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電學一詞一圖講解35—《短-長-短周期現象》
1983年,Kay首先發現尖端扭轉型室速發作時常伴有長-短周期現象。1986年,Roden認為部分長-短周期現象前面存在的短周期也參與了心動過速的誘發,因而將這種情況稱為短-長-短周期現象。
【定義】短-長-短周期現象(short-long-shortsequencecycly)由3部分組成:第1個是短周期(pre-pausecycly),是指第1個早搏的聯律間期短;第2個是長周期(preparingcycle),是指第1個早搏形成的代償間期長;第3個又是短周期(triggercycle),是指第2個早搏的聯律間期也同樣短,短-長-短周期現象出現時,很可能引發室性或房性心動過速。
【心電圖特點】短-長-短周期現象的心電圖表現簡單而明確(圖1A):①第1個短間期是早搏的短聯律間期形成的;②長間期是早搏形成的長代償間期;③第2個短間期是第2次早搏的短聯律間期形成的.短-長-短周期現象可以發生在心室或心房水平並誘發室性或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應當指出,只有誘發了心動過速的短-長-短周期現象才被認可,而早搏二聯律組合成的短-長-短周期不被認為是短-長-短周期現象。
【發生機制】短-長-短周期的出現使心率突然變為不規則,引起心室除極不同步和復極離散度的異常增加。而且,長周期後容易發生早後除極,引起觸發性室早或室性心動過速,尤其是尖端扭轉型室速。有資料證實,在短-長-短周期誘發尖端扭轉型室速的患者中,心室局部復極電位差最大的部位容易發生早後除極。
【臨床意義】短-長-短周期現象發生在心房或心室時,能夠引起局部的心電不穩定,進而發生房性或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甚至尖端扭轉型室速、室顫。有人估計很大比例的心性猝死、運動及激動誘發的室速、室顫均與短-長-短周期現象有關。ICD記錄的室性心律失常的發生,約25%—45%由短-長-短周期誘發(尖端扭轉型室速患者≥60%)。
此外,臨床心電圖中的長-短周期現象(圖1B),是指長周期與短周期(早搏)先後出現組合而成,不屬於短-長-短周期現象,長-短周期現象也可以引起室速或室顫,二者的臨床意義相似。
推薦閱讀:
※尤陳俊 | 作為問題的「問題意識」——從法學論文寫作中的命題缺失現象切入
※更年期為啥「火氣大」(聚焦·更年期現象調查(上))
※中國千年外交與「憤青」現象
※大門口一旦有這4大現象,將來必是大富大貴之人!是你家嗎?
※男女不育不孕的現象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