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禮記(譯註版)(第四冊)

差喪服大記

祭法第二十三 【題解】鄭玄說:「名日《祭法》者,以其記有虞氏至周天子以下所制祀群神之數。」今按篇中備載天神、地抵、人鬼大中小之祀典,並論述其所以能夠被列入祀典的原因。篇中首末兩段見於《國語·魯語上》。孫希旦認為篇中不見於《國語》的文字,考之其他經傳,往往不合,此篇為漢儒所作,尤駁雜難信。今按西漢成帝時博士師丹等即已徵引本篇之文(見《郊祀志下》),則所謂漢儒所作也應在成帝之前。又,劉韶王莽等人徵引此篇皆稱之為《禮記·祀典》,疑《祀典》為《祭法》之別名。【原文】祭法:有虞氏諦黃帝而郊譽一,祖擷項而宗堯二。夏後氏亦諦黃帝而郊鯨③,祖擷項而宗禹。殷人諦魯而郊冥四,祖契而宗湯。周人諦譽而郊櫻,祖文王而宗武王。【注釋】一諦:此謂祭昊天於圓丘。郊:祭上帝於南郊。譽(k0酷):即高辛氏。《史記》說是黃帝的曾孫。二擷項(zhuonxo專須):即高陽氏。《史記》說是黃帝之孫。按:開創天下之君曰祖,德高可尊之君曰宗。③鯨(gun滾):夏禹的父親。四冥:人名。商人始祖契的第五代孫。【譯文】祭祀的規定:有虞氏篩祭時以黃帝配享,郊祭時以帝譽配享,宗廟之祭以擷項為祖,以帝堯為宗。夏後氏篩祭時也以黃帝配享,郊祭時以鯨配享,宗廟之祭以擷項為祖,以禹為宗。殷人諦祭時以帝譽配享,郊祭時以冥配享,宗廟之祭以契為祖,以湯為宗。周人諦祭時以帝譽配享,郊祭時以後授配享,宗廟之祭以文王為祖,以武王為宗。【原文】蟠柴於泰壇一,祭天也。痊埋於泰折二,祭地也。用駱犢③。埋少牢於泰昭四,祭時也。相近於坎壇伍,祭寒暑也。王宮⑥,祭日也。夜明七,祭月也。幽宗⑧,祭星也。零宗⑨,祭水旱也。四坎壇,祭四方也。山林、川穀、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_皆曰神。有天下者祭百神。諸侯在其地則祭之,亡其地則不祭。【注釋】一播柴:積柴於壇上,然後在柴上放上牲玉,將柴點燃,使牲玉之氣上達於天。泰壇:南郊祭天之壇。即圓丘。二泰折:北郊祭地之壇。即方澤。③駱(xing星)犢:詳《郊特牲》注。四泰昭:祭四時之壇名。伍相近於坎壇:鄭注云:""相近,當為攘祈,聲之誤也。攘猶卻也。祈,求也。寒暑不時,則或攘之,或祈之。寒於坎,暑於壇。」⑥王宮:祭日之壇名。即日壇。七夜明:祭月之壇名。即月壇。⑧幽宗:鄭玄說當作「幽禁」,即星壇。⑨零(yu娛)宗:鄭玄說當作「零禁」,即水旱壇。【譯文】在泰壇上架柴焚燒祭品,這是祭天之禮。在泰折挖坑掩埋祭品,這是祭地之禮。祭天和祭地,都用赤色牛犢作犧牲。把少牢埋到泰昭壇上,這是祭四時之禮。在坑裡或在壇上攘祈,這是祭司寒司暑之神。』日壇是祭日之所,月壇是祭月之所,星壇是祭星之所,水旱壇是祭水旱之神之所。東西南北四方的坑和壇,是祭四方之神之所。一切山林、川穀、丘陵,只要它能吞雲吐霧,興風作雨,出現異常現象,就把它叫做神。天子應遍祭天下的名山大川;諸侯只祭自己境內的名山大川,如果喪失了國土,也就不用祭了。【原文】大凡生於天地之間者皆曰命。其萬物死皆日折一,人死日鬼二。此五代之所不變也③。七代之所更立者四,諦、郊、戶卜晌.加"州.卜,叫戶,向內叫如目曰護,月月門,峪,叫網如,宗、祖,其徐不變也。【注釋】一折:斷折。二鬼:鄭玄說:「鬼之言歸也。」意謂從哪裡來,又回到哪裡去。③五代:指唐堯、虞舜、夏、商、周。一七代:在五代之前加上擷項、帝譽。【譯文】總的說來,凡是生活在天地之間的東西都叫做有生命。其中,萬物之死都叫「折」,人死則叫「鬼」。這是五代以來都沒有什麼改變的。七代以來有所變化的只是諦祭、郊祭、宗祭、祖祭的對象有所不同,其他方面並沒有什麼改變。【原文】天下有王,分地建國,置都立邑,設廟、桃、壇、撣而祭之一,乃為親疏多少之數。是故王立七廟,一壇一蟬:曰考廟二,曰王考廟③,曰皇考廟四,曰顯考廟伍,日祖考廟⑥,皆月祭之;遠廟為桃,有二桃七,享嘗乃止叭去桃為壇,去壇為坪,壇撣有禱焉祭之,無禱乃止;去撣曰鬼⑨。諸侯立五廟,一壇一撣:曰考廟,曰王考廟,曰皇考廟,皆月祭之;顯考廟、祖考廟,享嘗乃止;去祖為壇,去壇為撣,壇撣有禱焉祭之,無禱乃止;去撣為鬼。大夫立三廟二壇:日考廟,日王考廟,曰皇考廟,享嘗乃止;顯考、祖考無廟,有禱焉,為壇祭之;去壇為鬼。遭士二廟一壇⑩:日考廟,曰王考廟,享嘗乃止;皇考無廟叭有禱焉,為壇祭之;去壇為鬼。官師一廟⑩,曰考廟,王考無廟,而祭之,去王考為鬼。庶士、庶人無廟,死曰鬼【注釋】一廟桃(tiao挑)壇撣(shan善):四者都是祭祀場所名。廟是祭祀近親之所,桃是祭祀遠祖之廟,比遠祖更遠的祖先祭於壇(土壘的高台),比祭於壇的祖先還要遠的祖先祭於禪(掃出的一塊平地),再遙遠的祖先一般就不祭祀了。二考:父。③王考:祖父。四皇考:曾祖。伍顯考:高祖。⑥祖考:始祖。七二桃:高祖之父和高祖之祖。⑧享嘗:四時的祭祀。規格低於月祭。⑨去撣曰鬼:孔穎達說:從撣上遷來的神主置於石函中,唯蹄拾大祭時才陳列出來受祭。、⑩遭(di嫡)士:指天子的上士、中士、下士和諸侯的上士。道,通「嫡」。⑩皇考:原作「顯考」,據鄭玄注改。⑩官師:指諸侯的中士、下士。【譯文】普天之下只有一個天子,於是分九州之地,建諸侯之國,為公卿設都,為大夫置色,還普遍設立廟、桃、壇、撣來祭祀祖先,並按照關係的遠近來決定祭祀的次數和規格。所以天子設立七廟和一壇一撣:即父廟、祖父廟、曾祖廟、高祖廟、始祖廟,以上五廟皆每月祭祀一次;高祖以上的遠祖之廟叫做桃,天子有兩個桃,只是每季祭祀一次;桃中的遠祖遷出,則在壇上祭祀;壇上的遠祖遷出,則在彈上祭祀;對於遷到壇撣上的遠祖神主,只是在有所祈禱時才加以祭祀,無所祈禱就不祭祀;從撣上遷出的遠祖叫做鬼,除非遇上諦恰,通常就不祭了。諸侯設立五廟和一壇一撣:即父廟、祖父廟、曾祖廟,以上三廟每月祭祀一次;其高祖廟、始祖廟,每季祭祀一次;,從始祖廟中遷出的神主在壇上祭祀,從壇上遷出的遠祖神主在撣上祭祀;對於遷到壇撣上的遠祖神主,有所祈禱就祭祀,否則就不祭祀;從撣上遷出的遠祖叫做鬼,除非遇上啼拾,通常是不祭的。大夫設立三廟二壇:即父廟、祖父廟、曾祖廟,此三廟每季祭祀一次;大夫的高祖、始祖無廟,如果有事向他們祈禱,就在壇上祭之,從壇上遷出的遠祖叫做鬼。嫡士設立二廟一壇:即父廟、祖父廟,此二廟每季祭祀一次;其曾祖無廟,如果有事向曾祖祈禱,就在壇上祭之;從壇上遷出的曾祖以上的遠祖叫做鬼。官師只立一廟,即父廟;其祖父無廟,如果要祭,就在父廟祭之;祖父以上的祖先死了叫做鬼。普通的士和庶人沒有資格立廟,他們的父祖死了就叫做鬼。【原文】王為群姓立社一,曰大社。王自為立社,日王社。諸侯為百姓立社,曰國社。諸侯自為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置社。【注釋】一社:土地神廟。【譯文】天子為天下百姓所立的社,:叫大社。天子為自己立的社,叫王社。諸侯為國內百姓所立的社,叫國社;諸侯為自己立的社,叫侯社。大夫以下不自立社,而與同里之民共立一社,叫置社。【原文】王為群姓立七祀,日司命一,曰中雷二,曰國門③,曰國行四,日泰厲伍,日戶,日灶。王自為立七祀。諸侯為國諸道或立五祀,曰司命,』日中雷,日國門,日國行,曰公厲⑥。侯自為立五祀。大夫立三祀,日族厲七,日門,曰行。士立二祀⑧,日門,臼行。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戶,立灶。【注釋】一司命:宮中小神。二中雷:掌管堂室之神。詳《月令》注。③國門:掌管城門之神。四國行:掌管國內道路的神。伍泰厲:死後沒有後代的古代帝王。因其無所歸依,好為民作禍,故祀之。⑥公厲:死後沒有後代的古代諸侯。七族厲:死後沒有後代的古代大夫。⑧逾(di嫡)士:見上文注。【譯文】天子為天下百姓祭祀七個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神,即司命之神,中露之神,國門之神、國行之神,泰厲之神,戶神,灶神。天子也為自己祭祀上述七神。諸侯為國內百姓祭祀五個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神,即司命之神,中露之神,國門之神,國行之神,公厲之神。諸侯也為自己祭祀上述五神。大夫祭祀三個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神,即族厲之神,門神,路神。嫡士祭祀二神,即門神,路神。普通的士和普通百姓只祭一個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神,或祭戶神,或祭灶神。【原文】王祭下盪五:遭子、道孫、迪曾孫、通玄孫、遭來孫一。諸侯下祭三,大夫下祭二,適士及庶人,祭子而止。【注釋】一遭(di嫡):通「嫡」。下同。鄭玄說:「祭嫡瘍者,重嫡也。凡庶瘍不祭。」來孫:《爾雅·釋親》:「玄孫之子為來孫。」【譯文】對於未成年而死的嫡系子孫,天子可以往下祭到五代,即嫡子、嫡孫、嫡曾孫、嫡玄孫、嫡來孫。對於未成年而死的嫡系子孫,諸侯可以下祭三代,即嫡子、嫡孫、嫡曾孫;大夫可以下祭二代,即嫡子、嫡孫;嫡士和庶民,只祭到嫡子就停止了。【原文】夫聖王之制祭祀也,法施於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御大蓄則祀之一,能捍大患則祀之。是故厲山氏之有天下也二,其子日農,能殖百穀;夏之衰也,周棄繼之,故祀以為櫻。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為社。帝譽能序星辰以著眾,堯能賞均刑法以義終③,舜勤眾事而野死四,鯨郭鴻水而拯死伍,禹能修鯨之功,黃帝正名百物以明民共財,擷項能修之,契為司徒而民成⑥,冥勤其官而水死七,湯以寬治民而除其虐,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去民之蓄,此皆有功烈於民者也。及夫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山林、川穀、丘陵,民所取財用也⑧。非此族也⑧,不在祀典。【注釋】一備同「災」。二厲山氏:《國語》作「烈山氏」,韋昭注云:「炎帝之號也,起於烈山。」③賞:王引之說是「宜」字之誤。宜與單通。單,通「碑」,盡也。義終:即儀眾。義,通「儀」;終,通「眾」。四舜勤眾事句:參《檀弓上》「舜葬於蒼悟之野」注。伍鯨:禹之父,雖治水未成,被堯處死於羽山,但究竟是勤事而死,故祀之。⑥司徒:負責教化民眾之官。詳《王制》。七冥:《國語》韋注云:「冥,契六世孫,為夏水官,勤於其職而死於水也。」⑧及夫日月星辰四句:參閱本篇第二段文字。⑨族:猶類也。【譯文】聖王制定祭祀的原則:凡是被百姓樹立為榜樣的就祭祀,凡是因公殉職的就祭祀,凡是為安邦定國建有功勞的就祭祀,凡是能為大眾防止災害的就祭祀,凡是能救民於水火的就祭祀。所以當厲山氏統治天下的時候,他有一個兒子叫農,能夠指導人民種植百穀;到了夏代衰亡之時,周人的始祖棄能夠繼承農的未竟之業,所以被後人奉為櫻神來祭祀。當共工氏稱霸九州的時候,他有一個兒子叫后土,能夠區劃九州的風土,使人民各得其所,所以被人當作社神來祭祀。帝譽能根據星辰的運行畫定四時,使人民的勞動與休息各有定時;帝堯能盡量使刑法公正,為、民表率;帝舜為操勞國事而死於他鄉;鯨治理洪水,大功未成而被殺死;夏禹能完成父親未竟之業;黃帝能給各種事物都取個合適的名稱,使人民貴賤有別,都可取用山澤的物產;擷頂能進一步完善黃帝的事業;契作為司徒在教化人民方面成績卓著;冥烙盡職守,死在他的工作崗位上;商湯能對待人民寬厚,除暴安良;文王以其文治,武王以其武功,為人民除去封這個禍害。上述諸人,都是為人民建功立業的人,所以被人們當作神來祭祀。此外還有日、月、星辰之神,人民賴以區分四時,安排農事;還有山林、川穀、丘陵之神,人民賴以取得各種生產生活資料。不屬於此類情況的,就不會被人們當作神靈來祭祀了。

祭義第二十四 【題解】鄭玄說:「名曰《祭義》者,以其記祭祀、齋戒、薦羞之義也。」按篇中的主要內容除如鄭玄所說外,尚有說明禮樂、孝道,尚齒之義的文字。其中說明禮樂的文字,蓋《樂記》有關部分之重出。【原文】祭不欲數,數則煩,煩則不敬。祭不欲疏,疏則怠,怠則忘。是故君子合諸天道、,春諦秋嘗一。秋二,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槍之心,非其寒之謂也。春,雨露既儒,君子履之,必有休惕之心,如將見之。樂以迎來,哀以送往,故諦有樂而嘗無樂。【注釋】一諦:當為「釣勿己。葯)」。天子、諸侯的在春天祭祀宗廟。「天子、諸侯宗廟之祭,春曰釣,夏曰諦,秋日嘗,冬曰羔。二秋:此字原脫,據鄭玄注補。《王制》:【譯文】祭祀的次數不能太頻繁,太頻繁就會使人感到厭煩,有厭煩之心就是對神不敬。祭祀的次數也不能太稀少,太稀少就會使人怠惰,有怠惰之心就會導致忘掉祖先。所以君子按照天的運行規律,春天舉行釣祭,秋天舉行嘗祭。秋天來了,霜露覆蓋大地,君-子腳踏霜露,一定會有凄涼之感;這倒不是由於天氣的寒冷,而是由於觸景生情,想起了死去的親人;春天來了,雨露滋潤大地,君子腳踏雨露,一定會J呼然動心,希望能像春回大地那樣重見死去的親人。人們以快樂的心情迎接親人的歸來,以悲哀的心情送別親人的離去,所以構祭奏樂而嘗祭無樂。【原文】致齊於內一,散齊於外二。齊之日,思其居處,思其笑語,思其志意,思其所東,思其所嗜。齊三日,乃見其所為齊者。祭之日,入室,援然必有見乎其位③;周還出戶,肅然必有聞乎其容聲四;出戶而聽,汽然必有聞乎其嘆息之聲。是故先王之孝也,色不忘乎目,聲不絕乎耳,心志嗜欲不忘乎心。致愛則存,致意則著伍,著存不忘乎心,夫安得不敬乎?【注釋】一致齊(zhai齋):即致齋。齊,通「齋」。下同。致齋是祭祀前三天的嚴格齋戒,晝夜居於齋宮。二散齊:致齊前七天開始的初步齋戒。散齋可以在齋宮外進行。③俊(創愛)然:隱約,彷彿。其位:《說苑·修文》作「其容」,義勝,今從之。四聞乎其容聲:「容」與「聞」字不搭配,當是衍字。⑥喜(que確):誠實,謹慎。【譯文】致齋三天,必須在齋宮內進行;散齋七天,可以在齋宮外進行。在致齋的日子裡,要思念死者生前的居處,思念死者生前的笑語什麼思念死者生前的志向,思念死者生前喜歡做什麼、喜歡吃的親人這樣專心致志地致齋三天,就會好像真正見到了將要祭祀。到了祭祀那一天,進入廟室,就隱隱約約好像看到了親人的容貌;祭畢轉身要出門時,肅然動心,又好像聽到了親人說話的聲音;出得門來再仔細地聽,又好像聽到了親人啃然長嘆的聲音。所以先王的孝敬父祖,父祖的容貌總在眼前晃動,父祖的聲音總在耳畔迴響,父祖的心思、愛好總是銘記在心。對父祖熱愛到了這種程度,父祖自然總是活在心中;對父祖虔誠到了這種程度,父祖的容貌聲音自然總是活靈活現。父祖在子孫的心裡如此佔有位置,怎能對他們不恭敬呢!【原文】終志有日子夫君言君子生則敬養,死則敬享,思終身弗辱也。身之喪,忌日之謂也一。忌日不用,非不祥也,有所至,而不敢盡其私也。【注釋】一忌日:父母親逝世的紀念日。【譯文】君子對於父母,在他們活著時要盡心奉養,在他們去世後要虔誠祭享,終身牢記不做有辱父母的事。君子有一輩子的喪事,這句話是指忌日來講的。每逢忌日這一天,什麼事也不做,這並不是說這一天做事不吉利,而是說這二天全部心思都在想念父母,根本就談不上做其他事。【原文】唯聖人為能饗帝,孝子為能饗親。饗者,鄉也;鄉之,然後能饗焉。是故孝子臨屍而不作。君牽牲,夫人奠盎;君獻屍,夫人薦豆;卿大夫相君,命婦相夫人。齊齊乎其敬也,愉愉乎其忠也,勿勿諸其欲其饗之也一。【注釋】一君牽牲九句:大體上已見之於《禮器》的「大廟之內敬矣」節,可參看彼注。齊齊:讀作「齋齋」,恭敬嚴肅貌。【譯文】祭饗上帝是件難做的事,只有聖人才能做到。祭饗雙親是件難做的事,只有孝子才能做到。.祭饗的「饗」字一,本來就是「向」的意思。只有孝子誠.合嚮往雙親、然後雙親才會接受祭饗。所以孝子在屍的面前總是和顏悅色。諸侯祭祀時,國君親自把犧牲牽入太廟,夫人獻上盎齊之酒;國君親自以血毛獻屍,夫人也獻上豆篷;卿大夫們協助國君,卿大夫之妻協助夫人。嚴肅而又恭敬,和悅而又誠心,簡直是迫不及待地想要被祭的神靈來享用祭品。【原文】文王之祭也,事死者如事生,思死者如不欲生,忌日必哀,稱諱如見親。祀之忠也,如見親之所愛,如欲色然,其文王與!《詩》云:「明發不寐,有懷二人一。」文王之詩也二。祭之明日③,明發不寐,饗而、致之,又從而思之。祭之日,樂與哀半,饗之必樂,已至必哀。【注釋】一《詩》雲二句:見《詩·小雅·小宛》。二文王之詩也:王念孫說「詩」當作「謂」,③祭之明日:指正祭次日的繹祭。《公羊傳》明日也。」二人:指去世的父母。今從之。宣公八年:「繹者何?祭之【譯文】文王在祭祀雙親時,敬事亡魂就像他們活著在世一般,思念死者簡直就像不想再活下去。每逢忌日,必定悲哀。提及父母的名諱,就好像見到了死去的雙親。祭祀的虔誠程度,就好像見到了雙親生前所喜愛,就好像看到了雙親滿意的神色。能做到這一步的,大概也只有文王吧。《詩經》上說廠"直到天亮還睡不著,是由於思念死去的雙親。」講的就是文王啊。正祭的第二天,直到天亮還睡不著,又備辦祭品祭饗雙親祀的日子裡中自然快樂,既有快樂,也有哀傷,又因此更加思念他們。在祭想到雙親前來接受祭饗心;想到雙親接受祭饗以後還要離開,心中自然哀傷。【原文】仲尼嘗一,奉薦而進二,其親也惠,其行也趨趨以數③。已祭,子贛問日:「子之言"祭,濟濟漆漆然』四,今子之祭,無濟濟漆漆,何也?」子曰:「濟濟者,容也,遠也;漆漆者,容也,自反也。容以遠若容以自反也伍,夫何神明之及交?夫何濟濟漆漆之有乎?反饋樂成⑥,薦其薦姐,序其字L樂,備其百官,君子致其濟濟漆漆,夫何慌惚之有乎七?夫言豈一端而已,夫各有所當也。」【注釋】一嘗:秋祭。二薦:姐也。③趨趨(cucu促促):步伐急促。數:通「速」。四濟濟(jiji己己):儀錶整齊貌。漆漆(qieqie切切):伍若:及,和。⑥反饋:天子、諸侯廟祭凡九獻,反饋是第五獻中的禮節。祭畢,屍出在堂,主人更設祭品於室,迎屍入室而饋。七慌惚:指與神明交接時的精神狀態。恭敬謹慎貌此時血腥之【譯文】孔子舉行秋祭,親自奉獻祭品,其神態是那樣的忠厚誠墾,其步伐是那樣的急促快速.。祭畢,子貢問道:「老師曾教導我們:祭祀的時候,要儀錶整齊,神態敬慎。今天看到老師您的祭祀,不講究儀錶整齊,神態敬慎,這該如何解釋呢?」孔子回答說:「儀錶整齊,那是與神疏遠的樣子;神態敬慎,那是自我矜持的樣子。與神疏遠的樣子再加上自我矜持的樣子,還能談得上與神明的交接嗎?答案自然是不能。那麼幹嘛還要儀錶整齊和神態敬慎呢?如果我們參加國君的祭禮,九獻已畢,音樂奏起,一道道熟食菜肴端了上來,大家按禮樂的規矩行事,百官各就各位,到了這個時候,君子才可以做出儀錶整齊、神態矜持的樣子,因為作為客人他們是不會和神明交通的。我說的話並非任何情況下都適用,這要由具體情況來決定。【原文】孝子將祭,慮事不可以不豫;比時,具物不可以不備;虛中以治之。宮室既修,牆屋既設,百物既備,夫婦齊戒,沐浴、盛服,奉承而進之。洞洞乎一,屬屬乎二,如弗勝,如將失之,其孝敬之心至也與!薦其薦姐,序其禮樂,備其百官,奉承而進之。於是諭其志意,以其慌惚以與神明交,庶或饗之。庶或饗之,孝子之志也。孝子之祭也,盡其喜而喜焉,盡其信而信焉,盡其敬而敬焉,盡其禮而不過失焉③。進退必敬,如親聽命,則或使之也。孝子之祭可知也:其立之也,敬以拙;其進之也,敬以愉;其薦之也,敬以欲;退而立,如將受命;已徹而退,敬齊之色不絕於面。孝子之祭也:立而不拙,固也;進而不愉,疏也;薦而不欲,不愛也;退立而不如受命,敖也;已徹而退,無敬齊之色,而忘本也四。如是而祭,失之泉。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孝子如執玉,如奉盈,洞洞屬屬然,如弗勝,如將失之。嚴威儼悟,非所以事親也,成人之道也伍。【注釋】"一洞洞乎:誠墾的樣子。二屬屬(zhuzhu主主)乎:專一的樣子。廠③孝子之祭也五句:按《郊特牲》云:「祭,豈知神之所饗也?主人自盡其敬而已矣。」此五句正是此意。四而忘本也:鄭玄說「而」是衍字。伍成人之道:鄭玄說:「然則孝子不失其孺子之心也。」【譯文】孝子將要舉行祭祀,有關的事一定要提前考慮;屆時,一切物品都要置辦齊備;在做這些淮備工作時,心中不可有其他雜念。宗廟中的宮室已經裝修,牆屋已經粉刷,各種物品都已齊備,此時,孝子夫婦就可以進行齋戒、沐浴,穿上禮服,捧著祭品向神明進獻。進獻時的神情是那樣的誠墾,那樣的專註,就好像拿不動手中的祭品,又好像生怕失手脫掉,這都是孝子夫婦孝敬之心達到極端才有的表現吧。獻上各種祭品,依禮奏起音樂,百官也都協助主人進獻。此時此刻,通過祝的祝詞表達孝子的心意,恍惚之中,彷彿真的是在和神明對話,彷彿神明真的在享用祭品。彷彿神明真的在享用祭品,這本是孝子的初衷啊!孝子的祭祀,其實是一種自盡其敬的行為,盡其虔誠之心而表現為虔誠的動作,盡其對神明的相信而表現為確信神明一定存在,盡其敬意而表現為敬事神明的行為,盡其禮節而表現為不違背一點規矩。舉手投足,都必恭必敬,就好像真的聽到了神明在講話,有什麼事要使喚自己似的。孝子的祭祀,其內心如何可以通過外表觀察出來:他站立時,像鞠躬似的;捧著祭品向前走時,和顏悅色;獻上祭品時,真心希望神明嘗一嘗;退下來返回原位時,好像在傾聽神明的吩咐;到了撤下祭品而退出時,臉上還始終保持著莊重的神色。相反,孝子在祭祀時,如果不是鞠躬式的站立,那就顯得太粗野;捧著祭品向前時不是和顏悅色,月嚇就顯得疏遠神明;進獻祭品時不是唯恐神明不來品嘗,那就顯得對神明並不真愛;退回原位站著時不是像在傾聽神明的吩咐,那就顯得傲慢;了撤下祭品退出時就全然失去了莊重的神色,那就等於忘掉祖宗了。這樣的祭祀,就失去祭祀的意義了。如果孝子對父母有深深的愛戴,心中就必然充滿和順之氣;·心中充滿和順之氣,臉上就一定會表現為和顏悅色;臉上有和顏悅色,就一定會表現為曲意承歡的樣子。孝子在祭祀時,容貌敬慎,就好像拿著貴重的玉,又好像端著滿滿的一杯水,那份虔誠,那份專註,就好像拿不動,又好像生怕失手打壞。相反,那種威嚴肅穆一本正經的樣子,不是孝子可以用來事奉父母的態度,而只是作為成年人應有的態度。【原文】先王之所以治天下者五:貴有德,貴貴,貴老,敬長,慈幼。此五者,先王之所以定天下也。貴有德,何為也?為其近於道也。貴貴,為其近於君也。、貴老,為其近於親也。敬長,為其近於兄也。慈幼,為其近於子也。是故至孝近乎王,至弟近乎霸一。至孝近乎王,雖天子必有父。至弟近乎霸,雖諸侯必有兄。先王之教,因而弗改,所以領天下國家也。【注釋】一弟:通「涕」。順從和敬愛兄長。【譯文】先王用來治理天下的原則有這麼五條:教育大家都來尊重有德的人,尊重有地位的人;尊重老年人,尊敬年長的人,愛護下一代。這五條,就是先王之所以能夠安定天下的原因。尊重有德的人,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有德的人近乎天理人情。尊重有地位的人,是因為他們近乎國君。尊重老年人,是因為他們近乎自己的雙親。尊敬年長的人,是因為他們近乎自己的兄長。愛護下一代,是因為他們近乎自己的子女。所以,完全做到了「孝」字就近乎建成王道之業,完全做到了「佛」字就近乎建成霸主之業。做到了「孝」字就近乎建成王道之業,這是因為雖天子也有其父。做到了「涕」字就近乎建成霸主之業,這是因為雖諸侯必有其兄。對於先王的這種教化,後王如果能遵循不改,就可以領導天下國家。【原文】、子日:「立愛自親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長始,教民順也。教以慈睦,而民貴有親。教以敬長,而民貴用命。孝以事親,順以聽命,錯諸天下一,無所不行。」【注釋】一錯:通「措」,置放。【譯文】孔子說:「人君欲立愛於天下,應當教育人民首先愛自己的雙親,這樣就可以使人民和睦相處。人君欲立敬於天下,應當教育人民首先敬自己的兄長,這樣就可以使人民懂得順從。,教導人民慈愛和睦,人民就會以事奉雙親為美德。教導人民尊敬兄長,人民就會以順從命令為美德。以孝心事奉雙親,以順從的態度聽從長者的命令。普天之下人人如此,就不會有辦不到的事情。」【原文】郊之祭也,喪者不敢哭,凶服者不敢入國門,敬之至也一。祭之日二,君牽牲,穆答君③,卿、大夫序從。既入廟門,麗於碑四,卿大夫袒,而毛牛尚耳⑥,鶯刀以刻⑥,取膝骨七,乃退。憫祭、祭腥而退⑧,敬之至也。【注釋】一郊之祭也四句:已略見於《郊特牲》。二祭之日:此句以下乃言宗廟之祭。③穆:指國君的嗣子。宗廟之祭,父輩為昭,子輩為穆。四麗:猶系也,拴也。伍毛牛尚耳:取牛毛獻屍時,以牛耳部之毛為上等。⑥鶯刀:祭祀時分割牲體之刀。詳《禮器》注。圭伙山奎):割七脾骨帕陌。慮僚):牲血及其腸間脂肪。⑧炯(xun循):用開水燙過的半生不熟的肉。【譯文】天子南郊祭天,這是最最重要的吉祭,誰家死了人也不敢哭,披麻戴孝的人也不敢進入國都城門,對天的恭敬真是到極點了。舉行宗廟之祭時,國君親自牽引犧牲,嗣子在旁協助,卿大夫按照班序緊隨其後。進入廟門以後,就把犧牲拴在庭中的石碑上,卿大夫袒露左臂宰牛,先取牛耳上的毛獻祭,然後用鶯刀分割牲體,取出血和腸間脂肪獻祭,乃退。接著還要用半生不熟的肉獻祭,還要用生肉獻祭,祭畢退下,也真是恭敬到極點了。【原文】郊之祭,大報天而主日,配以月。夏後氏祭其篙一,殷人祭其陽二。周人祭日,以朝及篙。祭日於壇,祭月於坎,以別幽明,以制上下。祭日於東,祭月於西,以別外內,以端其位。·日出於東,"月生於西。陰陽長短、終始相巡氣以致天下之和。【注釋】一陰:同「暗」。指黃昏時。二陽:日中時。③巡(帥。沿):隨,銜接。【譯文】南郊祭天,是為了普遍報答上天諸神而以日神為主,以月神為配享。夏人尚黑,在黃昏時祭天。殷人尚白,在中午時分祭天。周人尚文,從早上一直祭到黃昏。祭日神是在壇上,祭月神是在坑內,以此區別幽暗和光明,以此劃分上下。祭日於東方,祭月於西方,以此區別內外,、端正其位。因為旭日出於東方,新月生子西方。日月一陰一陽,晝夜或長或短,終始相接,循環往複,天下的有條不紊即由此而生。【原文】天致也,,致反始也一,致鬼神也,致和用也二,致義致反始,以厚其本也。致鬼神,以尊上也。以立民紀也。致義,則上下不悖逆矣。致讓,以合此五者,以沛天下之禮也,雖有奇邪而不抬者,用也矣物爭微致去則【注釋】一致:鄭玄說:「致之言至也,使人勤行至於此也。」始:指天。古人認為一切都是上夭所賜。二和用物:下文作「物用」。義同。鄭玄說:「物,猶事也。變"和,言互之也。」【譯文】天下的禮有這麼五項作用:一是讓人們緬懷初始,二是讓人們不忘祖宗,三是開發資源以便利用,四是樹立道義,五是提倡謙讓。緬懷初始,意在使人飲水思源而不忘其本。不忘祖宗,意在使人知道尊上。開發資源以便利用,意在使人民的生活有保障。樹立道義,意在理順君君、臣臣、父子的關係。提倡謙讓,意在消除爭訟。把這五項作用合起來,就構成了治理天下的無所不包的字,即令還有些壞人壞事不能治住,其數量也微乎其微。【原文】宰我曰一:「吾聞鬼神之名,不知其所謂。」子日:「氣也者二,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合鬼與神,教之至也。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骨肉斃於下陰為野土③,其氣發揚於上,為昭明,煮篙,凄槍四,此百物之精也,神之著也。因物之精,製為之極,明命鬼神,以為黔首毗百眾以畏,萬民以服。聖人以是為未是也,二築為宮室,設為宗桃伍,以別親疏遠邇,教民反古復始了不忘其所由生也。眾之服自此,故聽且速也。二端既立氣報以二禮氣建設朝事⑧,播燎擅蘿⑧,見以蕭光⑩,以報氣也。此教眾反始也。薦黍傻妙,羞肝肺首心,見間以俠瓶「,加以郁獸,以報魄也⑩。教民相愛。上下用情,一禮之至也。君子反古復始,不忘其所由生也,是以致其敬,發其情,竭力從事以報其親,不敢弗盡也。一是故昔者夫子為藉千畝⑥,冕而朱絨⑧,躬秉來;諸侯為藉百廟,、冕而青絨,秉來。以事天地、山川、社櫻、先古,以為醛酪齊盛⑩,是乎取之,敬之至也。古者天子諸侯必有養獸之官,及歲時,齊戒沐浴而躬朝之,犧拴祭牲必於是取之⑩,敬之至也。君召牛,納而視之,擇其毛而卜之,吉,然後養之。君皮棄素積⑩,朔月月半,君巡牲,所以致力,孝之至也。古者天子諸侯必有公桑蠶室,近川而為之。築宮初有三尺⑩,棘牆而外閉之。及大聽之朝⑩,君皮棄素積,卜三宮之夫人、世婦之吉者@,使入蠶於蠶室,奉種浴於川,桑於公桑,風決以食之。歲既單矣@,.世婦卒蠶,奉繭以示於君,遂獻繭於夫人。夫人曰:"此所以為君服與!』遂副偉而受之⑩,因少牢以禮之。古之獻繭者,其率用此與?及良日,夫人縹,三盆手⑧,遂佈於三宮夫人、世婦之吉者,使縹。遂朱綠之、玄黃之,以為精敝文章。服既成,君服以祀先王先公,敬之至也。」【注釋】一宰我:孔子弟子。姓宰,名予,字子我。二氣:謂魂。靈魂。與下文之「魄」對文。魂與魄都是精氣、精神,區.別在於魂可以遊離人體之外,魄則依附人體而存在。③斃:一本作「弊」,腐爛敗壞之意。下陰:地下。四君(Xon熏):同「薰」,指氣味。篙:氣味蒸出貌。伍宗桃:宗廟和桃廟。近祖的神主在宗廟,遠祖的神主居桃廟。詳《祭法》。⑥二端:指上文的「氣」與「魄」。尊稱之,則氣日神,魄曰鬼。七二禮:指下文的「朝事」和「薦黍傻」二種祭禮。⑧朝事:又叫「朝踐」,是祭日早晨向屍進獻血腥之祭。⑨擅蘿:當讀作「馨香」。⑩見:通「覷」,夾雜。蕭光:點燃蕭篙發出的氣味。鄭玄說:「光,猶氣也。」時薦黍傻:朝事後舉行的進獻熟食之禮。《郊特牲》:「祭黍傻加肺,報陰也。」報陰,即報魄,報鬼。⑩見間:鄭玄說:這本是一個「艦」字,被錯誤拆開了。』參注⑩。俠(ji6夾)瓶:兩瓶醋酒。俠,通「夾」,雙也。瓶,陶制盛酒器,等於酒壺。⑩以報魄也:鄭玄說:「報氣以氣,報魄以實,各首其類。」⑧藉:指藉田。藉,借也。為保障祭祀所需而借民力耕種之田。詳《月令》孟春。⑩絨(hong宏)帽帶。繞經領下,兩端分別系在固冠的筍上。⑩齊(ji集)盛(cheng成):即「集盛」。盛放在器皿中作祭祀用的黍櫻。齊,通「集」。⑩犧拴祭牲:牲是祭祀所用牛羊永的總稱。犧是毛色純一之牲,拴是體無損傷之牲。⑩皮棄素積:皮棄,指皮棄服。即頭戴皮棄,上身穿素衣,下身穿素積。素積是一種白色而腰間有皺褶的裙。皮棄服是諸侯視朔之服。⑩初:七尺為一切。⑩大聽:季春三月初一的早上。⑧三宮:按《昏義》:「古者天子後立六宮。」諸侯夫人則立三宮,是王后的一半。髯歲:歲有二義:一年曰歲,一季亦曰歲。此指一季,即春季。單:通「彈」,盡。留副偉:副是帶有首飾的假頭。偉是夫人的一種禮服。參《明堂位》注。垂三盆手:將手浸入泡蠶繭的盆中三次,每次抽出一根絲頭。這是象徵性的親自綴絲,就像夭子諸侯的親耕籍田那樣。【譯文】宰我說:「我聽到人們常說鬼呀神呀的,就是不知其涵義。」孔子回答說:「氣是神的旺盛,魄是鬼的旺盛。既祭鬼,又祭神,這便達到了聖人以神道設教的完滿境界。一切活著的東西都要死去,死後其體魄必然歸土,這就叫鬼。體魄腐爛於地下,化為野土;而其靈魂則發揚於上,成為看得見的光明,聞得到的氣味,感受到的凄酸,這是一切生物都具有的可以意會而難以言傳的精靈,也是神的存在的顯示。聖人就根據萬物的這種精靈,給它們取了個至高無上的名子,曰鬼日神,作為黎民百姓遵守的法則,於是黎民百姓都害怕鬼神,服從鬼神。聖人以為光這樣做還不夠,於是又建造宮室,設立宗廟和桃廟,以區別鬼神的親疏遠近,教導人民不但要緬懷遠祖,而且要祭祀父母,不要忘掉自己是從哪裡來的。這一著很奏效,老百姓之所以服從領導,就是由於這一點,而且服從得非常快。既然設立了鬼和神這兩個名稱,就相應地報以兩種不同的祭禮。一是朝事之禮,即把牲血和腸間脂肪放在蕭篙上焚燒,升起的煙,既有芳香之氣,還雜有蕭篙之氣。這是用氣味來報答氣,也就是神的。這種質樸尚古的祭祀可以提醒人們追懷初始。一是進獻熟食之禮,即獻以黍櫻,又獻以牲的肝、肺、首、合。加上兩瓶醛酒,再加上郁粵香酒。這是用熟食來報答魄,也就是鬼的。這種進獻熟食之祭可以起到教民相愛的作用。對上有報神之祭,對下有報鬼之祭,從禮數上來講可以說兩頭都照顧到了。君子緬懷父母以至於遠祖,不忘掉自己是從哪裡來的,所以對他們是有多少敬意就拿出多少敬意,有多厚的感情就拿出多厚的感情,在祭祀活動中竭心儘力以報答自己的親人,不敢有絲毫的保留。所以從前天子有藉田千畝,到了春耕的時候,要戴上系有紅色帽帶的禮帽,親執犁把而耕;諸侯也有藉田百畝,到了春耕的時候,要戴上系有青色帽帶的禮帽,親執犁柄而耕。藉田所得的收入,用來祭祀夫地、山川幾社櫻和先祖。醋酪黍傻等等祭品,就是來自藉田的收入。這是多麼虔誠的祭祀啊:古時候天子和諸侯都專門設有養獸之官,每年到了一定的時候,天子和諸侯都要在齋戒沐浴之後前往巡視,因為符合要求的祭牲一定要從其中挑選,這是對祭祀極其虔敬的表現。在祭前三月,國君派人把牛牽來,親自察看,挑選毛色純一體無損傷的牛加以占卜如果得到吉兆,然後就把此牛敬養起來。到了每月的初一、十五,國君還要穿上皮棄禮服,親自察看被養之牛。在這上面下這樣大的力氣,也是極其孝順的表現。古時候天子和諸侯還都設有公家的桑園和養蠶的宮室,臨著河邊建造,以便漂洗蠶種。養蠶的宮室有一丈高,其周圍種上荊棘當牆,門反鎖著。到了季春三月初一的早上,國君身穿皮棄服,通過占卜選擇後宮中符合吉兆的夫人和世婦,讓她們到蠶室去養蠶。她們捧著蠶種到河裡漂洗,到公家的桑園裡採摘桑葉,讓風吹乾桑葉上的露水,然後用來喂蠶。等到春季已盡,世婦們養蠶的事情也告結束,於是捧著收穫的蠶繭請國君過目,然後就獻繭於夫人。夫人就說:「這是用來給國君做衣服的吧!」就身著禮服而接收了下來,並且用少牢之禮慰勞獻繭的世婦。古代獻繭的禮節,大概都是這樣吧?等到黃道吉日,夫人就開始綴絲。先由夫人把手伸入泡蠶繭的盆中三次,每次抽出一個絲頭,然後就把蠶繭分給符合吉兆的夫人和世婦,讓她們縹絲。此後,還要把絲分別染成紅色、綠色、黑色、黃色,製成繪有種種圖案的禮服。禮服做成以後,國君穿上禮服祭祀先王先公,真是虔敬到極點了。」【原文】君子日一:禮樂不可斯須去身。致樂以治心,則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諒之心生,則樂;樂則安,安則久,久則天,天則神。天則不言而信,神則不怒而威,致樂以治心者也。致禮以治躬則莊敬,莊敬則嚴威。心中斯須不和不樂,而鄙詐之心入之矣。外貌斯須不庄不敬,而慢易之心入之矣。故樂也者,動於內者也;禮也者,動於外者也』。樂極和,禮極順,內和而外順,則民瞻其顏色而不與爭也。望其容貌,而眾不生慢易焉。故德輝動乎內,而民莫不承聽;理髮乎外,而眾莫不承順。故日:致禮樂之道,而天下塞焉,舉而錯之無難矣。樂也者,動於內者也。禮也者,動於外者也。故禮主其減,樂主其盈。禮減而進,以進為文。樂盈而反,以反為文。禮減而不進則銷,樂盈而不反則放。故禮有報而樂有反,禮得其報則樂,樂得其反則安。禮之報,樂之反,其義一也。【注釋】一君子曰:從此句起,到「其義一也」止,孔疏云:「此一節已具於《樂記》,但記者別人,故於此又記之。其義已具在《樂記》,故於此不繁文也。」因此,此節的注釋和譯文,請看《樂記》,此不復贅。【原文】一曾子日:「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公明儀問於曾子曰一:「夫子可以為孝乎?」曾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君子之所為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母於道。參直養者也孔安能為孝乎?」【注釋】一公明儀:曾子弟子。二參(can駱):曾子的名。今人多讀Sh即,非是。王引之((春秋名字解沽黎云:「曾參,字子輿。參,讀為駿。《說文》云:"駿,駕三馬也·』名參字子輿者,絮馬所以引車也。」方以智《通雅·姓名》、王夫之佩記章句》卷三、盧文招《經典釋文考證》均同王引之說。【譯文】曾子說:"哮有三等。第一等的孝是能光父耀母,第二等的孝是不鑽辱父母的令名,第三等的孝是能夠贍養父母。」曾子的學生公明儀向曾子問道:「老師您可以說是、做到了"孝』字吧?」曾子答道:「這是哪兒的話J這是哪)L的話!君子的所謂孝,是不等父母有所表示就把父母想辦的事辦了,同時又能使父母放心自已的所作所為都是合乎正道的。我只不過是能贍養父母罷了,怎能說是做到了"孝』字呢!」【原文】曾子日:「身也者,父母之遺體也。行父母之遺體,敢不敬乎?居處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往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戰陳無勇一,非孝也。五者不遂,災及於親,敢不敬乎?亨孰擅蘿二,嘗而薦之,非孝也,養也。君子之所謂孝也者,國人稱願然曰叭"幸哉有子如此,』所謂孝也已。眾之本教曰孝,其行曰養。養可能也,敬為難。敬可能也,安為難。安可能也,卒為難。父母既沒,慎行其身,不遺父母惡名,可謂能終矣。仁者仁此者也四,禮者履此者也,義者宜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強者強此者也。樂自順此生,刑自反此作。」曾子曰:「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氣溥之而橫乎四海⑥,施諸後世而無朝夕,推而放諸東海而淮,推而放諸西海而淮,推而放諸南海而淮,推而放諸北海而淮。《詩》云:"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七。,此之謂也。」曾子日:「樹木以時伐焉,禽獸以時殺焉。夫子曰:"斷一樹,殺石獸,不以.其時,非孝也。,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用勞⑧,大孝不匾。思慈愛忘勞,可謂用力矣。尊仁安義,可謂用勞矣。博施備物,可謂不匿矣。父母愛之,嘉而弗忘。父母惡之,懼而無怨。父母有過,』諫而不逆。父母既沒,必求仁者之粟以祀之。此之謂禮終。」【注釋】一陳:古「陣」字。二擅;當作「馨」。馨蘿,指用作祭品的黍裸。③然:猶而也。四仁者仁此者也:此句以下七「此」字,皆指孝而言。伍置;通「植」,樹立。⑥溥:本亦作「敷」,散布。七《詩》雲三句:見《大雅.文王有聲》。原是讚美武王的話,此處是斷章取義。思:助詞,無義。⑧勞:功勞,建功立業。【譯文】曾子說:"』自己的身體,乃是父母的遺體。以父母的遺體來做事,敢不小心翼翼嗎?日常起居不端重,就是不孝;為君主做事不忠誠,就是不孝;面對工作而兒兒戲戲,就是不孝;對朋友說話不算數,就是不孝;臨陣作戰不勇敢,就是不孝。這五個方面做不到,表面上看是自身受到懲罰,實際上是殃及父母的遺體,由此看來,敢不小心翼翼嗎!用嘉肴美味,歲時祭祀,這不能算作是孝,只能算作是養"君子的所謂孝,是全國的人都稱羨喝彩地說:"有這樣兒子的爹娘真是有福氣呀!』這才是所謂的孝啊。各種道德的根本叫做孝,表現於行為則叫做養。養就算是可以做到,但尊敬就難了;尊敬就算是可以做到,但毫無勉強之意就難了;毫無勉強就算是可以做到,而在父母去世之後還能堅持不改就難了。父母去世以後,還能夠小心翼翼地運用父母的遺體行事,不連累父母被人垢罵,這才叫做能終身行孝。所謂仁,就是要仁在孝上;所謂宇L,就是要履行孝字;所謂義,就是要適宜於孝的事才做;所謂信,就是要誠信在孝上;所謂努力,就是要努力在孝字上做文章。歡樂是由於順著孝道辦事而產生的,刑罰是由於違背孝道辦事而導致的。」曾子說:「孝作為一種美德,豎起來可以頂天立地,平著放可以覆蓋四海,傳到後代也被人們永遠奉行,也不受地域的限制,推廣到東海是淮則,推廣到西海是淮則,推廣到南海是淮則,推廣到北海也是淮則。《詩經》上說:"從西到東,從南到北,沒有人不遵從。』說的就是這種情況。」曾子說:「樹木要在適當的時候砍伐,禽獸要在適當的時候捕殺。孔子說:"哪怕是砍伐一棵樹木,哪怕是捕殺一隻禽獸,只要砍伐、捕殺得不是時候,就是不孝。』孝有三等:小孝只要出力即可,中孝則要求建功立業,大孝則要求要啥有啥。思念父母的養育之恩而忘掉疲勞,可以說是出力了。躬行仁義,可以說是建功立業了。廣泛地施惠於人,人們紛紛攜帶禮品參加自家的祭祀,可以說是要啥有啥了。父母喜愛自己,自己就高興地永記在心。父母不喜歡自己,自己就戒懼反省,但無一句怨言。父母有了過失,自己可以婉言規勸,但不可和他們頂撞。父母去世,就是窮到告貸才能舉行祭祀的地步,也不向惡人乞求,這才叫做終身行孝。」【原文】樂正子春下堂而傷其足一,數月不出,猶有憂色。門弟子曰:「夫子之足廖矣二,數月不出,猶有憂色,何也?"樂正子春曰:「善如爾之問也!善如爾之間也廠吾聞諸曾子,曾子聞諸夫子日:"天之所生,地之所養,』無人為大。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可謂孝矣。不虧其體,不辱其身,可謂全矣。,故君子頃步而弗敢忘孝也③·。今予忘孝之道,予是以有憂色也。一舉足而不敢忘父母,一出言而不敢忘父母。、一舉足而不敢忘父母,是故道而不徑,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遺體行殆。一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是故惡言不出於口,忿言不反於身四。不辱其身,不辱其親,可謂孝矣。」【注釋】一樂(yu色月)正子春:曾子弟子。姓樂正,名子春。二廖(chou抽):痊癒。③頃步:鄭玄說:「頃,當為畦,聲之誤也。」古代稱一舉足日畦,再舉足曰步。所以古代的趾等於今天的一步,古代的步則等於今天的兩步。四反:王引之說當作「及」。【譯文】樂正子春下堂時,不小心扭傷了腳,好幾個月不出門,還面帶憂色。他的弟子對此不解幾個月不出門問的太好了!,就問道:「老師的腳傷已經好了,這是為什麼呢?」樂正子春說:,還面帶憂色,你問的太好了!好「你我聽曾子說過,而曾子也是從孔子那兒聽到:一"天之所生,地之所養,沒有比人更高貴的。父母完整地把自己生了下來,做兒子的也要把身體完整地還給父母,這才叫做孝。不使身體受到損傷,不使名聲受到污辱,這才叫做完整。』所以君子抬腿動腳都不敢忘掉孝道。現在我扭傷了腳,是忘掉孝道的表現,所以我才面有憂色啊。每抬一次腳都不敢忘掉父母,每說一句話都不敢忘掉父母。因為每抬一次腳都不敢忘掉父母,所以走路的時候光走大道而不走邪徑,過河的時候要乘船而渡而不游泳而渡,不敢拿已故父母的遺體冒險。因為每說一句話都不敢忘掉父母,所以傷害他人的話不出於口,別人的辱罵也絕不會攤到自己身上。不讓自己的身體受辱,也就等於不讓自己的父母受辱,做到這一點,可以稱得上孝了。」【原文】昔者有虞氏貴德而尚齒,夏後氏貴爵而尚齒,殷人貴富而尚齒,周人貴親而尚齒。虞、夏、殷、周,天下之盛王也,未有遺年者。年之貴乎天下久矣,次乎事親也。是故朝廷同爵則尚齒,七十杖於朝一,君問則席;八十不侯朝,君問則就之,而弟達乎朝廷矣二。行肩而不並,不錯則隨③,見老者則車徒辟,斑白者不以其任行乎道路,而弟達乎道路矣。居鄉以齒,而老窮不遺,強不犯弱,眾不暴寡,而弟達乎州巷矣四。古之道,五十不為甸徒伍,頒禽隆諸長者,而弟達乎冤狩矣⑥。軍旅什伍,同爵則尚齒,而弟達乎軍旅矣。孝弟發諸朝廷,行乎道路,至乎州巷,放乎冤狩,惰乎軍旅七,眾以義死之而弗敢犯也。【注釋】一七十杖於朝:古代的官員一般是七十歲退休。這裡說的是天子不許其七十退休者。,二弟:通「梯」。謂敬長,尚齒。下同。⑧不錯則隨:即《王制》「父之齒隨行,兄之齒雁行。」四州巷:猶言鄉間、鄉里。伍甸(tian田)徒:田獵時的走卒。⑥冤狩:指田獵。春季田獵叫冤,冬季田獵叫狩。七惰:王念孫說當作「循」,謂行也。【譯文】從前虞舜之時,雖然尊重有德之人,但也不忘尊重年長之人;夏代雖然尊重有爵之人,但也不忘尊重年長之人;殷代雖然尊重有錢之人,但也不忘尊重年長之人;周代雖然尊重有親屬關係的人,但也不忘尊重年長之人。虞、夏、殷、周四代,』是人們公認的盛世,他們都沒有忘記對年長者的尊重。由此看來,年齡的被人們看重是很久以來的事了,其重要性僅次於孝道。因此,在朝廷上,彼此官爵相同,則年長者居上位;年齡到了七十歲,可以拄著拐杖上朝,國君如果有所諮詢,就要在堂上為他鋪席以便落座;到了八十歲就不但可以扶杖上朝,而且可以在行過朝見禮後就打道回府,國君如果有所諮詢,就要親自到他府上求教。這樣,J涕道就通行於朝廷了。在道路上行走,不能和年長者並肩,年長者如果是兄輩的年齡,就斜錯在他身後走;年長者如果是父輩的年齡,就緊隨在他身後走。無論是乘車的還是步行的,遇到年長者都要讓路。看見頭髮花白的老人挑著擔子行路,年輕人就要為他代勞。這樣一來,梯道就通行於道路了。在鄉里居住,凡事都講究個長幼,即使貧窮的老人也不遺棄,年輕人不可恃強凌弱,以眾欺寡。這樣一來,涕道就通行於鄉里了。按照古代的規矩,年齡到了五十歲就可以不參加田獵活動了,而在分配獵獲物的時候還要讓年長者多得點。這樣一來,J涕道就通行於田獵了。在軍隊裡邊,官爵相同則以年長者居上。這佯一來,梯道就通行於軍旅了。孝J涕之道,從朝廷開始,通行於道路;通行於鄉里,通行於田獵,通行於軍旅,大家都抱著寧可為孝佛而死的信念,沒有人敢違背它。【原文】祀乎明堂一,所以教諸侯之孝也。食三老、五更於大學二,所以教諸侯之弟也③。祀先賢於西學四,之德也。耕藉之臣也、。五者,所以教諸侯之養也。朝勤氣所以教諸侯所以教諸侯子袒而割牲,侯之弟也⑥。天下之大教也。食三老、五更於大學,天執醬而饋,執爵而醋,冕而惚干,所以教諸是故鄉里有齒而老窮不遺,強不犯弱,眾不暴寡,此由大學來者也。天子設四學七,當入學而大子齒。【注釋】一明堂:周代的太廟。詳《明堂位》注。二食(s了四):供養。三老、五更:見《文王世子》注③弟:通「梯」。四西學:周之小學。因在西郊,故名。伍朝覷:見《樂記·賓牟賈》注。⑥食三老五更於大學六句:已見於《樂記·賓牟賈》。七四學:四郊的大學。周代的小學叫虞岸。【譯文】周代的天子在明堂祭祀文王以配上帝,就是為了教育諸侯懂得孝道;』在太學裡宴請三老、五更,就是為了教育諸侯懂得佛道;在西學裡祭祀前代的賢人,就是為了教育諸侯培養道德;天子親耕籍田,就是為了教育諸侯用自己的勞動果實祭祀祖先;安排諸侯定期朝見天子,就是為了教育諸侯如何悟盡臣職。以上五項,是天下最重要的教育。在太學中宴請三老、五更,天子袒開衣襟親自切割牲肉,捧著醬請他們吃,端起酒請他們漱口,還頭戴禮帽,手執盾牌,為他們起舞助興。這是為了向諸侯示範如何尊老養老。於是鄉里的居民也都能做到尊重老大,連那些貧窮的老人也不被遺漏,年輕人不以強凌弱,不以眾欺寡,這都是由於天子在太學尊老養老而形成的好風氣。天子設置四學,到了年齡入學,就是太子也要和同學們按年齡大小論禮。【原文】天子巡守,諸侯待於竟一,·天子先見百年者。八十九十者東行,西行者弗敢過;西行,東行者弗敢過。欲言政者,君就之可也。一命齒於鄉里,再命齒於族,三命不齒二。族有七十者,弗敢先而入,君必與之揖讓。七十者不有大故不入朝;若有大故,而後及爵者。【注釋】一竟:通「境」。二一命齒於鄉里三句:本《周禮·地官·黨正》職文。【譯文】天子巡守時,諸侯要在自己的國境上恭候迎接。進入諸侯國內,要先會見百歲老人。八十九十的老人走在路的左邊,即使走在右邊的人也不敢超過他們;如果他們走在路的右邊,即使走在、左邊的人也不敢超過他們。他們有政見要講,國君要登門聽取。得到天子一命封爵的,還要和鄉親們按年齡大小分先後,得到二命封爵的,只要和族人按年齡大小分先後即可;得到三命封爵的,就不須與他人比較年齡大小,可以徑居上位;但如果遇到有七十歲以上的族人,就不敢位居其上。七十歲以上的老人,沒有重大的升、事情不必入朝;如果有重大事情而入朝,國君一定要先和他施禮,然後才和卿大夫施禮。【原文】天子有善,讓德於天。諸侯有善,歸諸天子。卿大夫有善,薦於諸侯。士祿爵慶賞,成諸宗廟庶人有善,本諸父母,存諸長老一。所以示順也。昔者聖人建陰陽天地之情二,立以為《易》。易抱龜南面③,天子卷冕北面四,雖有明知之心,必進斷其志焉,示不敢專,以尊天也。善則稱人,過則稱己,教不伐,以尊賢也。【注釋】一存:當作「薦」。二聖人:謂伏犧、文王之屬.。陰陽天地:孫希旦說:「陰陽言其氣,天地言其體。」實際上是一回事,只是從不同的角度立名罷了。參《昏義》注。。情:指明顯可見的吉凶。③易:指掌卜笠之官,如《周禮》之大卜。南面:這是為了尊龜。一卷冕:讀作「衰冕」。【譯文】天子有了成績,應該歸功於天。諸侯有了成績,應該歸功於天子。卿大夫有了成績,應該歸功於諸侯。士、庶人有了成績,應該歸功於父母,歸功於長輩。遇到加官進爵喜慶受賞之事,則應設祭告成於祖宗奮以表示這是祖宗積德所致,子孫不過是託庇受蔭而已。從前,聖人根據陰陽變化所顯示的吉凶之兆,歸納為《易》。掌卜笠的官員抱著用來占卜的龜南面而立,天子戴著禮帽穿著龍袍北面而立,儘管天子已經胸有成竹,也一定要通過占卜再作出最後的決斷,這表示不敢獨斷專行,對天意的尊重。有成績要歸功他人,有過失則應歸咎於己,這是要教人不自誇於教人尊重賢人。【原文】教子將祭祀,必有齊莊之心以慮事一,以具服物,以修宮室,以治百事。及祭之日,顏色必溫,行必恐,如懼不及愛然。其奠之也,容貌必溫,身必拙,如語焉而未之然。宿者皆出二,其立卑靜以正,如將弗見然。及祭之後,陶陶遂遂③,如將復入然。是故喜善不違身,耳目不違心,思慮不違親。結諸心,形諸色,而術省之四,孝子之志也。【注釋】一齊(zhoi齋)庄:恭敬。二宿(s0素)者:助祭的賓客。宿是齋戒,助祭者也要在祭前齋戒。③陶陶<y。。y。。堯堯)遂遂:神情恍惚而意猶未盡之貌。四術:通「述」,此指追憶。【譯文】孝子將要舉行祭祀,一定要懷著畢恭畢敬的心情來考慮祭事淮備祭服祭品,整修宮室,處理好各項事務。等到祭祀那一天,臉色必須溫和,而走路卻帶著緊張,就好像害怕趕不上看到自己的親人的樣子。孝子在獻上祭品時,要和顏悅色,身體前屈,就好像給親人說話而等待回答的樣子。助祭的賓客都陸續退出時,孝子還默默地躬身站在那裡,好像視若不見的樣子。等到祭祀結束,孝子還沉浸在對親人的思念之中,神情恍惚,好像親人還要進來的樣子。所以,誠心誠意的態度一直表現在孝子身上,耳之所聞與目之所見都和心中思念的一致,心中思念的則無時無刻不是親人。內心懷著思親的情結,在外貌上也有所流露,反覆地回憶和自省,這就是孝子的心態啊。【原文】建國之神位:右社攫而左宗廟一。【注釋】一建國之神位二句之神位,右社櫻:按《周禮·春官·小宗伯》:「小宗伯之職,掌建國左宗廟。」【譯文】建立國都中祭祀的神位:社神櫻神的廟在王宮路門外的右邊列祖列宗的廟在王宮路門外的左邊。

