕特金採取消極防禦的方針,只把一半左右的兵力投入戰鬥,其餘的作為預備隊。 而日方將全部兵力都投入戰鬥,造成了對俄軍的相對優勢。8 月下旬,日、俄兩軍在遼陽展開會戰。日軍決定對俄軍實行圍殲。8月 24日,遼陽會戰開始。日軍第1集團軍從東南方向迂迴俄軍東集群左翼,目的是把俄軍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使俄軍把預備隊調到這邊,為第二、四集團軍進攻俄軍的右翼(西側)創造有利條件。8月 26日,日軍第四、二軍分別向俄軍發起進攻,均被擊退。 俄軍左翼的戰鬥進行的非常激烈。當日第一集團軍出現在俄軍左翼時,庫羅帕特金急忙把預備隊調來。馬爾丁諾夫上校指揮的預備團在調動途中,改變運動方向,秘密來到右翼,與這裡的日軍展開白刃戰,打退了日軍。於是,出現了有利於俄軍的形勢。 但俄軍東部集群指揮部沒有利用這一有利形勢,擴大戰果,失去一次很好的戰機。但庫羅帕特金過高估計日軍實力,命令俄軍撤至第二防禦地帶。30日,總攻開始。日軍第一、二、 四3個集團軍兵分3路同時對俄軍發動猛攻。日軍在南面遇到俄軍的頑強抵抗。日第一集團軍從東面攻打俄軍。在這裡俄軍本來擁有3倍於敵的優勢兵力,可是庫羅帕特金沒有及時組織反擊,使黑木於9月2日夜攻佔了饅頭山,接著,日第一集團軍在進攻俄軍主陣地時受到巨大傷亡,給養和彈藥嚴重不足,處於俄軍優勢兵力的威脅之下,準備於9月3日晨撤回太子河左岸。由於庫羅帕特金擔心被包圍,在已出現了對俄軍有利的形勢下,竟在 3日凌晨下令俄軍放棄陣地,從遼陽撤到奉天(今瀋陽)。9月4日,日軍進駐遼陽。在這次會戰中,日軍傷亡2.4萬人,俄軍傷亡1.7萬人。

遼陽戰役對日俄戰爭的整個戰局有決定性意義。俄軍屢敗,對解救旅順要塞徹底絕望, 對繼續與日軍作戰失去信心,俄國國內呼籲"對日和談"的輿論日盛。

沙河之戰:

遼陽失守後,沙皇政府為扭轉戰局,命令庫羅帕特金抓緊時機組織反攻。九月末,俄國從歐洲調來的5個軍陸續到達前線, 在前線的俄軍已增加到21萬人,火炮758門.而日軍只有12萬人,火炮488門。然而由於庫羅帕特金沒有做好必要的準備和戰前動員,缺少戰地地圖,山炮和運輸裝備,軍事行動緩慢。10月9日,俄軍一部向本溪湖的日軍第1集團軍逼近,對其左翼展開進攻;另一部進抵太子河左岸。10日,日軍轉入反攻,在沙河地區60公里戰線上展開激戰。至10月20日,雙方均因喪失進攻能力而轉入防禦,雙方隔河對峙,一直持續到1905年1月奉天會戰開始.此戰日本人傷亡2萬餘人,俄軍傷亡高達4.1萬人.

旅順口之戰:

