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真正的聰明,就是幫流氓當上老闆
在這個浮躁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渴望早點抓到成功的繩子,可通往成功的這條路,就像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你越急著往前擠,越容易被擠下橋,成為炮灰。
急於求成的心態,往往會把事情做得更糟。而有一種高手,平時不顯山露水,關鍵時刻卻能一錘定音。
他們明於事故,善於處事,頗受領導喜愛,這種內外兼修的高手,是很多人努力的目標。
今天筆者要跟大家分享的人物,是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其處事手段之高明,讓人忍不住讚歎,或許這些經驗能給今天的人帶來不少啟發。
鴻門宴的最佳配角
說起鴻門宴,大家都不陌生,作為楚漢爭霸的重要轉折點,這場戲碼充滿曲折。當時張良跟著老闆劉邦前去赴宴,面對更加強勢的項羽,劉邦就像準備被宰割的魚肉。
推翻秦朝的兩大集團,劉邦因先入關中而稱王,這對於項羽來說無疑是恥辱,所以打算揍劉邦一頓,讓姓劉的知道老大是誰。
劉邦一看把項羽惹毛了,急忙動身前往鴻門去跟項羽賠罪,作為幕僚張良一同前往。
張良交待劉邦,遇到項羽一定要擺低姿態,以弱者的姿勢去麻痹項羽,才能有活命的機會。
劉邦這人好就好在聽得下別人的意見,覺得有道理,所以見到項羽後就連忙賠不是,說了一大堆拍馬屁的話,把項羽忽悠的氣消了。
兩杯酒下肚,大家又開始稱兄道弟,喝酒扯牛皮,可項羽身邊的范增,卻打定主意要殺劉邦,好幾次向項羽使眼色,要求幹掉劉邦。
這邊項羽和劉邦聊到以前一起扛槍的日子,早已將仇恨忘記了,就沒搭理范增。
范增一看老闆不理自己,只好自個跑出去找了個武士項莊進來,讓項莊借舞劍之機把劉邦幹掉。
項羽的親戚項伯,一看勢頭不對,連忙站出來跟項莊一起比劍,化解了好幾次危機。
這邊張良一看大事不妙,急忙找到劉邦手下大將樊噲,讓勇猛的樊噲進去救主。
樊噲直接闖進營里,驚到了項羽,這個時候又是張良一番話緩解了一觸即發的大戰,最後借著大家注意力都在樊噲身上,張良連忙招呼劉邦去廁所。
等到劉邦差不多回營,張良再回到會上跟項羽說劉邦不勝酒力,先回去了,並送上劉邦的禮物,就這樣本來劍拔弩張的鴻門宴,最終相安無事。
項羽失去了一個絕佳的機會,劉邦得以喘息,而幕後推手張良,則顯示了他出色的謀划水准。
當劉邦出現困難時,他隨機應變,一讓劉邦主動認錯,二讓樊噲進營攪局,將大事化小,起到力挽狂瀾的作用。
帝王師的作用
劉邦的創業道路前期,可謂是大起大落,一度趁著項羽東征齊國的空歇,跟著韓信出陳倉,殺回關中從新佔據主動權。無奈人一稍微順利就飄飄然,很快就被項羽打回原型。
面對失敗的困境,劉邦再次向張良請教,張良告訴老闆,重賞之下必有良將。可以籠絡的三位大將分別是:韓信、彭越和英布,這樣就能夠圍剿項羽。
劉邦一聽,耶,有道理,就派使者前去聯絡,很快就爭取到了這些盟友。特別是韓信,一路北上連下魏趙齊等國,成功實現聯手的計劃。張良對於人才的鑒別和獨到的眼光,讓劉邦集團得以匯聚大批人才。
還有一件事,當時劉邦被項羽圍困在滎陽,當時有謀士勸劉邦重新冊封六國諸侯的後代,這樣可以在政治上籠絡更多人。實話說這就是讓劉邦把權力下放到其他母公司,無疑分散了中央的權力。
沒想到劉邦聽完居然有點動心,張良知道後,馬上就阻止劉邦。他告訴劉邦,如果分封六國後代,那麼大家都會去為自己的君主賣命,沒有人再承認你的權威,這樣無疑是拆散自己的實力。到那時別說大家各自打著自己的小心思,會不會幫你還是個未知數。