祭統第二十五 【題解】鄭玄說:「名日《祭統》者,以其記祭祀之本也。統,猶本也。」說得更明白點,這個「本」就是一片孝心。祭祀先祖,這並不是迷信鬼神,而是出於飲水思源的孝心。就是祭祀過程中的種種儀節,也"無不貫穿著孝心。孫希旦說:「篇中凡五段:首言祭禮之重,皆歸本於心之自盡。次言祭有十倫,又次言祭有四時,皆以申首段未盡之義。又次言鼎銘,又次言魯賜重祭,又因祭祀致敬而廣其義也。」864·禮記全譯【原文】凡治人之道,莫急於禮。禮有五經一,莫重於祭。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以字L二,是故唯賢者能盡祭之義,生於心也。心休而奉之【注釋】一五經:指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等五禮。欲知五禮之詳,可參《周禮·大宗伯》。其中的吉禮,又叫祭禮。因為祭禮的本義在於祈神求福,故名吉禮。二心休:即《祭義》首節所說的「休惕之心」和「凄槍之心」。【譯文】在管理百姓的種種方法之中,沒有比禮更重要的了。禮有吉、凶、賓、軍、嘉五種,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祭禮。祭禮,並不是外界有什麼東西強迫你這麼辦,而是發自內心深處的自覺行動。春夏秋冬,時序推移,人們感物傷時,觸景生情,不由地就會想起死去的親人,這種感情的表達就是祭之以禮。所以只有賢者才能完全理解祭禮的意義。【原文】賢者之祭也,必受其福。非世所謂福也一。福者,備也二。備者,百順之名也。無所不順者之謂備,言內盡於己,而外順於道也。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親,其本一也。上則順於鬼神,外則順於君長,內則以孝於親,如此之謂備。唯賢者能備,能備然後能祭。是故賢者之祭也,致其誠信與其忠敬,奉之以物,道之以禮,安之以樂,參之以時,明薦之而已矣,不求其為。此孝子之心也。祭者,所以追養繼孝也。孝者畜也③。順於道,不逆於倫,是之謂畜。是故孝子之事親也,有三道焉:生則養,沒則喪,喪畢則祭。養則觀其順也,喪則觀其哀也,祭則觀其敬而時也。盡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注釋】一非世所謂福也:世俗的所謂福,是求神保佑,賜以壽考吉祥等等。賢者所說的福,是內求於己,即一切事都順著理辦,這樣做的結果,不求福而福自至。詳下文。二福者備也:以「備」釋「福」,這是所謂聲訓。古音「福」與「備」相近。③孝者畜也:這也是聲訓。古音「孝」「畜」二字音近。【譯文】賢者的祭祀,一定會得到鬼神所賜的福,但這個福,不是世俗所說的福。賢者的福,是備的意思。而備字咋講呢?是一切事情都順著理辦的意思。無所不順,這就叫備。其意思是說,對自己,按著良知行事;對外界,按著道理行事。忠臣的事奉國君,孝子的事奉雙親,其忠其孝都來源於一個順字。對上則順著鬼神,對外則順著君長,對內則順著雙親,這樣做了才叫做備。只有賢者才能做到備,能做到備然後才能做到必然得到鬼神賜福的祭。所以賢者的祭祀,不過是竭盡自己的誠信與忠敬,奉獻祭品,行其」典禮,和之以音樂,稽之以季節,潔凈地薦獻而已,並不存心要神保佑賜福。這才是孝子舉行祭祀時的心情。孝子的祭祀,是用來完成對父母生前應盡而未盡的供養和孝道。所謂孝,就是這種供養和孝道的積蓄。一個順字貫穿於父母的生前和身後,這才叫做孝的積蓄。所以孝子的事奉父母不外乎三件事:頭一件是生前好好供養,第二件是身後依禮服喪,第三件是服喪期滿要按時祭祀。在供養這件事上可以看出做兒子的是否孝順,在服喪這件事上可以看出他是否哀傷,在祭祀這件事上可以看出他是否虔敬和按時。這三件事都做得很好,才配稱作孝子的行為。【原文】既內自盡,又外求助,昏禮是也。故國君取夫人之辭日一:「請君之玉女二,與寡人共有敝邑,事宗廟社櫻。」此求助之本也。夫祭也者,必夫婦親之,所以備外內之官也。官備則具備。水草之范,陸產之釀③,小物備矣。三牲之姐,八篡之實,美物備矣。昆蟲之異四,草木之實,陰陽之物備矣。凡天之所生、地之所長,苟可薦者,莫不咸在,示盡物也。外則盡物,·內則盡志,此祭之心也。是故天子親耕於南郊,以共齊盛伍;王后蠶於北郊,以共純服⑥;諸侯耕於東郊,亦以共齊盛;夫人蠶於北郊,以共冕服。天子、諸侯非莫耕也,王后、夫人非莫蠶也,身致其誠信,誠信之謂盡,盡之謂敬,敬盡然後可以事神明,此祭之道也。【注釋】一取夫人之辭:這是納采(即求婚)時向女方家長致的辭。取,通「娶」。二玉女:鄭玄說:「言玉女者,美言之也。君子於玉比德焉。」③水草之范二句:這是互文見義。應讀作「水草陸產之值釀,陸產水草之釀」范。詳《郊特牲》「恆豆之范」節注。四昆蟲:如《內則》所說的綢(蟬)、范(蜂)。伍共:通「供」。下同。齊盛:即粟盛。謂祭品,盛放在祭器內的黍傻。⑥純(細)服:黑色的祭服。與下文的「冕服」同義。純,通「細」。言「純」是為了突出顏色【譯文】祭祀不但要求自己盡心儘力,還要求求助於外,這就關係到婚禮了。所以國君在娶夫人之前的求婚辭是這樣說的:「聽說您有位賢淑的女兒,希望能嫁給我,和我一道治理國家,祭祀宗廟社櫻。」這就是求助的目的。祭祀這件事,必須由夫婦親自共同參加,以便里里外外的事情都有人負責。事情都有人負責,就必然祭品齊備。水中產的、陸地產的酶菜、肉醬有了,這算是祭祀用的小吃類齊備了。牛羊豬三牲齊全,黍櫻稻粱分裝八碗,這算是美味齊備了。還有各種不同的昆蟲,還有各種不同的瓜果,這算是世上之物都有了。總而言之,只要是天下生的,地上長的,只要是可以用來進獻的,沒有一樣沒有,這表示祭品的極其豐盛。從客觀上來說是要求祭品極其豐盛,從主觀上來說則要求極其虔誠,這才算是祭祀的用心。因此之故,天子才在南郊親耕籍田,以提供祭品;王后在北郊親自養蠶,以提供祭服;諸侯在東郊親耕籍田,也是用以提供祭品;夫人在北郊親自養蠶,也是用以提供祭服。天子和諸侯並不是窮到了自己不親耕就沒有祭品,王后和夫人也不是窮到了自己不養蠶就沒有祭服,之所以要那樣做,是為了表達自己的誠信,有了誠信才算盡心,盡了心才算是虔敬。虔敬了,盡心了,然後才可以事奉神明。這便是祭祀的原則。【原文】及時將祭,君子乃齊一。齊之為言齊也,齊不齊以致齊者也二。是故君子非有大事也,非有恭敬也,則不齊。不齊則於物無防也,嗜欲無無止也。及其將齊也,防其邪物,訖其嗜欲③,耳不聽樂。故《記》曰:「齊者不樂。」言不敢散其志也。心不苟慮,必依於道。手足不苟動,必依於禮。是故君子之齊也,專致其精明之德也。故散齊七日以定之四,致齊三日以齊之伍。定之之謂齊,齊者精明之至也,然後可以交於神明也。是故先期旬有一日,宮宰宿夫人⑥,夫人亦散齊七日,致齊三日。君致齊於外,夫人致齊於內,然後會於大廟七。君純冕立於昨⑧,夫人副偉立於東房氣君執圭攢裸屍⑩,大宗執璋攢亞裸。及迎牲。君執綳⑧,卿大夫從,士執魚⑩。宗婦執盎從夫人⑩,薦悅水⑩。君執鶯刀⑩,羞濟⑩,夫人薦豆。此之謂夫婦親之。【注釋】一齊:通「齋」。二齊(zhai齋)之為言齊(qi祈)也二句:在這兩句里,除第一個「齊」字讀zhai外,其餘都讀齊。古音「齋」與「齊」音近,所以這裡也是聲訓。下文的諸多「齊」字,除了「以齊之」之「齊」讀中外,其餘的都讀zhai。③訖:防止。四散齊:詳《祭義》注。伍致齊:詳《祭義》注。⑥宮宰:官名。即內宰,掌宮內婦人之事。宿:通「肅」,鄭重告誡之意。七大(太)廟:始祖廟。⑧純(z緒):通「繼」。參上節注。⑨副偉:見《明堂位》注。⑩圭攢:裸時舀郁瞥香酒用的勺子,以圭為柄。連下文之「璋攢」,統詳《郊特牲》注。⑥綳(zhen振):牛鼻繩。⑩自:鄭註:「當,或作檔。」檔(z。。鄒)是禾稈。殺牲時用以墊地。⑩盎:盎齊。五齊之一。一種未經過濾的薄酒。詳《郊特牲》注二⑩悅(shui稅)水:說指盎齊,水指明水。⑩鶯刀:見《禮器》注。⑩哆中寄:用牙齒啃一點嘗嘗。【譯文】到了將要舉行祭祀的時候,君子就要齋戒。齋戒也可以說是整齊的意思,就是把身上和心裡不整齊的東西整齊一下以求達到整齊。所以君子不是從事於祭祀,在不需要恭敬的場合,就不齋戒。不齋戒就做事沒有禁忌,嗜欲也沒有限制。但到了要齋戒的時候,禁忌之事就不能做,嗜欲也要加以限制,耳不聽音樂。所以古書上說:「齋戒的人不舉樂。」就是說齋戒的時候不敢分散心思。心無雜念,所思所想必然合乎正道;手足不亂動,抬手動腳必然合乎規矩。所以君子的齋戒,其目的就在於達到身心的純潔。為此目的,所以先散齋七天收斂一下心志,然後再致齋三天加以整齊。把心志收斂住了就叫做齋戒。齋戒是高度的身心純潔,然後才可以和神明打交道。所以,在祭祀前十一天,宮宰要鄭重地告誡夫人,於是夫人開始齋戒,先散齋七天,接著再致齋三天。國君在國君的正寢致齊,夫人在夫人的正寢致齊,到祭祀那天才會合於太廟。國君身著禮服頭戴禮帽站在昨階,夫人頭戴首飾身穿字L服站在東房。國君手執圭攢在屍前行裸禮,大宗伯手執璋攢在屍前行再裸禮。到了迎牲入廟時,國君親自牽著牛鼻繩,大夫緊跟在牲後,士抱著禾稈。宗婦捧著盎齊隨在夫人身後,獻上說水、國君親執鶯刀切取牲肺獻給屍品嘗,夫人則獻上饋食之豆。這就叫做夫婦一道親自主持祭祀。【原文】及入舞,君執干戚就舞位一。君為東上,冕而總干,率其群臣,以樂皇屍二。是故天子之祭也,與天下樂之;諸侯之祭也,與竟內樂之③。冕而總干,率其群臣,以樂皇屍,此與竟內樂之之義也。【注釋】一干戚:二皇屍:③竟:古盾牌和斧。武舞所執道具。對屍的尊稱。猶如稱亡父曰皇考。「境」字。下同【譯文】祭祀進行到樂舞這一項目時,國君手執干戚站到舞位上,國君站在靠東邊的上位,頭戴禮貌,手執盾牌,率其群臣起舞,以博得皇屍的歡心。因此,天子的祭祀,是與天下臣民同樂;諸侯的祭祀,是與境內臣民同樂。諸侯頭戴禮帽,手執盾牌,率其群臣起舞,以博得皇屍的歡心,這便是與境內臣民同樂的的表現。【原文】夫祭有三重焉:獻之屬莫重於裸一,聲莫重於升歌二,舞莫重於《武宿夜》③。此周道也。凡三道者,所以假於外,而以增君子之志也。故與志進退,志輕則亦輕,志重則亦重。輕其志而求外之重也,雖聖人弗能得也。是故君子之祭也,必身自盡也,所以明重也。道之以禮四,以奉三重而薦諸皇屍,此聖人之道也。【注釋】一獻之屬莫重於裸:裸是酌郁粵香酒澆地,這是獻的開始。天子祭禮十二獻,上公九獻,侯伯七獻,子男五獻,皆以裸為重。二聲莫重於升歌:升歌是樂隊登堂歌唱《清廟》。已見《文王世子》注。祭祀過程中的樂,有堂下管樂隊奏《象》曲,還有堂上與堂下的間歌(即交替演奏),還有堂上堂下的合奏,但都沒有一開始的升歌《清廟》重要。③舞莫重於《武宿夜》:《武宿夜》是《武》舞的第一節,表現武王率領諸侯討伐殷封王而夜宿於孟津。《武》舞共六節,已見《樂記》,而此節最重要。一道:古「導」字。【譯文】在祭祀過程中有三個最重要的節目:在奉獻祭品活動中,沒有比裸禮更重要的了;在歌唱演奏活動中,沒有比登堂歌唱《清廟》更重要的了;在舞蹈活動中,沒有比《武宿夜》之舞更重要的了。這是周代的規矩。這三個最重要的節目,都是用來藉助於外部的動作以增強君子虔誠的內心。所以二者的關係是密切相關的,內心輕忽則外部動作也不帶勁,內心端重則外部動作也隨之端重。內心輕忽而希望達到外部動作的端重,即令是聖人也做不到。所以君子的祭祀,一定要自己竭盡誠心,這樣才能使外部動作也端重起來。遵循禮的要求,把三個最重要的節、目做好而博得皇屍的歡心,這才是聖人的祭祀之道。【原文】夫祭有餃一,餃者祭之末也,不可不知也。是故古之人有言日:「善終者如始,餃其是已。」是故古之君子曰:「屍亦餃鬼神之徐也二,惠術也,可以觀政矣③。」是故屍授四,君與卿四人餃;君起,大夫六人竣,臣餃君之徐也;大夫起,士八人餃,賤俊貴之徐也;士起,各執其具以出、陳於堂下,百官進氣徹之,下餃上之徐也。凡餃之道,每變以眾,所以別貴賤之等,而興施惠之象也。是故以四篡黍見其惰於廟中也⑥。廟中者,竟內之象也。祭者澤之大者也。是故上有大澤,則惠必及下,顧上先下後耳,非上積重而下有凍餒之民也。是故上有大澤,則民夫人待於下流七,知惠之必將至也。由餃見之矣,故日:「可以觀政矣。」【注釋】一俊(jun俊):吃剩餘的食物。這裡指祭祀結束後大家分享鬼神用過的祭品。二屍亦句:祭祀的開始階段,獻血毛,獻生肉,獻半生半熟的肉等等,這是讓鬼神享用的。到了進獻熟食階段,才是讓屍享用的。鬼神享用在前,屍在後,故日屍亦餃鬼神之徐。.③可以觀政;因為為政在於施惠。四櫻:起身。伍百官:指祭祀時各種當差的人。進:當作「餃」,聲近而誤。⑥見:讀作「現」,』表現。情:王念孫說當作「遍」,是。七夫人:猶言「人人」。【譯文】祭禮中有俊這碼子事。雖然俊是祭祀末尾的事,但也不可不了解其意義。所以古人這樣說過:「好的結束要像好的開始一樣,餃這件事大概是最能說明這一點了。」所以古代的君子說:「屍雖然尊貴,但他也吃鬼神吃剩的東西。餃也是一種施惠之道,從中可以觀察出政治意義來。」所以屍食畢起身離席,就由國君和卿四人吃屍剩下的祭品;國君吃罷起身,就由大夫六人吃國君吃剩的祭品,這叫做臣吃君之剩餘;大夫吃罷起身,就由士八人吃剩下的,這叫做賤者吃貴者剩下的;士吃罷起身,各人端著盛有剩餘祭品的食具出來,陳列在堂下,由各種當差的吃剩下的,吃畢撤掉,這叫做底下人吃在上位者之剩餘。綜觀餃的全過程,是每變一次而俊的人數也就隨之增多,這是要區別人有貴賤之分,而施惠的對象卻越來越多。所以用四盤祭品就可以表現出恩惠遍施於廟中。而廟中,乃是整個國境內的縮影。祭禮中的俊,是一種大的恩澤。所以上面有大的恩澤,就一定要惠及下面,只不過上面的先得到而下面的後得到而已,並不是把上面的都撐死而把下面的都餓死。所以上面有大的恩澤,民眾就會個個在下面等待,相信恩澤也必定會落到他們頭上。這一切都是從餃這件事上反映出來的,所以說:「可以從中觀察出政治意義來。」【原文】夫祭之為物大矣,其興物備矣一。順以備者也,其教之本與!是故君子之教也,外則教之以尊其君長,內則教之以孝於其親。是故明君在上,則諸臣服從;崇事宗廟社櫻,則子孫順孝。盡其道,端其義,而教生焉。是故君子之事君也,必身行之。所不安於上,則不以使下;所惡於下,則不以事上。非諸人,行諸己,非教之道也。是故君子之教也,必由其本,順之至也,祭其是與!故白:祭者教之本也已。【注釋】一興物:謂薦獻祭品。【譯文】祭祀作為一件事情可以說是夠大的了,祭祀時薦獻的供品夠完備了。孝順的心再加上完備的祭品,這大概也就是教化的根本吧!所以君子的施行教化,在社會上就教育人們尊敬君長,在家庭里就教育他們孝順雙親。所以聖明的君主在上,則大小臣工服從;尊敬地祭祀宗廟社櫻,則子孫孝順。竭盡祭祀之禮,端正祭祀之義,這就需要教化了。所以君子事奉君王,一定要身體力行。自己感到上面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對,就不要再讓下面這樣去做;自己厭惡下面的某些做法,就不要再這樣地應付上面。不讓人家去做,而自己卻明知故犯,這不是教育的方法。所以君子的施行教化,一定要從根本抓起,提綱絮領,這樣的辦法大慨非祭祀莫屬吧!這就無怪乎人們說:祭祀是教化的根本。【原文】夫祭有十倫焉:見事鬼神之道焉一,見君臣之義焉,見父子之倫焉,見貴賤之等焉,見親疏之殺焉二,見爵賞之施焉,見夫婦之別焉,見政事之均焉,見長幼之序焉,見上下之際焉。此之謂十倫。鋪筵設同幾③,為依神也;詔祝於室,而出於仿四。此交神明之道也。君迎牲而不迎屍,別嫌也。戶在廟門外則疑於臣,在廟中則全於君。君在廟門外則疑於君,入廟門則全於臣、全於子。是故不出者,明君臣之義也。夫祭之道,孫為王父屍。所使為屍者,於祭者子行也伍,父北面而事之,所以明子事父之道也。此父子之倫也。屍飲五,君洗玉爵獻卿⑥。屍飲七,以瑤爵獻大夫。屍飲九,以散爵獻士及群有司,皆以齒七,明尊卑之等也。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別父子、遠近、長幼、親疏之序而無亂也。是故有事於大廟,則群昭群穆咸在而不失其倫。此之謂親疏之殺也。古者明君爵有德而祿有功,必賜爵祿於大廟,示不敢專也。故祭之日,一獻⑧,君降立於昨階之南,南鄉,所命北面,史由君右執策命之⑧;再拜稽首受書以歸,而舍奠於其廟⑩。此爵賞之施也。君卷冕立於昨⑧,夫人副偉立於東房。夫人薦豆執校移,執醋授之執橙⑩。屍醉夫人執柄叭夫人受屍執足。夫婦相授受,不相襲處,醉必易爵,明夫婦之別也。凡為姐者,以骨為主。骨有貴賤。殷人貴牌,周人貴肩,凡前貴於後⑩。姐者,所以明祭之必有惠也。是故貴者取貴骨,賤者取賤骨,貴者不重,賤者不虛,示均也。惠均則政行,政行則事成,事成則功立。功之所以立者,不可不知也。姐者,所以明惠之必均也。善為政者如此。,故日:「見政事之均焉。」凡賜爵⑩,昭為一,穆為一,昭與昭齒,穆與穆齒。凡群有司皆以齒。此之謂長幼有序。·夫祭有界輝、胞、翟、閣者⑩,惠下之道也。唯有德之君為能行此,明足以見之,仁足以與之。界之為言與也,能以其徐界其下者也。輝者,甲吏之賤者也;胞者,肉吏之賤者也;翟者,樂吏之賤者也;閣者,守門之賤者也,古者不使刑人守門。此四守者,吏之至賤者也。屍又至尊,以至尊既祭之末,而不忘至賤,而以其徐界之。是故明君在上,則竟內之民無凍餒者矣。此之謂上下之際。【注釋】一見:通「現」,體現。下同。二殺(sh創曬):降減。③同幾:生時夫婦異幾;死後夫婦同幾。四詔祝於室二句:與《禮器》的「血毛詔於室,為舫乎外」同義。因為不能確知神之所在,所以祭非一處。伍子行:猶言兒子輩。祭祖則用孫子輩為屍,皆取於同姓之嫡孫。⑥玉爵:以玉為飾之爵。下文的「瑤爵」是以瑤為飾之爵,「散爵」是以璧為飾之爵,即《明堂位》的「璧散」。七皆以齒:王引之說是衍字,是。⑧一獻:指第一次醋屍之後。⑨策:策書。猶近世之委任狀。⑩舍奠:即「釋奠」。奠是非時之祭。⑩卷(g加衰)冕:即衰冕。⑩校(qiao悄):通「散」。器物的柄。此指豆中央的垂直部分。⑩橙:豆足,豆的底座。⑩柄:爵為雀形,以雀尾為柄。⑩凡前貴於後:此據周人言之。例如,』前腿貴於後腿;同是裡脊,以在前之正脊為貴,在後之艇脊、橫脊為賤。⑩賜爵:宗廟之祭進行到旅酬時,賜給助祭者酒。⑩輝:據鄭玄說,當作「褲」(yun運),給鼓張皮的皮革匠。胞:通「危」。祭祀時掌宰割牲肉。翟(di狄):教文舞者。【譯文】祭祀有十種意義:第一是體現事奉鬼神之道,第二是體現君臣之義,第三是體現父子關係,第四是體現貴賤有別,第五是體現親疏有別,第六是體現爵賞的施行,第七是體現夫婦之別,第八是體現政事公平,第九是體現長幼有序,第十是體現上下關係。這就是祭祀的十種意義。下面分開來說。鋪席設幾,讓死者夫婦同席同幾,供神憑依;因為不知道神究竟在哪裡,所以不僅頭一天在室內行祭,而且第二天又在門外行祭。這是和神明打交道的應有做法。祭祀時,國君走出廟外迎牲,但不走出廟門外迎屍,這是為了避開嫌疑。因為屍在廟門外仍然是臣子的身份,而進到廟內就變成君父的身份了。而國君在廟門外仍然是國君的身份,一進入廟門就變成臣子的身份了。所以不出門迎接屍,是為了不搞亂君臣的名分。祭祀中規定,由孫子輩的人充當祖父的屍。,那個充當屍的人,對於祭祀者來講是兒子輩,而作為父輩的祭者倒要面朝北去事奉屍,這就是為了讓人明白兒子應當如何侍奉父親。這就是父子之間的關係。上公之祭九獻,五獻之後,國君便洗凈玉爵向卿獻酒;七獻之後,國君才用瑤爵向大夫獻酒;九獻之後,國君才用散爵向士和各種當差的獻酒。這體現了尊卑有別。祭祀時,所有參加祭祀的子孫都是按照父昭子穆的輩分排列。昭穆的作用,就是用來區別父子、遠近、長幼、親疏的順序而不使混亂。所以在太廟中舉行祭祀時,儘管全體族人中的昭輩穆輩都在,也仍然是各就各位,有條不紊。這就叫做親疏有別。古時候明君對有德的人進爵對有功的人加祿,進爵加祿的典禮一定要在太廟中舉行,這表示國君自已不敢獨斷專行。所以在祭祀的那天,第一次醋屍之後,國君就從堂上下來,立於昨階之南,面朝南,受冊封者面朝北,負責冊命的史官從國君右邊捧著冊封文書宣讀,被冊封者行過再拜稽首的大禮後接過冊命,然後回家,在自己的家廟中設奠察告祖宗。這就體現了爵賞的施行。祭祀時,國君身穿禮服頭戴禮帽立於昨階,夫人頭戴首飾身穿禮服立於東房。夫人進獻豆時,手握豆柄;而執醛者把豆交給夫人時,則是手握豆的底座。屍向夫人回敬酒時,手執酒爵的柄;夫人在接受時,手執酒爵的足。夫婦之間授受祭器,不能拿著同一部位。夫婦互相回敬酒,一定要更換杯子。這些都體現了夫婦有別。凡分配姐肉,以帶骨的肉為主、。牲體的骨,也分貴賤。殷人以後腿上部的骸為貴,周人則以前腿上部的肩為貴。對於周人來說,牲體前面的骨貴於後面的骨。分配姐肉,就是要體現舉行祭祀肯定對大家都有好處。所以在分配時,高貴的人取得貴骨,卑賤的人取得賤骨,高貴的人不拿雙份,卑賤的人也不會空手,這就體現了公平。每個人都能得到恩惠,政令就容易推行;政令得到推行,事情就容易辦成;事情辦成,就能建功立業。之所以能夠建功立業,其原因不可不知。分配沮肉,就是要體現恩惠必定人人有份。善於治理國家者也就像分配沮肉那樣,所以說:「可以體現政事的公平。」旅酬時向助祭的眾多兄弟眾多子孫敬酒,這些人按昭穆排為二列:昭輩排為一列,穆輩排為一列;同是昭輩者再按年齡大小排列,同是穆輩者再按年齡大小排列。其他的來賓以及各種當差的,也都按年齡大小排列。這就叫做長幼有序。祭祀末尾有賜俊之禮,這時要把神吃剩下的祭品分給皮匠、廚子、舞師和閣人,這是向下人施惠的方法。只有有道之君才能做到這一點,其聰明足以使他認識到這樣做的重要,其仁慈足以使他採取實際的行動。所謂界,也就是賜與,也就是能把他多餘的東西賜與他的下人。皮匠,這是製造愷甲這類小官中的賤者;廚子,這是職掌屠宰這類小官中的賤者;舞師,這是教習樂舞這類小官中的賤者;閻人,這是掌管守門這類小官中的賤者,在古代不讓受過刑罰的人守門。干這四種差使的人,是小官當中最低賤的,而屍在廟中是最尊貴的,以最尊貴的身份在祭祀的末尾能夠不忘記最低賤的人,並且把神吃剩下的東西賜與他們。所以如果一個國家由明君來領導,全國的老百姓就不會有受凍挨餓的。這就叫做體現了上下關係。【原文】凡祭有四時:春祭曰釣,夏祭日諦,秋祭日嘗,冬祭日黑一。宇勺、諦,陽義也;嘗、盛,陰義也。諦者陽之盛也,嘗者陰之盛也,故日:莫重於諦、嘗。古者於諦也,發爵賜服,順陽義也。於嘗也,出田邑,發秋政,順陰義也二。故《記》日:「嘗之日,發公室,示賞也。」草艾則墨③,未發秋政,則民弗敢草也四。故曰:諦、嘗之義大矣,治國之本也,不可不知也。明其義者君也,能其事者臣也。不明其義,君人不全。不能其事,為臣不全。"夫義者,所以濟志也,諸德之發也。是故其德盛者其志厚,其志厚者其義章,其義章者其祭也敬。祭敬,則竟內之子孫莫敢不敬矣。是故君子之祭也,必身親蒼之,有故則使人可也。雖使人也,君不失其義者,君明其義故也。其德薄者其志輕,疑於其義而求祭,使之必敬也弗可得已。祭而不敬,何以為民父母矣。【注釋】一凡祭有四時五句:按《王制》:「天子、諸侯宗廟之祭,春曰釣,夏曰諦,秋曰嘗,冬日柔。」二出田邑三句:出田邑謂教民田獵,發秋政謂動用刑罰,二者皆有傷生之義,故曰「順陰義也。」③艾(yi義):割。墨:墨刑。五刑中最輕的一種。四弗敢草也:王引之說「敢」下脫「艾」字,是。【譯文】祭祀也有四季的不同:春祭叫構,夏祭叫諦,秋祭叫嘗,冬祭叫悉。構和諦,舉行在陽氣由起到盛之時,體現了陽的意義;嘗和羔,舉行在陰氣由起到盛之時,體現了陰的意義。諦是陽氣最盛的祭,嘗是陰氣最盛的祭,所以說:沒有比篩、嘗更重要的。古時候,在舉行諦祭時要頒發爵位,賞賜車服,這就是順著陽氣行事;在舉行嘗祭時要教民田獵,開始動用刑罰,這就是順著陰氣行事。所以古書上說:「在舉行嘗祭之時,要拿出公家的東西,表示將要行賞。」到了可以割草打柴的時候,就可以動用輕刑了。尚未開始動用刑罰時,老百姓就不敢割草打柴。所以說:諦、嘗二祭的意義很重大,涉及治國的根本,不可不知。明白諦嘗之義是君主的事,辦好諦嘗之事是臣子的事。不明白篩嘗之義,作為國君就有所不足;辦不好諦嘗之祭,作為臣子就有所不足。這裡所說的「義氣是用來實現自己的志尚,是各種德行的表現。所以德行盛大的人他的思親意念就強烈,思親意念強烈的人他對祭祀意義的理解就透徹,對意義理解透徹的人他在祭祀時必然恭敬。國君對祭祀恭敬,一那麼國內的黎民百姓誰敢不恭敬呢。所以君子的對待祭祀,一定要親身參加。有特殊情況時讓別人代替也是可以的。雖然是讓人代替,但效果卻和國君親臨沒有什麼不同,原因就在於國君深明祭祀之義。道德淺薄的人他對祭祀的事就心不在焉,對祭祀的意義也半信半疑,在這種情況下讓他去向神求祭,要求他做到畢恭畢敬是辦不到的。祭祀祖先而做不到恭敬,還有什麼資格為民父母呢!【原文】夫鼎有銘,銘者自名也,自名以稱揚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後世者也。為先祖者,莫不有美焉,莫不有惡焉。銘之義,稱美而不稱惡,此孝子孝孫之心也,唯賢者能之。銘者,論撰其先祖之有德善、功烈、勛勞、慶賞、聲名一,列於天下,而酌之祭器,自成其名焉,以祀其先祖者也。顯揚先祖,所以崇孝也。身比焉,順也。明示後世,教也。夫銘者,一稱而上下皆得焉耳矣。是故君子之觀於銘也,既美其所稱,又美其所為。為之者,明足以見之,仁足以與之,知足以利之,可謂賢矣。賢而勿伐,可謂恭矣。【注釋】一撰(zhuan撰):撰述。勛勞:鄭玄說:「王公曰勛,事功曰勞。」【譯文】作為祭器的鼎,其上經常鑄有銘文。所謂銘文,就是首先稱一揚先祖之功德而後再附己名於其下,自己附名於下以稱揚先祖的美德,並使之明顯地傳於後世。那些作為先祖的人,沒有一個沒有優點,也沒有一個沒有缺點。而銘文的要求,是只讚美其優點而掩蓋其缺點。這種孝子孝孫的用心,只有賢者才能辦到。製作銘文,就是要論述自己先祖的美德、功業、勛勞、受到褒獎和榮譽,公佈於天下,而斟酌其要點而刻之於祭器,同時附上自己的名字,用來祭祀其先祖。讚揚先祖,表示自己的孝敬;自己附名其下,表示自己要效法他們;明白地曉喻後世,表示對子孫後代的教育。由此看來,製作銘文真是一舉三得的事。所以君子在觀看銘文時,既讚美銘文中稱道的祖先美德,又讚美銘文製作這件事本身。製作銘文的人,其明察足以看到祖宗的美德,其仁愛足以使他能果斷地決定此事,其智慧足以使他和他的子孫從這件事上得到好處,真可以說是聰明透頂了。聰明透頂而又不自誇,真可以算是謙恭了。【原文】故衛孔哩之鼎銘日一:「六月丁亥,公假於大廟二。公日"叔舅③!乃祖庄叔四,左右成公。成公乃命庄叔隨難於漢陽,即宮於宗周,奔走無射伍。啟右獻公⑥。獻公乃命成叔纂乃祖服七。乃考文叔⑧,興舊曹欲,作率慶士⑨,躬恤衛國。其勤公家,夙夜不解,民咸日休哉!』公日:"叔舅!予女銘,若纂乃考服。』惺拜稽首曰:"對揚以辟之⑩,勤大命。施於悉彝鼎』。」此衛孔,[1之鼎銘也。古之君子論撰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後世者也。以比其身,以重其國家一如此。子孫之守宗廟社傻者,其先祖無美而稱之,是誣也;有善而弗知,不明也;知而弗傳,不仁也。此三者,君子之所恥也。【注釋】一孔怪(肋丁盔):衛國大夫。公元前480年,衛國太子蒯饋(k肋ik舊)劫持孔怪,強迫孔怪立他為君,史稱庄公。事詳《左傳》哀公十五年。二假(ge格):至,到。大廟:衛國的始祖廟。、③叔舅:尊稱孔惺。孔怪是異姓大夫,又比衛庄公年幼,故稱叔舅。四庄叔:衛大夫孔達,孔怪的七世祖。公元前632年,晉楚城淮之戰,晉軍大勝。衛文侯先前曾對晉文公無禮,擔心晉軍乘機報復,就逃難到楚國,這就是下文所說的「隨難於漢陽」。漢水之陽則楚地也。此後,衛文侯復國,又誤殺其弟叔武,被晉人逮捕,押往京師囚禁,即下文所說的「即宮於成周」。宮,囚禁也。成周,東周的首都。均見《左傳》喜公二十八年。伍射(yi義):通「戮」厭倦。⑥獻公:衛賡公的曾孫,衛定公的兒子,魯成公十五年(前576)即位,魯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去世,其間也有十多年被逐出國。七成叔:庄叔之孫,孔埋的五世祖。纂:繼承。服:事。⑧文叔:孔懊的父親孔圃,衛大夫。⑨慶士:即卿士。慶,通「卿」。⑩辟(pi):闡明。【譯文】所以衛國大夫孔惺的鼎上刻有下述銘文:「六月丁亥,衛庄公來到太廟行祭。庄公說:"叔舅!你的遠祖庄叔輔佐我的遠祖成公。成公曾命令庄叔隨他逃難到楚國,又曾隨成公一道被囚禁在京師,庄叔東西南北地奔走,毫不懈怠。庄叔之功流於後世,又保佑我祖獻公返回國內。獻公於是命令成叔繼承其祖庄叔的事業,忠君之事。你的父親文叔,又繼承祖先的遺志,作為百官的表率,時刻想著如何把衛國搞好。他操勞國家事務,晝夜不敢懈怠,老百姓都誇他是好樣的。』庄公又說:"叔舅,我現在給你這篇銘文,你要繼承你父親的精神,像他那樣盡忠報國。』孔懊於是下拜叩頭說:"我將稱揚君命以贊項我先祖之美德,努力實現您的厚望。所有這些,我都要把它刻在羔祭的彝鼎上。」,這就是衛國孔哩的彝鼎上銘文。它也反映了古代的君子論述其先祖之美德並使之昭著於後世的這種情況。通過銘文,自己可以附名於下,可以把祖先所建功業在國家生活中所佔有的重要意義頌揚一番。孔J哩的銘文不過是一個例子而已。負有守衛宗廟社櫻責任的子孫,其先祖如果沒有優點而亂吹一通,那是欺騙;如果有優點而不知道,那是愚蠢;如果知道而不使流芳後世,那是麻木不仁。這三條中的任何一條,都是讓君子感到恥辱的。【原文】昔者周公旦有勛勞於天下一,周公既沒,成王、康王追念周公之所以勛勞者,而欲尊魯,故賜之以重祭,外祭則郊社是也,內祭則大嘗諦是也二。夫大嘗諦,升歌《清廟》,下而管《象》,朱干玉戚以舞《大武》,八情以舞《大夏》③,此天子之樂也。康周公,故以賜魯也。子孫纂之,至於今不廢,所以明周公之德,而又以重其國也。【注釋】一昔者周公旦有勛勞:按本節的口吻與《明堂位》相似,很多詞語的解釋也可以參看《明堂位》,此略。二外祭則郊社是也二句:孫希旦說:「諸侯皆得社與嘗,唯不得郊與大諦。此因郊而並言社,因諦而並言嘗耳。」③愉(yi益):古時樂舞的行列。八人為一列,八愉則八八六十四人。按禮,天子八愉,諸侯只能六情。【譯文】從前周公為周代天下的鞏固,建立了不朽的功勛。周公去世以後,周成王、周康王追念周公的不朽功勛,而打算在諸侯之中格外尊重魯國,所以特賜魯國可以提高其祭祀規格,具體地說,就是在郊外可以祭天,在太廟裡可以以啼禮祭周公。以諦禮祭周公時,樂工登堂所唱的《清廟》,管樂隊在堂下演奏的《象》,舞者手執紅色盾牌和玉做的斧鎖所跳的《大武》之舞,還有由八列舞隊所跳的《大夏》之舞,這些統統都是天子才能使用的樂舞。為了褒獎周公,所以把這一套天子樂舞賜給了魯國。周公的子孫繼承了這一套東西,直到今天還在使用,就是為了頌揚周公之德,同時又提高了魯國在諸侯中的地位。

