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無法做出明智選擇?
牛仔褲 自虐
選擇的悖論 你可以過得更好
共計2960字丨建議閱讀時間6分鐘
前言
當代中國正處於一個非常奇妙的發展階段:一方面,我們欣喜地迎接「大數據時代」,選擇非常的豐富和多,另一方面,我們常常陷入「別無選擇」的狀態,選擇非常的貧瘠和少。
多即是少
大約6年前,我去蓋普(GAP)時裝品牌店買牛仔褲。我是那種會把一條褲子穿到爛才買新褲子的人,所以從上次掏腰包到現在,已經隔了好長一段時間了。一位年輕銷售員走過來,親切地問我有什麼需要。
「我想買一條牛仔褲,腰圍32,褲長28 的。」我說。
「您想要修身款、簡約款、休閑款、寬鬆款還是超寬鬆款呢?」她回應道,「您想要石洗的、酸洗的還是砂洗的?拉鏈的還是紐扣的?褪色的還是一般的?」
我驚呆了。一兩分鐘之後我對那位銷售員說:「我只是想買條普通的牛仔褲,就是以前在市面上唯一能看到的那種款式。」這反倒難倒了她。在問過資歷更深的同事後,她終於知道了「普通」牛仔褲長什麼樣子,然後告訴我在哪個貨架。
麻煩出現了,當我知道可以有那麼多選擇後,我不再確定一條「普通」的牛仔褲是不是我想要的。或許簡約款和休閑款穿起來更舒服。既然我已經泄露了自己在時裝潮流方面是多麼落伍,我就索性問那位銷售員,寬鬆款、休閑款和簡約款之間有什麼區別。她拿出一個圖樣,向我展示幾種剪裁有何不同。可我還是無法縮小選擇的範圍,於是我決定都試試看。
每個款式的牛仔褲我都試了一條,並且在鏡子前仔細地打量了自己一番,又再次讓銷售員進一步說明這幾款的區別。儘管我依然毫無頭緒,但我深信總有一款最適合自己,我一定要把它找出來。最後我選擇了簡約款,因為休閑款顯得我的腰很粗,還得搭配衣服來遮掩。
這條牛仔褲穿上去剛剛好,但我還是覺得買條褲子不應該變成耗費一整天的大工程。商店為顧客提供了林林總總的選擇,的確為不同品味、不同體型的顧客帶來了方便。不過,選擇過剩也造成了新的麻煩。在有這麼多選擇之前,像我這樣的顧客也許買不到百分百合身的牛仔褲,但那也不過是5 分鐘之內就能解決的事。現在它變成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我不得不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還讓自己充滿懷疑、焦慮,擔驚受怕。
選牛仔褲不過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卻暗示著貫穿全書的一個重要主題,那就是:當人們無從選擇的時候,生活似乎是無法忍受的。在當今鼓吹消費的文化中,選擇不斷增加,自主權、控制權和自由度也隨之增大, 社會正在朝著更積極的方向發展。不過當選擇數量持續增加時,海量選擇的消極作用就會顯現。要是可供選擇的數目繼續瘋長,可能會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在這種情況下,選擇不再是自由,而是自虐。
自虐?
