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非科學的典範
中醫:非科學的典範
這世上是否只有一種科學,就像只有一個上帝?也許上帝在不同的宇宙里安置了不同的科學定律,這些科學定律之間可以反轉、逆運行,但對同一個宇宙來說只有一種科學。
何謂科學,正如誰是上帝。但科學不是上帝,因為它不相信形而上的東西。科學是實證的,而上帝不能被證實、也不能被證偽。
科學只提供或然的真理,但它真誠地宣布自己的或然。同時它還提供準確的實驗數據,來保證或然真理的有效範圍。科學允許假設,卻從不歸於虛妄。科學對那些假設通過可重複的實驗來檢驗,從而抵達與現實世界不違背的真理此岸。科學裡有經驗,但經驗不能被當成論據,只為靈感提供起點和途徑。
而偽科學和偽鈔相似,都是假借科學名義,行非科學之實。因而偽科學是非科學,但非科學不都是偽科學。
中國傳統文化從來就不曾用科學的名義,也就不是偽科學。說反「偽科學」會損害中國傳統文化,其實沒啥道理。而這種說法大多針對的,是中醫學。中醫最像科學,或者說最有可能是科學或具有科學性,但也被有些人認為是偽科學。那麼中醫是不是一門科學呢?
科學必須奠基於理論之上,而這基礎理論不能是哲學,更不能是先驗的形而上學。中醫學其實也是經驗所得,並非純形而上的推衍。但很奇怪的是,中醫學者們很少從解剖人體中獲得知識,直到西醫東漸,這就非常像中國山水畫的思維方式。如果真的依賴於人體解剖的實證,也許就不會有經絡說的盛行了。但畢竟人命關天,中醫也偏重望聞問切四診,再結合病例經驗給出良方。但中醫要想成為一門學問,必須自成體系。於是它只好拿來陰陽五行整合出中醫理論,也就有了形而上的特徵。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便是雜糅了先驗理論和經驗的混合體。
《黃帝內經》里描述人體的陰陽五行原理及象數之說已相當完備:
關於五行
東方——風——木——酸——肝【主目】——筋 【生心】
南方——熱——火——苦——心【主舌】——血 【生脾】
中央——濕——土——甘——脾【主口】——肉 【生肺】
西方——燥——金——辛——肺【主鼻】——皮毛【生腎】
北方——寒——水——咸——腎【主耳】——骨髓【生肝】
關於陰陽
陽——東、南——天——男——左——火
陰——西、北——地——女——右——水
關於五臟相生
肝【主目】——>筋——>心【主舌】——>血——>脾【主口】——>肉——>肺【主鼻】——>皮毛——>腎【主耳】——>骨髓——>肝。
肝和木不一樣。木是一個功能屬性的概念。而肝是肝臟,一個器官,肉長的。心、脾、肺、腎也一樣,都實實在在掛在人體里。《黃帝內經》也犯了五行物質說的毛病,太過具體而實在,尤其是五臟相生的說法。當然,「生」不是「孕育」的意思,可以理解為:支持、供給。但就算支持、供給,也並非只能這一個支持那一個,而那二個也可以支持那一個。
這種沒有建立在解剖學基礎上的五臟相生說是先驗的,不用證明的,同時也是不可知其來由的。為什麼是這樣,而不是那樣?為什麼是五臟六腑而不是六臟五腑,別的動物體也是這樣嗎?人跟動物在象數上有區別嗎?人也是動物之一,何以只有人才如此?天人合一,還是天與生命全都合一?
