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圓法師《佛說無量壽經講記》(七十六)
智圓法師 講授
如是世人,不信作善得善、為道得道,不信人死更生、惠施得福。善惡之事,都不信之。謂之不然,終無有是。
「如是世人」,指前面講的不能拋棄世間法而專心行道的世間人。他們之所以不能一心求道,主要是因為心裡有四種不信。
一、「不信作善得善」。他不相信在因位修持斷惡行善的正法,將來能得到好的果報。也就是說,他不知道緣起在自心上,如果心能斷惡,那就能避免未來的苦患;如果心能行善,就能得到未來的安樂。心上的因果律沒有絲毫差錯,決定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如果能努力地修集身業、語業、意業的善行,那每一個善行都決定是未來獲得利益安樂的資本。而且,這裡面因微果著,以因位上很小的善法,將來會感得極大的樂果。
一個人如果有了這種行善得樂的信念,堅信現在這麼修善法,將來絕對有好報,那他一定會積極地投入到行善上面,因為這才是安樂的資本。就好比一個人認為,做這個生意確實能發財致富,在這種認識的驅使下,就會心甘情願地把所有的資金,包括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注在這上面。那麼同樣,一個真正深信因果律的人,認為行善決定能創造出未來極大的利樂,基於這個勝解,他會竭盡全力地行善,會把整個身心都投入到行善上,會把行善作為生命中唯一的事業。
而這裡說的世間人,由於不信以行善必定得安樂的因果律,反而顛倒地認為,走世間的途徑、做世間的事業能得到真正的安樂,所以,他不會放棄世間事而一心投入到修道中。
二、「不信為道得道」。這裡的「道」,特指佛法中出世間的解脫和成佛的道法。在這個世界上,有一部分人有宗教傾向,他們視生死為苦海,想尋求一種道法,通過修行來達到解脫。所以,求解脫是他們的人生目標,也因此,世界上有了各種宗教,而且各自都有修道的道法。還有一類人完全沒有宗教傾向,他們只是一味地尋求現世的利益。相比而言,前者較為高尚。
這裡說的「為道」,指的是佛教的修道。前面講的行善,是基於對善惡因果律的信解,而此處說的修道,要建立在認識四諦的基礎之上。其實,四諦是一種更細的因果律,它在更深的層面上,告訴你什麼是集,什麼苦,以及怎樣由因的集而感招苦果;又告訴你什麼是道、什麼是滅,以及如何以修道來證滅。
當你明確了四諦的世間雜染和出世間清凈的兩重因果後,就知道要捨棄苦諦和集諦,取證滅諦和道諦。由此就會一心投入於修出世間的解脫道,以求得徹底從生死中解脫。而且,由於對四諦產生了信解,也會因此一心皈依三寶。因為,在比較內外道的大師後,發現只有佛開示了真實的解脫道,而其餘的外道師並沒有宣說。這樣,就會堅定地唯一依止佛為導師;以佛所說的法作為自己修持的正道;以共同修持解脫道的僧伽作為道的助伴。由此就能捨棄一切世間的事,一心修道,以求解脫。這也是基於對於緣起律更深細的認識。
那麼,世間人為什麼不能放下世間事業,而一心求取出世間的解脫正道呢?這就是因為他們不認識四諦,沒有對三寶產生皈依心,所以一直在佛教門外,所行的全是不順解脫的世間邪道。這裡面稍微好一點的,是去求取世間人天的福報。比如做一些善事,以求得來世的富貴;或者修世間禪定、功法等,想成就天仙、地仙、人仙等的果位。也因此,這些人不可能為了脫離三界而一心修出世間的無漏正道,這就障礙了往生凈土。因為,修凈土法必須以出離心為基本條件。這又建立在能真正看清娑婆是苦,極樂是樂。而只有了達輪迴的雜染因果——苦諦和集諦,才能不再尋求任何三界的圓滿,一心求取出世間凈土的果位。
三、「不信人死更生」。不信人死後還會轉生,也就是不相信有前生後世。這種否認前後世的斷滅見,是一切見解中最下劣的。他們認為,由於父精母卵的結合,然後不斷地分裂分化而形成身體,這是一般的物質。而意識是一種特殊的物質,它由大腦而產生,或者說是大腦的機能和屬性。由於意識是從身體中新生出來,此前沒有,也因此沒有前世。同樣,當身體死亡時,意識也隨之滅亡,這是一滅永滅,也就不會有後世。很多現代人都持這種一世的斷滅論,這類似於古印度順世外道的見解。
