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漢文帝劉恆的母親--薄姬最幸運的女人

薄姬,漢高祖劉邦的嬪妃。劉邦的第四子劉恆之母。劉恆母親薄姬生平。劉恆即位後,封自己的母親薄姬為皇太后。公元前157年,文帝先於薄太后離開人世。臨終時,他對於讓母親「白髮人送黑髮人」的「不孝」深為抱憾

薄姬簡介:

薄太后,名薄姬,漢高祖劉邦的嬪妃。劉邦的第四子劉恆之母。劉恆即皇位後,尊其母為太后娘娘。娘娘懷文帝後,卻遭惡婦呂后的極端仇視,漢高祖劉邦也聽信呂后讒言,鬮薄姬誣貶於荒野,逃到河曲黃河孤島上避難,此島故名娘娘灘。相傳娘娘來到此島後,到附近另一黃河島上生了漢文帝劉恆,此島故名太子灘。經過兩千餘年的滄桑歲月變化,漢娘娘英名至今留存在黃河灘上。

這許負一見薄姬,頓時大驚失色,道:「何止是在小小王宮出人頭地那麼平常?她日後還要生下天子,成為世間第一貴婦人!」

美人心計版薄姬 白珊飾

漢高祖劉邦妾薄姬——薄命的女人

薄姬是蘇州人,她的父親薄生在秦朝之時與從前魏國的宗室之女魏媼相好,未婚而生下了她。(書上說的是「與魏媼通」,可不是與之婚啊。)——薄生是蘇州人,想來是翩翩少年,而魏媼原籍魏國,則是山西人,兩人的家鄉相距遙遠,簡直山高水長,不知怎麼會相遇的?想來是戰亂之中顛沛流離,青年男女因而千里相會,產生了感情吧,當然談不上什麼婚姻。更糟的是,還沒來得及結為夫婦,薄生年紀輕輕就死在了山陰,成了異鄉之鬼。

魏媼拉扯著一雙兒女,在亂世之中苦苦求生。

不久,秦朝就陷入了亂世。在這一片混亂中,從前戰國年間的諸侯遺族紛紛割據自立,想要趁此亂局混水摸魚,不撈個皇帝做也要恢復舊家邦。

魏國宗室魏豹就在此時自立為王。

這時薄姬已經長成亭亭玉立的少女,魏媼心懷故國,見魏豹復稱魏國,便將心愛的女兒送進了魏豹的王宮,薄姬便成了魏豹的姬妾。

當時有一位很著名的星象家、相士名叫許負,魏媼請他來給女兒薄姬相面,看她能否在魏宮中出人頭地。誰知道這許負一見薄姬,頓時大驚失色,道:「何止是在小小王宮出人頭地那麼平常?她日後還要生下天子,成為世間第一貴婦人!」

許負先生的相術精準如神,是廣為世人推崇的。這話一說出來,魏媼簡直心花怒放。而魏豹聽說薄姬竟然還有這等遠大前途,更是喜上眉梢,算盤珠子立時打得飛快:薄姬的兒子要做天子,而她是我魏豹的小妾,她當然只能生出我的兒子來。那麼,我的兒子做天子,我豈不是也當有天子之份?或者至少也可以放手一搏,為兒子打下前程吧?

魏豹說到做到,立即背棄自己和漢王劉邦所訂的攻楚盟約,轉而在楚漢之間中立起來,隱隱然有坐山觀虎鬥,想收漁人之利吞併天下的意思。

魏豹這個想法好是好,問題是好過了頭,壓根就沒有想到,薄姬雖是「天子之母」,自己卻沒有「天子之父」的位份。

魏豹背約,令劉邦怒火中燒,這一下氣得,連項羽都先放在一邊了,趕著就派自己的親信將領曹參率兵,誓要先滅了兩面三刀的魏豹不可。

魏國的實力怎麼能是漢軍的對手?於是兵敗如山倒,漢高祖二年三月,魏豹天子夢未圓,自己辛苦打下的「魏國」倒先成了漢王劉邦的一個郡。

魏豹對「相面不準」的許負恨得牙根癢,只得投降。

偶然的機會,薄姬懷了身孕,當年便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劉恆

但是,劉邦並沒有喜歡上薄姬,他當初召她侍寢,幾乎等於是在「日行一善」,所以很快也就把她拋到了九霄雲外,特別是她懷孕生產之後,更是連面都不見她一次。薄姬雖然為劉邦生下了兒子,卻還是長年枯守孤燈,純粹守活寡。

