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百法明門論》講義 15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義—15
2006年4月3日講於戒幢佛學研究所
上一周講到第三類心所,善的心所。善的心所是善的行為產生的心理基礎,善的心所在百法中分為十一種,上一次上課講到信、精進。
接下來講第三種,慚;第四種:愧。
我們說「慚愧」都是連在一起的,但是在心所里,它是分開的。我們把它連在一起來說,說明是有共同的特徵。可是,在論典中是分開來說的,又說明了它們各自有不同特質。所以,慚和愧,這種心所,既有共同的特徵,也有不同的地方。
共同的特徵是什麼呢?是羞恥。慚愧就是一種羞恥的心理。所以在論典中也有講到,慚是以自己的羞恥為體,愧同樣地也是以羞恥為性。為什麼會產生羞恥?就是對自己所作的不善的行為產生羞恥的心理。
「言慚者。依自法力崇重賢善為性。對治無慚止息惡行為業。」
心的特徵、作用,它的特徵應該就是羞恥。
羞恥的心的產生是要有前提的,並不是哪一個人作了不善的事情,都能夠產生羞恥的心理,尤其是現在的人越來越沒有羞恥心。很多人幹壞事,已經是習以為常,為什麼會習以為常?原因是沒有羞恥心。為什麼沒有羞恥心呢?羞恥心的產生是要有前提的,什麼前提能夠使我們產生羞恥的心理?那就是「依自法力」,就是自和法的力量,自己的力量和法的力量。
什麼叫自己的力量?也就是我們要能夠意識到自己的身份,比如說生而為人,人是有人的標準,人是有人的準則。像儒家講的五常,仁義禮智信,這是人的標準、準則。佛教講的五戒也是一個做人的基本的準則,它既是一個做人的基本準則,也是幫助我們將來繼續獲得人的身份的這樣一種善的因,善的業。一個人如果能夠意識到人的身份的意義,能夠意識到人的身份應該具備的準則,也就是在自己心裡有一個做人的標準在那裡,那麼,當他幹了壞事,就會產生羞恥的心理。如果沒有這樣一種心,那就麻煩了。現在人最大的問題在於,行為沒有底線,也就是說做人沒有道德準則,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也可以說現在人有準則,那就是「利益」,對我有利益,就是準則。除了利益以外,沒有自身的人格等這些東西。所以,「自」就是意識到自己的身份。
「法」,即法的力量,指佛法所說的或者世間道德所提出的作為人的標準。自,就是自己的身份;法就是世間法或出世間法所提出的做人的準則。
那麼,依這樣的一些力量,有了這樣的一些觀念之後,當一個人做了壞事之後,就會生起羞恥的心理。因為他覺得:我不應該這樣,我接受過這樣的教育了,我不應該做這樣的一種怪事。從而就能達到:「崇重賢善為性」,因為依據這樣的準則,所以,就會推崇聖賢、遵從道德。我們古代的人這一方面的教育,基本上就是做人的教育、道德的教育,你看四書五書就是做人的教育。你看,古代的教育推崇的是聖賢,推崇的是哲學。我們現代的社會推崇的是什麼?明星、商人,這就是價值取向不一樣。這種價值取向不一樣,其實跟整個社會的一種價值觀、教育是有關係的。所以,社會上講笑貧不笑娼,有權、有錢,人家就讚賞你,覺得你有能耐,能幹。這是和整個社會的教育是有關係的。所以,使得人越來越沒有羞恥心。羞恥心其實也是儒家講的良心。說你這個有沒有良心,這是和羞恥心是有關係的。