在這種邪見的支配下,自然會產生各種惡行。因為,既然沒有來世,那今世為了來世做準備,為來世修善、積福等,就成了很愚昧的行為。他們就會認為,人生在世及時享樂最重要,也是最現實的事。也因此,在一生之中唯一尋求現世的享樂。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就要在各種競爭中取得勝利。也就是,不論在名利場、官場,還是商業競爭等等,自己都要獲得成功。而這種成功,註定要建立在別人的失敗上;自己得到的財富,也全都要建立在別人的貧困上,這樣,從中滋生的多數是源於自私心理而發起的各種噁心和惡行。
像這樣,在這種邪見的驅使下,人們就會瘋狂地競逐現世的名利,也因此,根本不會產生為來世而修法的念頭。這種情況就不是修行人。因為他都不屬於下士道的行者,連人天善道都沒有進入。這種人就好像披著人皮的野獸,整天為了現世的利益而爭奪不休,心就像虎、豹、豺狼、狐狸、野狗等那樣卑劣,所以現世就已經是禽獸的心了。(我們知道,成為一名修行人,最低的標準是見到人命無常,深信三世因果,知道死後還有後世,所以能把眼光放遠,讓自己的心以來世為重。心上要真正發生這種轉變,才能叫做「下士道的行者」,也就是下等的修道士。)
那麼,這種世間人由於不相信有來世,整個身心都投注在追求現世享樂上,就會在名、利兩條道上奔波一生。這樣的話,他所作的幾乎都是非福業,不要說往生凈土,就連來世得到善趣人身,都基本不可能。
四、「不信惠施得福」。世人的行為邏輯很簡單,他們想當然地認為,奉獻意味著失去,索取才能夠得到。而因果律告訴我們,只有布施才能得福報。因為他們不懂得「天道好還」,不明白行善終究有好報,結果心變得越來越狹小,小到念念只為自己,只曉得伸手索取。在與人相處或者做事的過程中,就想著好東西怎麼能歸自己所有,而已經擁有的是絕對不肯放手。這樣根本不會產生任何利他的行為。
其實,付出就是獲得,布施就能得福報。一切利益安樂都源於利他之心,自己得到的一切利益,都來自於利益他人。比如,當你把自己的財物布施給他人時,就成就了你的富有;你肯向別人開示正法,就會成就你的智慧;你對別人布施無畏,也就成就了你的無畏;你去奉獻力量,就能成就你的力量。反過來說,一切衰損過患都來源於自私的心。因為過去一味地慳吝,才感受現在貧乏的果報;因為曾經傷害生命,才感召短命多病的果報;因為慳吝正法,所以感得愚痴的果報。總之,一切衰損都來源於自私自利;一切利樂都來自於無私利他。
世人由於不明白這個道理,不相信布施決定得福報的因果律。也就沒辦法捨棄自身的利益,去增長博愛的心,廣大地行善,使得人性發展為天性(即符合天理的純善之性);更不可能去開發智慧和慈悲,從而顯發佛性。也因此,他們一直抓牢現世的法不放,而不能一心修持正道。
「善惡之事,都不信之」,他們不相信善惡因果所攝的一切緣起規律,這就沒有辦法開展斷惡行善的安樂之道。也因此,一直困在極狹小的,以自我為中心,以索取為手段,以現世獲得名利為目標的邪道當中。心被這種邪見障蔽的緣故,就連些許的白法功德都沒辦法生起。
「謂之不然,終無有是」,由於內心執持邪見,認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認為人死如燈滅;行善沒有果報;不存在修道或者修道根本沒用等等,被這些障蔽的緣故,他口中就會說,這不合理、不對,根本沒這回事,這些都是迷信等等。
其實,他自己才是迷信,毫無道理、盲目地認為自己的想法正確,完全把真理置之門外。實際上,這些因果、四諦、前後世等所講的,是每個人心上真實不虛的法理,是顛撲不破的緣起規律,是真實的解脫正道。然而他卻一切都否認,完全無視,結果就使得他徹底陷在邪道中,還會由此招感未來無數的苦果。不僅如此,以這種邪見的力量,會使得他的本性不能開發,善根無法蘇醒,也因此,他會墮得越來越深,這是一個非常可悲的下場。
但坐此故,且自見之。更相瞻視,先後同然。轉相承受,父余教令。
「但坐此故,且自見之」,「坐」是因為的意思。意思是說,僅僅因為這種邪見障蔽的緣故,就自以為真正見到了事實真相。
比如現在有些人,連一本佛書都沒看過,完全不了解佛教教義,只是從媒體或別人的口中聽到了隻言片語,就妄下結論說:宗教全是麻醉人們的精神鴉片,是心靈空虛者的精神寄託。根本沒有前生後世,沒有因果報應,也沒有地獄天堂,更沒有佛國凈土,這一切都是宗教家編造出來,用來矇騙、恐嚇信徒的手段。還會自作聰明地說:在這個科學昌明的時代,怎麼還有這種迷信現象呢?居然還有人相信那些神話!
