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太極拳推手漫談

太極拳推手漫談---摘自張義敬<<太極拳理傳真>>

  推手是太極拳中學習技擊的方法,是練習競技功夫的手段,但不是學習太極拳的目的。目的是什麼呢?一是健康的目的--卻病延年;一是技擊的目的--散手(兩人不拘形式的對打)。

  推手是學習懂勁的妙法,也是從學會拳架子到學習散手的階梯。

  學外家拳的,有一句老行話,叫做「學打先學挨」。因此,在學拳的同時,必須練氣功,使自己能經受得住重力的打擊。太極拳的理論不同,講究的是「引進落空,以柔克剛」。就是要學會不受對方的力量,也就是要「學打先學不挨」。於是,就主張先學粘勁、化勁,能粘能化之後,再進一步學習拿勁和發勁。

  在研究太極拳如何學以致用時,我們的先輩們創造了推手的方法,在兩人互相進行的掤、、擠、按中,學習運用太極拳的原理,互相找對方的缺點,進行攻守,亦即發勁和化勁。既然要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先學會化勁。引其力量落空,使自己能夠不受對方的來力。通過兩手接觸中的不丟不頂,學習粘勁,學習懂勁。先學會化勁了,自己不敗丁,剩下的才是學習怎樣上取勝對方的法子(即拿勁和發勁)。

  所以,初學推手,千萬不可有好勝心。要一心一意地聽著對方的勁走化。只有通過較長時期的推手(當然還得有明師指點),使自己能懂勁、能化勁了,進一步學習拿勁、發勁,也就容易了。也可以說,真能化勁時,發勁也就在其中了。

  但因為推手可以有勝負,事關我們中國人特別重視的面子,初學推手者,每每容易只想贏而不願輸,推起手來,什麼以柔克剛、引進落空,就忘得乾乾淨淨;要先學化勁的道理,也全然不顧;一心一意想的,只是要贏。於是將吃奶的力都全用出來,企圖以大力造成壓倒的優勢,去勝過對方,這就是越理爭勝,犯了「頂」的毛病,這是絕大多數學習推手者的通病,學的是太極拳,講的是以柔克剛,用起來是憑力大,以力勝人。這真是可笑,可嘆!這是對太級拳認識太差,或者是以盲引盲的必然結果。

  主觀的人、粗心的人、自以為是和好勝心太強的人,以及學外家拳而又有一定成績的,都不容易學好太極拳推手。只有不具備上述氣質和情況的人,有希望窺探推手功夫的奧妙。

  徐震在《太極拳發微》中說:「寧循理以求精,莫越理以爭勝」。實在是很有見地,極為對症的良藥。憑了這兩句箴言,使我在學習中時時警醒,椎手時少犯錯誤,得益不少。

  推手是內勁的互相探索,是以觸覺為上,去尋找對方的重心和缺點,決不同於外家拳的手法,更不是所謂的「橫破直」。初學定步推手,一定要講究「掤、、擠、按須認真」,不可流於形式,養成細心聽勁,完整地走化,不亂動等好習慣,進一步學習大,用采、洌、肘、靠,也一樣重視聽勁。功夫深的人推手,只互相找勁,無一定形式,也稱之為散推。

  推手可以說是一種文斗,形式比較斯文,內容豐富,講究細緻,反對粗糙,因之主張鬥智鬥巧,鄙棄鬥力。雖然發勁的效果相當驚人,打出一丈以外,是很尋常的事。但一般不至於和外家拳搶手一樣,打得鼻青臉腫。既可以從中提高攻守的技術,也可以是友誼比賽,既生動活撥,還曲折纏綿。倘遇高手發勁,還可享受到驚心動魄,像觸電一樣的打擊效果。很多學太極拳的人,相逢就愛推手,甚至成了推手迷,就因為其中另有一番情趣,為局外人所不知。在推手的樂趣中,促進了友誼,增進了健康,提高了技巧和思想水平,一舉數得.何樂不為!

  在吳志青的《太極正宗》一書中,有向愷然先生練太極之經驗一文,其中有一部分談到推手的作用,談得很細緻,轉錄在這裡:

  「我們練拳術的人,無論是太極拳或其他之拳術,都應該知道這個快字意義,不是兩手伸縮迅速謂之快,也不是兩腳進退迅速謂之快,同具一樣手腳,伸縮進退迅速的程度,除卻老邁龍鍾及疲弱殘疾之人,大概都相差不遠。須知快慢的分別,重在兩隻眼睛。但是同具一樣的兩隻眼睛,卻又有什麼分別,就在看機會能迅速與否。敵人沒有露出可乘的機會,手腳儘管打到了他身上,不僅不發生效力,每每反而予敵人進手的機會。兩人對打時,如何謂之機會呢?在敵人失卻重心的須臾之間,便是機會。兩眼看到了機會。趁這機會進攻,便能將敵人打倒么?仍不一定。還得不失地位,不失方向,才能有效。因敵人的重心雖失,然須審其偏差所在,從何地進攻,向何方衝擊,方能用力少而成功多。若方向、地位未審度停當,敵人原來已失之重心,有時轉因受攻擊而得回復。兩人相打之際,可以進攻之機會,彼此皆時時可以發生,只苦以兩眼不能發現,有時發現稍遲,則機會已過;有時因攻擊之地位及方向錯誤,雖進攻不能發生效力,也是錯過了機會。練推手聽勁,就是重在尋機會,及練習何種機會應何方面進攻。兩眼能不失機會,進攻又能不失地位與方向,便是武藝高超,全不在手腳如何迅速。分別功夫的深淺,武藝的高下,完全在此。若不待機會,不明方向地位,只算是蠻打蠻揪。……」(下略)。

  在這裡,向愷然先生突出地提到兩眼(視覺)在推手中的作用,自然是重要的。但應補充說明,在推手時聽勁(觸覺)尤其更為重要,決不在視覺之下。在打散手時,還得加上聽覺和理覺(思想判斷),四覺並用。雅軒老師就非常強調這「臨敵四覺」在競技中的應用。

  除練拳架之外,推手是太極拳的另一種內容,和拳架是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

  推手按其性質不同,可以分為學習性質的推手與競技性質的推手兩種。兩種推手在形式上沒有什麼差別,但主導思想完全不一樣。學習性質的推手,是研究拳理如何付之於實踐,以提高自己的技術為目的,勝負該置之度外。競技性質的推手,是以取得勝利為目的,兩兵相交,兵不厭詐,虛虛實實,變化萬端,鬥智鬥巧的內容就更多了。

  如只以健身為目的,只練拳架,不學推手,也關係不大。如想探索太極拳技擊功夫的奧妙,則非認真學習推手不可。與高手推,能發現自己的不是與不足,學習對方的優點;與比自己功夫差的推,又可以明白自己的優點和對方的缺點。從而可以糾正自己拳架中的偏差,並繼續發揚自己的優點。拳架中的缺點,在推手中必然會反映出來,想隱藏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不練推手,只能自以為自己的拳架正確,得不到客觀驗證;不練推手,也不知道太極二字在拳中的意義,拳理的內容,也不可能明白。只練拳架,頂多只學會了一半的太極拳。事實上,不學推手,學不好太極拳。

  推手雖以拳架為基本功,是鬆柔功夫的運用,但其中又另有一些方法,非師指不明。特別是初學推手,有一些規則,非遵守不可。不遇明師,總是瞎胡鬧一氣,從鬥力開始,以賭氣收場,無法入門的。

  懂得推手之後,兩手觸覺異常靈敏,無異兩眼之外,另生了兩眼。與人推手時,如對方功夫稍差,我在手上憑觸覺就能知道對方之一切情況,如力量之大小、方向、意圖等等。覺得對方到處都是缺點、弱點,可以隨時隨處進擊。對於對方之來力,也是在極端輕鬆自然的情況下,就引進落空,化之於無形了的。沒有經過長期椎手訓練的人,手上絕對不可能有這種「我獨知人」的能力。這就是拳譜上說的「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的「懂勁」兩字的含義了。

  只有懂勁了,推手時才可以隨時取得主動的地位。才能達到對方不動則已,只要一動就總是被我借力,總是受我指揮的高妙境界。懂勁也沒有止境。你懂勁了,如果對方比你功夫高,他就比你更懂勁,懂得更細緻、更精確,他就取得了「我獨知人」的能力,兩相比較,你就成了糊塗蟲,什麼也不知,只有被動挨打的份兒了。

  練太極拳特彆強調緩慢、寧靜,目的之一,就是為了爭取到充分的時間,好耐心細緻地去做默識揣摩的功夫,去培養,並不斷提高靈敏的觸覺。觸覺越靈敏,懂勁的水平就越高,取勝的把握就越大。拳譜上說,「由懂勁而階及神明」,就是這個意思。主張快慢相間地練太極拳的人,大約就是還沒有真正懂得這個慢字的道理。

  快了,就輸掉了時間,聰明就用不出來,也就無法去做細緻的默識揣摩的功夫。不論松、靜、圓、勻,上下相隨,節節貫串等等,太極拳的原理,都是要很慢才能貫徹到實踐中去的。不慢,也就沒有了太極拳了。既要快練,又還要叫太極拳,別人也不相信了。因為在道理上通不過。

  我們說太極拳可愛,也正是在這慢的條件下,做了很多為一般拳術所想像不到的、影響形質的工作。太極拳比外家拳難,不容易在短期內取得什麼成績,也就正因為要做大量的運用想像力的基本功,且又全是在抽象的體內,不在有形的體外,所以歧途極多。因其不易捉摸也,多勞多得,真要肯苦練、有真傳、有悟性,勞動總會培養出絢麗的花朵,結出碩大的果實。所以,一旦當練太極拳的取得了某些成就的時候,那成就也就會異常令人驚異,令人讚嘆不已,直如鶴立雞群,顯得特別可愛了。

  我認識幾個在這裡的練某式太極拳的,由於他們強凋一趟拳架要在一個高度下練完,推起手來,不考慮對方功夫的高低,一個勁的向前沖,後腳向前蹬的橫力,確是很大。他們的發勁,就是將對方捉住了然後推出去,全靠以力勝人。即使對方功夫差,化不開、走不了,但總是事先就知道大力來了。這就明顯的與拳譜上要求的「人不知我」相矛盾,而成了人盡知我。不論對方功夫高低,一個勁向前沖,這不是主觀又是什麼呢?

  我們重視定步推手,是因為在定步的條件下,可以使腰部得到更為充分的鍛煉,不能偷巧。不論練拳架與推手,在運用腰這一點上,要求一致。但練拳架時,純由自己主動,腰動多動少,也較自由。定步推手時,增加了外來的力量,不會用腰去走化,就很難收到化勁的預期效果,這就強使你學會正確地用腰來走化,腰得到的鍛煉就更多一些。因之,會不會用腰,可以說也是分別太極拳優劣的一條重要標準。對腰善巧利用的程度,可以判斷一個人拳藝水平的高低。至於活步、行步、大等推手形式,雖也同樣重視腰的主導作用,但畢竟因為動了步,擴大了進退的活動範圍,腰受到的鍛煉反而少一些。

  學習性質的推手,是學習將拳理落實在實踐中,是提高質量的好法子。

  一般常見的缺點,是推手的速度太快,每易式式滑過。動作快了,思想跟不上,聰明用不出來,不利於拳理的正確貫徹,不利於發展觸覺,就事與願違了。成了徒有推手的形式,並不能從中達到提高技巧的目的。正如學習書法一樣,非一絲不苟不可。推手速度快了,還容易發展到互相鬥力的歧途上去,那就不是太極拳了。

  因此,學習性質的推手,還是慢一些好,最好慢到大約與練拳的速度相當。太極拳是以訓練思想為主的拳,快了,不能周密思考,所以,拳譜上才提出「掤擠按須認真」,快了,想認真,做不到了。

  至於競技性質的推手,當慢當快,全按客觀情況而定。不必自定框框。

  我們天天練拳架,是為了練出雄厚的基本功。即松、靜、穩、勻、圓,等等。推手是運用這些基本功去作競技的手段,一般說,基本功越雄厚,取得勝利的可能性越大。

  但臨敵的時候,還得加上勇敢與客觀。頭腦冷靜,你的基本功,才可能充分發揮效力。膽小的人,上陣之前,先就輸了。尤其是平日思想方法主觀的人,練一輩子拳,只可能練好身體,很可能完全學不好推手。因為太極拳在應用上,是「因敵變化示神奇」,講究按客觀規律辦事,必須在掃清了主觀思想之後,才看得見太極拳的真容。思想主觀,就易片面執著,就已經不是太極拳。有的人在推手時,老是想去捉住對方的手,或者只會一拉一推,再無其他的辦法了。將變化無窮的競技手段,主觀限制在一兩個手法中,就都是自定框框的表現,是典型的主觀主義。屬於他們的,就只有失敗一途了。

  如果思想方法不如別人,是人的質量差了。基本功即使更雄厚些,也無用,還是會輸給基本功不如自己的。實際上,拳齡的長短,並不能完全說明功夫的好壞。因此,「老拳師」這一稱呼,有尊敬的意思。這說明他老,拳齡長,並不一定是功夫高。青年人肯老實用功,莫驕傲,學好辯證法,就能後人勝過前人,常可以打敗老拳師。

  自然也還有即使青年人努力追趕,也始終打不敗的老拳師在。

  俗話說「先下手為強」,這話並不一定正確,先下手是主觀的,如果對方比自己功夫高,豈不是自找沒趣?太極拳相反,常以靜制動,能後發先至。這是一般人不容易理解的內容之一,因為按常理總是要先發才能先至的。但太極拳的後發先至,和外家拳的不同。

  能後發先至的理由,大約有下列幾種:

  一、太極拳主張「勁以曲蓄而有餘」,隨時都是蓄勢待發,意到即可發勁。不是臨用之時,才先蓄勢後發勁。此即是比一般的打法,少一個準備動作。這至少節省了一半的時間,或者說,至少快了一倍。

  二、在化勁之時,自己處於圓心,使對方在圓弧上成切線滑過,對方之戰線拉長,易失重心或生斷勁,半徑之距離短,發勁可極快而先到。雅軒老師常說,「推手時對方自會送上手來」,就是這意思。

  三、學會了放鬆的本領,而且松得乾淨、松得徹底、沒有牽扯,速度可極快,快到出手不見手的程度。

  發勁的體會發勁是運用從拳架中培養出來的軟彈力。髮長勁和發短勁的方法並不相同。一般是先會髮長勁,功力深一些,才會發短勁。但也有個別人,腳上的彈性好,先會發短勁,稍後才會髮長勁。

  初學推手時,自以為會發勁,其實大多只是用手上局部的力,去推對方一下而已。每每手上還帶著明顯的硬力。這不是太極拳的發勁。

  進一步,會髮長勁。這是全身完整的合力。這種發勁,只有在對方功力不高,還不很會化勁的條件下,才有這種機會。

  再進一步,才會發短勁,只要身勢一沉,即可產生強大的爆發力。用之於競技,這種發勁,容易取得成效,可以令對方防不勝防,造成思想上的震恐,易收口服心服之效。

  我個人的經驗,凡是產生了要將對方打出去的想法時,手上就會不自覺地產生硬力,這就給了對方聽勁的機會。對方知道了,有了防備,發勁的效果當然就不會好。

  聽勁真正靈敏的時候,常常是在無意之間,在注意力集中到腰胯一帶的時候,手上靈敏地探知了對方的弱點,在若干分之一秒內,身勢一沉,順勢發出完整而冷脆的勁來。我特彆強調順勢這兩個字,是說發勁之前,沒有用主觀意識去捉住、卡住、壓住對方,然後用力推出去,而是一種迅雷不及掩耳的靈敏反映。這樣,對方事先才不知不覺,符合「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原則。對方無法化解、招架,這才是我們應當追求的發勁效果。這個「靈敏」,是高度熟練的結果。但是,也有個思想方法在內,一有好勝心,主觀主義就出來了,手上就必然有做作,意念重了,違反了自然的原則,聽勁當即失靈,反易被對方聽勁。每每從想勝利開始,而以失敗告終。所以說好勝心太強的人,學不好太極拳推手。

  練拳架時的慢,正是為了發勁時能快;練拳架時的輕,正是為了發勁時能重,練拳架時的柔,正是為了發勁時能剛。

  慢就是快,輕就是重,柔就是剛。這就是太極拳中的辯證法。

  誰說慢了、輕了、柔了沒有用處呢?

  學習推手,是學習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克服主觀主義的好法子。

  它強調「因敵變化」,反對主觀盲動,反對講手法。它是運用一套完整的太極拳理論來應敵,以一法應萬法。說來有些玄,做來又有些難,但樂趣由此而生,健康由此而得,靈妙無比的功夫,又確是從中誕生的。

  推手是培養觸覺的靈敏度,提高「我獨知人」的能力。是太極拳中研究戰略戰術的「士官訓練」。

  如將推手比為戰爭,那末,粘是遭遇;化是戰略性的誘敵深入,也是儲備反攻的力量;拿是找准了殲敵最有利的地形和時機;發是以優勢兵力,一舉而殲滅之。

  為了保存自己,摧毀敵人,在推手實踐中,得隨時使自己保持靈活而穩定,又隨時給對方添麻煩,使他不穩,這就非要有靈敏的聽勁不可。

  如果出手比對方輕柔,就容易聽對方的勁。只有輕柔才神經反應靈敏。反之,就被動了。這點道理,是初學推手的人,該首先認識到的。

  聽勁,在思想上不能被動,一定要處處意在敵先,既要善於敏銳地發現進攻的機會,還要善於製造機會,在粘中拿勁。

  更為重要的是要解放思想,避實時兼擊其虛。古人形容為如常山之蛇,擊首則尾應,擊尾則首應,擊身則首尾皆應。思想千萬不可執著在一點上,要全面地聽勁,從容應敵,高手應敵是自然而又輕鬆的事,可以說在談笑自若中,就取得了勝利。

  在臨敵鬥爭之際,能毫不緊張,「外示安逸」,這是太極拳的一大特色。

  一、粘勁之妙在於靈拳譜上提出,太極拳的「妙處全在借力」。還能夠做到「人不知我,我獨知人」。其所以能借力和我獨知人的原因,就因為我們練出了一種靈敏的粘勁,充分地發展了觸覺。

  粘勁,在拳譜上有「粘隨」的粘,和「我順人背謂之粘」的粘兩種內容。後一種粘,在楊式太極拳中稱為拿,即在粘隨時迫使對方走向被動挨打的境地,是粘的應用。我們一般說的粘,是前一種,即粘隨的粘。它如膠粘物,不丟不頂,使對方進攻不得逞,欲逃不能脫。因而能通過粘這一特殊手段,了解對方。進而支配對方,打擊對方。

  推手要全面研究的,正是粘的靈活運用的妙法。

  說來只一個粘字,它實是一整套太極拳拳理正確貫徹的結果,與鬆柔、完整的關係尤為密切。因而想在技擊上探索的人,就非走鬆柔的道路不可。這是太極拳以柔克剛的正路。只有如此,才能學到借力的本領與達到我獨知人的境界。否則難免不入主觀主義鬥力的途徑。

  由於妄動後天拙力的惡習難除,達到全身完整的鬆柔並非易事。這是太極拳推手不易產生出高手的主要原因。

  二、化勁之妙在於變要想取得勝利,先要學會不輸的本領。要求得自身的安全,必須學會化勁。

  化勁以沉轉為主,合乎內氣下沉丹田、勁落湧泉的自然法則。以攬雀尾的式為例,設對方來力,我即松腰坐胯,下沉中配以轉腰,退是次要的,則來力自然就化到身外去了。不僅不會因受到對方的進攻而失去平衡,自身因為下沉之故,重心降低,反而使身勢更穩,更為安全了。這是引進落空的一例。

  如平時只在一個高度下練拳,腰胯只習慣於前進後退,這坐胯下沉的功夫,從何而來?在化勁之時,你必然只會退和轉,沒有沉勁的動作,將渾圓的立體動作變成平面上的動作,這就將來力向三個方向分化,減為只向兩個方向分化,那化掉來力的效果,就小得多。且不懂沉勁,重心極易上浮,如對方略施小技,很容易連根拔起。而如果只會退、不會轉,則將向兩個方面分化來力,減為只向一個方面撤退,你只會退,對方則將在「不丟」的原則下,跟蹤追擊,你就會立即被打出去。

  初學推手,不會化勁,對方來力了,只會直線退卻,只有一個方向,所以化不掉對方的來力。認識稍進一步,腰胯可以退中帶轉,則將來力分化為二,由直線變為平面上的曲線,如對方功夫不高,也可能有效。再進一步,腰胯沉中帶轉,輔之以少許的退,將來力分化為三,由平面變為「渾圓的立體」,則來力對你已不能造成損害,這才符合太極拳的原理了。化勁時一般都可以收效。

