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庚《唐詩綜論》:詩的活力源於生命的創造

中華現代學術名著200種第41種

▲林庚(1910—2006)

林庚(1910—2006),字靜希,原籍福建閩侯,現代著名詩人、古典文學學者。1933年清華大學中文系畢業後留校任朱自清先生助教,歷任廈門大學、燕京大學、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主攻的學術領域為楚辭、唐詩和中國文學史,主要著述有《詩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天問論箋》、《唐詩綜論》、《中國文學簡史》、《西遊記漫話》等。

學術與創作

林庚先生一生志業的一個鮮明特點,是他的新詩創作生涯和學術生涯一直緊相伴隨。林庚從不把創作和學術視為兩個互不相涉的領域,而是將其打通,有意識地從新詩創作實踐出發,通過文學史的學術研究汲取經驗和養分。他坦承自己「在古典文學研究的領域中,把研究的興趣一心掛在文學藝術創作的奧秘上。」早在四十年代他就說:「創造自己未來的歷史比研究過去的歷史的責任更大」,「一切過去的探討無非都是為未來的使命,一切藝術的了解本都有助於寫作。」及至九十年代他又重申說:「歷代研究古典文學的學者多著重在對過去的研究上,我寫文學史著眼點卻是在未來,是為新文學服務的。我曾親自經歷了五四以後的新文化運動,我是一個寫新詩的人,我的主要興趣是在新詩上。而中國文學史事實上乃是一個以詩歌為中心的文學史,研究它,對於探尋詩歌美學的奧秘,詩歌語言的形成過程,都是理想的窗口和例證。所以我總希望在研究古典文學的時候,為新文學,主要是新詩的發展找到一條可資借鑒的道路,藉助古代的文化遺產豐富我們今天的創作。」

如果說創作需要才情,那麼溝通學術與創作就更需要有抱負與智慧,而這種才情、抱負與智慧是一般的學人所難以企及的。

《唐詩綜論》

1.本書由多年動亂中各報刊上的稿件整理組合而來,主要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唐詩高潮」收錄有關唐詩心得的十六篇論文,第二部分「唐詩遠音」收錄有關唐詩緣起的五篇文章,最後一部分「談詩稿」十九篇則是先生早年短篇的談詩散文,上至風騷,下迄唐宋,多乃零星詩句的點滴體會,為全書餘響。

2.正如林庚先生的座右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太多的灰燼卻是無用的/我要尋問那星星之火之所以燎原/追尋那一切開始之開始」,形象地表明他直探生命創造的本源和奧秘的堅定意願。這個思想內核,不但貫穿了他的新詩創作,同樣也決定了林庚的學術志趣、價值取向、治學路徑和方法。他對中國古典文學的研究,重心即放在創造性上,他自述:「我在研究文學史、研究古典文學作品時,也是在看它的創造性,也還是『心在創作』」,「什麼時代創造性最強,那個時代就是我最感興奮的時候,認為這是文學最有希望的時候。我把創造放在第一位了,所以我去掌握文學史的資料時,也是去尋找那些能說明創造的資料」。因此林庚先生鍾情於唐詩,認為「唐詩的可貴處就在於它以最新鮮的感受從生活的各個方面啟發著人們」,他強調,「我們今天讀唐詩當然不是打算去摹仿唐詩,摹仿是永遠也不會讓人感到新鮮的。我們讀唐詩正是要讓自己的精神狀態新鮮有力,富於生氣,這種精神狀態將有助於我們認識自己認識我們周圍的世界,而世界的認識卻是無限的」。

3.繼承、借鑒和創造,既是林庚新詩創作「問路」生涯的主題所在,也是他學術生涯孜孜追求的中心所在。正是這種破舊立新、高瞻遠矚的立意,使林庚的詩歌史研究具有了超越一般的「學術性」而富有更鮮明的時代性、前沿性和原創性。他的成果將以其新鮮性不斷啟迪後來者,是毫無疑義的。


推薦閱讀:

修心 |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衰老是一個被灌輸的概念
紫荊花開20年,以「一國」為前提,讓「兩制」發揮活力!
緊身牛仔褲:引領時尚潮流,散發青春活力,展現與眾不同的你
金魚飼養法:充滿活力 引發生機
陰宅風水呈現這幾種狀況,必能帶給後人無限活力富有顯達

TAG:生命 | 唐詩 | 創造 | 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