他自以為明白了真理,那就是,人一死就什麼都沒有了,根本沒有來世,更沒有因果報應。所以,人生的意義就在於盡情享受,要努力地打拚、奮鬥,去創造財富,為賺錢不擇手段也是理所應當。這樣就能享受悠閑、富裕的生活,享受愛情的美好,享受性愛的樂趣,享受名譽的滿足、事業的成功等等,這樣能盡情放縱慾望、滿足自我的人生才是精彩、充實的。
像這樣,內心持有無因果、無前後世等邪見的緣故,他的人生目的就是追求享樂,把整個生命都投入於求取現世的利益。這就是順世主義或者享樂主義,
「更相瞻視,先後同然」,意思是說,在周圍環境的影響下,使得他進一步地肯定,這種見解是正確的。
「更相瞻視」,再相互觀察時,放眼望去,世界上成千上萬的人都執持這種觀點。那些看破紅塵、出家修行的和尚、道士畢竟是少數,他們都屬於不正常的人,大概是精神上受了刺激,或者思想上有了偏差,出現了厭世心理,才走入了宗教生活。而絕大多數人,每天都活得很現實。就這樣,他們你看我、我看你,彼此效仿。每當出現一種由根本的順世邪見發展出的支分邪見時,人們就趨之若鶩;或者出現一位所謂的專家,說出一套符合人們慾望的言論時,大家就如蠅逐臭般地追隨。再經過媒體大範圍的傳播,人們就更認為很正確,覺得這就是真理。
當今時代,很多人都在效仿享樂主義、形式主義、消費主義、金錢至上等,包括應該張揚自我、放縱自我以及性解放等等,這些都是現代新推出的觀念,然而已經堂而皇之地成了主流思想。在這種思想的驅使下,人們的生活,比如穿著、髮型、說話方式,還有怎麼娛樂、怎麼度周末,需要什麼樣的環境,品味如何等等,以及為人處事的方式,包括人生觀、價值觀等都跟過去大不相同。
其實,這些本質上就是順世派的邪見,但很多人都願意按照這個來效仿,結果導致心被困在狹小的追求名利聲色的邪道中。因為已經深陷在邪見的海洋里,所以就連前後世、業因果等基本的事實,都很少有人能看清。而他們那種只追求現世利益,一生只為食和色等而奮鬥的觀念全是最低級的畜生性,連人性都沒有。
就像有些修行教言里說的,我們在得到人身時,就應努力讓人生具有實義。尤其要時時觀察自己的思維跟畜生的想法有什麼不同。意思是說,畜生也不想感受痛苦,希望獲得快樂,為了這個目的,每天忙忙碌碌地覓食,跟異性交媾等,此外再沒有更高尚的事了。如果我們作為人類,卻只會考慮這些,每天以這種低級的方式活著,此外再沒有更高的希求,那雖然身異於禽獸,但心跟禽獸已經沒有區別了。所以,作為一個人,必須跟畜生劃清界限,起碼要有人的品性,行持人倫之道。
然而當今時代,人們的心普遍被斷滅論所蒙蔽,對善法不屑一顧,對惡事卻競相效仿,以至於連基本的做人標準——五倫八德都極少有人守持。因為,只想著追求眼前快樂的話,那就只會唯利是圖,根本不肯替別人考慮,而行持人倫善道需要奉獻、付出,要放棄私慾,要有利人的善心,這就跟他們的想法大相徑庭了。
「先後同然」,後代子孫看上一輩是怎麼做的,他們也會那樣效仿。
這就看出,人類在不斷地走下坡路,也就是佛法里說的「減劫」。意思是說,這種邪見逐漸佔領主導地位,使得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持有這種觀念,之後再通過教育、輿論等方式傳輸給下一代。到了下一代,他們心裡的迷亂度、瘋狂度會愈演愈烈,如江河日下一般,越往後情況越糟糕。也就是說,從整體的邪見浪潮中,會發展出越來越多的煩惱和業的濁浪,這樣,後代的人在更污濁的內外因緣的支配下,就會把這股染污的勢力,發展得更加迅猛、激烈。
「轉相承受,父余教令」,意思是輾轉繼承邪見,通過一代一代的教導,使得人心被毒化、染污得越來越嚴重。