經解第二十六 【題解】鄭玄說:「名日《經解》者,以其記《六藝》政教之得失也。」皇侃說:「解者,分析之名。此篇分析《六經》體教(按:猶言教育功能)不同,故名《經解》。《六經》其教雖異,總以《禮》為本,故記者錄入於《禮》。」所謂《六經》、即《詩》、《書》、《樂》、《易》、《禮》、《春秋》。孔穎達以為篇首的「孔子曰」統轄全篇,失之拘泥,而且也不必以為一定是孔子所說。本篇末尾部分有與《大戴禮·禮察》相同者。劉向《說苑·政理》己引有本篇文句。【原文】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一。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二;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潔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故《詩》之失③,愚;《書》之失,誣;《樂》之失,奢;《易》之失,賊;《禮》之失,煩;《春秋》之失,亂。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而不愚,則深於《詩》者也;疏通知遠而不誣,則深於《書》者也;廣博易良而不奢,則深於《樂》者也;潔靜精微而不賊,則深於《易》者也;恭儉莊敬而不煩,則深於《禮》者也;屬辭比事而不亂,則深於《春秋》者也。」【注釋】一入其國二句:鄭玄說:「觀其風俗,則知其所以教。」二《詩》教:《詩經》的教化。余類推。③失:這個「失」,不是《詩經》本身之失,而是學者不善學習之失。【譯文】孔子說:「進入一個國家,只要看看那裡的風俗,就可以知道該國的教化如何了。那裡的人們如果是溫和柔順、樸實忠厚,那就是《詩》教的結果;如果是通曉遠古之事,那就是《書》教的結果;如果是心胸廣闊坦蕩,那就是《樂》教的結果;如果是清潔沉靜、洞察細微,那就是《易》教的結果;如果是端莊恭敬,那就是《禮》教的結果;如果是善於辭令和鋪敘,那就是《春秋》教的結果。學者如果學《詩》學過了頭,就會愚蠢;如果學《書》學過了頭,就會狂妄;如果學《樂》學過了頭,就會過分;如果學《易》學過了頭,就會迷信;如果學《禮》學過了頭,就會煩瑣;如果學《春秋》學過了頭,就會犯上作亂。作為一個國民,如果溫和柔順、樸實忠厚而不愚蠢,那就是真正把《詩》學好了;如果通曉遠古之事而不狂妄,那就是真正把《書》學好了;如果心胸廣闊坦蕩而不過分,那就是真正把《樂》學好了;如果清潔沉靜、洞察細微而不迷信,那就是真正把《易》學好了;如果端莊恭敬而不煩瑣,那就是真正把《禮》學好了;如果善於辭令和鋪敘而不犯上作亂,那就是真正把《春秋》學好了。」【原文】天子者,與天地參一,故德配天地,兼利萬物,與日月並明,明照四海而不遺微小。其在朝廷,則道仁聖禮義之序;燕處,則聽《雅》《頌》之音二;行步,則有環佩之聲氣升車,則有鶯和之音四。居處有禮,進退有度,百官得其宜,萬事得其序。《詩》云:「淑人君子,其儀不武。其儀不武,正是四國伍。」此之謂也。發號出令而民說⑥,謂之和;上下相親,謂之仁;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謂之信;除去天地之害,謂之義。義與信,和與仁,霸王之器也。有治民之意,而無其器,則不成。【注釋】一參:通「三」。二《雅》《頌》之音:這是《詩經》中的兩類樂曲。雅樂是朝廷的樂曲頌樂是宗廟祭祀的樂曲。後來用作高雅音樂的代稱。③環佩:鄭玄說:「環佩,佩玉也。環,取其無窮;玉則比德焉。」四駕和:兩種車鈴。鶯在車衡,和在車軾。伍《詩》雲四句:見《詩經·曹風·雞雞》。武(te特):偏差。⑥說:古「悅」字。【譯文】所謂天子,就是天是老大,地是老二,他就是老主。所以他的道德可以與天地匹配,他的恩惠普及萬物,他的明亮如同日月,普照天下而不遺漏任何一個角落。在朝廷上,他開言必講仁聖禮義之事;退朝之後,必聽中正和平之樂;走路之時,身上的佩玉發出有節奏的聲響;登車之時,車上的鶯和發出悅耳的聲響。升朝與退朝,都按禮行事;走路與登車,都有一定規矩;百官各得其所,萬事井然有序。《詩經》上說:「我們的國君是個仁善君子,他的言行從不走樣。因為他的言行從不走樣,所以是四方各國的好榜樣。」說的就是這種情況。天子發號施令而百姓衷心擁護,這叫做「和」;上下相親相愛,這叫做「仁」;百姓想要的東西不用開口就能得到,這叫做「信」;為百姓消除天災人禍,這叫做「義」。義與信,和與仁,是稱霸稱王的工具。有稱霸稱王的志願,而無稱霸稱王的工具,是達不到目的的。【原文】禮之於正國也,猶衡之於輕重也,繩墨之於曲直也,規矩之於方圓也。故衡誠縣一,不可欺以輕重;繩墨誠陳,不可欺以曲直;規矩誠設,不可欺以方圓;君子審禮,不可誣以奸詐。是故隆禮由禮,謂之有方之士;不隆禮,不由禮,謂之無方之民。敬讓之道也,故以奉宗廟則敬,以入朝廷則貴賤有位,以處室家則父子親、兄弟和,以處鄉里則長幼有序。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於禮二。」此之謂也【注釋】一縣:古「懸」字。二孔子曰二句:見《孝經·廣要道章》。【譯文】用禮來治國,就好比用秤來稱輕重,用繩墨來畫曲線直線,用規矩來畫方形圓形。所以,如果把秤認真地懸掛起來,是輕是重就騙不了人了;把繩墨認真地陳設那裡,是曲線是直線就騙不了人了;把規矩認真地陳設那裡,是方形是圓形就騙不了人了;如果君子深明於禮,那麼任何奸詐伎倆也就騙不了人了。所以,重視禮、遵循禮的人,叫做有道之士;不重視禮、不遵循禮的人,叫做無道之民。禮的運用以敬讓為貴,把禮運用到宗廟之內,就會人人恭敬;把禮運用到朝廷之上,就會貴賤有別;把禮運用到家庭之內,就會父子相親、兄弟和睦;把禮運用到鄉里之中,就會形成尊老愛幼的風氣。孔子說:「安上治民,莫善於禮。」就是說的這個意思。【原文】故朝勤之禮,所以明君臣之義也;聘間之禮,所以使諸侯相尊敬也;喪祭之禮,所以明臣子之恩也;鄉飲酒之字L,所以明長幼之序也;昏姻之禮一,所以明男女之別也。夫禮,禁亂之所由生,猶坊止水之所自來也二。故以舊坊為無所用而壞之者,必有水敗;以舊禮為無所用而去之者,必有亂患。故昏姻之禮廢,則夫婦之道苦,而淫辟之罪多矣;鄉飲酒之禮廢,則長幼之序失,而爭鬥之獄繁矣;喪祭之禮廢,則臣子之恩薄,而倍死忘生者眾矣③;聘、勤之禮廢,則君臣之位失,諸侯之行惡,而倍畔侵陵之敗起矣。【注釋】一昏:古「婚」字。二坊:通「防」,堤防。③倍:通「背」,背叛。忘生:王念孫說當做「忘先」。【譯文】所以制定了朝覷之禮,是用來表明君臣之間的名分;制定了聘問之禮,是用來讓諸侯互相尊敬;制定了喪祭之禮,是用來表明臣子不應忘記君親之恩;制定了鄉飲酒之禮,是用來表明尊老敬長的道理;制定了男婚女嫁之禮,是用來表明男女的有所區別。禮,可以用來消除禍亂的根源,就好比堤防可以防止河水泛濫那樣。所以,如果認為早先的堤防沒有用處而加以破壞,一定會釀成水災;認為老輩子的禮沒有用處而廢棄不用,一定會導致天下大亂。所以說,如果廢棄男婚女嫁之禮,夫婦之間的關係就會遭到破壞,而淫亂苟合傷風敗俗的壞事就多了;廢棄鄉飲酒之禮,就會導致人們沒老沒少,而互相爭鬥的官司就多了;廢棄喪祭之禮,就會導致作臣子的忘掉君親之恩,而背叛死者、忘記祖先的人就多了;廢棄朝勤、聘問之禮,就會導致君臣之間的名分喪失,諸侯的行為惡劣,而背叛君主、互相侵陵的禍亂就會產生了。【原文】故字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於未形,使人日徒善遠罪而不自知也,是以先王隆之也。《易》曰:「君子慎始。差若豪厘,繆以千里一。」此之謂也。【注釋】一《易》曰三句:見《易緯·通卦驗》。不是今天的《易經》。豪:通「毫」。繆;通「謬」。漢代人習慣把《易緯》的話也歸之於《易經》。這句話的意思有點像今天所說的「干里之堤,潰於一穴」。【譯文】所以,禮的教化作用是從看不見的地方開始,它禁止邪惡是在邪惡處於萌芽狀態時就開始了,它使人們在不知不覺之中日積月累地棄惡揚善,所以先王對它非常重視。《易》上說:「君子非常重視事情的開始。開始的時候儘管只是一點不起眼的差錯,結果卻會導致極大的禍害。」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哀公問第二十七 【題解】本篇篇名之義,當是摘取篇首三字。哀公,謂魯哀公。孔穎達說:「哀公所問凡有二事,一者問禮,二者問政。」全篇採取哀公問而孔子答的形式。《大戴禮》有《哀公問於孔子》篇,除個別文句外,與本篇文字相同。【原文】哀公問於孔子曰:「大禮何如?君子之言禮,何其尊也?」孔子曰:「丘也小人,不足以知禮一。」君曰:「否。吾子言之也!」孔子曰:「丘聞之:民之所由生,禮為大。非禮無以節事天地之神也,非禮無以辨君臣、上下、長幼之位也,非禮無以別男女、父子、兄弟之親,昏姻疏數之交也二。君子以此之為尊敬然。然後以其所能教百姓,不廢其會節。有成事,然後治其雕鏤、文章、敞敝以嗣③。其順之,然後言其喪算四,備其鼎姐,設其永臘伍,修其宗廟,歲時以敬祭祀,以序宗族。即安其居節叭丑其衣服七,卑其宮室,車不雕幾⑧,器不刻鏤,食不貳味,以與民同利。昔之君子之行禮者如此。」【注釋】一孔子曰二句:這是孔子的謙讓之語。《曲禮上)):「長者問,不辭讓而對,非禮也。」二疏數(shuo朔):稀疏和稠密。也指親疏。③以嗣:據《孔子家語·問禮》,此二字當做「以別尊卑上下之等」,文意方通。四算:指有關喪禮的各種制度,尤其是五服年月制度。伍臘,(xi昔):干肉。⑥節:《大戴禮》作「處」,是。七丑:類也。什麼人穿什麼衣服,故曰一「丑其衣服」。⑧幾(qi歧):裝飾性的凸凹花紋。【譯文】哀公問於孔子說:「大禮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君子在談到禮的時候,為什麼態度是那樣地恭敬?」孔子回答說:「我孔丘只是一個普通百姓,沒有資格來談論禮。」哀公說:「不要客氣。請您一定講一講。」孔子說:「本人聽說:人活這一輩子,最要緊的就是禮。沒有禮,就無法按照一定的規矩敬奉天地之間的鬼神;沒有禮,就無法辨明君臣、上下、長幼的地位;沒有禮,就無法區別男女、父子、兄弟之間的親屬關係,以及姻親、朋友之間交情的厚薄;因此之故,君子在談到禮的時候,就態度十分恭敬。然後才盡其所能來教導百姓,使他們不失時節地按禮行事。有了成效,然後再講究什麼樣的人使用什麼樣的宮室雕刻、用什麼樣的族旗、穿什麼樣的禮服,以區別尊卑上下等級的不同。百姓既都順從君子的領導,然後給他們講解喪葬之禮,使他們淮備好鼎姐之類的祭器,淮備好豬肉乾肉之類的祭品,修建宗廟,逢年過節,虔敬地按時祭祀,並藉以排好族人的輩分。此後,就教導他們在合適的地方安居,穿適合自己身份的衣服,住的房子不要太高大,乘的車子不要雕飾什麼圖案,用的器物不要雕飾什麼花紋,吃飯也不要太講究,不但教導百姓如此,君子自己也不能奢侈,以與民同利。從前的君子就是這樣行禮的。」【原文】公曰:「今之君子胡莫之行也?」好實無厭一以伐有道四,淫德不倦,荒怠敖慢二,孔子白:「今之君子固民是盡③,午其眾,求得當欲不以其所。昔之用民者由前,今之用民者由後,今之君子莫為禮也。」【注釋】一實:鄭玄、孔穎達解釋作「財貨」,與下文的「固民是盡」意思重複。而《大戴禮》作「色」,是,今從之。二敖:通「傲」。③固:四午:陳皓說是通「件」「固獲」之固,意思是取之用力。違背。【譯文】哀公聽了這話就問道:「現在的君子為什麼不這樣作呢?」孔子說:「現在的君子,好色之心滿足不了,品行惡劣而不知自律,荒淫怠惰傲慢,搜刮民財而沒有限制,強姦民意而征伐有道之國,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而不擇手段。從前的君子對百姓是按照前一段話去做,現在的君子卻是按照後二段話去做,所以說,現在的君子是不講究禮的呀!""【原文】孔子侍坐於哀公。哀公曰:「敢問人道誰為大?」孔子揪然作色而對曰一:「君之及此言也,百姓之德也。固臣敢無辭而對二:人道政為大③。」""【注釋】一揪(qiao巧)然:動容的樣子。二固:固陋礦③政:為政,從事政務。【譯文】孔子陪坐在哀公身邊。哀公問道:「請問,在做人的所有道理之中,哪一條最重要?」孔子聽了以後肅然動容地回答道:「您問到這句話,真是百姓的福氣。所以雖然我知道得很少也敢於不加謙讓地回答:在做人的道理中,"政』這一條最重要。」【原文】公曰:「敢間何謂為政?」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君為正,則百姓從政矣。君之所為,百姓之所從也。君所不為,百姓何從?」公曰:「敢問為政如之何?"』孔子對曰:「夫婦別,父子親,君臣嚴,三者正,則庶物從之矣一。」公曰:「寡人雖無似也,願聞所以行三言之道,可得聞乎?!"孔子對曰:「古之為政,愛人為大。所以治愛人,禮為大。所以治禮,敬為大。敬之至矣,大昏為大二。大昏至矣!大昏既至,冕而親迎,親之也。親之也者,親之也③。是故君子興敬為親,舍敬是遺親也。弗愛不親,弗敬不正。愛與敬,其政之本與!」【注釋】一庶物:眾事。二大昏:國君的結婚典禮。③親之也:於曾說當作「敬之也」,於上下文方順。今從之。【譯文】哀公問道:「請問什麼叫做"為政』?"』孔子回答說:「所謂政,就是"正』的意思。國君自身正,那麼老百姓也就跟著正了。國君的所作所為,就是老百姓的榜樣。國君所不做的事,老百姓自然也不會去做。」哀公又問:「請問應該怎樣去為政呢?」孔子回答道:「夫婦有別,父子相親,君臣相敬,這三件事做好了,所有的其他事情也就跟著做好了。」哀公說:「寡人雖然不肖,卻很願意聽一聽做好這三件事的辦法。可以講一講嗎?」孔子回答說:「古人的為政,把愛護他人看得最重要。要做到愛護他人,禮最重要。、一要做到禮,敬最重要。要做到不折不扣的敬,大昏最重要。大昏是最最重要的了!大昏的曰子來到,"要戴著禮帽穿著禮服親自去迎娶,這是表示親她的意思。所謂親她,實質上就是尊敬她。所以君子以尊敬為親,拋開尊敬也就是拋開了親。沒有愛也就沒有親,沒有敬也就沒有正。愛與敬,大概就是為政的根本問題吧!"【原文】公曰:「寡人願有言然。冕而親迎,不己重乎一?」孔子揪然作色而對曰:「合二姓之好二,以繼先聖之後,以為天地、宗廟、社櫻之主,君何謂已重乎?」公曰:「寡人固。不固,焉得聞此言也?寡人慾問,不得其辭,請少進。」孔子曰:「天地不合,萬物不生。大昏,萬世之嗣也,君何謂已重焉!」孔子遂言曰:「內以治宗廟之禮,足以配天地之神明。出以治直言之禮③,足以立上下之敬。物恥足以振之,國恥足以興之。為政先禮,禮其政之本與!」孔子遂言曰:「昔三代明王之政四,必敬其妻子也,有道』。妻也者,親之主也,敢不敬與!子也者,親之後也,敢不敬與?君子無不敬也,敬身為大。身也者,親之枝也,敢不敬與?不能敬其身,是傷其親。傷其親,是傷其本。傷其本,枝從而亡。三者,百姓之象也。身以及身,子以及子,妃以及妃伍,君行此三者,則汽乎天下矣⑥,大王之道也七。如此,國家順矣。【注釋】一已:太,甚。二合二姓之好:上古同姓不婚。今曰猶有「結秦晉之好」之語。蓋秦,贏姓也鄉而晉,姬姓也。③出以治直言之禮:據鄭玄注,直言就是正言,也就是出政教。夫婦都有政教可出,詳《昏義》。四三代;指夏、商、周。·伍妃:通「配」,配偶。898·禮記全譯⑥汽(xi細):到,至。七大王:大,通「太」。太王,即古公宜父,周文王的祖父。太王愛護百姓之事,見《孟子·梁惠王下》和《史記,周本紀》。【譯文】哀公說:「寡人想插問一句話。戴著禮帽穿著禮服去親自迎娶,這是不是顯得太隆重了?」孔子肅然動容地回答說:「大昏是為了撮合兩家的好事,傳宗接代,以繼承先聖的事業,以為天地、宗廟、社櫻的主人,您怎麼說這樣作是太隆重了呢?」哀公說:「寡人孤陋寡聞。如果不是孤陋寡聞,也就聽不到您這一番高論了。我還想問,但又不知如何措辭,請您繼續講下去吧。」孔子就接著說:「陰陽不互相交合,萬物就不會出生。大昏就是要傳宗接代,繼承萬世之業,您怎麼說這樣作是太隆重了呢?」孔子接著說:「大昏以後,在家庭內,夫婦共同主持宗廟祭祀之禮,其身份足以與夭地之神明相般配;在朝廷上,夫婦共同發布政令,足以確立上上臣子出了錯誤,可以用禮糾正;國君出了錯誤,可為政要把禮放在首要位置,禮大概就是為政的根本敬救尊補的禮用下以問題吧!」孔子又接著說:「從前三代賢明天子的為政,一定要尊敬他的妻與子,這是很有道理的。所謂妻,乃是供養父母生前身後的家庭主婦,敢不尊敬嗎?所謂子,乃是父母的後代,敢不尊敬嗎?君子無所不用其敬,但尊敬自身卻是最重要的。因為自身乃是父母生出的枝葉,敢不尊敬嗎?不能尊敬自身,也就是傷害自己的父母。傷害自己的義母,也就是傷害自己的根本。傷害自己的根本,枝葉也就跟著死掉。自身、妻、子,這三者也是百姓的象徵。由尊敬自身推廣到尊敬百姓的自身,由尊敬自己的妻推廣到尊敬百姓的妻,由尊敬自己的子推廣到尊敬百姓的子,國君如果能夠做到這三條,則普天之下人人都可以受到尊敬了。從前的太王就是這樣做的。能這樣做,國家就好治理了。」【原文】公曰:「敢問何謂敬身?」孔子對曰:「君子過言則民作辭,過動則民作則。君子言不過辭,動不過則,百姓不命而敬恭。如是則能敬其身;能敬其身,則能成其親矣。」【譯文】哀公問道:「請間什麼叫做尊敬自身呢?」孔子回答說:「君子說錯的話,老百姓就會當作聖旨;君子做錯的事,』老百姓也會當作榜樣。君子如果能夠不說錯話,不作錯事,老百姓就會不待命令而做到恭敬。如此這般地做了,就是能夠尊敬自身了。能夠尊敬自身,也就是給父母臉上爭光了。」【原文】公曰:「敢問何謂成親?」孔子對曰:「君子也者,人之成名也。百姓歸之名,謂之君子之子,是使其親為君子也,是為成其親之名也已。」孔子遂言曰:「古之為政,愛人為大。不能愛人,不能有其身一。不能有其身,不能安土。不能安土,不能樂天。不能樂天,不能成其身。」【注釋】一有:保住。【譯文】哀公問道:「什麼叫做給父母臉上爭光?」孔子回答說:「所謂"君子』,是人的一種美名。百姓送他這樣一個稱呼,說他是、"君子之子』,這也就是使其父母成為君子了,這就是給他的父母爭得美名了。」孔子又接著說道:「古人的為政,把愛人看得最重要。不能愛人,人將害己,這樣就不能保護自身。不能保護自身,就不能安居樂業。不能安居樂業,就難免不怨天尤人。怨天尤人,就不能成就自身。」【原文】公口曰介另公曰:,「敢問何謂成身?」孔子對曰:「不過乎物。」曰:「敢問君子何貴乎天道也?」孔子對曰:「貴其不已,日月東西相從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閉其久,是天道也。無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是天道也一。」【注釋】一孔子對曰九句:據鄭玄注,這幾句話頗有天人合一的味道。明的是說天道,暗中也含有君道。君道應該效法天道。君臣朝會,就是效法曰月相從;通其政教而不可以懈怠,就是效法不閉其久;不使百姓負擔過重,就是效法無為而物成;移風易俗而天下太平,就是效法已成而明。【譯文】哀公問道:「請間什麼叫做成就自身?」孔子回答說:「凡事都不做錯,就叫成就自身。」哀公又問道:「請問君子為什麼那祥地看重天道呢?」孔子回答說:「看重它的永不止息,就好像曰月的東升西落永不止息,這就是天道。看重它的開通無阻,保持永久,這就是天道。看重它的無所作為而萬物皆成,這就是天道。看重它的萬物皆成而又明明白白,這就是天道。」【原文】公曰:「寡人愚蠢、冥煩,子志之心也一!」孔子娥然辟席而對曰二:「仁人不過乎物,孝子不過乎物。是故仁人之事親也如事天。事天如事親,是故孝子成其身。」公曰:「寡人既聞此言也,無如後罪何!」孔子對曰:「君之及此言也,是臣之福也。」【注釋】一志:記住。二鼠(zu族)然:驚愧不安的樣子。辟:通「避」。【譯文】哀公說:「寡人愚蠢不開竅,這是您心裡有數的,所以請您多加指教。」孔子聞聽此言就連忙離開座位慚愧不安地說:「仁人凡事不犯錯誤,孝子凡事不犯錯誤。所以仁人的孝敬父母如同孝敬上天。敬愛上天如同敬愛父母,所以孝子能夠成就自身。」哀公說:「寡人很高興聽到您這一番高論,只是擔心以後再犯了錯誤怎麼辦?」孔子回答說:「您能講出這樣的話,真是作臣子的福氣啊!」

