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文看方孝孺
老文看方孝孺
文久遠 20124月8日
在秦朝至清朝的這段歷史中,被敵朝後朝殺死的忠臣烈士很多,其中最著名的當數文天祥與方孝孺。這兩人相似之處很多,讀起書來過目不忘,詩書文章冠絕一時,仕途坎坷奮鬥不已,事權在手卻昏招敗招齊出,君朝不滅自身不死決不罷休;還要遺存氣節名聲,期冀後人崇拜仿效。當代社會應該怎樣看待方孝孺其人其事呢?先來看看清朝張廷玉編撰的{明史.方孝孺傳}及谷應泰所作{明史紀事本末}描述的主流版本。
方孝孺(1357-1402),字希直,號遜志,浙江寧海人;自幼警敏好學,師從被譽為明初詩文三大家之一的宋濂,學成後以明王道、致太平為己任,被後人冠以明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散文家、思想家。其父方克勤亦為一方名儒,曾任濟寧知府,在任時清廉簡樸,體恤百姓,「一郡饒足」;洪武七年(1374),方克勤列為山東行省六府中政績考核之最;1376年10月方克勤因「空印案」在南京被斬首。方孝孺因此而悲傷,對君主卻無怨恨之心,也未從中悟出什麼道理。此後才學漸顯,經朝中大臣推薦,明太祖朱元璋曾在1382年及1392年兩次接見方孝孺,對其端莊舉止和淵博學問甚為滿意,更知其政見思想與當時的嚴刑峻法不符,僅曰:「此非用孝孺時」,便有留存培養,以待方孝孺「日後輔佐子孫之意」,並「厚禮遣回鄉」。
1398年建文帝即位後,先任命方孝孺為翰林院侍講,並啟用齊泰為兵部尚書、黃子澄為太常寺卿,參與國事,這三人構成建文帝的核心班底。方孝孺始得一展才學,擔任總裁,纂修{明太祖實錄}及{類要}等史籍。明史說:「凡國家大事,常命孝孺就坐前批答」,殊榮如此,方孝孺敢不竭誠效命。在短短的四年間,方孝孺協助建文帝做了三件事。
其一為建文改制:朱允炆自幼熟讀儒家經書,深得仁義忠恕之道,性情與其父太子朱標同樣溫文儒雅,即長皆以寬大著稱,卻與其祖父朱元璋的狠毒霸氣嚴刑峻法大相徑庭。朱元璋在位時,朱允炆就參考《禮經》及歷朝刑法,修改《大明律》中七十三條過份嚴苛的條文,深得民心官望;建文帝即位後,又受方孝儒「以德為主,以法輔之」儒家思想的影響,悉去太祖苛酷專濫之政,採取減輕江浙重賦,減少兵役負擔,精簡機構,提升文官職權,開廣言路,虛心納諫等項政策;「……賜天下明年田租之半,釋黥軍及囚徒還鄉里」。這種托古改制建立在理想主義基礎上,在沒有改動當時的政治、經濟體制的前提下,收效一時,對於提升建文帝對政權的控制力並沒有多大成效;
其二為削藩:明太祖為鞏固皇室,曾大封宗室25人為藩王,各藩王擁私人護衛軍隊少則三千,多至一萬九千人。駐守北方邊境的九位邊王軍權更大,如寧王「帶甲八萬,革車六千」。朱允炆在皇太孫時就有削藩念頭,即位後立刻推行將兵權收回朝廷的政策,下令各藩王的地方文武官員聽從朝廷節制,以避免尾大不掉,威脅中央政權。建文帝的削藩政策主要由齊泰、黃子澄推行,先後廢黜周王、齊王、湘王、代王及岷王。這項政策觸動了各藩王的既得權益,也影響了各藩屬地中高級文臣武將的人際關係,阻力極大;