  化勁的運用,在於向多方向分化其來力。

  從上述的分析,說明太極拳是複合力,是三個方面的力的綜合運用,是渾圓的立體的。只有在功夫的實踐中,有了親切的感受,明白了這個道理,你才真正地懂了太極拳推手了。

  凡講手法、講著數的,對力的認識,大多停留在線與面的認識上,無轉圜之趣,所以辛苦多,樂趣少。很多學太極拳的,只要一進入推手以後,就進入了一個廣闊的立體空間,它的變化多樣,無窮無盡,樂趣也沒有窮盡,所以琳琅滿目,容易入迷,沉醉在拳里,樂而忘返。這可能正是很多人「但願長醉不願醒」的原因。

  三、拿勁之妙在於堵這裡談的拿,不是擒拿,擒拿是外家拳的手法,手法是顯而易見的。更不是將對方用大力捉住、卡住、壓住。有的人就正是這樣先將對方捉住,然後推出去,這不是真正的太極拳。因為拳譜告訴我們要「人不知我」,哪有先去捉、卡、壓,對方還不知道的?何況真正有功夫的人,不可能被你捉住,你去一捉,倒是自己送上門去,反給人以發勁的機會。楊式、吳式太極拳就沒有此法,也反對這種拙劣的手法。

  推手中的拿,是指的拿對方的勁道。從外形上,是不易看出來,甚至是看不出來的。妙就妙在這種拿,可以拿對方的勁道於不知不覺之中。勁道被拿,是毫無反抗餘地的。其所以能如此巧妙,靠的是粘勁,即高度靈敏的觸覺。

  明白了化勁的道理,要說清楚拿勁,也就容易了。

  前面談到化勁之妙,在善於分化來力。拿勁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我們有了靈敏的聽勁,就能在粘隨中,隨時堵住對方勁路的轉化,不讓他組成複合力。他想由一力的直線轉換為平面中的曲線時,就堵塞住他勁路轉換的方向,不讓他走曲線。如他想由兩力的曲線變為三個方向的力組成的立體時,我又堵住他的一力或兩力,不准他組成立體。高手之所以高,就在於聽勁靈敏,不論對方想如何化解,總能破壞他的美夢,從而迫使他處於化不了、走不脫的絕路。再順勢陡然擊之,就是發勁了。

  四、發勁之妙在於隨拳譜上說:「發勁須沉著松凈,專註一方。」專註哪一方?作者沒有說。這裡就得用另一句「妙處全在能借力」了。要想打得妙,必須借力打,跟隨其進或退的方向打,每每能出現精彩鏡頭。

  發勁通常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在對方身勢不順的時候,雖能擊敗對方,但以對方根力還未動搖,仍有反抗餘地,即使能將其打出去,每每不會幹凈利落,打的一方,也因有頂撞,顯得拖泥帶水,挨的一方也「不痛快」,「費力不討好」。另一種是拿準了勁道,找准了重心,搖動了根力的時候。這時對方毫無反抗、化解的餘地,隨其進或退的方向發勁,將身勢一沉,順勢一擲,對方一飛就出去了,不僅發得遠,挨的人既驚心動魄,還覺得乾脆痛快。打的人因為聽准了勁,借好了力,覺得毫不費力,打得輕鬆自在。由於全身鬆柔自然,還會出現瀟洒的優美姿態。挨的人可能嚇出冷汗,六神無主;但發勁的人確實實在在是一種藝術享受,稱心如意極了。

  五、找明師去對於太極拳推手聽勁的靈敏、化勁的巧妙、拿勁的準確和發勁的神速而效果精彩等等,都很令人驚奇、讚歎、羨慕而且神往,但又無法理解的。其實,也並不神奇。按上述粘、化、拿、發的順序,倒說轉去:精彩的發勁,是因為有準確的拿勁;其所以有拿勁的機會,是因有使我們自身安全不至於輸的化勁;巧妙的化勁又是從靈敏的觸覺,即粘勁中來;粘勁從全身的鬆柔中來;鬆柔從拳架中來;高質量的拳架從明師來,明師從優良的傳統中繼承而來。

  -步錯,步步錯。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尊重傳統和找明師的理由。

  「夫為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道德經》二十二章

  內家拳都深奧莫測,如果不虛心探討,持之以恆,短期內決不可能有什麼成就。前人凡稍有成就者,大都付出了畢生的精力。

  太極拳研究勁道,講究聽勁細緻、準確,確是大有奧妙。如果認識不足,很易誤入歧途,有不少難以逾越的障礙。

  太極拳比很多拳都好,但比很多拳都難。好處和難處同樣都多到一時難以說盡。正因為好,學的人特別多;也因為難,有成就的特別少。

  正規練過幾年太極拳的人,相逢都說,「太極拳實在可愛!」對它的好處,讚不絕口;心知其難,但很少將難處掛在嘴邊。接著說是「來!來i來!推手!推手!」在一片祥和氣氛中,就去交流技藝去了。

  自從外行搶走了推手的金牌以來,太極拳界,一片嘩然。這裡對學術風氣之不正、比賽規則之不盡合理,都暫可置之不論,剩下的就是:太極拳的確是一門難學專科。它難學,更難成。望大家都來認真地研討,正確地對待這一特殊的文化遺產。不是搶走了金牌,就可以改變太極拳的學術性質的。得到的是噓聲,太極拳卻什麼也沒有失掉。如果王宗岳、楊祿禪九泉有知,定會為我們這些不肖子孫而痛哭流涕的吧?]

  在太極拳推手中,究竟要追求一種什麼樣的風格?或者說真正的推手該是什麼味道?什麼感覺?怎樣的內容才是合格的推手?·

  在陳微明的《太極長拳》一書中,有《太極拳名人軼事》一則,末尾有這樣一段話:

  「余從澄甫先生學習數年,澄甫先生曰:"世間練太極拳者,亦不在少數,宜知分別純雜,以其味不同也。純粹太極,其臂如綿裹鐵,柔軟沉重,推手之時可以分辨;其拿人之時,手極輕而人不能過;其放人之時,如脫彈丸,迅疾乾脆,毫不費力;被跌出者,但覺一動,而並不覺痛,已跌丈餘外矣。其粘人之時,並不抓擒,輕輕粘住,即如膠而不能脫,使人兩臂酸麻不可耐。此乃真太極拳也。若用大力按人推人,雖亦可以制人,將人打出,然自己終未免吃力,受者亦覺得甚痛?雖打出亦不幹脆。反之,吾欲以力擒制太極拳能手,則如捕風捉影,處處落空;又如水上踩葫蘆,終不得力。此乃真太極意也。』其言之精如此,余試之誠然,不能不令人佩服矣。」

  先師李雅軒在書信中曾一再提醒我:「練功夫第一要緊是要聽話,如憑自己的想法,練不好。所以成千上萬的練太極拳功夫的人,大多走錯了路也。」又說:「松這個要領,本是太極拳中常見,就因為他未真松,未松到家,所以十年八年找不到真太極拳味來。』他還明確指出;「某家的功夫,還是有形的東西,筋骨肌肉上的力氣也。楊家拳是無形的東西,是神氣意念上的功夫,也是玲瓏剔透的功夫,這才是最上乘。不過一般人無此智慧,學不到手。

  「我以為大松大軟,神明感應,莫測變化,妙用無窮。我不認為大松大軟了,就不能對付對方之來手。』

  上述前輩對太極拳的見解,對我們今天的太極拳愛好者而言,具有方向性的指導意義。特別是那些外行而又來太極拳推手中搞豪的先生們,更望能虛心聽聽前賢的意見。

  以上述理論作明鏡,來照照現在的太極拳,就難免不使人汗顏。究竟是什麼變了?是拳的質量差了?還是人的質量差了?是進步了還是倒退了?聰明的讀者:你能回答嗎?

  煮酒熬糖,各是一行。還是各安其業為好!

  在眾多的拳術中,太極拳理論特殊,別具一恪。

  凡拳,無不以力量勝對方。而太極拳卻以智慧勝之。而這智慧,突出表現在打法上的棄著尚勁。將簡單的「打」,深化為聽勁指揮下的「粘、化、拿、發」。將武術由粗獷變為細緻了,由簡單變為複雜了,由膚淺變為深奧了。不僅使「以柔克剛」、「無為無不為」的道家理論,成了生活中可以見到的現實,而效果更驚奇,自身也更安全了。

  由於對聽勁的研究深化,反過來又使只講著與尚力的拳,在理論上顯得淺薄乏味了。這就是很多學外家拳的人,後來轉向學太極拳的原因之一。

  既然太極拳主張以柔克剛,要使對方的力量無用,它本身就一定要丟掉一切硬力,松、柔、聽勁等功夫,才能慢慢增長。硬力不去,柔勁不生。硬力與聽勁是矛盾的。既有硬力,又說自己會聽勁、會推手。誰信?

  我們在生活中,用大力成了習慣,丟不掉硬力,而主觀主義又難以克服,學了兩年太極拳,就認為自己已經很鬆柔了,實際上經不起檢驗,遠遠沒有鬆柔,不是知道了就做到了。

  太極拳難學,突出表現在推手上,以柔克剛、以弱勝強,本就違反常理。要使這反常的理論,在實踐上成為現實。就非有超乎常人的大智慧不可!要達到「妙處全在能借力」,要「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要「人不知我」,要使對方有力無處用,沒有大智慧,僅靠氣力大,行嗎?

  要練到全身鬆柔,已經不易;要鬆柔得均勻,尤其困難。我們在觀看別人推手時,會見到功夫高的人,動作很小,輕易就化去了對方的來手;而功夫差的,動作很大,還是化不開、走不了。這其中的奧妙,就在於鬆柔得均勻與否。亦即全身鬆柔的完整程度有差距的緣故。還要熟練到使鬆柔在推手之時,成為一種條件反射,或成為某種潛意識,只要一與對方接觸,立刻就能不丟不頂,因勢利導,既客觀而又處處意在敵先,充分發揮聽勁的優勢,在思想上控制對方的勁道,但絕對不是用大力去控制。這些都不是重視力氣的人,所能想像其奧妙於萬一的。

  但我們也要看到,太極拳雖有高深韻理論。是高級的武藝,但凡是越好的技藝,學起來也就越困難。世間的事,總是沒有什麼便宜可討的,既要有明師引路,還得有一定的學習環境,至少也得十個、八個志同道合的拳友,成為朝夕切磋琢磨的夥伴,在老師的言傳身教下,在拳理的正確指導下,細心研討以柔克剛的巧妙,隨著拳理的逐漸落實,對拳的認識日新月異,功夫自然會日漸增長。一進入巧妙的藝術領域,學了武。健了身,修了德,受用一生,其樂無窮了。

  學太極拳是學習和掌握那一大套特殊的用柔勁的方法,推手是那一大套方法的運用。沒有前者,就沒有後者。沒有拳架的功夫,就學推手,頂多也只能勉強像推手的形式,不可能有推手的內容。

  推手比賽,是功夫層次上的較量,較量的是掌握拳理的多少。絕不是氣力。由於這一大套方法掌握不易,不是短時期內就能以柔為剛,也就是說,用大力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都還能打敗學太極拳者。

  太極拳是一種大器晚成的拳。從拳論上、從道家的立場上看,是為了「欲天下豪傑延年益壽,不徒作技藝之末也」。對延年益壽之外的武術那一面,是有點鄙薄的意思的。事實上,很多人(包括作者)練拳就的確是為了延年益壽。研究推手,不過是為了提高興趣,加深對拳的認識。如有了爭強鬥狠之心,先就喪了德,於養生不利。但太極拳這一大套特殊理論,以柔克剛,粘連綿隨,松沉軟彈,又的確寓有高深的功夫在內,儘管不是輕易、短時就能得到,但以其中樂趣極多,很是好玩,所以很多人愛拳如命。只可惜世間聰明人、不怕吃苦的人,畢竟不多,明師又實在太少,如陽春白雪的太極拳這一名山,登上山頂者終究還是寥寥可數!

  不過,有一點值得重視:

  當我們在與功夫比自己低者推手時,常會發現自己不過是在按拳理走、化,不知怎的,對方就站立不穩了;自己並未用力去壓、去逼對方,對方就常常無法走化,顯出明顯的敗勢來。

  這就是道法的自然的勝利。勝人於不知不覺之中。這就是太極拳之所以勝過很多拳的地方。它不需要用力。由此,可以推論:有力的、主觀去卡住、壓住對方的,就不是真正的太極拳。

  化勁,是曲線的勝利,是以柔克剛的勝利。

  發勁,是松、沉、軟、彈的勝利。

  但,都屬於聽勁的勝利、智慧的勝利。

  外行來搶金牌的事,我們可以仿「只見金。不見人」的古例,是只見金,不見拳。

  為什麼反對鬥力?鬥力就喘氣,不利於養生,違背了太極拳要使人長壽的目的;鬥力就觸覺不靈,不利於聽勁功能的發揮。太極拳中一切克敵制勝的技巧,如粘、化、拿、發,都只有在極輕靈的條件下,才可能得到最好的發揮。用力越大,聽勁越不靈.動作也不靈。「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輕才靈。「發勁須沉著松凈」,松得不幹凈,尚且不可,更何況有意鼓勁、鬥力!今天很多人就是不相信,說什麼「發勁之時,不用力,怎麼能打出人去?行嗎?」

  我可以明確地回答:「行!不是用蠻力打出去的,而是用極快的速度打出去的。速度越快,能量越大、打得越遠。」

  用大力才能打出人去,是一般人的常識。太極拳是超越常識以上的大智慧。沒有經過長期輕靈、鬆柔、沉穩地盤架子,認識就只能停留在一般人的常識上。這就是學體育和外家拳的人推手只會鬥力的原因。

  太極拳是中華民族智慧領域裡一片錦繡成堆的花園。目前未受到應有的珍惜,且被扣以「趕不上時代」又還「沒有進入對抗行列」的帽子。看來,大有不將太極拳改造成西洋體育,不會歇手的樣子。

  太極拳中充滿了我們古老文化中無窮無盡的智慧,這智慧的光環,正擴大到世界上很多國家,作為中國文化的一種形式或象徵,可以說有了全球性的群眾基礎。它不像柳絮,更不是楊花,不是一陣風就會颳得不見蹤影了的。

  從太極拳的角度,看「內練一口氣」這一諺語,不如「意氣君來骨肉臣」更為準確。內家拳都是意氣並重的拳,太極拳更是如此,肢體是從屬地位的。凡推手有點修養的人,就知道太極拳確是重視了意氣的含蓄性、抽象性、空靈性、全面性,拳的功夫越高,精神上的修養也就越高。思想上對拳的領悟正確了,功夫才會跟上去。力大的人,其慣於用力的習慣就成了功夫進步的絆腳石。所以,凡學內家拳,都強調要悟性好,因為它是漸悟法門,都是開發智慧。而智慧的開發。又沒有止境。

  這就是內家拳令人神往的原因吧?

  很多學體育和外家拳的人,到了一定程度,年紀輕輕,功夫就很難再有進步;有的已弄得一身是傷,吃不消了……罩在科學訓練的帽子下,其實有並不那麼科學的一面。有的人,不滿足於他的不健康的現狀,要到太極拳中來探索,來醫傷,本是正常的事,但治病必求其本,先要端正對太極拳的認識;不能認為太極拳只是拳術或體育,要看到它是內家拳,要看到它們之間的根本差別:用的是不同的方法,走的是相反的道路,追求的更是超出常識範圍的結果。

  如果帶著一腦袋外家拳和西洋體育的觀點,想來順便揀點太極拳便宜,揀去的肯定只是太極拳中應揚棄的垃圾。

  高明的軍事家,能指揮、調度對方的軍隊,使其被動挨打。對方的軍隊能受我指揮、調度嗎?孫子兵法上不是有「攻其所必救,救其所必攻」嗎?太極拳的「妙處全在能借力」以及「因人為法」的戰術,就是孫子兵法的具體運用。

  今有人見不及此,看不見太極拳中蘊藏的無限智慧,反而提倡鬥力。人的力量不如獅、虎,更不如大象,但站在獸籠外面欣賞的,終於是力量遠不如它們的人;可見力大之不足恃,不可取,更不足為法。人,該珍視、發展自己的智慧,才是真正大寫的人。

  太極拳的特別可愛,就在於它創造了一條鄙棄鬥力,而靠開發智慧來取勝的道路。

  鬥力,只能通向獸籠的窄門。

  而「因人為法」、「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推手,才是上升到智慧天堂的樓梯。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談勁

  由於太極拳揚棄了外家拳的手法,研究內在的勁道,於是出現了粘勁、化勁、拿勁、發勁、掤勁、長勁、短勁,等等,一大批傳統的名詞。總是有些人喜歡隨意創造新名詞的。

  太極拳中,究竟有多少種勁?眾說紛紜。對每種勁的解釋也很不一致。因為內勁抽象,練法又多複合動作,有的確實不易解釋,何況每人的理解各自不同,也很難一致。

  例如,什麼是掤勁?就很難作一簡明的解釋,將來一定會為難編《武術名詞詞典》的先生們。有的人解釋為:

  「掤勁是通過長期的認真的對太極拳和推手的練習,練成一種似松非松、柔中寓剛、靈活而又沉重、富於彈性和韌性的勁,具有粘、化、逼、捆作用的勁,也稱作內勁,」還引用了某地某同學總結為「太極是掤勁、功作走螺旋」的結論。

  這兩種解釋,都很片面,不能概括掤勁的實質。至少,與高手的掤勁不相符合。

  如果說「是松非松」、「沉重的」才是掤勁,那麼與雅軒老師推手時,只覺他大松大軟、空無所有,只能極輕微地接觸其皮膚而已的勁又是不是掤勁呢?其時也並不覺得他有韌性,更何況「沉重的!只覺虛了、空了、摸不著勁了」。這又還算不算掤勁?如果說他沒有掤勁,為什麼又奈何他不得?為什麼他總是勝利呢?

  說「太極是掤勁,動作走螺旋」,更不準確。太極拳哪是掤勁就能概括得了的!說太極是沉勁,倒來嘗不可;說它只是粘勁,我看也未必就錯。螺旋是有一定規律的圓形連環,說太極拳是以走各種各樣韻弧線為主,也走直線,才更為切合實際。

  至於說:「內勁越沉,推手時威脅對方的力量越大。」這只是初步功夫對初學推手而言。「人不知我」才是高手。「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講氣力大不是太極拳的正道。「妙處全在能借力」,能運用並發揮我們靈敏的觸覺,去控制對方的勁道,以小力勝大力,以柔弱勝剛強。這才是我們學習太極拳的人努力的方向。

  說「掤勁也稱作內勁」。、擠、按等勁成了外勁了么?如果都是內勁。又何必特別指明「掤勁也稱作內勁」?這不是邏輯混亂、自造矛盾嗎]

  我思考再三,費時多日,才作出了「掤勁是靈活的、成弧形的、既可以化掉來力,也可以反彈出去的柔軟的粘勁」的解釋。這樣長的歐化句子,很多人定會搖頭,我自己也不滿意,但很難壓縮了。即使這樣,也早已捻斷數根須』了。質之海內名家,不知然乎否乎?

  內勁的大小,不能憑主觀感覺,說「內勁越沉,推手時威脅對方的力量越大」,其實,這是對方犯了頂勁的錯誤。如果對方在行,他懂得不丟不頂,不受你的力量,請問威脅又從何而來?內勁越沉,不是更使對方容易聽勁嗎?

