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釋證嚴法師《三十七道品講義》(四):五根篇

釋證嚴法師《三十七道品講義》(四):五根篇作者:釋證嚴

第一、信根第二、精進根第三、念根第四、定根第五、慧根

  要入佛門決對不可欠缺「信」,「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有「信」才能產生力量,有了這股力量才能成就我們的道業,所以我們必定要以「信」為入門根基。  但是「信」一定要「正信」,若是稍有偏差則容易誤入歧途,走上邪道,入了邪道就有邪思,有邪思就有邪行;所以若要心無邪念,就必須避免接受偏邪不正的道理,以免做出惡行。  很多人對正確的佛法還不了解,他們所謂的「信仰」就是見「神」就拜,見「公」便磕頭,不論是什麼神、鬼、公、婆??????,凡是拿香拜拜的,他們都將其納入佛教;因此常常在邪、正的十字路口徘徊,不知所從。  有一位高級知識份子,他是個醫生,常常為病患看病,他跟我說:「有一個患者在某家醫院看過病之後,跑來我的診所讓我醫治,我幫他急診後,他就離開了。但是過了兩個鐘頭以後,他又跑回來跟我說他已經去問了某某公,並指示他一定要來讓我治療。」那麼這位醫生信以為真,以為他所信的某某公、某某婆非常庇護他,還會指點患者到他的診所來看病,所以無比興奮。  連知識份子都分不清公、婆、神、鬼????到底是不是真正的佛教,只因為有人去占卜問卦,碰巧卜中他的名字,使這些患者都來找他看病,他就認為某某公非常照顧他,更以為這是由於自己平時虔誠地信奉,所以才有神通感應。像這種情形,他的思想與精神都會永遠在那裡盤旋逗留。所以我昨天就對他說:「真可惜啊!雖然你是一個知識份子,卻沉淪於鬼道之中,實在太可惜了!你若再繼續下去,必定會迷惑不能自拔。」  他聽我說了這幾句話,眼睛睜得大大地說:「咿!師父啊!你所說的話,我已經深深體會到了,因為我有時後受到某某公、某某婆的指點,連頭腦都轉不過來了。我現在已經開使迷惑,難道我將永遠依靠這些公、婆、神、鬼來指示嗎?目前我做任何事情都要去占卜問卦才能安心,才敢放手去做,而且動不動就緊張兮兮、惶恐不安。如今我才恍然大悟。」  諸位,同樣是信,假使我們的思想稍有偏差,就不能在正、邪之間,清楚地分辨何者為正確的道路,那麼,我們的精神、思想、心理狀態,就永遠會停留在迷圖中,無法找到出口繞出來。所以我們選擇一個正確的信仰是非常重要的。  寧願無信也莫「邪信」  人不能沒有宗教信仰,一個人若沒有宗教信仰,就好像在茫茫大海中一隻漂流的舟船,沒有指南針,不知何去何從。若是在風平浪靜時,還覺得平安無事,一旦遇到狂風暴雨,沒有指南針指示方向,分不清東西南北時,就會經懼惶恐,不知所措。所以我們在茫茫人海中,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宗教信仰;如此,即使突然遇到危險或坎坷的環境,仍然能夠莊敬自強,處變不驚,在茫茫無際的驚濤駭浪中,穩固地掌握住人生之舵,認清方向,即能平安地渡過人海的風浪。  所以,信仰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同樣是信仰,卻有不同的目標,現在的社會,人心非常複雜,有許多迷惑人心的教團,我們若不能選擇事理究竟圓滿的宗教,也是一樣會迷失,無法走出邪道,趨向光明正大的康庄大道。所以我常常說,「無信」與「迷信」兩者,寧願「無信」也不要「迷信」。無信的人,心中對宗教全無概念,一片空白,只要用理事圓融的道理來感化他,就能使他依正道而行;就像一張潔凈白紙一樣,寫上端正的字體,則字字分明、清析可見。若是迷信的人,他已經誤入歧途,即使以正信去教育他,他的心仍迷惑不清,徘徊不定。  現在出現許多非正信的宗教,也就是沒有究竟教法的新教團。若有人想要入教,就必須立願發誓,例如說:「我既然入教,就必須遵守教歸,否則會遭????責罰」等等,各種毒誓。如此,他的心理就會受到束縛,儘管他知道自己的信仰並非真正究竟的宗教,而且已了解佛教的教法是透徹、明朗的真理,是人生正確的方向;但是他卻心存畏懼邪教毒誓?????。雖然他非常崇仰敬重佛教的真理,卻不敢接近,這就是因為他的內心已經被迷信所縛,無法自在解脫。  所以,我才常常說,與其迷信不如無信,無信的人接受了佛教的教理之後,自然會萌發正念的道苗;而迷信的人,若要他轉迷入正,則必須再花費一番工夫。因此我們一定要謹慎地選擇自己的信仰,不可因一念之迷而步步皆錯。  有一對年輕的夫妻到精舍來,他們是現今台灣社會上許多大企業家的其中之一。  這對夫妻問我說,他們想入佛門,但不知入佛門的初步基礎。我就告訴他們:「你們若想入佛門,首先在心靈上先要有正確的了解:佛教是生活化的宗教,教育我們的精神,能凈化人們的心靈妙法,它能教導我們如何預防自己心中存有自私不凈的慾念,這必須從個人的的修養做起,然後感化自己的家庭,使社會和睦安詳,若能做到這些,就已經進入佛門的初機階段了。」  「最怕的是你誤以為佛法深奧難懂,而不敢去親近。