由於俄軍歐洲援軍部隊陸續東北,使到日本人感到北線壓力過大。為了儘快結束戰爭(國庫已經空虛),這時日本軍事當局決定把全部後備力量投入旅順戰場,希望儘快攻下旅順。 旅順口是沙俄精心經營多年的海軍要塞,俄國太平洋艦隊的重要基地,旅順陣地縱深大約有五六公里,依山而築,固若金湯。俄軍兵力約5萬人,火炮646門,在火力上佔有優勢。旅順口戰略地位重要,這個海灣四周幾乎全被一列大約海拔二百多米的山巒包圍著,易守難攻,只有一個狹窄的出海口,沿海山頭上炮台林立,要想從海上攻入海灣是根本不可能的。拿下旅順口只能先佔領周邊的山頭。日本只有佔領旅順,才能完全掌握制海權,並抽出第三軍北上增援,因此,日軍決定不惜付出任何代價攻佔旅順。旅順口戰役是日俄戰爭中持續時間最長,戰鬥最激烈的一場攻堅戰。日軍第三集團軍在乃木將軍指揮下,在 6—7月間已佔領了遼東半島的許多據點。8月初,日軍佔領了旅順外圍地區,加強了第三集團軍的力量,配置了280毫米口徑的攻城炮,在旅順外圍構築了炮兵陣地和工事,把俄軍圍困在港內。 在這種危險情況下,俄國遠東總督阿列克謝耶夫命令太平洋艦隊司令維特格甫梯撤到海參崴。但他沒有突圍逃生的信心,遲遲未動。8月10日,維特格甫梯在接到撤向海參崴的強行命令後,俄國艦隊進行過突圍的嘗試,但失敗了,又只得返回旅順港。 8月 19日黎明,日軍向旅順港發起第一次進攻,進攻的方向為旅順口東北側的東雞冠山。乃木組織敢死隊進行強攻,俄軍拚死抵抗。由於俄軍的防線與堡壘堅固,火力又猛,加上使用了新式應用跳雷和可操縱的應用地雷,使到日軍進攻的5天中傷亡1萬5千人。日軍的第一次進攻失敗了。但是,日軍在遼陽的勝利給第三集團軍進攻旅順造成了有利條件,但同時也使日軍產生輕敵心理。9月 19日,日軍發起第二次攻勢,主攻目標是二○三高地(原本高地標高204米,但是由於日軍猛烈炮擊,戰後標高203米,故得此名)。經過4天激戰,日軍損失6千人,只佔領了長山和一些工事,沒有攻下二○三高地。日本統帥部為迅速拿下旅順,給第三軍增加7個師的兵力。11月26日,日軍對旅順組織第三次進攻,戰鬥異常激烈。乃木傾全軍之力鏖戰7晝夜,以傷亡1萬 6千人的代價,於12月5日終於佔領了二○三高地,徹底切斷了旅順港俄海軍與陸軍的聯繫。但是,由於俄軍並沒有及時把炮台炸毀,以至炮台能迅速的被日軍使用。因此二○三高地的失守,基本上決定了旅順俄軍的命運。此後日軍不斷從高地用280毫米重炮炮擊對面高地、旅順內港和市區,除鐵甲艦「塞瓦斯托波爾號」和 7艘小型艦以外,旅順口的俄國艦隊幾乎全部喪失了戰鬥力。12月15日,旅順陸防司令康特拉琴科將軍陣亡(在堡壘中中炮身亡)。 旅順俄軍由施特塞爾指揮。12月29和31日,日軍先後攻佔了旅順東北的二龍山和松樹林等炮台。當時港內俄軍尚有1萬5千人和61門大炮,2萬多發炮彈。但是,陷入困境中的施特塞爾決定向日本投降,他不顧其他俄軍將領的反對。在1905年1月1日派軍使去日軍請降。消息傳來,激起俄軍官兵的強烈憤慨。他們憤怒地毀壞工事和彈藥,爆炸聲和大火繼續了一整夜。 1月2日,旅順俄軍與日方正式簽訂了投降書。日軍佔領了旅順。旅順戰役進行了5個 月之久,日軍參戰人數約有13萬,死傷近一半。俄軍損失約5萬人,其中有3.2萬 當了俘虜。 旅順口的失陷,使日軍完全掌握了制海權,日俄戰爭發生了重大轉折。施特塞爾 的行動給俄國造成了無可挽回的損失。此戰日本人採用的戰術呆板,對堅固的堡壘採用人海戰術去強攻。其實,當時203高地山下與山腳有一大片樹林,如果日軍採用火攻,藉助煙霧的掩護,可以以小的代價奪取。俄軍的失敗在於海上援軍的增援太遲,倘若戰爭一開始,俄軍馬上在歐洲抽調艦隊支援,肯定能在旅順陷落前趕到,與港內的海軍配合,奪取制海權。