仲尼燕居第二十八 【題解】本篇以《仲尼燕居》為名,當是摘取篇首四字。仲尼,孔丘的字。燕居,謂』「閑暇無事之時」(朱熹《論語·學而》注)。本篇記孔子在家休息,有幾個學生陪侍在旁,閑談之中逐漸談到了禮的事。【原文】仲尼燕居,子張、子貢、言游侍一,縱言至於禮。子曰:「居,女三人者二!吾語女禮,使女以禮周流,無不遍也。」子貢越席而對曰:「敢間何如?」子曰:「敬而不中禮謂之野,恭而不中禮謂之給,勇而不中禮謂之逆。」子曰:「給奪慈仁。」子曰:「師③,爾過,而商也不及。子產猶眾人之母也,能食之,不能教也四。」子貢越席而對曰:一「敢問將何以為此中者也?」子白:「禮乎禮勺夫禮所以制中也。」【注釋】一子張、子貢、言游:皆孔子弟子。已見《檀弓上》注。言游,即子游。二女:通「汝」。你,你們·③師:子張之名。下文的「商」是子夏之名。一子產猶眾人之母也三句:子產(?一前522),春秋時鄭國的執政大夫。孟子曾批評他的施政只知實行小恩小惠,不知抓大體,抓根本。詳見《孟子,離婁下》。伍禮乎禮:鄭玄注曰:「唯有禮也。」【譯文】孔子在家閑坐,子張、·子貢、子游在一旁侍立,在隨便談論時說到了禮。孔子說:「你們三個人都坐下,我來給你們講一講什麼是禮,以便你們能夠到處運用,處處普及。」子責馬上離開坐席回答說:「請問老師要講的禮是怎樣的呢戶孔子回答說:「雖然內,。恭敬但卻不合乎禮的要求,那叫粗野;雖然外表恭順但卻不合乎禮的要求,那叫花言巧語;雖然勇敢但卻不合乎禮的要求,那叫亂來。」孔子又補充說道:「花言巧語只是給人以仁慈的假象。」孔子又說:「師,你做事往往過火,而商卻往往做得不夠。子產好像是百姓的慈母,他能讓百姓吃飽,但卻不知道怎樣教育他們。」子貢又馬上離開坐席回答說:幾「請間怎樣做才能做到恰到好處呢?」孔子說:「只有禮呀!禮就是用來掌握火候使人做到恰到好處的。」【原文】子貢退,言游進曰:「敢問禮也者,領惡而全好者與一?」子曰:「然。」「然則何如?」子曰:「郊社之義,所以仁鬼神也二。嘗諦之禮,所以仁昭穆也③。饋奠之禮四,所以仁死喪也。射鄉之禮,所以仁鄉黨也。食饗之禮氣所以仁賓客也。」子曰:「明乎郊社之義、嘗諦之禮,治國其如指諸掌而已乎!是故以之居處有禮,故長幼辨也;以之閨門之內有禮,故三族和也;以之朝廷有禮,故官爵序也;以之田獵有禮,故戎事閑也⑥;以之軍旅有禮,故武功成也。是故宮室得其度,量鼎得其象七,味得其時乳樂得其節⑨,車得其式,鬼神得其饗,喪紀得其哀叭辯說得其黨「,官得其體,政事得其施。加於身而錯於前,凡眾之動得其宜。」【注釋】一領:鄭玄說:「領,猶治也。」二仁:鄭玄說;「仁,猶存也,凡存此者,所以全善之道也。」按:鄭所:謂一「存」,謂思念也。·③嘗諦之禮二句:嘗諦指天子、諸侯宗廟四時之祭。詳見《王制》鄉昭穆:指不同輩分的祖先。四饋奠:以食品祭奠剛死的人。伍食饗之禮:食是食禮,饗是饗禮。食饗所用之牲,皆為太牢。食禮主』飯,有牲無酒。饗禮則牲酒皆有。⑥閑:通「閑」。七量:量器。加斗、解之類。⑧味得其時:古人將五味分配於四時。詳見《月令》。⑨樂得其節:古人的身份不同,使用的樂曲也不同;場合不同,使用的樂曲也不同。前者可參本書《射義》。至於後者,本篇下文的「客出以《雍》,徹以《振羽》」,即其例。⑩喪紀得其哀:詳見本書《間傳》。⑩辨說得其黨:《曲禮下》所說的「在官言官,在府言府」與此句意思相近。【譯文】子貢退下來,子游又上前問道:「請問禮的作用是不是就在於治理醜惡而保護善美?」孔子說:「是的。」子游又接著問:「究竟怎樣治理醜惡保護善美呢?」孔子回答說:「郊天祭地之禮,就在於對鬼神表示仁愛;秋嘗夏諦之禮,就在於對祖先表示仁愛;饋食祭奠之禮,就在於對死者表示仁愛;鄉射、鄉飲酒之禮,就在於對鄉黨表示仁愛;招待賓客的食饗之禮,就在於對賓客表示仁愛。」孔子又接著說:「如果明白了郊天祭地、秋嘗夏篩之禮的含義,那麼對於如何治理國家就心中有數,就好比用指頭在手掌上指指畫畫一般。所以,因為曰常生活有了禮,長輩和晚輩就有分別了;因為家門之內有了禮,祖孫三代就和睦了;因為朝廷之上有了禮,官職爵位就有條不紊了;因為田獵之時有了禮,軍事訓練就閑熟了;因為軍隊之中有了禮,作戰目的就達到了。因為有了禮,宮室的建造就合乎制度,量鼎的製造就不失分寸,五味就各得其時,樂曲的演奏就與身份、場合吻合,車輛的建造就合乎規定,鬼神就得到合乎要求的祭饗,喪事就會辦得恰如其分,解說事情就不會離題千里,百官的職能就會互不混淆,各項政令就能得到施行;如果甲個人能夠把禮拿來身體力行而且時時不忘、那麼他無論幹什麼都會幹得恰到好處。」【原文】子曰:「禮者何也?即事之治也。君子有其事,必有其治。治國而無禮,譬猶警之無相與!悵悵乎其何之一?譬如終夜有求於幽室之中,非燭何見?若無禮,則手足無所錯,耳目無所加,進退揖讓無所制。是故以之居處,長幼失其別,閨門三族失其和,朝廷官爵失其序,田獵戎事失其策,軍旅武功失其制,宮室失其度,量鼎失其象,味失其時,樂失其節,車失其式,鬼神失其饗,喪紀失其哀,辯說失其黨,官失其體,政事失其施,加於身而錯於前,凡眾之動失其宜。如此則無以祖洽於眾也二。」【注釋】一悵悵(chang昌):茫然失據的樣子。二祖洽:鄭玄說:「祖,始也。洽,合也。」【譯文】孔子說:「禮是什麼呢?禮就是做事的辦法。君子一定有要做的事,那就必定要有做事的辦法,治理國家而沒有禮,那就好比瞎子走路而沒有助手,迷迷茫茫不知該往哪裡走;又好比整夜在暗室中尋找東西,沒有火把能看見什麼?如果沒有禮,就會手腳不知該往哪兒放,耳朵不知該聽什麼,眼睛不知該看什麼,在社交場合是該進該退該揖該讓就全都亂了套。這樣一來,曰常生活中長輩晚輩也就沒有了區別,家庭內部三代人也失去了和睦,朝廷上的官爵也亂了套,田獵和軍事訓練也毫無計劃,作戰打仗也沒有了規矩,五味和四時亂配,樂曲亂吹一通,車輛的製造也不依規矩,祭祀鬼神的規格錯亂,喪事辦得不像喪事,解釋問題離題千里,百官的職守混亂,政令得不到推行;在這種情況下去身體力行、時時不忘,那就會抬手動腳都出毛病。這樣一來,就會無法領導和團結百姓了。」【原文】子曰:「慎聽之,女三人者!吾語女,禮猶有九焉一,大饗有四焉二。苟知此矣,雖在吠畝之中③,事之,聖人已。兩君相見,揖讓而入門,入門而縣興四,揖讓而升堂,升堂而樂閩,下管《象》、《武》伍,《夏》籬序興⑥,陳其薦姐,序其禮樂,備其百官,如此而後君子知仁焉。行中規,還中矩,和鶯中《采齊》七,客出以《雍》,徹以《振羽》⑧,是故君子無物而不在禮矣。入門而金作,示情也。、升歌《清廟》,示德也。下而管《象》,示事也。是故古之君子不必親相與言也,以禮樂相示而已。」【注釋】一有九焉:據盧植說,這九個節目是:「揖讓而入門,一也;入門而縣興,一二也;揖讓而升堂,三也;升堂而樂閩,四也;下管《象》《武)),五也;《夏》籬序興,六也;陳其薦姐,七也;序其禮樂,八也;備其百官九也。」後人之說,言人人殊。因盧說最早,故錄之備考。二大饗:諸侯相聘時舉行的饗禮。四焉:據孫希旦說,這四個節目是入門金作,升歌《清廟》,下而管《象》,《武》《夏》序興。③歐(quan犬)畝:田間,田野。吠是田間水溝。四縣興:即。懸興」。懸掛的鐘磐奏了起來。也就是下文的「金作」。伍《象》《武》歌頌武王伐封的樂曲和舞蹈。詳見《文王世子》和《樂記粗⑥《夏》:歌頌夏禹功業的樂舞。這是文舞,故舞者手中執籬。七和鶯中《采齊》:詳見《玉藻》注。⑧客出以《雍》二句:俞涎認為當作「客出以《振羽》,徹以《雍》」,是,今從之。【譯文】孔子說:「你們三個人仔細聽著!我告訴你們,除了上面講的禮以外,禮還有九個節目,而大饗之禮佔了其中的四個。如果知道這些,即令是個種地的農夫,依禮而行,也可以說是聖人了。兩國國君相見,賓主互相揖讓而先後進入大門。進入大門以後,馬上鐘鼓齊鳴。賓主互相揖讓而升堂,升堂以後,一獻禮畢,鐘鼓之聲停止。·這時堂下的管樂奏起《象》這首樂曲,而《大武》之舞、《大夏》之舞,一個接著一個地相繼跳起。於是陳列美味佳肴,安排應有的禮儀和樂曲,執事人等一個不缺。這樣做了以後,客人就不難看出主人待客的深情厚意了。此外,走路筆直,合乎曲尺的要求;旋轉的弧度,合乎圓規的要求;車上的鈴聲,合著《采齊》樂曲的節奏;客人出門時,奏起《振羽》這首送別曲;撤席之時,奏起《雍》這首結束曲。所以,君子做事,沒有一件不合乎禮的要求。客人剛一進門就鐘鼓齊鳴,這是表示歡迎之情。歌工升堂合唱《清廟》之詩,這是表現文王的崇高德行;管樂隊在堂下奏起《象》這首樂曲,這是表現武王的偉大功業。所以古代的君子要互相溝通感情,根本就用不著說話,只要通過行禮奏樂就可以表達意思了。」【原文】子曰:,「禮也者,理也。樂也者,節也。君子無理不動,無節不作。不能《詩》,於禮繆一。不能樂,於禮素。薄於德,於禮虛。」子曰:「制度在禮,文為在禮。行之,其在人乎!」。子貢越席而對曰:「敢問夔其窮與二?」子曰:「古之人與?古之人也,.達於禮而不達於樂,謂之素③;達於樂而不達於禮,謂之偏。夫夔,達於樂而不達於禮,是以傳於此名也,古之人也。」【注釋】一繆:二夔:③素:同「謬」。舜時的樂官。已見於《樂記》。鄭玄說:「素與偏,俱不備耳。非不能,非所謂窮。」【譯文】孔子說:「所謂禮,就是道理;所謂樂,就是節制。沒有道理的事君子不做,沒有節制的事君子不做。如果不能賦《詩》言志,在禮節上就會出現差錯;能行禮而不能用樂來配合,禮就顯得單調呆板。如果道德淺薄,即便行禮也只是一個空架子。」孔子又說:「各種制度是由禮來規定的,各種文飾行為也是由禮來規定的,但要實行起來,卻是非人不可呀!」子貢又離席發言說:「請問夔這個人是不是只懂得樂而對禮卻一竅不通呀?」孔子回答說:「你問的是古代的那個夔嗎?須知古代的人是把精於禮而不精於樂的人叫做素,把精於樂而不精於禮的人叫做偏。夔這個人只不過是在樂的方面的造詣比在禮的方面的造詣高一些罷了,所以只傳下來一個精通音樂的名聲,須知那是根據古人的標淮來說的。」【原文】子張間政。子曰:「師乎,前!吾語女乎!君子明於禮樂,舉而錯之而已一。」子張復問。.子曰:「師,爾以為必鋪几筵,升降酌獻酬醉,然後謂之禮乎?爾以為必行綴兆二,興羽籬③,作鐘鼓,然後謂之樂乎么言而履之,禮也。行而樂之,樂也。君子力此二者,以南面而立氣夫是以天下大平也。諸侯朝,萬物服體,而百官莫敢不承事矣。禮之所興,眾之所治也伍。禮之所廢,眾之所亂也。目巧之⑥,室則有奧昨七,席則有上下,車則有左右,行則有隨,立則有序:古之義也。室而無奧昨,則亂於堂室也。席而無上下,則亂於席上也。車而無左右,則亂於車也。行而無隨,則亂於途也。立而無序,則亂於位也。昔聖帝、明王、諸侯,辯貴賤、長幼、遠近、男女、外內,莫敢相逾越,皆由此途出也。」三子者既得聞此言也於夫子,昭然若發朦矣。【注釋】一錯:通「措」。二綴兆:舞時表示行列位置的標誌叫做綴,舞時進退的範圍叫做兆。③羽簧:兩種舞具。詳見《文王世子》。四南面而立:垂拱無為之意。形容做事容易。伍眾之所治也:即「眾之所以治也。」⑥目巧之:於粵說:"「巧,讀為"考』。目巧之,猶言目考之。目考之者若雲條舉之耳。」七奧昨:』奧是室內的西南角,昨是堂的東階。【譯文】子張問到如何從政。孔子說:「師啊,你往前邊來,聽我給你-說!君子從政,不過是首先自己在禮樂方面精通,然後再拿來付諸實行罷了。」子張似乎沒有聽懂孔子的意思,就又接著發問。孔子於是繼續說道:「師,你以為只有鋪設几筵,升堂下堂,獻酒進撰,舉杯酬醉,這樣做了才算是禮嗎?你以為只有在綴兆上扭來扭去,揮動羽籬,敲鐘擊鼓,這祥做了才算是樂嗎?其實,說到就能做到,這就是禮,做起來又使人感到快樂,這就是樂。君子只要在這兩點上狠下工夫,不需要多麼費勁,天下就會太太平平的。於是諸侯都來朝拜,萬物各得其所,百官無不烙盡職守。禮得到了重視,這就是百姓們為什麼得到了治理;禮被扔到了一邊,這就是百姓們為什麼作亂。舉例來說,屋室有室奧和台階之分,坐席有上下之分,乘車有左右之分,行路有先後之分,站立要各就其位。自古以來就是如此。如果屋室沒有室奧和台階之分,堂與室就混亂了;如果席位沒有上下之分,座位就混亂了;如果乘車沒有左右之分,車上的位置就混亂了;如果行路不分先後,道路就混亂了;如果站立沒有順序,誰的位置在哪裡也就混亂了。從前聖明的帝王和諸侯,分別貴賤、長幼、遠近、男女、內外的界限,使他們不敢互相逾越,用的都是這個辦法啊!」三個學生聽了孔子的這一番高論,心中豁然開朗,好像瞎子重見光明一樣。

孔子閑居第二十九 【題解】以《孔子閑居》為篇名,當亦是摘取篇首四字的緣故。本篇記孔子休息時,子夏陪在身邊,順便請孔子為其講解《詩經》里的詩句,孔子遂由講詩而及於講禮。【原文】孔子閑居,子夏侍。子夏曰:「敢問《詩》君子,民之父母』一,何如斯可謂"民之父母』,凱弟孔子曰:「夫"民之父母至』而行"三無,二,此之謂"民之父母』乎,必達於禮樂之原,以致"五以橫於天下,四方有敗,必先知之。矣。」【注釋】一《詩》雲二句:見《詩經·大雅·酌》。凱弟:即「愷梯」。二五至、三無:詳見下文。【譯文】孔子在家休息,子夏在旁邊侍立。子夏問道:「請問《詩》上所說的"平易近人的君王,就好比百姓的父母氣怎樣做才可以被叫做"百姓的父母』呢?""』孔子回答說:「說到"百姓的父母』一嘛,他必須通曉禮樂的本源,達到"五至』,做到"三無』,並用來普及子天下;不管任何地方出現了災禍,他一定能夠最早知道。做到了這些,才算是百姓的父母啊!」【原文】子夏曰:「"民之父母』既得而聞之矣滲"五至』?」孔子曰:「志之所至,《詩》亦至焉。"敢間何謂《詩》之所字亦至焉哀樂相生禮之所至,樂亦至焉。樂之所至,哀亦至是故正明目而視之,不可得而見也;傾耳至焉而聽之,不可得而聞也;志氣塞乎天地此之謂"五至』。」冬飛【譯文】子夏說:「什麼是"百姓的父母』,學生已經領教了。一再請問什麼叫做"五至,?」孔子回答說:「既有愛民之心至於百姓,就會有愛民的詩歌至於百姓;既有愛民的詩歌至於百姓奮就會有愛民的禮至於百姓;既有愛民的禮至於百姓,就會有愛民的樂至於百姓;既有愛民的樂至於百姓,就會有哀民不幸之心至於百姓。哀與樂是相生相成。這種道理,瞪大眼睛來看,你無法看得到;支楞起耳朵來聽,你無法聽得到;但君王的這種思想卻充塞於天地之間。這就叫做"五至』。」【原文】子夏曰:「"五至』既得而聞之泉,敢間何謂"三無』?」孔子曰:「無聲之樂,無體之禮,無服之喪,此之謂"三無,。」子夏曰:「"三無』既得略而聞之矣,敢間何詩近之?」孔子曰:「"夙夜其命有密』一,無聲之樂也;"威儀逮逮,不可選也』二,無體之禮也;"凡民有喪,甸甸救之夕③,無服之喪也。」·【注釋】一夙夜其命有密:見《詩經》「基」。基,謀也。二威儀逮逮二句:見《詩經》。③凡民有喪二句:見《詩經。申為儘力的意思。周頌·昊天有成命》。其:今《詩》作堆風·柏舟》。鄴風」谷風》。甸旬:本義是爬著走,引【譯文】子夏說:「什麼是"五至』,學生已經明白了。再請問什麼叫做"三無』?」孔子回答說:「沒有聲音的音樂,沒有喪服的服喪,大體上已經懂了。這就叫做"三無』。」子夏說:沒有形式的禮儀,「什麼是"三無』,再請問什麼詩最近乎"三無』一的含義?」孔子回答說:「舊夜謀政,志在安邦』,這句詩最近乎沒有聲音的音樂;"儀態安詳,無可挑剔』,這句詩最近乎沒有形式的禮儀;"看到他人有災難,千方百計去支援』,這句詩最近乎沒有喪服的服喪。」【原文】子夏曰:「言則大矣,美矣,盛矣!言盡於此而已乎?"孔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之服之也,猶有五起焉一。」子夏曰:「何如?」孔子曰:「無聲之樂,氣志不違;無體之禮,威儀遲遲;無服之喪,內恕孔悲二。無聲之樂,氣志既得,無體之禮,威儀翼翼;無服之喪,施及四國③。無聲之樂,氣志既從;無體之禮,上下和同;無服之喪,以畜萬邦四。無聲之樂,曰聞四方;無體之禮,曰就月將隊無服之喪,純德孔明。無聲之樂,氣志既起;無體之禮,施及四海;無服之喪,施於孫子。」【注釋】一五起:孫希旦說:「起,猶發也。近以及於遠,其次第有五也。」二孔:很,非常。③施(yi義):蔓延,延及。四以畜萬邦:鄭玄說:「畜,孝也。伍曰就月將:鄭玄說:「就,成也。月則大矣。」言君子行此三無,由內以發於外,由使萬邦之民競為孝也。」將,大也。使民之效禮曰有所成,至【譯文】子夏說:「您這番話太偉大了,太美妙了,太有哲理了!是不是話說到這裡就算到頭了呢?」孔子說:「怎麼會呢?君子在實行"三無』的時候,還有"五起』呢。」子夏說:""五起』怎麼講?"孔子說:「第一,沒有聲音的音樂,百姓不違背 國君的心愿;沒有形式的禮儀,國君的態度從容不迫;沒有喪服的服喪,設身處地地同樣非常悲傷。第二,沒有聲音的音樂,心愿已經滿足;沒有形式的禮儀,"態度恭恭敬敬;沒有喪服的服喪,愛心延及四方各國。第三,沒有聲音的音樂,上下心愿交融;沒有形式的禮儀,上下和睦齊同;沒有喪服的服喪,使萬國之民競相孝養。第四,沒有聲音的音樂,四方聞者曰益增多;沒有形式的禮儀,"天勝似一天,一月強過一月;沒有喪服的服喪,使純粹的道德曰益光明。第五,沒有聲音的音樂,使響應之心紛紛而起;沒有形式的禮儀,普及四海;沒有喪服的服喪,傳及後世子孫。」【原文】子夏曰:「三王之德,參於天地。敢問何如斯可謂參於天地矣?」孔子曰:「奉"三無私』以勞天下一。」子夏曰:「敢問何謂"三無私』?」孔子曰:「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曰月無私照。奉斯三者以勞天下,此之謂"三無私』。其在《詩》曰:"帝命不違,至於湯齊。湯降不遲,聖敬曰齊。昭假遲遲,上帝是抵,帝命式於九圍二。』是湯之德也。天有四時,春秋冬夏,風雨霜露,無非教也。地載神氣,神氣風霆③,風霆流形,庶物露生,無非教也。清明在躬,氣志如神。嗜欲將至,有開必先四。天降時雨,山川出雲。其在《詩》曰:"篙高惟岳,峻極於天。惟岳降神,生甫及申。惟申及甫,惟周之翰。四國於蕃,四方於宣伍。』此文武之德也⑥。三代之王也,必先令聞。《詩》云:"明明天子,令聞不已七。』三代之德也。"弛其文德,、協此四國⑧。』大王之德也。」子夏撅然而起⑨,負牆而立,曰:「弟子敢不承乎!」【注釋】一勞:勞徠。二其在《詩》曰七句:見《詩經·商頌·長發》。齊:通「躋」,高升。此謂高升君位。假:通「格」,至也。抵:敬。九圍:九州之界也。此謂九州。③神氣風霆:呂大臨說「神氣風霆」四字是衍字,是。今從之。四嗜欲將至二句:鄭玄說:「謂其王天下之期將至也,為之生賢智之輔佐。」伍其在《詩》曰八句:見《詩經·大雅·裕高》。甫神有以開之,必先時的賢臣。申:申伯。其封地在今河南省南陽縣北。梁。仲山甫,周宣王翰:輔佐,棟⑥此文武之德也:鄭玄說:「此宣王詩也。文、武之時,其德如此,而詩無以言之,取類以明之。」可知此處是在斷章取義。這種情況頗多,請注意。七《詩》雲二句:見《詩經·大雅·江漢》⑧弛其文德二句:亦見《詩經·大雅·江漢》。弛:通「施」。⑨撅(gui貴)然:一躍而起的樣子。【譯文】子夏問道:「夏禹、商湯、文王的德行,與天地並列而為三。請問怎樣才可以稱作是與天地並列而為三呢?」孔子答道:「要遵奉"三無私』的精神,以恩德招攬天下百姓。」子夏接著問道:「什麼叫做"三無私』呢?」孔子答道:「就是像天那樣無私地覆蓋萬物,像地那樣無私地承載萬物,像曰月那樣無私地照耀萬物。按照這三條來招攬天下百姓,就叫做"三無私』。這個意思在《詩經》里也有所反映:"奉行天命不敢違,至於成湯登君位。降下政教不遲緩,聰明謹慎曰向上。明德長久照下民,恭恭敬敬事上帝,帝命九州效法湯。』這就是商湯的德行。天有四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既有颳風下雨,也有下露降霜。這些都是天所顯示的教化,人君應當奉行以為政教。大地承載著神妙之氣,風雷鼓盪,萬物萌芽生長。這些都是地所顯示的教化,人君應當奉行以為政教。聖人自身的德行極其清明,他的氣志微妙如神。在他行將稱王天下的時候,神靈有所預知,一定要為他生下賢能的輔佐之臣。就好像天降及時之雨,又好像山川飄出祥雲。有《詩》為證:"五嶽居中是篙山,巍巍高聳入雲天。中嶽高山降神靈,生下甫侯和申伯。只有甫侯和申伯,才是周朝棟染臣。諸侯靠他作屏障,宣揚盛德遍四方。這就是文王、武王的德行。夏、商、周三代稱王,在其稱王之前就已經有了美好的名聲。《詩》上說:"勤勉不倦的天子,美好名聲千古傳。這就是三代聖王的德行。《詩》上又說:「太王施其文德,團結四方各國。這就是太王的德行。」子夏聽到這裡,一躍而起,倚牆而立,說:「弟子敢不接受老師的這番教誨嗎!」

坊記第三十 【題解】鄭玄說:「名《坊記》者,以其。記《六藝》之義,所以防人之失者也。」按:本篇是記防備人們做種種錯事、種種壞事的道理,而這些道理,有不少就蘊含在《六經》裡面。通篇文字都托之於孔子之口。本篇與後面的《表記》互為表裡,相輔相成。《坊記》的重點在於防他人,《表記》的重點在於自勉勵。記者為了取得震懾的效果,往往故意危言聳聽。我們讀的時候,把它看成是一種修辭手段就可以了。【原文】子言之:「君子之道,辟則坊與一!坊民之所以不足者也。大為之坊,民猶逾之,故君子禮以坊德,刑以坊淫,命以坊欲。」【注釋】一辟:通「譬」。坊:同「防」,堤防。【譯文】孔子說:「君子的治民之道,打個比方來說,就好像防止河水漫溢堤防吧!它是為了防止百姓出現過失。雖然周密地為之設防,百姓中還是有人犯規。所以君子用禮來防止道德上的過失,用刑來防止邪惡的行為,用教令來防止貪婪的慾望。」【原文】子云:「小人貧斯約,富斯驕;約斯盜,驕斯亂。禮者,因人之情而為之節文,以為民坊者也。故聖人之制富貴也,使民富不足以驕,貧不至於約,貴不謙於上,故亂益亡。」【譯文】孔子說:「小人貧則窮困,富則驕橫;窮困了就會去偷盜,驕、橫了就會去亂來。所謂禮,就是順應人的這種情況而為之制定控制的標淮,以作為防止百姓越軌的堤防。所以,聖人制定出了一套富貴貧賤的標淮,使富起來的百姓不足以驕橫,貧下去的百姓不至於窮困,取得一定社會地位的人不至於對上級不滿,所以犯上作亂的事就曰趨減少。」【原文】子云:「貧而好樂,富而好禮,眾而以寧者,天下其幾矣。《詩》云:"民之貪亂,寧為茶毒一。』故制國不過千乘,都城不過百錐二,家富不過百乘。以此坊民,諸侯猶有畔者。」【注釋】一《詩》雲二句:見《詩經·大雅·桑柔》、二難:高一丈長三丈為一難。【譯文】孔子說:「貧窮而能樂天知命,富貴而能彬彬有禮,一家族人多勢眾而能安守本分,普天之下能做到的人可以說是寥寥無幾。《詩經》上就說:"有些百姓貪心作亂,心安理得地去殘害他人。』所以做出規定,諸侯的兵車不得超過千乘,國都的城牆不得超過百錐,卿大夫之家的兵車不得超過百乘。用這種辦法來防備百姓,諸侯還有叛亂的?」【原文】子云:「夫禮者,所以章疑別微,以為民坊者也。故貴賤有等,衣服有別,朝廷有位,則民有所讓。」【譯文】孔子說:「禮這個東西,是用來去掉疑惑、辨別隱微,從而防範百姓越軌的。所以人的貴賤有等級,衣服的色彩、圖案有差別朝廷上有固定的班位,這樣一來,老百姓就知道誰該讓誰了。」【原文】子云:一「天無二曰,土無二王,家無二主,尊無二上,示民有君臣之別也。《春秋》不稱楚越之王喪一。禮:君不稱天,大夫不稱君,恐民之惑也。《詩》云:"相彼盜旦,尚猶患之二。」【注釋】一《春秋》句:《公羊傳》宣公十八年:「楚子旅卒。何以不書葬?吳、楚之君不書葬,辟其號也。」二《詩》雲二句:這是二句逸詩。相:視,看。盎旦:夜鳴求旦之鳥。因為它混淆白天和黑夜,求其所不當求,所以用來比喻膺越犯上的人。【譯文】孔子說:「天上沒有兩個太陽,一國沒有兩個國王,一家沒有兩個家長,最高的權威只有一個,這是要向百姓顯示有君臣之別。楚、越之君潛號稱王,其國君死,《春秋》貶之,不書其葬;按照禮的規定,諸侯不得像天子那樣稱天,大夫不得像諸侯那樣稱君。這就是擔心百姓對上下級關係產生迷惑。《詩經》上說:"你看那盎旦鳥兒的鳴叫,人們尚且討厭它!』更何況對那些膺越犯上的人呢!」【原文】子云:民不嫌也。「君不與同姓同車一,與異姓同車不同服二,示以此坊民,民猶得同姓以就其君。」【注釋】一同姓:指有相當繼承權的近親。二與異姓句:國君的車上一共三人:國君、御者、駱乘。除戰時外,御者、駿乘都和國君異服。【譯文】孔子說:「國君不與同姓的人同車,與異姓的人可以同車,但不可穿相同的服裝,這是要讓臣民避嫌。用這種方法來防範,臣民中還有同姓拭其君的。」【原文】子云:「君子辭貴不辭賤,辭富不辭貧,則亂益亡。故君子與其使食浮於人也,寧使人浮於食一。」【注釋】一故君子二句:拿的棒祿超過自己的才能,近乎貪;自己的才能超過自己拿的傣祿,近乎廉。【譯文l孔子說:「君子推辭高貴而不推辭卑賤,推辭富有而不推辭貧窮,大家都這樣作,作亂的事情就會曰趨消亡。所以君子與其讓傣祿超過才能,寧可讓才能超過傣祿。」【原文】子云:「筋酒豆肉,讓而受惡,民猶犯齒。襖席之上,讓而坐下,民猶犯貴。朝廷之位,讓而就賤,民猶犯君。《詩》云:"民之無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讓,至於己斯亡【注釋】一夕《詩》雲四句:見《詩經·小雅·角弓》。亡,通「忘」【譯文】孔子說:「一盅酒,一盤肉,讓來讓去,君子才接受那不好的一份,就這樣還有人潛越長者。筵席之上,讓來讓去,君子才坐在下首,就這樣還有人潛越尊者。朝廷上的班位,讓來讓去,君子才立於賤位,就這樣還有人潛越君上。《詩經》上說:"如今人們心不良,遇事只知怨對方;接受官爵不謙讓,事關自己道理忘。」【原文】子云:「君子貴人而賤己,先人而後己,則民作讓。故稱人之君曰君,自稱其君曰寡君一。」【注釋】一寡君:猶言少德之君。謙辭。【譯文】孔子說:「君子尊重別人而貶抑自己,先人而後己,這樣一來在百姓中就會興起謙讓的風氣。所以稱呼別人的國君叫國君,稱呼自己的國君叫寡君。」【原文】子云:「利祿先死者而後生者,則民不借一;先亡者而後存者,則民可以托。《詩》云:"先君之思,以畜寡人二。以此坊民,民猶倩死而號無告。」【注釋1一借(bei背):背棄。二《詩》雲二句:見《詩經·鄴風·燕燕》。有個別字不一樣,解釋也不一樣。據鄭玄說,這是衛定公夫人定姜責備其庶子獻公的詩。先君指衛定公,寡人是定姜自稱。畜,孝養也。【譯文】孔子說:「利益和榮譽,應該先給死者,後給生者,這樣一來,百姓就不會背棄死者;先給在國外為國事奔走的人,後給留在國內的人,這樣一來,老百姓就感到國君可以信託。《詩經》上說:"你應該思念死去的先君,贍養我這未亡人。」用這種方法防範百姓,百姓還有背棄死者而死者的家屬卻哭告無門的。」【原文】子云:「有國家者,貴人而賤祿,則民興讓;尚技而賤車,則民興藝。故君子約言,小人先言。」【譯文】孔子說:「有國有家的諸侯大夫,如果重視人才而不吝惜頒賞爵祿,百姓就會興起謙讓的風氣;如果重視技藝而不吝惜頒賞車馬,百姓就會樂意學習技藝。所以君子說的少而做的多,而小人則好放空炮而少干實事。」【原文】子云:「上酌民言,則下天上施。上不酌民言,則犯也;下不天上施,則亂也。故君子信讓以蒼百姓,則民之報禮重。《詩》云:"先民有言,詢於魚莞一。」【注釋】一《詩》雲二句:見《詩經·大雅·板》。【譯文】孔子說:「在上位的人如果能夠聽取百姓的意見,那麼百姓就把上邊的政令看作是上天的施惠一般;如果不能聽取百姓的意見,就會導致百姓的犯上;百姓不把上邊的政令看作是上天的施惠一般,就會作亂。所以,君子用誠信謙讓來對待百姓,百姓就會以重禮相報。《詩經》上這樣說過:"前輩有這樣的教導,就是對於打柴的人也要不恥下問。」【原文】子云:「善則稱人,過則稱己,則民不爭。善則稱人,過則稱己,則怨益亡。《詩》云:"爾卜爾笠,履無咎言一。」子云:「善則稱人,卜惟王,』度是鎬京。則稱君,過則稱己,酞,入告爾君於內。我君之德。」磚乎③!則稱己,則一民作孝。文考無罪四。封克予過則稱己,則民讓善。《詩》惟龜正之,武王成之二。則民作忠。《君陳》曰:「子爾有嘉謀嘉惟過女乃順之於外,曰:「此謀此酞,是惟良顯哉!"」子云:「善則稱親,《大誓》曰:"予克封,非予武,惟聯,非聯文考有罪,惟予小子無良。』」【注釋】一《詩》雲二句:見《詩經·衛風·氓》。言外之意是,如果有什麼壞話,那隻怪自己不好。二《詩》雲四句:見《詩經·大雅·文王有聲》。鎬京:西周國都。古址在今陝西西安市西。③放(wu烏)乎:即鳴呼。四文考:武王稱其父文王。【譯文】孔子說:「有成績就歸功他人,有錯誤則歸咎自己,這樣一來百姓就不你爭我奪。有成績就歸功他人,有錯誤則歸咎自己,這樣一來百姓間的怨恨就會曰趨消亡。歡詩經》上說:"你曾占卜,你曾算卦,卦象上並沒有什麼壞話。」,孔子說:「有成績就歸功他人,有錯誤則歸咎自己,老百姓就會互相推讓成績。《詩經》上說:"武王占卜間神靈,可否建都在鎬京。龜兆顯示大大吉,武王終於建成之。」,孔子說:「有成績就歸功君王,有錯誤則歸咎自己,這樣百姓就會興起忠君之風。《尚書·君陳》上說:"你有好主意,好辦法,先進去啟奏君王。得到俯允之後,你再拿到外邊去實行,並且宣布說:這個好主意,這個好辦法,全靠君王的好領導。嗚呼!只有善良的君王才會如此光明偉大。」孔子說:「有成績就歸功雙親,有錯誤則歸咎自己,這樣百姓就會興起孝順父母之風。《尚書·太誓》上說:"如果我打敗了殷封,那也不是因為我的武功妥而是因為我的父親本來就沒有錯;如果殷封打敗了我,那也不是因為我的父親有錯,而是因為我這個做兒子的不肖。」【原文】子云:「君子弛其親之過一,而敬其美。」《論語》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二。」《高宗》云:「三年其,言乃歡③可謂孝矣」子云:《詩》「從命不忿四,微諫不倦,勞而云:"孝子不匾⑥。」言氣不怨惟不【注釋】一弛:棄忘。二《論語》二句:見《論語·學而》。③《高宗》雲二句:今《尚書》無《高宗》之篇。二句分見《尚書》的《說命》篇和《無逸》篇。高宗:殷高宗武丁。史稱殷代的中興之君。四忿:王念孫說當作「怠」,是,今從之。伍勞:憂慮,操心。⑥《詩》雲句:見《詩經·大雅·既醉》。【譯文】孔子說:「君子不把父母的過錯記恨在心,但對於父母的美德卻要牢記在懷。」《論語》上說:「三年不改變父親生前的主張,可以說是孝子了。」《尚書》上說:「高宗守喪三年,一句話都不講;可是等到守喪期滿一開口講話,就非常受人擁護。」孔子說:「聽從父母的教導毫不懈怠,含蓄地規勸父母不知疲倦,為父母擔憂而毫無怨言,這樣的兒子可以稱得上孝順了。《詩經》上說:"孝子對父母的孝心是無窮無盡的。』」【原文】子云:「睦於父母之黨,可謂孝矣。故君子因睦以合族。《詩》云:"此令兄弟,綽綽有裕。不令兄弟,交相為痛一。』」【注釋】一《詩》雲四句:見《詩經·小雅夢·角弓》。令:善,好。綽綽:寬容的樣子。有裕:氣量寬大的樣子。痛:病。【譯文】孔子說:「能夠與父母的親人也和睦相處,才可以稱作孝。所以君子經常招待族人聚餐以加強團結。《詩經》上說:"兄弟關係良好,彼此融洽無間;兄弟關係惡劣,彼此互相指責。』」【原文】子云:「於父之執,可以乘其車,不可衣其衣一。君子以廣孝也一。」子云:「小人皆能養其親,君子不敬,何以辨?」【注釋】一可以二句:車離身體遠,衣服離身體近,對於近者尤須敬重。【譯文】孔子說:「對於父親的同志,可以乘他的車子,但不可以穿他的衣服。君子這樣作,就是把對父親的孝道擴展到父親的同輩。」孔子說:「連小人都能夠養活他的雙親,作為君子,如果也是只能養活而不知孝敬,那與小人還有什麼區別呢!」【原文】子云:「父子不同位,以厚敬也。《書》云:"厥辟不辟,泰厥祖一。』」【注釋】一《書》雲二句:見《尚書·太甲》。辟:君。泰:辱沒。【譯文】孔子說:「父親與兒子,不能處在尊卑相同的位置上,以此來強調對父親的敬重。《尚書》上說:"做國君的不像個做國君的樣子,那就是辱沒他的先祖。』」【原文】子云:「父母在,不稱老。言孝不言慈。閨門之內,戲而不嘆。君子以此坊民,民猶有薄於孝而厚於慈。」子云:「長民者,朝廷敬老則民作孝。」子云:「祭祀之有屍也一,宗廟之有主也,示民有事也;修宗廟,敬祀事,教民追孝也。以此坊民,民猶忘其親。」【注釋】一屍:代替死者受祭的活人。【譯文】孔子說:「父母健在,做兒子的不敢自稱老。平常要爹講究對父母如何孝順,不要講究做父母的應該怎樣心疼自己。家門之內,只可引逗父母高興,不可在父母面前哀聲嘆氣。君子用這些禮節來規範百姓,百姓還有講究孝道的少,企求父母慈愛的多。」孔子說:「身為天子、諸侯,如果能夠在朝廷上做到敬老,那麼百姓就會興起孝順之風。」孔子說:「祭祀時候有屍,宗廟中設立神主,這是向人們指出應該尊奉的對象。修建宗廟,恭恭敬敬地進行祭祀,這是教育百姓不要忘掉死去的親人。用這種辦法來教育百姓,百姓還有忘掉親人的。」【原文】子云:「敬則用祭器一。故君子不以菲廢禮,不以美沒宇。故食禮二,主人親饋則客祭,主人不親饋則客不祭。故君子苟無禮,雖美不食焉。《易》曰:"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釣祭,實受其福③。』《詩》云:"既醉以酒,既飽以德四。』以此示民,民猶爭利而忘義。」【注釋】一祭器:指篷豆之類食器。杯盤之類食器叫燕器。二食禮:以食為主,有牲無酒的筵席。③《易》曰三句:這是《易經,既濟》九五艾辭。這說明祭品的大小不是主要的,關鍵在於對神是否尊敬。四《詩》雲二句:見《詩經·大雅·既醉》。【譯文】孔子說:「為了表示對賓客的尊敬,就可以用祭器來款待。所以,君子不因家道貧窮而廢除禮,也不因家道殷實而超過禮。所以食禮規定,主人親自給客人布菜,客人就祭;主人不親自給客人布菜,客人就不祭。所以,君子如果遇到無理的接待,即令是佳肴美味也不去吃。《易經》上說:"殷封國中的殺牛之祭,還不如文王.國中的殺豬之祭,能夠真正地得到神的保佑。《詩經》上說:"君子的設宴待客,不但要讓把酒喝好,而且要充分展示美德。』用這種辦法來教育百姓,百姓還有爭利而忘義的。」【原文】子云:「七曰戒一,三曰齊二,承一人焉以為屍,過之者趨走;以教敬也。醛酒在室,醒酒在堂,澄酒在下③,示民不淫也。屍飲三,眾賓飲一,示民有上下也四。因其酒肉,聚其宗族,以教民睦也。故堂上觀乎室,堂下觀乎上。《詩》云:"禮儀卒度,笑語卒獲伍。』」【注釋】一戒:指散齋。詳見《祭義》。二齊:通「齋」。指致齋。詳見《祭義》。③醛酒在室三句:請參看《禮運》注釋。四屍飲三三句:宗廟之中,屍尊賓卑。伍《詩》雲二句:見《詩經·小雅·楚茨》。卒:完全。獲:恰到好處。【譯文】孔子說:「國君在祭祀的前十天內,頭七天散齋,後三天致齋;又奉事一人以為屍,大夫士遇到他都要迴避。這是教導人們要對神恭敬。醛酒放在室內,醒酒放在堂上,澄酒放在堂下,味薄的放在上面,味厚的放在下面,這是教育人們不要貪味。向屍敬酒三次,向賓敬酒只一次,這是教育人們要知道尊卑。借著祭祀剩下的酒肉,聚集合族的人會餐,這是教育人們要和睦相處。所以堂上的人以室內的人為楷模,堂下的人又以堂上的人為楷模。《詩經》上說:"禮儀都合乎法度,談笑也很有分寸。』」【原文】子云:「賓禮每進以讓,喪禮每加以遠。浴於中雷一,飯於墉下,小斂於戶內,大斂於昨,殯於客位,祖於庭二,葬於墓,所以示遠也。殷人吊於擴,周人吊於家,示民不倩也。」子云:「死,民之卒事也,吾從周。以此坊民,諸候猶有亮而不葬者。」【注釋】一中雷:指室內的中央部分。二祖:祖奠。祖,始也。樞車開始向墓地出發時舉行的祭奠。【譯文】孔子說:「行賓禮時,每逢進門、升堂都要互相謙讓;而行喪禮時,每一個儀式的完成,都意味著死者離家更加遙遠。人死以後,首先是在室中浴屍,接著是在南窗之下飯含,然後在門內舉行小斂,在昨階舉行大斂,在西階停殯,遷樞於家廟之中舉行祖奠,最後葬於墓穴,藉以表示死者離開生者愈來愈遠了。殷人在墓地上弔慰死者家屬,周人是在死者家屬從墓地返回家中以後才進行弔慰,這是教育人們不要忘記死者。」孔子說:「死是人生的最後一件大事,周人的送死之禮比較完備,所以我贊成周人的辦法。用這種辦法來規範人們,諸侯還有死了以後不能如期下葬的。」【原文】子云:「升自客階,受吊於賓位,教民追孝也一。未沒喪,不稱君,示民不爭也。故魯《春秋》記普喪曰:"殺其君子之奚齊,及其君卓二。,以此坊民,子猶有拭其父者。』」【注釋】一升自客階三句:葬父以後,兒子便是一家之主,按理應該升自昨階(主階),受吊於主位。但因為父親剛死,不忍心這樣做。二故魯《春秋》記晉喪曰二句:《春秋》,魯國的史書。《春秋》喜公九年:「晉里克殺其君之子奚齊。」杜預註:「獻公未葬,奚齊未成君,故稱"君之子』。」又僖公十年:「晉里克殺其君卓。」杜預註:「獻公既葬,故稱君也。」獻公是奚齊和卓的父親,死於僖公八年。里克,晉國大夫。【譯文】孔子說:「葬畢回家以後,孝子還堅持從西階升堂,在賓位受吊。這是教育人們不要馬上忘記親人。所以,魯國的《春秋》在記載晉國的喪事時說:"晉國大臣里克殺死了晉國國君的兒子奚齊,及其國君卓。』用這種辦法教育人們,還有兒子殺死他父親的。」【原文】子云:「孝以事君,弟以事長一,示民不貳也。故君子有君不謀仕,唯卜之曰稱二君二。喪父三年,喪君三年,示民不疑也。父母在,不敢有其身,不敢私其財,示民有上下也。故天子四海之內無客禮,莫敢為主焉。故君適其臣,升自昨階,即位於堂,示民不敢有其室也。父母在,饋獻不及車馬,示民不敢專也。以此坊民,民猶忘其親而貳其君。」【注釋】一弟:通「梯」。弟弟服從哥哥。二二君:當作「貳君」。貳,副也。【譯文】孔子說:「用孝道來侍奉國君,用涕道來侍奉尊長,這是教育人們對上不要懷有二心。所以,國君之子在國君健在時不謀求任何官職,只有在代替國君占卜時才可以自稱"國君的副手』。父親死了守喪三年,國君死了也守喪三年,這是向百姓表示,國君的尊嚴與父親完全一樣,毋庸置疑。父母健在之時,作兒子的就不敢認為身體是自己的,也不敢置備私產,這是教育人們要知道上下尊卑。所以天子在四海之內沒有作客的禮儀,因為沒有哪個人敢當他的主人。所以國君到了臣下家裡,升自主階,即位於堂,這是教育百姓不要把家就看成是自己的。父母健在,向別人贈送東西,小件東西還可以,像車馬那樣的大件就不可以,這是教育百姓不敢自作主張。用這種辦法來教育百姓,百姓還有忘掉父母和對國君懷有二心的。」【原文】子云:「禮之先幣帛也,欲民之先事而後祿也。先財而後禮,則民利。無辭而行情一,則民爭。故君子於有饋者,,弗能見,則不視其饋二。《易》曰:"不耕穫,不蓄舍,凶③。』以此坊民,民猶貴祿而賤行。」【注釋】一行情:據孔穎達疏,有隨心所欲的意思。二視:接受,接納。③《易》曰三句:見《易經.無妄》六二交辭。但交辭中沒有「凶」字,所以有人認為是個衍字。苗(zi資):剛種一年的土地。舍(yu余):已開懇種植三年的熟田。【譯文】孔子說:「相見之禮,是在行過相見之禮以後才奉上見面的禮物。之所以要這祥作,是要教育百姓先做事情而後接受傣祿。先奉上見面的宇L物然後再行相見之禮,就會導致百姓產生貪財之心。不加辭讓,見禮就收,就會導致百姓相爭。所以,君子在有人饋贈禮物時,如果自己不能接見,就不接受對方的禮物。《易經》上說:"不耕而獲,不開荒而得到良田,凶。用這種辦法來教育百姓,百姓還有看重利祿而輕視做事的。【原文】子云:「君子不盡利以遺民。《詩》云:"彼有遺秉,此有不斂擠,伊寡婦之利一。』食時不力珍,大夫不坐羊,故君子仕則不稼,田則不魚,士不坐犬二。《詩》云:"采封采菲,無以下體。德音莫違,及爾同死③。』以此坊民,民猶忘義而爭利以亡其身。」【注釋】一《詩》雲三句:見《詩經》二大夫不坐羊二句:鄭玄說:是無故不殺之。」③《詩》雲四句:見《詩經·根部。小雅·大田》。「古者殺牲,食其肉,』坐其皮。不坐犬羊第風·谷風》。莉是蔓警。菲是蘿蔔。體指【譯文】孔子說:「君子不把利益全部佔有,要給百姓留下一部分。《詩經》上說:"那裡有遺留下來的禾把,這裡有撒在地上的禾穗,這是讓寡婦們隨意揀拾的。』所以君子當官就不種地,田獵就不打魚,一年四季有啥吃啥,不追求山珍海味,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狗。《詩經》上說:"採薪又采菲,葉子已摘走,不要連根取。昔曰山盟莫相忘,與你生死不分離。』用這種辦法來教育百姓,百姓還有因為忘義爭利而喪身的。」【原文】子云:「夫禮,』坊民所淫,章民之別,使民無嫌,以為民紀者也。故男女無媒不交,無幣不相見,恐男女之無別也。以此坊民,民猶有自獻其身。《詩》云:"伐柯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藝麻如之何?橫從其畝。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一。」【注釋】一《詩》雲八句:見《詩經》。匪:通「非」。橫從·齊風·南山》。伐柯,令《毛詩》作「析:即「橫縱」,整治。【譯文】孔子說:「禮可以用來防止人們的貪淫好色,強調男女之別,使其避免嫌疑,並成為人們遵守的紀律。所以,男女之間沒有媒約就不得交往,不下聘禮不得相見,就是擔心男女無別才做出這種規定。用這種辦法來教育人們,人們還有私自結合的。《詩經》上說:"砍柴靠什麼?沒有斧頭就辦不到。娶妻靠什麼?沒有媒灼辦不成。種麻靠什麼?必須整理田畝。娶妻靠什麼?必先察告父母。』」【原文】子云:「取妻不取同姓,以厚別也。故買妾不知其姓,則卜之。以此坊民,魯《春秋》猶去夫人之姓曰"吳,其死曰"孟子卒』一。」【注釋】一魯《春秋》猶去夫人之姓曰吳二句:按照《春秋》的記載通例,凡國君娶夫人皆書夫人娘家之姓。如娶齊國女子,則白「夫人姜氏至自齊」。魯國、吳國二國同姓(皆姬姓),今昭公娶吳女為夫人,《春秋》不好記載成「夫人姬氏至自吳」,只好去掉姓氏,只說是「夫人至自吳」。又《春秋》昭公十二年:「孟子卒。」《左傳》說:「昭夫人孟子卒。昭公娶於吳,故不書姓。」孟子,昭公夫人的字。·按慣例應書「夫人姬氏亮」。但為了不露出同姓相婚的馬腳,只好說成「孟子卒」。【譯文】孔子說:「娶妻不娶同姓之女,這是為了強調同姓不婚。所以買妾的時候,如果不知道妾的姓,就應該占卜一下,看看是否適宜。用這種辦法來教育人們,獸昭公竟然還娶與魯同姓的吳國女子為夫人,以至於魯國的《春秋》在記載昭公娶夫人這件事時,不得不隱去夫人的姓,而只說是來自吳國;到她死時,又不得不隱去她的姓,而只說是"孟子卒』。」【原文】子云:「件,非祭,·男女不交爵。以此坊民,陽侯猶殺繆侯而竊其夫人一。故大饗廢夫人之禮。」【注釋】一陽侯:陽國國君。春秋時的陽國在今山東沂水縣西南。繆侯:《淮南子·沮論訓》作「寥侯」。王引之說:繆,通「寥」。高誘說:「寥侯,皋陶之後,堰姓之國也。今在廬江。古者大饗飲酒,君執爵,夫人執豆。陽侯見寥侯夫人美艷,因殺寥侯而娶夫人,由是廢夫人之禮。」【譯文】孔子說:「按照禮的規定,不是祭祀的時候,男女之間不互相敬酒。用這種辦法來教育人們,陽侯還殺掉繆侯而且霸佔了他的夫人。從那以後,兩君相見的大饗,就廢除了夫人必須參加的禮節。」【原文】子云:「寡婦之子,不有見焉,.則弗友也,君子以辟遠也一。故朋友之交,主人不在,不有大故,則不入其門。以此坊民,民猶以色厚於德。」【注釋】一辟:通「避」。【譯文】孔子說:「對於寡婦的兒子,如果不是看到他很有才能,就不和他交朋友,因為君子要遠避嫌疑。所以朋友互相往來,如果男主人不在家,又沒有死人、生病等重大事情,就不進入他家的門。用這種辦法來教育人們,人們還好色超過了好德。」【原文】子云:「好德如好色。諸侯不下魚色。故君子遠色以為民紀,故男女授受不親一,御婦人則進左手二。姑、姊、妹、女子子已嫁而反,男子不與同席而坐③。寡婦不夜哭四。婦人疾,問之,不問其疾。以此坊民,民猶淫佚而亂於族。」【注釋】一故男女授受不親:詳見《內則》。二御婦人則進左手:男子為婦人駕車,婦人坐在車廂左邊,駕車人在婦人的右邊,採取左手執髻駕車的姿勢,就會自然地把背部側向婦人,有所迴避。③姑、姊妹二句:詳見《曲禮上》。四寡婦不夜哭:夜哭有思偶之嫌。【譯文】孔子說:「人們的愛好道德之心,如果像愛好女色那樣就好了。諸侯不應該在本國臣民中挑選美女作妻妾。所以君子不貪女色,為百姓樹立楷模。所以男女授受不親。為婦人駕車,應該以左手上前。姑、姊妹、女兒出嫁以後又回到娘家,男子就不再和她們同席而坐。寡婦不應該在夜間哭泣。婦人有病,可以問她病是輕了還是重了,但不要問她害的是什麼病。用這種辦法來教育百姓,百姓還有亂搞兩性關係而敗壞倫常的。」【原文】子云:「昏禮:婿親迎,見於舅姑一,_舅姑承子以授婿,恐事之違也二。以此坊民,婦猶有不至者。」【注釋】一舅姑:本指公公婆婆。此指岳父岳母。二恐事之違也:擔心到婆家以後不聽話。所以在臨行之前,女父告誡說:時時刻刻不要違背公婆的教導;女母又告誡說:公婆叫你幹啥你就幹啥。詳見《儀禮·士昏禮》。【譯文】孔子說:「按照婚禮的規定,新婿要親自到女家迎親,拜見岳父岳母,岳父岳母親手把女兒交給新婿,並且千叮吟萬囑咐地要她到婆家以後孝順聽話。用這種辦法來教育人們,還有不孝順。