佛教的深奧是後世人為的,並非佛教本身的教理多麼深奧,因為佛陀在世時,他教導弟子也是依照日常生活一切的行動準則,以及待人接物的道理為基礎。那為什麼現在我們總覺得佛法很深奧呢?是因為它源遠流長,經年累月下來,由於人們對其尊仰崇敬,難免有各種精深的描述。如此代代相傳,無非是要使眾生了解佛法是無上的妙法,是高深的道理,然後眾生才會加以珍惜而保存下來。這只不過是為了適應世人的心理,所以學者、專家才費盡心思,將簡易的道理化為深奧的文字。事實上,若往上推溯到佛陀的時代,佛法並不是那麼深奧的,而是真正平易近人、淺顯易懂的教育,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做人的道理而已。」  最後,我又對他們說:「若能抱持著佛教是日常生活心靈教育的心念,那麼你們進入佛之後,就自然能得到佛教的人生真理了。」 沒有根那裡有樹  與此同理,「信」的初步非常重要,若初入佛們就想要信仰很深奧的道理,那就難了,我們應該信仰佛法是人間所適用的道理,如此才是真確的「正信」。所以,「信根」的基礎一定要正確無誤。「根」,是一棵樹的根本,一棵樹苗能生長茁壯成枝葉茂盛的大樹,必須靠樹根的作用,樹根若健康強韌而且有力,則可以吸收水分、養料,使樹木順利地生長,長成枝葉茂盛的大樹,並且牢牢地固定於地上,不怕風吹或雨打。所以,要有正確的「信」仰,「根」本必須往下扎扎深,打好基礎,唯有正信才是進入佛門最重要的道路,此即所謂「信根」。  第二個是「進」根,這也是很重要的,有信而無進,則永遠停滯不能進步。從凡夫地要到佛的境界,是一段非常遙遠的距離,我們選擇了自己信仰的目標之後,一定要努力精進,絕對不可停留下來,若一停留則會故步自封,永遠無法進步。  「修行」,就像人的雙腳走在道路上,「千里之路使於初步」,即使走多麼遠的路,都必須從第一步開使。走路靠著兩隻腳,前腳踏地的同時,一定要將後腳提起,不可一直踩在地上;如此重複,前後交換,才能夠前進,否則前腳落地而後腳不提起,就無法向前「進一步」了。  人生非常短暫,所以我們要加緊腳步,快速前進,不可拖泥帶水。時間的累積可以使我們在路程上更進一步,增長我們的業功德與道業,所以要好好把握時間,向前進步。如一棵樹最初從一粒種子開使發芽,然後長出小樹苗,再由樹苗長成大樹,一定要依賴樹根來吸收水分、營養,才能逐漸往上生長。同樣的,要成就任何事業或道業,都必須以努力精進為發展的基礎,這就是所謂的「進根」。  第三是「念根」,念即心念。我們既然有了正確的信仰,就要時時刻刻地培養這份仁厚的道德觀念,也就是培養愛心。一個人若缺乏愛念,則萬事都無法於精進中成就了。我們看看佛陀,他能夠放棄個人的私愛,就因為他對普天之下的眾生有大愛,有了這份大愛的「念」,他才能毅然決然地提起勇氣,創造人間真善與美的康庄大道。所以,這份心念非常重要,學佛就是要培養這份正確的愛念。根是「根本」,也就是慈悲與正確的「根」本心念,故稱「念根」。  第四是「定根」。眾生之所以不能解脫、不得自在,只因迷執痴愛,而易被牽動以致心失定力,所以常停滯於過去的雜念,及未來的虛幻妄想,因此而顛倒、而造業,不得自在。學佛者重在定力,若有定根則能解脫自在了。  信念一定要正確,人一定要努力精進,從凡夫到聖人的境界,必須「前腳走,後腳放」,不要常常徘徊於過去之念,要好好把握今日應該精進的道心,不要再有計較過去的種種雜念。過去之念稱為雜念,最好是把握今日此時的道念。  第五是「慧根」。就是離妄念的平等慧,也就是沒有污染的清凈本性。「慧」能體證真理而不被事相迷惑,且能理事圓融,運作無礙,常以平常心以處「理」行「事」,則是凈慧功能具足。  前面已經分析過的道法有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而四念處以下還得再一步修五法(五根),以加強其道法。  修四念處觀,雖善萌微發,根猶未生,根未生故,善萌易壞,今修五法使善生,故以為名。  今修五法使善生  「修四念處觀」──「四念處」即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一切事物都是無常、苦、空、無我。世間萬物皆不離色法與無色法,這就是「法」。若能看開有色法,放下無色法,則是修了四念處觀,了解世間法;如此自然會將執著於佔有的小愛看開。人的慾念是無底深淵,為了這個慾念,造了無數的罪行。這就是因為人不能看開色法,也無法拋下無色的心法,若能看得開、放得下,自然能使善根萌發。  「雖善萌微發,根猶未生」,我們看開萬法之後,雖然已經萌發善種,但是幼芽細弱微小,容易受損折斷,而且根須尚未生長,所以不夠強壯堅固,以致剛萌發的善芽易受損壞,這就是「根未生故,善萌易壞」。  我們以前曾經種過稻穀、大豆、花生??????等各種農作物,這些植物發芽的時候,新芽都非常幼弱微嫩,很容易就折斷損壞。我們的心就像一畦田地,當善種撒播在這塊心地上後,便開使慢慢萌芽,這初生的幼芽非常脆弱,很容易被破壞,又加上樹根尚未生長,所以不能牢牢地固定於土中,更加顯得嫩芽的脆弱與易損。  要如何使善種茁壯生長呢?「今修五法使善生」──就是要修「五法」。