  兒時在鄉下,多的是水田,喜歡玩稀泥。玩膩了,就用泥來打仗。它顯示出開花彈一般的威力。打中了,還可以粘在對方鼻子上,久久不會脫落。用石頭打仗的時候也有,那就決不會粘住了。

  硬的東西不粘。從中可以悟出柔軟的東西才粘的道理。這也就是為什麼太極拳要用柔勁的理由。

  太極拳研究的,主要就是粘勁。如何才能使粘勁達到高水平,乃是我們終身奮鬥的目標。

  其它各種名目繁多的勁,都只是粘勁的不同用法。

  粘是鬆柔了、觸覺靈了的結果。如膠粘物、如郵票貼在信封上,使自己與對方相貼,在不丟不頂中聽勁,這是粘的實質。

  粘是掌握敵情的重要手段。

  松得好才粘得好。能粘,才能充分發揮觸覺的靈敏度。靈敏從松、靜中來。不輕,也決不可能松,都是從拳架中練出來的功夫。拳理是個自成系統的完整的整體,必須統統落實在拳架上。拳架的質量有高低,每個人鬆柔的水平也不等,粘勁的靈覺也就因人而異了。

  初學推手,一般都粘得重,想輕也輕不了,有雙方骨頭相抵的感覺,實際上還是頂。進一步,能夠稍輕,骨頭不相抵了,只覺是肌肉接觸。高級的粘,只在皮膚上接觸。水平越高,接觸越輕、聽勁越靈、越易控制對方。

  粘是雙方接觸的感覺。功力有深淺,內勁有大小,質量有軟硬,粘味不盡相同。「不丟不頂」就成了通向高成就的獨木橋。

  細察拳譜,其中絕大部分,是在談鬆柔、說輕靈、講完整,因為只有這樣,才可能訓練出靈敏的高質量的粘勁來。

  粘勁是太極拳的一大法寶。高手只要輕輕一粘,即可完全控制對方,使對方東倒西歪,站立不穩,如醉漢一般,令人瞠目結舌,有大禍臨頭,命如懸絲之感。雅軒老師就有這種本領,令人叫絕,更令人神往!哪是什麼「內勁越沉,推手時威脅對方的力量越大」呢?!

  推手中的掤、、擠、按,大中的采、挒、肘、靠,普通被稱為八種勁,它們在形式上有明顯的不同,其實只是粘勁的八種用法。把它們稱為太極拳八法,還比較恰當些。

  太極拳運用柔勁,決非硬勁;是內勁,決非明勁。內勁是看不見的。硬勁、明勁顯而易見,嚴格說,是硬力,不能稱為勁了。

  掤、等八法在運用的時候,多是粘勁、掤勁、沉勁的組合,實際上是混合勁,並非各勁單獨地使用。

  在競技中,太極拳強調柔化,很歡迎對方送上門來,並不主張盲目地搶先進攻。前輩們創造了從應敵到取得勝利的一套完整訓練方法。即粘勁、化勁、拿勁、發勁四個過程。這是隱藏在八法形式中的實戰內容,是太極拳中的精髓。內勁不柔的,大多隻得到了形式,無法進一步地去取得高度成就。

  粘勁是接觸、了解敵情。

  化勁是化掉來力的意思。講究引進落空,使對方的進攻失效。

  拿勁是化掉來力之後,跟蹤對方的勁道,使其走向危機的手段。

  發勁是找准了對方弱點,集中優勢兵力,發動反擊,取得輝煌戰果。

  我們在粘、化、拿、發中,極為細緻、永無窮盡地研究內勁,如登名山,如游名園,一步一景,不僅應接不暇,更使人留連忘返,成了拳迷。但是它太抽象、太細緻、太深奧,智慧不足、功夫不夠、師承不高,如入寶山而空回的很是不少。所以通過學拳練好身體的,為數極多,而在技擊上取得成就的則就較為鮮見,乃因為內在、外在的條件,要求得太多太高了。

  現在來談談掤勁。

  練拳架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求得全身的鬆柔和各關節的高度靈活,可見掤勁決非硬力。

  推手的原則,是在粘連中引進落空,捨己從人,不丟不頂。又可見掤勁決不是用力去抵抗住對方,拒敵於門外,應該歡迎對方進來才是。兩力相抗即為頂。頂是剛勁,正是要用柔來克制的對象。又可見掤勁決非硬力。

  從上面的分析,說明推手只能用柔勁。兩方都用柔勁,又誰克誰?相比之下,誰的粘勁質量高,聽勁能力強,鬆柔得完整,就一定是勝利者。自然的化勁,不過是全身極柔軟的巧妙運用。精彩的發勁,也全從柔軟轉化而來。拳譜上不是告訴我們「極柔軟然後極堅剛」嗎!

  因此,掤勁只能是靈活的、成弧形的、既可以化掉來力又可以反彈出去的柔軟的粘勁而已。

  不少的人,由於誤解了掤勁,以頂為硼,以抗住對方為掤,結果事與願違,使想學好太極拳的願望落了空。辛苦練拳一生,落得個內勁不柔、粘勁不好、拳味不對的下場,是很令人惋惜的。

  這裡著重分析了掤勁,其餘的,讀者舉一反三,不難意會了。

  推手中的發勁有幾種?

  從外形看,發勁的方式多種多樣,但實質上只有長勁和短勁兩種。

  長、短是指力量在對方身上起作用的時間而言。

  初學發勁,或沒有得到沉勁的,都只會髮長勁。水平較高,或懂得沉勁的,才會髮長、短兩種勁。

  發勁以快為上,要使發勁取得滿意的效果,不能事先讓對方發覺。真正精彩驚人的發勁,是在明勁徹底丟掉之後的神經上極快、極靈的反應。要功夫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才可能產生。決不是一般還有明勁的用捉著、卡著,然後推出去的所謂發勁可以比擬的。

  如果明勁未丟盡,發勁每每遲緩,容易被對方化掉;或者對方功夫差,化不掉,但事先一定會知道,也不會佩服你的。

  長勁是以後腳向前蹬為主要動力,依節節貫串,由下而上,順勢湧出的勁。由於力的作用時間長,能將對方擲出很遠。優點是不會使對方受傷。對功力不深、腰胯不活的初學者,可多用長勁。

  短勁是快速的彈力,與壓縮之彈簧突然彈出之原理相同。由於時間短、速度快、內勁整,產生出極大的壓力與震撼神經的力量。能入里透內,可以使對方驚惶失措,打倒的時候較多,輕則嚇出冷汗,甚則當即昏厥,乃是徹底擊敗對方的好法子。對功力不深,或身體不壯的,最好不輕率發短勁。一旦造成內傷,醫治起來費時費力,相當麻煩。高手發短勁,還可以掌握輕重的份量,考慮對方的耐受程度,不超過份量,而水平一般的就很難做到了。冷勁,冷是冷不防的意思,是更為快速精彩的短勁。

  截勁是接對方來力而轉換方向發勁,或對方勁還未發足,我以更快的勁將其堵回去。這要功夫較深的,才做得到。

  至於硬勁、僵柔勁、松沉勁、輕靈勁、虛無勁,是雅軒老師按學習太極拳的歷程分出的五種勁道。可惜,明師畢竟不多,拳理抽象難懂,一般學拳的認識未必真切,實踐功夫又不夠,大多停留在前兩種勁道中,能進入到第三種勁道的,已算是功夫較好的了。到第四種勁道的,就更為難得。要到虛無境界,方是爐火純青的大成就。世間就不易多得了。

  太極拳的理與用

  --兼與王善德先生商榷

  1987年第2期《武魂》發表了王善德先生《太極拳「鬆柔」才是正品嗎?》一文,為了共同提高,就下面三個問題與王先生商討。

  關於太極拳的「正品」說

  王先生在《太》文中說:「太極拳是道家哲學在養生與技擊方面的實踐功夫。」但又說:「因為張先生對什麼是"無為無不為』和"以柔克剛』都不真正了解,才把"似柔非柔』,"似剛非剛』和"剛柔相濟』等太極拳理論理解為"五陰五陽』和"半軟半硬』等;才把自己的"太陰說』說成是太極拳的正宗功法。」很顯然,王先生反對太極拳有正宗的說法。

  我們知道道家的重要典籍老子《道德經》里明明說「柔弱勝剛強」(《道德經》三十六章),又說「夫為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道德經》二十二章),又說「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道德經》六十四章),這不都是強調陰柔一面嗎?就太極拳而言,首先打開太極拳局面的楊式太極拳根據太極拳老譜,特彆強調「極柔軟然後極堅剛」(見十三式行功心解),實際就是「積柔成剛」的理論,這就與道家哲學思想完全吻合。那麼,與道家哲學思想吻合,說它是「正宗」或「正品」,不符合這個理論的,照理根本就不應該叫太極拳,而對硬要充數的,那就只能算「副品」或「次品」了,這也應是很明顯的道理。

  關於辯證法的問題

  王先生在太極拳理論研究中引用了辯證法。太極拳在王先生的觀念中,彷彿是只要在盤架子時有剛有柔,就是剛梁相濟;在打手時,總是柔化剛發,即是太極拳的辯證法了。對於太極拳的剛和柔,當然可以說是矛盾著的兩方面的對立統一,但矛盾總是不斷轉化的,並且轉化是有條件的。在轉化過程中,又總是有主次之分。王先生講「無為無不為」,認為無為是陰柔,無不為是陽剛,結果把陰陽柔剛等同起來。他忽略丁「無為」是主,「無不為」是從。換句話說:「無不為」是以「無為」為條件的,一定要在「無為」的基礎之上才可以有「無不為」,才可以以一法應萬變。所以,高明的武術家臨敵之際,總是全神渾照,八面周燭,照而無照,無照而照,使對方無所措。而高明的對手遇此情況,則又必須以虛招引使對力專註一面,而忽略其他,乘此以擊之。這都說明「無為無不為」的辯證關係。

  王先生「柔化剛發」的提法,把太極拳的範圍大大縮小,非常錯誤。難道化勁都是柔,發勁都是剛嗎?試問太極拳在博擊時,用粘勁走粘相連,引進落空,使對手自己跌出,不可以叫柔化柔發嗎?所謂「捨己從人」,怎麼可以以「柔化剛發」自限。有些太極高於,打手不見手,有「虛空」境界,使對方捕風捉影,你從哪裡分別剛柔呢?

  楊式太極拳在盤架子時,特別注重一個「勻」字。澄甫先生常說;「無論快慢,總要均勻。」在練習推手技擊時,初步總是用粘連不斷的勁與對方周旋,不管動作怎樣變化,仍要維持其粘連。這就是辯證法中所謂的量變過程。大家知道太極拳要靜。但如何靜?道家的《陰符經》下篇說:「自然之道靜,故天地萬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陰陽勝。」這一「浸」字最妙,人不盡曉。陸潛虛注曰:「浸者.漸漬不驟之意……夫陰之勝陽與陽之勝陰,皆自漸進。」可見浸是一點一滴的變化,使人不易覺察。太極拳練習盤架子,由極柔而致極剛與打手初步的用粘連不斷勁,不丟不頂,都是「勻」的妙用。正如十三式歌中,「得來不覺費功夫」,即是指盤架子說的。而「靜中觸動動猶靜,因敵變化示神奇」,就是指打手而言。凡彈、抖、截諸勁,要發到恰到好處,則要求在粘連基礎之上,也就是質變之前,必有量變,也就是一般所說的「柔化剛發」。

  太極拳的體用

  武術就講體用。楊式太極拳的體,就是盤架子,主張「極柔軟然後極堅剛」;楊式太極拳的用,是打手技擊,主張「陰陽相濟」。王宗岳太極拳論原話是「陰陽相濟,方為懂勁」,而不是剛柔相濟。剛柔不能代表陰陽。因剛柔實質上僅是力度變化而已,而陰陽還包括真假、虛實等含義在內,針對打手所說,不能與練體盤架子混為一談。

  太極拳打手,必須陰陽相濟。王宗岳先生說:「欲避此病(指雙重,也就是對抗力),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陰陽相濟」,又說:「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走與順是陰柔,而粘與背則屬於陽剛。在實戰打手中,就指進攻退守而言。故掤、是走化、是退守、是柔、是陰;擠、按是發放、是進攻、是剛、是陽。

  以上諸多說法,目的在於共同提高,還望大家切磋。

  對鬆柔的探討

  太極拳是道家哲學在養生與技擊方面的實踐功夫,以柔為體,也以柔為用,主張以柔克剛。高度成就要達到無為無不為,這就有點玄了。它內中確實蘊藏著深刻的哲理。這是它不易為人所理解的原因。

  因此,凡是違反了鬆柔這一條原則的,都不能稱為太極拳,至少不是「正品」。

  鬆柔是太極拳的靈魂。終我們一生,也不過是不斷努力追求更高度的鬆柔而已。

  一般人所謂的「放鬆」,在拳中稱為懈,是一種拳病。在熟睡的時候就是懈,不是我們所要求的鬆柔。在拳中除了高度柔軟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條件綜合在一起,如穩、慢、圓、勻、完整和想像力等。

  太極拳要求的放鬆,只能是在儘可能少用力的情況下,通過思想意識的作用,來逐漸達到最大限度的柔軟,是從輕走向松的。凡是習慣於用大力的,就永遠不可能鬆柔;對鬆柔的理解,容易發生偏差。實踐起來多障礙,也多歧途。真正鬆柔了,要令人感到柔若無骨,才是對的。

  從我們練太極拳的人看來,一般人都是僵硬的,不僅向軀幹遠遠不松,四肢也不松。就原因,大概一是缺乏柔軟的訓練;一是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硬力的結果。

  我們可以將柔軟看成是一種人人應有的本性。它本是與生俱來的。在嬰兒時,一身柔軟極了,無奈後來給生活、工作慢慢地「改造」得僵硬了。我們學太極拳,就是用一套特殊的理論和方法,把僵硬了的身體又改造轉來,使它永葆嬰兒時的柔軟靈活。俗話說,「返工的活路不好做」。這工程的確「浩大」而艱巨。一要明師指教,二得流不少汗,三還得費些心血動些腦筋。萬幸的是,苦中有樂,而且其樂無窮。否則,真要令人望而卻步,寧肯僵硬一輩子了。

  如果從小的時候(十歲左右)就開始學太極拳,天賦的柔軟還未喪失殆盡,上述的「改造」還未完成,無需做大量的返工工作,可只在柔軟的基礎上,繼續增加其柔軟的程度和提高其柔軟的質量,無疑地,定會多誕生一些太極拳高手出來。

  太極拳要求的柔軟,是各關節靈活之後,互相巧妙地配合,互相呼應。而不是腰要彎得如何低,或要反向後彎(如雜技演員口可以銜花之類),也不是腳要蹺得如何高,而是要全身的配合要恰到好處。這說來簡單,多少人辛苦練拳一生,都未能取得成就,真不知磨死了多少英雄了!

  按楊、吳兩式太極拳,都很強調以柔克剛,在技擊上以一法應萬法,一律歸之於聽勁。只有全身輕柔了,重心才會降低,應敵的槓桿力臂越長,越能收到省力的效果,自身也才會越穩,觸覺才會越靈,聽勁才會準確,才能化勁令人不知,發勁使人莫測,才能出現精彩的打擊效果等等。可以說,太極拳中的一切巧妙和健身的效果,都是由鬆柔而生,或從鬆軟轉化而成。這既完全符合以柔克剛、無為而無不為的原則,也符合唯物辯證法,按客觀規律辦事的原則。從理論上說,確實很高,但是它太難,不容易鬆柔得合格。所以向來都認為太極拳高妙難成,成則無與倫比。

  正因為它短期內難出成果,急於成「楊無敵」的心又太切,一般人認識不真,就想抄近路。例如,先前學過八卦的,就將八卦塞進太極拳中,認為「太極拳凶,加上八卦豈不更凶!」學過炮捶的、羅漢拳的,其他硬功拳的,統統往太極拳里塞,太極拳的名目就一天天多起來,什麼五行太極、八卦太極、羅漢太極之類,弄得太極拳面目大變,千家萬戶,真假難分、名實不符。這是太極拳的厄運。

  假的,有力的在外行看來,常比真的好看些。

  柔柔的,樸素的才是真的。

  因此,凡是有利於全身放鬆的方法,都能促進功夫的進步。一切用力導致緊張的方法,違反了「輕」的原則,都對學拳不利。

  會了太極拳,就能隨時隨地運用太極拳的原理,細緻地對待一切工作,有助於克服主觀主義。在日常生活中,能以整體的力去替代局部的力、以軟彈力替代撞擊力、以柔勁替代硬力,能事事如此,才算真的懂了太極拳了。我們將少受一些不必要的辛苦,享受到更多的樂趣,生活就更為可愛了。真是一通百通呵!

  事物總是有利就有弊的,學會了太極拳鬆柔的本領以後,也有缺點,大概有下列三種:

  一是在街上走路,如果無意之間與人相撞,就和推手發勁,-樣,會將對方撞出老遠,甚至還會倒地,因為一般人是氣浮於上,上重下輕,沒有根力的。對方很可能認為你是有意肇事,得趕緊賠禮道歉,收拾殘局。

  二是如果自己不慎,手、腳撞在門、柱、傢具等物,此時不能借力了,反作用力太大,就痛不可忍。比沒有學拳的,要痛得厲害的多。

  二是懂了一點放鬆之後,一身很舒服。這舒服本是有益於健康的最佳心理因素,但學識淺薄的人,就認為太極拳功夫他已經全部得到了!大有當今天下,捨我其誰之慨!不僅自滿自足,甚至自高自大,目中無人,驕傲起來、一身長刺。其實,這只是眼力差,是一種錯覺,是太極拳好,並不是自己功夫好。真有功夫的人,永遠不會驕傲。

  《隨園詩話》中說:只有天才,才會虛心。雖然是正話反說,看來不無道理。

  松與懈拳潛上說「發勁須沉著松凈」、「極柔軟然後極堅剛」,可見松要松得乾淨徹底,發勁的效果才會好。但局部的鬆柔較易,要全身鬆柔得均勻則極難。我們認為越鬆柔越好。這正是我們長期練拳架,夢寐以求而又永無止境的目的。只有松得不夠和松得不完整、不均勻才是病。不存在松多了的問題。

  有的人,認為松多了就是懈,以至不敢去追求高度的鬆柔,認識停滯在半路上,主張五陰五陽、半軟半硬,說什麼「純柔無剛,難當強敵」。倘果真如此,「以柔克剛」-·語,就應該改為「以半柔克剛」或「以半軟半硬克剛」了!

  還有的人,認為太軟了沒有什麼用處,抵擋不住大力的進攻,太不安全,乾脆鼓著硬勁練太極拳,越練越硬,還自認為這是功夫大。對於太極拳要以柔克剛,他可以不聞不問,主觀主義,有如此者!

  如果要在太極拳中診斷拳病的話,導致太極拳「死亡率」最高的,莫過於不松不柔的「僵硬病」。這原因,除了主觀主義之外,就大多來自對松與懈的誤解。

  鬆柔是健康活潑的,內含潛能而示之以虛罷了,它可能是一個深深的陷阱;也可能是一觸即發的地雷。

  懈是思想意識未到,或只松不圓,未能節節貫串的結果。是一種無防禦的虛弱狀態,是缺點的暴露,正是對方進攻的著力點。懈不可與松混為一談,更決不是松多了就叫懈。

  松與懈有著本質的區別。

  不易鬆柔的原因經常推手的,都知道柔軟是什麼味道,僵硬又是什麼味道。簡單說,柔軟的如豐腴的婦人之肌膚,軟如綿,甚至似乎沒有骨頭。僵硬的則全是骨頭,好像沒有肉。

  既然鬆柔是拳中的靈魂,為什麼又不容易做到鬆柔呢?其原因,大致如下:

  一、明師不多,未得真傳。

  二、不明白力的矛盾,將生活中用力的習慣,帶進太極拳中去了(兩者用力的方法完全相反)。

  三、對輕字重視不足,不輕就不松。

  四、對掤勁的理解錯誤,以頂為掤。

  五、不相信以柔克剛,認為不用力去架住、抗住對方,就會被大力壓扁壓垮。

  六、對拳譜鑽研不足,理論上認識差。

  七、身體強壯,氣力充足,用大力成了習慣,不用力反而難受。

  八、學外家拳較久,用力的習慣(或方法)難於更換。

  九、好勝心太強,怕丟面子。

  十、急於求成,要真正用太極拳鬆柔的功夫去說服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用力去壓服,較為簡單,而且容易見效。

  十一、少數人推手時易動肝火,什麼以柔克剛,顧不得了。

  十二、內勁太抽象,看不見,不如鼓一些硬力,心理上覺得有恃無恐。

  信手寫來,得十二條。倘細加思索,當不止此數。僅僅犯僵硬病的原因就有如此之多,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原因。太極拳質量的不易「合格」,於此也可見其大概了。

  如對上述原因加以歸納,除第一條未遇明師,屬於機緣以外,其餘則不外是思想主觀、性格粗糙、學識太差、舊習難改,等等。可見,如果要培養太極拳接班人,非嚴格在思想、性格、學識等多方面進行篩選不可,不然定會枉費工夫。

  普及太極拳教育,當然有利於克服主觀主義、陶冶性情、增進學識;改革舊習。因此就不只是在健身、武術兩方面有收穫,更主要的收穫是改造了人,提高了人的質量。

  三談內外有別

  兩種方法

  武術中取勝,可分別為兩種方法:

  -種是不斷加大自己的力量。較技之時,我的力量總比對方大,自己當然就是勝利者。這是常法,比較簡單,也容易理解。

  另一種不是常法,即不斷減少自己的力量,使自己變得鬆柔,使對方有力無處用,這不是簡單地逃跑,而是用引進落空的方法,使對方找不到可以進攻的靶子,消除了對立面。凡用拳、腳,如果沒有較硬的對象,就喪失了施展功夫的條件,無用了。這是太極拳以柔克剛,引進落空的方法。

  上述兩種方法,大約就是外家拳和太極拳的根本差別。兩者練習的方法,追求的目的,可能達到的境界,都很不相同,本是涇渭分明的。學文不易,學內家拳尤難,其中的道理,很不容易弄清楚。

  一種誤解

  今有人,一聽說太極拳要主張鬆柔、柔化,就不以為然,以為鬆柔了,就沒有技擊的作用了。這是誤解。我們說以柔克剛,引進落空,主要是指化勁時的誘敵深入,才說了太極拳的技擊的一半。

  還有一半,是捨去了硬力,真正鬆柔之後:通過沉氣、沉勁,能產生強大的爆發勁,在我獨知人的聽勁條件下,能隨時找准、控制對方之重心,給予殲滅性打擊,如果不願丟力,沒有真正鬆柔,就不會有沉勁,發勁就不會驚人,對於別人能發出更大的爆發勁,就不相信,不知者,不為過,算誤解。

  太極拳誤在一個拳字上

  太極拳的指導思想源於老子《道德經》,如果不明本源,違反了拳譜的教導,很容易進入誤區,將太極拳練成外家拳,甚至變成體操,勞而無功,連繼承都說不上,更不要說趕上或超過前人了!

