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物質的分類——陽性物質和陰性物質

把物質區分為陽性物質和陰性物質,是物質世界的對稱性在另一種意義上的體現。

在中國古代,有兩本意義深遠至今仍在影響著世界文化和人們思想的學術著作,這就是老子的《道德經》和出自儒家之手集體編撰的《易經》。關於這兩本書的重要思想在本書的最後章節中將專門介紹和評論,這裡僅就它們提出的陰陽學說的內容做一概述。

在《道德經》和《易經》中,先哲們提出了陰陽學說。意思是宇宙間的萬事萬物「法於陰陽」;「陰陽互根」、「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陽極生陰、陰極生陽」;「陰消陽長」;「陰陽平衡和諧」;「陰陽轉換」;「陰陽交變」以及「陰陽特性」等,都是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

陰陽學說是古代思想家對於人類文化的巨大貢獻。「法於陰陽」,指出了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都是分為陰、陽兩個部分,陰陽既道出了事物的量的標誌,是一分為二,又指出了陰、陽事物質的區別。而且把由此抽象出來的陰陽學說,運用到各個領域。「法於陰陽」,還給萬事萬物注入了活生生的的靈性,有了生命的信息。這就不同於矛盾學說,單純地講矛盾的兩個方面,給人並沒有生命的靈性的感受,而陰陽本身則包含著靈性。例如,男人為陽,女人為陰,男女都是有靈性的生命。「陰陽互根」,接近於我們現在所講的「對立統一規律」,陰陽雙方共存於一個統一體中,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條件,雙方只要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復存在。在老子《道德經》中還有「老子七律」,其中講的「玄之又玄律」,就是今天我們說的「否定之否定規律」,在《道德經》中還講到了「質量互變律」,它和我們今天說的事物由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是一樣的。中國古代聖賢的這些重要的思想傳入歐洲之後,在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為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所接受,但是黑格爾並沒有深刻理解這些思想,他只是皮毛地吸收了一些,沒有真正掌握其中的精華。他將「法於陰陽」,簡單地理解為像矛和盾之間的關係,因此便有矛盾學說。馬克思在19世紀中葉接受黑格爾哲學思想時,並不了解中國傳統文化,這從恩格斯在1884年寫作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一書中「沒有一句說到中國社會的範圍」,[1]就可以得到佐證。「世界文化史的關於中國方面的記載,正還是一片白紙。」[2]郭沫若正是看到了這點,才下決心研究中國古代社會,遂有《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一書,並自認為「是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的續篇」。[3]因此,馬克思在吸收黑格爾哲學思想合理的內核時,也就沿用了矛盾學說。當然馬克思提出和闡述的「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和「否定之否定規律」,與黑格爾原來的哲學思想相比有著天壤之別。但是如若馬克思當時直接了解和接受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的話,想來他的思想和學說一定會更加深刻和豐富,當然這已是後話了。

吸收和運用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陰陽學說,我們就很自然地將物質區分為陽性物質和陰性物質這樣兩大類。陽性物質包括宏觀物質世界和微觀物質世界中主要具有粒子性、次要具有波動性的物質;陰性物質包括超微觀物質世界和微觀物質世界中主要具有波動性、次要具有粒子性的物質。陽性物質和陰性物質的分類及特徵是:

陽性物質存在於四維時空,以實粒子形態存在,運動速度以光速為極限,一般低於光速,人們看得見、摸得著,有質量,佔有空間。

陰性物質存在於四維以上的多維時空,以虛粒子(波)形態存在,運動速度起步就是超光速,光速成為陰陽物質運動速度的分界點,人們一般看不見、摸不著,無質量(有虛質量),充滿空間而不佔有空間。

陽性物質和陰性物質之間的關係是對立統一的關係。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條件,「陰陽互根」,「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即相互依存,陽中有陰,陰中有陽。「負陰抱陽,負陽抱陰」。例如,在看得見、摸得著的陽性物質中,存在著陰性物質,它以波的形式(如思維波)穿越其中;陰性物質的存在也依賴於陽性物質的存在,人腦產生的意識這種陰性物質,就依賴於人腦及人體的陽性物質的存在。宇宙間所有的陽性物質和陰性物質之間的關係,概為如此。

陽性物質和陰性物質之間又是互相轉化的,這裡的關鍵條件是運動速度的變化。傳統的愛因斯坦的時空效應理論認為,物體運動隨著速度的加快,體積變小,速度越快,體積越小。愛因斯坦將物體運動的速度限制在光速的極限以內,那麼物體在光速以下運動,其體積無論怎樣小,都是可見的,至少用現代科學儀器可以測量出來。但是,物體的運動速是否可以超過光速呢?根據以上章節中的論述,是完全可以的。中國旅美科學家王力軍利用銫原子氣體的反常色散現象,成功地在實驗中使激光脈衝群速度達到真空光速的310倍之多。物體的運動速度一旦超越了光速這個臨界點,就看不見、摸不著了,就由實粒子變為虛粒子(波)了,也就是由「有」變為「無」,由「實」變為「虛」,即由陽性物質變為陰性物質;而當其運動速度再下降到光速以下,它又變成看得見、摸得著的了,就由虛粒子(波)變為實粒子,由「無」變「有」,由「虛」變為「實」,即由陰性物質變為陽性物質。這也就是「陰消陽長」、「陰陽交變」、「陽極生陰,陰極生陽」的道理。(張大軍)

更多請見http://www.tjhdxl.com


推薦閱讀:

暗物質和修正引力理論 誰是解釋宇宙本質的真理
人體每天所需攝取的六大營養物質
只追求物質,談不上好的人生
失眠,可能是缺了這種礦物質?
這8種健康食物, 不僅含有營養物質, 還含有抗癌物質!

TAG:分類 | 物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