五法是「五根」和「五力」。世間一切都是無常、苦、空,雖萌發善心,但是必須使善念更加堅固,繼續增長。「四正勤」內容是:已生善令增長、未生善令速生;已生惡令速斷,未生惡令不生。已萌發的善念必須使其更加茁壯,而「五根」、「五力」就是要使微發的善萌往下紮根、往上生長。根部茁壯後才能穩定牢固地附著於泥土中,吸收水分及養分以供植物幼苗的成長,然後長成枝葉茂盛的大樹。這兩種五法就是幫助善種、善根的增長,使其更加堅強壯大。 第一、信根  「謂信於正道,及助道法,則能生出一切無漏禪定解脫,是名信根。」  人的信念必須循乎正道。目標方向若稍有偏差,就很容易走入邪道,入了邪道之後,便會受邪法的影響,一旦接受邪法就無法解脫了。現在有很多人非常熱心於學佛求道,如果他的信仰與所接受的教法不正確,那麼,儘管他非常用功地拜佛、打作,卻容易走火入魔。一走火入魔就很可怕了,常常會心不由己、神不能定 ── 不能控制自己的心念,也不能安定自己的精神,這是求道時最危險的一件事;不但邪魔會來擾亂,而且心虛不能成道。所以,我們的信仰絕對不可偏差,一定要以明凈的心態來接受佛陀的教育。  人都是因為有所求,才會走入偏差的道路,如果無所求,則精神會非常明朗,心靈無比安定。 無相之相是實相  佛陀曾經舉一個例子來譬喻:  以前有一位商人,用驢子拉了一整車的寶物,想越過山嶺到另一個城市去。這座山的路途非常險峻陡峭,一邊是斷崖,一邊是峭壁。他戰戰競競,非常小心謹慎地拉著驢車,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一面保護驢兒,一面又要保護整車的寶物。這隻驢兒吃力地拉著大貨車走在岐嶇坎坷的道路上,沒多久就已經筋疲力竭,爬不上去了,這位商人只好暫停下來。一回頭,遠遠看見後面有兩個過路者,心中生起一股期待與盼望的歡喜心,於是趕緊招呼他們,請他們幫忙推車,以減輕負擔。  然而,這兩個人卻先問他:「我們付出勞力為你推車,你用什麼來報答我們呢?」  商人回答:「無物!」這兩個人把各自背著的包裹行囊解下來,幫忙商人推車;終於在三人的合作下,離開了險阻的山路,到達寬敞的平地。這兩個人又問了:「你究竟有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做為報酬的?」這位商人還是回答同樣的話:「無物!」  其中一人便說:「我們付出那麼多力量,又放棄自己的包袱為他推車,怎麼可以說無物呢?」另外一個人就告訴他:「那位商人不是已經將「無物」給你了嗎?「無物」的意思,就是「無相」,世間一切萬物皆無相,無相之相就是實相啊!沒有給你東西,其實已經真正給了你歡喜心了。」  索取酬勞的人一聽到這些話,馬上明白這就是「道理」,因而不再要求什麼。  佛陀於是告訴大家:這就是明智之人──能夠體解大道,深明道理。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佛教有三寶,即佛、法、僧三寶。佛陀為了教育眾生而來人間,單單只有佛陀一人,仍無法施行教法,惠及眾生,必須憑藉源遠流長的佛法,才能流傳萬世以教導人們。有一句話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所以,唯有靠人才可以弘法利生,延續佛陀的慧命,而這個責任就在於僧伽(出家人)的身上。  出家人為了追求佛陀的真理,一定要放下自己的小包裹;就如同剛剛所說的這兩個過路人一樣,商人請他們幫忙推車,但是一開始便先聲明「無物」可報答他們。最初,這兩個人高高興興地拋開自己的包袱,自願幫忙推車。但是到達目的地時,其中一人卻又開口向商人索求報酬,另一個人馬上對他說:「無物」已經給你了!這就是表示「法」原本即為「無相」,「無相」之理才是實實在在的真理。世間「以有易有」者,其情非常短暫,因為這是以勞力來換取物質,以時間來求取報酬;所以感情不能持續常久,而且這種愛也是非常狹窄的。  法,就是要教導我們無相、無始、無終;所以,我們一定要抱持著「無所求」的心態來追求佛法,在追求時若對佛法有所體悟與了解,就必須多付出,存有這種心理就是正信 ── 在正法的理念之中。所以這段文說:「信於正道及助道法,則能生出一切無漏、禪定、解脫。」「無漏」就是無煩惱,無煩惱是因為無所求,無所求的佛法就是靜定。因為人的心中若無煩惱,心就能常在「定」中,精神也會時時明朗靜寂。  學佛就是要如此,有如佛陀在前面拉車一樣,後面必須有人幫忙推車,人與法一定要合一。為了推行佛陀一乘之道,我們要放掉私我的包袱,專心一意為這「無物」回報付出力量;這就是「五根」之首──信根。每個人都必須相信佛陀的教法是正確的,並且以無所求的心態來求佛的道苗;若能如此,心中的善念才能往下紮根。 無所求心乃是道根  有時候我們會看到某些人,學佛學到走火入魔,真是可憐?????。他們雖然有一份求道的善心與善念,但是方向一偏差,就困擾了心思、動亂了精神,實在是令人同情。佛法並非那麼深奧,最重要的事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好好學習待人接物的禮節,以及做人的道理,修養自己的心性,清凈我們的心思,並接受佛陀「無我」大愛的教育。  