  拳,在常人心目中,就是練就一些手法、腿腳,可以打鬥的一種技術。其取勝的條件,是速度快與氣力大。於百年來,氣力大的人,一直被歌頌著,如說某某為大力士,有神力、有神勇,力能舉鼎,水滸上有倒拔楊柳的魯智深,史記上有力拔山兮的楚霸王。

  這些都是讚揚的外家拳。

  歌頌氣力小的詩文、成語,不知有沒有?深望讀者有以教我。比如說:你這個人力氣小得可敬可愛,難能可貴,小得全省、全國第一,等等。

  這多麼反常!然而這才是在表揚太極拳。

  如果說外家拳追求氣力大,太極拳卻先要學會氣力小。「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輕,就是氣力小。

  在一般人心目中,總是相信氣力大才是拳。氣力小算什麼拳呢?所以,不少學太極拳的人,就還是主張要練些氣力,才會有用,才能保險。還說什麼「要想四兩撥千斤,必須練就千斤力」。這兩句話,前後矛盾,後一句就否定於前一句。既然四兩能撥千斤,何必還要辛辛苦苦去練成千斤力之後再來撥,這不是大大地浪費嗎?既承認四兩就能撥千斤,練就千斤力來做被撥的對象嗎?有這個必要嗎?不是多此一舉嗎?骨子裡還是沒有忘記要氣力大才是拳啊?

  對太極拳要追求氣力小,對四兩可以撥千斤,很多即使正在學太極拳的人,實際上也是不相信的。

  太極拳能做到「引進落空」、「人不知我,我獨知人」,正是以柔克剛、以輕制重的四兩撥千斤的具體表現,根本不是要練就千斤力才能做到的事。要人小知我,就更非氣力極輕極小不可,練就千斤力,八能成為被人知的對象和挨打的靶子。

  所以,我說太極拳誤在一個拳字上。

  如果我們將太極拳稱為太極軟功或太極軟彈功,那就名實相符,目的明確;說明絕非練力鬥力,硬推硬打,爭頂牛冠軍的事,肯定就不會發生,將太極拳練成外家拳或體操的錯誤,也就會大大地減少了。

  前人認為太極拳是一種道法,是通過學習太極拳來全面提高人的質量,包括體質的健全、思想水平、審美意識等精神境界的提高,可以說人生該具備的種種優良品德,都可以從中獲得;功夫有了成就,也即自我完善,人的塑造成功。太極拳是一門為人處世幾乎無所不包的大學問。高妙的技擊功夫,僅是其中的很少一部分而已。僅僅稱之為拳,不僅儀容易與他家拳法相混、相等,使人誤入歧途,也是小看了太極拳的功能。

  追求「輕靈」的根據

  在太極拳經、論中,與輕靈、力度有關的內容,今摘錄若干於此,以見太極拳追求輕柔、輕靈,以柔克剛之理論根據。

  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鼓勁練力,就既不輕,也不靈。

  發勁須沉著松凈要松得乾乾淨淨,發勁的效果才會精彩。若拙力未舍凈,發勁的速度就慢,不可能產生驚心動魄的效果。

  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形容感覺的高度靈敏。要輕才靈,用力越大越不靈。

  本是捨己從人要捨去硬力和主觀見解,才能粘連。太極拳講按客觀規律辦事,即因人為法。凡有硬力未丟凈,或思想主觀,在高手面前必然被動。

  不丟不頂只有在輕靈、粘連之條件下,才能做到。凡硬力未丟凈,必然聽勁不靈,又丟又頂。

  人剛我柔謂之走是要我柔,不要我剛。是以柔化來克制剛強,決非用力去頂住,去對抗。

  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說明以柔克剛,以小勝大,才是太極拳的本質。這「顯非力勝」四字,說得夠清楚明白了。凡以力勝人的,都不是太極拳。

  運勁身如百鍊鋼,無堅不摧百鍊鋼,是指柔軟,不是指堅硬。古人說「百鍊金鋼繞指柔」。名貴的寶劍,可以纏腰一周,可以佐證。「極柔軟,然後極堅剛。」這說明學太極拳先追求的是極柔軟,然後極堅剛。不是說追求了長時期的柔軟之後,再去學堅剛;也不是說極柔軟之後,一夜之間,會突然變成堅剛;更不能自作聰明,跨過追求極柔軟的階段,先就去學些剛。極堅剛,是指發勁之威力驚人,可以無堅不摧。

  從以上所引的內容看,如果我們還有拙力未丟凈,就不合極柔軟的要求;如主張還應保留一些硬力在身上,就不是太極拳了。

  我們在推手實踐中,每每發現力大的並不可怕。覺其力大,正說明不如我輕靈,那正是我獨知人的優勢可以充分發揮的時候。在高手面前,力大,只能被動挨打。倒是那比自己更松更輕的,才是可怕的對手。

  執著於有力、練力,就太極拳而言,實在是不應有的現象;不僅枉費功夫,還走向反面去了,很令人惋惜!

  前面談到,因為太極拳這-個拳字,在很多人意識里或潛意識裡忘不掉氣力大才是拳這根深蒂固的成見。奈何奈何!

  那麼,既然不主張練力,太極拳發勁的威力,能量巨大,令人驚心動魄,能將入迅速彈出或擲出3米之外,這能量從何而來呢?

  這是常人不易理解,也正是太極拳之精彩處。

  太極拳是在硬力捨去之後,培養出完整的軟彈勁來。硬力丟不掉,軟彈勁就無法產生。這就是為什麼要從輕、慢、勻入手而明確提出要舍已的原因。楊式提出有練體、練氣、練神三個步驟,第一步練體,就是練肢體的柔軟。學習柔軟的過程,其實質就是丟掉自身硬力的過程。丟得越徹底越好。

  發勁須沉著松凈要松得乾淨,軟彈力才能速度最快,能量最大,也才能使人感到震恐,思想上解除武裝。一般硬力未丟凈或專門打過沙袋的人,不可能產生出這種高速度。這一點是常識範圍以外的理,一般人不易理解。

  我明確告訴讀者,太極拳發勁的驚人能量,是由高速度產生的。速度轉化成了能量。絕對不是本身氣力比別人大。氣力大,在太極拳中只是笨,不是巧。

  例如:步槍子彈之彈頭,論重量,微不足道。然而射擊之時,因火藥之爆發力產生了高速度,其能量,就不可小看,直徑30厘米的松樹,可以穿心而過。這不是小小的彈頭本身有什麼威力,是因火藥的爆發力產生高速度的緣故。

  主張練力的人,是在力圖加大彈頭的重量,而不是去增加火藥的爆發力,效果會適得其反。太極拳的追求柔軟,就是天天在增加火藥的爆發力。

  求鬆柔比練力難

  經驗告訴我們,練力雖然辛苦,但比較簡單;求鬆柔更為艱難,細緻複雜得多,除了身體本身受著強大而又錯誤的習慣用力方法支配之外,這柔能克剛的理論,實際上是很多人都不能或不願接受的,或者只是貌合神離,口頭上接受,但不能兌現。

  如果不信,只要有緣,可與很多所謂名家推推手。試試,你將會驚奇地發現,真正鬆柔的不多,而硬的不少。這種現象,值得深思。

  對於這種硬拳,禮貌的說法,是拳味不好或不對。實際是只學到了形式、外殼,內容還有待改進、填充,和「人不知我」的高妙境界還隔雲山一萬重呢?

  至於說,練拳時要神宜內斂,要表現出動中的靜態來,這就更不是一般參加比賽的太極拳運動員所具有的了。金牌又代表了什麼呢?

  有的人不明此理,認為推手就是爭勝利,自己還沒有將僵硬之軀,改造成鬆柔之體,而好勝的慾望,早將以柔克剛的原則,打鬥得煙消雲散了!

  太極拳的呼吸

  關於太極拳的呼吸問題,由於各人理解不同,看法很不一致。特別是有的人,把動作配合呼吸,說得過分神秘,故弄玄虛。有的人受了這種影響,總以為如果練拳不配合呼吸,好像就不能起健身的作用。這種觀點,很有點近似「左毒」,流傳極廣。特別是有些因病而來學拳的人,求效的心切,更是一天到晚都在打聽動作配合呼吸的「妙法」。如果你的回答和他的想法不一樣,不是說你「見外」,定會說你保守。

  殊不知,練拳不配合呼吸,並不等於沒有呼吸。太極拳動作緩慢,呼吸自然會深長,所以有人稱之為「天然氣功」。關鍵是拳架要合格,拳理要合法。拳架練得有基礎了,呼吸自然會去配合上。個別動作配合不上的,可以適當多作一次呼吸加以調節即可。這本來是極自然的事情,是一點也不玄虛,不神秘的。

  事實上,初學完全可以不管呼吸。這樣一心一意去學好拳架,進步更快些,也更為有益。

  在各家著作中,我以為周稔豐著《太極拳健身實踐》一書,其中談呼吸的一章,持之有據,言之成理,可供學者參考。扼要摘錄如下:

  「加強呼吸動作,如果不是因為對氧的相應的需要而引起的話,只能對身體起到有害的作用,至低限度也會使呼吸肌迅速產生疲勞。呼吸過淺也是有害的,因為它不能使肺部血液中的氧和二氧化碳充分交換。因此,有些人在太極拳運動中,主張自然呼吸是頗有道理的,但這種自然呼吸,與平常不運動時的自然呼吸不同,與一般劇烈運動時的呼吸更不一樣,其妙處則在於全身極輕鬆和緩、協調自然,動作活潑而嚴肅,在安詳中兼帶全神貫注。在這種動中有靜、精神極其鎮定的狀態下,勻緩動作則呼吸自然地變得深長。這與睡眠時呼吸變得自然深長是有些類似的。

  太極拳中這種自然深呼吸,適合於初學太極拳的人,和以醫病、健身為目的的人採用。事實上,經過長期鍛煉後,這種自然深呼吸,是在肢體運動的影響下,胸、膈都參與的完全呼吸。

  有不少的人,主張練太極拳時採取所謂腹式逆呼吸法,即緩緩深吸氣時,臍下小腹逐漸內收;緩緩呼氣,則小腹逐漸外突。一些練太極拳的人和太極拳著作中,錯誤地形容這種逆呼吸為"吸氣時小腹內收,膈肌上升。而在呼氣時,則膈肌下降』。這樣的提法,反而增加了胸式呼吸的成份。為了對這種所謂腹式逆呼吸,作進一步探討,作者同陝西省人民醫院放射科有關醫師在X光透視中,進行了觀察,在呼吸的時候,無論是正常的順式呼吸,或所謂的腹式逆呼吸,吸氣時膈肌都是下降的,呼氣時膈肌都是上升的。除非是有膈疝或腹壓過高、膈肌麻痹等患者有相反的現象,正常人是少有的。因而,我們認為那些形容逆呼吸為"吸氣時小腹內收、膈肌上升,而在呼氣時,膈肌下降』的提法,是不符合解剖生理的。僅僅是一種錯誤的感覺而已。

  我們在X光透視下,觀察到:腹式逆呼吸在極力深呼吸的情況下,較順式深呼吸的膈肌運動,反而減少半厘米。為了進一步探討,作者用肺活量測量兩種不同深呼吸,在20名的觀察中,發現僅有一例腹式逆呼吸較順式深呼吸稍大外,其餘多減少約100-150毫升。根據膈肌下降一厘米,能使胸腔容積增加250-300毫升計算,在X光透視下,逆式深呼吸法膈肌活動度,較順式深呼吸法減少半厘米,肺活量應減少100~150毫升,是基本吻合的。即使在X光透視下,肺活量測量的深呼吸與練拳時的深呼吸,不完全一樣,但這種現象提示了我們,對逆呼吸法到底有什麼好的健身效果,值得進一步研究。

  這種逆呼吸法,適宜於有逆呼吸習慣的人採用,有些以發展技擊為主的人,也喜歡採用。此外,對胃下垂患者,採取此種呼吸或自然呼吸較好。

  動作與呼吸的配合,不能過於機械,因為太極拳不是呼吸體操。它是武術運動套路,全套的編排結構、姿勢銜接、前後連貫、攻防意識等,並不是完全從配合呼吸出發而編製的。這樣就不可能和呼吸處處合拍。因而對於意識、動作、呼吸三者必須密切配合的提法,我們認為不夠妥當。這樣的提法,對太極拳的普及,十分不利。意識、動作和呼吸要不要結合?我們認為有些式子是能夠自然結合的,就結合。這樣動作影響呼吸而使之更完善,呼吸又能促使動作的輕靈沉實變換,也有利於意識引導動作和呼吸三者的協調鼓盪作用。但是,不能自然配合的動作,不要勉強配合,要以不破壞自然為原則。如此,則呼吸既是自然的,又是積極的。如果練一套拳,能夠使動作與呼吸結合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就很好,也可以收到較好的作用。如果一定要使意識、動作、呼吸三者機械的結合,只能使自然深呼吸,受到不自然的干涉,或是使拳勢動作支離破碎。對於初學拳的人,只能要求精神集中、專心記憶動作,可不必注意呼吸。動作記住以後,就要求邊想邊作,把注意力用在各個動作和細節上去。不僅要照顧到全身各部動作的虛實變化,而且要把意念和動作結合起來。有的人姿勢還不夠熟練,就強行使動作與呼吸配合,這樣會顧此失彼,徒勞無益,反而增加精神緊張。姿勢和呼吸都不容易練好。因為任何緊張現象,都會妨礙和破壞呼吸的自然深長。

  我們認為太極拳的動作與呼吸的配合,基本規律是,在變換姿勢時吸氣,掌或拳向前擊出時呼氣,起吸落呼。人在空氣中呼吸與在水中呼吸的道理是一樣,也可以使身體有變輕或沉重的感覺。吸氣時變輕,有助於動作輕靈,呼氣時變重,有助於沉著、穩重。

  另外,呼氣時肌肉的力量較大,吸氣時肌肉的力量較小。了解到這些,就不難理解"能呼吸然後能靈活』、"呼則自然能沉得下』、"在呼氣時擊人不狠亦狠』等等,是很有道理的。」

  在推手發勁、或打散手的教學中,雅軒老師還喜歡在發勁的同時,大喊「哼」、「嗨」等不同的聲音。因為雙方在對恃之時,都在專心致志於避實擊虛,戰鬥的氣氛,可能很緊張,戰場卻反而極寧靜。在進攻的同時,驟然大吼一聲,在精神上給對方以驚恐。中醫古籍上說,「驚則氣亂」、「恐傷腎」、「腎主作強」。氣既亂,則重心上浮,根力不固;腎氣既傷,力量必減。戰鬥時的穩定性和力量都同時削弱了。再加上發哼、嗨等聲時,有助於氣沉丹田,使發勁的反坐力更大,威力倍增。氣既亂於內,力復弱於外,又遭到強大威力的打擊,哪還有不敗的道理。

  這就是呼吸在技擊上的應用。

  大吼一聲,不過是「耳聽為虛」,作用倒不可小看,還真有點心理、生理上的依據。這也是精神變物質的一例吧!

  在前面的引文中,周稔豐君談到了發勁時呼氣,肌肉的力量較大。這利於取勝。在這裡,我想補充一點,在推手化勁的時候吸氣,有助於周身更松、更輕、更靈活,如果善於利用,配合巧妙。就有吸一口氣就將對方的來力化掉了的感覺。所以老師常說,「椎手要以氣化,以意走。」可能就是這意思。

  談對太極拳前輩李雅軒的評價---張義敬

  最近讀到永年《太極》雜誌幾篇牽涉到雅軒老師的文章,有的態度比較溫和。有個嚴翰秀先生,出語驚人,以正統自居,令人側目。我不敢說代老師發言,只覺得實事求是和維護公正是任何人都該具有的品德,為老師辯誣,是我輩後死者的責任。

  一、關於拳架問題

  由於太極拳向來都是跟師學,重視的是口傳心授,也就是各人都在學自己的老師,所以才有入門引路須口授的話。會了拳架之後,跟著也就去探索、落實拳理去了。只介紹套路的書和書本上的動作說明文字,我向來就不重視。因為我以為它遠不夠清晰明白,更說不上準確,所以人才不說入門引路須書授。既有口授,何須書授。

  這裡舉兩個例:有兩個大學生,按書本自學了楊式太極拳,練了兩三年了。後來遇到我,談起來面有得色,很以無師自通為能。高興之餘,要表演給我看,看後感到無一是處,啼笑皆非,還要我談意見,只好笑而不答。再三要我談幾句,只得說,你們能自學,並將身體練好了,這就很不錯。還能談什麼呢,如果說他們還不能叫會了,他們一定不服,不會還能將身體練好嗎?如果說會了,我又於心不安,是在騙人,且對不起太極拳了。

  真有老師教會了拳架的,還有幾個會再去捨本逐末地看書本上的文字說明,即使看過,又有幾個會永遠記得。如果不是已有老師教會了拳架,各人對文字說明就必然會作出千差萬別的理解。

  拳架,是拳理的外在表現形式。各人的思想水平、文化水平、功夫層次千差萬別,豈能要求千人一面、永遠不變!

  事實上,已經早就變了。更早的姑且不談,全佑從楊家學去之後,不是早就變成了流行海內外的吳式太極拳了嗎?不僅拳架變了,推手風格等等都變了。曾在上海掛牌教拳的楊氏首徒武匯川,不是將拳架改得更為細緻複雜了嗎?家兄義尚抗戰前就在上海跟武氏弟子吳雲倬學過這套拳架,1979年我在上海曾見過有推手名家之稱的張玉,仍在教這一套路,現在上海肯定還有人會這個套路。

  鄭曼青師叔,將相同的拳式省去,只留下37式,稱鄭子太極拳。他仍稱來源於楊式,是簡化太極拳的先行者。他在海外幹了很大一番事業.將太極拳推廣到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澳洲、美國、北歐等地。

  不同的是,武匯川是將拳架拉長。鄭師叔是將其縮短。各人的見地不同而己。

  四百午來,太極拳從單式發展到套路,不僅變成很多流派,就是楊家三代,也是在不斷變化改進中。

  楊家將太極拳傳播弘揚,並衍生出吳、鄭、武(匯川)各種分支。在國內也是最旺盛的一個拳派。這就是楊式太極拳的光榮。

  現在竟有人主張不能對拳架有任何改變,說要維護楊式拳的絕對權威。如果不是痴人說夢,就是太不懂事,屬於笑話或幼稚。

  初學拳時,對拳還說不上有什麼認識,只能依樣畫葫蘆。待到日子久了,認識深刻了,自然會有自己的想法產生出來。

  例如:拳架中有的名稱一個動作,有的一名之內有幾個動作(如攬雀尾),顯得不夠細緻,或某式連接不夠順遂、不盡合理等等。雅軒老師晚年確曾對拳架作了某些細緻的加工變動,如他對摟膝指襠捶的改變,就別有新意也更為合理。在退步跨虎之後,有一個如左斜飛式的舒展姿勢,再接擺蓮,就更有氣魄、也更為順遂等,他是正大光明地認為應該作一些改動。至於改得好與不好,台理與否,可以爭鳴。

  太極拳是學術,不是法律。法律是一個字都不能隨便改動的。而學術的性質就是要不斷發展。而發展的動力,就主要靠專家。

  學術必須伴隨著獨立思考,不可能永遠人云亦云,只走老路。

  不準改變的想法,說輕點,是思想幼稚。說重點,就是封建保守,不準思想自由,阻礙學術進步。

  再說,誰又有權來限制太極拳,不准它變化發展呢?想限制,做得到嗎?

