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八 (3)

辰四、見取

見取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以薩迦耶見、邊執見、邪見,及所依所緣所因,俱有相應等法,比方他見,等隨觀執為最、為上,勝妙第一,唯用分別染污慧為體。

這一大段文是解釋「煩惱雜染」,現在這一節呢?是解釋十種煩惱,解釋到第四「見取」。

什麼叫做見取呢?「謂由親近不善丈夫」,這是說這樣的煩惱生起的因緣,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緣就是親近不是良好的人。

「聞非正法」,從這個人邊,聽聞不符合正理的法,沒有真理的法,就是不是佛法,不合緣起的道理。

「不如理作意故」,因為聽聞了這樣的法,就隨順這樣的法去虛妄分別,不合乎正理,所以就有了見取的煩惱了。這個見取是這樣生起的,但是它的內容究竟是什麼呢?

「以薩迦耶見、邊執見、邪見」等法為體,就是以「薩迦耶見」就是前面那個偽身見,是觀察色受想行識裡面,有個常恆住的、不變異的我,認為這樣的道理非常的好,非常的殊勝,就是「為最為上,勝妙第一」,這就叫做「見取」。

這個「取」就是愛著的意思,這個「見」就是薩迦耶見,就是他所信仰的,他所愛著的這種思想,這樣的理論。對這樣的理論,他認為是最殊勝的,就叫做「見取」。是以「薩迦耶見」。「邊執見」,這個邊執見就是前面講過,或者是斷見,或者是常見,認為這樣的思想最好,所以叫做「見取」。或者是「邪見」。撥無因果這些事情,認為這個思想是最殊勝的。

「及所依所緣所因」,不但是如此,還「及所依」,這個「所依」是什麼?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緣」呢?就是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有「所依」也決定有「所緣」的境界。但是還要有「所因」,就是種子。它從無始劫以來,這個虛妄熏習的種子是無量無邊的。不是說現在這個人有這樣的見,其實久遠也就有,久遠以來也有這種見。就是以前有這樣熏習過,所以他的識裡面,還是有這樣的種子的。因為以前有那樣的種子,現在遇見「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所以就出來了,這樣的見取的思想就出來了。

「俱有相應等法」,就是這個「所依所緣」就是俱有,同他這個思想同時的活動,同時的生住滅,就是「俱有」。「相應」,與他的識,他這樣的知見和他的心意識也是相合的。「等法」,就是這麼多的事情和合起來,那麼就叫做「見取」。

「比方他見等」「比方他見」,就是他的思想和別人的思想相對比的時候,對比一下。「等隨觀執,為最、為上,勝妙第一」,「等隨」昨天講過就是平等的,也就是普遍的隨一切境界。他去觀察的時候,就執著他自己的這個思想是最、是上,是勝妙第一的。這個「為最」,或者說是這個思想能解脫一切罪垢得清凈,能解脫一切煩惱能得涅槃,所以叫做上妙第一。所以他認為他的思想最殊勝,這是他自己用他的思想和別人的思想對比,他自己有這樣的結論,是最,是上,是勝妙第一。

這樣的思想若佛法來批評它呢?他是「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而有的。

「唯用分別染污慧為體」,只是用他的虛妄分別,不是清凈的智慧,是染污的智慧。「染污」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他這樣的分別會引起煩惱的,能令他有被煩惱所污染,有就樣的智慧,是這個見取的體性就是這樣子的。這是「非滅即滅,非道即道」,不是涅槃,不是聖道,但是他就認為這是涅槃,這是聖道,這是最殊勝、最圓滿的,所以叫做「見取」。

辰五、戒禁取

戒禁取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即於彼見,彼見隨行,若戒、若禁,及所依所緣所因,俱有相應等法,等隨觀執,為清凈、為解脫、為出離,唯用分別染污慧為體。

「見取」解釋完了,現在解釋這個,這是第五科,解釋這個「戒禁取」。戒禁取是怎麼一回事呢?謂由親近不善好,不好的人,「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所以有這樣的錯誤的想法,「戒禁取」。這個戒禁取的內容是什麼呢?