五臟是內里實有的器官,包括肝、脾、腎、心、肺。六腑是中空的,包括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三焦是中醫「藏象學說」中的特有名詞,是位於軀體和臟腑之間的空腔(包括胸腔和腹腔),包裹著其它臟腑器官。三焦將軀幹劃分為三部分:橫膈以上內臟器官為上焦,包括心、肺;橫膈以下至臍內臟器官為中焦,包括脾、胃、肝、膽等內臟;臍以下內臟器官為下焦,包括腎、大腸、小腸、膀胱。
五臟六腑如此真切,本來沒必要與五行發生關聯。但從三焦的設定看,又有虛構的意圖。再看經絡,就不難理解為何五行說會和中醫如此緊密了。原來,中醫不是在基於解剖的結構時空里去理解人體健康的,而是要自組一個人體的超結構。如果忽視了這一點,不承認這一點,而是沉浸在中西醫結合的道路上,總想著用西醫科學來解釋中醫現象理論,就會顯得那麼幼稚而不時捉襟見肘。
醫學科學一向厚今薄古,從客觀臨床觀察中獲得新經驗,而不是一味地追摹古人。中醫根本就不是科學,而是非科學。但是,並不是只有科學的醫學才能治好病。巫醫也可以治好病,中醫也可以治好病。但中醫不是巫醫,而是經驗醫學。雖然中醫有著陰陽五行的超結構包裹,但還是積累了無數代人的親身實踐,再不斷總結。但中醫獲得、總結、歸納經驗的方式不是通過科學的理論來演繹、推理、建構,而是按照陰陽五行的方法來梳理。中醫可以借鑒科學的手段,卻不能把中醫理論的基礎徹底科學化,因而中醫科學只能像雨像霧又像風了。
古代醫學也有實證的一面。首先是依據病徵來施治,即「辨證施治」。此外還根據解剖學知識來認知人體和疾病。在五行說還沒完全佔據中醫學的大腦中樞之前,中醫學已經有了很多知識積累,尤其是在病理和藥物(本草)方面。無論是《神農本草經》還是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都不是理論化的產物。
古代藥物學的主要原則是依據藥物的自然特性來確定治療作用,如「以滑養竅」,即認為滑石可以利尿。其實滑石由於可以提高尿液的滲透壓(溶質分子利尿原理),從而抑制腎小球的二次重吸收,還真是有很不錯的利尿作用。但這是現代醫學的認識。古代中醫根據的肯定不是這個,而是「以滑養竅」的思想,歪打正著。當具體的治療作用被實踐否定時(如利用穀物湯汁的「滑」來治療癃病——排尿障礙),同時被否定的也僅僅是具體方法,其背後的思想原則依然屹立。
古代中醫的解剖學知識並不豐富,而且連一個最起碼的生理指征——心跳都沒有認識清楚。古代中醫從未論及心跳和心率,在觀察和急救猝死時只涉及呼吸和體溫。古人雖然觀察到人體心前區(左乳下)的跳動,卻沒認識到那是心在跳,而認為其源於胃動力——即「胃之大絡」,是胃靠消化吸收穫得了力。
這就非常奇怪了。中國經歷無數的戰爭,中醫對外傷應該很熟悉,一定也有被剖腹的,難道就看不到一顆正在跳動的心臟嗎?不過可以欣慰的是,西醫在文藝復興之前也沒有認識到心臟的生理作用。但中西醫錯過心臟之識的原由不同。《黃帝內經》中說:「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生之本,神之變也。」在中醫看來,心主身之血脈,但這是從五行說推衍出的,不是依據生理解剖的考察。
在這裡,有了一個矛盾之處。它既認為胃才是氣血之源,又說「心主血脈」。超結構已經矗立,心的地位已定,心前區的跳動不必深究,縱然剖出來的心臟也許還會跳動。中醫還是錯過了一次修補超結構的機會。想像一下,若是中醫能確認心臟的實際功能,那麼中醫的超結構或許要改寫一部分。
經脈與絡脈統稱「經絡」,構成人體循環體系。古代中醫對血液循環系統、淋巴系統還沒有一個清晰認識,所以才把這些血脈、淋巴管與經絡、神經合在一起,統稱為「經脈」。經脈周運全身氣血,是營養、能量、精神的運載者,非常關鍵。但這時因為經絡與血脈等混在一起,還沒有區分開。等到能分開的時候,就發現根本找不到那個純粹的經絡,就像五行說中的元素找不到真實的定位。科學手段總不能窺其一斑,各種監測經絡的指標數據只能說明血脈,卻不能證實經絡。這讓當代中醫界異常焦慮,也令經絡更顯神秘。
經絡是一扇門,打開後便可窺見中醫那複雜的超結構倉庫。中醫的陰陽五行是從陰陽家和玄學那裡借來的理論,而經絡應該算中醫的原創了。經絡說不像本草學有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而是在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靈樞》中就已經成熟了。
由於中醫認識不到心臟搏動的生理本質,便要以「氣」作為血液運動的動力之源。由於不知道肺部氣體交換的機理,便聯想到氣要在周身運行。在氣血運行的過程中,經脈體系就成為必經通道。於是經絡說在中醫體系當中就佔據了重要地位。
經絡一旦與血脈、淋巴管等區分開,就成為獨立的超結構,不過這還是近代以來的事。穴位是經絡的節點,經絡是穴位的曲線。人可以感覺到穴位的存在,用穴位來治療,卻無法給穴位一個科學的身份。經絡遍布身體,卻不再周行氣血了,因為血走血管,而氣走呼吸系統。於是經絡傳導的只能是抽象化的氣血和感覺了。
推薦閱讀:
※入門系統科學?你有一份系統科學導引待收.....
※科學八字看婚姻
※80%的人比豬胖,不信看圖了解一下
※世界上真的有鬼么?
※科學家要在地球上打洞尋找生命跡象 這是什麼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