  世間哪有不變的東西?不變多,就變少,不變壞,就變好。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提出來有44年了,我們是不是該補點課呢!

  二、關於十分之二三

  太極拳是一種以開發智慧為主的拳。老師不過是教會了學生應有的基本功,也就是規矩。要靠學生在長期刻苦實踐中,去體會其巧妙。這就是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各人。這話可能是從古哲所說「大匠能予人規矩,不能使人巧」變來。大匠是指專家、工程師之類。

  拳進入高級境界,屬於藝術,沒有止境。當老師的,也在不斷探索前進中。說學生沒有學到老師的全部功夫,從這一角度理解,是對的。畢竟老師走在前頭。

  前人明明說到懂勁後愈練愈精,漸至從心所欲。這就說明學拳主要還是要靠悟性、智慧。凡是認真學拳的人,跟師的時間都相當長久,老師真想保守,恐怕很難。至少太極拳是如此。因為太極拳重的是聽勁,不是手法。嚴先生說老師保守,可以理解。這說明他對太極拳還沒有理解。

  主張太極拳老師還是應該保守的人,既是在說外行話,也是想開倒車,與時代的前進南轅北轍,嚴先生距作家的思想還相當遙遠。

  說自己的功夫只有老師十分之二三,這話也對,也不對。這數字不可座實,功夫是個模糊概念,沒有計量單位,不能準確計算,也許是只有老師的十分之四五,或六七,總之應理解為不如老師。

  例如:學生與老師年紀相差20歲,學生從20學到40,老師已到了60歲,正是拳藝成熟的時候,這時說只有老師的十分之二三,就有一定的正確性;如再過20年,自己到了60歲,功夫成熟了,老師或已年高體弱,或已辭世,倘再說只有老師十分之二三,大多屬於謙詞:一是對老師尊重,二是自己謙虛,三是如果老師已去世,自己只記得早年與老師推手時的差距。而自己晚年功夫到了什麼程度,只以平常心對待,覺得本該如此。我自己就是這樣。此時就該輪到自己的兒子或學生來說只有老頭子功夫的十分之二三了。

  兒子張宏,42歲,拳齡已35年,勉可算個老練拳的了。有一次我就聽到他對學生說,他的功夫頂多只有老頭子的十分之二三。

  由此,我冒昧地猜想,當年澄甫師爺也很可能說過這話,這話或者就是太極拳界的傳統美德,是很好的武德教材。這個問題就留有考證癖的先生們。

  如果由旁人來說某人只有某某功夫的十分之二三,將數字座實,大多意在貶低、損人。一個記者,就不能只會識字,漢語的數目字,意義可實可虛,有時是要用人情世故去讀,才會明白的。如嚴先生認為雅軒老師只學到了楊師爺的十分之二三,就出了成績,就是不懂拳也不懂人情世故的表觀了。這本來不過意在貶低、損人的話,用事實一比,就會出現問題,雅軒老師跟楊師爺學拳約18年,如以固定的眼光座實只學到了十分之二三,固然可以說明楊師爺功夫之高深,但也就說明他保守之嚴重,嚴先生在否定雅軒老師的同時,不也就在給楊師爺抹黑嗎?這與他一生教了大批學生出來不符,真如此保守,還能教好學生嗎?雅軒老師如真只學到了十分之二三,能在成都開創出那樣大的局面嗎?能培養出那樣多的人才來嗎?

  家兄義尚抗戰時期就跟雅軒老師學拳,1946-1947年他還與雅軒老師同住在成都錦江邊上的太平街一布廠里,是受雅軒老師垂青的弟子之一。師徒分手20多年之後,到1974年義尚再去成都向雅軒老師請益,在蓉住了約一周。有一天雅軒老師與他推手打鬥之後,興奮地對他說:「太極拳的高級境界,就是這個樣子的。(見義尚日記)

  行文至此,我有些感想:一、接觸過雅軒老師的人,都會明白此言不虛。他達到的境界確是很驚人的。二、我還冒昧地推想,早年很多的武術名人,也就可能和他差不多,當然在風格上可能各有千秋。三、功夫的承先啟後,實際上也就是各自教拳二三十年,權威也就是一代的高手,一代不過數人而已。四、如果嚴先生有幸接觸過雅軒老師,我相信他的歪批一定寫不出來,而他對雅軒老師的佩服、崇拜,則很可能比我還要高出十倍。

  三、所謂一點啟示,應該否定

  雅軒老師是一個典型的北方人,為人方正耿直,最厭惡吹牛拍馬。在拳上研究得很細緻,功夫也到了上乘境界。他的為人和功夫,都不是沒接觸過他的人所能臆測的。

  《眉批》是50年前的讀書筆記,雅軒老師從未對外宣揚,也不是他對外發表。不能說成是他在批判全書,更不能說成是他在否定自己的老師。他的意見是在論拳術,處處從拳的角度探討,要怎樣用文字敘述,才能表達好太極拳的真理,並非對人,更非損人。不能咬文嚼字,轉彎抹角,捕風捉影,加以引伸,偏離了拳術研究的方向,把矛頭故意引導到針對楊太老師,針對同門師兄弟。這是播弄是非,無限上綱。

  嚴先生說雅軒老師否定楊太老師的拳照,依據是眉批的前言,但前言不是雅軒老師寫的。在眉批屮,他寫道:「此書最寶貴者是楊老師之拳相照片,學者當細觀其神意,如臨帖寫字,慢慢揣摩,久之自得真正的拳味。」恰與嚴文相反,他最推崇楊太老師之拳照。不能攻擊一點不及其餘,否定全部。

  總的說來,嚴先生在總結性分析中,有很多偏激過頭,人身攻擊之詞,不是學術研究的正常態度。

  知人論事,務求全面,倘有取捨,即非全人。主觀推論,不顧事實,乃為文之大忌,深文周納,無異於製造新的冤案。即使眉批公布,即所謂社會化了之後,不等於嚴先生的推論就正確了。

  對於一個對太極拳有貢獻的不可多得的著名拳師,不能因其已死,就可以隨意誣枉,更不能因其已無力進行反批評,就可以肆無忌憚、無限上綱,隨意攻擊。對於死者,我們是否不該缺德,而應存心忠厚些呢!

  《眉批》寫於半個世紀之前,他長眠於地下,也整整25年了。從他一生的成就業績,和他留下的資料看,在楊氏門人中,除了海外的鄭曼青師叔可以比肩以外,又還能找出幾人!

  1930年前後,楊太老師主持杭州浙江省國術館時,雅軒老師任太極拳教員,是楊太老師親授、親自指導教拳,他的拳架應該是可信的。

  楊太老師去世之後,他還親自護送靈柩回其原籍安葬。

  從他能跟楊太老師18年這一事實,以及上述種種都說明他們師生關係是深厚的。

  在我們同門師兄弟中,有跟隨雅軒老師數十年者,從未聞他對楊太老師有任何不敬的話,並常要我們努力超過他,去趕楊太老師,才有意義。

  嚴先生的主要論據是說,鄭曼青師叔代寫的體用全書,是從陳微明的書中抄過來的,陳又是從董英傑的書上抄過來的,其文字肯定都是經過楊太老師同意了的,因而是對楊太老師不敬。這種推理方式,只可用於寫偵探小說,對人物評論,則萬萬不可,因其於理或有可通但於情不合,與雅軒老師之性格、為人也不合,與雅軒老師對楊太老師的敬重和深厚的師生情誼更不合,嚴重脫離實際。

  批書,只能是在讀書時的有感而發,不可能專門去選某一本書來下批語,還要轉幾個彎才去對其師表示不敬,這不近情理。

  嚴先生還說,雅軒老師批評鄭子,是「選」錯了對象,從這一選字,可見嚴先生要嫁禍於人的用心,是多麼刻毒。真知他是選了的嗎?

  嚴先生的推理結論,說雅軒老師對楊師爺不敬,證之於雅軒老師一生的行事,所作所為,與事實全然不符。所謂忠不忠,看行動。這種與事實不合,脫離實際的推理,只能叫播弄是非,對太極拳界有害無益。

  如果嚴先生的推理方式是正確的,我就沿著他的思路方法繼續往前推:楊澄甫的拳架是楊健侯教的,雅軒老師一定是反對楊健侯的,楊健侯的拳一定是楊祿禪教的並同意了的,那雅軒老師一定是反對楊祿禪的。再往前推,必然一路反對上去,反對陳長興、反對蔣發、反對老子……這可能嗎?

  嚴先生的推論,主觀、武斷,意在製造轟動效應,意在逞能,表示只有他才是「最最最」尊師重道之人,才是楊式拳的衛道者。也只有他才有資格得到楊式拳的全部真傳。

  嚴先生說雅軒老師批了幾十條,沒有一條是正確的。雅軒老師不是玩筆桿的,而是武術家。他沒有神經病,說他的批文中有錯誤,我相信。說全錯了,我就不相信。古人說,小者識大者不盡,正如螞蟻不知道地球是圓的一樣,這其中肯定還有功夫淺薄的嚴先生不明白的道理在。

  所謂眉批社會化了,不過是公布之後,知道的人多了,但問題的性質不會因此而改變。假如嚴先生在家裡是一個好人,一旦參加了工作,就社會化了,就變成壞人了嗎?這是什麼邏輯!

  在所謂「一點啟示」中,嚴先生說什麼「不論李雅軒當年如何認識,客觀上造成了人們感到他對自己老師的不敬。」就是說,嚴先生不顧客觀實際情況如何,只相信自己的主觀武斷,專橫跋扈,這哪是學術研究的正常態度!甚至危言聳聽,說這涉及到楊式太極拳發展的根本問題上,事實真如此嚴重嗎?

  關於維護太極拳純潔性問題,據我所如,是雅軒老師首先提出來,我在拙作中引用過。現在嚴先生反而引用來對付雅軒老師,好像倒是雅軒老師在破壞太極拳的純浩性。這不成了天大的笑話嗎!

  雅軒老師能在斯四川教出大量學生來,培養了無數的後繼者,可以說是他支撐了楊式拳在內地的半壁江山,正是因為他維持了太極拳的純潔性,發揮了太極拳威力的緣故。

  嚴先生還鼓吹今後大家都要保守,大講貓教老虎的故事,還沒有過時。於此可見,嚴先生的思想水平與促進太極拳事業的發展,南轅北轍。

  嚴先生以楊式太極拳正統自居,還想拉攏一些有識之士,繼續對雅軒老師大張撻伐。以批判雅軒老師為名,打擊四川的李傳楊式太極拳一派,表面上是說為了維護楊式拳的正統、權威,實際上是在破壞楊式太極拳的團結,想將四川的楊式排擠出楊式拳之外。忌賢妒能,居心不良,所謂對老師不敬,只不過是嚴先生心造的幻影。

  李傳楊式,人數眾多,成績顯著,是楊式拳中一支不可小看的力量。其影響正日漸擴大,不是嚴先生的本事能夠阻擋、抵消得了的。

  代老師整理記錄過拳書,記錄的是別人的思想,只能叫記錄員或記者,不能叫作家。如果自我放大為武術家,屬於幼稚。多拿前輩作家、武術家來比比,就可能清醒些,可望少說些胡話。

  雅軒老師一生,尊師愛徒,功夫卓絕,成績斐然,可以說是全身心地奉獻給了太極拳事業,不可多得。是學生敬佩的典範和學習的楷模。

  真傳一張紙?(張義敬)

  在學習太極拳的人中,青年、中年漸漸多起來了。其中單純為強身而來的,只是少數。大多是仰慕太極拳有極為高深的技擊內容,想攀登這一高峰,看看它的究竟,想有朝一日成為當今的"楊無敵"。在所有學太極拳的人中,這僅僅占很少數,但繼承、發展太極拳的希望,卻只有他們。

  要想學到太極拳技擊方面的內容,除了強調要有真傳,要拜名師學到高質量的拳架之外,還得在理論上不斷深入研究。這就要認真對待拳譜。

  大多數知識分子開始學太極拳時,總希望找到太極拳拳譜,我也不例外,好像以為有了拳譜,就是"真傳一張紙",就可以按自己的理解,學好太極拳了。

  記得當年自己得到拳譜的時候,真以為其中的道理,都能懂得了。因為有文化,會識字,哪有不懂的道理!誰知學了十多年拳之後,如夢初醒,才知道拳譜上寫的,是有功夫的人對功夫的紀錄。沒有功夫的人,即使天天讀拳譜,也依然拳是拳,譜是譜,並不相等,也未必相通。即使文化程度很高、未得明師真傳,或者實踐功夫不夠,還是不懂得拳譜的。

  有了拳譜,容易使你犯自以為是的錯誤,助長你的主觀主義。不如多親近良師益友,教誨切磋,更為有益。

  如此說來,拳譜豈非多餘?不,我是說初學拳的人,不可能理解拳譜,"入門引路須口授"。還是找老師具體指教,對症下藥,才是上策。

  前人寫拳譜,難免用詞含渾之處,如果只從字面上去解釋,是會有各種不同的解釋的。例如"偏沉則隨,雙重則滯"兩句,各家的解釋,簡直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原因就在於拳譜未對偏沉和雙重這兩個名詞作註解。對隨字的含義,也有人說是好,有人說是病,究竟聽哪一家的解釋呢?此外,對"剛柔相濟"的理解偏差,也導致了不松不柔的痼疾。文化淺深有異,人的智慧不齊,本不能強求一致。但關鍵在於拳譜不是空洞的理論,而是練拳的南針。一句話誤解,甚至一字的錯解,就會誤入歧途。例如:很多人就因為誤解了棚勁的棚字,以"頂"為"棚",用力去架住、抗住對方,就貽誤終身,成就不大。

  古人寫拳譜,本是對功夫的正確記錄,並不是給後人寫的語文教材,無奈後人懂語文的多,懂功夫的少,即未得到功夫上的真傳正授,就難免不主觀主義地對拳譜亂解釋一通。這大約就是現在的太極拳成了千門萬戶的原因。

  其實,拳中的道理並不神秘。在拳譜上,本來也是說得明明白白的,只因我們功夫不到,才如霧裡看花,總隔一層。我一再強調,太極拳不是常識,更忌拙力(硬力);而是要丟掉常識和後天的拙力,才能去學到的智慧。可一般人總是用常識的眼光去看它,先就自己帶了有色眼鏡,哪裡還能見到太極拳的真容!又不願去深究"捨己從人"的真義,以主觀代客觀。看到你一腦袋的主觀,一身的力氣,太極拳早就隱藏到更為虛無縹緲的地方去了。性格上如此粗糙,又怎麼可能去尋得細緻的太極拳的蹤跡?

  誰是拳譜最有權威的解釋者?這正是我們要找到明師的理由。

  太極拳的性格((張義敬)

  一、加法與減法:

  這個題目,是從魯迅先生的「捧與挖」想起的。

  汛期到了,大家都關心河堤的安全。為了加固堤防,不知耗費了多少錢財。築堤,原是大河沿岸的人保護自己的一種本能,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堙。堤,是捧出來的。河水年年漲,河堤就越捧越高,到河床比城市高几米,甚至十幾二十米,成了懸在半空中的河了,終致成為一種隱患與禍害。這是我們祖先留下的捧出來的「寶貝」,給我們心理上的壓力,也實在不小。

  如果當初不用捧而用挖,將河床越挖越深,就不會留下今天的禍患。其實捧與挖付出的勞力是差不多的。捧,是夏天水來了,手忙腳亂,急時抱佛腳;挖,是冬天就未雨綢繆,顯得從容大度。不過,頭腦簡單的人,大約還是覺得捧比挖省事些。

  如果說捧是對水患的本能反應,挖則意味著從本能上升到智慧,是富於哲理的思考了。

  捧,後患無窮;挖,造福後代。

  為了自求多福,我們該多挖少捧,甚至只挖不捧。

  捧是加法,挖是減法。

  舉重要越舉越重,跳遠要越跳越遠,以及頂牛式推手,都是在做加法,屬於本能反應的例子,離智慧還有一大段距離。

  要學好太極拳,首先要丟掉更多的東西,例如:主觀固執、好勝粗野、一身僵勁等,要做減法,屬於挖。頭腦簡單,習慣於做加法、只好捧的人,學不好太極拳。心思細緻、性格沉靜、愛好反躬自省、肯做減法的人,才有學好太極拳的希望。

  二、該重視的數字

  在先師李雅軒的「書信摘錄」中,有這樣一段話:「近來之練太極拳功夫者,百分之九十九弄不對。所以有太極十年不出門之說。漫說十年,如無真傳,就算一輩子,也是瞎搗鬼,就不止十年而已。以上是我天理良心之話,非是故意深玄其說耳。」

  這一段話里有兩個數字,值得我們三思。

  其他的拳術,好像還沒有十年不出門之說,可見太極拳確是難於出成績,不容易到「可以拜客」的程度。

  對於弄不對太極拳的百分比,他不說百分之八十、九十,也不說百分之九十五,竟說到百分之九十九!

  「書信摘錄」發表之後,有人曾向我談到:「你該將百分之九十九這個數字,寫得少一點,顯得更為謙遜些。」我的想法是:「先師對學術一向嚴肅認真,他已聲明這是他天理良心之話。如果老師還健在,可以和他商量,他既已謝世,這個數字當然只好存真,我怎能隨便改動他的話呢?」

  關於太極拳難學難成的論述,拳譜上就有,如:「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義無遺,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費工夫貽嘆息。」這是在給那些自作聰明的人打防疫針。說明如果違背了「十三勢歌」指明的道路,就會枉費工夫,如現在主張推手用頂勁的,就是近例。再如「非有夙慧,不能悟也」。又如「先師不肯妄傳,非獨擇人,亦恐枉費工夫耳」。這幾句在強調學者應特別聰慧,不是只講氣力大就可以了事的。

  在「道德經」四十三章中,就說:「無為之益,天下希(稀)及之(天下很少有人做得到)。」太極拳是道法,講無為,然後無不為。

  歷代都認為,學太極拳有成就的「代不數人」。

  可見先師的意見,和前賢的觀點是一致的。

  知道了上述的兩個數字和太極拳難學難成的記述,這就有利於我們今後的學習。太極拳為什麼會那樣難?如果我們從理論上明白了什麼才是太極拳,它和其他拳的區別究竟在哪裡?為什麼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會弄不對?根本原因還是認識上的錯誤,未能認識到太極拳是潛意識和經絡的運動,或者說和潛意識僅一紙之隔。

  譬如學習射箭的人,靶子在哪一方都還沒有看見,就糊裡糊塗亂射一氣,說有百分之九十九都沒有射中靶子,又有什麼值得奇怪的呢?!

  拳譜提出「默識揣摩」、「神宜內斂」,都是收心法門,都是進入潛意識的前行次第。又如「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又說「以心行氣,以氣運身」。種種說法,都明確指出了太極拳的別具一格,是在身內做功夫,要內省、要體悟。這與一般人習慣於在身外做功夫,向身外追求,神氣活現、鼓勁鬥力,相去已十萬八千里了。

  有趣的是,拳譜上只說「以氣運身」,未說以力運身,可見太極拳不練力,不知推手要主張頂抗鬥力的人,力是從哪裡來的?