奉天之戰

日軍佔領旅順口,使日俄戰爭發生重大的轉折。日軍決定乘勝攻佔瀋陽。日軍統帥部抽調部分兵力擔任遼南的防守任務,把第3集團軍調往瀋陽戰場。而第3集團軍所轄的第11師團得以擴編為鴨綠江集團軍(第五集團軍),轉進奉天東南賽馬集,其餘各師團相繼北上,參加奉天之戰。奉天會戰前夕,日軍有25萬人,火炮992門,機槍200艇。庫羅帕特金指揮下的俄軍總兵力達33萬人,火炮1494門,機槍56艇。俄軍在兵力和炮火方面佔優勢。 1905年1月19日,庫羅帕特金命令俄軍向太子河左岸的日軍進攻。1月25日,俄軍10萬人攻打位於奉天西南40公里的黑溝台戰略點,戰鬥持續 3晝夜,俄軍未能奪取這個戰略點。黑溝台戰鬥結束後,日、俄雙方在奉天展開了會戰。2月20日,日軍開始對奉天全線進攻,以俄軍右翼為主攻方向。日鴨綠江集團軍向俄軍左翼迂迴,佔領清河城,並向撫順方向發展進攻,從左側對俄軍造成威脅。接著日軍第一、二、四集團軍同時向俄軍左側並進,目的是誘使庫羅帕特金把預備隊從右翼調到左翼。庫羅帕特金急忙調預備隊迎戰。這正中了日軍的圈套。日第三集團軍迂迴到俄軍右翼,從遼陽西北渡過渾河向奉天西北方向出擊。第一、四集團軍繼續留在俄軍左側,配合鴨綠江軍牽制俄軍左翼。2月27日,第二集團軍從左側撤出,和第三集團軍從右翼進行突擊。庫羅帕特金又被迫把預備隊從左翼調到右翼,使俄軍陷於疲於奔命的混亂狀態。從3月1 日起日軍發動全線進攻,第1集團軍擴大包圍圈,完成對俄軍左翼的包圍;第4集團軍進攻萬寶山;第2集團軍進攻二檯子、長灘之間俄軍;第3集團軍擔任主攻,攻擊俄軍右翼,佔新民屯後繞到俄軍後方,威脅奉天—鐵嶺鐵路。此時,庫羅帕特金始發覺日軍正以重兵迂迴其右翼,急將部分預備隊從左翼調回右翼,但為時已晚。7日晨,俄軍右翼第2集團軍被迫收縮並開始北撤。3月9日,俄軍對日第三集團軍進行反擊,但沒有奏效。此時,日軍突破了俄軍左側防線,日鴨綠江集團軍佔領撫順;第1集團軍攻佔舊站,與逼近奉天市區的第3集團軍形成包圍俄軍於奉天城下之勢。俄軍已身陷重圍。3月 9日夜間,庫羅帕特金下令北撤,退守四平一線。俄軍在撤退中陷入混亂,遺棄大批物資及日軍俘虜。3月10日,日軍佔領奉天。會戰結束。奉天會戰是日俄戰爭中最後一次大戰。這次會戰日軍傷亡7萬人,俄軍傷亡6.7萬人,被俘2.2萬人。庫羅帕特金因屢吃敗仗,被沙皇降為「滿洲」第一集團軍司令,由利涅維奇接任遠東陸軍總司令的職務。

對馬海戰:

日本聯合艦隊在遠東給予俄太平洋艦隊的一系列沉重打擊,使沙皇政府十分震驚。為此,沙俄政府決定組建第二太平洋艦隊,儘快趕赴遠東解救被日海軍困在旅順口的太平洋艦隊,並任命原海軍參謀長羅熱斯特文斯基為艦隊司令官,全權負責艦隊的組建和指揮。經過這位性格孤僻、固執但頗講效益的海軍上將幾個月的努力,第二太平洋艦隊終於建成.雖說艦隊已經建成,但是,俄海軍士兵文化素質太低,對這些高科技裝備並不很熟練,尤其在故障維修方面,這就是艦隊遲遲未能出發與遲到的原因之一(遲到的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英國人的刁難,該艦隊沿途幾乎沒有得到任何補給)。

1904年9月26日,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登上了停泊在塔林港的艦隊旗艦「蘇沃洛夫」號戰列艦,檢閱了艦隊。在沙皇的祝福聲中,這支由7艘戰列艦、6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1艘醫療船(由貴族婦女自願參加組成)、1艘工作船 和其他後勤輔助艦船組成的第二太平洋艦對離開芬蘭灣,駛向遙遠的遠東水域。然而,整個艦隊12000名俄海軍官兵,萬萬沒有想到,他們踏上的不僅是一段長達18000公里的漫長而艱苦的征程,也是一條通向死亡之路。

