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好父母勝似好學校

社會越來越多元化,使孩子得到更豐富資源的同時,也帶來更多的危險。現在青少年的問題花樣很多。過去孩子的問題多為早戀、偶像崇拜、打架,現在則出現網路成癮、手機依賴、性安全、網路婚姻等眾多花樣。家庭不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變得開放,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也在不斷減弱。

家長的教育方式也有問題。為時刻提防社會上的不良影響,家長採取「堵」的方式,一回家就檢查電視、電腦是否發熱,給孩子帶上定位器,監控孩子的手機簡訊。另外還有「壓」,升學壓力是父母、孩子永遠的痛,在「千萬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這一錯誤觀念的影響下,孩子從小到大一直在補課,拼成績,拼名校,由此產生家長普遍的育兒焦慮。管多了怕孩子煩,管少了怕孩子走錯路。

事實上,做一個輕鬆的父母並不特別難,關鍵要掌握家庭教育中幾個重要的環節。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如何正確地影響孩子呢?一個總的原則就是,家長要跟著孩子一起成長,跟孩子一起變。每位家長都是第一次當父母,他們接納新生命的到來,陪伴新生命的成長,都是一個學習成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允許出錯,但要及時改正。

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要與他建立親密關係,與他成為朋友,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氣氛,孩子到了少年時期,父母要學會欣賞孩子的優點;孩子處於青春期時,父母更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體驗生活,獨自處理事情、思考問題。

父母要有洞察力,在每一個階段都要看清自己與孩子的關係,如果出現問題要及時有效地溝通,進行有效溝通的前提是父母對孩子的充分尊重。父母要懂得,好的親子關係勝過好的教育。在中式的家庭教育中,父母過於重視教育的正確性,而忽視了有效性,忽略了親子關係的溫暖與激勵作用。中國父母總覺得對孩子的教育都是正確的,可並不一定有效。當父母說教的時候,孩子是否聽進去了?是否把頭扭到一邊,以沉默抗拒?甚至把門關起來?要知道,永遠正確的父母是非常可怕的,要使教育有效,最重要的是建立溫暖的親子關係。

現在的父母與孩子普遍缺乏溝通,很多孩子一回家就把門關上。關門其實是孩子的一個表情,表達的是「別理我,我不願意跟你說話」的意思。因此,孩子成了家長最熟悉的陌生人,雖天天見面,卻不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孩子為什麼要關門?因為在家裡的對話中,家長往往不是父母,而成了道德的評判者、喋喋不休的說教者、永遠正確的建議者,這使對話充滿說服、威脅、控制與建議。其實它們都是溝通的絆腳石,阻礙了孩子表達內心感受。孩子會感到,家長的反應是對他們感受的不接納,他們只好閉嘴,或為自己辯護,或充滿憤怒。

事實上,孩子在遇到問題,情緒出現困擾時,最需要的並不是一個教育家,而是能了解自己,關懷和包容自己的父母。如果孩子不願意將在外面遇到的困擾告訴父母,最可能的原因是:父母曾在聽過孩子的訴說之後,並沒有表現出孩子所期待的接納,孩子的心情得不到安撫,甚至會加深創傷。

傾聽與接納更具有建設性和有效性,比教育更重要,因為傾聽與接納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重要的,受到了尊重,有價值,才能有足夠的力量去改變自己,因此獲得成長。

一個小例子或許可以充分說明這一點。一天,4歲的小女孩圓圓哭著不願意去幼兒園,媽媽怎麼說都沒用。在幼兒園門口,圓圓怎麼都不願意進去,媽媽沒辦法了,索性蹲下來,聽孩子哭哭啼啼的抱怨。圓圓絮絮叨叨地說幼兒園這不好那不好,媽媽安靜地聽著。10分鐘後,圓圓忽然站起來,把眼淚一抹,書包一背,說:「媽媽,再見,我要進去了,你也該去上班了。」圓圓的舉動讓媽媽愣了好久才回過神來。其實,4歲的孩子已經有了足夠的理性,她所需要的只是傾聽與接納。