像這樣代代相傳,父母用這種邪見教導孩子,從小就給他灌輸那些錯誤觀念。以至於現在的孩子大多數特別自私,從小就知道「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心裡根本裝不下別人。問他長大了想做什麼,只會說要賺大錢、當大官、做大明星等等,已經鑽到錢眼裡去了,再沒有更高尚的理想。過去的孩子還會說長大要救死扶傷、造福人類等等。而現在的孩子很少會為別人著想。等他們長大後,當了父親,再教育自己的孩子時,情況就更惡劣了。
像今天,道德已經嚴重滑坡,人心普遍成了荒漠,很難找得到善心。這樣輾轉下去,人們只會越來越自私、瘋狂,道德將成為真空,最後可能再沒有人會提這個詞了。
先人祖父,素不為善,不識道德。身愚神暗,心塞意閉。死生之趣,善惡之道,自不能見,無有語者。吉凶禍福,競各作之,無一怪也。
「先人祖父,素不為善,不識道德」,這是說祖先、前輩們過去不修善積福,也不曉得能得安樂的正道是什麼。
意思是說,如果一種邪見一代一代地延續下去,時間久了,就會成為根深蒂固的陋習。可以看到,在世界上的有些國家、民族或者文化里,就遺留著祖輩傳下來的一些陋習。比如,個別民族為了驅魔要活埋兒童,為了遣除災難會讓少女嫁給流浪狗,還有很多地方認為殺生祭祀祖先沒有罪過等等。這些不順因果律的邪見,通過代代相承,逐漸深入人心,就形成了頑固的見解。就像這樣,現在基於斷滅論的盛行,各種各樣的支分邪見也在逐漸深入人心,成為了難以改變的癥結。將來世界會愈加地混亂,人心也會越來越險惡。舉世之中,很少有人會行持善法,擁有正確的見解,人們普遍喪失了清凈智慧,沒有辨別善惡取捨的能力。
「素不為善,不識道德」,《凈影疏》說:「素不為善,明其無行;不識道德,彰其無解。」我們知道,邪見障蔽正見,惡行障礙善行。這裡是說,前輩的人們不行善,沒有正見,按這種趨勢發展下去,後面的人也不會去行持善法。同樣,在見解上,也很少有人懂得行善得樂的正道。而且,由於邪見的障蔽,人們的辨別力會嚴重地退化。
相反,如果處在正法興盛的時代,從業果和皈依等世間善道開始,逐步地教化人心,這樣不斷地培植基礎,善法就會在世間日益興盛起來。人們的心也會逐漸被規範在正道上,智慧也會越來越明了。心對於善法和惡法,不再是無動於衷,而是變得非常敏感,一接觸就覺得,這個是善我應該做,那個是惡我應當舍,我要堅持正義,堅定地行善等等。而且會清楚地認識到,以什麼樣的善惡因,會感得怎樣的苦樂果,也就是對於善惡因果律會產生明確的認識。就樣就能逐漸認識道德的大義(「道德」指因果正道)。
從這裡開展下去,還會知道更深細的出世間緣起。也就是說,從最初的十善業道開始,人們會逐步了解到業感緣起;再從業感緣起推進,會了解到阿賴耶緣起;進一步了解到真如緣起;最後就能深入到法界緣起。像這樣,一層一層地深入進去,就會開出越來越深的慧解。那麼,依循著這條逐漸深入的緣起正道,就會出現越來越善妙的行為。
然而當今時代,由於染污因緣越來越多,人們的心被障蔽得太嚴重,普遍福德淺薄,心就很難信受正法,反而願意趣向邪法。所以,不必說佛法,就連世間的孔孟善道,都很少有人問津,已經成了無人關注的冷門。但那些世間惡法,像是愛情、娛樂,怎麼保養、健身,怎麼變得有魅力,怎麼迅速致富等等,講這些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趨之若鶩。