「即於彼見」,即於彼前面那個「見取」為先。這個「戒禁取」就是除了佛教,其餘的宗教的一切的儀軌,他們所遵守的一切的戒律,都屬於戒禁取。而這個戒禁取是一種行動,一種規則。這種行動、規則是以「見取」為首為先。這見取是內心的一種智慧,內心的一種染污慧,這個染污慧是個領導者,所以是彼見為先。

「彼見隨行」,也就是彼「見取」見,是戒禁取所隨行的。他要以見取為首領,為領導者,這個戒禁取就隨著它,隨著它去活動,是這麼意思,所以叫「彼見隨行」。  

「若戒、若禁」,或者這個宗教徒這個外道,他或者是有戒,或者是有禁,或者是有戒也有禁。

這個「戒」和「禁」有什麼不同呢?就是可以用佛法裡面對照著解釋,性戒名為「戒」,遮戒名為「禁」,這麼說也可以。那這個是《披尋記》上解釋,這個外道他所受持的「身護、語護」,保護他的身體、保護他的語言沒有違犯,這叫做「戒」。那麼他所穿的衣服,所吃的飲食,他各式各樣的威儀,各式各樣的規定,那一部份叫做「禁」,是這麼講。那麼他或者持戒,他所遵守的那個外道的戒,外道的禁。

即「所依」的六根,「所緣」的六境,「所因」的種子。「俱有相應等法」,這都是同時有,同一生住滅的,與他的思想相應的,這個戒禁取等法。

「等隨觀執,為清凈」,觀察他所尊重的、所愛著的這個戒禁取是清凈,能滅罪。到恆河裡面洗洗澡,沐浴一下能滅罪,持牛狗戒能滅罪,能夠解脫煩惱,能出離生死等。

「唯用分別染污慧為體」,而這個戒禁取,他也是虛妄分別的染污慧為他的體性。這是屬於分別煩惱,前面見取也是分別煩惱。分別煩惱是見道的時候都斷掉了,不須要修道,是見道時候就斷掉了。

這是「戒禁取、見取」這二取,「身見,邊見,邪見」是三見,三見加二取合起來就叫做「五利使」。

辰六、貪

貪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運失念故,於外及內可愛境界,若分別不分別染著為體。

這個是第六個「貪」,貪煩惱,這叫做「五鈍使」。「謂由」,也是和前面一樣,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就有這個貪的煩惱生起來。

「及由任運失念故」,不須要去虛妄分別,就是任運的失掉了正念,這煩惱就出來了。那麼這是俱生。這個貪分兩類,一種是由分別起的,一種是「由任運失念」而生起的。

和前面那個戒禁取、見取不同,所以這一個貪,是通於修道。修道也要斷,還是有貪,要斷這個貪,不只是見道。

但是這個「貪」究竟指什麼說的呢?「於外及內,可愛境界」,這個「內」就是自家的五蘊,色受想行識,「外」就是自身之外的其餘有情他的色受想行識。不管是內是外,「可愛境界」,能令你生起歡喜心的,順生樂受,這可愛境界,就叫做貪。

「若分別不分別,染著為體」,而這裡面有兩種情形,就是由分別生起的貪,第二種是不分別就有這種貪,任運的有這種貪。不管是哪一種,分別也好、不分別也好都是「染著為體」,就是在可愛的境界上有染著心,是名為「貪」。這是貪煩惱。

辰七、恚

恚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運失念故,於外及內,非愛境界,若分別不分別憎恚為體。

這個「恚」也通於見道所斷,修道所斷的。也是一樣「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善的人,不善的法,和不如理作意故,所以就有這恚的煩惱出來了。這個煩惱是分別所斷。「及由任運失念故」,還另外一種就是修道,修道的時候所斷的恚煩惱。就是於外及內,「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運失念故」,任運的失掉了正念的時候,就有這個恚的煩惱生起,這是修道所斷的。

