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穿衣與禮儀

穿衣與禮儀

俗話說:衣食住行。服飾在生活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為源遠流長的禮儀之邦,中國素來重視服飾的教化作用。

在華夏文化中,服飾除了「避寒暑、御風雨、蔽形體、遮羞恥、增美飾」等實用功能外,還有著「知禮儀、別尊卑、正名分」的特殊意義。在古代,祭祀有祭服,朝會有朝服,婚嫁有吉服,從戎有軍服,服喪有凶服,日常則有便服。服飾的禮儀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服飾之美,在於內在氣質與外在形式的和諧統一。孔子說過:「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文是文采,本義是衣服上各種顏色交錯織成的彩色花紋。質是本質,是內在的修養。對於個人來說,言行和外表若都不加修飾,不修邊幅會顯得過於無禮或隨便;而對言行和外表的修飾若超過了本質,又有失真實。

如果過於追求外表的光鮮靚麗,忽視內在的修養,不僅浪費大量的金錢和精力,時間久了,也會因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而失去真正的美麗。如果我行我素,對外表無所謂,或是穿著奇裝異服,招搖過市,也許風行一時,但熱潮會很快退去。因為隨著文化品味的提升,簡單生活的回歸,衣著更多地體現出文化的內涵。所以,穿著整齊大方,乾淨利落,講究衛生,既有利於身心健康,又能樹立良好的個人形象,實為一舉兩得。

此外,穿衣也是一種禮節,衣服穿在自己身上,要考慮到會給他人帶來什麼樣的感受。有德行的君子,不用言辭,而以自己的行為舉止,為人們做出榜樣。《論語·鄉黨》中記載:孔子的家常衣服,不用祭服的顏色裝飾衣領和袖口的邊緣,便服不用非正色的紅色和紫色。炎熱的夏季,在室內穿的是細布做的單衣,但是出門時,一定將外衣穿上,做到內外有別。

在國外,有關穿衣的禮節也很多。像在德國,穿戴乾淨整齊是最顯著的服飾特點,如果參加正式的活動,則有更講究的規定。例如,女士們參加婚禮、葬禮,宴會、舞會時要戴手套,參加正式的午餐或招待會要戴帽子,晚宴要穿晚禮服,而且不論是服裝,鞋帽,還是手套,手包都要求在樣式顏色上搭配。人們並不覺得這樣做繁瑣,反倒很願意按照規範的要求去做,因為這樣做是有教養的表現。

現在服裝種類很多,尤其到了夏天,人們的穿著更是五花八門。有人為了圖涼快,穿著弔帶衫、露背裝,在大街上也旁若無人。更有的在電視節目里和其他一些公共場所,衣著過於暴露,這些都是對自己和他人不夠尊重,對社會的風氣也有廣泛的不良影響。假如周圍環境優雅,人們都是穿戴整齊,彬彬有禮,而有人身穿睡衣或者短褲、大背心,腳上趿拉著拖鞋,在那裡走來走去,儼然在自家卧室一樣,這幅情景看起來會很不和諧。

其實,在什麼樣的場合穿什麼樣的衣服,是人們心理認同和心理歸屬的需要。有一位朋友講過他親身經歷的一件事,有一次參加外事活動,下午臨下班前,領導來通知晚上有一個晚宴。當時是夏季,他穿了一件短袖襯衫,心想,反正外面要套西服,看不到裡面穿的是什麼,不用換長袖襯衫了。誰知,舉行晚宴的場所很熱,主人建議把外套脫掉,大家都把外套脫了,只有他一人忍著,熱得腦門上直流汗。好多人都勸他脫下來,後來他實在熱得受不了,很不好意思地脫了外套,露著光光的胳膊,感覺像沒穿上衣一樣難堪。從那以後,這位朋友再也不敢想當然地自欺欺人了。

由此看來,穿衣戴帽也是修身的重要途徑。古時候對兒童的教育,就是從「衣服冠履」開始的。《弟子規》上說:「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良好的儀態,整齊的穿著,會讓人看起來很舒服,不會失禮於人。《朱子童蒙須知》提到:「大抵為人,先要身體端整。」「寬慢,則身體放肆,不端嚴,為人所輕賤矣。」出門之前,從頭到腳都要檢查一遍:扣子有沒有扣好?鞋帶繫緊了嗎?襪子是否穿好?注重生活細節,不僅有助於形成自身的威儀,還能逐漸養成做事嚴謹的習慣。

《禮記·經解》云:「溫柔敦厚,詩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中國人傳統的服飾,表現了寬舒廣博的氣度,溫厚和平的性情,飄逸灑落的胸襟,含蓄淡遠的意境,是禮樂文明的載體,陶養人善良淳樸的天性。企盼有識之士,能夠繼承和發揚傳統服飾的薪火,使之煥發出歷久彌新的光彩。

推薦閱讀:

餐桌座次禮儀
酒桌上的規矩和禮儀大全!
亞洲國家的社交禮儀
社交禮儀意
就餐基本禮儀,你都懂了嗎?

TAG:禮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