孤寂的薄姬在長達八年的時間裡,默默無聞地僻處掖庭一角,撫養著劉恆。由於極其不受寵愛,偏偏又生了兒子為諸寵姬所妒,薄姬的處境可想而知。漸漸地,她養成了謹小慎微、凡事忍讓的態度,就連照制度派來侍侯她的宮女,她都不敢得罪。在劉邦的後宮中,薄姬母子幾乎成了「好欺負」的代名詞。

這樣的處境,當然是苦惱的,但是世事就是那麼翻雲覆雨,難以預料。

劉恆八歲這年,是漢高祖十二年,就在四月甲辰,他那高高在上、幾乎不曾多看他一眼的父親劉邦去世了。大權獨握的太后呂雉雖然對戚懿進行了殘忍的報復,對薄姬的態度卻非常公正。這當然是因為薄姬為人小心謹慎,更是因為薄姬和她一樣,沒有得到丈夫劉邦應該給予的善待,除了人生經歷和身份頭銜略有差距,在被丈夫冷淡這方面,呂雉覺得自己與薄姬多少有點同病相憐。

正因此,薄姬意外地得到了呂雉特別的恩遇:薄姬被呂雉送往兒子劉恆的封地,不但讓她母子團圓,更給予她「代王太后」的稱號,使她成為大漢王朝僅次於呂雉的貴婦人。

話再說回來,呂雉對薄姬如此善待,卻對戚懿下如此狠手,是不是也正反映出,戚懿在得到劉邦寵愛的時候,確實做出過很多讓人無法原諒的行徑呢?總之,任何事都是有因果的,戚懿遭遇雖慘,卻也不會是無辜的潔白羔羊。

正是因為她在得意時不但奪夫,而且再三試圖奪嫡(這根本就等於是想要呂雉母子的性命嘛),特別是在敗下陣之後還要嘴硬,無端端地唱什麼找兒子報仇的歌(這一點尤其不能原諒,實在太低能了,難怪奪嫡失敗),這才導致了自己如此下場,還害了兒子的性命。真正讓人惋惜的是被她利用來奪夫奪寵的劉如意,這個可憐的少年,只因有了這麼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生母、又碰上了一個如此下得去手的嫡母,不得不死於非命,才真是無辜。

——總之一句話,無論是呂雉,還是戚懿,都不是合格的母親(別忘了,從宗法制度上來講,劉盈和劉如意,都是她們共同的兒子)。

漢文帝劉恆母親 薄姬——幸福的母親

漢文帝親嘗湯藥

由於呂雉孜孜不倦的「除苗」工作,此時劉邦的兒子們,只剩了代王劉恆和淮南王劉長了。齊王劉襄一系雖然在剷除呂族方面立下了首功,但是他們畢竟是孫輩,而且他們還有一個兇悍無比的舅父——誰也不想再侍侯一個換湯不換藥的陰狠外戚家族。劉長他媽家的親戚為人也不比劉襄家的好多少,只有代王劉恆之母薄氏家族,一向以克己謹慎聞名於世。一比之下,大臣們立刻拿定了主意。

這樣一來,皇帝的龍袍,就如同一塊大餡餅,向遠在晉陽與世無爭的代王劉恆頭上砸來。公元前189年閏九月,迎接劉恆進京為帝的使者來到了代國。這時的劉恆,已經做了十七年的親王,時年二十四歲。他簡直不能相信,世上有這樣的好事,他和他的臣屬們(除了一個叫宋昌的)都認為這是一個陰謀,萬萬不能相信。