「於外及內,非愛境界」,這是說這個恚的煩惱,有這麼樣的差別。在外面的非愛境界,或者內裡面的非愛境界,順生苦受,這個時候內心裏面有恚,有憤怒,就是想要傷害對方。

「若分別不分別憎恚為體」,這個煩惱有兩種,一種是分別生起的恚,一個是不分別任運生起的憎恚,就是這個恚煩惱的體性是這樣的。

辰八、慢

慢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運失念故,於外及內,高下勝劣,若分別不分別高舉為體。

這是第八科解釋「慢」。這「慢」字怎麼講呢?「謂由親近不善的人,聞非正法,有不如理作意故」,所以有憎恚的煩惱的體性。

「及由任運失念故」,他沒有去各處跑,他就安心在一處,但是還是失掉了念,失掉了正念。失掉正念的時候,這個恚也會出來。

「於外及內,高下勝劣」,這個外面的事情,他還很…內是自己。「高下」,這《披尋記》解釋得很清楚,這個年紀大的人叫「高」,年紀沒有那麼大,就叫做「下」。「勝劣」是品德,品德特別好的人叫做「勝」,品德馬馬虎虎的就叫做「劣」。對於這樣的高、下、勝、劣,那麼就會引起高慢心,引起這個慢心來。

這個慢心也是通於二種,若分別所斷的,若不分別心性高舉為體,雖然任運的就生起來這樣的煩惱,就是「任運失念故」,就有這高慢心出來了。是分別心生的慢,有不分別因緣而起的,其心「高舉為體」,為這慢的體性。「高舉」,就是感覺自己有很大的能力,別人不如我,就這個意思,就是這樣想生了「高慢心」。

辰九、無明者

無明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運失念故,於所知事,若分別不分別染污無知為體。

這「無明」是什麼呢?也是一樣「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所以有了無明。

「及由任運失念故」這無明也通於修道所斷的煩惱。

「於所知事,若分別不分別染污無知為體」,這個無明就是對所認識的一切的事情,四諦,十二因緣,六波羅蜜,十法界的因果,這就是「所知事」。「若分別不分別染污無知為體」,就是若分別心生起,若者不分別也自然的生起。不分別可是不染污,和這個分別煩惱是染污的,不分別煩惱不是染污的,為他的體性。這是說「無明」,約「親近不善丈夫…」,這一段這樣子說。

這「無明」下面的十二因緣,解釋得非常清楚。我們在別的地方還不大容易知道什麼叫做「無明」。下面十二因緣說的很清楚。最淺白的說,就是不知道有因果的道理,不相信有因果的道理,那就是「無明」了。過去的業招感現在的果報,現在的業招感未來的果報,包括範圍很多,你不知道,不知道那就是叫做「無明」。這個「明」是智慧,現在用無明就是愚痴,這麼樣是用這個方法來表示。

實在來說呢?「無明」在這裡看出來也是有種子的。「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所以熏成了無明。「及由任運失念故」,有無明。「於所知事」,這是說無明的相貌,「於所知事,若分別不分別染污無知為體」是這樣意思。