中庸第三十一 【題解】鄭玄說:「名曰《中庸》者,以其記中和之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孫子思僅作之,以昭明聖祖之德。」孔子最早提出了中庸的概念。《論語·雍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把中庸看成是至高無上的道德。本篇的作者認為,人們在實行道德之時,往往智者、賢者「過之」,而愚者、不肖者則「不及」,結果導致正道不行。所以必須用中庸來糾正這兩種極端傾向,以維護正道。《中庸》的核心觀念是「誠」,「誠」被看作是世界的根本性質和社會倫理制度的淮則。宋代理學家強調中庸,則把「允執其中」看作道統的核心。他們認為,孔子提出的中庸思想,上承堯舜,下傳曾子;曾子傳子思,子思傳孟子,其後不傳。至北宋,二程(程頤、程顆)出,始承其緒。在漢代,《中庸》就有單行注本,鄭注孔疏則是唐代以前眾多注釋之集大成者。南宋時,朱熹將本篇加以新注,編入《四書》。此後八百餘年,朱注《中庸》風行於世。【原文】天命之謂性一,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二,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③。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注釋】一天命之謂性:據鄭玄說,上天把仁義禮智信賦於了人。二見:古「現」字。③中也者二句:鄭玄說:「中為大本者,以其含喜怒哀樂,禮之所由生,政教自此出也。」【譯文】上天賦於人的叫做性,遵循粵天賦於的性而行動叫做道,把道加以修傷並使眾人仿效叫做教。道,是不能片刻離開的;如果可以離開,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君子在人們看不見的地方也自覺地警惕謹慎,在人們聽不見的地方也仍然戰戰兢兢。沒有什麼隱秘可以不被發現,沒有什麼小事可以不被顯露,所以君子在二人獨處的時候也十分小心謹慎。人的喜怒哀樂尚未表現出來,叫做中;表現出來而又處處合乎規範,叫做和。中,這是天下的最大根本;和,這是天下的普遍規律。達到了中和,就會天地有條不紊,萬物發育生長。【原文】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一。」子曰:「道其不行矣夫!」【注釋】一人莫不飲食也二句:孔穎達說:這是打比方,對於中庸之道,知道容易,做起來難。【譯文】孔子說:「君子堅持中庸,小人違背中庸。君子之所以堅持中庸,是因為有君子之德,因而總是恰如其分;小人之所以違背中庸,是因為有小人之心,因而肆無忌憚。」孔子說:「中庸大概是最高的道德標淮了!可惜人們很少能夠長期做到啊!」孔子說:「中庸之道之所以不能實行,我知道原因了:聰明的人做過了頭,愚蠢的人卻還沒有達到;中庸之道之所以不能彰明,我知道原因.了:賢者做過了頭,不賢者卻還沒有達到。沒有一個人不吃不喝,但能品嘗出滋味的卻很少。」孔子說:「中庸之道大概是不能實行了吧!」 【原文】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譯文】孔子說:「舜大概是最明智的人了吧!他不恥下問而且善於審察淺近的話,別人說錯的他加以掩蓋,別人說對的他加以表揚;他抓住過與不及這兩個極端,取其折中之道使愚智之民都能實行。這就是舜之所以為舜的道理吧!」【原文】子曰:「人皆曰"予知』驅而納諸署獲陷阱之中一,而莫之知辟也二。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注釋】一署(gu古):羅網。獲(huo獲):設有機關的捕獸木籠。二辟:通「避」陷卻【譯文】孔子說:「人人都說自己聰明,被利慾驅趕到羅網、機關、阱之中卻不知道躲避連一個月也不能堅持人人都說自己聰明,選擇了中庸之道。【原文】子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中庸膺而弗失之矣一。」子曰:「天下國家可均也二,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注釋】一拳拳:鄭玄說;「拳拳,奉持之貌。」服膺:記在心裡。二天下國家:天下指天子,國指諸侯,家指卿大夫。【譯文】孔子說:「顏回的為人,選擇了中庸之道,取得了一點進步,就牢牢記在心中,使其永不丟失。」孔子說:「天下國家可以得到治理,爵位傣祿可以辭掉,鋒利的刀刃可以腳踏上去,而中庸之道卻是很難做到的。」【原文】子路問強一。子曰:「南方之強與?北方之強與?抑而強與?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社變弧不剛金革二,而不流,死而不厭,北方之強也,而強者居之。故君子和強哉矯③!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注釋】一子路問強:子路在孔子的學生中以好勇聞名,所以間強。強,二襖:席子。金:指兵器。革:指甲胃。③矯:剛強的樣子。【譯文】子路向孔子請教甚麼是強。孔子說:「你問的是南方的強呢,還是北方的強?抑或是你自己的強?用寬厚柔和來教誨人們,儘管別人對己無理,自己也不以牙還牙,這便是南方的強,君子才能做到。頂盔貫甲,枕戈待旦,戰死不悔,這便是北方的強,性情強悍的人才能做到。所以,君子和順而不隨波逐流,這才是真正的強!、中立而不偏不倚,這才是真正的強!國家有道之時,也不改變窮困時的操守,這才是真正的強!國家無道之時,至死也不改變志向,這才是真正的強!」【原文】子曰:「素隱行怪一,後世有述焉,吾弗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二。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見知而不悔,唯聖者能之。君子之道費而隱。夫婦之愚③,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故君子語大四,天下莫能載焉;語小伍,天下莫能破焉。《詩》云:「鶯飛決天,魚躍於淵⑥。』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七。」【注釋】一 素隱:《漢書·藝文志》作「索隱」,後世學者多從之。二已:停止。③夫婦之愚:指笨頭笨腦的男男女女。四大:鄭玄說是指先王之道。伍小:鄭玄說是指笨頭笨腦的男男女女的所知所行。⑥《詩》雲二句:見《詩經·大雅·早麓》。鶯(yuan淵):決:至。七察:鄭玄說:「察,猶著也。」老鷹【譯文】孔子說:「探求隱僻的道理,做出詭異的行動,後世會對這種欺世盜名的行徑有所稱述,我不這樣干。君子遵循正道而行,半途而廢,我卻不能停頓下來。君子依照中庸之道行事,如果碰上無道之時,不得不隱遁於世,即令不被人知也不後悔。這隻有聖人才能做到。君子之道,廣大而又精微。就其一般情況來說,即令是普通的男男女女,也可以知其一二;如果說到它的最高境界,即令是聖人也有所不知。就其一般情況來說,普通的男男女女也能做到;如果說到它的最高境界,即令是聖人也有所不能。天地如此之大,人們尚且感到有所遺憾。所以,君子所說的大,整個夭下都無法承載;所說的小,整個天下也無人能夠剖析。《詩經》上說:"老鷹展翅飛上天,魚兒遊動在深淵。』這是說聖人之德昭著於天地。君子之道,從普通男男女女的所知所行開始;說到它的最高境界,則昭著於天地之間。」【原文】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詩》云:"伐柯伐柯,其則不遠一。』執柯以伐柯,晚而視之二,猶以為遠。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餘不敢盡;言顧行,行顧言,君子胡不糙糙爾助.君子素其位而行四,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俊命伍,小人行險以檄幸。」【注釋】一《詩》雲二句:見《詩經·幽風·伐柯》。二院(ni逆):斜視。③隨糙(zaozao造造):忠厚誠實的樣子。四素:現在的,目前的。伍居易:即上文的「素其位」。【譯文】孔子說:「道不可遠離於人。人所實行的道卻遠離於人,那就不可以作為道了。《詩經》上說:"砍斧柄呀砍斧柄,式樣就在你面前。』握著斧柄去砍斧柄,一斜眼就能看到斧柄的式樣,還以為離得很遠。所以君子的治人,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有過能改,也就不再責備。忠恕的精神離道不遠,別人讓自己干自己都不願乾的事,也不要讓別人去干。君子之道有四個方面,我一個方面都沒有做到:要求兒子對我做到的,我應當先對父親做到,這一條我還沒有做到;要求下屬對我做到的,我應當先對國君做到,這一條我還沒有做到;要求弟弟對我做到的,我應當先對哥哥做到,這一條我還沒有做到;要求朋友對我做到的,我應當先對朋友做到,這一條我還沒有做到。平常道德的實行,平常言論的謹慎,如果自己的才能還有所不足,不敢不努力自勉;如,果自己的才能綽綽有餘,也不敢把本領使盡。說話要顧及行動,行動要顧及說話。做到了這一點,豈不是一個言行一致的篤實君子嗎!君子按照當時所處的地位行事,不抱非分之想。處在富貴的地位,就按照富貴者的身份行事;處在貧賤的地位,就按照貧賤者的身份行事;處在夷狄的地位,就按照夷狄的身份行事;處在患難之中,就按照患難者的身份行事;君子無論處在什麼地位,都能夠恰如其分地行事。身居上位,不欺凌在下位的人;身居下位,不巴結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而不求於人:這樣就不會招致怨恨。上不埋怨蒼天,下不歸罪他人。所以,君子處在現有的境地而等待天命的安排,小人則挺而走險以求僥倖。【原文】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鵲一,反求諸其身。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氣辟如登高必自卑。《詩》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翁,和樂且耽。宜爾室家,爾樂妻努③。」,子曰:「父母其順矣乎!」【注釋】一正鵲(zheng gu征古):正是靶心,鵲也是靶心。二辟:通「譬」。③《詩》曰六句:見《詩經·小雅·棠棣》。翁(xi西):合,和順。耽:非常快樂。努:通「擎」,兒子。引此六句詩的用意在於說明這樣一個道理:要治國、平天下,也一定要從自己作起,從自己家庭作起。【譯文】孔子說:「射箭之道有似於君子之道,如果沒有設中靶心,要回過頭來檢查自己。君子之道,就好比走遠路一定要從近處開始,又好比登高一定要從低處開始。《詩經》上說:"同妻子相親相愛,像琴瑟一樣和諧。加上兄弟和睦,歡樂氣氛濃厚。使你的家庭安寧,使你的妻兒高興。』」,孔子說:「能夠這樣做,作父母的大概就感到順心了。」【原文】子曰:「鬼神為之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一,以承祭,洋洋乎如在其上二,如在其左右。《詩》曰:"神之格,不可度思,劃可射思③!』夫微之顯,誠之不可掩如此祀思夫【注釋】一齊(zhai齋)明:齋戒和沐浴。齊,通「齋」明,謂清潔。二洋洋乎:流動充溢的樣子。③《詩》曰三句:見《詩經·大雅·抑》。格:來到。思:語助詞,無義。躬 (shen沉):況且。射(yi亦):通「教」,討厭。【譯文】孔子說:「鬼神所表現出來的功德,恐怕夠盛大了J看它又看不見,聽它又聽不到,但又體現在萬物之中而不可輕視它的存在。使天下的人都齋戒沐浴,身著盛服,恭恭敬敬地從事祭祀。無所不在啊!既好像在人們的頭上,又好像在人們的左右。《詩經》上說:"神鬼的降臨時刻,無法進行揣測,豈敢怠慢厭倦!』神鬼無形卻到處顯靈,神鬼不言卻報應不爽,確實如此。」【原文】子曰:「舜其大孝也與!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一。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二。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③。故栽者培之,傾者覆之。《詩》曰:"嘉樂君子,憲憲令德。宜民宜人,受祿於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四。』故大德者必受命。」【注釋】一保:安也。二必得其壽;朱熹註:「舜年百有十歲。」③故天之生物二句:鄭玄說:「材,謂其質性也。篤其福,惡者天厚其毒。」四《詩》曰六句:見《詩經·大雅·假樂》。憲憲:光明的樣子。厚也。言善者天厚《毛詩》作「顯顯」,【譯文】孔子說:「舜可以說是一個大孝子了!論道德是個聖人,論尊貴是個天子,論財富擁有四海之內,死後在宗廟享受祭祀,子孫也托福受到庇護。所以大德之人必得高位,必得高祿,必得令名,必得高壽。所以,天生萬物,一定要根據其不同的秉性而厚其待遇。所以道德高尚者就得到栽培,道德卑劣者就遭到覆敗。《詩經》上說:"令人讚美喜愛的君子,具有十分光明的美德。善於安民善於用人,接受來自上天的福祿。上天保佑於他,上天一再賜福於他。』所以大德之人必受天命為天子。」【原文】子曰:「無憂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為父一,以武王為子,父作之,子述之。武王攢大王、王季、文王之緒稱一戎衣而有天下③,身不失天下之顯名。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禮。斯禮也,達乎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為大夫,子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為士,子為大夫,葬以士,喪,達乎大夫伍。三年之喪,達乎天子。賤,一也。」祭以大夫四。期之父母之喪,無貴【注釋】一王季:即季歷,又稱公季。王季是追王以後的稱呼。參《史記·周本紀》。二攢(zuan纂):繼承。大王:即太王。王季之父。原叫古公宜父。太王是追王以後的稱呼。③衣:鄭玄說當作「殷」。謂殷封王。四父為大夫八句:請參看《喪服小記》。伍期(ji機)之喪二句:天子、諸侯不為旁系親屬服期喪,但直系親屬的期喪還要服。期,一年。【譯文】孔子說:「無憂無慮的人,恐怕只有文王吧!有王季作他的父親,有武王作他的兒子,父親為他開創了基業,兒子又繼承了他的事業。武王繼承了太王、王季、文王的未竟之業,一用兵就戰勝了殷封而取得了天下,自身又沒有丟掉天下的美名。論尊貴身為天子,論財富擁有四海之內,宗廟中享受祭祀,子孫也托福受到庇護。武王在晚年才受命為天子,周公成就了文王、武王的心愿,追尊太主、王季為王,對太王以上的列祖列宗用天子之禮祭祀。這種禮節,通用於諸侯、大夫、士及庶人。父親是大夫,兒子是士,父親去世用大夫之禮安葬,用士禮祭祀。父親是士,兒子是大夫,父親死後用士禮安葬,用大夫之禮祭祀。對旁系親屬一年喪服的服喪,從庶人起,到大夫為止。對父母三年之喪的服喪,下起庶人,上止天子。父母之喪,無論兒子的身份是貴是賤,喪期都是一樣的。【原文】子曰:「武王、周公,其達孝矣乎!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春秋修其祖廟,陳其宗器,設其裳衣一,薦其時食。宗廟之禮二,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貴賤也。序事,所以辨賢也。旅酬下為上,所以逮賤也③。燕毛,所以序齒也。踐其位,行其禮,奏其樂,敬其所尊,愛其所親,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郊社之禮,所以事上帝也。宗廟之禮,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禮、諦嘗之義四,治國其如示諸掌乎伍。」【注釋】一設其裳衣:陳設先人的衣服。屆時讓屍來穿。二宗廟之禮二句:朱熹說:「宗廟之次:左為昭,右為穆,而子孫亦以為序。」③旅酬下為上二句:旅酬,眾人互相勸酒。此處是指祭祀接近尾聲時的一個節目。旅酬結束,下面便是無算爵(飲酒不計數)。無算爵開始之前,先由賓弟子(賓中的年幼者)舉解於賓長,兄弟弟子舉解於長兄弟,然後無算爵開始。賓弟子、兄弟弟子在這種場合也能攤到事情來做,是一種榮耀。所以鄭玄說:「逮賤者,宗廟之中,以有事為榮也。」四諦嘗:指代天子、諸侯宗廟四時之祭。詳見《王制》。伍示:同「視」。視諸掌,言易見也。【譯文】孔子說:「武王和周公,大概是最孝的人了吧!所謂孝,就是要善於繼承先人的遺志,善於完成先人的未竟之業。一年四季按時打掃先人的祖廟,陳設先人的祭器,陳設先人的衣服,進獻先人要吃的應時食品。宗廟之禮,是用來排列昭穆順序的;助祭者按爵位高低來排列順序,是用來辨別貴賤的;進獻祭品者按其職事來排列順序,是用來區分才能的;旅酬時,讓卑幼者首先為尊長者舉杯勸飲,是為了讓卑賤者也能攤到事做;宴飲時,按頭髮的黑白程度排列坐次,是為了區別年齡的大小。就先人所就之位,行先人所行之禮,奏先人所奏之樂,敬先人之所尊,愛先人之所親,事奉死者就像其生前一樣,事奉亡者就像其健在一樣,真是孝到極點了。郊天祭地之禮,是用來敬事上帝的。宗廟之禮,是用來祭祀先人的。如果明白了郊天祭地之禮的含義,明白了宗廟四時之祭的含義,治理國家就心中有數,就好比用指頭在手掌上指指畫畫一般。」【原文】哀公問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一。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人道敏政二,地道敏樹。夫政也者,蒲盧也③。故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四,尊賢之等,禮所生也。在下位不獲乎上伍,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⑥。知,仁,勇七,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⑧。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注釋】一方策:木版和竹簡。古代的書寫工具。二敏:鄭玄說:「敏,猶勉也。敏,或為"謀』。」③蒲盧:即蒲葦。蒲葦生長迅速,比喻為政得賢人則見效快。四殺(shai曬):減降。伍在下位不獲乎上二句:鄭玄說:此二句應當在下文,誤重於此。⑥君臣也五句:朱熹說:即《孟子》所謂「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七知:古「智」字。⑧所以行之者一也:王引之說「一」是衍字,是,今從之。【譯文】魯哀公向孔子請教治理國家的方法。孔子回答說:「文王、武王的治國方法,都記載在典籍上面。他們在世,這些治國方法就能得到實施;他們去世,這些治國方法也就隨著廢弛。治人之道在於講究治國方法,種地之道在於講究種植方法。治國方法,就好像蒲葦一樣。所以,治理國家的根本問題在於得到賢人,而能否得到賢人又決定於國君自身的修養,加強自身修養要靠道德,加強道德修養要靠仁。所謂仁,就是愛人,愛人之中,以親近自己的親人最重要;所謂義,就是適宜,適宜之中,以尊敬賢人最重要。親近親人而有親疏之別,尊敬賢人而有貴賤之差,禮這個東西也就應運而生。職位卑下,又得不到上級的信任,是不能夠把百姓治理好的。所以,君子不可以不加強自身修養;要想加強自身修養,不可以不事奉雙親;要想事奉雙親,不可以不知人;要想知人,不可以不知道天理,天下通行的淮則有五條,實行這五條淮則的美德有三種。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的交往,這五條就是天下通行的淮則;智、仁、勇,這三點就是天下通行的美德,是用來推行這五條淮則的。對於這五條淮則,有的人生下來就知道,有的人通過學習才知道,有的人碰了釘子才知道;不管是怎樣知道的,只要知道了,就是一樣的。對於實行這五條淮則的三項美德,有的人是心安理得地去實行,有的人是抱著功利目的去實行,有的人是勉強地去實行;不管是怎樣地去實行,只要最後都取得成功,就是一樣的。」【原文】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譯文】孔子說:「愛好學習,接近於智;努力行善,接近於仁;懂得羞恥,接近於勇。知道了這三條,就知道該怎樣修身;知道該怎樣修身,就知道該怎樣治理百姓;知道該怎樣治理百姓,就知道該怎樣治理天下和國家。【原文】「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一,柔遠人也,懷諸侯也。修身則道立,尊賢則不惑二,親親則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則不眩,體群臣則士之報禮重,子庶民則百姓勸,來百工則財用足,柔遠人則四方歸之,懷諸侯則天下畏之。齊明盛服③,非禮不動,所以修身也;去讒遠色,賤貨而貴德,所以勸賢也;尊其位,重其祿,同其好惡,所以勸親親也;官盛任使,所以勸大臣也;忠信重祿,所以勸士也;時使薄斂,所以勸百姓也;曰省月試,既凜稱事四,所以勸百工也;送往迎來,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遠人也;繼絕世,舉廢國,治亂持危,朝聘以時,厚往而薄來,所以懷諸侯也。」【注釋】一百工:各種工匠。二尊賢則不惑:因為有賢人為之出謀劃策。③齊明:即「齋明」。齋戒沐浴。四既凜(xi lin細凜):官方提供的糧食等生活物資。既,通「汽」,贈送的糧食。【譯文】「凡治理天下、國家,有九條原則,即修養自身,尊重賢人,親愛親屬,敬重大臣,體恤群臣,愛護民眾,招徠百工,懷柔藩國,安撫諸侯。修養自身,道德就能樹立;尊重賢人,遇事就不迷惑;親愛親屬,伯父、叔父、兄弟就不會怨恨事就能安之若素;體恤群臣,姓就會受到鼓勵;招徠百工,群臣就會加倍回報;敬重大臣,遇;愛護民眾,百財用就會充足;懷柔藩國,四方就會歸順;安撫諸侯,天下就會畏服。齋戒沐浴,衣冠整齊,不合乎禮的事情不做,這是用來修養自身的辦法;摒退讒侯,遠離女色,輕視財貨而看重道德,這是用來鼓勵賢人的辦法;高位厚祿,好親人之所好,惡親人之所惡,這是用來鼓勵親愛親屬的辦法;屬員眾多,足備使令,這是用來鼓勵大臣的辦法;忠信待士,給以厚祿,這是用來鼓勵群臣的辦法;役使有時,減輕賦稅,這是用來鼓勵百姓的辦法;每曰檢查,每月考試,論功行賞,這是用來鼓勵百工的辦法;來時歡迎,走時歡送,多誇獎而少責備,這是用來懷柔藩國的辦法;延續斷絕了的世系,恢復滅亡了的國家,國內有亂就幫助平定,國勢危急就給予支援,按時接受朝聘,走的時候賞賜豐厚,而來的時候納貢菲薄,這是用來安撫諸侯的辦法。」 【原文】「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所以行之者一也一。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二。言前定則不蹌③,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獲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獲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順乎親,不信乎朋友矣;順乎親有道;反諸身不誠,不順乎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注釋】一一:鄭玄說:「一,謂當豫也。」二豫:同「預」,預備。③蹌(jia莢):絆倒。【譯文】「凡專治理天下國家有九條原則,而用來實行這九條原則的方法是事先要有所淮備。不管什麼事,事先有所淮備就能成功,事先沒有淮備就會失敗。說話事先有所淮備就不會中斷,做事事先有所淮備就不會受窘,行動之前有所淮備就不會出錯,道路事先計劃妥當就不會搞到走投無路。職位卑下,又得不到上級的信任,是不能夠把百姓治理好的。要得到上級的信任有方法:首先要得到"朋友的信任,如果得不到朋友的信任,也就得不到上級的信任了』;要得到朋友的信任有方法:首先要孝順父母,如果不孝順父母,也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了;要做到孝順父母有方法:首先要反省自己是不是誠心誠意,如果不是誠心誠意,也就做不到孝順父母了;要使自己誠心誠意有方法:首先要明白什麼是善,如果不明白什麼是善,也就不能使自己誠心誠意了。誠,這是上天的淮則;做到誠,這是做人的淮則。作為上天淮則的誠,不用勉強就正好,不用思考就得到,從容不迫,一舉一動都恰如其分,能這樣做到的是聖人。要做到誠,就要擇善而從並且牢牢抓住不放。【原文】「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譯文】「廣泛地學習,詳細地求教,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別,切實地實行。除非不學,學了而沒有學會,就不罷休;除非不問,間了而沒有弄懂,就不罷休;除非不思考,思考而沒有得到結果,就不罷休;除非不分辨,分辨而沒有分辨明白,就不罷休;除非不實行,實行而不實行徹底,就不罷休。別人聰明,學一遍就能學會,自己就學上百遍;別人學十遍就能學會,自己就學上千遍。如果真能這樣做了,即使是愚笨的人也一定會變得聰明,即使是柔弱的人也一定會變得剛強。【原文】「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一;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二。其次致曲③。曲能有誠,誠則形,形則著四,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注釋】一贊天地之化育:鄭玄說:「謂聖人受命,在王位,"致太平。」二參:通「三」。③其次:鄭玄說:「其次,謂自明誠者也。」「自明誠者」即賢人,次於聖人一等。四曲:鄭玄說:「曲,猶小小之事也。」【譯文】「由至誠而有明德,這是聖人的天性;由明德而有至誠,這是賢人學習的結果。有至誠則必有明德,有明德則必有至誠。只有天下至誠的聖人,才能完全發揮自己的天性;能完全發揮自己的天性,就能完全發揮他人的天性;能完全發揮他人的天性,就能完全發揮萬物的性能;能完全發揮萬物的性能,就可以贊助天地化育萬物;可以贊助天地化育萬物,就可以和天地並列而為三了。賢人只能從點滴小事做起,在點滴小事上能有至誠;有了至誠就會表現出來,表現出來就會曰益顯著;曰益顯著就會大放光明,大放光明就會感動人心;感動人心就會變惡為善,變惡為善就會讓人脫胎換骨。只有天下至誠的賢人才能化惡為善,移風易俗。【原文】「至誠之道,將亡,必有妖孽二必先知之;不善,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一。見乎著龜③,動乎四體。禍福將至國家: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注釋】一禎祥:二妖孽:③見:古指吉祥的預兆。指災禍的預兆。「現」字。表現,體現。【譯文】「心懷至誠,就可以預知未來。國家將要興盛,必定有吉祥的預兆;國家將要滅亡,必定有妖異的前征。反映在占卜的著草、龜甲中,表現在人們的儀容、舉止上。禍福將要來臨的時候:是福,必定預先知道;是禍,也必定預先知道。所以,心懷至誠的人就像神明一樣。【原文】「誠者,自成也;而道,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道也,故時措之宜也。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譯文】「誠,就是自身品德修養的完成;而道,乃是走向完成品德修養的自我指導。誠貫穿於萬物的始終,沒有誠也就沒有萬物。所以,君子把誠看作是最高貴的品德。誠,並非完成自身的修養就算完事了,而是要使萬物都得到完成。完成自身的修養,叫做仁;使萬物都得到完成,叫做智。仁和智是人性固有的美德,綜合了成物、成己的規律,所以任何時候用它都是適宜的。【原文】「故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征一,征則悠遠,悠遠孵則博厚,博厚則高明。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無疆。如此者,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為而成。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二。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無窮也,曰月星辰系焉,萬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廣厚,載華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萬物載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廣大,草木生之,禽獸居之,寶藏興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測,尾矍、蛟龍、魚鱉生焉,貨財殖焉③。《詩》曰:"維天之命,磚穆不已四!』蓋曰天之所以為天也。"磚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伍!』蓋曰文王之所以為文也,純亦不已。【注釋】一征:效驗。二天地之道二句、朱熹說:「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不過曰"誠』而已。」③今夫天二十二句:朱熹說:「此四條,皆以發明由其不貳不息以致盛大而能生物之意。然天、地、山、川,實非由積累而後大,讀者不以辭害意可也。"」昭昭:猶言「耿耿」,小明也。華岳:西嶽華山。此處泛指五嶽。卷石:讀作「拳石氣拳頭大的石頭。四《詩》雲二句:見《詩經。周頌·維天之命》。齡(wo烏):感嘆詞。伍放乎不顯二句:亦見《詩經·周頌·維天之命》。齡乎:即「嗚呼」。感嘆詞。不顯:不,通「王」,大也。工顯,大顯。【譯文】「所以,至誠是不間斷的。不間斷就可以長久,長久就可以得到驗證,得到驗證就可以行之悠遠,行之悠遠就可以廣博深厚,廣博深厚就可以高大光明。廣博深厚,能用來承載萬物;高大光明,能用來覆蓋萬物;行之悠遠,能用來成就萬物。廣博深厚可以與地相配,高大光明可以與天相配,行之悠遠而無邊無際。聖人之德如此廣博深厚、高大光明、行之悠遠,以致於不見所為而功業彰顯,不見動作而萬物改變,無所作為而道德成就。天地之道,可以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一個"誠』字。它以至誠不貳對待萬物,所以能夠生育萬物而其數無法估量。天地之道,廣博、深厚、高大、光明、悠遠、長久。就拿天來說,剛一開始也不過是區區一片微光,微光越積越多,以至於無窮無盡,到了這個時候,曰月星辰被懸掛在上面,萬物被覆蓋在下面。再拿地來說,剛一開始也不過是一把泥土而已,後來越積越多,以至於廣博深厚到這種程度,承載五嶽而不覺得重,容納河海而不至於漏泄,萬物皆可承載於上。再拿山來說,剛一開始不過是拳頭大的一小塊石頭,後來越積越多,以至於廣大到這種程度,草木在上面生長,禽獸在上面居住,礦藏從裡面開採。再拿水來說,剛一開始也不過是一勺水而已,後來越積越多,以至於達到深不可測的程度,於是鼠髦、蛟龍、魚鱉生活在裡面,種種貨財也從水中繁殖。《詩經》上說:"想那天道在運行,莊嚴肅穆永不停。』說的就是天之所以成為天;"嗚呼,多麼光明顯赫!文王的品德真純正。說的就是文王之所以被稱為"文」其純正也從未間斷。【原文】「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氣峻極於天。優優大哉二!禮儀三百③,威儀三千,待其人然後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四。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是故居上不驕,為下不倍伍;國有道,其言足以興;國無道,其默足以容。《詩》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⑥。』其此之謂與!」【注釋】一洋洋:充溢的樣子。二優優:充足有餘的樣子。③三百:形容其多。並非確實數目。四凝:成也。伍倍:通「背」。⑥《詩》曰二句:見《詩經·大雅·下文的「三千」同此。柔民》。【譯文】「偉大啊,聖人之道!充滿世界,化育萬物,高達於天。綽綽有餘,真偉大啊!禮的大綱三百條,禮的細則三千條,一定要等到聖人出來才能實行。所以說:如果不是具有至高無上道德的人,聖人的至善之道就不能實行。所以君子尊崇聖人的至誠之性,並通過勤學來達到;既要達到如同地德的廣博深厚,又要無微不至;既要達到如同天德的高大光明,又要遵循中庸之道;溫習舊有的知識,從而獲得新的體會;為人敦厚而崇尚禮儀。所以,身居上位而不驕傲,身居下位而不背叛;如果國家政治清明,他的積極建議足以使國家興盛;如果國家政治黑暗,他的沉默不語也足以使他保全自身。《詩經》上說:"既明白道理而又洞察是非,就可以保全自身。』不就是說的這個道理嗎!」【原文】子曰:「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身者也。」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雖有其位,苟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焉;雖有其德,苟無其位,亦不敢作字樂焉。【譯文】孔子說:「愚蠢而好自以為是,卑賤而好自做主張;生活在當代世界,卻要恢復古代的那一套。這樣做的人,勢必要災禍臨頭了。」不是天子,就沒有資格議禮,沒有資格規定製度,沒有資格考訂文字。當今的天下,車輪之間的軌跡等寬,書寫的字體一律,行為的規範相同。雖然處於天子的地位,如果沒有相應的道德,就不敢制禮作樂;雖然具有聖人的品德,如果沒有相應的地位,也不敢制禮作樂。【原文】子曰:「吾說夏禮,祀不足征也一。吾學殷禮,有宋存焉二。吾學周禮,今用之,吾從周。王天下有三重焉③。其寡過矣乎!上焉者雖善無征,無徵不信,不信民弗從:下焉者雖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從。故君子之道,本諸身,征諸庶民,考諸三王而不繆四,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侯聖人而不惑。質諸鬼神而無疑,知天也;百世以侯聖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遠之則有望,近之則不厭。《詩》曰;"在彼無惡,在此無射。庶幾夙夜,以永終譽忿。』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譽於天下者也通。」【注釋】一祀:古國名。《樂記》:「武王克殷,封夏後氏之後於記。」二宋:古國名。《樂記》:「武王克殷,投殷之後於宋。」③三重:鄭玄說是「三王之禮」。朱熹說是指上文所說的「議禮、制度、考文」。朱說較勝。四三王:夏禹、商湯和周文王、武王。伍《詩》曰四句:見《詩經·周頌·振鷺》。射(yi易):《毛詩》作「教」,二字通。討厭之意。終:通「眾」。眾人。⑥蚤:通「早」。【譯文】孔子說:「我想講說夏禮,但現在的祀國已經不足以驗證它了。我想學習殷禮,現在的宋國還保存著一部分。我想學習周禮,這是當今正在使用的禮,所以我遵循周禮。稱王天下的人有三件重要的事做好了,大概就可以少犯錯誤了。周代以前的一套規矩雖然很好卻無從驗證,無從驗證則百姓不信,百姓不信也就不會遵從;處在下位的聖人的一套規矩雖然很好,但其地位不尊,地位不尊則百姓不信,百姓不信也就不會遵從。所以,君子治理天下的辦法,應該是首先從自身出發,然後在百姓中求得驗證,稽考於三王而沒有錯誤,樹立於天地之間而毫無悖逆,質詢於鬼神而沒有疑問,百世以後等到聖人出來也提不出不同意見。質詢於鬼神而沒有疑問,這是懂得天理;百世以後等到聖人出來也提不出不同意見,這是懂得人情。所以君子的任何舉動都被後世奉為天下的楷模,君子的任何行事都被後世奉為天下的法則,君子的任何言論都被後世奉為典範。遠離君子,則有仰慕之心,靠近君子,則無厭倦之意。《詩經》上說:"在那裡無人厭惡,在這裡無人討厭。從早到黑不懈怠,交口稱讚美名傳。』君子沒有一個不是這樣做了以後才早早地名揚天下的。」【原文】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上律天時,下襲水土。辟如天地之無不持載,無不覆疇一;辟如四時之錯行,如曰月之代明。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二。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注釋】一躊(dao道):覆蓋。二小德:聖人之德的一部分。下文的「大德」則指聖人之德的總體【譯文】從遠處說,孔子繼承唐堯、虞舜;從近處說,孔子效法文王、武王;上據天時,下據地理。譬如天的無不覆蓋,譬如地的無不承載;譬如四季的交替運行,譬如曰月的輪流照耀。萬物共同生長而不互相妨害,各種規律並行而不互相衝突。小德川流不息,大德敦厚化育,這就是天地之所以偉大的地方。【原文】唯天下至聖為能聰明睿知一,足以有臨也;寬裕溫柔,足以有容也;發強剛毅,』足以有執也;齊莊中正二,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別也。溥溥淵泉,而時出之。溥溥如天,淵泉如淵。見而民莫不敬氣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說四。是以聲名洋溢乎中國,施及蠻貂⑥。舟車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曰月所照,霜露所隊⑥。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故曰配天。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腌腌其仁七!淵淵其淵叭浩浩其天!苟不固聰明聖知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注釋】一睿知:即「睿智」。英明有遠見。二齊(zhai齋)庄:嚴肅端重。③見:古「現」字。四說:古「悅」字。伍施(yi義):蔓延。蠻貂(mo莫):蠻,古代稱居住在南方的民族。貂,古代稱居住在東北方的民族。⑥隊:古「墜」字。七腌腌(zhun諄):誠墾的樣子。⑧淵淵:深沉的樣子。【譯文】唯有天下最偉大的聖人才能做到聰明睿智,足以君臨天下;寬厚溫柔,足以包容萬物;堅強剛毅,足以決斷一切;端莊正直,足以令人起敬;條理清晰,詳審明察,足以辨別是非。聖人之德,博大精深,待時而出。其博大猶如蒼天,其精深猶如深淵。他一出現,百姓就無不起敬;他一說話,百姓就無不信服;他一舉動,百姓就無不喜悅。所以他的聲名不但響徹華夏大地,而且傳播到少數民族聚居的遠方。凡是車船能行駛到的地方,凡是人的足跡所能到的地方;只要是蒼天覆蓋之處,大地承載之處,曰月所照之處,霜露所降之處;凡是有血氣的生命,無不尊敬他,無不親近他,所以說聖人之德可以與天媲美。只有天下最至誠的人,才能理順治理天下的大綱,才能樹立天下的根本,才能洞曉天地化育萬物的原理。做到這些難道還要依賴別的什麼嗎?他的仁厚是那樣的誠墾!智慧是那樣的深沉,盛德如天,浩浩蕩蕩!如果不是本來聰明睿智而又通曉天地的人,誰能了解他呢?【原文】《詩》曰「衣錦尚綱」一,惡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曰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曰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詩》云:「潛雖伏矣,亦孔之昭二!」故君子內省不疚,無惡於志。君子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見乎!《詩》云:「相在爾室,尚不愧於屋漏③。」故君子不動而敬,不言而信。《詩》曰:「奏假無言,時靡有爭四。」是故君子不賞而民勸,不怒而民威於鐵鎖伍。《詩》曰:「不顯惟德,百辟其刑之⑥。」是故君子篤恭而天下平。《詩》曰:「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七。」子曰:「聲色之於以化民,末也。」《詩》曰:「德犧如毛⑧。」毛猶有倫⑨;「上天之載,無聲無臭」⑩,至矣!【注釋】一《詩》曰句:見《詩經·衛風·碩人》。今《毛詩》作「衣錦裂衣」。這種文字不同的原因,孔穎達說是記者「斷截詩文」;王引之則認為「《詩》曰」下本有「衣錦裘衣」四字,「衣錦綱」則是釋詩之詞,孔穎達作《禮記正義》時已漏掉「衣錦裘衣」四字。尚:通「上」。此指外面。綱(ji。ng肩):麻布制的單衣。二《詩》雲二句:見《詩經·小雅·正月》。孔:很,非常。③《詩》雲二句:見仗詩經·大雅·抑》。相:視,看。屋漏:古人稱室內西北角為屋漏。因西北角開有天窗,曰光可由天窗照射入室,所以稱為屋漏。此處指代神明。四《詩》曰二句:見《詩經·商頌·烈祖))。奏假:在宗廟中演奏大樂。假,大也。伍鐵械:古代的刑戮之具。已見《王制》。⑥《詩》曰二句:見《詩經·周頌·烈文》。不顯:即「王顯」。已見本篇上文注。百辟:謂眾諸侯。刑:通「型」,模型,效法。七《詩》曰二句:見《詩經⑧《詩》曰句:見《詩經·大雅·皇矣》。大雅·悉民》。輔(you游):輕⑨倫;比方。⑩上天之載二句:見《詩經·大雅·文王》。載:鄭玄說:「載,讀曰"栽』謂生物也。」【譯文】《詩經》上說:「身穿錦服罩單衣。」這是討厭錦服的花紋太招眼。所以君子之道,剛一開始不太顯眼,時間長了卻曰益彰明;小人之道,剛一開始光芒刺目,時間長了卻曰趨消亡。君子之道:看似淡薄而實則醇厚,令人不厭,簡樸而有文采,溫和而有條理,由近而知遠,溯流而知源,見著而知微,這樣就可以說是摸到了進入聖人之德的門徑了。《詩經》上說:「雖然潛藏水底,仍被看得分明。」所以君子自我反省,問心無愧,也無損自己的志向。君子的不可企及之處,大概就在於在人所看不見的地方也能夠嚴於律己吧!《詩經》上說:「看你獨自處於室內,做事尚可無愧神明。」所以君子不用舉動就能令人起敬,不用說話就能令人信服。《詩經》上說:「金聲玉振眾肅靜,太平之世無人爭。」所以君子不用賞賜,百姓就受到了鼓勵;不用發怒,百姓就覺得比刑罰還要威嚴。《詩經》上說:「文王之德多麼光明,四方諸侯都要效法。」因此,君子篤實恭敬就能使天下太平。《詩經》上說:「我歸心於明德的文王,他從不疾言厲色。」孔子說:「用疾言厲色去教化百姓,這是下策。」《詩經》上說:「德行輕如鴻毛。」有毛可比就是還有形跡可尋;至於「上天的造生萬物,人們既聽不到它的聲音,也聞不到它的氣味」,那才是至高無上的境界啊!