1904年10月 3日,艦隊抵達丹吉雨並重新編隊。11月中旬,艦隊繞過了好望角。1905年1月9日抵達馬達加斯加的貝島進行休整。此時,艦隊獲悉旅順失守,整個第一太平洋艦隊覆沒的消息。羅熱斯特文斯基請求返航,但沙皇命令他繼續東行。此時,許多人主張返回彼得堡,只有羅熱斯特文斯基固執地遵照沙皇命令繼續東航,於3月16 日駛出貝島。1905年2月,俄國又派出涅波加多夫少將率領第三太平洋分艦隊,前往加強第二太平洋分艦隊。1905年5月中旬,兩艦隊在越南西貢灣會合後,駛向海參崴。兩艦隊共有主力艦38艘,和1 3艘輔助艦。這樣一支龐大的艦隊駛往海參崴有2條路可走,即對馬海峽和津輕海峽,其中對馬航線最近。從對馬海峽到海參崴只有3天的航行。羅熱斯特文斯基在沒有同任何人商量的情況下就選擇了對馬航線。

5月27日,在對馬海峽南口五島列島以西海區擔負偵察監視任務的日海軍偵察船「信濃丸」透過黑夜和海霧首先發現了緩緩北上的俄國「奧勒爾」醫療船的燈光,那些貴族婦女們公然違抗了羅熱斯特文斯基的燈火管制命令。拂曉,「信濃丸」看清了俄國大艦隊。「信濃丸」一面對其監視,一面立即向聯合艦隊司令部發出了預先定好的「今天天氣晴朗,但海浪很高」的密碼電報,其譯文為「發現敵艦隊」。此時,這份電報沒有迅速傳遞到聯合艦隊司令部(由於當時的無線電通信性能差),卻被俄國艦隊無意中接受到.這個情報馬上傳送到艦隊司令羅熱斯特文斯基手上,而羅熱斯特文斯基卻對此情報置之不理,錯失了反擊的機會,畢竟海參崴港裡面還有一定的軍艦可以接應.接到「信濃丸」的報告後,東鄉大將旗艦「三笠」號戰艦即刻升起了Z字旗,號令日本聯合艦隊出擊。東鄉旗下兵力有:4 艘戰列艦、23艘巡洋艦、20艘驅逐艦、1艘海防艦 一共有48艘各戰戰鬥艦艇。出戰前一段精神講話:帝國興亡,在此一戰!我軍將士務必全力奮戰.即率領艦隊去迎擊沙俄艦隊。中午13時45分,兩艦隊在對馬海峽的沖島附近相遇了。當時俄國的總計共38艘的各式艦艇正排著整齊的三列縱隊緩緩前行,航向東北,日艦隊航向西南,雙方航向交錯。當兩艦隊相距4海里時,日艦隊突然來了一個180度的U型轉彎。東鄉的目的是為了按照孫子兵法所學「佔上風處者得利」,日本艦隊實際上可利用北風可吹散硝煙,防止敵炮彈濺出的浪花迷惑炮手射線,而風朝俄國人刮,會給俄艦水線上的炮口造成威脅。日本艦隊在U型轉彎處付出了代價,因為定點轉彎時為俄國人提供一個固定射擊點,所以幾乎每艘日艦都在轉彎點上受到了炮火的洗禮,而且日艦在轉彎時無法發炮。羅熱斯特文斯基上將立刻抓住了有利時機,14時8分,俄艦在10000米距離上 首先開炮。俄國戰列艦305毫米的前主炮炮火給日艦沉重打擊。3艘日艦受重傷,1艘喪失活動能力。日艦隊完成其代價高昂的轉彎後開始與俄艦隊平行前進。不久,日本艦隊利用其航速優勢壓向俄國艦隊正前方,逼使俄艦隊偏離原航向。「三笠」是1902年在英國下水的新艦,排水量15140噸,有4門305mm主炮,最大戰速24節,帶有瞬發引信的高爆炮彈。東鄉冒著「蘇沃洛夫」號的猛烈炮火向敵艦逼近。當雙方距離接近至6500米時,日軍全艦隊火炮突然一齊發射,第一波攻擊就擊傷了「蘇沃洛夫」號,第二波齊射後,「蘇沃洛夫」號又中彈,輪機艙進水艦橋起火,羅熱斯特文斯基和艦長雙雙負傷,炮塔失靈,無線電被擊壞,俄艦隊開戰之初便喪失了指揮能力。14時25分,日本艦隊採用「 T」型射擊隊形,雙方距離1800米,東鄉下令使用穿甲彈,日軍集中炮火把俄國三行縱列排頭的「蘇沃洛夫」號「奧勒爾」號「波羅丁諾」號等三艘主力戰艦打成一堆水上廢鐵,瞬時火光沖天,哀號四起,俄「烏伊魯」號驅逐艦迅速向旗艦併攏,接走了羅熱斯特文斯基和艦上的傷員。