  三、太極拳的本質是自動功

  練過自動功的就知道,只要全身放鬆了,思想不對全身進行控制,自己就會花樣百出、稀奇古怪地動起來,很多姿勢從未見過,這就是潛意識和經絡在發揮作用,目的是給自己醫病,在實行虛補實瀉,使偏勝偏衰的地方,重新得到平衡。

  如果你用思想來控制、干預,自動功立刻就停止了。

  自動功很合於道法自然的原則,所以治病強身的效果極為明顯。

  太極拳到高度熟練的時候,和自動功運動的方法非常相似。所以也有人認為,太極拳最初只是一種自動功,它的真正創始人,不是某某名人,而是創自我們的潛意識和經絡。武術家基於武術的需要,只是後來對它進行了某些添枝加葉的改造而已。

  這個太極拳創自自己的論點,名家可能覺得新奇、新怪(這個詞是我生造的,因為不是古怪)。姑且記述於此,以備名家棒喝。

  四、太極拳是道法

  所謂兩虎相鬥,必有一傷,道家主張「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道德經四十三章)。拳譜上提出的「極柔軟然後極堅剛」,就是根據這「至柔」的理論而來。

  從用力的方法上說,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是主觀地用肌肉在運動,這肌肉運動產生的力量,在太極拳中稱之為拙力(貶詞,笨力之謂也),正是該克服、丟掉的毛病,是「舍己」的主要內容。舍己是減法,只有笨力漸漸捨去了,才有可能進入太極拳領域,因為太極拳根本不是肌肉在運動。

  拳譜上說「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要不斷追求最輕,到最輕就是肌肉已不用力,而是經絡在運動了。「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指的就正是經絡運動。

  我們強調要以腰帶動四肢,盡量減少四肢的主動,除了培養全身的完整勁以外,還有一條更主要的理由,如果四肢主動,就會將日常生活中肌肉用力,拉拉扯扯、擒拿摔扭、摟抱頂抗等等劣根性,全都帶到太極拳中來,使太極拳面目全非。以腰帶動四肢,使四肢盡量被動,這正是我們捨棄拙力的好法子,從而才可能漸漸進入經絡運動。

  有人說,學太極拳要後天返回先天,指的就正是要捨去這後天的拙力而進入本來具有的經絡運動境界。

  一切妄用拙力、鼓勁鬥力的做法,都是對太極拳的曲解、作*、糟踏。

  嚴格說,用力就不是太極拳。

  隨著我們輕靈、聽勁功夫的進步,主觀思想必然越來越少,最後到因人為法、純任自然的境界。從舍己開始,到能自然地從人,就是學習按照客觀規律辦事的過程,也就是道法自然了。

  這道理說來簡單,就是對自己挖,在自身做減法的結果。

  如果一腦袋主觀,到處頂抗,還談什麼道法自然?那些主張鬥力、頂抗的人,由於認識上的錯誤,不管怎樣巧舌如簧,最後總是被關在「因人為法」的大門之外,「枉費工夫貽嘆息」的!

  五、什麼人最不宜學太極拳?

  一般人的拙力不過是長期在生活中習慣用力的結果,所謂積習難改,要丟掉這習慣勢力,已極為艱辛。學體育和外家拳的人,更是用拙力的行家,他們長期走的正是和太極拳全然相反的道路。或者說,他們除了在生活中培養的拙力以外,還專門訓練了一種越級拙力。所以在他們的本行中越有成就的人,和太極拳越無緣份,或者說只有與太極拳相頂抗的緣份。這種費力而不討好的事,智者不為,既浪擲了自己精力,也污染了太極拳。

  六、太極拳的秘密在哪裡?

  有不少人問我:「太極拳的秘密,究竟在哪裡?」

  自從前輩大量出版拳書以來,如「太極拳論」、「十三勢歌」等經典性著作,早已公開出來,時至今日,哪裡還有什麼秘密!但竅門或重點總是該有的吧!先師李雅軒提出要大松大軟,認清這大松大軟的內涵,作為練拳的重點,能使人目的明確,不至於走錯路。

  一般人說的松,指的鬆柔、柔軟。其實,松有二義,一是鬆柔、柔軟,一是鬆開,即在意念指揮下,使肢體自然地放鬆、放長。如頂頭與沉氣,即為身軀的放鬆放長;節節貫串與圓滿,即為四肢的放鬆放長。鬆開是以意念為之,不是用力去拉長,一拉必然僵硬。須知鬆柔與鬆開是矛盾的,二者又不可缺一,我們追求的是這兩者的和諧統一。

  大松大軟,就是拳譜上要求的極柔軟,《道德經》上主張的「天下之至柔」。可惜,今日世情大變,文化素質低落,逞強好鬥者多,虛心向道者少,相信太極拳要極柔軟的,反而難找了!

  七、極柔軟才是太極拳的正路

  今天學太極拳的人中,不少人對極柔軟三字很瞧不上眼,一方面說「太極拳主張以柔克剛」,但馬上又說「太柔軟了就沒有棚勁,抵擋不住對方的進攻」,不能自圓其說。就是這兩句話,在全國有相當大的普遍性,這至少說明:

  一、以柔克剛,不易為人所接受。

  二、半軟半硬的想法,很容易產生。

  三、絕大多數人,不理解什麼叫棚勁。

  四、明師的確不多,多屬以盲引盲。

  五、拳理抽象難懂,今後應大力加強拳理的普及教育。

  今天的太極拳,其所以遍地多是野狐禪,就是很多人掛著太極拳的招牌,其實認識不到這極柔軟三個字的好處,不相信功夫就出自這極柔軟中。

  追求極柔軟,是太極拳的全部工程,是舍己,做減法。

  今之學者,大多只會做加法,甚至公開主張鬥力、頂抗。

  太極拳啊,您在哪裡?

  八、妙處全在能借力

  太極拳講究發勁精彩,乾淨利落,化勁使人難覺,不僅引人上鉤,且常常化即是打,有化有打,令人如墜五里霧中,如作詩文,佳句妙語,層出不窮。凡此種種妙處,都是從全在能借力而來。可見太極拳除此借力之妙處外,並無其它鬥力頂牛或摟抱成團還要冒充為太極拳的什麼東西。

  古人窮畢生的精力,研究的也只是如何借力更為巧妙而已。

  九、送給你健康

  由於太極拳的「性格」,違反常識、常規、常態,她既不愛有力氣的蠻漢,也討厭別人固執、主觀,因而落落寡合,成了武藝中的陽春白雪,常免不了孤芳自賞的命運。所以想學她那風流高格調的,每每百分之九十九都弄不對,大多成了效顰的東施。

  但是,她心腸好,像天女散花一樣,大把大把的將健康撒向人間,所以去向她尋找健康長壽的人,越來越多了。

  十、還是會「代不數人」?

  太極拳是道法,確是養生與武藝中的精品。如與其他拳術相比,和常人的距離是大了一些,不是主觀上想學好就一定能學好的,因為一般人的思想、認識水平與太極拳的本質相差太遠了。學太極拳就是學道,它要求我們改變對待生活中很多事物的態度。實際上,誠實的行道之士,向來也就不多。加以種種內外條件的限制,真正學到太極拳的人,數目就更加少了,欲取得成就,並不是想像中那麼容易啊!

  從這十幾年對太極拳的研究、提倡,及種種大幫倒忙的情況來看,如想達到太極拳的高妙境界,嘗到全在能借力的妙處與樂趣,真正掌握因人為法、無為無不為的大法,在今後,也還是會「代不數人」的吧?

  心靜與用意

  前輩教拳,很強調松、靜兩字。這首先要求「心靜」的思想,曾使我糊塗了很多年,終於悟到說心靜,不如說「用意」好。

  在《說靜》一文中,我已說明了初學拳時,不可能心靜;且在一段相當長的時期內,也不可能心靜。只有功夫到了較高的境界時,那些練拳的要領,已統統熟悉了,用的思想才少了下來,才接近於簡單的意守功夫(心靜)了。即使這樣,離氣功(指傳統氣功,靜功)的心靜,也還有距離哩!

  既然提出了「用意不用力」,這就已明白告訴我們,練太極拳主要是靠用思想的。又提出要「心靜」,這心靜與用意不是矛盾嗎?大家都如此說,無人反對。我提出了不同看法,有贊成的,也有反對的。作為一家之言,我依然保留我的看法。

  主張練拳要心靜的,或者是強調了太極拳是氣功的那-面;而忽略了它是拳術的主要方面。

  我們今天研究太極拳,主要任務是應掃清前人及今人有意或無意地散布下的重重迷霧,讓大家看清它的真實面目,才有利於去學習、掌握。違反了這一原則,如故意塞進一些經絡、穴位名詞,不僅有悖於事實真象,也不過是惟恐太極拳還不夠複雜,成了繁瑣哲學。又如說一些玄而又玄,疊床架屋地用一些陳詞濫調,使人猜不透它究竟的含義,硬要在拳中配上五行、八卦等等,就對實際學拳者沒有什麼益處,或竟反而更增加廠迷霧的濃度,成了大霧彌天了。

  提練拳要「用意」,比提「心靜」好。至少是明白、準確,不生歧義,不會誤解,不須猜測,可謂開門見山。例如:初學時去跟著老師一手一式學拳架,學拳架就是用意的內容。這就是初學時的「用意」。就這樣簡單明白。如果我們換一種說法,「學拳架就是要心靜」。這心靜和學拳架,就很像兩碼事了。而事實是,強調要心靜的,也的確就是教你認真去學拳架。所以我以為主張要心靜的是用詞不當。但大家都這樣說,輩輩代代,習以為常,慣走老路,不想改革,可見改革之難。

  練氣功(指傳統氣功、靜功),講究松、靜、自然。太極拳是拳術,但其中有氣功的內容,可以算作氣功中的動功,有氣功的共性,前人也講松、靜、自然。這可能就是主張練太極拳要心靜的根據。但拳中的松、靜、自然和氣功中的松、靜、自然,要求又不全然相同,頂多也不過是近似。方法上有簡繁的差別,氣功由於外形上無動作,還比較容易入門一些。太極拳中的用意,就是一門抽象的大學問。要練到自然,也不是短期內能做到的事。但都先要求精神上放鬆,要「神舒體靜」,卻又是一致的。

  人人都有很多雜事纏身,思想總是心猿意馬。練氣功就用守丹田或數呼吸等法,來使心猿意馬、雜亂紛繁的思緒,漸漸寧靜下來。這是以一念上萬念。漸漸通過意守,讓元神發揮作用,這就是氣功的主要內容。太極拳是用認真練拳,對拳中的用意,來一念止萬念的。如只將太極拳看成氣功,和氣功比較,層次還是淺一些,因為它還是「有為」法,是要在技擊上講。臨敵制勝的。

  太極拳雖講「松凈」(如「發勁須沉著松凈」),但既有動作,則必有一定程度地用力,哪怕是用最小的力,也就意謂著還是有一定程度的緊張,因而放鬆的程度就遠不如氣功徹底。靜就是定。練氣功可以入定很長時間,近代的虛雲法師入定常十多天,到出定時,看見禪榻旁邊侍者在他剛上座時送去的飯菜,都生長了很厚的霉了。太極拳因為有拳術上的目的,自然不需要這樣的靜,練一趟拳架,一般也不過30~40分鐘,超過50分鐘的極少。似由此也就說明,拳中的靜,遠不如氣功中的靜。「自然」是松與靜的結果,既然太極拳在松與靜的層次上都不如氣功,拳中的「自然」也就不如氣功中的自然更自然了。

  這就是太極拳的健身作用,還不如某些氣功的原因。以是太極拳雖也可以稱為氣功,但練不出氣功所具有的特異功能(如搬運、透視、遙感等)的原因。

  拳中的用意,就是去落實拳理。學者的功夫淺深不同,落實的內容也不一樣。按練體、練氣、練神三步功夫說,也不過是先求肢體的柔軟舒適、再求心情舒暢,自在安樂,最後達到氣勢磅礴,內氣充盈,神舒體靜,內外皆美。到了一練拳就能進入這種極為舒服、輕鬆愉快的境界中,這就是練太極拳要進入的所謂氣功態,也即所謂的「後天返先天」的先天狀態,也即練拳應該找到的「拳味」了。

  到了這種時候,良性刺激取代了日常生活中因種種壓力、煩惱而來的惡性刺激,對身體自然大為有益了。

  由於太極拳內容複雜,初學時用意的內容必然很多。只有到了練神(動中求靜)的階段,用意的內容,才接近傳統氣功了,但也只是接近而已。

  如從佛法戒、定、慧三學來說,靜就是定,是要去除雜念,專註一境的意思。如就佛法天台宗三上三觀說,太極拳強調的動中求靜,也不過是初步的系緣止和假觀的範圍。要達到制心止、體真止、空觀、中觀,根本不可能,這就是它治療疾病。轉變色身的作用,還趕不上某些氣功的緣故。但思想意識實際上也是物質力量的表現,你能專註一境,就能增加大腦細胞的「有序化」,擴大信息通道和增加信息量,調動了比較多的人體潛力,所以會產生出「松重」、「輕靈」等特別過人的類似特異功能的能力。

  這和高深的無為法(氣功)比較,雖然很淺,但要實際了解和圓證,也不是容易的。它和專練筋骨皮肉的外家拳相比,更不可同日而語了。

  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大多數練太極拳者,都還處在練體、練氣的階段,離心靜的要求還相當遙遠,只有少數功夫高的人,不再為拳理分心,只一心去追求虛靜的靈明感應了,才是動功中很好的靜功,或者說將動與靜結合得比較好了。

  心靜,還給氣功。用意,是太極拳的本份。

  太極拳的用意

  在一切拳術中,恐怕只有太極拳將「用意」提到了極高的地位,甚至說「用意不用力」,可見其重要性了。可以說,如何理解用意?會不會用意?是否恰如其分的用到點子上?這些都關係到練拳的成敗得失。有些人,練了很多年,只練出了一身大力氣,身體自然也健壯了,但未能取得鬆柔、輕靈功夫上的成就,未能取得以柔克剛、以小勝大、以靜制動、以弱勝強這作為太極拳必具的四種功能。這原因自然很多,但大多就來自對用意的誤解。

  拳譜上說,「勢勢存心揆用意,得來不覺費功夫」。但大家對這「用意」兩字的解釋,又各有不同,歸納起來,大致有二:

  一種在身外。認為「用意」就是在練拳之時,想到一手一式的用法,即每式都是在打身外的敵人。

  一種在身內。認為「用意」就是在練拳之時,去落實太極拳所特具的內在運行規律,去追求松、穩、靜、圓、勻等等的不斷進步。而這種追求又無止境,它是一種無底的「技藝空筐」,可以沒有窮盡地容納我們的聰明才智與汗水。誰付出或者說投入的越多,用意用得更正確、更細緻、更深刻、更全面,誰才可能成為太極拳中的佼佼者。

  練拳既然有練體、練氣、練神三個階段,基於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外到內的原則,在練體時,用意的重點當落實輕、慢、頂頭塌胯、上下相隨等外在可見的規則,以力求拳架的正確。到以練氣為主時,則應重視內外相合,以腰帶動四肢,圓、勻、輕、沉、穩等規則,只有如此,才能有規律地調動內氣,從而充分發揮太極拳內涵中氣功這一方面的作用,收到武術健身的顯效。至於練神之時,外形上早已到了脫規矩而合規矩的程度。亟應舍外求內,對拳理的探索更細緻、動作更精確、配合更巧妙,每式不多動、不少動、不亂動,決不浪擲精力。

  無奈「用意」是抽象的腦力勞動,看不見、摸不著,性格主觀智慧不足者,每每多是仗恃形體上的氣力大。用意中歧途極多,甚至歧途之中又生歧途,如樹生枝,枝又生枝一樣。初學者在學會拳架之後,本該開始去實踐「用意」,並在內容上去層層深入的時候,大多就在仗恃氣力大的盲目中不自覺地墜入了茫茫霧海,連方向都不辨了,還哪可能去取得成就!這就是為什麼學太極拳者如此眾多,卻只出大力士而不容易冒出像樣的人才來的原因。世人天天怨伯樂沒有發現千里馬,卻很少有人去培養馬群的眼力與智商。

  如果認為「用意」只是想到打身外的敵人,不是和外家拳一樣了么?那樣簡單膚淺的「用意」,誰個不會?又有什麼稀奇?太極拳不是簡單得很了嗎!

  至於為什麼會導致將如此重要、抽象而又內容豐富的太極拳特具的「用意」,理解得如此膚淺?這原因太多,也關係到人的素質,讀者就自己去尋求答案吧。

  說靜

  在不少的太極拳著作中,都很強凋一個「靜」字,有的說:「首先要注意心靜」;有的說:「靜是必須遵循的基本要點。」

  當我練了十多年拳的時候,發現自己主要只是在鬆柔方面有了一點進步;在「靜」的方面,可說是老不長進,至今也還未入門。因而對這個大家都當作練功要領的「靜」字,就產生了懷疑。

  初學時要用思想去記憶動作,哪裡做得到心靜?學會了拳架之後,練拳之時,思想又要去注意更多的要領,如松肩墜肘、頂頭塌胯,圓、勻等,思想全是在不斷地活動著的,又怎麼可能心靜?

  於是我認真查拳譜,真是不查則已,一查驚人,在大家都奉為「聖經」的「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那一篇《太極拳論》中,竟然全篇找不出一個「靜」字來。在王宗岳的《太極拳論》中,只有「動之則分、靜之則合」一句。有一個「靜」字,但不過是用靜與動對比,並沒有將靜作為練拳的方法,更不是「基本要點」。在《十三勢歌》中,只有「靜中觸動動猶靜」一句,主要說明動中要有靜態,是動中求靜的意思;如用之於技擊,則是頭腦要冷靜的意思了。在《十三勢行功心解》中,有「靜若山嶽、動若江河」,「切記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神舒體靜」三句中有「靜」字,前兩句也不過是用靜與動對比,只「神舒體靜」一句,要求做到體靜(不是要求心靜),也只是將體靜作為練拳的目的來追求的。

  不知什麼原因,將體靜誤作心靜。說首先要注意心靜、說靜是練拳的基本要點,都不是拳譜上「神舒體靜」的真正含義。體靜是指練拳時動中現靜象,與心靜是兩碼事。

  我認真分析了各家對「靜」的解釋,主要不過是「全神貫注、專心練拳」。這本是大家都明白的淺顯道理,實際與靜字的含義無關,屬於用詞不當,但與拳譜上的「靜」字發生矛盾,造成概念上的混亂,反而使人糊塗。

  練太極拳不可能心靜,而且恰巧相反,就是要我們會運用細密的心思,去上下內外地全面照顧,將抽象的拳理落實在具體的拳架里,才會有進步;不少人正是因為不會用心思,拳理不能落實,練了一輩子,不過是慢練的外家拳而已,不是太極拳。

  應該說,拳術都是動功,但太極拳要求練拳之時「神舒體靜」。我是在看到了雅軒老師練拳時呈現的靜態之後,才懂得了「體靜」二字的真正含義的;而且意識到一般學拳的、甚至教拳的距他所達到的靜境,恐怕都還相當遙遠!他練拳時靜態特別突出,不僅是在內心深處有所追尋、有所迷戀、有所沉醉,而且也是「神宜內斂」、「默識揣摩」、「神舒體靜」的最為理想的形象的注釋。他寧靜的神態富於感染力,能使觀眾氣都不敢出似的,惟恐呼吸的聲音破壞了他的靜境。第一次見他練拳時,我是很為此而驚奇的。連我15歲的兒子在看了他練拳之後,也用充滿了讚歎和驚奇的口吻對我說:「爸爸,李爺爺練拳時好靜啊!」

  一般人常說的「動中求靜」,這句話拳譜上沒有,它說明動是因,靜是果;動是手段,靜是目的。倒與拳譜上的意思一致。

  如將「靜」作為練拳的要點,是將目的錯認作手段,倒置了因果關係。

  實際上,不僅初學不可能真地靜(頂多不過是硬裝出一個靜的樣子來),即在學拳10年、20年之後,離靜的境界,也還遙遙遠哉。

  這原因在於太極拳功夫要求太多、太細緻,不管是外形上的要求(如上下相隨、勻速等)或是內容上的要求(如鬆柔等),真要做到,很不容易。如就全身上下內外各種要求來看,更不簡單,可以說是大不易事。(輕、松、圓、勻、完整等等,都是練拳時的必要條件,任何一項練不如法,都影響靜境的到來。)

  乘過木船的人,就有-種特殊的體會,當船夫停槳休息,坐在船頭抽煙的時候,聽任木船在江心自由自在地隨水飄流,艙里的乘客,如果不看兩岸的青山、天上的白雲,會覺得木船凝固在江心。一點也沒有動似的,靜極了。這是水的流速均勻,才出現的一種自然的靜態。一遇灘頭,水的流速變了,不勻了,或船夫又划起槳來,靜態立刻就消失了。

  這就是勻與靜的關係。也即動與靜的關係。不勻就不可能靜,然而真要做到速度均勻,特別是要上下內外全身配合均勻,哪是10年、20年就可以做到的事!?其他的要領,如松、圓、穩等與靜的關係,也是一理。

  真正的靜態,是拳理統統落實在拳架上之後,高度熟練的結果,是自然呈現出來的。

  動中求靜這句話,似乎可以解釋為:長期練拳架,是為了求得自然的靜態。

  初學者,雖好像安靜地在練拳,由於松、勻等均未合度,靜的內容與上述並不相等,實際上,可以說與靜毫不相干。在松、勻等要領及其外在的各種功夫未到高度熟練境界之前,靜境-自然呈現的靜態,決不會到來。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靜,是長期追求的目的,不是學拳的方法。