這個「無明」在經論上看,它也是因緣生法。其中最明顯的一樣事,就是吝法。人家請你說法,你不說,這個佛法要保密,自己不能講出去,這就是一個…將來就會特別的無知。

說是這盤特迦、周利盤特迦那位阿羅漢,他過去的時候是個三藏法師,通達經律論的大法師的,但是就是因為吝法,所以後來就是笨得很,什麼也學不會,一點記憶力也沒有。

另外也有的地方提到一位大比丘,五百位比丘教他一個人學習佛法,都教不會,他就是學不來。學不來他一天、二天也可能沒有什麼,久了這個自尊心受到傷害,就是沒有生存的意志了,活不下去了。國王來請這個五百位比丘吃飯,這五百位比丘說:你不要去,你就在這看門口好了。當然他也不去了,他是年紀又大,又笨,什麼也不會,那麼只好看門口。看門口這個時候,心裏面很懊惱,就拿著繩子到後面花園裡面,就是套在樹上要自殺,上吊要死。這個時候佛知道了,他就來了,佛說:你幹什麼?他就很坦白的說:哎呀!我在這裡太痛苦了,說他這個笨!五百位法師教我學習佛法,一點都學不會,種種的所受人家輕視,活不下去了。佛說你知道這五百比丘怎麼回事?前生是你徒弟跟你學佛法的,你因為吝法,總是一些佛法是妙法,隱藏起來,保密不說。或者是有什麼條件,或者說你若給我紅封,我才給你講,或者就是有種種這些愚蠢的事情。所以你今生得這個果報就是笨,你趕快懺悔!這個時候佛是化現一個比丘來喝斥他,他一生慚愧心,佛就現出來三十二相了,他大驚!向佛懺悔。佛為他說法,立刻得阿羅漢。得了阿羅漢,佛說:(就是有神通!)你現在就去,到那個國王那去應供,在上座坐。那麼他就去了。到那去了,在上座坐,這些五百比丘都恨。你什麼都不懂,你可以坐上座?一會兒要為國王說法,你都不會說,怎麼可以坐上座?但是在國王面前大家都不敢出聲,國王給每一位倒水,最後吃齋,然後要達嚫。他就會說法,是「清辭雨下」,這清凈微妙的法語像下雨似的,他說法。唉呀!這一下子,這五百比丘大驚,怎麼忽然間這樣子?所以他領著五百比丘回來,為五百比丘說法,五百比丘都得阿羅漢。

所以這個事情,無明是緣起的,也是有種子。所以我以前也是常說,我感覺我的頭腦不錯,感覺這個人笨,有的時候就愚弄他,這事辦不得,不可以這樣子。你愚弄他將來你就愚痴,所以不可以這樣子。別人修學佛法開大智慧,盡量的為人家作增上緣,不可以障礙。你障礙人家求智慧,你將來就要愚痴,得愚痴報,所以是不可以做這種事,不可以的。

所以這上面說「無明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那麼就會有這個無明的事情。「及由任運失念故」,也會有無明。我們有所執著,這無明通深、通淺。下面那個解釋十二因緣那個無明說的很多,通深通淺。我們若是不明白第一義諦,就叫做「無明」。當然這不明白第一義諦這種無明,到佛的時候才究竟清凈。我們一般人還談不到那麼高深的無明。所以「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運失念故,於所知事,若分別不分別染污無知為體」。

「於所知事」,這個於「所知事」是普遍一切法的,我們這個一念心接觸一切法,都有無明在裡面。日常的生活裡面色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一切一切都是所知事。「所知事」的時候,你對這件事無知,當然有深、有淺。「緣起」,它是什麼緣起?我們不知道。那麼它就是甚深的第一義諦,我們也不知道。

所以「於所知事,若分別不分別」,「分別」引起的無明,有「不分別」任運生起的無明,這些無明呢?都是「染污無知為體」,都是染污的。因為因此而就有種種的煩惱生起,這個就叫做「無明」。

我們在《阿含經》裡面也看見,《俱舍論》裡面也提到,有「染污無知」,有「不染污無知」。這個「不染污無知」是得阿羅漢以後的煩惱,是聖人得阿羅漢以後的煩惱。這個「染污無知」是我們凡夫一直到阿羅漢才清凈,到了阿羅漢才清除去染污的煩惱,分這麼二個。那個「不染污無知」是到佛的時候才清凈,其他的大菩薩都還是有。這個地方只是說這一部分,只是說到分別、不分別都是染污無知,這個無明。那個不染污無知的無明,這裡沒有提。如果說是通達第一義諦,才破除去那個無明,那就是佛的境界,那是不染污無知了。

辰十、疑

疑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即於所知事,唯用分別異覺為體。

「疑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這是第十個煩惱「疑」。疑這個煩惱也是「由親近不善丈夫,聽聞非正法,有不如理作意故,即於所知事,唯用分別異覺為體」。

「於所知事唯用分別」,而沒有說這個無分別,沒有說那個任運生起的疑,沒有說。這裡說這個疑,似乎只是指是「苦集滅道」,對於苦集滅道,心裏面有疑。是嗎?這是苦嗎?這個煩惱能夠集成生死苦嗎?修戒定慧能得涅槃嗎?這是屬於這一類的疑。

「唯用分別心」,是「異覺為體」,就是不一樣的理解,不一樣的分別,這一樣事裡面,由這樣想想可以這樣子嗎?可以是那樣子嗎?不決定。對於這件事的認識不能決定,那麼就是猶豫不決,就是疑惑。這個疑惑呢?到初果的時候就斷掉了,初果聖人沒有這個疑了,這就是唯獨是屬於分別心的煩惱。