14時50分,俄國裝甲艦「奧西里亞比亞」號也被打成一隻蜂窩很快的也沉沒了。日落前日本戰艦「富士」的一發炮彈再次擊中「波羅丁諾」號炮塔,引起鍋爐爆炸,旋即沉沒,全體官兵僅一名倖存。夜幕降臨後,東鄉下令驅逐艦前去收拾「蘇沃洛夫」號,晚 7時在日艦兩次魚雷齊射後,排水量達13500噸的「蘇沃洛夫」號在跑了半個地球後找到了自己的墳墓。就在「蘇沃洛夫」號被魚雷擊沉沒半小時後,俄艦「亞歷山大三世」號也因連續引爆,沉下去了,艦上900名官兵被日軍俘虜。在夜戰里,日軍的驅逐艦像吃人魚一樣一直不停地追擊著繼續北上的俄國艦隊,待機進攻,先後又使1艘俄國戰列艦和2艘裝甲巡洋艦被擊毀,而日艦隻損失2艘驅逐艦,1艘魚雷艇。俄國海軍少將恩奎斯特對於去海參崴已經絕望,趁黑夜中的混亂,他率領4艘新式快速巡洋艦調頭南下,企圖開往中立國菲律賓逃生,而這時的東鄉正率領日本艦隊主力悄悄連夜趕往北方的郁陵島附近設伏,等待繼續趕往海參崴的殘存俄國艦隊。

5月28日早晨,當涅波加多夫海軍少將指揮的俄國第二和第三太平洋艦隊殘部開到郁陵島以南60海里處時,又被等待在這裡的由28艘各式戰鬥艦艇所組成的日本艦隊包圍。上午9時日軍旗艦「三笠」艦升起戰鬥信號,日本戰列艦一齊開火,俄艦奮力還擊,打到10時45分,身負重傷的「尼古拉一世」號艦長斯米雨諾夫沉重地說:今天我們的情況是不能再打了,除了投降,別無出路。他的話無疑代表了大家未敢說出的想法。涅波加多夫環顧四周,點頭同意,他下令升起了白旗。就在海參崴港口前,俄國太平洋艦隊投降了。

從日本艦隊向俄國遠征聯合艦隊發起攻擊,到俄國原第三太平洋艦隊司令涅波加多夫海軍少將命令殘存艦船向日本海軍投降為止,這場惡戰持續近30個小時。進入對馬海峽和日本海的38艘俄國作戰艦艇中,被擊沉或自沉23艘,被俘 9艘,逃往中立國港口3艘,僅有3艘驅逐艦突破重圍駛入海參崴。海戰中,俄國官兵戰死5045人,被俘5917人。艦隊司令羅熱斯特文斯基上將的旗艦「蘇沃洛夫」號被擊沉,他本人身負重傷,被日軍俘虜。日方僅損失2艘驅逐艦、1艘魚雷艇,傷亡共700餘人。日本海軍取得了空前的勝利。

為在戰後談判中奪取更大的權益,日軍大本營決定佔領庫頁島(薩哈林島)。1905年7月6日,日軍獨立第13師團在該島南端登陸。守島俄軍僅4000人,作戰失利。9日,日軍佔領科爾薩科夫。24日,該師主力在北部登陸,27日佔領亞歷山大羅夫斯克。7月底,守島俄軍投降。至此,日俄兩軍的作戰行動結束。