像這樣,人們的目光越來越短淺,變得只懂得追求現世的利益、享樂,不願意接受佛菩薩、聖賢的教導,更不會去行持正法。按照這樣發展下去,人就會一代不如一代,到後面,甚至連行善的能力都沒有了。比如,讓他發一念善心,或者做一件利人的善事,都會變得極其困難。就像《百業經》里講的,一個人累世慳貪成性,在百千世當中,無論見到什麼食物,都會說「給我吧」,從來沒說過「我不要」。意思是根本發不起施捨的善心。這就知道,如果熏入的惡習太深,善心就會完全被障蔽住,連很小的善心都發不出來。
不僅如此,邪見還會障蔽清凈的智慧,也就是對於正法的領悟力極差,邪慧反而越來越熾盛。如果心沒有被邪見障蔽,就像在過去人心淳樸的時代,只要稍微說幾句,心裡馬上就能明了。但在今天這個知識不斷升級的年代,人們對於正法已經變得非常無知、迷茫,這就表明清凈的正慧在不斷地減弱。
按照這樣發展下去,情況就會輾轉地惡化,一旦到達無可救藥的地步,那時候千佛出世也沒有辦法了。也就是說,如果人們造的惡業越來越深重,已經無法挽救時,就只能墮落惡趣了。而且,由於人們的心已經不堪接受正法,所以,整個時代都會陷入黑暗,那時候正法的光明就徹底隱沒了。
那麼,後繼的果報又如何呢?
「身愚神暗,心塞意閉」,後面還會出生各種惡劣的果報,非常可怕。也就是說,人們的身體不再做善事,做出來的全是殺、盜、淫等各種邪行,這叫做「身愚」。心也處在極度的無知當中,不要說出世間深廣的佛法,就連世間做人的道理,比如什麼是孝悌,都全然不知。心識變得極其愚痴,處在非常暗鈍的狀態里,不會想到更深遠的事,這就叫「神暗」。由於心被邪見嚴重地障蔽住了,那就沒辦法心開意解,所以說「心塞」。而且,心被各種煩惱、虛妄分別閉塞後,人就不開竅,行善的大門就打不開,這就是「意閉」。這時候,整個人都處在極重的業障中,內心對於行善提不起一點意樂,這就是深中邪見之毒的反映。
「死生之趣,善惡之道,自不能見,無有語者」,就這樣,對於「死生之趣」,也就是現在造業,死後會趣向什麼地方,這是指得果方面;對於「善惡之道」,也就是能趣向未來善趣和惡趣的業道,即所謂的善業和惡業,這是指因行,對於這樣的因果正理,「自不能見」,自己不能以智慧見到或者抉擇到,心一直處在迷茫、愚痴之中,對於自己的前途、命運渾然不知。而且,「無有語者」,也沒有人去教導他。像這樣,內外都不具備順緣,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消除他的邪見、邪行,這就是最可悲的事。
要知道,在邪見的驅使下,人們就會源源不斷地發生各種身、口、意的邪行。盡其一生,所造的無非是陷落惡趣的業。也就是說,以這種邪見的支配,就會使得各種惡性心理,像是貪婪、嗔恚、傲慢、嫉妒、競爭等等不斷地發展。而且心態越狂亂,就越是難以扭轉,也因此,從這種狂亂心中,會出生各種各樣的惡行。一旦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那時就要自我毀滅了。
現在很多人已經處在惡性循環里,按照這種趨勢發展下去,情況只會越來越糟糕,就像坐在一輛狂奔的列車上,直向萬丈深淵駛去那樣。所以,要讓他安靜下來,然後反觀自己,調整錯誤的觀念和行為,就相當困難了。換句話說,他已經中了很深的邪見之毒,完全喪失了理智,所做的唯一是引火焚身的事。然而他自己根本不知道,還在不斷地增長煩惱和業的毒素,這樣到最後就會把自己徹底毀滅。
要知道,按照因果律來衡量,哪怕造一個小小的惡業,將來都會有非常漫長、巨大的苦報,何況是在一生幾萬天里,日日夜夜不斷地造作各種惡業。由於他造業的程度太強,次數太多,所以這一生過後,就會墮入惡趣深淵。就像一個玉做的杯子,如果不小心摔在地上,那它「啪」地一下,就粉碎了,很難再恢復原狀。同樣,一下子墮入惡趣,就不曉得多少億劫之後才能恢復人身。像這樣,曾經造下的惡業,最終必定會摧壞他的身心;過去那些無視因果的狂亂行為,最終決定會讓他遭到慘重的報應。