其三為靖難之役:燕王朱棣為朱元璋第四子,成年後多次參與對元作戰,取得不少戰功勝績,在軍隊中影響力極大。1398年,建文帝開始削藩,朱棣自知不可善了,先裝病發瘋拖延時間,再謀劃奪取北平城,並援引《皇明祖訓》,指斥建文帝身邊的齊泰和黃子澄為奸臣,以「靖難」清君側為名,發兵南京。先後戰勝建文帝所遣大將耿炳文、李景隆、盛庸、鐵鉉、何福,終於在1402年攻進南京,建文帝在焚宮後不知所終,朱棣於7月17日稱帝,是為明太宗(後改為明成祖)。
在靖難之役中,方孝孺始終參贊軍務,「詔檄皆出其手」,出了不少昏招敗招,直接導致建文帝敗亡,例證如下:
3.1. 削藩政策實施後,建文帝先放回燕王在南京作為人質的三個兒子,以示對燕王無斬盡殺絕之意;此時建文帝猶銳意文治,日與方孝孺等討論《周官》法度,以北兵為不足憂。朱棣起兵靖難後,建文帝還告誡諸將士曰:「昔蕭繹舉兵入京,而令其下曰:"一門之內,自極兵威,不祥之極。』今爾將士與燕王對壘,務體此意,毋使朕有殺叔父名」;天大地大,鎮壓造反兵變為最大!方孝孺與建文帝安坐論道,聽任建文帝發出與燕王對壘不能打殺之妄命,致使朝廷將士在平叛過程中,多次放縱燕王;燕王無後顧之憂,更堅奪位之志;
3.2.耿炳文敗軍後,黃子澄推薦李景隆出任平叛將領,建文帝認可,方孝孺擬旨。李景隆志大才疏,心高氣傲,與朱棣對陣一敗再敗,損兵折將數十萬;逃回京城,方孝孺罵他幾句也就作罷,「壞陛下事者,此賊也」;建文帝居然不忍殺李景隆以告慰陣亡將士,致使文臣武將寒心。朱棣兵臨南京時,正是李景隆開門投誠,葬送建文帝天下,一飲一啄,豈非天數?!
3.3. 朱棣得寧王軍卒,收編李景隆殘軍敗將,軍勢大盛,叔侄雙方力量開始平衡。方孝孺又施懷柔策,建文帝下令,孝孺草詔,「赦燕王父子及諸將士罪,使歸本國,勿預兵政,仍復王爵,永為藩輔」。燕王反質曰:「朝廷許罷兵,而盛庸等攻北,絕糧餉,與詔旨背馳。」帝得書,有罷兵意,以示方孝孺曰:「此孝康皇帝同產弟,朕叔父也。吾他日不見宗廟神靈乎!」孝孺曰:「陛下果欲罷兵耶!即兵一罷散,不可復聚,彼長驅犯闕,何以御之?今軍聲大振,計捷書當不遠,願陛下毋惑甘言」。建言不能建策,你來我往,彼此相當,懷柔策失敗;
3.4.懷柔策失敗,又上離間計。方孝孺乃言於上曰:「兵家貴間,燕父子兄弟可間而離也。世子誠見疑,王必北歸;王歸而我餉道通,事乃可濟。」上善之,立命孝孺草書,遣錦衣衛千戶張安如燕貽世子,令歸朝廷,許以王燕。世子得書,不啟封,遣人並安等送軍前。中官黃儼者,比書至北平,則已先使人馳報燕王曰:「世子且反。」王疑之,問高煦。高煦曰:「世子固善太孫。」語未竟,世子所遣使以書及張安至。燕王啟視,遽曰:「嗟乎!幾殺吾子!」乃囚安等。施計不見成效,削藩至此,雙方已入不死不休局面;
3.5.朱棣軍隊渡過長江,逼近南京,建文帝下罪己詔,遣使四齣,征勤王兵。方孝孺曰:「事急矣,宜以計緩之,遣人許割地。稽延數日,東南募兵當至,長江天塹,北兵不閑舟楫,相與決戰於江上,勝敗未可知。」帝從之,乃以呂太后命,遣慶城郡主如燕師議和,以割地分南北為請。郡主,燕王從姊也。燕王見郡主哭,郡主亦哭。燕王問:「周、齊二王安在?」郡主言:「周王召還,未復爵;齊王仍拘囚。」建文帝敗勢已定,方孝孺提出割地求和之策,卻無強將雄兵為後盾。奈何削藩在前,傷及眾多皇親,燕王豈能退步;