然而他的母親薄姬卻覺得這是天意。為了穩妥起見,薄姬讓劉恆採用自己深信的卜筮之術,以占卜星象決定。占卜的結果是上上大吉。於是劉恆放了一半心,讓舅父薄昭隨使者進京,直到得到舅父的肯定答覆,他才輕車簡從向長安進發。

這時的劉恆的心還沒有完全放下,來到長安城外五十里處,他再次派人打探消息,確信無疑後,才前往渭橋與迎接的大臣相會。當人群將他前呼後擁送進未央宮後,他成為大漢王朝的第五任皇帝。

劉恆即位後,封自己的母親薄姬為皇太后。

在婚姻生活上,薄太后一生坎坷,是毫無樂趣可言的。然而她卻生了一個世上數一數二的孝順兒子。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的二十四孝故事裡,漢文帝劉恆排第二,僅次於舜帝姚重華。據說,薄氏成為皇太后之後,漢文帝以皇帝之尊,仍然對母親孝順如初。薄太后曾經生了一場重病,輾轉遷延達三年之久。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然而劉恆卻打破了這句話,在三年之中,他每天都要看望母親,常常衣不解帶不眠不休地陪伴在旁邊,凡是御醫送來的湯藥,劉恆都要親口嘗過,確認無誤之後,才放心給母親喂下。 文帝在位二十三年,一直都對母親盡為子之道。

公元前157年,文帝先於薄太后離開人世。臨終時,他對於讓母親「白髮人送黑髮人」的「不孝」深為抱憾,反覆囑咐妻子竇皇后和兒女們一定要對薄太后盡孝。為了彌補這個缺憾,劉恆要求將自己的陵墓照「頂妻背母」的方式安置方位。兩年後,薄太皇太后去世,竇太后謹遵丈夫的心愿,將婆婆落葬在劉恆霸陵的南方,彷彿劉恆背著母親的樣子。

雖然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呂雉是一個狠毒的女人,然而對於薄姬來說,呂雉卻不啻於是她的恩人。因此能夠與劉邦合葬的始終都是呂雉,薄姬不但沒有在權傾天下之後,將呂雉的棺槨從劉邦陵中遷出,更沒有將自己以「文帝生母」的身份擠進劉邦陵。她始終認為,呂雉才是丈夫真正的妻子。薄姬陵一如薄姬生前的為人,恪守著自己姬妾的身份,守護在兒子劉恆的身邊,隔河遠望丈夫劉邦和呂雉的合葬陵。

一守一望間,兩千年時光已經流逝。現在回望薄姬的人生,她似乎完全是為了「生天子」而來到這個人世的,上蒼賦予她的人生使命,僅僅是做一個母親。然而她是世間最幸福的母親。薄太后塔:漢文帝劉恆為紀念母親而建

  這是中國歷代皇帝中唯一為思念母親而修建的塔。這座歷史悠久、名聞中外的西漢薄太后塔,位於禮泉縣烽火鄉的香積寺內。為紀念這位譽滿民間的皇太后,該塔又稱望母塔。至今,望母塔三字仍赫然書於該塔北門之上。該塔系國家重點保護文物。

  

  薄姬廟

  香積寺塔東才庄西南邙山之巔有薄姬廟者(俗稱奶奶廟)。史載,薄姬是漢文帝劉恒生母因惡蝗蟲之災,痛國惜民,吞食蝗蟲而斃,後世人為歌頌其德行,於明末立廟於此。

  香積寺塔

  香積寺塔陝西省禮泉縣烽火鎮有座塔叫「香積寺塔」,當地人稱「望母塔」。相傳漢文帝劉恆為紀念他的母親薄太后而建的。現已列入陝西省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裡有香積寺,原來很興盛早已廢毀。還有薄太后曾經居住過的行宮——紅覺院,已於1972年拆毀,夷為平地。禮泉縣人民政府1992年5月在寺院原址旁為「望母塔」和薄太后行宮遺址立碑兩塊。