若能如此,就可以常常神清心定,不會被外界的魔法及動亂的環境擾亂心神,不偏向邪知、邪見,如此才能產生正確的道根。  「信」一定要正信,請多多體會正信、正道,以產生這種無漏禪定的解脫。「漏」即煩惱,煩惱就是慾念,慾念就是有所求。在學道期間若有所求、有所得,就會有煩惱,求學時也不可求有所得,我們要學的是求清凈心地、無所求、無所得;如此才是真正正信的道根。 第二、精進根  「謂既信四念處正觀,及助道善法,倍策精進,勤求不息,是名精進根。」  「精進」,所謂「精」即精粹而不雜,「進」乃前進不退;專心一意前進就是精進,「專」是心無雜念。我們必須選擇正確的道路,而修行即修道,也就是走路的意思。佛陀講經便是講「道」,道就是路啊!我們既然在這條道路上修行,就是跟走路一樣。一個人的雙腳若很健壯,則可以行走長遠的道路,而且可以走的非常安穩。  走路,必須在前腳落地時,放開後腳,否則無法前進一步。一個人在日常生活里必定要「行茲在茲」──作任何事都要專心一意於正在進行的事上,無論是說話、走路?????都必須專一心思,貫注精神。總而言之,言談語默、舉手投足,一定要專心。「前腳走、後腳放」的意思就是說:昨天的事就讓它過去,要把心神專註於今天該作的事上。如果還不斷地回顧或懷念昨日之事,就叫作雜亂心,也可稱為煩惱心。若能將心念放在今日此時此刻,則稱為專心正念,如此就可以進步了。 說食數寶奈餓何 修行最主要的目的,無非是要修得我們這一念心能專一不散亂,所以想要更加精進進步,就必須先修專心之念。做事業的人,定要專心做事業,積極發展才能成功;求學者更要專心念書,學業才會進步;而道業要想有成就也是一樣,能然必須靠專心,絕對不可能有你修我得的道業。  佛陀在世時阿難陀尊者有一天問佛陀說:「佛啊!我是您的弟弟,也是您的弟子、您的侍者,我每天跟隨在佛陀的身邊,我什麼時候才能夠智慧開竅?什麼時候才能與佛一樣呢?」佛陀手捧著缽,沿路托缽得了一些飯,就和阿難坐在一棵大樹下,一面拿起缽,一面叫阿難看,便開始吃飯了。佛從阿難問話開始,到佛陀吃飽飯為止,都沒有回答任何話。吃飽飯後,他就跟阿難說:「阿難啊!我現在吃飽了,而你飽了嗎?」  阿難回答:「佛陀!我還沒吃飯,怎麼會飽呢?」佛陀就說:「阿難!與此同理啊!我修行是我所得,你用心是你所得,天下間沒有我修你得的事。所以,你要趕緊用心啊!好好地用這專一的心念去精進。」  這是佛陀與他弟子平時的說法,由此可知佛陀教導弟子修行的方法。佛陀的責任只是教導,而實踐的道路,還是必須自己去走。因此,我們一定要專心求道,這樣才能夠精進,這就是所謂的「精進根」。 修行必須有道路  「既信四念處正觀,及助道善法,倍策精進,勤求不息,是名精進根。」  「四處正觀」即「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觀」也是用心的意思。除了四念處外,還有四如意足、四正勤?????等等,是幫助我們成就道業的「助善道法」,我們必須每一項都專心思考,不只聽聽法就好了,一定要身體力行去體驗善巧,如此便可以倍策精進,事半功倍。  總而言之,修行必須懂得綱領。佛法如大海,究竟要選擇那一個法們呢?實在說,這是相當困難的事,佛陀的三藏十二部經,到底那一門才是初機呢?根本毫無頭緒。但是若能了解四聖諦的「道諦」,也就是說從「三十七助道品」著手,那麼將可以事半功倍,倍策精進。所以,只要認清佛法的綱領去精進,用功就不會白白浪費了,而且更可以鞭策我們精進的道心,勤求不息。 善行原自涓滴起  就如我們慈濟的工作一樣,許多尚未了解慈濟的人,對慈濟總是抱以敷衍、應付了事的心理,認為委員向他勸募善款是件好事,而且每個月樂捐五十元、一百元,對他的生活不會有什麼影響,於是看在委員的面子上,以及做善事的緣故參加。  但是,只要親自來到這裡的人,就會了解自己每個月所捐獻的一百、五十,甚至三百、五百元,原來是在做這麼多救人的好事情。了解之後,不但本身加入長期會員,還將慈濟精神宣揚傳布,讓親友及更多人知道。若是再多接近、多接觸我們的工作,就會更進一步了解慈濟,主動去探望貧病、孤苦無依的阿公、阿婆們,看看他們生活如何艱難與困苦。身歷其境的感動是筆墨難以形容的,許多會員便是這樣發心投入委員陣容。  只要親身去做、去體會,自然對慈濟這項事業能勤求不息,能真正殷勤地去付出、長期勸募善款,從事救貧教富的工作,而且愈做愈覺得有意義,這是因為已經了解慈濟全部的精神。就像我們二十多年來,委員們只要一踏入慈濟之門,就終身不懈怠、不退轉,這便是因為他們身心皆已經投入慈濟之中,並體會到個中的意義,所以能精進不息。  修行就是要這樣,先堅固信心後,才能穩定精進。什麼叫做菩薩道?若只在文字上論菩薩,根本無法體會到菩薩那份付出的快樂與法喜。例如處在慈濟的世界裡,日常的工作無比辛苦,我相信每個人雖然身軀疲勞,但是心中一定不會厭煩,而且越忙越高興、越快樂。看看我們的委員,在醫院做了整天的義工,已經非常辛苦了,回到精舍,一看精舍的工作還這麼多、做不完,也不顧身體的勞累,一樣發心繼續幫忙趕夜工,這是他們的一份喜悅與歡喜心,這種歡喜心能夠消除身心的疲勞。  