3.6.燕王兵臨城下,「帝憂懼,或勸帝他幸,圖興復。孝孺立請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濟,當死社稷」;孝孺又曰:「城中尚有勁兵二十萬,城高池深,糧食充足。盡撤城外居民驅入城,城外積木,皆令民運入彼無所據,其能久駐乎!」帝從之,下令軍民商賈晝夜撤屋運木;方孝孺又請令諸王分守城門,乃命谷王橞、安王楹分守都城門,遣李景隆及兵部尚書茹瑺、都督王佐往龍潭,仍以割地講和為辭,觀虛實以待援兵。結果是陳碹以戰艦降燕,谷王橞、李景隆打開了城門,燕王兵馬佔領南京,建文帝也在一場大火之後「不知所終」。先打後敗,敗而後退,退而後守,守而等死,在方孝孺的參贊下,建文帝的強勢朝廷終於逐漸葬送。
靖難之役,朱棣勝出,接著就演出了中國歷史上最悲壯的一幕。
據{明史.列傳二十九}記載:成祖發北平,姚廣孝以孝孺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殺之。殺孝孺,天下讀書種子絕矣。」成祖頷之。至是欲使草詔。召至,悲慟聲徹殿陛。成祖降榻,勞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輔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國賴長君。」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顧左右授筆札,曰:「詔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筆於地,且哭且罵曰:「死即死耳,詔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諸市。孝孺慨然就死,作絕命詞曰:「天降亂離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計兮謀國用猶。忠臣發憤兮血淚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鳴呼哀哉兮庶不我尤!」時年四十有六。其門人德慶侯廖永忠之孫鏞與其弟銘,檢遺骸瘞聚寶門外山上。 孝孺有兄孝聞,力學篤行,先孝孺死。弟孝友與孝孺同就戮,亦賦詩一章而死。妻鄭及二子中憲、中愈先自經死,二女投秦淮河死。 孝孺工文章,醇深雄邁。每一篇出,海內爭相傳誦。永樂中,藏孝孺文者罪至死。門人王稌潛錄為《侯城集》,故後得行於世。
方孝孺案,明仁宗時有所鬆動,詔曰:「若方孝孺輩,皆忠臣,詔從寬典」,明「神宗初,有詔褒錄建文忠臣,建表忠祠於南京,首徐輝祖,次孝孺雲」。至此,方孝孺的忠烈義士形象才得到官方肯定,也成為文人學士的學習榜樣。但另外兩個版本,方孝孺的結局一樣,形象卻沒有這麼高大豐滿。
據{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之九下}記載:對於建文帝班底重臣,先發通緝令搜索緝拿,乙丑日(7月13日),「有執方孝孺來獻者,上指宮中煙焰,謂孝孺曰:此皆汝輩所為,汝罪何逃。孝孺叩頭祈哀,上顧左右曰:勿令遽死,遂收之」!
{明史·成祖本紀}記載與實錄卷基本相同:「丁丑,殺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並夷其族。坐奸黨死者甚眾」。明成祖己巳日(7月17日)登基,丁丑日(7月25日)才殺這幾人,何來要方孝孺草詔之說?!
如以主流版本為據,可以得出什麼結論呢?