  為了紀念鄉鄰的恩德,文帝劉恆詔令更原村名為「薄太后村」視為舅家,又修磚塔一座,名曰「望母塔」。可惜的是,隨著歲月流逝和戰火兵災的破壞,舊塔早已毀損。現在看到的是唐代文宗皇帝太和八年(公元834年)大興佛教之時在原地所建。

  漢薄太后南陵

  

  漢薄太后南陵漢薄太后南陵為漢文帝劉恆之母一一薄氏之墓。位於狄寨鄉鮑旗寨西北一公里處。薄氏,吳(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漢高祖劉邦的紀賓。劉恆被封為代王后,尊她為代太后;恆繼皇帝位後,尊之為皇太后。薄太后陵在漢文帝霸陵之南,故稱「南陵」。據《漢書,外戚傳》記載,文帝母薄太后「孝景前元二年(公元前一五五年)葬南陵」,「以呂后是正嫡,故不得合葬也」。陵封土形似復斗,底東西寬一百五十米,南北長二百米,高四十多米,底面積四十四畝,上頂而積三畝多,原陵園佔地一百一十多畝。現墓基四周盡成農田,陵園現僅存有陝西巡撫畢源立碑,上有「漢薄太后南陵」六字。原陵園南側有卵石鋪砌的陵園大道一條,現池邊可見卵石和道旁鑲邊花磚碎塊。該陵系西安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http://www.docin.com/p-418435441.html-------------------------------------------------------------------------------------------------------------------------------------------------漢文帝與薄太后(2008-08-01 10:41:44)

標籤: 歷史劉長太后漢王朝劉恆代縣雜談 分類: 編髮

)西漢初年代國考:高祖所封其兄劉喜之代國,為雲中、雁門、代郡五十三縣;時今代縣屬太原郡,封韓王信。劉喜於高祖七年棄國而逃。八年(前198)封劉喜子劉仲。十一年(前195)封劉恆,轄有太原、雁門、代郡地。初都晉陽,後徙中都榆次。文帝二年(前178),代分為二:次子劉武為代王,王舊代地;三子劉參為太原王。五年(前175年),劉參為代王,復代境,二合為一。而後劉參之登嗣、孫劉義為代王,於武帝元景元年撤。文帝為代王時,今代縣為其屬地無疑。傳說代縣薄村有薄太后行宮。

薄村在雁門關南滹沱河之陽。對岸滹沱河之陰有村名段景,傳說當年周勃等奉立文帝之時,文帝躊躇不決,在此村的一顆大樹下乘涼思慮,因是真龍天子,太陽為他將樹影停留下來。這棵大樹保留了一千多年,叫段景樹,明《代州志》有記。

當皇帝這樣的好事,文帝為什麼躊躇不決呢?原來,高祖死後,呂后一方面打破高祖之制,分封諸呂為王:一方面迫害劉邦眾姬妾,剷除劉姓諸王。然而,呂雉雖然對戚懿的報復殘忍狠毒,對薄姬的態度卻非常公正。這當然是因為薄姬為人小心謹慎,更是因為薄姬和她一樣,沒有得到丈夫劉邦應該給予的善待,除了人生經歷和身份頭銜略有差距,在被丈夫冷淡這方面,呂雉覺得自己與薄姬多少有點同病相憐。

  正因此,薄姬意外地得到了呂雉特別的恩遇:呂太后將薄姬送往兒子劉恆的封地,不但讓她母子團圓,更給予她「代王太后」的稱號,使她成為大漢王朝僅次於呂雉的貴婦人。

隨著薄姬一起來到代國的,還有她的弟弟薄昭和她的母親魏媼。

  薄姬多年來守完死寡守活寡,早已習慣了沒有丈夫的日子,如今雖然依舊寡居,但是所有的家人都能夠最終團聚,並且在兒子的封國上享受富貴,薄姬已是喜出望外。劉恆年幼,薄姬做為代王太后,實際上就成了代國的主宰,不用說王宮中人人都對她趨奉逢迎,這可真是薄姬有生以來,連想都不曾敢想的好日子。她每日里只是關照兒子的飲食起居,在王國中遊山玩水,舒服之極。

  正當薄姬在代國這個世外桃源享受人生的時候,其它的劉氏諸侯母子,卻在水深火熱中煎熬。

呂后死後,周勃等已然剷除了諸呂,那麼,現在該讓誰當皇帝呢?