這和前面加起來,就是十種煩惱,也就叫做「十使」,《俱舍論》叫做「十使」,《阿毗達摩論》上也這麼說。

寅三、煩惱因(分二科) 卯一、標列

煩惱因者,謂六種因,一、由所依故,二、由所緣故,三、由親近故,四、由邪教故,五、由數習故,六、由作意故,由此六因,起諸煩惱。

我以前也說過,這《瑜伽師地論》它講什麼事情講的微細。煩惱是怎麼生起的?它說出六個理由來,告訴你煩惱是怎麼生起的。其實這煩惱生起這個事情好像也不是什麼甚深的道理,但是你去各種經論你去看,這《瑜伽師地論》它說的,它全面地告訴你,和別的地方不同。

這是第三科解釋煩惱的因由、煩惱生起的因緣。分兩科,第一科「標列」,「煩惱因者,謂六種因」這是「標」。「一、由所依故」,以下這是「列」,有六個原因,生起煩惱。煩惱生起有六個原因的。第一個是「由所依故,二、由所緣故,三、由親近故,四、由邪教故,五、由數習故,六、由作意故」,這是六個理由,這是「標列」。底下第二科是「隨釋」,也是分六科,第一科是「由所依」。「由此六因,起諸煩惱」,生出來很多很多的煩惱。

卯二、隨釋(分六科) 辰一、由所依

所依故者,謂由隨眠起諸煩惱。

第一個「所依故者」,怎麼講呢?「謂由隨眠起諸煩惱」,就是因為你心裏面有隨眠,以隨眠為依生起煩惱的。這個「隨眠」,就是種子、煩惱的種子。「隨」這個字,是隨逐不舍。這個煩惱的種子在你心裏面居住,住在你的心裏面,和你的心不舍,不分離的,它一直是在你心裏面。但是在你心裏面的時候呢?它是「眠」,就是隱藏在那裡不動,沒有動叫做「眠」。這個醒了呢?煩惱就活動了。或者是「眠」是潛伏在那裡不動,不動就是靜的意思。醒覺了就是活動了,就像人不睡覺以後起來工作了。所以一個眠,一個覺,煩惱的種子也是兩個現象。一個是在那裡…靜靜的在那裡不動,不發生作用;第二個現象嘛,它活動出來了,那就不得了,所以用這個「眠」來形容這件事。「由隨眠起諸煩惱」,就是由這個煩惱的種子生起來煩惱的活動。你有這個煩惱的種子,你就生起這個煩惱的活動,不然的話它不活動,沒有這個煩惱。

這個唯識上這樣的理由,在日常生活裡面,非常的實用,很實用,很實用的。你在學校裡面,你學做醫生的,你就把醫生這種知識,你在學習的時候,就熏成了種子在你的心裏面。你若給人看病的時候,你這個學醫的知識就出來活動了,這是什麼病,要用什麼葯、用什麼葯,就活動。這是你是醫生,那麼現在造房子叫你畫圖出來,不行,因為你沒有學過,你心裡沒有這個種子,做不來。這個種子是一類、一類,煩惱亦復如是,也是一類一類的。

「謂由隨眠,起諸煩惱」,這是叫做「所依」。說煩惱以隨眠為所依。這個煩惱就是現行的煩惱,活動出來的煩惱,「依」隱覆在裡面的種子為依止,所以就生出來煩惱了。如果沒有這個隨眠的時候,那就不能生煩惱,煩惱沒有辦法生起,那就是聖人了。

辰二、由所緣

所緣故者,謂順煩惱境界現前。

「所緣故者」,第二個原因,不但是有隨眠就決定會生煩惱,不是,還要有第二個原因「所緣故」。「所緣故」怎麼講呢?「謂順煩惱境界現前」,順「生」(生起的生),順生各式各樣的煩惱的境界,出現在前的時候,你煩惱才能生起的。愛煩惱這個境界出現,這個境界它隨順生起愛煩惱,這樣的境界現前的時候,我們的心,我們明了性的心和這個境界一接觸, 這個時候這個愛煩惱才現行。外面有愛的境界來引誘,內裡面有煩惱的種子,這時候才會生出煩惱的。如果沒有境界現前,煩惱也不動,這是第二個原因。