「吉凶禍福,競各作之,無一怪也」,然而人們卻洋洋自得地認為,我們最有辦法,這麼做真正能夠趨吉避凶。在這種邪見的驅使下,他們都爭相做那些不符合因果正道的事,也就是通過各種世間狡詐的手段、掠奪的手段等,來謀取利益。認為這樣就能得到利益,能夠避免禍害。而且,沒有一個人認為這種做法有問題。但實際上,這是極為可笑的事。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任何人都在因果律的掌控中,沒有人能逃過。一旦業力成熟,就必定要感受果報,絕對沒辦法逃脫。
以下指示無常的定律。
生死常道,轉相嗣立。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婦,更相哭泣。顛倒上下,無常根本,皆當過去,不可常保。
「生死常道,轉相嗣立」,生死是世間的常態,所謂「諸行無常」,一切因緣所生法終歸壞滅,從最細的層面上講,有為法在產生後,無間就壞滅了,不會住到第二剎那。所以,世間有生必有死,任何出生的事物最終都會壞滅,所有的人只要有生,最後都會死亡。
「轉相嗣立」,「嗣立」,是繼承、連接的意思,指的是相續不斷,也就是前前壞滅,後後即起。有為法的相續就是生滅之流,前一段同類因緣一耗盡,很快會轉成下一段因緣的相續,這就是有情在生死中的情況。
但人們並不知道這一點,反而執著生命為常有,所以,當無常現前時,就會無法忍受,從而產生別離的憂苦。「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婦,更相哭泣」,或者父親哭兒子,或者兒子哭父親。兄弟、夫婦之間,也是活著的為死去的哭泣。
「顛倒上下,無常根本」,萬法都處在無常的規律中,沒有一個能避免,即使以佛的力量,也無法遮止有為法的無常變滅。要知道,無常就是有為法的法性,它成為世間萬象的根本法則。也就是說,無常將會吞盡世界上的一切。我們透過無常,就會知道世間萬法的真相,這裡大大小小的事物,各種各樣的顯現,無不是在展示無常。但是人們對此卻視而不見,反而以自己的意志去設想這些都能常存。
人都有這種妄想,希望「花常開,月常圓,人長久」,但這些只是妄想,畢竟不能實現,無常總是在因緣會聚時突然降臨。尤其在南瞻部洲里,更是沒有一點穩定性,常常會有突發事件出現。因為,這個世界上的人,過去造的業非常雜亂,人們就會感覺命運難以琢磨,往往在意想不到的時候,死亡突然降臨,而且會以一種反常的方式顯現出來。
「顛倒上下」,「上下」,指前後,是說按照正常情況,人們的死亡都有先後順序。比如年老的先死,年輕的後死;生重病的先死,健康的後死;或者遭受很大災難的先死,平安、幸福的後死。「顛倒」,但實際情況常常反過來。像是白髮人送黑髮人,自己的兒女還很年輕,但通過服毒、跳河、卧軌等自殺了,或者遭到飛來橫禍,比如車禍、食物中毒,突然得了傳染病等等,導致意外身亡。所以,人就像水上的浮泡那樣,非常脆弱,死緣稍一觸到,這個水泡就破滅了。
要知道,世界上處處遍布著死緣,出現任何一個,都足以讓人喪生。比如,有些人吃東西的時候,一下子卡在喉嚨里,上不來氣,就噎死了;有的人買彩票中了大獎,過於興奮就死了;或者做激烈運動的時候,心臟病突發,當場暴亡;有的人在河中溺死;還有的人太高興了,哈哈大笑而死;或者一口氣喘不過來就死了……諸如此類,世上的事難以預料,很多時候是顛倒著顯現的。再比如,一個平時非常健康的人,忽然檢查出得了癌症,而且已經是晚期,很快就死了;一個幼小的孩童,忽然遇到意外就夭折了;或者在世間一切都很圓滿,什麼事都稱心如意的人,忽然之間自己跌了一跤就死了。