  多虧呂雉孜孜不倦的"除苗"工作,此時劉邦的兒子們,只剩了代王劉恆和淮南王劉長了。齊王劉襄一系雖然在剷除呂族方面立下了首功,但是他們畢竟是孫輩,而且他們還有一個兇悍無比的舅父——誰也不想再待侯一個換湯不換藥的陰狠外戚家族。劉長他媽家的親戚為人也不比劉襄家的好多少,只有代王劉恆之母薄氏家族,一向以克己謹慎聞名於世。一比之下,大臣們立刻拿定了主意。

  這樣一來,皇帝的龍袍,就如同一塊大餡餅,向遠在晉陽與世無爭的代王劉恆頭上砸來。公元前189年閏九月,迎接劉恆進京為帝的使者來到了代國。

  這時的劉恆,已經做了十七年的親王,時年二十四歲。他簡直不能相信,世上有這樣的好事,他和他的臣屬們(除了一個叫宋昌的)都認為這是一個陰謀,萬萬不能相信。

  然而他的母親薄姬卻覺得這是天意。為了穩妥起見,薄姬讓劉恆採用自己深信的卜筮之術,以占卜星象決定。

  占卜的結果是上上大吉。

  於是劉恆放了一半心,讓舅父薄昭隨使者進京,直到得到舅父的肯定答覆,他才輕車簡從向長安進發。

  這時的劉恆的心還沒有完全放下,來到長安城外五十里處,他再次派人打探消息,確信無疑後,才前往渭橋與迎接的大臣相會。

  當人群將他前呼後擁送進未央宮後,他成為大漢王朝的第五任皇帝。

  劉恆即位後,封自己的母親薄姬為皇太后。

  假設薄姬十六歲入魏豹後宮,再三年成為劉邦的姬妾,同年生子,這時的她也還不到四十五歲。

  後宮中的鶯啼燕妒,朝堂上的爾虞我詐,最後卻成全自認苦命的老實人薄姬當上了大漢朝的皇太后。

  薄王太后成了薄皇太后,薄氏家族也受到尊崇。不過可惜魏媼沒能活著看到女兒實現預言的那一天就死在了代國,下葬櫟陽,未能與丈夫合葬。

  薄太后的弟弟薄昭被封為軹侯,早死的父親薄生追封靈文侯,母親追封為靈文夫人,分別享受祭祀。除此之外,劉恆還重賞了魏氏家族的每一個人,並且讓魏氏家族中的一人也得到封侯。

  在婚姻生活上,薄太后一生坎坷,是毫無樂趣可言的。然而她卻生了一個世上數一數二的孝順兒子。

  沒錯,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的二十四孝故事裡,漢文帝劉恆排第二,僅次於舜帝姚重華。

  據說,薄氏成為皇太后之後,漢文帝以皇帝之尊,仍然對母親孝順如初。薄太后曾經生了一場重病,輾轉遷延達三年之久。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然而劉恆卻打破了這句話,在三年之中,他每天都要看望母親,常常衣不解帶不眠不休地陪伴在旁邊,凡是御醫送來的湯藥,劉恆都要親口嘗過,確認無誤之後,才放心給母親喂下。

  文帝在位二十三年,一直都對母親盡為子之道。

  公元前157年,文帝先於薄太后離開人世。臨終時,他對於讓母親"白髮人送黑髮人"的"不孝"深為抱憾,反覆囑咐妻子竇皇后和兒女們一定要對薄太后盡孝。為了彌補這個缺憾,劉恆要求將自己的陵墓照"頂妻背母"的方式安置方位。