對海戰雙方的評價:日軍在海戰前經過很好的偵查工作,及時掌握動態。並利用地理上的優勢,以逸待勞。在作戰的時候,戰術使用得當,而且在海戰中,首次使用無線電干擾技術,破壞敵軍的通信,同時日海軍水兵的素質遠比俄高。但是,日本戰略也是很冒險,因為所有的艦艇幾乎全部集中在對馬海峽,倘若俄軍襲擊其後方,他們將會變得被動。而俄海軍紀律性差,過早暴露行蹤。戰略上處於被動狀態。作為艦隊司令的羅熱斯特文斯基在選擇路線的時候沒有和其他將領協商.造成重大的失誤.其實,當時羅熱斯特文斯基採用逆向思維分析,就會發覺,日海軍最佳攔截點應該在海峽地區,尤其是對馬海峽,其次在津輕海峽里,其艦隊主力肯定在日本海機動,等待偵察船的報告,然後再去攔截,絕對不可能在其沿海地區.他完全可以通過利用日本後防空虛的特點,在夜裡航行至日本沿海城市,如大阪與神戶,畢竟當時日本沒有宵禁,一座大城市肯定會燈光,而且當時海戰並沒有發展到夜戰.然後對其城市進行大規模的炮擊,定能吸引聯合艦隊回援,化被動為主動.在敵人回援的過程中,可以考慮設伏或逃跑.還有在截獲敵人的電報後,居然沒有作出一點反應.稍稍有思維的人都會知道,自己肯定被發現了.作為艦隊司令的羅熱斯特文斯基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戰爭的結局:

日俄戰爭歷時19個月,俄軍參戰兵力約120萬人;日軍參戰兵力為110萬.戰爭中,俄軍傷亡、被俘約27萬人,損失艦船98艘,軍費支出20億盧布。日軍傷亡、被俘21萬,損失艦船91艘,軍費支出17.2億日元。日軍雖然在戰場上節節勝利,但人力、物力消耗殆盡,無力再戰;俄國接連失利,國內局勢日益嚴重,沙俄政府亦無心戀戰。雙方均不願意將戰爭繼續下去。美國人趁機出面調停下。1905年8月9日,日、俄兩國代表開始在美國的朴茨茅斯舉行和談,經過激烈的討價還價,於1905年9月5日,雙方簽訂了《朴次茅斯和約》。俄國全權代表維特和日本全權代表小村壽太郎分別代表本國在和約上簽字。和約的主要內容包括:俄國「承認日本於韓國(朝鮮)之政事、軍事、經濟上均有特別之利益」,俄國不得阻礙干涉日本「對於韓國行指導保護及監理之必要處置」。和約還規定,俄國「將旅順口,大連灣並其附近領土領水之租借權」移交給日本政府,包括租界地內一切公共建築及財產;長春寬城子至旅順口之鐵路和一切支路,及其附屬的一切權利財產,包括煤礦等等都移交給日本,還要把薩哈林島 (庫頁島)南部(包括附近一切島嶼及其公共建築和財產)的主權永遠交給日本。

戰爭中雙方的戰略戰術評價:

日本取勝的主要原因是:戰前準備充分(日本把在甲午戰爭中向中國勒索的賠款的75%用於發展軍事工業。日本每年財政預算中有40%—50%用于軍費開支。1896—1902年間,日本的軍事撥款多 達77300萬元。10年擴軍計劃在戰爭爆發前已經完成)在「武士道」精神奴化教育下,官兵訓練有素,士氣較高;準備充分,裝備優良;重視技術更新,採用新式武器(火炮瞄準鏡與280毫米榴彈炮等);海軍組建「六六艦隊」(萬噸級主力艦、巡洋艦各6艘,總計20萬噸);仿效德國建立參謀、指揮體系並制定軍隊作戰條令,戰術思想先進;海上實施突然襲擊,掌握制海權;陸上則採取迂迴、包圍戰法,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敵有生力量。更重要的是在外交上取得重大的勝利,因為日本政府的國庫在戰爭的第二年已經空虛,整個國家都勒緊褲頭過日子。沒有英美的幫助(貸款4.1億美元,占日本軍費開支約40%、軍事技術支援以及外交上的幫助,在日本戰爭經費幾乎耗盡的關鍵時刻,英國積極壓迫俄國簽署朴次茅斯和約,以免日本因陷入持久戰而破產)日本人根本無法打下去,但是,在戰略上,對俄國的運輸能力嚴重低估,沒有想過通過破壞俄國西伯利亞大鐵路(在戰爭爆發前還有2段沒有通車)而加快戰爭進程。如果能出動騎兵分隊,穿過蒙古,偽裝成俄軍(因為俄軍的人種多,不乏黃種人),對鐵路進行破壞,尤其是鐵路橋樑,這樣不但能嚴重削弱敵人的補給與運輸能力,而且還會牽制大量的俄軍來保護這條它鐵路(其實俄軍向保護這條大鐵路很不容易,因為鐵路延綿幾千公里)。如果能對重要橋樑進行徹底的破壞,定能釜底抽薪,加快戰爭的進程!還有戰術進攻上也有問題,在敵人猛烈的火力面前,居然採用密集隊形的衝擊,導致了很大的傷亡。