總之,生死的情況都是由業來支配的,因緣一到,馬上就會死亡。
「皆當過去,不可常保」,世間上的一切顯現法都會過去,沒有一個能夠長久留存。我們去看過去千萬年的歷史就知道,這個世界上有過多少次的滄海桑田、桑田滄海。這一切曾經顯現過的法,現在都已經過去了,一點也留不住。而如今正顯現的這些法,也必然會一個個地消失。地球上的人類最終都會以死亡而告終。既然連根本的人都不能長存,何況由人而建立的國家、社會、家庭、事業等等,終究也會蕩然無存。
這樣就知道,世間法的根本就是無常,它滲透在有為法的每一點上面。細無常告訴我們,凡是因緣造成的法,都不會住到第二剎那,顯現一剎那就滅了。所以,整個世界就像一盞很大的油燈,裡面各個支分的燈焰在不斷地閃現,一剎那就沒有了;又像是不斷遷流的河水,瞬息萬變。像這樣,我們知道無常後,就知道這些都是苦的自性,都沒有實義,不可信賴,轉眼成空。
但世人並不了解這一點,反而把自己的幸福、快樂等都寄望在保有現世的法上面,這樣最終就會落得一場空。換句話說,如果你被現世的名利、感情等所蒙蔽,把一生的精力全部投注在這上面,這樣「投資」的話,最終必定徹底「虧本」,因為,這麼做換來的只是數不清的煩惱、惡業以及未來無數的苦果。這就成了在人生道路的抉擇上犯下的極大錯誤。
每個人都希望真正得到安樂,但很多人並不了解獲得安樂的方法,反而去捕捉那些無常、虛幻的法,之後在這裡面分別、執著,與他人競爭等等。而在這個過程中,所現起的無非是貪、嗔、痴等的煩惱和惡業。也就是說,由於那種追逐現世的心,人們的目光只會盯著現世的名利去看,在跟別人競爭的過程中,得到了就洋洋得意,不可一世,增長我慢;沒得到就不甘心,會不斷地增長貪婪;別人得到的時候,就會心生嫉妒;自己所得的被別人奪走時,還會生起很強的嗔恚心。
總之,這個世界上的大多數人,盡其一生都在追逐飲食、男女,就像一群野狗共同追逐肥肉一樣,基本已經墮落成畜生性了。也因此,他們造下的多數都是墮落惡趣的業,也就是已經讓自己的人身成了製造惡趣苦果,進而毀滅自己的工具。
其實,在真正悟道者的眼裡,從古至今的萬事萬物,都像電光一閃那樣,瞬間就滅盡了。也因此,顯現出來的一切法都沒有實義。而整個大千世界,就像海上許許多多的浮泡一樣,只是暫時顯現的一個幻影,極其脆弱,一瞬間就破滅了。想在這裡求取到實義,只是自己被常執所蒙蔽而已,為此付出的一切,無非是在增長煩惱和業,只是在為繼續輪轉生死增加錯亂的動力罷了。意思是說,以這種錯亂慣性的力量,會使得你深陷在輪迴之中。
我們要放下世間里的一切,生到出世間的佛國凈土。要看清楚,世間任何法都不是我們應該寄望的地方,對這些寄予的希望越大,最終失望就越大。因為,世上的一切法都不可依靠,都是保不住的,最終必定壞滅一空。而我們所要尋求的,是一個永恆的安身之處,那就是極樂凈土。一生到那裡,就已經成就了無量壽。而且,極樂國土裡沒有任何衰變的苦,所謂「建立常然,無衰無變」。而且,生到那裡後,自然就能止息一切虛妄求取,最終會證得不生不滅的法性理體。因為這個原因,我們就要放下娑婆世界裡的一切虛幻名利,一心尋求真實永恆的安樂。
推薦閱讀:
※慈法法師:《大方等大集賢護經》又名《般舟三昧經》講記 8
※信願法師:何故舍諸行偏取念佛為往生願
※釋智諭法師開示
※臨終助念答問 凈空法師講述 下
※恆傳法師:《藥師經》上有雖不破屍羅而破規則,這裡的「屍羅」是什麼意思呀?
TAG: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