通常我們做事做累了就要休息,對我來說,休息的意義,應該是換另一種方式工作,這樣才是最適當的休息,並非靜靜地坐著不動。當我們做一件事或固定一種姿勢的時間太久,容易使身心產生疲勞現象,若感覺疲憊時,可以站一站或換個姿勢,更可以做做其他的工作,這才是消除疲勞的最加方法。  我們要多多利用人生,你若能體會人生真正的意義,自然不忍心浪費生命與時間;多一份活動,就能多成就一份工作。我們修行時也是如此,能體會人生真正的道諦,自然就不會常常抱怨身體疲累,心神疲乏。所以說「倍策精進,勤求不息」,真正地殷勤不停息、不懈怠,則稱為「精進根」。 第三、念根  「謂仁念正道,一心觀想,不令邪妄得入,是名念根。」  我們一切的舉動都是出自於內心的一「念」,對於喜歡做的事,心中一念就能推動身體去行動,我們若能常常培養一份仁德之心,我們的念就能時時在正道中。大家要專心一意,好好地觀想:仁者人也,身為一個真真正正的人,與禽獸之間的差別便是在此「仁」字。佛陀示現人間是為了救濟眾生,「眾生」不只是指人而已,其他的畜生類也是眾生之一,我們人類是各種蠢動含靈中的一種,所以孟子說:「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他認為人異於禽獸的沒有多少;說句更坦白的話,就是說人與禽獸實在很類似,差不了多少,能異於禽獸的沒有幾人。  而佛陀來世間教育人們,就是希望人們能夠遠離禽獸之心,返回原來的人性。三字經云:「人之初,性本善」,就是說每個人生下來時,本性都是非常善良的,善性就是仁心──仁愛的心;有善的性,就有仁愛的心。只可惜我們從小生長在人世間,受到種種雜念、物慾的引誘,使心中的仁念逐漸地淡泊了;欲心侵佔仁心,慾念代替了仁念;欲心逐漸增強,因此仁念就慢慢薄弱了。  所以,我們現在學佛,最主要的是希望我們能「反觀自性」。平時我們的心都是向外追逐,在社會上追逐人我是非及五欲,人性一直散放在外界,無形中與禽獸之性混在一起。佛陀來人間就是要教育我,返回「人之初,性本善」的這份良知和靈性,希望我們心存仁念(仁愛的意念),時時走在正道上,常常一心觀想,這就是「反觀自性」。  我們若能時時刻刻反省自我,好好來「反觀自性」,邪妄的念頭自然不會侵入自性。這裡所謂邪妄的念就是慾念、無明的念、人我是非的念,我們若能一心觀自性,自然會看開人我是非,心無私念。無私念就不會分別人我,就不會生出是非,所以說「不令邪妄得入」。若能如此,就能時時保持觀照仁念之心,此即稱為「念根」。 治心守意於未萌  過去的聖人非常謹慎注意自己的心志,所以能治心於未萌──在惡念還未生起之前,就要善加治心,保護心念,並且防情於未亂──好好預防情緒的動亂。若能如此,就可以稱為「覺有情」──「菩薩」了。  所以,賢哲「有終身之憂,而無一朝之患」。古聖先賢有一輩子的憂慮,卻沒有一日的錯誤;這裡所謂的憂慮,是說賢哲之人非常謹慎,不敢稍微放鬆心志,時時戰戰兢兢,保護自己的心念。所以說,古之聖賢有終身之憂,這個「憂」是「憂道不憂貧」──只憂慮自己是否終身都能行於仁道之上,而不煩惱自己今日是貧窮或是富有。人如果憂慮自己失去正道,自然會謹慎小心,而不致發生錯誤。  總之,請要多多小心,專心一意,要有這份仁心正道,一心觀想,不令邪妄得入,此即是「念根」監固。萬法皆出於一念,所以我們必須時時注意自己的心念,先賢治心之道,是在於未生惡之前令其不生;對於感情,也是在情緒未亂之前防患未然。總而言之,學佛也是一樣,必須時時刻刻保持警惕,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 第四、定根  「攝心正道,一心寂定,相應不散,是名定根。」  攝,即統一的意思。我們必須將心念統一起來,使其專一;若能專一心思,力求正道,則能達到寂定、心不散亂的境界。學佛有三無漏學,即「戒、定、慧」,要使自己的心念寂定,必須先守持戒律,也就是在未生惡念之前,要防患未然,守戒令其不生;在感情尚未動亂之前,要事先預防,這就是「戒」。我們能令心不生惡念,當然就不會去造惡業;能使情緒不亂,自然心能安定;心若靜定,就會產生智慧。 所以,此處所說的「寂定」,就是心思專一的意思,也就是佛陀慧命的最高境界。 心不散亂就是定  學佛有許多門徑可遵行,比如說凈土法門,專心念佛的目的,就是要使自己的心念專一。禪門中的打坐、參禪也是要訓練我們的心智一如,使心與智合一。智即對事理的分別與決斷,若能使心思專一,則可以同智一心,這就稱為「寂靜」,也叫做「寂光」。心靜則能迴光返照,也就是說,將我們這一念在外遊盪分別之心,收攝回來反照自己的本性,稱為「常寂光」,又可稱為「涅槃境界」。  何謂「涅槃」?有的人可能會以為往生就是涅槃。其實不是的,涅槃是常寂光的境界,也就是說心念無生滅,沒有煩惱的染著。內心可產生慧性,並徹照本來的心地風光,這也可稱為寂定、寂光──寂靜光明的意思。  因為凡夫的心地散亂、黑暗,所以修學就是要反暗為明,使黑暗的心性反照,重見光明;那麼,就必須先使心念一致。