表記第三十二 【題解】鄭玄說:「名曰《表記》者,以其記君子之德見於儀錶。」王夫之則把「表」字解釋作表率、儀範。照此說來,本篇所記,皆是樹立種種行為的表率,以便有志者對照自勉,身體力行。篇中所引《詩》《書》,也多有斷章取義之處,讀時宜體會本篇作者的良苦用心,不可以辭害意。【原文】子言之:「歸乎一!君子隱而顯,不矜而庄,不厲而威不言而信。」子曰:「君子不失足於人,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憚也,言足信也。《甫刑》曰:"敬忌而周有擇言在躬二。」,子曰:「錫、襲之不相因也③,欲民之毋相讀也四。」子曰:「祭極敬伍,不繼之以樂。朝極辨,不繼之以倦。」【注釋】一歸乎:這是孔子周遊列國,未被諸侯聘用,心生厭倦,因而發出「歸乎」之嘆。二《甫刑》句:見《尚書·呂刑》。《甫刑》是《尚書》篇名,也叫《呂刑》。擇(du杜)言:壞話。擇,通「擇」,敗也。③錫襲:詳《曲禮下》注釋。四欲民之毋相讀也:孫希旦說:「禮以變為敬,若相因則讀,讀則不敬矣。」伍極:盡也。【譯文】孔子說:「還是回去吧!君子雖然隱居林泉,但道德發揚,聲名顯著;不必故作矜持而自然端莊,不必故作嚴厲而自然令人生畏,不必講話而人們自然相信。」孔子說:「君子的一舉一動,都不讓別人感到有失檢點;一肇一笑,都不讓別人感到有失檢點;一言一語,都不讓別人感到有失檢點。所以君子的容貌足以令人生畏,君子的臉色足以令人畏懼,君子的講話足以令人信服。《甫刑》上說:"外貌恭敬,內心戒慎,別人就不會說自己的壞話。」,孔子說:「在行禮過程中,有時以露出錫衣為敬,有時以掩好上服不露出惕衣為敬,這樣做的目的,是要民眾不要襄讀了禮。」孔子說:「祭禮要求盡量表達敬意,雖有飲酒之事,但也不能以歡樂告終;朝廷上的政事要求盡量力、好,不可因為勞神而以草草了事告終。」【原文】子曰:「君子慎以辟禍,篤以不掩一,恭以遠恥。」子曰:「君子莊敬曰強,安肆曰偷。君子不以一曰使其躬傀焉二,如不終曰。」子曰:「齊戒以事鬼神,擇曰月以見君③,恐民之不敬也。」子曰:「押侮,死焉,而不畏也。」子曰:「無辭不相接也,無禮不相見也,欲民之毋相袁也。《易》曰:"初笙告,再三讀,讀則不告叭。」【注釋】一掩:猶困迫。二傻(chan懺):鄭玄說:「可輕賤之貌。」③擇曰月以見君:指國都以外的地方官員晉見 國君。四《易》曰三句:見《易經·蒙卦》卦辭。【譯文】孔子說:「君子用謹慎行事來避免災禍,用道德篤厚來避免受窘,用恭以待人來遠離恥辱。」孔子說:「君子端莊恭敬,所以道德曰益顯著;如果耽於安樂,放肆無檢,就會曰益苟且偷安。君子一天也不讓自己的所作所為被人瞧不起,如同小人的無禮而惶惶不可終曰。」孔子說:「齋戒以後才敬事鬼神,擇好曰子然後晉見國君,如此慎重地行事,就是恐怕人們失去恭敬之心。」孔子說:「小人喜好輕押侮慢,即令會招致殺身之禍,也不知畏懼。」孔子說:「朝聘聚會之時,雙方必有言辭以通情意,必有見面的禮物以通情意;如果沒有言辭,就不互相交接;沒有見面的禮物,就不互相見面。之所以這樣作,是要百姓不要忽視禮數而對對方失敬。《易經》上說:"第一次占笠,神告訴你是吉是凶;如果不信,又進行第二次、第三次占簽聾那就是對神的衰讀。襄讀了神,神就不再告訴吉凶了。」【原文】子言之:「仁者天下之表也,義者天下之制也,報者天下之利也一。」子曰:「以德報德,則民有所勸。以怨報怨,則民有所懲二。《詩》曰:"無言不雄,無德不報③。』《大甲》曰:"民非後,無能青以寧。後非民,無以辟四方四。,」子曰:「以德報怨,則寬身之仁也伍;以怨報德,則刑戮之民也。」【注釋】一報:鄭玄說:「報,謂禮也。禮尚往來。」二懲:指受到創傷。③《詩》曰二句:見《詩經·大雅·抑》。四《大甲》:《尚書》篇名。此處引文與《尚書》本文小有不同。後:君。青:互相。辟(bi碧):君主。伍寬身之仁:鄭玄說:「寬,猶愛也。愛身以息怨,非禮之正也。」仁:當作「民」,聲近而誤。【譯文】孔子說:「仁是天下的儀錶,義是裁決天下事物的淮則、禮尚往來是天下之利。」孔子說:「以恩德回報別人對自己的恩德,這樣百姓就會有所勸勉而友好相處。以怨恨回報別人對自己的怨恨,這樣百姓就會兩敗俱傷。《詩經》上說:"出言未有不答,施德未有不報。』《尚書"太甲》篇說:"百姓沒有國君,就不能得到安寧;國君沒有百姓,也無法君臨四方。』」孔子說:「以恩德回報別人對自己的怨恨,這是委曲求全的人;以怨恨回報別人對自己的恩德,這是應該繩之以法的人。」【原文】子曰:「無欲而好仁者,無畏而惡不仁者,天下一人而已矣一。是故君子議道自己,而置法以民。」子曰:「仁有三,與仁同功而異情。與仁同功,其仁未可知也。與仁同過,然後其仁可知也二。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畏罪者強仁。仁者右也,道者左也。仁者人也,道者義也。厚於仁者薄於義,親而不尊;厚於義者薄於仁,尊而不親。道有至,義有考③。至道以王,義道以霸,考道以為無失。」【注釋】一一人而已:比喻人數極少。二與仁同過二句:行仁而遇到挫折或失敗,不是發自內心深處行仁的,就會動搖、後悔,所以能夠分辨出他是屬於哪種仁。③道有至二句:鄭玄說應當作「道有至,有義,有考」。至道是仁義兼行,義道是行義而不行仁,考道是勉勉強強採取仁義的一部分而行之以取得成功。考:成也。【譯文】孔子說:「不是為了滿足私慾而喜好仁的人,也不是因為畏懼才厭惡不仁的人,這樣的人在普天之下很少很少。所以君子在議論原則時是以自己為淮,在制定法律時是以百姓能做到的為淮。」孔子說:「仁的實行有三種情況:一是安於行仁,二是為了利益而行仁,三是勉勉強強而行仁。三者雖然都能達到仁的效果,但出發點卻不同。都能達到仁的效果,僅從效果上看,是看不出它是屬於哪種仁的。在行仁時遇到了挫折,這時候就可以看出它是屬於哪種仁了。真正的仁人,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都安於行仁;自以為是的人,看到有利可圖才去行仁;害怕犯罪受罰的人,是迫不得已而勉強行仁。仁好比是右手,道好比是左手。仁,體現在愛人上;道,體現在義理上。在仁的方面做的多,在義的方面做的少,其結果是贏得了親近而沒有贏得尊敬;在義的方面做的多,在仁的方面做的少,其結果是贏得了尊敬而沒有贏得親近。道有兼行仁義的至道,有隻行義而不行仁的義道,有採取仁義的一部分而行之的考道。行至道可以稱王,行義道可以稱霸,行考道可以避免過失。」【原文】子言之:「仁有數,義有長短小大一。中心僧但,愛人之仁也。率法而強之,資仁者也二。《詩》云:"豐水有芭,武王豈不仕。治厥孫謀,以燕翼子。武子傑哉③!』數世之人也四。《國風》曰:"我今不閱,皇恤我後伍。』終身之仁也。」【注釋】一仁有數二句:這二句中的「數」與「長短、小大」是互文。下文所引《詩經》五句,是仁之多、長、大的例子;下文所引《國風》二句,是仁之少、短、小的例子。二資:取。③《詩》雲五句:見《詩經·大雅·文王有聲》。豐水:即「津水」,源出於陝西西安西南的秦嶺,與渭水合流以後注入黃河。芭:鄭玄說是構祀。馬瑞辰說是水芹菜。柔:美。讚美之詞。四人:通「仁」。伍《國風》曰二句:見《詩經·鄴風·谷風》閱:容納。皇:通「逞」,沒有功夫。【譯文】孔子說:「仁有多少、長短、大小之分,義也有多少、長短、大小之別。對別人的不幸有測隱之心,這是天性同情他人的仁。遵循法律而勉強行仁,這是以行仁為手段而企圖達到個人目的。《詩經》上說:"正如豐水之有芭,武王豈不考慮天下長治久安之計。留下了安邦治國的好謀略,庇護他的子孫享國久長。武王真偉大啊!』這是惠及後世幾代的仁。《國風》上說:"我現在自身還難保,哪裡有功夫為後代著想呢屍這是終竟自己一生的仁。』」【原文】子曰:「仁之為器重,其為道遠,舉者莫能勝也,行者莫能致也。取數多者,仁也。夫勉於仁者,不亦難乎!是故君子以義度人一,則難為人;以人望人,則賢者可知已矣。」子曰:「中心安仁者,天下一人而已矣。《大雅》曰:"德糟如毛,民鮮充舉之。我儀圖之,惟仲山甫舉之,愛莫助之二。』《小雅》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③o,」子曰:「《詩》之好仁如此。鄉道而行,中道而廢,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數之不足也;倪焉曰有孽孽四,斃而後已。」【注釋】一義:鄭玄說是「先王成法」。二公大雅》曰五句:見《詩經·大雅·盛民》。輛(y6u游):輕。儀圖:端度。仲山甫:周宣王時大臣。封於樊(令河南濟源),排行老二,故亦稱樊仲。③《小雅》曰二句:見《詩經·雅·車重》。景行:大道。四挽焉:勤奮的樣子。孽拿:即「孜孜」。【譯文】孔子說:「仁,作為器物,非常非常之重;作為道路,非常非常之遠。作為器物,沒有人能夠把它舉得起來;作為道路,沒有人能夠走得完。我們只能看誰舉得較重,走得較遠,以數量多的,算作仁了。像這樣地勉力於仁,難度夠大的了!所以君子如果用先王的標淮來衡量人,那麼做人就很難達到標淮;如果用今天一般人的標淮去要求別人,那麼就可以知道誰是賢人了。」孔子說:「天性樂於行仁的人,天下非常的少。《大雅》上說:"雖然道德輕如鴻毛,但是很少有人能夠把它舉得起來。我揣度,只有仲山甫能夠舉得起來,可惜時人沒有能夠幫助他的。』《小雅》上說:"高山則可仰慕,大道則可行走。」,孔子說:「《詩》是如此地愛好仁。向著仁的大道前進,走到半路,實在沒有力氣了,才不得已停頓下來,忘掉了身體已經衰老,也忘掉了徐曰不多;仍然孜孜不懈,奮力向前,死而後已。」【原文】子曰:「仁之難成久矣!人人失其所好一,故仁者之過易辭也。」子曰:「恭近禮,儉近仁,信近情,敬讓以行,此雖有過,其不甚矣。夫恭寡過,情可信,儉易容也,以此失之者,不亦鮮乎!((詩》曰:"溫溫恭人,惟德之基二。』"子曰:「仁之難成久矣,唯君子能之。是故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是故聖人之制行也,不制以己,使民有所勸勉愧恥③,以行其言。禮以節之,信以結之,容貌以文之,衣服以移之,朋友以極之,欲民之有一也。《小雅》曰:"不愧於人,不畏於天四。』是故君子服其服,則文以君子之容;有其容,則文以君子之辭;遂其辭,則實以君子之德。是故君子恥服其服而無其容,恥有其容而無其辭,恥有其辭而無其德,恥有其德而無其行。是故君子衰紐則有哀色,端冕則有敬色,甲胃則有不可辱之色。《詩》云:"惟鶉在梁,不儒其翼。彼記之子,不稱其服伍。」【注釋】一人人失其所好:孫希旦說:「仁之為道,人莫不知其可好。然鮮能勝其重,致其遠,此所以人人失之也。」譯文即用此義。二《詩》曰二句:見《詩經·大雅·抑》。③不制以己二句:鄭玄說:「以中人為制,則賢者勸勉,不及者愧恥。」四《小雅》曰二句:見《詩經·小雅·何人斯》。伍《詩》雲四句:見《詩經·曹風·候人》。鶉川提):即鵬鵬。水鳥名。記:今《毛詩》作「其」,二者讀音相同,都是語助詞,無義。梁:河梁。即斷水捕魚的堰。【譯文】孔子說:「仁的難以成功,由來已久了!因為人的能力有限,很難全部做到,所以仁者所犯的過失是容易得到解釋的。」孔子說:「恭敬接近於禮,謙遜接近於仁,誠信接近於人情;如果能以恭敬謙讓的態度做人行事,即便有什麼過失,也不會是什麼大的過失。做到恭敬就會少犯過失,近乎人情就會讓人信賴,為人謙遜就容易被人接受。這樣做人而犯錯誤,不是少有的事嗎!《詩經》上說:"溫和恭敬的人,是道德的基石。」,孔子說:「仁的難以成功由來已久,只有君子能夠成功。所以君子不以自己所能做到的事去責備別人,也不以別人做不到的事便讓人家感到慚愧。所以聖人在制定行為標淮時,不是以自己為標淮,而是以中等水平的人為標淮,使知道努力的人有所勸勉,不知道努力的人有所愧恥,以便共同實行聖人的教誨。用禮來約束他們,用誠信來團結他們,用冶當的儀容來文飾他們,用合乎身份的衣服來影響他們,用朋友之間的勸勉來鼓勵他們,這都是為了使他們專一於為善。《小雅》上說:"難道人前不慚愧?難道不怕天報應?』所以君子穿上了君子的服裝,還要用君子的儀容來加以文飾;有了君子的儀容,還要用君子的談吐來加以文飾;談吐高雅了,還要用君子的道德來加以充實。所以君子對於穿上君子服裝而無君子儀容感到羞恥,對於只有君子儀容而無君子談吐感到羞恥,對於只有君子談吐而無君子道德感到羞恥,對於只有君子道德而無君子行為感到羞恥。所以君子穿上了喪服就會有悲哀的神色,穿上了朝服就會有恭敬的神色,穿上了軍服就會有不可侵犯的神色。《詩經》上說:"弟烏鵬鳥兒立河梁,"居然未曾濕翅膀。那些沒有德行的官員們,真不配他們穿的那身衣裳。」【原文】子言之:「君子之所謂義者,貴賤皆有事於天下。天子親耕,果盛櫃粵一,以事上帝,故諸候勤以輔事於天子。」子曰:「下之事上也,雖有庇民之大德,不敢有君民之心,仁之厚也。是故君子恭儉以求役仁二,信讓以求役禮;不自尚其事,不自尊其身;儉於位而寡於欲,讓於賢;卑己而尊人,小心而畏義,求以事君;得之自是,不得自是,以聽天命。《詩》云:"莫莫葛莫,施於條枚。凱弟君子,求福不回③。』其舜、禹、文王、周公之謂與!有君民之大德,有事君之小以《詩》云:"惟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幸懷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國四。」【注釋】一天子親耕二句:請參看《祭義》。粟盛(zi cheng資成):盛放在器皿中作祭祀用的黍傻。櫃色(ju chang聚唱):用黑黍製成的香酒。用以敬神。二役:為。③《詩》雲四句:見《詩經·大雅·旱麓》。莫莫:茂密的樣子。葛慕(創磊):葛藤。施(yi易):蔓延。條枚:樹支和樹榦。回:邪僻。四《詩》雲六句:見《詩經·大雅·大明》。幸:語助詞。無義。懷:招徠。方國:四方諸侯之國。【譯文】孔子說:「君子的所謂"義』是說一個人無論身份貴賤,都要為天下做出應有的貢獻。譬如天子,雖然至尊至貴,也要親耕藉田,生產出集盛,製造出櫃色,以祭祀上帝;所以諸侯也要勤勉地輔佐天子。」孔子說:「在下位的事奉在上位的,雖然有了庇護民眾的大德,也不敢有統治民眾的念頭,這是仁厚的表現。所以君子恭敬謙遜以求做到仁,誠信謙讓以求做到禮;不自己誇耀自己做過的事,不自己抬高自己的身價;在地位面前表現出謙遜,在名利面前表現出淡泊,讓於賢人;貶低自己而推崇別人,小心謹慎而唯恐不得其當,要求自己用這樣的態度事奉國君;得意時自行此道,不得意時也自行此道,一切聽天由命,絕不改變信仰以邀取利祿。《詩經》上說:"茂茂密密的葛藤,纏繞著樹榦和樹枝。平易近人的君子,不走邪道把福求。,大概說的就是舜、禹、文王、周公吧!他們都有治理民眾的大德,又有事奉君主的小心。』《詩經》上說:"周文王小心翼翼,明白怎樣敬奉上帝,得到了許多福佑。他的德行叫人挑不出毛病,最終得到了天下諸侯的擁戴。』」【原文】子曰:「先王溢以尊名,節以一惠一,恥名之浮於行也。是故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二,以求處情;過行弗率③,以求處厚;彰人之善而美人之功,以求下賢。是故君子雖自卑而民敬尊之。」子曰:「後傻四,天下之為烈也,豈一手一足哉?唯欲行之浮於名也,故自謂便人伍。」【注釋】一 一惠:最突出的一種優點。一,通「一」。二尚:通「上」。③率:遵循。四後櫻:周人的始祖。名棄。曾在堯舜時代做農官,為他是開始種櫻和麥的人。伍唯欲二句:鄭玄說:「亦言其謙也。避仁聖之名,雲人耳。」教民耕種。周人認:吾便習於此事之【譯文】孔子說:「大臣死了,先王給他加上一個溢號,以表彰他的一生。死者在一生中儘管做了許多好事,但在定溢號時,只節取死者一生中最突出的一點作為依據,其餘的都略而不提,這是因為恥於使名聲超過實際做過的事。所以君子不誇大自己做過的事,不吹噓自己的功勞,以求合乎實際;有了過失,不再重犯,以求待人寬厚;表彰別人的優點,讚美別人的功勞,以求賢者能夠居於上位。這樣一來,君子儘管自己貶低自己,而民眾對他卻十分尊敬。」孔子說:「後租這個人,建立的是蓋世無雙的功業,得到他的好處的豈止是一兩個人?只是由於他想使實際做過的事超過名聲,所以自稱是一個懂得種莊稼的人。」【原文】子言之:「君子之所謂仁者,其難乎!《詩》云:"凱弟君子,民之父母一。』凱以強教之,弟以說安之二。樂而毋荒,有禮而親,威庄而安,孝慈而敬,使民有父之尊,有母之親,如此而後可以為民父母矣,非至德其孰能如此乎?今父之親子也,親賢而下無能;母之親子也,賢則親之,無能則憐之。母親而不尊,父尊而不親。水之於民也,親而不尊;火尊而不親。土之於民也,親而不尊;天尊而不親。命之於民也,親而不尊,鬼尊而不親。」【注釋】一《詩》雲二句:見《詩經·大雅·酌》。凱弟(kai ti楷替):凱是歡樂,弟是平易。二說:古「悅」字。【譯文】孔子說:「君子的所謂"仁』做起來是相當難的呀!《詩經》上說:"快樂平易的君子,是民眾的父母。』君子以快樂教人,使人自強不息;以平易安民,使人感到喜悅。使人民快樂而不荒廢事業,彬彬有禮而相親相愛,威嚴莊重而安寧,孝順慈愛而恭敬,使人民像尊敬父親一樣尊敬自己,像親近母親一樣親近自己,這樣做了以後才可以成為民眾的父母,如果不具備至高的德行,誰能做到這一點呢?現在父親的親愛兒子,兒子賢能他就親,兒子無能他就看不起:母親的親愛兒子,兒子賢能她就親,兒子無能她就憐惜。所以母親可親而不可尊,父親可尊而不可親。對於人們來說,水是可親而不可尊,火是可尊而不可親。對於人們來說,土地是可親而不可尊,天是可尊而不可親。對於人們來說,國君的教令可親而不可尊,鬼神可尊而不可親。」【原文】子曰今「夏道尊命二,事鬼敬神而遠之③,近人而忠焉,先祿而後威,先賞而後罰,親而不尊;其民之敝,蠢而愚,喬而野四,朴而不文。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先罰而後賞,尊而不親;其民之敝,盪而不靜,勝而無恥。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其賞罰用爵列伍,親而不尊;其民之敝,利而巧,文而不慚,賊而蔽。」【注釋】一子曰:對於本節孔子所說,孔穎達解釋說:「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禮,三代所尊不同者,案《元命苞》云:"三王有失,故立三教以相變。夏人之立教以忠,其失野,故救野莫若敬;殷人之立教以敬,其失鬼,救鬼莫若文;周人之立教以文,其失盪,故救盪莫若忠。如此循環,周則復始。」二命:謂政教。③遠之:孫希旦說:「謂不以鬼神之道示人也。」四喬:通「驕」。伍賞罰用爵列:孔穎達說:「既不先賞後罰,亦不先罰後賞,唯用爵列尊卑或賞或罰也。」爵列,爵位的等級。【譯文】孔子說:「夏人的治國之道是尊重君上的政教,雖然敬奉鬼神但卻不把它當作政教的內容,接近人情而忠誠,把傣祿放在第一位而把威嚴放在第二位,把賞賜放在第一位而把刑罰放在第二位,所以他們的政教可親而不可尊;到了政教衰敗的時候,它的百姓就變得愚蠢而無知,驕橫而粗野,樸陋而缺乏修養。殷人尊崇鬼神,君上率領百姓敬事鬼神,把鬼神放在第一位而把禮儀放在第二位,把刑罰放在第一位而把賞賜放在第二位,所以他們的政教可尊而不可親;到了政教衰敗的時候,它的百姓就變得心意放蕩而不安靜,爭強好勝而不知羞恥。周人尊崇禮法,貴尚施惠,雖然敬奉鬼神但卻不把它當作政教的內容,接近人情而忠誠,它的賞罰辦法既不同於夏,又不同於殷,唯以爵位的高低作為輕重的標淮,所以他們的政教可親而不可尊;到了政教衰敗的時候,它的百姓就變得貪利而取巧,花言巧語而大言不慚,互相殘害,互相欺騙。」【原文】子曰:「夏道未讀辭一,不求備,不大望於民叭民未厭其親。殷人未讀禮,而求備於民。周人強民,未讀神,而賞爵刑罰窮矣③之道,不勝其敝。」子曰:「虞夏之道,寡怨於民。殷周「虞夏之質,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勝其質;殷周之質,不勝其文。」【注釋】一辭:言辭。引申為政令。二不求備二句:鄭玄說:「言其政寬,貢稅輕也。」望:侈求。③窮矣:鄭玄說:「言其繁文備設。」【譯文】孔子說:「夏代的政令清簡,對人民不苛求責備,賦稅較輕,人民尚懷有親上之心。殷人的禮法還算簡約,但對人民苛求責備,賦稅較重。周人設教,強迫人民遵循禮儀,雖尚未襲讀鬼神,而賞賜、進爵、施刑之類的規定就已經窮極繁多了。」孔子說:「虞夏的政令清簡,老百姓很少怨恨的。殷周的政令繁雜,老百姓受不了它的繁瑣。」孔子說:「虞夏的質樸,殷周的文飾,都達到了極點。虞夏雖然也有文飾,但沒有它的質樸多;殷周雖然也有質樸,但沒有它的文飾多。」【原文】子言之曰:「後世雖有作者,虞帝弗可及也已矣。君天下,生無私,死不厚其子;子民如父母,有憎但之愛一,有忠利之教;親而尊,安而敬,威而愛,富而有禮,惠而能散;其君子尊仁畏義,恥費輕實二,忠而不犯,義而順,文而靜,寬而有辨。《甫刑》曰:"德威惟威,德明惟明③。夕非虞帝其孰能如此乎?」【注釋】一僧但(can da慘大):憂傷悲苦二費:謂辭費。有其言而無其行,③《甫刑》曰二句:《甫刑》,即「明」字作尊敬講。叫做辭費。《尚書·呂刑》。已見前注。惟明:此【譯文】孔子說:「後世雖有明王復起,也趕不上虞舜那麼好了。他君臨天下,活著時沒有半點私心,死了也不把帝位傳給兒子;愛護百姓就像父母愛護子女,既有哀其不幸的慈愛,也有為其帶來實惠的教育;既有母親之親,又有父親之尊,安詳而受到尊敬,嚴厲而受到親愛,富有四海而彬彬有禮,施惠於民而無所偏向。他手下的大臣也都尊敬仁義,以光說不做為可恥,重人而輕財,盡心於君而不犯上,盡君臣之義而又順從,文雅而又穩重,寬容而有分寸。《甫刑》上說:."道德的威嚴使人敬畏,道德的光明使人尊敬。,除了虞舜還有哪一個能做到這種地步?」【原文】子言之:「事君先資其言一,拜自獻其身,以成其信。是故君有責於其臣,臣有死於其言;故其受祿不誣,其受罪益寡。」子曰:「事君大言入則望大利,小言入則望小利,故君子不以小言受大祿,不以大言受小祿。《易》曰:"不家食,吉二。』」【注釋】一資:謀定,考慮好。二《易》曰二句:按《周易·大畜·象辭》:「不家食,吉,養賢也。」【譯文】孔子說:「臣下事奉君主,要先考慮好自己的建議,然後拜見君主,親自向君主進言;君主採納以後,臣下就要全力以赴地促其實現,兌現自己的諾言。所以君主可以責成臣下,而臣下應當為實現自己的諾言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所以臣下的受祿不是無功受祿,言行相符,受到懲罰的可能性也就很小。」孔子說:「事奉君主,大的建議被採納,就可以指望得到重賞;小的建議被採納,就只能指望得到輕賞。所以君子不因小建議被採納而接受重賞,也不因大建議被採納而接受輕賞。《易經》上說:"國君有大蓄積,不僅與家人分享,而且與賢人分享,吉利。』」【原文】子曰:「事君不下達,不尚辭,非其人弗自。《小雅》曰:"靖共爾位,正直是與。神之聽之,式谷以女一。,」子曰:「事君遠而諫,則謅也;近而不諫,則尸利也。」子曰:「邇臣守和,宰正百官稱大臣慮四方。」子曰:「事君欲諫不欲陳③。《詩》云:"心乎愛矣,瑕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曰忘之四衛』」子曰:「事君難進而易退,則位有序;易進而。難退,則亂也伍。故君子三揖而進,一辭而退,以遠亂也。」子曰:「事君三違而不出竟⑥,則利祿也。人雖曰不要七,吾弗信也。」子曰:「事君慎始而敬終。」子曰:「事君可貴可賤,可富可貧,可生可殺,而不可使為亂。」【注釋】一《小雅》曰四句:見《詩經·小雅·小明》。靖:謀劃。共:通「恭」,敬也。爾:你,你的。與:親近。式:用。谷:福祿。二宰:家宰。相當於後世的總理。③陳:鄭玄說:「陳,,謂言其過於外也。」四《詩》雲四句:見《詩經·小雅·限桑》。瑕:胡,何。謂:告訴。藏:通「減」,善。伍亂:鄭玄說:「亂,謂賢否不別。」⑥竟:古「境」字。七要:通「檄」,求也。【譯文】孔子說:「事奉君主,不應該以私人的事情去麻煩國君,不說華而不實的話,不是正派人的引見就不謀求進身。《小雅》上說:"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只和正派的人親近。神明聽到這些,就會賜給你福祿。」,孔子說:「事奉國君,如果是疏遠小臣而越級進諫、那就有餡媚之嫌;如果是國君身邊的大臣而不進諫,那就是尸位素餐。」孔子說:「近臣要輔佐國君,不使道德有虧;家宰負責整傷百官,各部大臣負責考慮四方的事。」孔子說:「事奉國君,對國君的過失可以進諫,但不可以到外邊宣揚。《詩經》上說:"心裡愛著君子,為什麼不講出來?內心深處總是希望他好,何嘗有一天忘掉?",孔子說:「事奉國君,如果是提拔困難而降級容易,那麼臣下的賢與不肖就區分清楚了鄉如果是提拔容易而降級困難,那麼臣下的賢與不肖就混淆無別了。所以君子作客,一定要三次揖讓之後才隨著主人進門,而告辭一次就可離去,這就是為了避免出現混亂。」孔子說:「事奉君主,如果多次與君主意見不合,還不肯辭職出國,那肯定是貪圖傣祿。即令有人說他沒有這個念頭,我也不信。」孔子說:「事奉君主,要以謹慎開始,以恭敬告終。」孔子說:「事奉君主,君主可以使臣下陞官,可以使臣下降級,可以使臣下富有,可以使臣下貧窮,可以使臣下活著,可以使臣下死去,但就是不可以使臣下做出非禮之事。」【原文】子曰:「事君軍旅不辟難一,朝廷不辭賤。處其位而不履其事,則亂也。故君使其臣,幾得志則慎慮而從之,否則孰慮而從之。終事而退,臣之厚也。《易》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二。』,子曰:「唯天子受命於天,士受命於君。故君命順,則臣有順命,君命逆,則臣有逆命。《詩》曰:"鵲之姜姜,鶉之責責。人之無良,我以為君③。』」【注釋】一辟:通「避」。、二《易》曰二句:見《周易·蠱卦》上九象傳。③《詩》曰四句:見《詩經·都風·鶉之奔奔》。姜姜、貴責:據鄭玄說都是激烈爭鬥的樣子。【譯文】孔子說:「事奉君主,接受任務時,如果是在軍旅之中,就應不避艱險;女口果是在朝廷之上,就應不辭微賤。處於某種職位而不履行相應的職責,那就亂了套了。所以國君派給臣下差使,臣下認為是力所能及的就應加以慎重考慮而從命;臣下認為不是力所能及的就應加以深思熟慮而從命。完成了差使以後就辭職退位,這表現了臣下的忠厚之處。《易經》上說:"不再事奉王侯,王侯還稱讚臣下所作之事。」,孔子說:「天子受命於天,臣下受命於天子。如果天子順應夫命,那麼臣下也就跟著順應天命;如果天子違背天命,那麼臣下也就跟著違背天命。《詩經》上說:"大鳥爭鬥於上、小鳥也跟著爭鬥於下。做人而無好品行,還要把他當國君。【原文】子曰:「君子不以辭盡人一,故天下有道,則行有枝葉;天下無道,則辭有枝葉二。是故君子於有喪者之側,不能膊焉,則不問其所費;於有病者之側,不能饋焉,則不間其所欲;有客不能館,則不問其所舍。故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醋③;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壞。《小雅》曰:"盜言孔甘,亂是用談四。」【注釋】一君子不以辭盡人:二故天下有道四句:則言有餘於其行。③醛:甜酒。四《小雅》曰二句:君子應當聽其言而觀其行。孫希旦說:「行有枝葉,則行有餘於其言;言有枝葉,見《詩經·小雅·巧言》。孔:很。談(tan談):進【譯文】孔子說:「君子評價一個人,不是僅僅根據他的言辭。所以在天下有道的太平盛世,天下無道的衰亂之世,人們注重實際行動的多,說漂亮話的少;在人們注重說漂亮話的多,付諸實際行動的少。所以君子和有喪事的人在一起,如果無力資助他辦喪事,就不要問他辦理喪事所需的費用;和有病的人在一起,如果無力饋贈他,就不要問他需要些什麼;有客遠道來訪,如果自家不能留宿,就不要問他在什麼地方落腳。所以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小人之交,其濃如醛。君子之交雖然其淡如水,但能相輔相成;小人之交雖然其甜如醛,但曰久必然敗壞。《小雅》上說:"壞人說話非常甜,所以亂子更增添。』」【原文】子曰:「君子不以口譽人,則民作忠。故君子問人之寒則衣之,間人之飢則食之,稱人之美則爵之。《國風》曰:"心之憂矣,於我歸說一。,」子曰:「口惠而實不至,怨災及其身。是故君子與其有諾責也,寧有已怨二。《國風》曰:"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③!",子曰:「君子不以色親人。情疏而貌親,在小人則穿箭之盜也與?」子曰:「情慾信,辭欲巧。」【注釋】一《國風》曰二句:見《詩經·曹風·蟀蟒》。於:與。說(shui稅):止息。二已怨:王夫之說:「已,拒也。拒人之請而致怨。」③《國風》曰五句:見《詩經·衛風·氓》。晏晏:溫柔的樣子。不思:想不到。反;反覆,變心。是:這。指賭咒發誓。【譯文】孔子說:「君子不以華而不實的話恭維人,這樣就會在百姓中間形成忠實的風氣。所以,君子詢間人家是否寒冷,就要送衣服給人家穿;詢問人家是否飢餓,就要送食物給人家吃;稱讚人家的優點,就要給人家加官進爵。《國風》上說:"心憂他人無所倚,同我一道回家去休息。」,孔子說:「嘴上已經許給人家的好處,就是不兌現,這樣就會給自己帶來怨恨或災禍。所以,君子與其對人負有承諾的責任,還不如承受拒絕承諾的埋怨。《國風》上說:"從前你言笑多溫柔,既是發誓又賭咒。現在你又變了心,海誓山盟全忘完,從此一刀就兩斷!』,孔子說:「君子不用虛假的表情去討好別人。如果感情疏遠而外表上看起來非常親密,拿小人來作比方,不就是鑽牆洞的小偷嗎!」孔子說:「內心的情要追求真實,嘴上的話要講究技巧。」【原文】子言之:「昔三代明王,皆事天地之神明,無非卜笠之用,不敢以其私裹事上帝,是故不犯曰月,不違卜笠。卜笠不相襲也。大事有時曰,小事無時曰,有笠。外事用剛曰,內事用柔曰一。不違龜笠二。」子曰:「牲拴、禮樂、齊盛③,是以無害乎鬼神,無怨乎百姓。」【注釋】一外事用剛曰二句:請參看《曲禮上》注釋。一旬有十曰,古人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記曰。天干中的甲丙戊庚壬為剛曰,乙丁己辛癸為柔曰。二不違龜笙:孫希旦懷疑此四字應在下文的「子曰」之下,頗有道理。二 牲拴(quan全):毛色純一的犧牲。齊(zi資)盛:即「集盛」。已見上文注釋。【譯文】孔子說:「從前夏、商、周三代的聖明君王,都祭祀天地和其它眾多神明,祭祀的一切活動無不取決於卜笠,不敢妄逞私意而裹讀對上帝的祭祀,所以不會沖犯不吉利的曰子,不會違背卜金的指示。用了龜卜,就不可再用菩簽;用了曹簽,就不可再用龜卜。大的祭祀有固定的時曰,小的祭祀沒有固定的時曰,可以臨時用簽來決定時曰。祭祀家外的神要用單數曰,祭祀家內的神要用雙數曰。不違背卜旅的指示。」孔子說:「由於不違背卜簽的指示,所以祭祀所用的犧牲、禮樂、集盛,既不虧害於鬼神,又不見怨於百姓。」【原文】子曰:「後櫻之祀易富也一,其辭恭,其欲儉,其祿及子孫。《詩》曰:"後櫻兆祀,庶無罪悔,以迄於今二。,」子曰:「大人之器威敬。天子無笠。諸侯有守笠③。天子道以金。諸侯非其國,不以笠四;卜宅寢室。天子不卜處大廟伍。」子曰:「君子敬則用祭器⑥,是以不廢曰月,不違龜笠,以敬事其君長。是以上不讀於民,不下襄於上。」【注釋】一富:鄭玄說:富,就是「備」的意思。二《詩》曰三句:見《詩經·大雅·生民》。兆:今《毛詩》作「肇」,開始。③諸侯有守笙:諸侯在國內居守的時候,有事可以用笙。四諸侯非其國二句:按照禮節,不能在人家國內占卜吉凶。伍天子不卜處大廟:大廟,即太廟。太廟建在國都,而國都在建國之初已經卜得大吉大利之兆,所以無需再卜。⑥祭器:指篷豆一類的食器。』通常使用的杯盤之類叫做燕器。【譯文】孔子說:「後櫻的祭祀是很容易備辦的,因為他的言辭恭敬他的作風節儉,他的福祿也傳給了子孫。《詩經》上說:"後傻開創祭祀禮,幸蒙神佑無災殃,至今流傳好風尚。」,孔子說:「天子、諸侯的龜策,威重而又嚴敬,不可隨意亂用。天子對於征伐出師一類的大事,用卜而不用筵。諸侯有守國之簽。天子出行,已經走在路上,有了事情則用簽,不用卜。諸侯如果不在本國國境之內,不能用笙。諸侯要搬家或遷移寢室,可以用卜。太廟建在什麼地方吉利,天子用不著占卜。」孔子說:「為了表示對客人的尊敬,可以使用祭器款待客人。所以臣下晉見君長要選擇個吉利的曰子,不違背龜笠的指示,以敬事其君長。所以君長不隨便作賤百姓,百姓們也不會冒犯君長。」