俄軍失敗得主要原因:在戰前嚴重低估日本的實力,對戰爭準備不足;政府腐敗;軍隊的編製與裝備不適合山地作戰;官兵厭戰,士氣低落;軍隊缺乏訓練,軍事素質差;統帥部執行消極防禦戰略,指揮失當。面對日軍在遼東地區大規模登陸活動,沒有藉此機會打擊敵人的有生力量。更重要的是外交上的失敗,倘若戰前對英、美、日三國聯盟進行連橫策略,對英美開放在遠東地區,在外交上孤立日本,日本人斷然不可能發動戰爭。不過俄國也有值得稱讚的地方,就是其俄國把鐵路的運力發揮到了極致,在一段時間內,只讓西伯利亞的鐵路由西向東單向運輸,甚至在鐵路末端將空車燒毀,不使其返回。通過這種辦法,俄軍在短期內把屯於貝加爾湖一線的大量兵員和補給品運抵奉天(今瀋陽)、鐵嶺、寬城子(今長春),迅速集結了3個集團軍,兵力達33萬,超過了27萬日軍。而此前日軍認為俄軍"無論如何不可能"將足夠的部隊調集到南滿。這使得俄軍在丟失了旅順和奉天,在對馬海戰遭到了慘敗之後,仍能穩步後撤,依託中東鐵路南下支線在昌圖-四平一線建立防禦。

戰爭對雙方的影響:

1900—1903年世界經濟危機蔓延到俄國,使俄國大批工廠倒閉,生產急劇下降,工人失業。農民的處境也很糟糕,沉重的賦稅壓得他們透不過氣來。二十世紀初,工人運動高漲,各工廠紛紛罷工,工人由經濟要求發展為政治鬥爭,工人們提出了「打倒沙皇專制制度」的口號。在工人運動影響下,廣大農民也掀起暴動。1903年,在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全國革命運動蓬勃發展。為緩和國內矛盾,轉移視線,擺脫困境,沙皇統治者決定對日作戰。然而戰爭的失敗,損失巨大,引起俄國各族人民的憤怒,國內的形勢更加混亂,最終導致1906年資產階級革命,從此走向衰落。太平洋艦隊的全軍覆沒,導致了俄海軍長達10年以上的停滯發展。而日本戰勝沙皇俄羅斯,更加標誌著日本成為東亞地區首屈一指的列強。日本的戰爭崛起,使中國和中華民族的災難更加深重。日俄戰爭後,日本加快了侵略和奴役中國、朝鮮半島的進程。

戰爭對中國的影響:

日、俄兩國軍隊和戰艦在中國領土、領海恣意橫行,野蠻廝殺,致使中國人民的生命、財產遭受巨大損失,死傷無以數計。野蠻地踐踏了中國和朝鮮的神聖領土、主權和民族尊嚴。日俄戰爭使中國人民的生命財產遭到嚴重損失,據清史資料記載,僅遼陽一役,當地居民死於炮火者不下數千人,喪失財產和流離失所的人不計其數,日俄軍隊所及之地,縱橫千里,幾同赤地。僅蓋平、海城一帶遭到破壞的村莊就有300個,遭難者8400家,約有男女5萬多人。當年日本侵略者辦的《盛京時報》也不得不承認,中國東北人民「陷於槍煙彈雨之中,死於炮林、雷陣之下者數萬生靈,血飛肉濺,產破家傾,父子兄弟哭於途,夫妻親朋呼於路,痛心疾首,慘不忍聞。」而且當年雙方在東北經常以間諜罪名處決大量的中國百姓。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最小有幾十萬人傷亡。日俄戰爭不管誰勝,都會對中國產生非常嚴重的後果,如果俄國戰勝,則東北三省與內蒙很可能要從中國的版圖分割出去;日本人戰勝,不是一些漢奸學者所說,日本為我們贏回了東北三省的主權,減少老毛子在北方的威脅,而是為中華民族最大的浩劫-——八年的抗日戰爭埋下了伏筆。日俄戰爭除了對中國的生命財產造成嚴重的破壞以外,也加速了清政府的滅亡。

戰後的外交格局:

英國前首相丘吉爾說得好,世界上並無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按理說,仗打完了,該「分贓」了。可是,英國與美國在戰後並沒有撈到什麼好處。相反,美國人覺得俄國人戰敗,日本力量過大,擔心日本日後影響到其在遠東的擴張,因此,兩國關係開始緊張。而德國人在這場戰爭中發了一筆橫財,加上當時經濟的發展,其軍事力量越來越強大。對英國構成嚴重的威脅。此時,英國人為了對付德國人,又去拉籠俄國人。俄國人此時很糟糕,急需要外交上與經濟上的支持,且其對德國人在日俄戰爭中「兩頭統吃」的做法極為不滿,因此上了英國人的「賊船」。由於法國就在德國的西面,面對強鄰,沒有哪個國家會安心。因此跟俄國人一起上了英國人的「賊船」。由於德國人在遠東地區力量薄弱,因此應起了在日俄戰爭中充當英美「打手」的日本人的垂涎,因此日本人也上了英國人的「賊船」。而德國人在這場戰爭中成了除中國以外最大的輸家。

戰爭對一戰的影響:

戰爭中廣泛的使用迫擊炮、輕機槍、新型步槍、地雷等新型武器。獲得了將無線電,觀察氣球探照燈和高壓電流鐵網等用于軍事的目的的初步經驗,構築有掩體掩蔽部,鐵網和長達數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的防禦陣地代替過去的築城工事,防禦開始有中心,迂迴包抄成了重要的作戰模式,為戰役學的產生創造了條件。由於在作戰中採用戰壕防禦,使到手榴彈重新受到重視與發展。由於新式武器的使用和火力的增長,密集的步兵行動和格鬥失去原有的作用,得到步炮協同作戰的重要意義,軍隊開始較好的利用地利,和進行迫近作業。夜戰得到推廣。俄國炮兵在戰鬥條件下首次從掩蔽發射陣地進行射擊。由於火力的增強,導致後勤的作用增大。戰鬥命令代替了軍令。對海軍的:必須進一步提高堅挺的速度,加強火力和裝甲防護,提高抗水雷能力,大口徑火炮成了艦隊的主要武器,得到巡洋艦在敵人海上交通線作戰的經驗和海上夜戰的經驗,還有通訊問題,因為電磁干擾技術開始成熟。首次使用了潛艇和水雷,發展了水雷進攻戰與水雷防禦戰,表明了陸海協同作戰的意義。同時,戰爭中出現大規模的陸軍登陸的現象,也引起部分軍事家的注意。

戰爭對我們現代人的啟示: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100年前日俄兩個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東北地區進行的這場戰爭,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中國人民永世不忘。如今,保留在日俄戰爭戰場上的那些侵略者的碑、塔,已變成了侵略者的恥辱柱,成為進行國恥教育的課堂,它告誡人們牢記「落後就要挨打!」,激勵一代又一代的人們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推薦閱讀:

不可置信,胸罩居然改變了二戰歷史?
美國國會提交有關中國武器報告,重點關註解放軍哪五種武器?
婚戀是人生必修課:從高知家庭戰爭談起
宋魯鄭:西方為什麼打不贏反恐戰爭?
用難民營的圖片告訴你,戰爭到底有多殘酷

TAG:戰爭 | 角度 |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