若能如此,則寂定相應,心不散亂,心不散亂就稱為「定根」。 大家樂的怪誕  現代的社會極需這個「定」,因為現在的人都欠缺「定心」,所以社會形態變成「怪、力、亂、神」到處充斥氾濫的情形。最近幾年,泰半的宗教也是常常都在談論怪誕、鬼神……,尤其是這兩年來,社會大眾沉迷於「大家樂」,說什麼「明牌」,必須求神問卦指點中獎號碼,又有人傳言說,只要打電話撥一串數字,就可以在陽間和地獄閻王殿聯絡通話。那天我聽到一位會員跟我說個傳聞:  「有一個婦人第一次賭大家樂就中了五萬元,她覺得這麼容易就得到五萬元,簡直比辛辛苦苦地做生意賺錢好多了,所以從此著迷似地開始玩大家樂。結果一直沉迷下去,無法自拔,甚至傾家蕩產,還不知回頭;直到債台高築,無法還債時,她竟跑去請問「明牌」。有人告訴她,只要到墓地找個墳墓,然後向著墓碑磕頭跪拜,請死者保佑,指示「明牌」,就能夠如願以償。  「她果真跑到墓場里找墳墓跪拜,求墳里的死人保佑她。拜完後,返頭回家,這時忽然出現一位老伯伯,看著她問道:「你來這裡做什麼啊?你拜的是誰?」她回答:「我想求明牌,所以來此求拜。」老伯伯就跟她說:「這還不簡單!我告訴你一個秘密,你回家後,晚上打電話撥……」  「這個婦女到了半月,真的拿起電話開始撥……,結果電話接通之後,傳來陰森森的聲音說:「你找我有什麼事?」她回答:「我請你指示一個明牌的號碼。」對方真的給她一個指示,她就趕快記下此號碼,卻忘了問對方是誰。後來,她真的幸運地中了大獎──兩千萬。她樂得不可開交,還沒去領錢之前,就跟她先生說:「我中了兩千萬,真是高興死了,我們開始來計畫如何利用這兩千萬。」  「那天晚上就寢前,她心裡想著:「那位不知名的人幫了我的大忙,使我中獎兩千萬元,我應該好好報答他,並且請教他尊姓大名。」於是趕緊又拿起電話筒開使撥那個神秘的號碼。電話的那一端同樣是那個人接的,他就問說:「你是誰啊?我想報答你給我帶來這麼大筆的財富。」對方傳來令人毛骨悚然的聲音:「我不需要你報答,我只要你來──跟我作──伴!」這婦女一聽,嚇得拋開電話筒,急得叫醒丈夫,一五一十地把事情說給他聽,他先生在睡夢中被搖醒,對她說:「你根本是在作夢嘛!」未予理會,一翻身,又繼續睡自己的覺。  「第二天早上,他先生醒來後,見太太尚未起床,就叫她起來,沒想到轉頭一看,她竟已七孔流血,一命嗚呼!就這樣,錢還沒領而人已經死了。」  這個故事到底是真實的,還是人家編造的,我並不清楚。不過這種傳聞,大多是人所捏造,然後一傳十,十傳百……不斷擴大。佛教中有一句話說「一人吐虛,萬人傳實」,就是形容只要有一個人打妄語、說謊話,就會人人口耳相傳,弄假成真。  這就是「怪誕之說」,無中生有,這種「怪」會使人沉迷,雖然剛剛這位婦女的傳說不一定真實,但是現在的「大家樂」真的使人沉淪墮落,而且許多家庭都發生凄慘的悲劇。最近,新聞報導又有一家五口死亡,原因不明。據說,這家主人平時迷於「大家樂」,沉迷到不願照顧事業生意,而且全部錢財都耗費殆盡,到處告貸,債務累累。所以有人猜測,他因為無法償清債務,而下毒把全家人都毒死,此案仍在調查之中。  像這種情形,就是因為財迷心竅,導致「怪、力、亂、神」擾亂社會,不得平安寧靜,這是社會上「怪」的現象。 怪力亂神入邪道  還有一種是「暴力」問題。現在的社會,動不動就比刀動武。人與人彼此相處,別人對他的恩惠感情不論有多大,只一下子的時間就忘得一乾二淨,萬一那一天稍稍使他不如意,就會以暴力來報復。現在的人真是為了一點芝麻小事就要打人、殺人,連無怨無仇的陌生人,他覺得看不順眼,或是不如意,就動手動腳,使出暴力,橫行霸道,這就是「力」。  不只是民間社會常有暴力現象,連國家官員、政治團體,都發生這種暴力情形。在電視新聞報導里,可看見他們在會議中,若有幾句話不投機,就動手打人,或跳到會議桌上搶奪麥克風,這不是動武的現象嗎?不是「力」的問題嗎?當然,這也是「亂」的現象。  現在的社會,人心亂成一團;而宗教大部份都談神論鬼,雖然拜佛卻不能接受正確的思想及宗教的教育。一般人入佛門便想求神通感應,心存這種念頭則容易走入邪道,使精神散亂;所以,心有所求的感應,不但不能修成正道,還會擾亂心神。這些都稱為「怪力亂神」。  孔子是一位教育社會世人的聖人,他也禁止學者及人們談論「怪力亂神」,以免人心惶徨,社會不安。今天一大早我看了一篇文章,不只是台灣有這種情形,連先進國家都有怪異的現象:美國有位女學者,擔任某大學的教授,她為了探討靈魂的問題,也跟著人家去研究催眠術,相信催眠術能夠引出人的靈魂,得知過去生的種種情形。這種方法有點像台灣民間的乩童法術一樣,當被催眠者進入催眠狀態時,其面容形貌都完全變形走樣,全身扭動,坐立不佳,搖搖擺擺地說:「我的前生是一個農夫,因為國家發生戰爭,被徵調出征,結果死在戰場,墮入地獄。」  當她清醒的時候,還不斷地強調其前世是一個農夫,使旁觀的學者信以為真,認為催眠術確實可以使靈魂出竅,得知過去世的種種。此舉還掀起美國學術界的一陣風波,許多學者及民眾就一窩蜂地沉迷於催眠術。其實說好聽一點是催眠術,若以台灣的世俗話來解釋,就是「牽亡」、「問乩童」這一類的道術,都是所謂的「怪力亂神」。 