  《鄭子太極拳十三篇》張義敬評註

  前年,美國加州羅邦楨先生贈我《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一冊,為太極拳前輩鄭曼青所著。該書內容分為兩部分,前面3/5的篇幅是《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顧名思義,是為無條件從師者提供方便,為推廣、普及而採取的措施。是從楊式太極拳老架中刪去了很多重複動作.而保留了三十七式。也稱《簡易太極拳》。可以看作相當於我們50年代推廣的《簡化太極拳》。後面2/5的篇幅,名為《鄭子太極拳十三篇》,全是談的太極拳理論。除了作者自己幾十年耕耘的心得之外,還包括他得自楊家的秘傳口訣。所以,這一冊《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實際上是上述兩書的合訂本,共約200頁。

  兩書成書的時間不同,《鄭子太極拳十三篇》,成書於抗戰期間,1940年出版。至於「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從書中於右任的題詞看,可能是1948年出版。我所得到的是1977年7月的再版書了。

  在讀了《鄭子太極拳十三篇》之後,感到該書對太極拳在養生和技擊兩方面的原理,都闡發得非常深刻。其中還有不少論點,是發前人所未發,異常珍貴。雖該書在海外久已享有盛譽,而在大陸上有機會讀到的人,為數就寥寥無幾了。廣大的太極拳愛好者,恐怕還不知道有這樣一本好書,於是產生了想向讀者介紹的念頭。

  該書用文言行文,這就使我在介紹之前,很費了一番思量,如以白話譯介,必然佔去刊物過多的篇幅。不得已,採用了節錄壓縮的方式,重點地保留了該書的內容,也保留了作者的文章風格。這樣更真實,也更有利於讀者細心發掘。但篇幅畢竟大量壓縮了,必有遺珠之憾,讀者諒之。

  讀其書而不知其人,當然不可。所以,該先知道作者,至少是略知梗概。然後再重點介紹《鄭子太極拳十三篇》。

  鄭曼青其人

  鄭岳,字曼青,以字行,是楊澄甫晚年的入室弟子。按輩份,是我的師叔,是雅軒老師的師弟。也是將楊式太極拳傳到台灣及推向海外的一位主要人物。他曾在台灣及紐約成立時中太極拳社,教授弟子眾多。

  鄭曼青又是國畫大師,弱冠即在北京兩所大學裡任教授、又曾任上海暨南大學及美術專校教授。他多才多藝,有「永嘉五絕」之譽(指詩、書、畫、醫、拳)。他精岐黃,抗戰時,曾在重慶來龍巷懸壺濟世,醫道大行。他對《易經》、詩詞等,均造詣極深。在台灣專集出版,刊行於世者,有《玉井草堂詩集》二冊、《論語釋旨》、《學庸新解》、《老子易知解》、《易全》(上下)、《曼髯三論》(詩書畫)、《鄭子太極拳十三篇》、《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曼髯書畫》二冊,和中醫書籍多種。

  從上面這些書目,可見他是名符其實的學者。治學範圍之廣博,近世還不多見。從這一本《鄭子太極拳十三篇》,對其治學的深度,也就可以概見其餘了。

  自民國廿幾年起,從他學拳的人就極多。在他任湖南國術館館長時,就在學員中普及太極拳。在此後終其一生的教學中,主要就推廣經他縮編而成的三十七式太極拳,較之我們推廣《簡化太極拳》,時間上還早。因之他是簡化太極拳的先驅者。

  在近代楊式太極拳的歷史上,鄭曼青有著不可忽視的功績,如所周知,《太極拳體用全書》的大量發行,對楊式太極拳的推廣、普及,可以說起了正宗教材的作用,該書雖署名楊澄甫著,可實際上是鄭曼青代筆的。我們不應忘記他在宏揚太極拳方面,做過的卓越貢獻。

  由於幾十年來的隔絕,50歲以下的人,知道「鄭曼青」這大名的不多了,我知道的也很有限,除了上述種種,還知道他是永嘉人,1975年在台灣去世,享年不詳,估計80歲左右,也很可能還不滿80歲。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有他的愛徒或知己好友,能寫出他多才多藝,並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來。

  目前在東南亞一帶教拳的黃性賢先生,以及在美國創辦環球太極拳社的羅邦楨先生,就是鄭曼青的高足,在海外很有盛名。

  開篇有陳微明、京山鄧克愚、東武李壽(jian)三篇序言及自序一篇,不同於一般與拳無關之頌揚文字,更非借名人以自眩,可以當作武林遺事或武術史料看,故抄而存之。

  陳微明序

  名畫家鄭君曼青,精岐黃,楊師澄甫南來,從學太極拳六年。師德配侯夫人,抱疾垂危,得君投劑而起,師感之,悉以口訣相授,他人所未聞也。至蜀,復遇奇士與究,道益晉。一日,與美利堅駐華戰士十五人較,敗其六,餘震懾不敢角,一時傳為佳話。日本既降,君來海上,出所述師授口決!讀之,義極精,條別粲然,雖不出太極拳論之原理,而指示學者俾有可循之途。與拙作太極拳答問,互相發明。君不吝惜,公之於世,誠學太極拳者之寶筏也。爰書數言,以告真賞。丁亥四月陳徽明。

  鄧序

  予友鄭君曼青,世稱永嘉五絕。予則獨服其拳術之精,允得楊師澄甫之心傳。一日在渝,同應英吉利駐我國大使薛穆之邀,赴大使館表演太極拳術,時英軍訪華團在館,悉少壯軍人,意氣豪邁,見曼青矮小而少之。予日:「君等皆身材魁偉,實力雄厚者,得欲與曼青一試乎?」眾皆連聲諾諾。其中孔武有力者,以安君為最;即趨前詢以試法,曼青日:「悉如君意。」乃於尋丈外,洶湧而來,攘左臂而擅右拳,曼青側身左讓其鋒,則安君已顛仆數步之外;旋復攘右臂揎左拳,又從右顛仆如前狀;最後變用雙拳搏擊式,向曼青迎頭猛擊,勢殊驚人,甫見曼青頭乍後仰,伸右掌於安君左腋下撲之,則安君已兩腳離地,仰後翻跌於尋丈外,迫至場邊,驟見曼青飛步隨之,迅提其臂,得不仰出場外。眾皆驚喜讚歎,餘人睹狀不敢較。請作表演,曼青即棚右臂,作虛抱式。予日:「誰能推之使稍移動,為勝。」某君首推之,不能動搖。又加一人.并力推擠良久,仍未嘗稍動分許。蒲樂遭君轉請作他種表演,曼青伸臂仰掌日:「請固握予掌,以力壓之.弗使翻動,為勝。」則有數人,三握而三仰跌出。又伸臂舒掌,請以猛力斫之。安君首以立掌擊之.至十數下,縮手而退,蒲君復舉拳連砍數十下,而曼青行無所事。時曼青衣白荸衫;蒲君能作華語,卷其袖日:「君之臂是鐵否?」四座掌聲齊發,成嘆吾國國術之妙,為不可幾及。麗英國人士:知有太極拳藝者,亦以此為刨舉。鄭君倘不得楊師之心傳,其能運用如是之神妙乎!茲本其心傳,以著鄭子太極拳十三篇,且多發前入所未發,行將付梓,屬序於予.因追述此一事,以應之。京山鄧克愚。

  李序

  中日戰興,於避寇巴山,得琛鄭君曼青.居處近,過往亦密,相與研究太極拳推手及玄功,最相契合。於是,始悉曼青之造詣精深,淪理超妙,。蓋原本楊師澄甫。而余忝在同門之列。乙酉春,我同盟國美利堅陸軍駐渝者百餘人,每周有聯歡會,聞曼青與英吉利駐我國大使館之文武官員,作友誼比賽,數勝之,乃邀請與會。曼青介余及其弟子郭琴舫、張紀培等五六人,參加表演太極拳推手畢,美戰士選精於技擊者十餘人,請與較,曼青許之。一經交手先後不措者五人。忽一人體重二百三十餘磅,於尋丈外舞拳跳躍,向頭部擊來,曼青摺肘接之,應手跌出逾二丈,撞壁而倒,聲震屋瓦;又奔躍來,曼青舉手送之,復跌出,其人搖頭呼:「負負!」四座歡呼,掌聲齊作。中有一人奇之日:「何以如兩人舉而擲之?」張君紀培善英語,即以太極拳之運氣,以無力打有力解之,而余以曼青手法身法有過人處,每發人出,其聲其狀,似以錢投鼓,直至撞壁而止,此非具有內勁不辦。今者以其所著鄭子太極拳十三篇見際,凡數萬言,不獨暢師旨而已,且多發前人所未發者。誠度世之金鋮,衛生之鴻寶也。爰書數言為同道者告。丁亥九月東武李壽錢謹識。

  敬按:鄧、李兩人因是當時的參與者,均如攝相機一樣,對事件作了生動的記錄,繪聲繪影,是不可多得的太極拳傲手掌故。也可見鄭氏真是身手不凡,能飲譽海內外,為楊式太極拳揚名顯威,絕非偶然。近人有說太極拳太軟了沒有用的,可於此開開眼界。

  自序(摘要)

  作者先說明他熱愛太極拳的原因,是「弱年患肺病,吐血咳嗽不已,習太極拳不數月,病競霍然」。於是對拳「乃益重視之,駕乎眠食之上」。早晚練拳,未曾間斷。繼而說他為什麼著作本書,「今體維摩病瘸之心,發尼父推已之願,』善與人同,達兼天下,欲虛贏者戡而為強,衰病者興而有作,以引為己任,足書之作,其可緩乎!」接下去,他說《太極拳體用全書》是應他和同門匡克明之請,才於1934年5月出版發行。但「楊師澄甫,以家傳絕業,來肯輕易教授,正恐傳非其人,故僅述體用之梗慨,以傳乎世耳。今者澄師已歸道山,欲求益,不可復得,因罄舉所秘,筆諸於書,聊欲廣古之上醫醫未病之旨,與世之學者,驗養氣之功。庶自強以強國,我民族其振興乎!」三十五年(1946年)重陽,永嘉鄭曼青自序於秣陵(南京)

  敬按:在陳徽明序中,有「至蜀復遏奇士與究,道益晉」(晉即進)一句。為了避免將來的考證學家,對這一句得不到結論而成懸案,特下一按語,是指抗戰時期,鄭曼青住重慶,曾去成都與其師兄李雅軒交流拳藝一事。從這寥寥ll字,可以看出前賢的謙遜和對李氏的推祟。

  《釋名義》

  作者在《釋名義》一篇中說,拳為兼體用益智勇之運動。太極為陰陽之母,無所不包,以之名拳用意深矣。易日,太極生兩儀,兩儀即陰阻j陰極生陽,陽極生陰,而剛柔動靜之機,無所不用其極焉。

  敬按:這「無所不用其極焉」一句,大堪玩味,這正是拳論中「極柔軟然後極堅剛」的同義語。也正是楊、吳兩式太極拳追求大松大軟,高度鬆柔,然後才能極重極剛的行功指南。這說明,真正的太極拳是走極端的,能極輕才能極重,能極柔才能極剛。這樣追求極輕極柔的練法,需要高度智慧,所以難度大得多,因而很多人不易接受。

  好鬥者,未有不以剛猛之力制人,迅疾之法制入,是為陽極,剛之至也。如抗之以剛,必至兩敗俱傷,非高手也。被以剛為用,我以柔化之,彼以動為攻,我以靜待之。柔靜之至,是為陰極。陽極而遇陰極。未有不敗。此即老氏所謂柔弱勝剛強也。余故日,學太極拳必自學吃虧始。從來學拳,無不欲勝人而佔便宜者,今日學吃虧,誰寧為之。要知學吃虧,是任人用力襲擊,而我不以絲毫氣力抵禦,反引而去之,使其力落空,而攻擊之效能全失,則我稍一撒手,彼未有不跌出尋丈之外者。此拳論所謂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直至從心所欲,如是可為佔便宜之極矣。

  敬按:這一段話,說得輕巧,但太極拳之所以難學,恰正是這化勁的本事,不容易精細。懂勁兩字,說來筒單,.實際上無底。所以追求一生,有味極了。

  學太極拳不獨足以摧剛制動,為拳之上乘。更可使弱者強、病者興、衰者旺、懦者立,誠強身強種,而強國之要道也。謀國是而欲蘇民瘼者,其可忽乎。

  《通玄實》

  在《通玄實》一篇中,作者說,太極拳立論純乎哲學,其立場合乎科學,都是可以在體與用中得到證實的。然而太極拳之原論甚精,事實亦奇,以其運動而論,所謂以心行氣,以氣運身者,皆是運而後動也。即猶電車汽車然,藉氣之力,運之後勁。與肢體及局部之動,謂之運動,則大相徑庭。

  敬按:這「運而後動」,極為準確地說明了太極拳與其它拳之肢體運動、規律大不相同。運而後動,是依先後次序、「周身節節貫串」地動,這是追求鬆柔、完整的主要方法,也是祛病健身的主要手段之一。

  一般練太極拳的人,都只說氣沉丹田,未予深究,然不及以心與氣相守于丹田,則有利於身體莫大矣。人身為病,若膨脹、黃疸、濕痹、濕熱熏蒸之類,均與腹部蓄水過多、氣化不利有關。氣沉丹田,即猶注暖氣於爐中,可以祛陰濕寒氣之效而已。能與心相守勿離,猶置火於釜底,使釜中之水乃至於滾沸,漸漸可以化氣,不獨不為害,且有利於血液之循環,其功大矣。

  《專氣致柔》

  在《專氣致柔》篇中,作者進一步指出,太極拳之特長者,乃氣沉丹田也。氣沉丹田,即老氏所謂擘氣致柔之著手功夫。所渭柔弱者,生之徒,剛強者,死之徒也。可見攝生之道,致柔而已。欲致柔,務先專氣,專氣以止於至善之地者,丹田也。氣旺則血足,氣旺血足則筋柔。筋柔者,嬰兒之特徵。以去死不遠之人,猶有還童之望者.專氣致柔而已。

  《變化氣質》

  在《變化氣質》一篇中說,讀聖賢書,而能篤行、審問、慎思、明辨,極其至者,所謂以六經作吾註腳。能使氣質之變化,則余無疑矣。未聽說學太極拳,亦能變化氣質,可是學拳廿余年以來,能振敝起衰去病。過去在做學問上,屢輟屢遷,現在可以恆久不倦矣,少年時之輕躁已變而為沉靜溫穆。

  敬按:太極拳是藝術,要求細緻,為了求得拳藝上的長進,也即是對自身進行細緻複雜的改造,在拳藝上的進步歷程,也即對自身改造的過程,也就是變化氣質了。

  《陸地游泳》

  《陸地游泳》一篇,可謂發前人所未發,作者說游泳是很柔很好的運動,為各國學術家所公認。但流弊亦不少,如沙眼及淋濁之傳染,喉腔及耳鼻灌水,以致發炎,或心臟衰弱,以致溺斃之類。太極拳有游泳之優點而無其缺點。如以專氣致柔而論,增長氣力而論,太極拳又勝乎游泳遠矣。人在空氣中,與魚在水中,其理相同。魚游於水與人游於空氣亦相同也。力之本系乎氣,力大者氣壯,氣壯者,積氣之所致也。積氣和積水一樣,積水淺,則載力微,雖一盂一盤,未易浮也。積水深,則萬鈞之航,猶不為重。苟知積氣之方,如積水,則其力可達乎無窮。積氣者,即積之于丹田。丹田者,氣海也。喻之為海,則其有容量可知矣,其大且深,亦可以知之矣。氣若能歸海,日積月累而勿輟,三年有成,則必大有可觀者矣。

  學太極拳乃積氣之法。空氣非空,正猶水然。每一練拳,即覺氣之鼓盪如游泳,吞吐浮沉,以及乎進退如游泳,苟能逮乎此境,則已非常人所能到也。初學著手,可隨時迎風翻掌,拂臂舒拳,可以知風與空氣,有若水者,極其至也,則知空氣重於水,且重於鐵也。

  敬按:作者對氣海之解釋,甚妙,很發人深思。以積氣比積水,亦有說服力,因發勁之能量大小,確乎與氣沉丹田,關係極大。初學迎風翻掌,有助於觸覺的靈敏,可以提高我們的聽勁能力。

  《心膂並重》

  《心膂並重》一篇,作者說,任脈心主之,督脈膂主之,膂即屬於腎。太極拳之所以超乎其它拳術,亦以其自然達到心腎相交所致。心為一身之主,聖賢之學之要,日求其放心,禪者日,主人翁在家否,主人翁者,心也。與道家之心腎相交者,大同而小異耳。肉團之心,與心靈之心,本非二,亦非一,即肉團之心能有作用,而靈乎一切者,乃心靈之心也。

  膂即脊骨,有廿四節,五臟六腑系焉,五體軀幹賴以支撐。講養生之人,均很重視。太極拳乃務本之功,亦在於斯。古人所謂正襟危坐,此修養之事也。危字之解不一,。皆未作危險之危解,余謂危坐者,確有危險之實存乎其間,脊多節如串珠然,累疊而起,稍不將意,。則傾側,或曲凸而倒,不復能復櫸其軀幹矣,豈不危哉!善修養者,故有臨深履薄之戒,日正襻危坐,以防微杜漸也。初學即以心氣相守于丹田,勿助勿忘。此即所謂求其放心及主人翁之在家也。久之,其氣能越乎尾間,沖開夾脊,度乎玉枕,而達乎顛頂,降于丹田。此即任督通,心腎交矣。心,難言之矣,如前哲所謂心傳,正心與不動心之說,若日月經天,自能取法。

  敬按:練太極拳,首先強調立身中正。實即正襟危坐之同義詞,中正才能支撐八面,不失重心。縱觀楊家傳人,如陳微明、李雅軒及本書作者鄭曼青之拳照,無一不是立身中正的。近有人稱,楊家家傳是身勢前傾,而不講中正云云,實屬非議。

  《勁與物理》

  《勁與物理》一篇,作者以其豐富廣博之學識,對太極拳在技擊上之運用原理,闡發得淋漓盡致,可以說是泄盡太極拳天機,是該書中最為引人注目的篇章之一。

  太極拳氣與勁之運用,在乎綿綿不斷,周而復始,圓而神通,靡有窮際。大至星球,小至雨露,無不皆圓,其表面雖有張力,而內有聚力,散不失為圓。太極拳法圓象,與自然界之妙蘊相吻合。圓周各點,負荷之力,強弱相等,否則不成其為圓球(圖1)。觸其一面,面面皆應,觸其一點,則萬點皆應,此即太極拳之所不容人摸著與觸到者,以其體圓,乃不知得力之所在也。球體之分子力,一經運轉,便互相牽引,即向心力與離心力也。

  又如以繩一端系石或鐵,手執一端,揮舞成圓圈,手執處為圓心,因繩牽引之力為向心力,鐵石向外之力為離心力.繩受此兩力,別見緊張之氣勢,其氣勢之強弱,視其運轉之快慢為推移。此即太極拳推手時,倘我受向心力較大,而還之以離心力亦大。然我受之向心力雖大,我能運而去之,以我得體圓之效用也。但還之以離心力,彼則不能運而去之,必彈出於尋丈之外(圖2)。

  此外,圓中包含無數之三角形,隨處可以取積極之攻勢。如令其旋轉向前攻擊,則無一分一厘之面積,非積極攻擊之作用。譬如打乒乓球,如對方以旋轉之球勢進攻,應之者不如其法,則攻勢不可當也,必致失敗,以其攻勢之距離最密且速,即包含無量數三角形之作用故也。太極拳效法於圓,非真實如球體也。其用守勢者,取法於圓。攻勢,則無處非三角形(圖3、4、5)。

  於此可見太極拳,無施非攻,無處非守。所謂走即是發,發即是走,寓積極於消極之中。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此之謂乎!

