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孩子三歲前,父母一定要做的幾件事,不然越長大越難管!

文|福林媽咪

都說孩子「三歲看大,七歲防老」,其實在娘胎里,都已經決定了孩子大多的性格和天賦!正因為3歲前,孩子的大腦發育佔了近80%,所以這個年齡段的教育和引導至關重要。

習慣決定成敗,而性格則決定命運。孩子的好習慣要從小培養,一個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會讓孩子受益一生,而自立、自強、自信的性格更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三歲前,有幾件事父母一定要做到位!


1、規律作息

28天養成一個習慣,而規律的作息習慣更是尤為重要。早睡早起不僅有利於孩子的身體成長發育,更利於孩子認知時間的概念。

很多孩子一放假,作息就亂了,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看電視、玩電腦、扣手機。沒有時間概念,懶散、隨性,而這些都跟不規律的作息習慣有關。父母想孩子長大後不操心,小時候習慣的養成就要多費心思。

孩子3歲前的教育都在父母,父母做好榜樣,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規律的作息習慣潛移默化中就養成了。


2、不溺愛

對於大多數父母來說,愛和溺愛的界限太模糊,很多時候都分不清楚。甚至因為太愛孩子了,所以溺愛他一次,讓他任性一次又有何妨?這種心理,父母都會有,做到「不溺愛」實在不容易。

都說「愛是孩子健康成長的營養品」,而「溺愛是成長路上的梗」,眾星捧月、以孩子為中心,只會讓孩子產生優越感。他不知道分享、尊重、承擔,更體會不到成長過程中的快樂和悲傷。

父母的包辦,只會讓孩子離獨立、自強越來越遠,他學會的只有依賴。這樣步入學校、社會,孩子會很難適應,更缺乏動手能力、執行能力。


3、不過度催促

催促孩子很正常,過度催促就會給孩子造成壓迫感。什麼「快點、媽媽上班要遲到了」、「快點吃,還剩這麼多」、「走快點兒、慢死了你」....在媽媽的催促下,孩子馬馬虎虎的將事情做完了。

這種催促行為只會讓孩子感到局促,沒有思考空間,責任心也會減弱。因為,爸爸媽媽提醒就可以了,孩子不用操心,時間長了就會產生過度的依賴。

孩子的節奏和父母本就不在一個頻道上,給孩子時間,讓他自己去學習和適應。不要一味的去催促他,更別因為他慢,做的不好,而幫他做事情。給他一個好的成長環境,父母做好榜樣,慢慢的引導他就好。


相關文章推薦:《慣子如害子,家長的這六種行為,將會毀了孩子一生!可你還在做》

推薦閱讀:

爸爸喜歡鹿晗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19歲 能不能拒絕父母的要求?
如何應對父母催婚?
我的每篇文章,老爸老媽都會看
你的父母來電,接通還是掛斷?

TAG:孩子 | 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