行住坐卧皆是禪  學佛並不是要學這些(怪力亂神),而是要修養本身的靈性,希望我們學得「戒、定、慧」──「戒」是我們日常生活的規矩,「定」可以使人專心一意,如此自然能產生智「慧」。所以,我常說要「念茲在茲」、「行茲在茲」,做事情的時候,若能夠專心做事,就是所謂的禪功。例如有一天大家在趕工作,五六個人擠在工作房裡,而屋外也有許多人繼續在工作,這種連貫式的作業,第一步驟若做不好,後面的人就得再多花一番功夫。  我走上前教他們怎麼做,怎麼拉直、撫平,一下子就完成工作,而且產量比五六個人做得多。為什麼已經進行了兩三天的工作,還沒有想到這個方法,讓工作做得又快又完美呢?那就是心不在焉啊!所以常常有人說,每次師父來指導過的工作,都會更加快速、更加完美,那就是因為我做事都是「念茲在茲」,手在工作時,心思就在手上;雙腳走路時,心念就在腳上;開口說話,精神就放在嘴上。總而言之,就是我們的精神要統一,心念要一致,絕對不可分神,心神不分散就稱為禪。所以過去的禪師曾說:「挑柴運水無非道,行住坐卧皆是禪。」吃飯、喝茶無不是禪。諸位,一切舉動若能將心念常常統一專註起來,就稱為禪定。我們學佛就是要學這些,若能如此,「定根」才能發揮作用,穩固定力。如果在安靜無人打擾之處打坐,心思穩定不散亂,但是一離座位,與人交往談話,就開始起煩惱,或是一工作就不能定心,那麼,這種短暫的「定」是沒有用,即使打坐的功夫非常高深,也是沒有用的。  真正學「禪」練「定」,是在挑柴運水等一切舉動之中,精神統一、心念一致、不受影響,這就是「定根」。「定」並非為了求神通,而是為了心思能統一,簡單地說,心若能定,則做什麼事都順利通暢,一個人可抵過四、五個人的工作量,而且做得事事完美無疵,這不是「神通」嗎?我們若能將佛法生活化,則舉手投足無不是在禪定中,所以,我們一定要多用心,要專心一念、精神統一,不可為求怪力亂神而學佛。 第五、慧根  「四念處之慧為定法所攝,內性自照,不從他知,是名慧根。」  這裡所說的慧是「四念處之慧」,「四念處」即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若能細心深思這些道理,並且加以研究分析,便能得智慧了。  而慧「為定法所攝」──必須要有定心,才能夠產生慧根。學佛一定要專心,若能專心一致,自然可以精神統一,精神統一則無事不通。定能生慧,所以慧為定法所攝。也可以說,慧即內性,學佛者大多求明心見性,要明心見性必須反觀觀自性。 智為分別知解心  平時我們的心思對外界的事物,會起分別認知的作用,這就是智,「智慧」二字雖常合稱並用,但是這二字的意思有所不同,「智」是分別智,社會人士及學者專家,都屬於智者;而「慧」是宗教家所具有的特性。「智」是有分別心的,能將世間的色法分辨的一清二楚,例如「智」能分離組合物理,尤其是現代的科技發達,生活水準提高,人類不僅可以從地球到達月球,還可以遠抵其他的星球,這些都是社會上的科學家及學者,專心致力研究宇宙的真象,積極發展科技所得到的成果;又例如牛頓,因為一顆蘋果落地,而發現地球的地心引力。這都是「色法」。  總而言之,許多發明家、科學家,皆以智慧來分離組合物理,能專心探討最基本的物質元素,也能夠將各種元素組合成各種物質,這就是分別智。雖然能使人類的知識擴展,但是卻在人間潛藏著各種危機。  例如科學的發達,對社會的知識水準有提高的作用,對物質生活的享用也有所幫助,但是它卻造成許多後遺症,更潛伏著破壞自然環境的高度危機。現在的戰爭已經不像古代一樣,人穿著戰甲、騎在馬上,一刀一劍互相擊殺。隨著時代的進步,人類發明了手槍來代替過去的刀劍,刀劍必須在短距離才能殺傷對方,而槍只要在遠距離瞄準目標,就可扣板機,所以它的威力比刀劍更大。但手槍一顆子彈只能射中一個目標,於是更進一步,人類還發明炸彈,一顆炸彈就會毀滅許多生命,破壞無數的家圓。而現在更進入核子時代。人類所生存的世界,能夠保持和平無戰亂,是人們最大的幸福,而如今世界的生滅大權已被少數人所操縱。這世界上幾個大國的少數人,若是在心理上稍不平衡,就可能控制整個核子武器,而使世界毀滅;因為現在的核子武器,只要輕輕地按個鈕,就能夠發揮無比猛烈的威力,足以毀滅整個世界。  科學雖然能增加人類的知識,但是卻給人間帶來許多大危機。除了國際間的戰爭之外,每一個家庭中也埋藏一顆不定時的炸彈。因為現在的家庭,三餐都靠瓦斯爐來作飯,不像以前,都是用柴火木炭及爐灶來燒菜煮飯。瓦斯的危險性極高,一不小心就可能發生爆炸,並且帶來許多災害。不只瓦斯容易爆炸起火,電視也會爆炸燃燒,甚至還有冰箱、冷氣機等電化產品爆炸著火的。這些物品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能缺少的東西,而科學發達雖汰舊換新,卻也將原本較具安全性的物品換成高危險性的產品。  這都是人類的聰明智識所帶來的危機,這些「智」是屬於社會科學性的「分別智」。 獵人與大象的故事  此外,一般人大多數都自以為聰明,這也是屬於智。社會上因為有太多聰明的人,才會導致一些怪、力、亂、神的充斥與氾濫。聰明是「世智辯聰」,並非單純的智識。這種「世智」會製造許多社會問題,也會發生許多暴力現象。