辰三、由親近

親近故者,謂由隨學不善丈夫。

就是因為你這個人向那個不好善丈夫、不好的人去學習,你隨順他去學習去,你和他在一起,他就是引導你,告訴你怎麼貪,告訴你怎麼瞋,告訴你怎麼樣愚痴,邪知邪見,你這樣子你了不起。你跟他學習了這個呢?於是乎你的煩惱就重,各式各樣的煩惱很重的。是「謂由隨學不善丈夫」,這是第三個。

辰四、由邪教

邪教故著,謂由聞非正法。

第四個「邪教故著,謂由聞非正法」,就是你向那個壞人去聽聞他說的道理,不合道理的事情,就是邪教。那麼你熏習在這個呢,你的煩惱就特別重。比如說是這個我們不學這個軍事,殺人的這些事情我沒學過,我們造罪的時候,就不知道那些巧妙的殺人的方法,不知道。不知道,那麼我們那樣的煩惱、那樣的煩惱罪就造不來。我們說是會造,但是是一般的,簡單的事情可能都會做,那個複雜的事情,罪過的事情做不來。你不懂,這為什麼不懂呢?因為你沒學過嘛!是這麼回事。

辰五、由數習

數習故者,謂由先植數習力勢。

這個「數習」怎麼講呢?「謂由先」,就是說你以前,「植數習力勢」。「植」,就是栽培過,你以前栽培過「數習力勢」。栽培的時候怎麼栽培呢?數數地這樣做。這個「習」,就像那個鳥,那個小鳥在練習飛的時候,他數數的用兩翅膀子去練習飛,到最後他就會飛了,是這麼意思。說我們人你做什麼事情,栽培什麼事情,也是數數地學習,數數地做,做久了,你這件事你就會做。會做結果呢?你這個力量大,你這個力量就大一點。

比如說是「瞋心」,原來的瞋心並不大,原來的瞋心不大,但是那個老師告訴你怎麼樣去害人,怎麼樣挖別人的牆角,事情很多很多的方法的。是直接去對付他,或從旁面對付他,從後面對付他,明地暗地,各式各樣的方法。表面上和你很親熱,背後是給你一刀,各式各樣的方法,你學會了,你常常做呢?很熟悉,就做這個事。這個時候,因為你學過嘛,一做就成功了,這樣子呢?你的煩惱的力量比別人大。

「由先植數習力勢」,那個「力勢」,那個力量非常大,你若不數習就沒有。就是通常比如說我們這個貪心也是一樣,你不控制自己,老是放縱這一念貪心,一次二次久了,這個貪心就力量大,你想控制它都不容易。你若是第一次你就控制它,第二次控制它,第三次控制它,以後漸漸力量就小,漸漸就容易,就不起了,煩惱就不起了。

所以「謂由先植數習力勢」,這個煩惱是這樣子,戒定慧也是這樣子。你數習它的力量就強,那麼就成功了,道理是一樣。所以從這地方看,任何人都有希望,得聖道這件事任何人都有希望,只要你肯常常栽培。一個小草放在花盆裡頭,天天給它一點水,你照顧它,慢慢地它就榮茂,就榮潤茂盛起來。我們這一念心也是一樣,這個戒定慧的事情也是一樣,常常栽培它、常常的栽培它,它就會強。

辰六、由作意

作意故者,謂由發起不如理作意故,諸煩惱生。

這是最後第六個,這第六個倒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這「作意」怎麼講?