  兩年後,薄太皇太后去世,竇太后謹遵丈夫的心愿,將婆婆落葬在劉恆霸陵的南方,彷彿劉恆背著母親的樣子。

  雖然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呂雉是一個狠毒的女人,然而對於薄姬來說,呂雉卻不啻於是她的恩人和知己。

  因此能夠與劉邦合葬的始終都是呂雉,薄姬不但沒有在權傾天下之後,將呂雉的棺槨從劉邦陵中遷出,更沒有將自己以"文帝生母"的身份擠進劉邦陵。她始終認為,呂雉才是丈夫真正的妻子。薄姬陵一如薄姬生前的為人,恪守著自己姬妾的身份,守護在兒子劉恆的身邊,隔河遠望丈夫劉邦和呂雉的合葬陵。

  一守一望間,兩千年時光已經流逝。

  現在回望薄姬的人生,她似乎完全是為了"生天子"而來到這個人世的,上蒼賦予她的人生使命,僅僅是做一個母親。

然而她是世間最幸福的母親。

孝文帝以儉約節慾自持,是個謙遜克己的君主。他好「黃老之學」,在位二十三年,對穩定漢初封建統治秩序,恢複利發展經濟,起了重要作用。文帝與其子景帝的兩代統治,歷來被視為盛世,史稱文「文景之治」。

劉恆十分重視農業生產,即位後多次下詔勸課農桑,並按戶口比例設置三老、孝悌、力田等地方吏員,經常給予他們賞賜,以鼓勵農民發展生產。他注意減輕人民負擔,常頒布減省租賦詔令。前一七八年和前一六八年兩次「除田租稅之半」,即租率從十五稅一減至三十稅一,前一六七年又下令盡免民田租稅。自後,三十稅一遂成為漢代田稅定製。同時,每年的算賦,也由過去每年每人一百二十錢減至四十錢,徭役則減至每三年服役一次。此外,文帝還下詔「弛山澤之禁」,向人民開放土地和山林資源,任民墾耕;併除盜鑄錢令,開放金融,實行金融自由政策,結果富商大賈周流天下,交易之物無不流通,商品迅速發展。農工商業的發展,使文帝時期畜積財增,戶口漸多,國家的糧倉錢庫溢滿,海內殷富,天下家給人足,社會經濟繁榮。

劉恆對秦代的苛刑峻法在高祖、呂后改革的基礎上,又作了重大改革。秦代法律規定,罪人的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和子女都要連坐,重者處死,輕者沒入官府為奴,稱為「收拏相坐律」。文帝即位初,於前一七九年頒「盡除收拏相坐律令」。前一六七年,又將黥、劓、刖左右趾這幾種「肉刑」,分別改為笞三百、五百。秦法還規定,判為隸臣妾以及比隸臣妾更重的罪人,都沒有刑期,終身服勞役。文帝詔令重新制定法律,根據犯罪情節輕重,規定服役期限;罪人服役期滿,可免為庶人。文帝還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官吏的斷獄,如對廷尉張釋之的幾次斷獄,雖曾有不同意見,但最後還是認為「廷尉當是也」,接受了張釋之的決斷。晁錯為內史時,他「懲惡亡秦之政」,對法令進行更定,「論議務在寬厚」,於是在文帝時期「禁網疏闊」,「是以刑罰大省」,每年天下斷重罪者僅四百,人民所受壓迫比秦代顯著減輕。

劉恆對周邊少數民族採取安撫友好的政策,不輕易動兵,儘力維持相安的關係。呂后時,由於對南越採取了不和好的政策,致使南越王趙佗一度自立為南越武帝,役屬閩越、西域,又乘黃屋左纛,與漢王朝分庭抗禮。文帝即位後,為趙佗修茸祖墳,尊寵趙氏昆弟,並再度派陸賈出使南越,賜書趙佗,修好和善,於是趙伉去帝稱號,歸附漢王朝。文帝初年,匈奴在邊地騷擾加劇,文帝前三年(前177)五月,匈奴右賢王進犯河南地,至上郡殺略吏民,搶掠牲畜,丞相灌嬰奉命率八萬輕騎將匈奴驅逐出塞,初步取得勝利。此後匈奴雖屢犯邊地,文帝只是詔令邊郡嚴加守備;並親自出巡,視察邊境軍營,對治軍嚴飭的細柳營,大加稱讚,對防備鬆懈的霸上、棘門軍營,提出批評。他還採納晁錯「募民徙塞下」的建議,把一些奴婢、罪人和平民遷徙到邊塞屯戍,將他們以什伍編製組織起來,平時進行訓練,有事則可應敵。這種做法既起到了「御胡」的目的,也起了開發邊境的作用,為漢代屯田之先河。