有了慚的心理就能對治無慚,有羞恥心就對治沒有羞恥心。
「止息惡行為業」,羞恥心就可以對治惡行,一個人要是有良心、有羞恥心,就不會產生不善的行為,因為他一旦產生不善的行為,他的羞恥心馬上就會生起來了,甚至看到別人產生不善的行為,他都會覺得很羞恥:做為一個人怎麼可以這樣子?因為他始終有一個準則。反過來說,如果沒有羞恥心的人,他看到什麼,即使幹了再壞的事情,他也會覺得很正常:哇,這個人很有能耐。所以,羞恥心能夠對治不善的行為。
我們再看看:愧:
「言愧者。依世間力輕拒暴惡為性。對治無愧止息惡行為業。」
那麼,愧同樣也是羞恥心,但是它產生的基礎不一樣,它產生的基礎是「依世間力」,依世間的力量,即世間的一種公共道德。其實在多數的民眾中還是有公共的道德意識。如果你要是做了不善的事情,還是會受到輿論的譴責。那麼,這種愧的心理產生,主要是建立在這種對世間的大眾的道德認同的基礎上,他覺得作為一個人,還是應該要遵循社會公德。有了這種公德意識,所以對不善的行為會產生羞恥的心理,同時會產生拒絕、排斥、批判、呵斥等心理。這種心理也是建立在羞恥心的基礎上。這種羞恥心可以幫助我們止息惡行、不善的行為。
慚愧這二種心,同樣都是屬於羞恥的心,但是產生的基礎不同。慚是根據自力,愧是根據他力,即社會道德的力量。在作用上來說,它都是能夠達到止惡行善的效果。所以,佛經上講:慚、愧二法是人和禽獸所不同的地方。人世間之所以有倫理綱常,就是因為有綱常,就是因為有羞恥心。人要是沒有慚愧,人和禽獸就沒有什麼差別。所以,佛經裡面講:「有愧之人則有善法。若無愧者。與諸禽獸無相異也。」(《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慚愧心是世間道德建立的基礎,這對我們一個人的修行,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基本心理。
所以,我們如何增強我們的慚愧心?即要憶念慚愧的功德和利益,無慚無愧的過患。我們具備慚愧心,對我們完善人身的完善有什麼好處,我們如果不具備慚愧心,對我們的人身有什麼好處——我們經常要作這樣的思考。因為慚愧是我們人格走向完善、人格提升的一個心理基礎,反過來說,如果無慚無愧,那麼,我們的人格就會不斷地墮落。
那麼,關於慚愧的心修行,主要是根據慚愧生起的因緣來修。比如說,我是個沙彌,我是個比丘,我這個身份應該具備什麼樣的德行。我作為沙彌有沙彌的戒律,我作為比丘有比丘的戒律,我作為在家居士有在家居士的戒律。同時,我在這個社會上,社會上的人的心目中的出家人,形像是如何高尚的,那麼,我應該怎麼樣去做,才能使世間上的人尊重僧伽、尊重佛法。要經常作這樣的思考,我們就會增強慚愧心。所以,比如出家人要經常誦戒,就是不斷地用佛法來對照自己:我受的教育是這樣子的,如果我要解脫,我就應該去這樣去作。在對照的過程中,當我們做得不好的時候,我們的羞恥心就會生起來了。所以,我們要培養慚愧心,憶念到慚愧心的好處,我們就要培養慚愧心、強化慚愧心。這是我們止惡行善的重要的心理基礎。
接下來講的是:無貪、無嗔、無痴。
無貪、無嗔、無痴相對貪、嗔、痴而言。貪、嗔、痴是稱為三種不善根,那麼反過來說,無貪、無嗔、無痴是稱為三種善的根。什麼叫善的根?就是善法生起的根本。所有的善法的生起都是建立在無貪、無嗔、無痴的基礎上。
