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國內服裝製版技術的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2
我國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瀋陽手工業聯社的幾個老工人,根據對8500人量體裁衣的歷史資料,並參照國內外先進的裁剪技術理論,在集體研究、實驗的基礎上編製出第一本「三一式服裝(原型)裁剪法,書中總結了男裝原型、女裝原型和童裝原型的製圖依據和製圖方法,「三一」指的是將「省工、省布、省工具」三大目的合而為一,並具有簡單易懂、準確實用兩大特點。在人體比例規律與服裝各部位比例規律的研究方面,以8500人的人體數據為依據,總結了服裝各部位的長度比例規律與圍度比例規律至今還有著很重要的理論參考價值,這也是國內最早應用原型製圖法進行量體裁衣和工業化批量生產的服裝製版技術資料。
服裝原型的主要功能是解決服裝合體的問題,服裝原型是通向學習服裝結構設計的一個橋樑,通過原型快速學習結構設計的原理,掌握結構設計的方法是比較科學的。但是,如果理解成用原型版進行服裝結構設計無疑是有多此一舉之嫌,所以,國內很多服裝短期培訓機構認為原型製圖很麻煩、不實用、是學院派的服裝教學方法等等….。
其實,原型製圖並不是必須先畫好原型版,用「原型版」進行結構設計,而是用原型製圖的方法和結構設計的原理,直接設計符合人體結構和服裝「母版」的版型風格;然後在母版的基礎上解決款式變化的問題,這也是當前中、高端品牌服裝企業製版中常用的方法。因此,要正確的理解原型製版與結構設計的關係,才能正確理解原型製版技術的真正內涵。
三、服裝比例分配製圖法的起源與發展
服裝比例分配裁剪法起源於對固定款式服裝的量身定製,解放前西式服裝的裁剪方法基本上是以師徒相傳的方式承傳下來的,會中式服裝裁剪的不會西式服裝裁剪,據史料考證,十九世紀中葉鴉片戰爭後,西式服裝的款式逐漸被上流社會階層接受,這就要求服裝裁縫要學會和掌握西式服裝的裁剪製作方法,因此,服裝裁縫就開始對西式服裝進行解剖,研究西式服裝的衣片結構和各部位的尺度,加上從西洋和東洋回歸的裁縫師傅傳授西式服裝的裁剪縫製技術,逐步形成了西式服裝的裁剪法——短寸法,並以師徒相傳的方式形成了西式服裝的裁剪流派——紅幫裁縫,為了與製作西式服裝的裁縫有所區別,製作中式服裝裁縫就歸類為——本幫裁縫。
解放後,百廢待興,西式服裝因穿著合體美觀,受到國內消費者的青睞,為了推廣西式服裝的裁剪技術的快速發展,國內各地服裝行業組織老一輩服裝技術工人編寫服裝裁剪方面的技術書籍陸續出版發行,為我國西式服裝裁剪技術的推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這個時期出版的服裝裁剪書籍基本上都是用比例分配法講解固定款式的服裝裁剪製圖的方法,技術水平的高低主要體現在能根據量體數據裁剪合體的固定款式的服裝。由於款式是固定的,因此不存在款式設計的因素,其技術水平體現在對面料特性的把握以及服裝的合體性與舒適性的程度。
四、 原型製圖法與比例製圖法的研究方向
從以上分析原型製圖法和比例製圖法中不難看出,比例製圖法研究的方向是對固定款式的裁剪技術的研究,主要解決的問題是合體、舒適。擅長模仿定型的服裝款式,因此,適合對某種固定的服裝款式進行量體裁衣。
原型製圖法研究的方向有兩個:一是研究人體結構的比例規律與服裝結構的變化規律;二是研究服裝款式的外型變化規律與結構的變化規律。主要解決的問題有三個,一是解決服裝舒適合體的問題,二是解決服裝款式變化和款式創新的問題;三是解決批量化生產中放碼版型與縫製工藝的協調問題,確保產品的品質,防止款式的走樣或變形,因此,原型製圖法適合品牌服裝企業搞新產品開發和工業化批量生產。
五、 服裝製版技術的創新與未來的發展趨勢
改革開放以來,進入九十年代我國品牌服裝企業猶如雨後春筍,服裝企業需要大量的服裝製版人才,我國的服裝製版技術也在這形勢下進行了改革和創新,比例法製版技術在對固定款式製版的基礎上,融入了原型法中結構設計的原理和方法,使比例法裁剪技術得到了質的提升,適應了低端品牌企業對新產品製版的人才需求。
原型法製版技術在結構設計的基礎上融入了版型風格設計和版型效果調整技術。因此,原型法製版技術上升到品牌服裝版型風格設計和版型效果調整的技術層面,適應了中、高端品牌企業對新產品版型設計的人才需求。服裝版型風格設計和版型效果調整技術是未來服裝製版技術的發展趨勢。
推薦閱讀:
※揭秘昔日十大星女郎而今發展現狀
※南海問題的由來及現狀(轉載) – 【人人分享
※高達86.6%台灣民眾主張兩岸「廣義維持現狀」
※我區人民調解工作現狀與發展思考
※揭10大TVB離巢小生轉戰內地之悲喜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