孩子出現各種狀況時,家長很容易只看見孩子的問題,卻看不見背後的需求。事實上,「問題行為」是孩子表達需求的另類方式,孩子借「問題行為」釋放出被壓抑的心理需求。因此,出問題的永遠是隱藏在表面背後的「需求」,而不是行為本身。

一個人的成長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不斷處理需求的過程,與一些本質情感相連的需求不被滿足,就會產生成長創傷。這些哪怕最微小的生命經驗。都可能對一個孩子的成長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即使他長大成人,遭遇到一些挫折,可能都是這些微小而重要的生命經驗的再現。

在權威與民主,管束與放縱之間,家長無時無刻不在選擇。它們的平衡在哪裡?市場上出現一本書《千萬別管孩子》,但馬上又新出一本《孩子是管出來的》,讓家長無所適從。

家長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任務,是有階段性的,家庭教育的重點和方法也因此而不同。在幼兒和小學階段,家長的目標是:幫孩子建立安全感,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遵守規則,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精神。

讓孩子小的時候就去上寄宿學校,其實有不小的風險,因為安全感來源於孩子對看護者(一般是媽媽)的依戀。這是孩子形成良好性格的基礎,因為母親就是世界,這個世界是否溫暖,是否可以依靠,決定了孩子是否能以積極健康的心態與世界互動,是否信任世界,並有勇氣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孩子有了安全感之後,就能夠開始學習。

孩子如果沒有規則,就會用各種方式去觸摸世界的底線,並用各種方式去突破所謂的底線,因此出現各種任性的行為。比方說,他們伸出小手去拉燈繩,雙眼卻嚴肅地盯著你。這搗亂的行為其實是非常理智的,他嚴肅地看著你,因為你和你的反應(而非燈繩)才是他的目的所在。規則與權威有助於安全感的建立,一個放縱任性的孩子往往沒有安全感,所以才會用各種行為去試探。

要讓孩子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精神,給孩子打開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並讓他們學習承擔責任,接受並反省自己的行為帶來的後果。通過這種方式,孩子也可以從自己的錯誤中吸取教訓。

進入中學,尤其是高中後,是孩子「做自己」的時期,孩子獨立的自我意識正在形成,並建立起大致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開始觀察社會,渴望了解人生。孩子所有的理想與對未來的憧憬只有一個核心:我在社會的位置。這時,父母的教育重點在於:如何理解自我與社會的關係,給孩子社會性的引導。這個時候,最怕的是一些家長搞不清自己的角色,在孩子面前扮演管教者的角色。成長中的孩子最討厭的是自己交朋友、報志願,甚至穿什麼衣服家長都要管。長期的壓制要麼讓孩子將暴力外化到別人身上,要麼讓孩子什麼都怕。

還有些家長有「最好」情結: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老師、做最好的家長。其實,什麼都可以做到最好,就是家長不能做到最好,做到剛剛好就可以了。

因為,最好的父母最容易犯這樣一些錯誤:以孩子為中心,犧牲了自己的需求、興趣;為孩子包辦一切,剝奪了孩子應該體驗、承擔的。以孩子為中心的家庭培養出的往往是放縱的、自我的、沒有責任心的孩子。而且當父母犧牲自己的一切時,肯定會對孩子期望過高,要求過高,孩子也會因此承受更大的壓力。

因此,我們要做「真實的父母」:堅持自己的獨立性,重視自己的需要,坦白地說出自己的感受,讓孩子承擔家庭的一部分責任和義務。這種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才會獨立、有主見、寬容、能夠理解他人,父母也會更有成就感和價值感。

推薦閱讀:

誰不是一邊離家出走,一邊靠爸媽活著
你是好父母嗎?
父母不工作 總向孩子要錢 該不該給?
想步入IT行業 可是沒有方向啊 到底我該怎麼辦...?
父母逼婚,你死我活,該怎麼辦?

TAG:父母 | 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