這種說法有點誇張,尤其是在買牛仔褲這件事情上。不過本書的主題絕不只是討論怎樣挑選商品。這本書涉及人們在生活中所要面對的所有選擇:教育、職業、友誼、性、戀愛、生兒育女以及宗教信仰。選擇無疑會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讓我們可以掌控自己的命運,離「心想事成」的目標越來越近。選擇是擁有自主權的重要指標,而自主權又會對人們的幸福感產生重大影響。身心健康的人都渴望並需要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可另一方面,「有選擇是好事」並不代表選擇越多越好。稍後,我就會向你證明,選擇太多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我們的文化推崇自由、事事自己做主以及選擇多元化,在這種氛圍中,我們不願放棄任何一個選擇。但若想牢牢抓住所有的選擇,可能會使人做出糟糕的決定,導致焦慮感上升, 壓力和不滿增加,嚴重時甚至會患上抑鬱症。
多年前,大名鼎鼎的政治哲學家以賽亞· 伯林 (Isaiah Berlin)提出一個重要觀點,他把自由劃分為消極自由(negative liberty)和積極自由(positiveliberty)。消極自由是一種「不做」的自由(liberty from),人們有免受他人強制的自由,不按他人意願來做事的自由。而積極自由是一種「去做」( liberty to)的自由,做自己生活的主人,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有意義、更有分量。通常情況下,這兩種自由是如影隨形的。要是人們無法擺脫想「不做」的事情,也就不會有「去做」的自由。但這兩種自由並非總是同時出現。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哲學家阿馬蒂亞· 森(Amartya Sen)也研究過自由和自主的本質與重要性,以及促進二者發展的條件。在著作《以自由看待發展》(Development as Freedom )中,他對選擇本身的重要性和它在我們生活中的實際作用進行了區分。他建議,與其盲目崇拜選擇自由,我們更應該問問自己:這種選擇的自由是讓我們過得更好還是更糟?是讓我們變得更靈活還是更被動?是增強還是削弱了我們的自尊心?是讓我們與他人的關係更親密還是更疏遠?
自由在自尊、公眾參與、能動性和自我成長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但不是所有的選擇都可以讓人更自由。尤其是增加物品和服務的選擇,對於我們上面所說的這種自由毫無裨益。實際上,過多的選擇會佔據原本可以用於其他事情的時間和精力,因此反而會侵犯我們的自由。
我發現,儘管選擇越來越多,許多美國人對生活的滿意度卻變低了。本書希望解釋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並提出改善的建議。這可不是一件小事。美國的立國之本乃是承諾讓個人擁有自由與自主權,而自由選擇的權利就是最為核心的價值。不過依我看來,要是認為「自由=選擇」那就是跟自己過不去了,就好像我們非得增加選擇的數量才能獲得更大的自由似的。
和這個觀點不同,我相信只有學會對真正重要的事情做出恰當的選擇,同時卸下為那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做選擇的擔子,才能獲得最大限度的自由。本書第一部分將會探討近年來人們所面對的選擇是怎樣與日俱增的。第二部分探討我們是怎樣做選擇的,你會看到做出一個明智的選擇是多麼不容易的事。對於一切都要選最好的人而言更是難上加難,我把這類人稱做最大化者(maximizer)。第三部分是關於選擇折磨我們的表現以及其中的原因。這部分提出了一個問題:選擇機會的增多是否真的讓我們更快樂?結論是,大多數時候並非如此。同時,這個部分還會解釋增加選擇不會讓人們過得更好的原因,比如適應、後悔、機會成本、期望值上升以及那種被其他人比下去的挫敗感。綜上所述,選擇太多或許真的是導致抑鬱症在西方國家蔓延的誘因。最後,在第四部分我會給你一些建議,讓你學會在這個到處都是自由選擇的時代里趨利避害,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你將會了解到許多心理學家、經濟學家、市場營銷學家以及決策科學家在選擇與決策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從中我們可以有很多重要收穫,其中一些結論並不那麼顯而易見,有一些甚至違反我們的直覺,比如:
1. 想過得更好,就應該在選擇的自由上自願接受一些限制,而不是完全拒絕束縛;
2. 想過得更好,就該追求「足夠好」,而不是「最好」;
3. 想過得更好,就該降低對選擇結果的期望;
4. 想過得更好,做決定時就不應該給自己留退路;
5. 想過得更好,就應該少關注身邊的人在做什麼。
有些生活中的常識,如選擇越多越好、高標準出好結果、有退路總比沒有好,正好與上面提到的結論截然相反。我希望告訴大家,這些常識其實是錯的,至少在我們做決定時,不是選擇越多我們就會越滿意。
正如前文所說,我們要去了解那些讓人不堪重負的選擇,因為它們對人類生活方方面面的影響不容忽視。要建立過量選擇的檔案,我們必須從需求層次中的底層開始,慢慢往上走。那就讓我們先去逛逛街,買買東西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