「謂由發起不如理作意故」,就是你自己遇見一種境界的時候,能夠發起一個不合道理的想法,就這個心情呢?就會引起來很多的煩惱生起。

這個心所法,這是佛菩薩的大智慧,他會知道…我們說個白話,有個竅門,這就是個竅門。譬喻說是我們佛學院有個客廳,外面有人來要找某一個人。那個客廳有一個人,你找某人?他就來告訴你,說是外面那個人來找你,你去見他。就是這看門口這個人,可以譬喻為作意。不是外面那個人直接來,就來看你的,不是,中間有一個人的,中間有人,由那個人來聯絡,來聯繫這件事。這外面的人、裡面的人,這兩個人才可以見面。如果中間這個連絡人說他今天不在,外面那個人來了,不能見他,就有這個問題。

說我們的心所法,心裡也是這樣子。出現了一件事,那麼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心理和那個外面的境界接觸?要經過這個作意心所的。這個作意心所若用如理的作意,就是一個境界;用不如理的作意,這是又一個境界。這件事,這個心所法裡面有這麼一件事,有這麼一個竅,誰知道這件事?佛菩薩才知道。所以告訴我們這個煩惱的生起是這麼回事。這樣子這煩惱的生起有轉變,也可以不生起,也可以生起。說這煩惱,我們是凡夫是有煩惱的,我的煩惱很重,我的貪心很重,瞋心也很重,我要出家修行可以嗎?你自己對自己沒有信心,但是這上面告訴你,這個作意,你若有如理作意,煩惱不能動,他不能動。煩惱生起的因緣不具足,不具足就不能生起,那麼就沒有事了嘛!若是說你若沒有這個如理作意,那就不行。什麼境界都很清凈,但是你用不如理作意,就變成了污染了,清凈的境界上變成污染了。你若如理作意,不清凈的境界,就變成清凈的境界了。

你看這佛菩薩說這個煩惱的生起,這裡面有這麼多事情。所以使令我們對於修學佛法的信心,就可以建立起來。不要說我不行,你不要這樣說。

「由所依故」,因為內心裏面有煩惱種子,如果把煩惱的種子完全斷掉了,那就是阿羅漢以上的境界。以上的境界,他就在染污的世界也沒有辦法生煩惱,因為沒有種子了嘛!所以不能生煩惱。所以阿羅漢的聖人面對「順煩惱境界現前」的時候,心裡也不會有煩惱。他就和惡人在一起,惡人也不能影響他。但是我們有煩惱隨眠的人,那不行。有煩惱隨眠的人,你煩惱境界現前,你又親近不善丈夫,聽聞不正法,你數數的引起煩惱,你又常常的不如理作意,那就沒有辦法,那就很難,很困難,很困難的。

在這個《阿毗達磨雜集論》上它不說有六個,它就簡要的說三個,一個「所依」,一個「所緣」,一個「不如理作意」,就這三個。有煩惱的境界,有所緣境,內心裡有煩惱的種子,再加一個作意心所,煩惱生起,說三個而不說這六個。這裡就說的詳細了,你若有親近不善丈夫,聽聞不正法,有數習,加上這三個,這三個也很有關係。我們若是你常能夠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數數的學習,學習戒定慧,那當然你的如理作意就強,你煩惱生起的因緣就減少了,他就容易得聖道,障道的因緣減少了,情形是不一樣的。是「謂由發起不如理作意故,諸煩惱生」,這六種因緣,就是這樣子,才「諸煩惱生」,很多的煩惱就生起來了。這是第三科是「煩惱因」,底下第四科「煩惱位」。

寅四、煩惱位(分二科) 卯一、總標列

煩惱位者,略有七種,一、隨眠位,二、纏位,三、分別起位,四、俱生位,五、軟位,六、中位,七、上位。

煩惱的這個位,「位」就是座位,一個座位,一個座位,這個煩惱在這個時候是這樣子;到另一個位置是另一個樣子;到另一個位置又一樣,一樣、一樣這不同。或者說是煩惱的階級,煩惱的位次,煩惱隨順各種不同的因緣就有不同的現象,或者這麼說,這就是「位」。這是列出來,第一科是「總標列」。「煩惱位者,略有七種」,這是「標」,底下「列」出來:

「一、隨眠位」,隨眠就是種子時的階段。

「二、纏位」,這個「纏」就是種子發出來活動了,發出活動的時候,就使令那個人受苦了,所以叫做「纏」,纏縛住他不得自在。

「三、分別起位」,分別起位,還是說這個纏。這個纏的煩惱的生起,有你故意的分別而生起的煩惱,你故意生起不如理作意就生出煩惱來了,由分別而生起,這樣子就不同。

「四、俱生位」,也是「纏」,但是不須要怎麼分別,它就任運的生起了,與生俱來的就會生起,那麼叫俱生位。

「五、軟位」,這底下後面三個,說到煩惱的輕重。「軟位」,就是特別輕微的煩惱。「六、中位」,就是中等的,中間性質,它也不是太軟弱,但也不是很強大,這是中位。「七、上位」,若上位就是特彆強,這煩惱厲害,煩惱很重。那麼這是把這個煩惱分成七個階,七個位。

七個位,第一個是「隨眠位」,第二個是「纏位」,而實在底下這個「分別位,俱生位,軟位,中位,上位」,這五個位都是「纏」,都是現行的。不過現行中有分別現行的;有俱生現行的。現行之後有軟、中、上的不同,是這樣。這是「總標列」,底下「隨難釋」,隨有特別難的地方加以解釋。

卯二、隨難釋

由二緣故,煩惱隨眠之所隨眠,一、由種子隨逐故,二、由彼增上事故。

這是第二科「隨難釋」。「由二緣故」,由二個因緣,由二種情況,「煩惱隨眠之所隨眠」,這地方怎麼講呢?我就這樣講,看看好不好?煩惱的隨眠所以成為隨眠,就是這二個理由。我這麼講,你們各位想一想看怎麼講。

煩惱隨眠的所以成為隨眠的就是二個理由:「一、由種子隨逐故」,就是這個種子,隨逐你的心,它不舍離,他一直隨著你的心不舍難,和你的心在一起。這個心?我們的心是有二種,一種是粗顯的,粗顯,有粗動分別的這種心;一種是微細不明顯的心。現在說是這個「種子隨逐」,隨逐那個很微細不間斷的那個心,一直隨逐它,那麼那就叫做「隨眠」。煩惱若活動了是在明了心上面發生作用的,那就叫做現行。他沒有活動隨眠的時候,是在那個微細不間斷、不明顯的在那個地方隱藏著,那麼叫「隨逐」。

「二、由彼增上事故」,這煩惱隨眠能成為隨眠,是因為有增上事的關係。由於彼煩惱的種子,有增上事,才有煩惱的隨眠的。「增上」是什麼?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在色聲香味觸法上活動的時候,你的內心在一切法的境界上活動的時候,就能增上煩惱的種子,就能造成煩惱的種子。煩惱種子從那兒來的?就是由你的心在一切法上活動,你生出貪心、生瞋心、生各式各樣的煩惱,這樣才造成煩惱的隨眠的,是這樣來的。你常常這樣做,這煩惱就是特別厲害,煩惱種子特別的有力量,就是這麼回事。

造成了以後,它就一直地隨逐不舍,隨時就去生出來煩惱的活動。一活動呢?又造成了煩惱的種了,又加強了煩惱種子的力量。這個種子隨時又活動,活動了又加強了煩惱的種子的力量,所以叫做「由彼增上事故」。

由彼煩惱種子,有種種的根境識的活動,來加強煩惱種子的力量。如果你這個根境識這十八界聽聞佛法,修學止觀的時候,不去顛倒迷惑的活動,那麼原來煩惱的種子就得不到增上事了,就得不到增上事,那麼他的力量就衰微,就是枯萎了,那麼就慢慢的就煩惱種子沒有了。你深入諸法實相的時候,煩惱種子就沒有了,因為什麼呢?沒有增上事了。那就是煩惱就隨眠,就不成為煩惱隨眠了,就清凈了。

寅五、煩惱門(分二科) 卯一、由二門(分二科) 辰一、標列

煩惱門者,略由二門煩惱所惱,謂由纏門及隨眠門。

前面第四科是「煩惱位」,煩惱因,煩惱位,這是煩惱門。


推薦閱讀:

中國武術和現代健身主要的異同??
練習瑜伽 請注意好這三個關節不要太靈活
瑜伽體式-鎖腿式圖文 精解
為什麼瑜伽體式高手的身材看起來那麼順眼?
針對腰部、膝蓋和肩膀的放鬆的瑜伽

TAG: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