劉邦一聽,嚇了一身冷汗,連忙撤銷了剛才的決定和文書。張良一番話,直中要害,有理有據,宛如一次經典的結構性彙報,這思考和邏輯能力真是絕了。
當韓信統一了北線之後,就希望劉邦封賞代理齊國ceo的頭銜,劉邦一聽差點就炸了,這時張良站出來,告訴劉邦只有韓信才能擊敗項羽,封個ceo又算得了啥。不僅要封,還要封多點,幾個盟友都要封賞。
看著一臉懵逼的劉邦,張良告訴他,想當大老闆,就要學會舍才有得。
劉邦最終聽了張良的建議,封韓信當齊國ceo,對其他幾個軍閥也許下重金承諾。
得到封賞後韓信立即出兵,和劉邦對項羽進行夾擊,加上之前已經吸附的彭越和英布等人的聯合,項羽在垓下遭遇慘敗,最終在烏江戰敗自殺。
張良建議封賞在前,拉攏盟友的建議,讓勝利的天枰傾向於劉邦。
功成身退的奧秘
張良和韓信,同為跳槽進劉邦集團的人才,命運卻不同。張良因為沒有兵權,所以劉邦並不忌憚,而韓信則是劉邦心中的隱患。
張良看出了劉邦的心思,就建議劉邦,改封韓信到楚國為王。一來不能直接削弱,不然會激起其他人的內心的擔憂,無法維持穩定。二來楚國是劉邦的故鄉,借著地理的原因,如果開戰會有優勢。
從戰略格局上,這個建議堪稱一石二鳥,既解決了老闆的心病,又穩住了功臣的心態,還為下一步軍事行動想好了準備。
接著又建議劉邦遷都長安,長安有高山大河作為屏障,加上人口和生產力發達,隨時可以應付一切危機,退也可以守住江山。
這一畫龍點睛的建議,讓西漢此後將近兩百年都存活了下來,成為歷史最長壽的王朝。
劉邦初定天下後,張良開始以生病託辭,能請假就請假,回家就閉門謝客,儼然成了一位可有可無的半退休幹部。
在劉邦開始剪滅異姓王的行動中,張良也沒有參與。看著昔日功臣的下場,張良越發懂得明哲保身,不問政事,而專心練仙道。此舉讓他免於整治禍亂的鬥爭,得以善終。
北宋武廟祭祀,張良唯一被評在一檔,即與姜子牙同位於主祀。大詩人蘇軾更是以一賦《留侯論》,以此向張良致敬。時過境遷,斯人已去,但張良的精神卻得以傳承。
司馬遷在《史記》中對張良的評價:
運籌帷幄之中,制勝於無形,子房計謀其事,無知名,無勇功,圖難於易,為大於細。
張良作為一介文弱書生,卻能謀劃天下,事畢功成。在他的身上有三點能力值得學習:
1、統籌規劃的能力。劉邦屢次被項羽圍困,都是張良一旁出主意,做規劃,才能最終反敗為勝。在職場中,作為領導的幫手,做出規劃應對各種局面,讓領導放心,是一種非常難得的能力。
2、吸納人才的眼光。張良眼光獨到,為劉邦推薦了不少幫手,堪稱當時一流的HR。在組織里,能為單位挑選人才、吸納人才的人,一定有著別人不具備的高度和大局觀。
3、低調處事的性格。張良在漢朝平定天下後,就過著半退休的生活,這種與世無爭的魄力,實屬難得。大多數人,在獲得成功之後,扔貪戀權力,無休無止,最終擁有的一切反而都失去了。
如今很多職場人和創業者,都希望早日遇到伯樂,走上人生巔峰。可惜,太多的人基本功並沒有修鍊好,依靠運氣獲得一點成績,就四處炫耀,到頭來只是曇花一現,繼續沉淪。
能力如同房子的地基一樣,是個人的立身之本,能力決定了人的下限。在機遇到來之前,先打磨好自己的優勢,提升思維認知,才有擁抱成功的機會。
兩千多年前,張良的智慧,值得每個人借鑒。
推薦閱讀:
※做個聰明的女人。
※聰明女人絕不碰哪十類男人
※聰明女人不會用性來要挾男人
※聰明女人要學會「高貴」
※別怪我說太遲!1歲以前這樣帶娃,娃會越來越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