現在講第一種:無貪。
「言無貪者。於有有具無著為性。對治貪著作善為業。」
什麼無貪?貪是貪著,無無貪就是沒有貪著,也可以叫作沒有染著的心理。其實對我們凡夫來說,染著一種非常普遍的心理,是三毒之首,六個根本煩惱之首。我們的貪是無所不在的。無貪是沒有染著、沒有貪著這樣的心理。無貪什麼?無貪是「於有有具」,有,就是三有,即欲界、色界、無色界;有具,三有的因。即對三界的因果都不產生染著的心理、貪著的心理。你要具備了沒有貪著的心理之後,你也就沒有貪著了。反過來說你為什麼會貪著呢?那是因為你有貪著的心理。
這種沒有貪著的心理應該怎麼產生?我們怎樣去培養它?因為貪著是我們的習慣,那我們怎麼樣去培養沒有貪著的心理。這須要我們去修行,不是說你天生就具備這種強烈的沒有貪著的心理,尤其對我們凡夫來說。我們須要去培養。當然我們心裡邊是具備有不貪著的潛能,但是真正要讓它產生作用,是須要培養它的。這個培養就是要通過佛法的修行。比如說觀空、觀無常、觀不凈,這些觀修都是幫助我們培養不貪著的心理,比如像多貪眾生不凈觀(五停心觀)。你真正把不凈觀修起來,你對身體的貪著、對美色的貪著也就減少了。
貪產生的基礎,和我、我執有關係。比如,我們喜歡的東西才容易產生貪,再好的東西,如果不是你的,會產生貪嗎?不會產生貪的,因為貪了也白貪。有的時候也會產生貪,貪了總得不到,也就不貪了。所以,貪往往是和我執有關係的。我執是一切煩惱生起的根本,我們覺得自己的東西總是特別寶貴,那是和貪著有關係,那是有我執有關係。所以,你要修無我,你要認識到一切都是緣起無我、無我所,那麼就會克服貪著。同樣地觀三界是苦,輪迴是苦,苦空無常,也能夠幫助我們對治貪著的心理。其實整個戒律的修行都是在幫助我們對治貪著的心理。佛陀對戒律的規定,從止持到作持。止持,從對環境的遠離達到不貪著的效果;作持,比如對衣、食、住、行,比如說衣服要作凈,為什麼說要穿糞掃衣、壞色衣,吃殘宿食?還有樹下坐,像原始僧團的出家人過著居無定所的生活,等等,事實上都是幫助我們在修行上如何地不貪著。所以,不貪著的心理,我們雖然具備這樣潛在的心理基礎,我們要去培養、要去觀修,否則的話,我們永遠沒有辦法從貪著的狀態裡邊走出為,我們也就沒有辦法生起不貪著的心理。這是不貪著生起的因緣。
那麼,不貪著的心理作用有哪幾個方面?
可以對治貪的。
可以產生善法,因為它是善法的根本。
對治不善法。
可以使我們的心清凈,一個人有貪,心理就不會清凈,就會容易打妄想,可是如果一個人不貪,心就容易清凈了。
我們前面了解到無貪生起的因緣和作用之後,我們就要去修無貪。無貪的修習也還是要不斷地觀修無貪的功德和貪的過患。無貪能給我們的生命的提升、升華帶來什麼樣的利益,反過來說,貪會給我們的生命帶來什麼樣的過患。我們要作這樣的觀修,每天要作這樣的觀修。比如有的人貪心特別重,就要有針對性地來修,要觀貪心的過患,然後要觀無常的功德。觀想了之後,接著就正式修。這個修就是我前面所說的,通過觀察三界的苦、空、無常、無我、不凈,通過這個修了之後,生起這種無貪的心理,然後讓自己的心長時間地安住在這樣的一種沒有貪著的狀態裡邊。如果貪心生起了,你馬上再觀修。這就道次第的觀察修、安住修。你看,道次第的東西這裡也能用得上吧?