  倘遇正面之外力攻陷,則使其力落空,在其急欲退卻之時,則以我腹部之吸力,一變而為攻發之力,而復其為圓形(圖6)。太極拳之特長在此,所謂發勁是也。反是則為走化;走者急轉,化者緩轉也。

  將受攻之點,稍一走化,其外力自然混脫而化去矣。同時,無量數之三角輪轉,角角即為攻擊,所謂化即是打,走即是打也。打即發勁之發也。

  至於用勁發人,則在找准對方之重心,得機得勢而已。

  吾師澄甫,每每告余日:「發勁須找到一直線,方可發。發時如放箭似地。」是言已窮髮勁之能事,惟此直線,其理易明,欲用之者,然非參透及經驗者,未易得心,學者須於此處著力,勉之(圖7)。

  襲擊之要素有二,即空間與時間。如不能把握此二者,每每送肉上鉤,自取其敗,何也?曰: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此空間之限制,亦即時間之延長,太極乃圓.形,獨佔面積及空間甚大,即能令其來力之空間及時間之延長,其襲擊之效能因之而喪失。此即太極拳之主旨。不予抵抗,而予以退讓}不與之正沖,而予以偏避。使其速度與能力稍為摧挫,再以順勢擊之,不費吹毛之力,則其自取摧毀,不及一瞬也。此即所謂牽動四兩撥千斤也。既能被人牽轉而利用之,何復有力與速之可言哉!可見僅有貪與猛不足恃也。

  太極拳尚柔弱,其作用,則丹田之氣得以鼓盪,又助之以球體運動,其本力雖微,其速度不可限量。是以其效能超出於常理之外,真不可測也。

  太極拳講中定,亦即立身中正。任何一方,均可轉動自如(圖8)。如擊其右端,則左端可向後旋轉,將被擊之端空間放長,時間亦復延長,將襲擊力,完全分化等於零。如右端受力千斤,則此千斤之力,完全遞交於左端,右端向後急轉,左端即急向前轉,則正借對方之力量反擊之,對方每不及措手,已跌出尋丈之外矣。圖8

  太極拳善於分化來力,亦善於合二力為一力進攻之,拳論所謂「引進落空合即出」是也。

  此外,太極拳善用提勁,將對方之根力拔起,而後一發可以兩足離地跌出。此乃起重機與千斤頂之原理。

  用提勁發勁時,以對方為重點,手或腕接觸對方處為支點,以腳與腿為力點。所謂「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指」。對方雖有大力,不足恃。一經接手,便可跌出尋丈外者,全憑槓桿之作用。雖接之以手,而發勁之力點在乎腳。可謂精妙絕倫矣。不獨事半功倍,極其至者,雖千百倍,尤未可限量也。

  太極拳運勁與力學,絲絲入扣,發乎自然。從來太極拳原理,不易了悟,以至盡人發生疑義,今以力學釋之,太極拳雖導原於哲學,且可證之於科學也。然運勁與物理學說.在太極拳上,乃高深之研究。不過太極拳有體斯有用,如不能用,則體亦不足言矣。

  敬按:俗語云:「既說破,要跳過。」如何練拳,方能達到極柔軟之體,技藝精純之體,學者三思。

  《養生全真》《益臟腑》《起肺疾》

  在《養生全真》《益臟腑》《起肺疾》三篇中,作者說,太極拳本是氣功,是積氣之功,也是養氣之功。如能行坐處卧,言笑飲食之際,皆運用養氣之功,則隨時皆在運用太極拳。養生以氣為主。「內練一口氣」.就說明內家拳尚氣。氣能沉丹由則氣壯,氣壯則血盛,氣血壯盛,則有裨益於臟腑大矣。氣能沉丹田,每一呼吸,則臟腑俱能鬆動,隨呼吸而開合,助之以運動之方,則宗筋日強,濕熱外泄,健康自然日漸增加。太極拳之裨益於臟腑,無他,不於外之是務,而惟內之是求,尚氣而已。

  太極拳對肺病有特效,其理由如下:

  (一)肺病者十之六七,起於腎虧,腎為肺之子,病肺者,每每當補腎。而太極拳以氣沉丹田,原為固腎之不二法門。腎氣既固,則肺氣漸復。

  (二)亦有因脾虛而致肺病者,脾為肺之母,氣沉丹田,則脾胃功能加強,消化好、營養足,故有裨益於肺。

  (三)久咳不已,肺氣大虧,以致肺萎成癆者,氣沉丹田則氣積,而肺氣亦充滿矣。佐之以至柔至緩至輕至微之運動,而使肺部漸開漸合,則肺不萎。肺不萎,則有生機存焉,可以推陳而致新。

  是謂之有特效,乃萬古不磨之確論。

  敬按:今之病肺者,西醫有鏈黴素等特效藥治之。倘醫不逾時,調理得當,一般都療效滿意。而幾十年前,醫生面對此疾,均束手無策。可作者是回春妙手,且以自己曾有病肺之經歷,對此病有獨特的研究,竟然用中醫藥治好了不少病者,書中有名有姓,病例不少。可見中醫對肺病並非真無法可想。

  《別程序》

  《別程序》篇中,作者述太極拳之進程,分為天地人三階。人階為舒筋活血之運動,地階為開關達節之運動,天階為知覺作用之運動。人階即練肢體之鬆柔。一般是先求上肢橙柔,次求下肢鬆柔,再求軀幹之鬆柔。先易後難。地階開關達節,指練氣先從氣沉丹田,到丹田積氣之後、自然下達湧泉,上達勞官。到任脈氣滿,與靜功一樣,可以自然地通三關。

  敬按:人的體質、氣質千差萬別,並非每一個人都一定能通三關。亦有學拳數周,即通三關者。

  天階即練神經觸覺,勁與力大異,近世學者,盲從至死,不知勁之為用,可為浩嘆。惟柔乃能與對手粘連相隨。能粘連,則我之氣與彼氣相接觸,欲測其氣之動靜,故日聽。懂勁與昕勁有深淺精粗之別。氣至化境,而進乎精神之作用,所謂無力之力,神力也。目之所注,神之所到,氣已隨之。氣能運身,不待動心,而神可以挾氣而行,是為神力。亦可謂之神速。謂太極拳到高深境界,輕與快耳。

  《述口訣》

  《述口訣》一篇中,作者說,從來武術家,得有妙法,多秘而不傳,以致每每失其真傳。今曼青之受于澄師者,未敢說盡其傳。十餘年來,每欲筆之於書,又恐傳非其人,既而思之,善與人同,固吾所願。乃謹錄要訣十二則,此皆澄師所不輕易傳人者。尚希世之賢哲龔豪,有以參證而廣大之,使人人皆能祛』病延年,則民族幸甚。

  一、曰松。澄師每日必重言十餘次,要松、要松,要松凈、要全身鬆開。反此則日,不松、不松就是挨打的架子。

  二、曰沉。如能松透,即是沉。氣沉則神凝,其用大矣。

  三、曰分虛實。

  四、曰虛靈頂勁。即頂勁虛靈耳。

  五、曰磨轉心不轉。磨轉者喻腰,心不轉者乃氣沉丹田之中定也。

  六、曰似拉鋸之攬雀尾。拉鋸者,彼此用力均勻,則往複可以暢通無阻。此理在推手上,有二意:一曰捨己從人,順其勢,可以得化勁與走勁之妙用;二曰彼微動、己先動。此即彼欲用力推來時,則我亦先之以力拉回,彼拉去時,我亦先之以推送之去。

  七、曰我不是肉架子,汝為什麼掛在我身上。太極拳專尚松靈,最忌板滯。肉架上掛肉,便是死肉,又何有靈氣之可言。

  八、曰撥不倒、不倒翁。周身輕靈,其根在腳。非具有松、沉兩種功夫,不易辦到。

  九、曰能發勁。勁由於筋,故柔的活的有彈性的是勁。何為發勁?做箭似的。發勁之法,要得機得勢,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然得機得勢,最難領略,拉鋸式之作用中,確是有機有勢存乎其問,因彼之欲進,我先知之,是為得機,彼既進既退,受制於我,是為得勢。腳腿腰完整一氣,一則是力聚,可以致遠;一則是身不散亂,方可命中。

  十、盤架子,要中正均勻。此中正均勻,看似平淡,卻極難能。

  十一、曰須認真。棚搬擠按須認真,若不認真,便都成了假的,擁不要擁到人家身上去,搌不要掘到自己身上來。按與擠皆不可失卻中定。這是真的,否則便是假的。

  十二、曰四兩撥千斤。所謂牽動四兩撥千斤者,只用四兩勁牽動千斤,而後撥之,此牽與撥,是兩事,非真以四兩撥千斤也。如牛重千斤,繩重四兩.牽之以其處、以其道,則可使之左右如意。如牽其角、其腿,不行也。牽之之勁,不可過重,重則彼知之,變化生矣。

  以上種種,皆澄師口授指點之傳於曼青者,不敢自秘,願廣其流傳。幸世之同仁共勉之。

  最後,有作者之古詩一首,抄以作結。

  《體用歌》

  太極拳,十三式,妙在二氣分陰陽,化生千億歸抱一。歸抱一,太極拳,兩儀四象渾無邊,御風何似頂頭懸。我有一轉語,今為知者吐,湧泉無根腰無主,力學垂死終無補。體用相間豈有他,浩然氣能行乎手,棚捋擠按采咧肘靠進退顧盼定,不化自化走自走。足欲向前先挫後,身似行雲打手全用手;渾身是手手非手,但須方寸隨時守所守。

  太極拳哲理

  鄭曼青先生主講

  李野文筆記

  各位同道,先生主各位同學:今天本人承蒙韓理事長之邀,到這裡來講「太極拳之哲理」並能於久別後在這裡與各位見面,本人感到非常高興與榮幸,兄弟離開台灣六年多來在美國向僑胞及美國人士講授太極拳,主要是宣揚我們中國的固有文化。今天我們在台灣來講太極拳比在美國人士面前講太極拳較有意義,也較容易,因為在美國講太極拳最大的困難就是翻譯;我們講太極拳最重要的是講「氣」,但西方人士對於「氣」字則非常之隔膜,所以一個「氣」字在美國始終沒有翻譯好。太極拳是宋朝末年張三丰先生所發明的,其原理則是根據老子的理論,老子這部書是在五經之後,四書之前所著成的,至於孔子則沒有著書,他是「述而不作」的,所以老子這部書在中國哲理上來說,是很早的一部書,但其原則為何?就是「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所謂「氣」即是專心致志于丹田,然後返老還童之謂,亦即是我們太極拳最重要的原則。老子從前說過,「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這是極有道理的,我們知道風與水是最柔的東西,它是慢慢的積起來的,積到很多的時侯就沒有東西可以抵禦了。所以我們擴大而言之,天地也不過是積氣而已。因此我們在空氣中練太極拳,亦正如在水中游泳一,而對於空氣就像對水一般,有一種阻力的感覺,從而慢慢的練,要練到最柔的境地。

  講到氣,丹田就是氣海,海的容量是其大無比的,我們要以心運氣,氣沉丹田,然後知道氣之所至,氣之所行,氣之所積。丹田之氣滿了以後到尾閭,再上行走到脊骨,然後走到泥丸,也就是氣通三關,以後,就往下行走,到五腑六臟,而使全身得到了無窮的補養,所以氣在我們身體中是這樣遇而復始的運行。我們人體里有三層的膜,肌肉的外面一層,筋的外面一層,骨的外面一層,此膜正如車胎里的內胎一樣的,我們練太極拳的人,如功夫練得好,體內的膜就會增強,所以就不怕打,又我們要以心運氣,使氣走三關,我們早晚行、處、坐、卧,都是注意丹田,要以意行氣,孟子說:「志,氣之帥也,」志是氣的元帥,元帥到那裡兵也到那裡。又,氣是和電一樣的,一熱則鋼鐵木頭也能傳透過去,所以我們天天練太極拳氣就能壯,體內的膜就會增厚。氣能通三關,則一切病都沒有了。有人問到太極拳有沒有用?我對太極拳不過學到了一點點,但據我的經驗來說,太極拳是有用的,我從小體弱多病,四十年前就應該死去的,但後來練習太極拳,身體就好轉了,到現在行年七十歲了,我的眼睛,牙齒都還和年青人一樣,這就是練太極拳的好處。

  關於練太極拳的體用問題,我也順便在此來談一談,太極拳的體用,是應該注意的,體為本,用為末,沒有體就沒有用,換句話說,就是有體才有用,體最主要的是要血脈流通,周身血脈流通以後,人還會有什麼病呢?現在癌症那麼多,但我教拳數十年,我的學生沒有一個生癌的,生癌的人主要的是鬱悶室滯所致,但是太極拳使人周身百脈流暢,氣血調和,所以是可以防止癌症發生的。談到我們人生,有兩點要注意:一是病從口入,一是禍從口出。人們是生病十之八、九,是由於吃東西不慎而發生的,所以我們要注意飲食。再談到人體內的腎與胃,人的先天是腎,練氣就是練腎,練丹田。人的後天是胃,惟胃強才能吸取充分的營養,但很多人則在摧殘胃,人們以為身體虛弱了,就一定要進補,於是不斷的補充營養,但毛病就出在這裡,過度的營養是最害人的東西,大病往往從此而起,因為吃得太多了,消化不了,胃就悶脹起來,周身的氣血也就不流暢了,在這種情形之下,那有不生病之理?因此我們如要防止生病,則首先要使氣血通暢,要氣血通暢,則練太極拳是最佳的途徑。也許有人要問為什麼要練太極拳呢?練少林拳不好嗎?但我覺得練少林拳對身體雖然也有好處,但是和太極拳不同,因為少林拳的運氣是偏於剛的,是往任脈走的,反之太極拳運氣是致於柔的,是往督脈走的,由督脈氣行骨中,即道家所謂通三關。同時少林拳是力由骨發,太極拳是勁由筋發。

  太極拳所謂體,所講的就是「氣」與「血」的連貫流通,蓋人身體內最主要的是氣與血而已,血本身不能走,要靠氣率血而行,故一個人氣旺則血旺。現在常有人對太極拳提出一個問題,那就是練太極拳全身不用力,動作那麼慢,能用嗎?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太極拳也不是很難學的,我常常這樣講,一講就幾個鐘頭,人家還是不信,甚至於練了幾十年太極拳的人也不信,他們以為我練拳一定有秘訣的,我到美國教拳,有一個學生叫路易義的,還有一個學生叫史密斯的,也都說我練拳一定有秘訣,不然何以只有一個鄭曼青呢?現在讓我把秘訣兩個字打開來;我跟澄甫老師練拳,楊老師身材很高,體重有三百多磅,他年青的時侯,祖父父親都是無敵於天下的,他自己有一次到山東一個道台家裡教拳,他吃得好,玩得好,他是楊家最有為最年青力壯的人。但後來回到北京後有人造了一個謠言,說澄甫先生在八大胡同當了保鏢,他的父親聽了很生氣,於是把他叫回到家裡來,關在後院一個小房裡,裡面只有一張床,一根杆子,在這種情形之下,澄甫先生因沒有其他事情可做,只得天天練太極拳了,如是苦練了四年。諸位想想澄甫先生當時身體和功夫既是相當了得,還要苦練四年,太極拳有什麼秘訣嗎?假如太極拳有什麼秘訣,或吃幾顆丸藥可以馬上使功夫臻於上乘,那麼我就必定先把丸藥給我兒女吃了,那樣就會有功夫了,何必再去苦練呢?我著了一本「鄭子太極拳十三篇」,這是根據澄甫老師口述要點以及我數十年的經驗與心得而寫的,但斷斷續續的寫;就寫了二十年,在台灣才印出來。後來一般反映,十三篇的文字與理論過於深奧,同時又為便於外籍人士研習與譯成外文起見,就另以淺顯的文字寫了六篇翻譯成英文,這一工作用了九年時間方行完成,所以歸根究底一句話,練太極拳並沒有什麼秘訣的要是有秘訣的話,其秘訣就在太極拳論裡面,因為其中沒有一句話是假的,決沒有一句話是騙人的,只要大家照拳論裡面所說的原理去下功夫,是絕對可以學得好的,我是懶人,功夫也不好,各位條件都比我好,我想大家應該是能夠練好的。

  練習太極拳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松,但很多人就松不下,一接手不知不覺之間就不曉得松,這樣,一扭,一頂就完了,也就把門關閉了,不能進步了,須知練習太極拳是要學吃虧的,不要學佔便宜,你要是想佔一分便宜,大吃虧就在後頭,這是我學太極拳幾十年的經驗,其實不光是學太極拳如此,為人處世亦莫不如此,所以如能學到太極理,則在社會上處世並不難。老子曾說過:善者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大凡肯吃虧的人,最後總是不會吃虧的。

  有一件事情順便在此談談,三十二年在重慶有一次和友人鄧君同應英國駐我國大使館之邀請表演太極拳,正巧英軍訪華團人員亦在座,表演完畢後,鄧君見英軍都是身強力壯的少壯軍人,就說各位願不願意和鄭先生試試,他們都要試,結果都敗了。後來又有美國駐渝陸軍,因為聽到這件事,也邀請去表演,並且在百餘人中挑選了十五個拳擊好手,和我比試,結果連敗了六個人,其餘的人都不敢再比了。由此可見,他們的拳雖然很猛,速度也很快,但跌出去也很重,所以一言以蔽之,太極拳雖不是主張打人的,但是,無疑問的是一種最好的自衛技術。

  今天因為時間很短無從詳談,只是一點點小意思貢獻給諸位參考,但都是由衷之言,還請指教,完了。

  太極拳運動之新論作者:宗師鄭曼青

  羅邦楨謹案:本文之發現,緣去(七十二)年十一月訪台返美,攜回久存於弟處之舊文稿一束.後因日常事冗,迄未拆閱,今夏旅行美東紐約華盛頓DC等地月余,歸來後得數日閑,突憶及此,

  乃翻篋得之,而檢閱之際,忽睹曼師此文,深感詫異,因不審何以在此束中也。是文乃師作後迄未發表者。而今師歸道山八載於茲,思念及此,既感愧負,亦不禁黯然無已也。惜此文寫作日期

  已不可考。唯余來美已逾十稔,據此,則此文當為十餘年前之作也。用特投寄太極拳雜誌,俾與海內外太極拳同道共享之。原文無標點句號,特為標誌,俾便讀者耳(七十三年九月於舊金山)

  太極拳何謂其然也,以其窮陰陽剛柔之變化,而具有太極之體用與至理,譬如動則筋柔,屬乎陰,定則氣剛,屬乎陽,是以柔形於外,剛藏於內,然剛屬於氣,內斂入骨,柔屬於筋,外縈四體,故陰極陽生,陽極陰生,陰不離陽,陽不離陰,各至其極,而生變化,是謂太極。

  太極生兩儀,兩儀天地也,是謂一陰一陽之為道,陰之與陽,譬猶彼之與我,男之與女,剛之與柔,開之與合,虛之與實,浮之與沉,呼之與吸,此皆有內外取捨之別,故此運動之練

  習,貴在合步而推手,倘不得其人而同習,則與空氣互相鼓盪,正所謂虛則實之,與人之有彼此等耳,學者固能悟澈此理,其庶乎近之矣。

  吾嘗謂文藝之難精者,莫過於書法,意者以為詩文詞賦,可改而至於工穩,繪事可隨意而生變化,惟書則不然,有定形而不能增損,且左右上下與行列及齊頭並尾,具有定式,又不可牽受拘束,則失其自然之趣,然甫落筆,便已判生死,不可移易,是以難能也,雖然書法,固為文藝之最難者,而太極拳之運動,吾猶以為過之無不及,書法之原則,不過有八,所謂八法也,太極拳?有十三式,所謂十三勢長拳也。

  其注意範圍,書不過四正四隅,及中央之為九宮,太極拳運動須注意之處,自顛頂至湧泉穴,自肩至腕肘及掌骨與手指,下至胯膝腫趾與足心及胸背脅腹等處,?有二十餘點,均須同時照顧,而且,一動無有不動,則百骸俱要松凈,與書之難易較,則不可以道里許,故太極非少林之比,正如所謂尾閭攝,百骸一,百骸一,則其他可弗究焉,太極則不同,謂「尾閭中正神貫頂」,求氣通任督二脈,先通督脈,則氣由骨中行,旋復繼通任脈,由筋絡中行,歸乎丹田,以視少林與瑜珈,僅通任脈,不經督脈,之由骨中行者,其易不替約三分之一,且只修性不得修命,在道家此為坤宮,亦猶捷徑,僅得其半耳,豈大丈夫求精氣之變化者乎。

  吾茲簡直言之,太極拳純任自然,即老聃所謂專氣致柔能嬰兒乎,又謂牝嘗以靜勝牡,乃以柔克剛也,故習太極拳運動者,其身心之強健,可指日能見,以四兩撥千斤者誠非虛言語,是以老聃曾得太極變易之理,百居其五十,而孔子之時中,得太極不易之定理,亦百居其五十,不易之定理,乃太極拳運動之重心,能隨時權衡其重心,而操縱之在我者,得時中之妙用也,此即我之太極拳重心則有關乎力學,然乎否與,待證之於世之賢哲。

  *注:本文登載於民國七十三年十二月一日太極拳雜誌第三十六期中。

—————————————————————————————————


推薦閱讀:

太極理論博文
陳氏太極拳十九式
太極拳技擊之勁力
中國哲學視角下太極拳養生思想研究
太極八卦掌 | 八卦掌第一掌-單換掌

TAG:太極拳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