緇衣第三十三 【題解】本篇的命名,大約是取第二章中引有《綳衣》之詩。其作者,沉約說是孔子之孫子思,而《經典釋文》引劉漱說是公孫尼子,皆未言所據。王夫之認為:《坊記》、《表記》、《綳衣》三篇,《表記》,是續《坊記》而作,《細衣》是續《表記》而作。三者「本末相資,脈絡相因,文義相肖,蓋共為一書,而雜《中庸》於《坊記》之後,則傳者亂之耳」。本篇主要是講君上化民,臣下事君,一以及安身立命之道。通篇設為孔子之言。文中所引《詩》歡書》,也多有斷章取義的情況。【原文】子言之白:「為上易事也,為下易知也,則刑不煩矣。」子曰:「好賢如《細衣》一,惡惡如公巷伯》二,則爵不讀而民作願,刑不試而民咸服③。《大雅》曰:"儀刑文王,萬國作孚四。』」【注釋】一《細衣》:《詩經·鄭風》篇名。據《詩序》說,這首詩是讚美鄭武公、鄭桓公父子的。他們父子都當過周王朝的司徒,非常稱職,深得鄭國人民愛戴。《緒衣》這首詩就反映了人民的這種心聲。細衣,卿大夫在官署辦公時所穿的衣服,顏色是黑的。詩中反覆地說:你的細衣穿破了,我再給你作一件新的,以表示對他們二人的愛戴。二《巷伯》:《詩經·小雅》篇名。詩中淋漓盡致地把好造謠生事的壞蛋痛罵了一通,說是要把這個壞蛋丟到野外喂虎狼,虎狼嫌臭終不願吃;就把他扔到北大荒;北大荒嫌臭也不願接受,就送他西天見閻王。③試:用。四《大雅》曰二句:見《詩經·大雅·文王》。儀刑:效法。孚:信。【譯文】孔子說:「君長如果對臣下不苛虐,臣下就會覺得君長容易侍悅臣下如果沒有欺詐之 沙己君長就覺得容易了解臣下的實情。這樣一來,刑罰就可以放到一邊不用了。」孔子說:「如果能夠像《緞衣》那首詩所說的那樣去尊敬賢人,像《巷伯》那首詩所說的那樣去痛恨壞人,官場上就不會那麼醒耀,百姓中就會興起謹厚之風,不用刑罰而百姓就心悅誠服。《大雅》上說:"只要大家都來效法文王,在所有的諸侯國中就會興起誠信之風。』」【原文】子曰:「夫民教之以德,齊之以禮,則民有格心一;教之以政,齊之以刑,則民有遁心。故君民者,子以愛之,則民親之;信以結之,則民不倍二;恭以蒼之,則民有孫心③。《甫刑》曰:"苗民匪用命,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四。』是以民有惡德,而遂絕其世也。」一格:二倍:③孫:【注釋】孫希旦說「背」:「格,至也,謂至於善也。「背叛。「遜」,順從。通四《甫刑》曰三句:《甫刑》,又叫《呂刑》,《尚書》篇名。苗民:上古的南方少數民族,又叫三苗,其首領據說是蛋尤。五虐之刑:即大辟(即死刑)、割掉鼻子、割掉耳朵、宮刑、額上刺字。【譯文】孔子說:「對於百姓,如果用道德教育他們,用禮法約束他們,那麼百姓就會有向善之心;如果用政令教育他們,用刑罰約束他們,那麼百姓就會有逃避之心。所以,作為領導百姓的國君,應當像愛護子女一樣愛護百姓,百姓就會親近他;用誠信去團結百姓,百姓就不會背叛;用恭敬的態度去對待百姓,百姓就會產生順從之心。《甫刑》上說:"苗族百姓不聽從蛋尤的命令,於是蛋尤就用刑罰制裁他們,制定了五種殘暴的刑罰叫做.「法」。』於是百姓不講道德,起而背叛,最終遭到了民族的滅亡。」【原文】子曰:「下之事上也,不從其所令,從其所行。上好是物,下必有甚者矣。故上之所好惡,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也。」子曰:「禹立三年,百姓以仁遂焉,豈必盡仁?《詩》云:"赫赫師尹,民具爾瞻一。』《甫刑》云:"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大雅》曰:"成王之孚,下土之式二。」子曰:「上好仁,則下之為仁爭先人。故長民者章志、貞教、尊仁,以子愛百姓,民致行己,以說其上矣氣《詩》云:"有桔德行,四國順之四。【注釋】一《詩》雲二句:見《詩經·小雅;節南山》。二《大雅》二句:見《詩經·大雅·下武》。式:楷模。③說:古「悅」字。四《詩》今雲二句:見《詩經·大雅·抑》。桔:正直。【譯文】孔子說,「臣下事奉君長,不是聽從君長所下的命令,而是盯著君長的實際行動,君長咋干臣下就咋干。君長喜歡某樣東西,臣下必定有超過他的。所以,君長喜歡什麼、討慶什麼,不可不格外慎重,因為臣下是把君長的行為作為表率的,」·孔子說:「禹即帝位三年,百姓在仁的方面就有所成就,這難道是百姓個個都能仁嗎?只是由於禹本人好仁,百姓受其影響罷了。《詩經》上說:"赫赫有名的尹太師,百姓都在注視著你。,《甫刑》上說幻"天子一人有美德,普天之下的百姓都會得到好處。』《大雅》上說:"成主守信有威望;身為夭下好榜樣。」卜孔子說:「君長好仁,那麼臣下就會爭先恐後地好仁。所以君長應當表明自己的好仁志向,、以正道教育民眾,推崇仁道,以愛護子女的態度愛護百姓;會無不儘力地去行仁,以迎合君長愛仁的所好。』《詩經》"天子有正直的德行,四方諸侯就無不服從言」百姓就上說。 【原文】子曰:「王言如絲,其出如綸。王言如綸,其出如綽一。故大人不倡游言二。可言也,不可行,君子弗言也。可行也,不可言,君子弗行也。則民言不危行③,而行不危言矣。《詩》雲"淑慎爾止,不誓於儀四。」【注釋】一王言如絲四句:這是比方講話在傳播過程中走了樣,變本加厲。綸:系官印的緩帶。綽:同「沸」,牽引樞車的大繩。二倡:通「唱」。③危:通「詭」,違背。四《詩》雲二句:見《詩經·大雅·抑》。淑:美好。止:舉止。瞥:同「想」,過失言。【譯文】孔子說:「君王所說的話本來只有絲那般細,可輾轉傳到百姓耳里,就變成了有緩帶那般粗;君主所說的話本來只有緩帶那般細,可輾轉傳到百姓耳里,就變成了有繩索那般粗。所以君長不能講華而不實的話。能夠說到,但不能做到,君子就不說。能夠做到,但不可告人,君子就不做。這樣一來,老百姓就會言不違背其行,行不違背其言。《詩經》上說:"謹慎行事且得體,不要超過了禮儀。』」【原文】子曰:「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一,故言必慮其所終,而行必稽其所蔽,則民謹於言而慎於行。《詩》云:"慎爾出話,敬爾威儀二。』《大難》曰:"穆穆文王,齡緝熙敬止③!」【注釋】一君子道人以言二句:這兩句話中的「言」與「行」是互文。道:通「導」。二《詩》雲二句:見《詩經·大雅,抑》。③《大雅》曰二句:見《詩經·大雅·文王》。放(wu嗚):感嘆詞。緝熙:光明正大的樣子。【譯文】孔子說:「君子用言行引導人們行善,用言行禁止人們作惡,所以講話一定要考慮它的後果,做事一定要考察它會帶來什麼弊端,這樣一來,老百姓就說話謹慎做事小心了。《詩經》上說:"說話開口要謹慎,行為舉止要端正。』《大雅》上說:"端重恭敬的文王啊,盛德光明而又舉止謹慎!』」【原文】子曰:「"長民者衣服不貳,從容有常,以齊其民,則民德一。《詩》云:"彼都人士,狐裘黃黃。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歸於周,萬民所望一。,」子曰:「為上可望而知也,為下可述而志也二,則君不疑於其臣,而臣不惑於其君矣。尹吉曰③:「淮尹躬及湯,咸有一德。,《詩》云:"淑人君子,其儀不武四。」【注釋】一《詩》雲六句:見《詩經·小雅·都人士》。都:指西周的國都鎬京。狐裘黃黃:古人穿衣,內外要顏色相稱。古代穿皮衣,毛向外,所以外面一定要穿罩衣。狐裘的毛近乎黃色,所以罩衣也用黃色。二述而志:王引之說:「述之言循也,志之言識也,循其言貌察之而其人可識也。」③尹吉:當作「尹浩」,意思是伊尹告誡太甲。伊尹,商代賢相,曾輔佐商湯滅掉夏萊。商湯死後,又輔佐湯的子孫。太甲,湯的嫡孫。二句引文見《尚書。咸有一德》。四《詩》雲二句:見《詩經·曹風·雞雞》。武(te特):差錯。【譯文】孔子說:「做百姓君長的人,衣服固定不變,舉止有一定之規,以此為百姓樹立榜樣,那麼百姓的道德才會齊一。《詩經》上說:"那位來自西都鎬京的君子,狐皮袍子罩黃衫,他的儀容不改常規,他的講話出口成章。他行將回歸西都,深為萬民仰望。」孔子說:「君長的外貌和內心如一,臣下看到他的外貌就知道他的內心;臣下竭誠事君,從他的言貌就可以看出他的為人。這祥一來,君就不會懷疑其臣,而臣也不會不了解其君。伊尹告誡太申診只有我伊尹和湯,都有純一的德行。《詩經》上說:"善人和君子,他們的儀容不會有差錯。」【原文】子曰:「有國者章善癢惡一,以示民厚,則民情不貳。《詩》云:"靖共爾位,好是正直二。」子曰:「上人疑則百姓惑,下難知則君長勞。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慎惡以御民之淫,則民不惑矣。臣儀行③,不重辭,不援其所不及,不煩其所不知四,則君不勞矣。《詩》云:"上帝板板,下民卒癢伍。,《小雅》曰:"匪其止共,惟王之鄧⑥。』」【注釋】一瘴(dan旦):病。此處是痛恨的意思。二《詩》雲二句:見《詩經·小雅.小明》。共:通「恭」。③儀:鄭玄說當作「義」。四不援其所不及二句:第一句的意思是不必使其國君的所作所為都像堯舜那樣,第二句的意思是不必使其國君的知識謀慮都達到聖人水平。伍《詩》雲二句:見《詩經·大雅·板》。上帝:此指國君。板板:王夫之說是「好惡無常,自相反覆」。卒:盡。⑥《小雅》曰二句:見《詩經,小雅·巧言》。匪:通「非」。止:達到。共:通「恭」。指忠於職守。工仔(qiong窮):辛勞。【譯文】孔子說:「作為一國的國君,用獎賞表彰善人,用刑罰懲治壞人,讓百姓清楚地看到他鼓勵什麼,這樣百姓就會一心為善。《詩經》上說:"安分恭敬地做好你的本職工作,喜歡的都是正直人。」,孔子說:「當國君的如果好惡不明,百姓就會迷惑而不知所從;臣下如果心懷鬼胎,就會使君長格外勞神。所以作為民眾的國君,應該表彰善人使百姓知道有所效法,謹慎地懲治壞人以做效尤,這樣一來百姓就不會迷惑而不知所從了。作為臣下,符合道義的事就要奉行,不尚清談,不援引國君力所不能及的事讓國君去做,不絮刀國君有所不知的事讓國君去聽,這樣一來當國君的就省心了。《詩經》上說:"如果國君好惡無常,百姓都得遭殃。』《小雅》上說:"臣下不忠於他的職守,這是國君辛勞的原因。」【原文】子曰:「政之不行也,教之不成也,爵祿不足勸也,刑罰不足恥也,故上不可以裹刑而輕爵。《康浩》曰;"敬明乃罰一。』《甫刑》曰:"播刑之不迪二。」【注釋】一《康浩》:《尚書》篇名。二《甫刑》:《尚書》篇名。已見前注。不:鄭玄說是衍字。迪:道。【譯文】孔子說:「政令之所以不能推行,教化之所以不能成功,是由於爵祿的頒發失當,不足以勸人向善,還由於刑罰的懲善而揚惡,不足以使壞人感到羞恥。所以君長不可以隨心所欲的動用刑罰,不可隨隨便便頒發爵祿。《康浩》上說:"動用刑罰一定要慎重。』《甫刑》上說:"施行刑罰要合理。」【原文】子曰:「大臣不親,百姓不寧,則忠敬不足,而富貴已過也。大臣不治,而邇臣比矣。故大臣不可不敬也,是民之表也;邇臣不可不慎也,.是民之道也界君毋以小謀大,毋以遠言近,毋以內圖外,則大臣不怨,邇臣不疾,而遠臣不蔽矣。葉公之顧命曰二:"毋以小謀敗大作,毋以嬰御人疾庄後,毋以璧御士疾庄士、大夫、卿士③。」,子曰:「大人不親其所賢,而信其所賤,民是以親失,而教是以煩、《詩》云:"彼求我則,如不我得。執我仇讎,亦不我力四。夕《君陳》』曰伍:"未見聖,若己弗克見。既見聖,亦不克由聖。』」【注釋】一道:古「導」字。二葉公之顧命式孫希旦說:「葉,當作"祭」字之誤也三將死而言曰顧命;祭公之顧命者、祭公謀父將死告穆王之言也。今見《逸周書·祭公解篇》。」③大夫、卿士:據俞拋說,此四字為衍字四《詩》雲四句:見《詩經·小雅·正月》。則:語助詞。仇讎:緩慢不用力的樣子。不我力:不重用我。伍《君陳》:《尚書》篇名。【譯文】孔子說:「大臣離心離德,不親近國君;政教繁苛,百姓不得安寧。究其原因,在於臣不忠於其君,君不敬於其臣,而大臣所享受的富貴已經超過了界限。大臣不肯為國君盡心辦事,近臣就會私相勾結。所以,對大臣不可不敬,因為大臣是百姓的楷模;對近臣不可不慎加選擇,因為近臣是百姓的導向。應該和大臣商議的事,不應拿去和小臣商議;應該和近臣談論的事,不應拿去和遠臣談論;應該和內臣謀慮的事,不應拿去和外臣謀慮。如果這樣做了,大臣就不會產生怨恨,近臣就不會產生嫉妒,遠臣有意見也可以反映上來。祭公的遺囑說:"不要用小臣的主意敗壞大臣的作為,不要因寵幸的姬妾而厭棄莊重守禮的嫡夫人,不要因寵幸的臣子而厭棄莊重守禮的臣子。』」孔子說:沖君長不信任他的賢人,而信任卑賤的小人,於是百姓也跟著親近失德的人,而教令也因此變得煩亂了。《詩經》上說:"當初朝廷需要我,好像唯恐得不到。一旦請去撂一邊,不讓我把重任挑。,《君陳》上說:"人們在沒有見到聖人之道時,好像自己不能見到。等到自己見到了聖人之道,又不能夠運用聖人之道。』」【原文】子曰;「小人溺於水,君子溺於口,大人溺於民,皆在其所裹也。夫水近於人而溺人,德易押而難親也一,易以溺人。口費而煩,易出難悔,易以溺人。夫民閉於人而有鄙心,可敬不可慢,易以溺人。故君子不可以不慎也。《太甲》曰:"毋越厥命,以自覆也。若虞機張,往省括於厥度二,則釋。』《兌命》曰③:"惟口起羞;惟甲胃起兵,惟衣裳在筒,惟干戈省厥躬。』《太甲》曰:"天作孽四,可違也。自作孽,不可以誼。,尹吉曰伍:"惟尹躬天見於西邑⑥,夏自周有終七,相亦惟終。」【注釋】一德:此言水性。二括:通「苦」,箭的末端。③《兌命》:當作「說命」。《說命》,《尚書》篇名。四天作孽:指水旱等自然災害。"伍尹吉:當作「尹浩」。⑥天:鄭玄說當作「先」。西邑:夏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在商都毫(今河南堰師西).之西,故稱西邑、七周:忠信為周。【譯文】孔子說:「小人喜歡玩水,就容易被水淹死;君子喜歡議論,就容易禍從口出;執政者喜歡玩弄百姓,就容易被百姓推翻。原因都在於對接近最多的東西態度輕慢。水與人們那麼接近,而人卻往往被水淹死,就是因為水看起來柔和容易接近而實際上卻是難於親近的,所以容易淹死人。好說漂亮話,又好絮絮刀刀,說出去容易,後悔葯難吃,所以嘴也容易招致禍害。老百姓不懂道理,心懷鄙詐,對他們可以恭敬而不可以怠慢,否則就容易招來滅頂之禍。所以君子不可以不十分小心。《太甲》上說:"不要顛三倒四地亂下政令,以自取滅亡,就像打獵的人,扣住扳機,仔細察看,等到箭頭、箭尾、目標三者成一條直線,再發射。』《說命》』上說:"嘴是用來說話的,如果出言不當就會帶來羞辱;盔甲是用以自衛的,、如果用的不當就會引起戰爭;放在箱子里的禮服,是淮備行禮時穿的,不可隨便送人;干戈是用來討伐壞人的,但在使用之前要反躬自省,不要加害無辜。』·《太甲》上說:"上天降下的災禍,還可以攘避;自己造成的災禍,無法躲開。,伊尹告誡太甲說:"我伊尹的先祖曾見到過夏代西邑的政治,夏禹以忠信治民而得享天命,輔佐他的人也因此而得享天命。」【原文】子曰:「民以君為心,君以民為體。心庄則體舒一,心肅則容敬。心好之,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欲之。心以體全,亦以體傷;君以民存,亦以民亡。《詩》云:"昔吾有先正,其言明.且清。國家以寧,都邑以成,庶民以生·誰能秉國成?不自為正,卒勞百姓二。』《君雅》曰③:"夏曰暑雨,小民惟白怨。資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注釋】一 庄:俞拋說通「壯」,大也。二《詩》雲八句:此《詩》的前五句不見於今本峙經》,《詩經·小雅·其後三句見於節南山》。可能前五句是逸《詩》,也可能這八句都是逸《詩扎國成:主夫之說:「國是也。』」③《君雅》:通假字。《尚書》篇名。但今本』《尚書》作《君牙》,雅」與「牙」是這四句話的意思,據鄭玄說是當國君難,左也不是,是。資:鄭玄說當作「至」。祁,大。右也不令,【譯文】孔子說:·「人民把君主當作心臟,君主把人民當作身體。必胸身身心廣大就會身體安舒,體一定也樂於適應;內心嚴肅就會容止恭敬。內心喜好的東西,君主喜好的東西,體安然無恙的話,心臟也就會得到保護百姓也一定願意得到;身體如果出了毛病臟也會跟著受到損傷。君主由於人民的擁護而存在,君主也由於人民的反對而滅亡。《詩經》上說:"從前我們有先君,他的教令通達事理而又條理清楚。國家賴此先君才得以安寧,都邑賴此先君才得以建成,百姓賴此先君才得以安居樂業,當今有誰能夠處理國家大事?不自以為是,而盡干一些騷擾百姓的事情呢!《君牙》上說:"夏天酷熱濕悶,老百姓只知道埋怨天;到了冬天嚴寒來臨,老百姓還是只知道埋怨天。」【原文】子曰:「無類也一。」「下之事上也,身不正,言不信,則義不一,行【注釋】一義不一二句:王夫之說:「一,專也。義不一,君不以為忠。類,得其朋類也。行無類,友不以為信也。」【譯文】孔子說:「臣下的事奉君上,如果自身不正,說話不講信用那麼君上就不以為忠,朋友就不以為信。」【原文】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則不可奪志,死則不可奪名。故君子多聞,質而守之一;多志,質而親之;精知,略而行之。《君陳》曰:"出入自爾師虞二,庶言同。』《詩》云:「淑人君子,其儀一也③。」【注釋】一質:質正。提出問題,向人請教二自:用。師:眾。虞:考慮。③《詩》雲二句:見《詩經·曹風·雞雞》。也:今《毛詩》作「兮」。【譯文】孔子說:「講話有根據,做事有規矩。所以活著的時候無人能夠改變他的志向,死了以後也無人能夠剝奪他的美名。所以君子應該博聞,在弄清楚了以後就牢記在心;應該多識,在弄清楚了以後就學而不慶;應該知識精深,求其大體而實行之。《君陳》上說:"頒布政令,接受建議,要讓大家都來考慮,使大家的意見一致。,《詩經》上說:"善人和君子,言行總一致。』」【原文】子曰:「唯君子能好其正,小人毒其正。故君子之朋友有鄉,其惡有方一。是故邇者不惑,而遠者不疑也。《詩》云:"君子好仇二。」【注釋】一鄉:鄭玄說:「鄉、方,喻輩類也。小人激利,其友無常。」二《詩》雲句:見《詩經·周南·關堆》。仇:匹,朋友。【譯文】孔子說:「只有君子能夠喜好對自己正言規勸的人,小人則仇恨對自己正言規勸的人。所以君子的朋友是有一定的,君子厭惡的人也是有一定的。由於君子的好惡有定,所以和君子交往多的人不會產生疑惑,和君子交往少的人也不會產生疑惑。《詩經》上說:"君子必得良友。』」【原文】子曰:「輕絕貧賤而重絕富貴,則好賢不堅而惡惡不著也。人雖曰不利,吾不信也。《詩》云:"朋友枚攝,攝以威儀一。」【注釋】一《詩》雲二句:見《詩經·大雅.既醉》。引此二句的含義是,朋友應該互相切磋學問,互相勉勵禮義,不管是貧賤朋友還是富貴朋友。【譯文】孔子說:"清旨夠輕易地和貧賤的朋友絕交,而難於和富貴的朋友絕交,這說明他好賢的意志不堅定和痛恨壞人的態度不明朗。即令有人說他不是為了個人私利,我也不會相信。《詩經》上說:"朋友之間互相督促勉勵,督促勉勵以禮義。」【原文】子曰:「私惠不歸德,君子不自留焉。《詩》云:"人之好我,示我周行一。」【注釋】一《詩》雲二句:見《詩經·小雅·鹿鳴》。周:忠信為周。【譯文】孔子說:「他人以小恩小惠的禮品相贈,但有違於道德,在這種情況下,君子是不會接受其饋贈的。《詩經》上說:"真正愛我的人,應當給我指出忠信之道。」【原文】子曰:「苟有車,必見其軾。苟有衣,必見其敝一。人苟或言之,必聞其聲;苟或行之,必見其成。《葛覃》曰:"服之無射二。』」【注釋】一敝(bi己憋):通二《葛覃》:《詩經「袖」,衣袖。周南》篇名。射(廠亦):通「教」,厭倦。【譯文】孔子說:「一個人如果有車子,就一定能夠看到他的車軾;一個人如果有衣服,就一定能夠看到他的衣袖。一個人如果說過話,就一定能夠聽到他的聲音;一個人如果做了什麼事,就一定能夠看到它的後果。《葛覃》上說:"舊衣服,穿不厭。』」【原文】子曰:「言從而行之,則言不可飾也。行從而言之,則行不可飾也。故君子寡言而行,以成其信,則民不得大其美而小其惡。《詩》雲"自圭之站,尚可磨也。斯言之站,不可為也一。』《小雅》曰:"允也君子,展也大成二。』《君爽》曰:"昔在上帝,周田觀文王之德,其集大命於厥、躬③?』」【注釋】一《詩》雲四句:見《詩經·大雅·抑》。二《雅》曰二句:見《詩經·小雅,車攻》。允:信也。展:誠也。③《君爽》曰三句:《君爽(shi誓》),《尚書》篇名。周田觀:鄭玄說古文作「割申勸」,與今本《尚書》同。割,通「易」,猶言為什麼。申,重申,一再。集:成就。【譯文】孔子說:「說過以後緊接著就是行動,所以說話不能光放空炮。做過以後緊接著就是議論,所以做事不能光走過場。所以君子講究少說話而多做事,以此來成就他的信譽,這樣一來,百姓就不能隨便地誇大其優點和縮小其缺點。《詩經》上說:"白玉上面有污點,尚可琢磨除乾淨。開口說話出毛病,再想收回可不行。』《小雅》上說:"信實的君子,必定大有所成。』《君爽》上說:"過去上帝為什麼一再勸勉文王注意品德修養,把治理天下的重任放在他的身上呢?」【原文】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恆,不可以為卜笙。』古之遺言與?龜笠猶不能知也,而況於人乎全《詩》云:"我龜既厭,不我告猶一。』《兌命》曰:"爵無及惡德,民立而正事,純而祭祀,是為不敬。事煩則亂,事神則難二。』《易》曰:"不恆其德,或承之羞③。』"恆其德,偵,婦人吉,夫子凶四。」【注釋】一《詩》雲二句:見《詩經.小雅·小曼》。鄭玄說:「猶,道也。言裹而用之,龜厭之,不告以吉凶之道也。」二《兌命》六句:《兌命》即《說命》,已見前注。今本《尚書·說命中》作「爵閣及惡,默於祭祀,時謂弗欽。禮煩則亂,事神則難。」二者在文字上的出入較大。今譯文據本篇,同時參考《尚書》i惡德:鄭玄說是「無恆之德」。純:鄭玄說有的本子作「煩氣作「煩」則和《尚書》的作「默」意思相近。③《易》曰二句:見《易經·恆卦》九三艾辭。四恆其德四句:見《易經·恆卦》六五艾辭。「偵」是問的意思。同樣是在「恆其德」的條件下,婦人問則吉,男子問則凶,原因在於婦人是依附於男人的人,無自主權,事事應當間人,所以婦人問則吉;而男子是被女人依附的人,有自主權,若事事問人,有失於為男子之道,所以男子問則凶。【譯文】孔子說:「南方人有這樣一句話,"作為一個人而變卦無常,那麼即令卜金,卦兆上也顯示不出來是吉是凶。』這大概是古人留下來的諺語吧?龜笠那麼神靈還不能定其吉凶,更何況是人呢?《詩經》上說:"我的靈龜已厭惡,不再把吉凶告訴我。』《說命》上說:"爵位不能賞給惡德之人,否則百姓將把他們樹為楷模,由他們頻繁地對神祭祀,這是對神的大不恭敬。其事煩則亂於典禮,事奉鬼神也難以得到福佑。』《易經》上說:"不是長久地保持他的德行,或者要受人恥辱。,又說:"長久地保持德行,占問,這在婦人是吉,而在男子是凶。」

奔喪第三十四 【題解】鄭玄說:「名曰《奔喪》者,以其居他國,聞喪奔歸之禮。此實逸《曲禮》之正篇也。漢興後,得古文,而禮家又貪其說,因合於《禮記》耳。」孔穎達認為,鄭玄所說的「逸禮」,即《漢書·藝文志》所載之《禮古經》,因其藏在秘府,所以叫做逸禮。本篇與《投壺》,是《逸禮》中的兩篇。王夫之說:本篇所記,是士的奔喪之禮。而天子、諸侯、大夫的奔喪之禮,也不過是在此基礎上有所改動而已。本篇文體,也與《儀禮》各篇相似。【原文】奔喪之禮一:始聞親喪,以哭答使者二,盡哀;問故,又哭盡哀。遂行,曰行百里③,不以夜行;唯父母之喪,見星而行,見星而舍。若未得行四,則成服而後行。過國至竟哭,盡哀而止。哭辟市朝伍。望其國竟哭⑥。【注釋】一奔喪之禮:這四個字是全篇的總綱。奔喪:王夫之說:「奔喪者,身在異國聞訃而歸服喪也。奔者,急避疾馳之辭」二使者:家中派出的報喪者。③日行百里:古時吉行(為吉事而行)日行五十里,奔喪事急,故倍之。四若未得行:指因有重要公務在身,如出使歸來尚未 向國君彙報,為將在軍須等人接替等等,所以不能馬上動身。伍哭辟市朝:擔心驚動眾人。辟,通「避」。市朝,偏義複詞。指集市。⑥望其國竟哭:據鄭玄說,這是指奔父喪者而言,而且從此以後就且哭且行。【譯文】奔喪的禮節:剛一聽到父親(或母親)去世的噩耗,二話不講,只用哭泣回答使者,盡情地痛哭;然後向使者詢問父母去世的原因,聽過使者的敘述以後,接著又哭,盡情地痛哭。於是就動身上路。每天的行程是一百里,白天趕路,夜間住下休息。只有奔父母之喪,在天上還可以看到星斗時就早早起身趕路,到晚上滿天星斗時才停下來休息。如果由於某種原因不能馬上動身奔喪,也可以在三天成服之後再動身。在奔喪的路上,每經過一個國家的國境線都要哭,哭到充分發泄了心中的悲哀為止。哭時要避開集市。望見本國的國境要哭,而且從此以後就哭不絕聲了。【原文】至於家,入門左一,升自西階二,殯東;西面坐,哭盡哀,括髮袒③;降,堂東即位,西鄉哭,成踴;襲,繹於序東四,絞帶伍;反位,拜賓成踴;送賓,反位。有賓後至者,則拜之成踴,送賓皆如初。眾主人兄弟皆出門⑥,出門哭止,闔門,相者告就次七。於又哭,括髮袒成踴。於三哭,猶括髮袒成踴。三曰成服⑧,拜賓、送賓皆如初。【注釋】一入門左:吉時則入門右。二升自西階:居喪之禮,孝子上堂下堂皆不走昨階。③括髮:詳見《喪服小記》注釋。四襲:穿好衣服。續(die迭):纏在頭上和腰間的麻布孝帶。序東:不是指堂上的東序之東,而是指堂下對著東序的直線位置之東。伍絞帶:一種用宜麻做的孝帶,繫於腰間,其作用相當于吉時的革帶。孫希旦說:「初服時即絞之,故謂之絞帶。」⑥眾主人:主人的庶兄弟。七次:謂倚廬。詳見《喪大記》注釋。⑧三曰:鄭玄說:「三曰,三哭之明曰也。」實際上就是奔喪者到家以後的第四天。【譯文】到了家門口,從門的左面進去,從西階登堂,走到靈樞東面,面朝西而跪,放聲痛哭,盡哀而止,這時候要脫去吉冠,用麻繩束髮,袒露左臂;然後從西階下堂,在昨階之東就位,面朝西痛哭,同時還要跺腳;然後到東序東邊穿好衣服,戴上麻經,繫上絞帶;然後再回到昨階東邊主人的位置,拜謝賓客,跺腳大哭;然後將賓客送到殯宮門外,再回到昨階東邊主人的位置。如果有的賓客遲到,作主人的還要向他們拜謝,跺腳大哭,送客出門,都和剛才所作的一樣。送過賓客之後,主人的庶兄弟、堂兄弟都走出殯宮門,出門以後就停止哭泣,然後闔上殯宮的門,贊禮的相就告訴主人該到倚廬去了。第二天早晨哭靈的時候,仍然用麻繩束髮,袒露左臂,跺腳大哭。第三天早晨哭靈的時候,』還是用麻繩束髮,袒露左臂,跺腳大哭。第四天才把整套喪服穿戴齊備,但」對於來弔唁的賓客的拜謝和送出,其禮數仍和第一天一樣。【原文】奔喪者非主人一,則主人為之拜賓、送賓。奔喪者自齊衰以下,入門左,中庭北面,哭盡哀;免麻於序東二,即位袒,與主人哭成踴。於又哭、三哭,皆免袒③。有賓,則主人拜賓、送賓。丈夫婦人之待之也,皆如朝夕哭位四,無變也。【注釋】一主人:指嫡子。二免(wen問):一種喪冠。詳見《檀弓上》注釋。③於又哭、三哭二句:鄭玄說:「又哭、三哭,亦入門左,中庭北面,……如始至時也。」四朝夕哭:喪禮中的一種禮節。既殯之後,每天的早晨和傍晚,死者的親屬都要入殯宮而哭,此禮就叫朝夕哭。朝夕哭的位置是,男子都在昨階下,婦人都在昨階上。【譯文】奔喪的人如果不是主人,那麼對於前來弔唁的賓客人替他拜謝和送出。奔喪的人如果是齊衰以下的親屬,就由主在到達家門以後,從門的左邊進去,站在院子當中,面向北,放聲痛哭,盡哀而止;然後到東序東邊脫去吉冠,戴上免,繫上麻腰帶,再站到自己應站的位置上袒露左臂,主人跺腳痛哭,自己也跟著跺腳痛哭。在第二天早晨、第三天早晨哭靈時,其打扮、其禮數也都和第一天剛到家時一樣。如果有賓客前來弔唁,就由主人替他拜賓、送賓。主人、主婦對於奔喪者的到來,都是站在朝夕哭時的位置上等待,不因奔喪者的到來而有所改變。【原文】奔母之喪一,西面哭,盡哀,括髮袒;降堂東,即位,西鄉哭,成踴;襲免紐於序東。拜賓、送賓皆如奔父之禮。於又哭不括髮。【注釋】一奔母之喪:孔穎達說:「此謂嫡子,故《經》雲之禮』;若庶子,則亦"主人為之拜賓、送賓』。」拜賓、送賓皆如奔父另據鄭玄說,奔母之喪的禮節,除了在第二天早晨哭靈時是戴免以外,其他都和奔父之喪的禮節完全相同。原文多有省略,譯文則據本篇第二段做了酌情增加。【譯文】嫡子奔母之喪,也是到了家門口,從門的左邊進去,從西階登堂,走到靈樞東面,面朝西而跪,放聲痛哭,盡哀而止;然後脫去吉冠,用麻繩束髮,袒露左臂;然後從西階下堂,在昨階之東就位,面朝西痛哭,同時跺腳;然後戴上免,腰間繫上麻帶。賓客前來弔唁,嫡子的拜賓、送賓之禮都和奔父喪時一樣。只是在第二天早晨哭靈時就不再用麻繩束髮,而是戴上免。【原文】婦人奔喪,升自東階,殯東,西面坐,哭盡哀。東董一,即位,與主人拾踴二。【注釋】一董(zhua抓):去驪而露其髻曰笙。緬是束髮的帛。二拾(jujie巨節):輪流。【譯文】婦人奔喪,是從堂東的側階上堂,走到靈樞的東邊跪下,放聲大哭,盡哀而止髻,再走到自己的哭位上。然後到東序去掉裹發的緬與主人輪流跺腳痛哭。面朝西露出發【原文】奔喪者不及殯一,先之墓,北面坐,哭盡哀。主人之待之也,即位於於墓左,婦人墓右。成踴盡哀,括髮二;東即主人位,紐絞帶,哭成踴;拜賓,反位成踴,相者告事畢。遂冠,歸入門左;北面哭盡哀,括髮袒,成踴;東即位,拜賓成踴。賓出,主人拜送。有賓後至者,則拜之成踴,送賓如初。眾主人兄弟皆出門,出門哭止,相者告就次。於又哭,括髮成踴。於三哭,猶括髮成踴。三曰成服。』於五哭,相者告事畢。為母所以異於父者,一括髮,其徐免以終事,他如奔父之禮。【注釋】一奔喪者:此奔喪者的身份是嫡子。所以未歸之前臨時主持喪事的人。二括髮:凡括髮必袒,而此處未言「袒」,下文的「主人」就是在嫡子這大約是省文。【譯文】為父親奔喪的人如果沒有趕在停殯待葬期間到家,那就要先到墓地上去,面向北而跪,放聲痛哭,盡哀而止。在家代他主持喪事的人接待他的禮數,是在墓左就位,婦人在墓右就位。奔喪者跺腳痛哭,盡哀而止,用麻繩束髮;然後到墓的東邊就主人之位,戴上麻續,繫上紋帶,跺腳痛哭;拜謝前來弔唁的賓客,回到原位,跺腳痛哭。這時候贊禮的相宣布哭墓的事情結束。奔喪者於是戴上帽子,回到家門口,從門的左邊進去;面向北,放聲痛哭,盡哀而止;然後用麻繩束髮,袒露左臂,跺腳痛哭;然後到昨階之東就位,拜謝賓客,跺腳痛哭。賓客退出,主人拜送到門外。有的賓客弔唁來晚了,主人仍然是拜謝、跺腳痛哭、送客這一套禮數,和開始的時候一樣。這時候,主人的庶兄弟、堂兄弟都退出殯宮的門,出了門就要停止哭泣,贊禮的相就告訴主人該到倚廬去了。在第二天早晨哭靈的時候,用麻繩束髮,跺腳痛哭。在第三天早晨哭靈的時候,仍然如此。第四天才把整套的喪服穿戴齊備。在第五天早晨哭靈的時候,贊禮的相宣告在殯宮要做的事已經結束。為母親奔喪的人如果沒有趕在停殯待葬期間到家」只有在從墓地剛回到家裡時用麻繩束髮一次,其餘的時候都是戴著免行事,除了這一點以外,其餘的禮數都和奔父之喪一樣。【原文】齊衰以下,不及殯,先之墓,西面哭盡哀一。免麻於東方,即位,與主人哭成踴,襲。有賓,則主人拜賓、送賓。賓有後至者,拜之如初。,相者告事畢。遂冠,歸入門左;北面哭盡哀,免袒成踴;東即位,拜賓成踴。賓出,主人拜送。於又哭,免袒成踴。於三哭,猶免袒成踴。三曰成服。於五哭,相者告事畢。【注釋】一西面:面朝西。只有主人才面向北。【譯文】奔齊衰以下親屬之喪,如果來不及在停殯待葬期間趕回,就要先到墓地,面朝西痛哭,盡哀為止。在墓的東邊脫去吉冠,戴上免,腰間繫上麻帶,然後就位,和主人一道痛哭跺腳,然後穿好衣服。有賓客來吊,就由主人拜賓、送賓。來吊的賓客如有遲到者,拜賓、送賓的事仍由主人承擔,就像剛才一樣。贊禮的相宣告哭墓的事完畢。奔喪者於是戴上帽子,回到家門口,從門的左邊進去,面向北而哭,盡哀為止;然後戴上免,袒露左臂,跺腳痛哭;然後在昨階之東就位,主人為之拜賓,而奔喪者跺腳痛哭。來吊的賓客退出,主人拜謝送出門外。在第二天哭靈的時候,戴上免,袒露左臂,跺腳痛哭。在第三天哭靈的時候,仍然如此。第四天才把喪服穿戴齊備,在第五天哭靈之後,贊禮的相就宣布.奔喪禮結束。【原文】聞喪不得奔喪氣哭盡哀;問故,又哭盡哀。乃為位二,括髮袒,成踴;襲,紐,絞帶,即位;拜賓,反位成踴。賓出,主人拜送於門外,反位。若有賓後至者,拜之成踴,送賓如初。於又哭,括髮袒,成踴。於三哭,猶括髮袒,成踴。三曰成服。於五哭,拜賓、送賓如初。【注釋】一聞喪不得奔喪:論其原因,有的是君命在身,有的是流亡國外,有的是戰亂阻隔。二位:按親疏關係排列的哭泣時所站的位置。每個位置都有明顯的標誌。【譯文】聽到父母的噩耗而又不能奔喪,在這種情況下的禮節是:放聲痛哭,盡哀為止;然後向使者詢問父母去世的原因,問罷,又放聲痛哭,盡哀為止。於是趕忙安排靈堂,設立哭位,用麻繩束髮,袒露左臂,跺腳痛哭;然後穿好衣服,戴上麻紐,繫上絞帶,在昨階下就主人之位;拜謝前來弔唁的賓客,拜謝之後回到原位,跺腳痛哭。來賓退出,主人拜送於門外,然後又返回原位。如果有的賓客來弔唁時遲到了,主人照樣要表示拜謝,跺腳痛哭,送客出門,就像接待沒有遲到的賓客那樣。第二天哭靈的時候,用麻繩束髮,袒露左臂,跺腳痛哭。在第三天哭靈的時候,還仍然如此。到第四天才把整套喪服穿戴齊備。在第五天哭靈的時候,拜賓、送賓的禮數和第一天一樣。【原文】若除喪而後歸,則之墓,哭成踴;東括髮袒,紐;拜賓成踴,送賓;反位,又哭盡哀,遂除。於家不哭。主人之待之也,無變於服,與之哭,不踴。自齊衰以下,所以異者,免麻。【譯文】如果奔喪者是在家人除去喪服之後方才歸家,那就要先到墓地上去,痛哭跺腳;然後到墓東就主人之位,用麻繩束髮,袒露左臂,戴上麻紐,然後拜謝來弔唁的賓客,返回原位跺腳痛哭,送賓出門;然後回到原位,又痛哭到盡哀為止,於是除去孝服。回到家中就不再哭了。原先在家代為主持喪事的人在接待奔喪者時,可以不再脫下吉服而改穿孝服,可以陪著奔喪者一道哭泣,但不再跺腳。齊衰以下的親屬在家人除去喪服之後方才歸家,其奔喪的禮數和上邊講的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只是在墓地上頭上戴免,腰間繫上麻帶,而不再用麻繩束髮和袒露左臂。【原文】凡為位:非親喪,齊衰以下一,皆即位哭盡哀,而東免經,即位,袒成踴;襲,拜賓叭反位,哭成踴;送賓,反位,相者告就次。三曰五哭叭卒。主人出送賓,眾主人兄弟皆出門,哭止四。相者告事畢。成服,拜賓。若所為位家遠,則成服而住伍。』【注釋】一凡為位三句:王夫之說:「此言自齊衰以下,聞喪不得奔,而就己所居處哭而成服之禮。哭必為位,三曰哭而後成服。」二拜賓:孫希旦說:「凡受吊於外者,雖非主人,皆拜賓,但不稽顆耳。」③三曰五哭:即第一天初聞噩耗之夕一哭,第二天朝夕各一哭,第三天朝夕各一哭。奔父母之喪是五天五哭,此處是三天五哭,說明規格有所降低。四主人出送賓蘭句:孫希旦說「按"主人出送賓』至"哭止』十五字,於上下不相屬,註疏皆無解說,蓋衍文。」孫說是。譯文不譯此十五字。伍若所為位家遠二句:聞喪不得奔喪的親屬可能有多人,如果有的親屬住得離主人(即為位之家的家長)很遠,就可以在三曰成服之後才到。【譯文】凡是在外地排列遙哭的位置衰以下的喪事,都要各就各位,吉冠,戴上免·,腰間繫上麻帶;只要不是父母的喪事,一而是齊痛哭盡哀;然後走到東序,脫下然後就位,袒露左臂,跺腳痛哭;然後穿好衣服,拜謝前來弔唁的賓客;然後返回原位,又痛哭跺腳;然後送走來賓,返回原位,於是贊禮的相就宣告居喪的人該到門外守喪的廬舍中去了。在三天之內哭夠了五次,哭泣於是停止。贊禮的相宣告禮畢。第四天將喪服穿戴齊備,如有賓客來吊,則拜謝之。如果設立哭位之家離自己的住處遙遠,就可以在成服之後前往。【原文】齊衰望鄉而哭。大功望門而哭。小功至門而哭。紹麻即位而哭。哭父之黨於廟,母妻之黨於寢,師於廟門外,朋友於寢門外,所識於野張帷一。凡為位不奠二。哭天子九,諸侯七,卿大夫五,士三。大夫哭諸侯,不敢拜賓③。諸臣在他國,為位而哭,不敢拜賓。與諸侯為兄弟,亦為位而哭四。凡為位者一袒。【注釋】一哭父之黨於廟五句:這與《檀弓上》記載的頗有出入。孔穎達認為彼處所說是殷禮,此處所說是周禮,不過聊備一說而已。黨,謂族類無服者。二凡為位不奠:之所以不奠,是因為死者的神靈不在此處。奠,從始死到葬前之祭叫奠。詳見吸檀弓上》注釋石③不敢拜賓:因為只有主人才可以拜賓。四與諸侯為兄弟二句:這裡沒有說「不敢拜賓」,而上文「大夫哭諸侯」二句沒有說「為位氣王夫之認為是互文見義。【譯文】奔喪者與死者的關係如果是齊衰之親,那就要在望見家鄉時開始哭不絕聲;如果是大功之親,那就要在望見家門時開始哭不絕聲;如果是小功之親,那就要在走到家門口時開始哭不絕聲;如果是紹麻之親,那就要在就位以後才哭不絕聲。同姓而無服的族人死了,就到祖廟裡哭他一次;母親或妻子的族人死了,就在寢室里哭他一次;老師死了,就在廟門外哭他一次;朋友死了,就在寢室門外哭他一次;曾經禮相往來的人死了,就在野外張開篩慢,在裡面哭他一次。凡是因故不能奔喪而在國外設位而哭,一律不必致奠。臣下聽到君上的死訊,未能奔喪,為位而哭,其規定是:為天子哭九天,為諸侯哭七天,為卿大夫哭五天,為士哭三天。大夫在別國為位哭其舊君,如有賓客來吊,自己不敢以主人自居而表示拜謝。出使他國的臣子,在他國為位哭自己的國君,如有賓客來吊,也不敢以主人自居而表示拜謝。諸侯出嫁到別國的姑、姊妹死了,諸侯也是在本國為位遙哭,如有賓客來吊,自己也不敢以主人自居而表示拜謝。凡是在國外為位而哭,只是在聞喪的當天袒露左臂一次,以後就不必了。【原文】所識者吊,先哭於家而後之墓,皆為之成踴,從主人北面而踴一。【注釋】一從主人而踴:鄭玄說是「拾踴」。拾踴就是交替跺腳。【譯文】死者的朋友和好友從外地前來弔唁,來到時死者已經下葬,這就要先到死者家中去哭,然後再到墓地去哭;無論是在家中哭還是在墓地哭,哭的時候都要跺腳,而沮.都是跟著主人,面向北,和主人交替跺腳。【原文】凡喪:父在,父為主一;父沒,兄弟同居,各主其喪。親同,長者主之;不同,親者主之。聞遠兄弟之喪,·既除喪而後聞喪,免袒成踴,拜賓則尚左手二。無服而為位者,唯嫂叔及婦人降而無服者,麻③。凡奔喪,有大夫至,袒拜之,成踴而後襲;於士,襲而後拜之。【注釋】一凡喪三句:因為與賓客為禮,最好讓尊者出面。二聞遠兄弟之喪四句:按照規定,遠兄弟只是小功、紹麻之親,除喪以後就不再為之追服,但因為是初聞噩耗,所以「免袒成踴」,但拜賓則,用吉拜。③無服而為位者三句:孫希旦說:「二者.(按:謂嫂叔之間、出嫁的族姑族姊妹之間)本應有服,一以遠嫌絕之,一以出嫁降之,故哭之皆有位。」麻:麻經。吊服本用葛經,為了強調與二者關係的本來親近,所以改成麻經。【譯文】凡是辦理喪事,只要父親健在,就由父親作喪主;如果父親去世,兄弟即令尚未分家,也是各自主持自己妻子兒女的喪事。如果大家都和死者一般親,那就由其中的年長者主持喪事;如果大家和死者的關係有親有疏,那就由與死者關係最親近的人主持喪事。聽到遠房兄弟的死訊很晚,是在除喪以後才聽到的,其禮節是頭上戴免,袒露左臂,跺腳痛哭,但在拜謝前來弔唁的賓客時卻是採用吉拜的方式:將左手放在右手上面。沒有喪服關係卻要站在按照親疏排定的位置上哭泣的,只有嫂子與小叔之間,以及本來有服但因出嫁降為無服的族姑、族姊妹之間,但要將吊服上的葛續改作麻續。凡是士奔喪到家作為主人正在行禮的時候,如果有大夫前來弔唁,那就要先袒露左臂,向大夫拜謝,跺腳痛哭之後再穿好衣服;如果是士前來弔唁,那就要在穿好衣服以後才對他拜謝。