例如有一則新聞報導說,嘉義地區發生一件「智慧型」的偷竊案,一個竊賊利用某醫生到北部旅遊時,闖空門將其錢財寶物都偷光。  這個醫生與全家人出門之前,在診所門前貼了一張公告,說他某日要出門,直到那一天才回家,請他的病患這幾天不要來看病。有一個人看到這張告示後,得知醫生家這幾天都空無一人,於是費盡心思打造了一把鑰匙,開門進到裡面,安心地搜尋財物,連保險柜也被他打開,所有的貴重寶物都被他搬走。  另外一個個案是發生在銀行的職員身上,這個職員利用他值班時保管鑰匙,監守自盜,偷運出銀行里五百多萬元的現金,然後逃逸無蹤。這些做案者都是非常聰明的,但是聰明反被聰明誤,這種世智辯聰,不僅誤了自己,也毀了他人,而且小則毀滅自我,大則毀滅整個地球。  因此科學家、社會學者、世智辯聰者,這一類皆屬於「智」,而「慧」是屬於宗教的特色,因為宗教是提倡道德、愛心的。不論是什麼宗教都如此,例如基督教、天主教所提倡的是博愛──針對人類的「博愛」。只要有愛,當然都是好的人生,至於其教義的深淺還在其次。而佛教所謂的愛,還要更深入一層,即「平等的愛」。  「博愛」與「平等的愛」並不完全一樣,「博愛」是對「人類」的愛心,佛法的「平等愛」是「愛眾生」的心,眾生與人類不同的地方是──人類只是眾生之中的一種生命體而已,佛法中對眾生的愛是「蠢動含靈皆有佛性」的愛;不但是愛,而且尊重所有的眾生。所謂的「尊重」,在佛教中除了尊重人之外,也尊重其他的生靈,六道眾生皆有佛性,墮落地獄的人將來也可以成佛,甚至在餓鬼道的人,也是可以當菩薩的。  佛的本生經中說:佛陀在三大阿僧祇劫行菩薩道之時,偶而會現身於畜牲道中感化同類;佛不只示現人身在世間化導眾生,他有時候也會到地獄去教導地獄的眾生,並且代替他們受苦。例如他到地獄中替人拖「火」車,這種「火」車不同於人間的「火車」,這是整輛被燒紅烤熱的火鐵車,必須由犯罪的人拖著走,這是地獄中的刑罰之一。  有一位老人在人間造罪業而墮落地獄,受「拖火車」的酷刑,一位青年在地獄中看見這個老人已年老體衰,還拖著這輛又紅又熱、又重又燙的火車,非常不忍心,就過去幫忙老人拖火車,請他在旁邊休息。結果被獄卒發現了就告訴他:「各人的罪由個人受,為何你替他拖車呢?」獄卒起了嗔心,舉起手上的棍子就打這位青年。青年就是過去生中修菩薩行的佛陀。  佛陀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我不去地獄度化眾生,那誰要去呢?他替罪人受刑罰,又被獄卒責打,仍然心甘情願地要為眾生入地獄。  佛陀也曾經現身畜生道中。在佛教的鹿母經里就記載佛陀現身為鹿的故事;他也曾經現身為象王,並且長有六隻象牙。象牙是非常有價值的珍貴寶物,一位獵師見此象比普通象多了四根牙,於是起了貪婪之心,將毒藥抹在箭上,朝著此象射去。象王中箭之後,周圍的象群全部都圍攏過來,象王馬上用象鼻子繞住獵師保護他──有如一個人用雙手環抱他人一樣,使他不受象群的傷害,象王對周圍的象群說:「我發心行菩薩道,既然是菩薩心,就絕對不能對人起嗔恚,即使人來傷我,也不能發嗔怒恨意,一定要以寬大的心量來包容,要有平等的心,有透徹的大愛。」  說完之後,便問獵師:「你為什麼要用毒箭來射我呢?」獵師答說:「因為我需要你的象牙啊!」象王一聽,就以牙撞石壁,讓象牙斷落下來,送給這個獵師。  象王一點也不起嗔恚之心,還寬容大量地對待獵師,結果感化了獵師。從此以後,他徹底悔悟,並且現身說法,感化所有從事狩獵的獵人,保護了山林中全部的象群。 慧光遍徹天與地  菩薩的愛心就是如此,他的愛心普及眾生,所以「慧」除了能分別透徹了解一切道理之外,還能發揮人性平等的智慧,所以此處說的「慧根」,是四念處之慧,因為他透徹了「觀身不凈」之法,不會為了保護自己的身軀而起嗔恨的怨心,如此自然就能平等對待一切眾生。所以,四念處是我們產生智慧的根源,欲透徹四念處觀,一定要專心、有定力,不使心散亂,若能做到這樣,就可以從「內性自照」而知:身乃不凈物、受是痛苦、心為無常、萬法無我。能透徹這些事理,自然慧性自照──反觀觀自性。我們的性與眾生的性都源自平等,而智慧必須自己去體會,並非求佛就能賜給我們智慧,或開啟我們的智慧,天底下絕對沒有這種事。  佛的責任只是教導我們,智慧還是必須靠自身去修取,我們接受佛陀的教法,並非我們少了佛陀所擁有的東西,而請他送給我們;人人皆與佛平等。所以,每個人都必須自我要求,若能做到「內性自照,不從他知」,就稱為「慧根」。「五根」產生之後,「五力」就自然能夠堅固,若「根」不生則善萌易被破壞,所以我們要堅固各種「根」,使「五根」具足。


推薦閱讀:

凈空法師:這個五願是四十八願的心要,是阿彌陀佛本願的心髓【念佛共修開示(第六集)】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凈空法師)第一一八一卷——第一一九0卷
圓覺經講義附親聞記-諦閑法師(下)
【法師開示】成佛的機會不能錯失
道綽《安樂集》探略(正澄法師)

TAG: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