為加強同匈奴的作戰能力,文帝大力推進鼓勵養馬的政策,「民有車騎,馬一匹者,復卒三人」,並在西北邊境設立了三十六個牧馬所,用官奴婢三萬人從事牧養、繁殖戰馬。這些措施對防備匈奴大規模入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為後來武帝開展對匈奴的大規模反擊戰提供了物質保證。

在生活方面,劉恆崇尚省儉克奢,他在位二十三年,史稱其「宮室苑囿車騎服御無所增益」。他曾計劃造一露台,令工匠計算,需用百金,覺得花費太大,對臣下說:「百金,中人十家之產也」,遂作罷。他所寵幸的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帳無文綉」,以示敦樸。文帝為自己預修的陵墓,也要求從簡,「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尤為難能可貴的是,他在臨終前,針對當時盛行的厚葬風氣,要求薄葬省繁。他對死,反映了樸素的觀點,認為:蓋天下萬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莫可甚哀!」對厚葬,他認為「當今之世,咸嘉生而惡死,厚葬以破產,重服以傷生,吾其不取。他下令天下吏民,令到出臨三日,皆釋服。無禁取婦嫁女祠祀飲酒食肉……無發民哭臨宮殿中,並要求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由於漢初劉邦大封諸侯王,諸侯王國地盤過大,至文帝時已形成尾大不掉之勢,成為穩定政局的嚴重問題。濟北王劉興居首起叛心。他趁文帝至前線督戰之際,在後方舉行叛亂。劉恆聞訊趕回長安下詔宣布:叛軍凡投降者皆赦免之,恢復官爵。結果,叛軍迅速瓦解。接著,淮南王劉長自以為與劉恆最親,驕蹇,數不奉法,無視法制,也起而叛漢。後淮南王死於流放途中。

針對諸侯王勢力的膨脹,賈誼上《治安策》,同劉恆痛陳天下形勢,提出削弱諸侯王的「眾建諸侯而少兵力」的政策。文帝採納了賈誼的建議,把齊國分為六,把淮南分為三,稍微壓抑了諸侯王的叛心。但文帝對諸侯王的嚴重情況,未引起足夠的重視,仍認為宗室親親,「不忍」對諸侯王開刀。劉長死後,他又封其長子劉安為淮南王;對漢廷有怨望而多年稱疾不朝,早露反意的吳王劉濞,也賜其几杖,允許他可以不來朝請。這些措施的結果,是他死後不久就爆發了吳楚七國之亂。同時,他的一些隨心所欲的口諭,也影響了社會經濟生活。侯人鄧通因阿諂媚上,得到文帝賞識,一句話就把嚴道銅礦的開採權賞予了他。致使他可以私鑄錢幣,形成「吳鄧錢布天下」的局面,嚴重擾亂了貨幣制度。

孝文帝二十三年,孝文帝劉恆去世,終年四十六歲,葬霸陵。劉恆一生勤於政事,寬容仁厚,乃萬民之福份。無奈他只有守成之為,無開括之力,所以在位期間無大的建樹。


推薦閱讀:

愛你的女人,才捨不得花你錢
男人須知:女人喜歡你怎麼引誘她
女人的本分
扎心了,太多的已婚女人覺得過不好這一生
越來越多的女人不希望老公飛黃騰達

TAG:歷史 | 母親 | 幸運 | 薄姬 | 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