朱棣為朱元璋第四子,「王貌奇偉,美髭髯。智勇有大略,能推誠任人」。朱元璋逝,三位兄長已亡故,皇侄朱允炆繼位;朱棣上位無望不說,還遭削藩命運,不得已抗命靖難,期間多遇挫折,是以攻下南京即位後,取消建文年號,滿腔怒火全發作在輔佐建文帝的文臣武將身上。殺齊泰、黃子澄及其家族,先在方孝孺面前剮殺方孝孺十族873人,再剮殺方孝孺;其餘兵部尚書鐵鉉、戶部侍郎卓敬、禮部尚書陳迪、刑部尚書暴昭、左僉都御史景清等人,或殺全家,或滅三族,慘烈至極。通過這種做法,朱棣明確地告訴文臣武將,不要參與皇室家務,否則就要遭滅門慘禍。但以史為鑒這句話,讀書人都知道,卻不是誰都能記在心頭,用在實處。明英宗、明代宗時期的奪門之變,于謙、王文等被殺;明世宗時期的大禮儀之爭,反對者被罷官或被入獄,受杖者一百八十餘人,杖死者十七人。
方孝孺被譽為當代「文種」,名動一時,熟讀史書,精擅詩文,上得廟堂,坐得教館,但在建文帝即位前卻一事無成,只能靠作文教書度日。建文帝一登上皇帝寶座,首先就任命方孝孺為翰林院侍講及學士,後又任史書編撰總裁,文學博士,與方孝孺結成亦師亦友亦輔的關係,方孝孺自然對建文帝感恩戴德,盡心儘力。建文帝並非政治家,方孝孺僅為文學家,齊泰、黃子澄亦非良將良相,湊在一起,幾年功夫就把建文朝葬送,朱元璋拚老命打下的江山還是落在兒子朱棣手上,時也命也運也數也!!!{明史.方孝孺傳}評價說:「帝王成事,蓋由天授。成祖之得天下,非人力所能御也。齊、黃、方、練之儔,抱謀國之忠,而乏制勝之策。然其忠憤激發,視刀鋸鼎鑊甘之若飴,百世而下,凜凜猶有生氣。是豈泄然不恤國事而以一死自謝者所可同日道哉!由是觀之,固未可以成敗之常見論也」。
儒家五常為仁義禮智信,除智之一字外,方孝孺四者皆備,殺身成仁仁為首;名臣五要為忠公能勤廉,除能之一字外,方孝孺四者傍身,獻身為忠忠當頭。伺君之側,昏招敗招齊出;終君之後,文臣武將陪斬;眼見親人受剮,更增方孝孺罵聲恨意,已達「烈」字最高境界。絕命詞中,猶有「天降亂離」、「 奸臣得計」之語,獨無葬送君國,「典守者不得辭其責」之悔悟。嗚呼!君國首重,民眾為基,綱舉目張,控制樞機,方能平定內憂外患,創建盛世;文武輔佐,智能為根,謀出略展,執行軍令,才可消除嚴刑峻法,成就功勛。如建文帝、方孝孺者,名正言順,欲造福於社稷民眾,卻空有仁厚胸懷,如椽筆墨,而無智計謀略,良相良將,結果適得其反,後人有意於仕途者可不深思乎!
明萬曆年間,湯顯祖為方孝孺修墓立碑建祠,清朝李鴻章在兩江總督任上又重修,民國期間再重建。不過屢建屢毀,多遭戰火。1999年在南京雨花台重新修建方孝孺墓,台階下路旁邊,安放方孝孺半身像,門樓牌坊上書「天地正氣」四個大字。綜上所述,似乎改為「忠烈榜樣」四字更為貼切。「忠」者,參贊君國毀亡之謂也;「烈」者,觀賞親屬剮殺之謂也。其意非此,結果如此,後世學子,夫復何言!!!
推薦閱讀:
※殺蛇八百遭惡報,方孝孺被朱棣滅十族
※方孝孺《默庵記》紙本 小楷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方孝孺之父造墳燒蛇遭報應滅十族
※方孝孺為什麼招怒明成祖被滅十族
※歷史上曾被誅滅十族的方孝孺
TAG:方孝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