問喪第三十五 【題解】鄭玄說:「名曰《問喪》者,以其善問居喪之禮所由也。」按本篇記居喪時的若千禮節,以及為什麼要制定這些禮節。前半篇是暗問,沒有明顯的「問曰」「答曰」字眼;後半篇則是明問,設為問答。【原文】親始死,雞斯一,徒跌,極上枉二,交手哭③,測但之心,痛疾之意,傷腎、干肝、焦肺四,水漿不入口,不舉火,故鄰里為之糜粥以飲食之伍。夫悲哀在中,變於外也;痛疾在心,故口不甘味、身不安美也。三曰故形【注釋】一雞斯:鄭玄說:「雞斯,當為"筍緬』聲之誤也。」筍是固定髮髻的替,緬是包裹髮髻的帛。到了第三天,筍緬也要去掉,改成用麻繩束髮。二極(cha插):插,掖。③交手哭:也就是《喪大記》毛四傷腎句:鄭玄說:「五臟者,所說的腎在下,而心、脾在其中矣。」伍糜粥:糜與粥都是粥所以譯文說是「扮心」而哭。肝在中,肺在上,舉三者之焦傷,「五內如焚」。區別在於糜稠而粥稀。【譯文】父母親剛剛斷氣,孝子要脫下吉冠,露出發筍和裹髻的帛,光著腳,把深衣前襟的下擺掖在腰帶上,雙手交替捶著胸口痛哭,那種悲傷萬分的心情,那種痛不欲生的心情,真是五內如焚,一點水也喝不進,一口飯也吃不進,一連三天都不生火,所以左右鄰居只好熬點糜粥讓他喝讓他吃。因為內心無限悲哀,所以面色憔悴,形容枯搞;因為痛不欲生,所以不想吃也不想喝,也不講究穿什麼為好。【原文】三曰而斂,在床曰屍,在棺曰樞,動屍舉樞一,哭踴無數。測但之心,痛疾之意,悲哀志慈氣盛,故袒而踴之,所以動體安心下氣也。婦人不宜袒,故發胸、擊心、爵踴二,殷殷田田③,如壞牆然四,悲哀痛疾之至也!故曰:「辟踴哭泣,哀以送之伍。」送形而往,迎精而反也⑥。【注釋】一動屍:小斂、大斂及殯時都要遷動屍體。舉樞:謂啟殯及葬時。二發胸:王夫之說是「開外衣前襟」。爵(qu己雀)踴:像麻雀那樣地雙足跳躍。爵,通「雀」。③殷殷田田:象聲詞。象婦人捶胸、跺腳之聲。四壞:王夢鷗說當作「培」。培牆,就是添土築牆。伍故曰二句:見《孝經·喪親章》。辟,《孝經》作「僻」,捶胸的意思。⑥反:鄭玄說:「反,謂反哭及曰中而虞也。」反哭,是從墓地返回祖廟而哭。曰中而虞,是在曰中時分舉行安魂之祭。【譯文】士在死後三天舉行大斂。死人放在床上叫做屍,裝進棺材叫做樞。每一次遷動屍體,每一次抬起靈樞,孝子都要盡情地痛哭跺腳。那種萬分悲傷的心情,那種痛不欲生的心情,悲哀煩悶,達到了即將爆炸的地步,所以孝子才袒露左臂,跺腳痛哭,以此來安定情緒,使煩悶之氣得到發泄。婦人不適合袒露左臂,所以敞開外衣前襟,雙手捶胸,兩腳一齊跺地,乒乒乓乓,就像築牆一般,這都是悲哀萬分、經》上說:「捶胸跺腳,痛哭流涕痛不欲生的表現啊發出的聲音!所以《孝,用悲傷的心情送別死者。」把死者的形骸送到墓地埋葬,把死者的靈魂迎接回來加以安頓。【原文】反反其其其往送也哭也,皇皇然望望然,汲汲然,若有求而弗得也。如有追而弗及也故其往送也如慕也如疑。求而無所得之也,入室又弗見也,亡矣喪矣盡哀而止矣。心悵焉槍焉,入門而弗見也,上堂又弗見也,不可復見已矣!故哭泣辟踴,惚焉汽焉,心絕志悲而已矣!祭之宗廟,以鬼饗之一,僥倖復反也。成擴而歸,不敢入處室,居於倚廬,哀親之在外也;寢苫枕塊,哀親之在土也。故哭泣無時,服勤三年,思慕之心,孝子之志也,人情之實也。【注釋】一祭之宗廟二句:這裡指的是虞祭。葬前之祭叫做奠,彼時尚以事生之禮對待死者;從虞祭開始,就把死者當作鬼神來對待了。【譯文】孝子在往墓地送葬的時候,眼睛瞻望著前方,顯出焦急的神情,就像是在追趕死去的親人而又追趕不上的樣子。葬畢哭著返回的時候,孝子的神情仿徨,就好像有什麼心事沒有了結似的。所以孝子在前往送葬的路上,就像幼兒思慕父母那樣哭泣不止;在葬畢返回的路上,又像是擔心親人的神靈不能跟著一道回來而遲疑不前。滿腹心事而未曾了結,回到家裡,推門一看,卻怎麼也見不到親人的影子;上堂再著,還是見不到親人的影子;進到親人的住室再看,還是見不到親人的影子。這樣看來,親人是真正地死了,走了,再也不能相見了!所以哭天嚎地,捶胸跺腳,要把心中的悲哀盡情發泄,只有這樣才覺得心中好受點。內心無限的凋悵,無限的悲傷,無限的恍惚,無限的感嘆,除了傷心和悲哀以外,,還有什麼辦法呢!在宗廟中致祭,把親人當作鬼神來祭饗,也不過是希望親人的靈魂能夠幸而回來罷了。孝子把親人在墓穴中埋好以後從墓地返回家中,不敢進入自己的寢室居住,而是住在簡陋的倚廬里,就是因為哀傷死去的親人還在荒郊野外;睡在草苫上,拿土塊當枕頭,就是因為哀傷死去的親人還身埋土中。所以想起來就哭,沒有定時,服喪三年,憂心勞思,曰夜思慕,這反映了孝子心甘情願的志尚,也是人的感情的真實流露。【原文】或間曰:「死三曰而後斂者,何也?」曰:孝子親死,悲哀志慈,故甸甸而哭之,若將復生然,安可得奪而斂之也?故曰:三曰而後斂者,以侯其生也。三曰而不生,亦不生矣,"孝子之心亦益衰矣;家室之計,衣服之具,亦可以成矣一;親戚之遠者,亦可以至矣。是故聖人為之斷決,以三曰為之禮制也。【注釋】一衣服之具二句:按《王制》:「絞、紗、裊、冒,死而後制。」這說明為死者淮備裝斂的衣物也需要時間。【譯文】有人問道:「人死後三天才入斂,這是為什麼呢?」回答是:孝子在父母剛剛去世時,心中悲哀,思想上一下子接受不了,所以趴在屍體上痛哭,就好象是能把父母哭活似的,人們怎麼可以不顧及孝子的這點心思而強行馬上入斂呢?所盡說,之所以三天以後才入斂,是為了等待死者的復生。三天以後還不復生,那就說明沒有復生的希望了,孝子企盼父母復生的信念也逐漸動搖了;而且在這三天之內,有關治喪花費的籌劃,入斂衣物的淮備,也都"可以就緒了;遠道的親戚,也可以來到了。所以聖人就根據這種情況做出決斷,把死後三天才入斂作為禮制定了下來。【原文】不區寧月或問曰:「冠者不肉袒,何也?」曰:冠,至尊也,居肉袒之體也,故為之免以代之也一。然則禿者不免,者不袒,跋者不踴,非不悲也;身有錮疾二,不可以備禮也。故曰:喪禮唯哀為主矣。女子哭泣悲哀,擊胸傷心;男子哭泣悲哀,稽顆觸地③,無容四,哀之至也!【注釋】一 免(wen問):一種喪冠。詳見《檀弓上》注釋。二錮疾:即瘤疾。不易醫治的病。③稽顆:叩頭。喪主拜賓之禮。詳見《檀弓上》注釋。四無容:不文飾儀容。【譯文】有人問道:「在戴著冠的時候不能袒露左臂,這是什麼道理呢?」回答是:冠是至為尊貴的東西,,當一個人赤膀露肉時是不能戴冠的,否則就是對冠的裹讀,所以特地製作免來代替冠。這樣一來,禿子就不用戴免,駝背的人就不用袒露左臂,瘸子哭時就不用跺腳,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些人內心就不悲哀,而是因為他們身患瘤疾,沒法子完成這些禮節。所以說,喪禮只是以悲哀為主。女子哭泣悲哀,捶胸傷心;男子哭泣悲哀,叩頭觸地,不注意儀容:這都是極度悲哀的表現。【原文】或問曰:「免者以何為也一」。曰:不冠者之所服也。《禮》曰:「童於不紹,唯當室紹二。」細者其免也,當室則免而杖矣。【注釋】一或問曰句:孔穎達說:「成人肉袒之時應著免,今非成人亦免,故問之。」二《禮》曰二句:大體見於《儀禮·喪服》。當室:無父無兄而主持家事者。童子當室,則以成人之禮要求之。【譯文】有人問道:「童子為什麼也要戴免呢?」回答說:免是尚未加冠的童子所戴的東西。《儀禮》上說:「童子不為族人有紹麻之親的人服紹,只有當室的童子才為族人服紹。」童子當室,就要為有練麻之親的族人服細,服紹就要戴免,甚至還要拄喪杖。【原文】或問白:「杖者何也?」曰:竹、桐,一也一。故為父直杖,直杖,竹也;為母削杖,削杖,桐也。【注釋】一一也:謂作用一樣。即都是用來扶病的。按:本節所載不如《儀禮·喪服》所載為詳。【譯文】有人間道:「喪杖是用什麼做的呢?」回答說:有用竹子做的,有用桐木做的。無論用什麼做的,其作用是一樣的。所以為父親用直杖,直杖是用竹子做成的;為母親用削杖,削杖是用桐木削成的。【原文】或問曰:「杖者以何為也?」曰:孝子喪親,哭泣無數,服勤三年,身病體贏,以杖扶病也。則父在不敢杖矣一,尊者在故也二;堂上不杖,辟尊者之處也。堂上不趨,示不速也。此孝子之志也,人情之實也,禮義之經也,非從天降也,非從地出也,人情而已矣!【注釋】一則父在不敢杖矣、據鄭注孔疏,這個「不敢杖」,是指為母喪不敢杖。包括下文的「不杖」、「不趨」,也都是為母喪不杖、不趨。則,如果。二尊者:指父親。父親是一家之長,故稱尊者。【譯文】有人問道:「孝子在居喪期間為什麼要拄喪杖呢?」回答說:孝子由子死去了父母,經常哭泣,不計其數,憂勞勤苦地服喪三年,身體有病,體質很弱,需要用杖來支撐病體。如果父親健在,就不敢為母親拄喪杖,這是因為尊者尚健在的緣故;孝子在堂上也不拄喪杖,因為堂上是尊者所在的地方,需要避開。孝子在堂上不應快步行走,以顯示從容不迫,否則就容易引起父親的傷心。這些都是出於孝子的一顆誠心,是人情的真實流露,是合理合情的常規,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從地下冒出來的,只不過是人情本應如此而已罷了!

服問第三十六 【題解】王夫之說:「服問,猶言"問服』也戶末嘗有問答之文而言"向』者,條析疑義以待問也。」換句話說,服問,就是問有關喪服的事。《儀禮》本篇與《喪服小記》、《大傳》屬同類性質,可以彌補喪服》之所未備【原文】《傳》曰:有從輕而重,公子之妻為其皇姑。有從重而輕,為妻之父母。有從無服而有服,公子之妻為公子之外兄弟。有從有服而無服,公子為其妻之父母一。【注釋】一《傳》曰八句:《傳》,指本書《大傳》篇。「有從輕而重」輕」、「有從無服而有服」、「有從有服而無服」,這四句都是原話。公子:國君的庶子。皇姑:謂公子之母。外兄弟:「有從重而《大傳》的孫希旦說:「曰"外兄弟:者,以明非公子之親昆弟,猶曰"遠兄弟』云爾。」【譯文】《大傳》篇在談到從服時曾說:有的本應跟著穿較輕的喪服而變為穿較重的喪服,、例如國君的庶子為其生母僅僅頭戴練冠,穿用小功布做的喪服,而且葬後即除;而庶子之妻卻要為庶子的生母服齊衰期。有的本應跟著穿較重的喪服而變為穿較輕的喪服,例如妻為其娘家父母服齊衰期,是重服;而丈夫為其岳父母僅服紹麻,是輕服。有的是自己所從的人不為死者穿孝服而自己卻要為死者穿孝服,例如國君的庶子不為其遠房兄弟服喪,而國君的庶子之妻卻要為庶子的遠房兄弟服喪。有的是本來應該跟著穿孝服卻變為不用跟著穿孝服了,例如國君的庶子為其妻之父母,如果他是嫡子,就可以為之服紹麻三月,但畫為他是嫡子,所以就從有服變為無服了。【原文】《傳》曰一:母出,則為繼母之黨服。母死,則為其母之黨服。為其母之黨服,則不為繼母之黨服二。【注釋】一《傳》:此《傳》非指《大傳》,孫希旦說是勻曰《傳》也,。舊《傳》就是古書。二為其母之黨服二句:鄭玄說:「雖外親,亦無二統。」意思是說只能有一個外祖父母,不能有兩個外祖父母。【譯文】古書上又說:如果母親是被父親休棄出門,作兒子的就要為繼母的娘家人服喪;如果母親去世了,那就為母親的娘家人服喪。凡是已為母親的娘家人服過喪的,就不再為繼母的娘家人服喪。【原文】三年之喪既練矣,有期之喪既葬矣一,則帶其故葛帶二,紐期之經③,服其功衰四。有大功之喪,亦如之。小功,無變也伍。【注釋】基):指期親。為之服喪一年的親屬。三年之喪,在既練之前,腰間系的是麻帶;既練之後,改為葛(帶期葛一二帶。麻重而葛輕。③續期之紐:三年之喪,在既練之後,男子的首經已經除去,一其首空,所以戴上為期親服喪的葛經。四功衰:三年之喪到了小祥以後換穿的孝服。因為這種孝服布料的粗細與大功孝服相同,所以叫做功衰。伍小功二句:孫希旦說:「大功以上謂之親,小功以下謂之疏,不以疏變親也。」【譯文】本來正在服三年之喪,而且已經過了小祥之祭,該換穿較輕的喪服了,這時候又碰上了期親之喪,而這位期親也已經埋葬過了,在這種情況下的喪服打扮是,腰間繫上三年之喪該換較輕喪服時所用的葛帶,頭上戴著為期親服喪的葛經,穿的孝服是較輕的功衰。如果碰上的喪事是大功之喪,也照此辦理。如果碰上的喪事是小功之喪,那就用不著改變原來的孝服了。【原文】麻之有本者一,變三年之葛二。既練,遇麻斷本者③,於免紐之;既免,去經;每可以經必經,既續則去之。小功不易喪之練冠,如免,則經其紹、小功之紐,因其初葛帶。紹之麻,不變小功之葛。小功之麻,不變大功之葛四。以有本為稅伍。【注釋】一麻之有本者:謂大功以上的喪服。因為大功以上的喪服,其首紐、腰帶都是用帶根的麻擰制而成。二三年之葛:孫希旦說:「謂葬後變麻服葛也。」③遇麻斷本者:等於說遇上小功以下之喪。因為小功以下之喪,其首紐、腰帶都是用不帶麻的根部的麻擰制而成。四細之麻四句:意思是說,輕喪之麻,本服既輕,雖屬新喪,也不能改變前此重喪之葛。換句話說,在同一種喪服里,麻比葛重;而在兩重不同的喪服里,重喪的葛要比輕喪的麻為重。伍以有本為稅(tui退):有本,指大功以上之喪。稅,改變。按《雜記上》:「有三年之練冠,則以大功之麻易之,唯杖、屢不易。」即本句之意。【譯文】三年之喪,下葬以後,已經變麻帶為葛帶了,:而這時又遇上了大功以上之喪,為了表示對後喪的哀悼,就要把前喪的葛帶重新變為麻帶。三年之喪,到了小祥以後又遇上小功之喪、這樣,在需要為小功之喪戴免的時候,就要加戴小功的首紐。小功之喪斂殯已畢,不需要再戴免了,就把首續也去掉。對於小功以下之喪,當其斂殯之時,凡需要戴紐的就一定要為之戴續,不需要戴經的時候就去掉它。三年之喪,小祥以後就應改戴練冠,如果此時又遇上小功之喪,不可改動練冠;如果需要為小功、紹麻之喪戴免,那就要加戴小功、紹麻的首經,而腰間仍系當初的葛帶。二喪相連,改換喪服,不能斗輕改重。所以,小功之喪到了以葛易麻的時候,雖然又遇上紹麻之喪,也不能把小功之葛改為練麻之麻;同樣道理,大功之喪到了以葛易麻的時候,雖然又遇上小功之喪,也不能把大功之葛改為小功之麻。只有大功之麻才可以改變斬衰、齊衰之葛。【原文】盪一:長、中,變三年之葛奮終盪之月算,而反三年之葛。是非重麻,為其無卒哭之稅二。下瘍則否。【注釋】一盪:未成人而死曰盪。十九歲到十六歲而死叫長盪,十五歲到十二歲而死叫中盪,十一歲到八歲而死叫下盪,不足八歲而死叫無服之瘍。為瘍的喪服,一般來說,一都比成人的喪服降一等。孔穎達說:這裡所說的長盪、中盪,按其本服來說是大功之喪,但因未成人而死,所以降等:男子為之服小功,婦人為長盪服小功,為中瘍服細麻。必需是這樣降等的小功、紹麻才可以變三年之葛,否則,根本不可能變。二稅:改變,變易。見上文注。【譯文】本來正在服三年之喪,但又遇上了長瘍、中瘍之喪,雖然此時前喪已經易麻為葛,仍然要改服後喪的麻帶。等到後喪的喪服結束,再換成前喪的葛帶。這並不意味著盪服的麻帶就比前喪的葛帶為重,而是因為瘍服的禮數簡單,沒有卒哭以後的易麻為葛之法。如果正在服三年之喪,但又遇上了下盪之喪,就不用這樣做了。【原文】君為天子三年,夫人如外宗之為君也一。世子不為天子服。君所主,夫人妻、大子、遭婦二。大夫之遭子為君、夫人、大子,如士服③。君之母非夫人,則群臣無服;唯近臣及仆、駿乘從服四,唯君所服服也。公為卿、大夫錫衰以居伍,出亦如之,當事則棄紐;大夫相為亦然。為其妻,往則服之,出則否。凡見人,無免紐⑥,雖朝於君,無免經。唯公門有稅齊衰七。【注釋】一外宗:國君的姑、姊妹之女。因為姑、姊妹必嫁於外族,其女是異姓所生,故稱外宗。二夫人妻:孫希旦說:「夫人妻」,也就是夫人。之所以多出一個「妻」字,是擔心把「夫人」理解為天子的三夫人。遭:通「嫡」。下同。.③如士服:鄭玄說:士為國君服斬衰,為夫人、為太子都是服齊衰期。四近臣:在國君身邊侍候的人。伍錫衰:五服之外的一種喪服,比紹麻還要輕。錫衰和練麻喪服用的布是一樣的,區別在於錫衰還要將麻布加灰捶洗使之潔白光滑。⑥免:去掉。七稅:通「脫」,脫下。【譯文】國君要為天子服喪三年,國君的夫人比照外宗的為國君為天子服齊衰期。至於國君的嫡子,為了避嫌,就不再為天子服喪了。國君只為其夫人、為其嫡子、為其嫡子之妻主持喪事。大夫的嫡子為國君、為國君的夫人、為國君的太子所穿的喪服,和士為國君、為國君的夫人、為國君的太子所穿的喪服一樣。國君的母親如果是妾,不是夫人,則群臣不為之服喪;只有國君的近臣、駕車的以及車右隨著國君為之服喪,國君穿什麼樣的喪服,這些人就隨著穿什麼樣的喪服。國君為卿大夫服喪則穿錫衰,無論是在宮中還是出門,都是這樣;但在前往卿大夫之家參加弔唁等活動時,要在皮棄上加上麻紐。大夫之間互相服喪,也是這樣的禮數。為大夫之妻服喪,前往喪家弔唁時可穿錫衰,出門到別的地方去就可以脫掉。凡是在居喪期間出外去求見別人,不可去掉首紐,即令是去朝見國君,也無需去掉首紐。只有進入公門時才要脫掉齊衰孝服,但首續仍然不可去掉。【原文】《傳》曰:君子不奪人之喪,亦不可奪喪也一。《傳》曰:罪多而刑五二,喪多而服五③。上附下附,列也。【注釋】一《傳》曰二句:前此已分別見於《曾子問》和《雜記下》。二刑五:即五刑。五等刑罰。五刑的名目在歷史上有變化。據《尚書·舜典》,五刑是:墨刑、剿刑、荊刑、宮刑、大辟。③服五:即五服。五等喪服由重到輕的次序是: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紹麻。【譯文】也但古書上說:作為君子,既不可強迫他人拋開喪親的悲痛,不可忘掉自己喪親的悲痛。古書上又說:雖然罪行有許多種類刑罰只有五等;雖然喪服關係有許多種類,但喪服只有五等。需要重時就往上靠,需要輕時就往下靠,各從其等列。

間傳第三十七 【題解】意小飲鄭玄說:「名曰思是說,喪服五等,砂《間傳》者,以其記喪服之間輕重所宜。」其由重到輕的順序是:斬衰、齊衰、大功、功、食、腮麻。居喪之時,穿不同喪服的人,其容貌、哭聲、言語、居處、喪服也不同。總的原則是,所穿喪服要與應有的容貌、哭聲、言語等等相稱;·否則,不是失禮,便是矯情。這就叫做「喪服之間輕重所宜」。本篇的內容,其要點己見於《荀子"禮論》。從文字上看,有與《儀禮·喪服》和本書《喪服小記》相同者,可以參看。【原文】斬衰何以服直一?直,惡貌也,所以首其內而見諸外也二。斬衰貌若直,齊衰貌若某③,"大功貌若止,小功、紹麻容貌可也。此哀之發於容體者也。斬衰之哭,若往而不反。齊衰之哭,若往而反。大功之哭,三曲而驚四。小功、紹麻,哀容可也。此哀之發於聲音者也。斬衰「唯」而不對。齊衰對而不言。大功言而不議。小功、紹麻,議而不及樂。此哀之發於言語者也。【注釋】一宜(ju居):直麻。一種結子的雌麻。其色黛黑,穿斬衰喪服者的臉色似之。二首其內:本著內心的悲哀。③桌(xi徒):桌麻。一種不結子的雄麻,其顏色較宜麻稍淺。四驚(yi以):聲音從容有餘。【譯文】斬衰喪服為什麼要使用直麻做的首續和腰帶呢?,因為宜麻顏色黛黑,非常難看,所以用它來把內心的悲哀表現在服飾上面。穿斬衰喪服的人,其臉色深黑,就像直麻一樣;穿齊衰喪服的人,其臉色淺黑,就像棠麻一樣;穿大功喪服的人,其神情呆板;穿小功、紹麻喪服的人,其神情和平賞差不多。這是悲哀表現在臉色、神情上的不同。穿斬衰喪服者的哭聲,那是一口氣地哭下去,直到上氣不接下氣;穿齊衰喪服者的哭聲,雖是一口氣地哭下去,但上氣還可以接著下氣;穿大功喪膽者的哭聲,聽起來是時高時低,尾聲從容;穿小功、紹麻喪服者的哭聲,只要做出有悲哀的表情就可以了。這是悲哀表現在哭聲上的不同。居喪之中在和他人交談時,如果是斬衰之喪,那就只發出「唯唯」的聲音而不回答別人的問話;如果是齊衰之喪,那就可以回答別人的問話,但不可主動問人;如果是大功之喪,那就可以主動問人,但不可以發表議論;如果是小功、紹麻之喪,那就可以發表議論,但還不可談笑風生。這是悲哀表現在言語方面的不同。【原文】斬衰三曰不食,齊衰二曰不食,大功三不食,小功、紹麻再不食。士與斂焉,.則一不食。故父母之喪,既殯食粥,朝一溢米一,莫一溢米二;齊衰之喪,疏食水飲,不食菜果;大功之喪,不食酶醬;小功、紹麻,不飲醋酒。此哀之發於飲食者也。父母之喪,既虞、卒哭③,疏食水飲,不食菜果;期而小祥,食菜果;又期而大祥,有酶醬;中月而樟四,譚而飲醛酒。始飲酒者,先飲醛酒。始食肉者,先食干肉。【注釋】一 溢:古代計量單位。二十兩曰溢。詳見《喪大記》注。二莫:古「暮」字。③虞:祭名。葬後的安神之祭。詳見《檀弓下》注。卒哭:虞後祭名詳見《檀弓下》注。四樟(dan但):祭名。除去喪服之祭。詳見《檀弓上》注。【譯文】穿斬衰喪服的人,頭三天不吃任何東西;穿齊衰喪服的人,頭兩天不吃任何東西;穿大功喪服的人,三頓不吃任何東西;穿小功、紹麻喪服的人,兩頓不吃任何東西。士人如果去幫助小斂,則要停吃一頓。所以父母之喪,既殯以後,只喝稀粥,早上吃一溢米,晚上吃一溢米;而齊衰之喪在既殯以後,可以吃粗米飯和喝水,但不可以吃蔬菜瓜果;大功之喪在既殯以後,雖然可以吃蔬菜瓜果,但還不可以吃醋醬一類的調料;小功、紹麻之喪在既殯以後,雖然可以吃醋醬一類的調料,但還不可以喝甜酒。這是悲哀在飲食方面表現出來的不同。為父母服喪,在虞祭、卒哭之後,就可以吃粗米飯和喝水,但還不可以吃蔬菜瓜果;滿一周年時舉行小祥之祭,此後就可以吃蔬菜瓜果;滿兩周年時舉行大祥之祭,此後就可以吃醋醬一類的調料;大祥以後間隔一個月舉行譚祭,譚祭之後就可以喝甜酒。開始飲酒時,要先飲甜酒;開始吃肉時,要先吃干肉。【原文】父母之喪,居倚廬一,寢苫枕塊,不說經帶二;齊衰之喪,居奎室③,節剪不納四;大功之喪,寢有席;小功、紹麻,床可也。此哀之發於居處者也。父母之喪,既虞、卒哭,柱嵋剪屏伍,節剪不納;期而小祥,居奎室,寢有席;又期而大祥,居復寢;中月而樟;樟而床。【注釋】一倚廬:居喪時所住的簡陋草棚。其形制詳見《喪大記》注釋。二說:通「脫」。⑧奎室:居喪時用土坯壘砌的小草屋。詳見《喪大記》注釋。四節(xia下):蒲萍。可以制席。伍柱媚:媚是倚廬的卧地之梁,把它用柱子支起來,可以增加倚廬的空間。詳見《喪大記》注釋。【譯文】居父母之喪,孝子要住在倚廬里,寢卧在草苫上,拿土塊當枕頭,睡覺時也不脫首續和腰續;居齊衰之喪,就要住在奎室里,睡在剪齊了邊卻沒有扎緣的蒲席上;為大功親屬服喪,睡覺的時候就可以睡在席子上;為小功、紹麻親屬服喪,像平常那樣睡在床上也是可以的。這是悲哀表現在居處方面的不同。居父母之喪,在虞祭、卒哭之後,就可以把搭建倚廬時所用的卧地之媚用柱子支起來,遮蓋倚廬的草苫也可以稍加修剪,睡覺所用的草苫也可以換成剪齊了邊卻還沒有扎緣的蒲席;滿一周年時舉行小祥之祭,此後就可以搬到奎室里去住,睡覺也可以使用席子;滿兩周年時舉行大祥之祭,此後就可以搬到自己的寢室去住;再隔一個月舉行樟祭,樟祭以後就可以像平常那樣睡在床上。【原文】斬衰 三升一。齊衰四升,五升,六升二。大功七升,八升,九升。小功十升,十一升,十二升。紹麻十五升去其半,有事其縷③,無事其布四,曰紹。此哀之發於衣服者也。斬衰三升,既虞、卒哭,受以成布六升伍,冠七升。為母疏衰四升,受以成布七升,冠八升。去麻服葛」葛帶三重⑥。期而小祥,練冠源緣七,要紐不除。男子除乎首,婦人除乎帶。男子何為除乎首也?婦人何為除乎帶也?男子重首,婦人重帶。除服者先重者,易服者易輕者。又期而大祥,素編麻衣⑧。中月而樟,、譚而纖⑨,無所不佩。易服者何為易輕者也?斬衰之喪,既虞、卒哭,遭齊衰之喪,輕者包@,重者特⑥。既練,遭大功之喪,麻葛重⑩。齊衰之喪,既虞、卒哭,遭大功之喪,麻葛兼服之⑩。斬衰之葛,與齊衰之麻同。齊衰之葛,與大功之麻同。大功之葛,與小功之麻同。小功之葛,與紹之麻同⑩。麻同則兼服之。兼服之服重者,則易輕者也。【注釋】一升:八十縷為升。一幅布的寬度是二尺二寸,升數愈多,布愈細密。二齊衰四升三句:齊衰喪服之所以有四升、五升、六升三種,是因為齊衰喪服分為降服、正服、義服三等。所謂降服,即由於某種原因,不以本等喪服服之而以次一等喪服服之。所謂正服,即按照親疏關係該服哪一等喪服就服哪一等喪服。所謂義服,是與死者本無親屬關係,只是由於某種義理才為之穿孝服。三等之中,降服最重,正服次之,義服又次之。下文的大功三等、小功三等,都可以由此類推。③有事其縷:對線縷進行細加工。事,加工。四無事其布:對布加工(指捶洗)時不加灰。所用紹布潔白光滑。伍受:受服。所謂受服,是指在服喪的不同階段(如卒哭後、小祥後、大祥後等等),隨著悲哀的逐漸減輕,由穿較重較粗的喪服改穿較輕較細的喪服。每一個階段新受之服都較上一階段的喪服較輕較細,而逐漸變輕變細的標淮,都是以上一階段冠布的粗細為淮。例如,斬衰初喪的布是三升,冠布是六升;卒哭以後,喪服的布就改為六升,冠布則改為七升(在喪服所用布的升數上加一)。成布:指六升以上的布。因為六升以下的布太稀疏,沒有布的樣子;而六升以上的布線縷較細,才有布的樣子。⑥葛帶三重:單股為一重,將兩個單股合在一起為二重,再將兩個合好一的雙股合在一起為三重。七練冠源緣:見《檀弓上》注。⑧素編:即《玉藻》所說的「搞冠素紙」。麻衣:大祥以後所穿的喪服。也就是用十五升布做的深衣,但不鑲彩邊。⑨纖:黑經白緯的布。這裡指用這種布製作的冠。⑩輕者:指男子的腰帶和婦人的首經。⑥重者:指男子的首經和婦人的腰帶。⑩麻葛重:鄭玄說:。斬衰已練,"男子除統,而帶獨存,婦人除帶,而紐獨存,謂之單。單,獨也。遭大功之喪,男子有麻紐,婦人有麻帶,又皆易其輕者以麻,謂之重麻。既虞、卒哭,男子帶其故葛帶,續期(按:實為大功)之葛經,婦人續其故葛經,帶期(實為大功)之葛帶,謂之重葛。」⑩兼服之:此「兼服」二字只指男子;不包括婦人。⑩大功之葛四句:小功、細麻服輕,不足以改變大功以上的喪服。這裡說的是成人大功之瘍在長、中者。詳見上篇《及問》。【譯文】做斬衰喪服所用的布是三升。做齊衰喪服所用的布,有四升的,有五升的,有六升的。做大功喪服所用的布,有七升的,有八升的,有九升的。做小功喪服所用的布,有十升的,有十一升的,有十二升的。做紹麻喪服所用的布,其經線的縷數是十五升布的一半,線縷經過加工,織成布後捶洗時不再加灰,這樣的布就叫做紹布。這是悲哀表現在衣服方面的不同。斬衰所用的布是三升,但在虞祭、卒哭以後,其受服所用的布就是六升,喪冠所用的布就是七升。為母親穿的孝服所用的布是四升,但在虞祭、卒哭以後,其受服所用的布就是七升,喪冠所用的布就是八升。虞祭、卒哭之後,男子要去掉麻腰帶而換成葛腰帶,葛腰帶是用四股線擰制而成。滿一周年時舉行小祥之祭,此後就可以改戴練冠,中衣也可以換成練衣,並且領子上帶有淺紅色的鑲邊,但男子的葛腰帶還不能除掉。男子除喪是從首經開始,婦人除喪是從腰帶開始。男子為什麼要先除首續呢?婦人為什麼要先除腰帶呢?因為首續在男子的喪服中最為重要,而腰帶在婦人的喪服中最為重要。除去喪服的時候,先要除去最為重要的部位;正服重喪,.又遭輕喪,需要為輕喪改變喪服的時候,那就只能改變較輕的部位。滿兩周年時舉行大祥之祭,此後孝子就可以頭戴用白色生絹所制的冠,冠緣又用白績鑲邊,身穿麻衣。再隔一個月舉行譚祭,樟祭以後就可以戴用黑經白緯的布所制的冠,無論什麼裝飾也都可以佩帶。正服重喪,又遭輕喪,為輕喪而改變重喪之服,為什麼要改變重喪較輕的部位呢?如果正在服斬衰之喪,在虞祭、卒哭以後,又遇上齊衰之喪,這時候,因為男子的較輕部位在腰,就可以戴上齊衰的麻腰帶以包括斬衰的葛腰帶;而婦人的較輕部位在首,就可以戴上齊衰的麻首續以包括斬衰的葛首續;而男子的重要部位在首,就可以保留斬衰的首經不變;而婦人的重要部位在腰,就可以保留斬衰的腰帶不變。如果是在斬衰之喪的一周年以後又遇上大功之喪,那麼,在後喪卒哭之前,無論是男子還是婦人,都戴著麻首經和麻腰帶,這叫做重麻;在後喪卒哭之後,無論是男子還是婦人,都又改為葛首經和葛腰帶,這叫做重葛。如果原來正在服齊衰之喪,在虞祭、卒哭之後又遇上大功之喪,那麼,男子就要以後喪的麻腰帶換下前喪的葛腰帶,而頭上仍戴著前喪的葛首紐。這叫做麻與葛兼而有之。斬衰喪服在卒哭之後要把麻續改為葛紐,其葛紐的粗細與齊衰喪服在卒哭之前所服的麻經相同;齊衰喪服在卒哭之後要把麻紐改為葛續,其葛經的粗細與大功喪服在卒哭之前所服的麻紐相同;大功喪服在卒哭之後要把麻紐改為葛紐,其葛紐的粗細與小功喪服在卒哭之前所服的麻紐相同;小功喪服在卒哭之後要把麻續改為葛續,其葛經的粗細與練麻喪服在卒哭之前所服的麻紐相同。既然有此相同,那就可以既服前喪的葛,又服後喪的麻。兼服麻葛時要遵循的原則是,對於喪服的重要部位,仍服前喪的葛,而對於喪服的次要部位妥則改為後喪的麻。

三年問第三十八 【題解】喪服不同,守喪的時間長短也不同:有三年、一年、九月、五月、三月之分。這種守喪時間的長短,不是隨隨便便制定的,而是以血緣關係的遠近,哀痛程度的深淺為原則的。本篇就是通過設為問答的形式來說明這種道理。因為是以三年之喪的問答為主,所以以《三年問》為名。本篇文字與《荀子·禮論》基本相同,當為荀卿所作。【原文】三年之喪,何也?曰:稱情而立文,因以飾群一,別親疏貴賤之節,而弗可損益也。故曰:無易之道也。創巨者其曰久,痛甚者其愈遲。三年者,稱情而立文,所以為至痛極也。斬衰直杖二,居倚廬,食粥,寢苫枕塊③,所以為至痛飾也。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而畢四,哀痛未盡,思慕未忘,然而服以是斷之者,豈不送死有已、復生有節也哉?【注釋】一飾群:表明五服之親的關係。二直杖:父喪所持的杖。詳見《喪服小記》。③居倚廬三句:見《喪大記》注釋。四二十五月而畢:二十五月舉行大祥之祭。所謂大祥,是說孝子於此祭可以除去喪服而穿上平曰的吉服,服飾大加改善(只有帽子還是素冠)。從除去喪服的意義上來說,是二十五月而畢。【譯文】守喪三年是根據什麼來制定的呢?回答是:這是根據內心哀痛程度而制定的與之相稱的禮文,藉此來表明親屬的關係,區別親疏貴賤的界限,因而是不可隨意增減的。所以說,這是不可改變的原則。創傷深重,復原的曰子就長;悲痛得厲害,平復的時間就慢。守喪三年的規定,就是根據內心哀痛程度而制定的與之相稱的禮文,用來表示無以復加的悲痛。身穿斬衰,手持直杖,住在倚廬,進食稀粥,睡在草苫上,用土塊當枕頭,凡此種種,都是為了表示無限的悲痛。三年的守喪期限,實際上二十五個月就結束了。雖然孝子的哀痛還沒有結束,對父母的思念仍然存在,可是守喪的期限卻到此為止,這是因為對死者的懷念總得有個停止、對於活著的人也總得恢復正常生活吧?【原文】凡生天地之間者,有血氣之屬,必有知。有知之屬,莫不知愛其類。今是大鳥獸一,則失喪其群匹,越月逾時焉,則必反巡;過其故鄉,翔回焉,鳴號焉,擲踢焉二,腳櫥焉,然後乃能去之。小者至於燕雀,猶有惆憔之頃焉,然後乃能去之。故有血氣之屬者,莫知於人;故人於其親也,至死不窮。將由夫患邪淫之人與③?則彼朝死而夕忘之,然而從之四,則是曾鳥獸之不若也,夫焉能相與群居而不亂乎?將由夫修飾之君子與?則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而畢,若馴之過隙伍,然而遂之,則是無窮也。故先王焉為之立中制節⑥,一使足以成文理,則釋之矣。【注釋】一今是:《荀子》作「今夫」。二哪鐲(zhu zhu直逐):徘徊不進的樣子。與下文「腳踢」同義。』③患:王引之說:此「患」字當作「愚」,形近致誤;而「愚」字下又脫掉「陋」字。《荀子》正作「愚陋」。愚陋,謂不知禮儀之人。四從:通「縱」,放縱。伍馴之過隙:四匹馬拉的車穿過一條縫隙那樣狹窄的地方。比喻極快。⑥立中制節:制定與哀痛心情相稱的五服年月。【譯文】天地之間的一切生物,只要是高等的動物,必定都有感情。凡是有感情的動物,沒有不知道愛護自己同類的。就說大的鳥獸吧,如果喪失了自己的同伴,過了一月,過了一季,還要拐回來巡視;經過過去居住的巢穴時,必定要盤旋,要號叫,要徘徊良久,然後才依依不捨地離開。即使像燕子、麻雀一類的小鳥,在這種情況下,也要嘰嘰喳喳地哀鳴一陣,然後才依依不捨地離開。在所有的高等動物之中,沒有比人更富於感情的了。所以,人對於死去的雙親,至死也不會忘懷。如果由著那些愚蠢無知或者放蕩無羈者的意思去辦,他們就會早上死了父母,晚上就會忘掉。如果對他們放任不管,那豈不成了連鳥獸也不如了,還怎麼能夠讓大家過集體生活而不發生混亂呢?如果由著那些講究禮儀的君子的意思去辦,則三年的喪服,二十五個月就宣告結束,就像彈指一揮之間那樣地迅速。如果成全他們的心愿,那將是哀痛永遠沒有結束之曰。所以先王為賢人與小人制定了一個折中的禮節,使大家都感到合情合理,然後除去喪服。【原文】然則何以至期也一?曰:至親以期斷二。是何也?曰:天地則已易矣,四時則已變矣,其在天地之中者莫不更始焉,以是象之也。【注釋】一期(ji基):周年。二至親:指為兄弟,為伯父、叔父,為祖父,夫為妻,父為眾子等服周年喪服的親屬。【譯文】那麼喪期為一年的喪服是根據什麼制定的呢?回答是:為某些至親而不至尊的親屬服喪滿一年就應除服。這是什麼道理呢?回答是:一年之中,天地已經運行了一周,四季已經循環了一遍,天地之間,萬象無不更新,所以制定出一年的喪服來效法它。【原文】然則何以三年也?曰:加隆焉爾也,焉使倍之,故再期也一。由九月以下,何也?曰:焉使弗及也。【注釋】一再期(ji基):兩周年。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而畢,是過了兩個周年。【譯文】那麼為什麼有的喪期是三年呢?回答是:這是為了更加隆重其事,於是使喪期延長一倍,所以要過兩個周年才除去喪服。那麼喪期是九月以下的又是何道理呢?因為有的親屬趕不上至親那麼親,於是喪期也就達不到一年。【原文】故三年以為隆,紹、小功以為殺叭期、九月以為間。上取象於天,下取法於地,中取則於人,』人之所以群居和一之理盡矣。故三年之喪,人道之至文者也。夫是之謂至隆,是百王之所同,古今之所一也,未有知其所由來者也二。孔子曰:「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達喪也③。」【注釋】一殺(shai曬):減降。二未有知其所由來者也:鄭玄說:「不知其所從來,喻此三年之喪前世行之久矣。」③孔子曰四句:見《論語·陽貨》。達喪:上自天子,下止庶人,對誰都通用的喪禮。【譯文】所以五服之中,斬衰三年是最為隆重的喪服,絕麻三月和小功五月是最輕的喪服,齊衰一周年和大功九月是二者之間的喪服。這種規定,上則取法於天,下則取法於地,中間則取法於人情,人們之所以能夠集體生活而又和諧一致的道理都表現出來了。所以三年之喪,是人情味十足的一種禮儀。這種最為隆重的禮儀,是歷代天子所共同遵循的,是古往今來無人違背的,也不知道究竟已經實行了多麼長的時間了。孔子說:「孩子生下三年以後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所以,父母去世,孩子為之服喪三年,這也是普天之下通行的喪禮。」

推薦閱讀:

《禮記》全文下
《禮記》講義
禮記全文及翻譯、讀解
禮記·聘義

TAG:禮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