接下來講:無嗔。
「言無嗔者。於苦苦具無恚為性。對治嗔恚作善為業。」
無嗔,就是沒有嗔恨心。沒有嗔恨也就是沒有憤怒的這樣的一個心理。無嗔的心理產生的前提,是苦和苦具,能夠給我們製造痛苦和痛苦的因緣。那麼,這種環境多半指的是逆境,我們對逆境才能夠生起,比如說怨恨、憤怒,接著又想損害對方的心。當我們面對逆境的時候,我們會憤怒,接著會想損害對方的這樣的心理,這就是嗔。反過來說,當我們面對逆境的時候,不會憤怒,也不會想著損害別人,那就是無嗔。
所以,無嗔到底以什麼為體。有人說,無嗔就是以無嗔為體,這就是沒有嗔恨心的特徵;有的人說無嗔其實是以慈心為體,因為有慈心,所以就不會有嗔恨心。所以嗔恨心和慈悲心是相反的。只要有慈悲心,就可以對治嗔恨心;你要有強烈的嗔恨心,你就不會有慈悲心。那就是無嗔的心理。
無嗔的心理的產生, 我們也要通過觀修。因為貪嗔痴是人的三毒,這是很本能性的心所。嗔是我們人的習慣,除非這個人的修養比較高,否則凡夫多少都會有嗔恨心,只不過有的人嗔恨心大一點,有的人嗔恨心小一點。也就是必須對治了嗔恨心之後,才可以產生無嗔。
你要具備無嗔的這樣的修養,那麼,你必須要對治嗔恨。所以,關於無嗔的修行是建立在對治嗔恨的基礎上。那怎麼對治嗔恨心呢?比如觀無我,無我還是要觀,任何一種煩惱的對治修習,都離不開我的修習,如果一個人真的無我了,那麼貪嗔痴自然就沒有依託的基礎。因為沒有我和我所,你嗔什麼呢?你不會很在乎自己,別人對你的傷害自然也就不在乎了。所以,第一個要觀無我。
第二個,要從因緣來看世間。每一個有情都無我、無我所的。也就是每一個傷害我們的人,他本身就是最大的受害者,他本身也是無能為力的,他也是無能為力的,他對我們發火,他也是不能自主的,他自己也不喜歡這麼做。他也是被嗔恨心的魔鬼給控制了。他自己不能主宰。所以,當他生氣的時候,我們對他要抱有同情心,因為他現在是進入了精神病的狀態,他不是一種正常的狀態。如果我們對一個精神病人,我們就不會對他惱火;如果我們覺得他是正常人,我們就會容易生氣。所以,我們要想著這個時候他是非正常人,我們要作這樣的觀照,因此就原諒他,就會生起悲憫之心。
第三點,我們要了知嗔恨的過患。我們學過道次第,講到嗔恨的過患。你用千劫所作的功德,一嗔皆能毀,火燒功德林。你作再大的善的行,一念的嗔恨心就有可能破壞掉。你看,人類的五千年文明一念嗔恨心就可以把它搞定了。尤其現在這個時代,聽說核武器可以把毀滅幾十次。嗔恨心的破壞性有多大?既然對外界的破壞性有這麼大,因為我們所有的功德都是建立在我們心行的基礎上,當一念嗔恨心爆發出強大的力量,同樣地也可以把我們所有的功德給摧掉。因為所有的功德都沒有離開當前的一念,所以當前的一念巨大的嗔恨的爆炸力和毀滅性,非常非常地大。這個道理我覺得完全是可以成立的。所以,我們要深刻地意識到嗔恨心的過患,接著就修習無嗔,這是很重要的。
第四點,要修慈悲心。修慈悲心可以對治嗔恨心。
無嗔,我們就是要作這樣的觀修,通過這四個方面的觀修,同時還要不斷地憶念無嗔的功德和嗔恨過患,我們經常要作這樣的思考。無嗔有哪一些利益?嗔恨有一些過患?經常作這樣的思考,那麼,我們自然就能夠增長無嗔,斷除嗔恨心。
無嗔在作用上來說,是「對治嗔恚作善為業。」是善行產生的基礎。所以,無嗔是三種善根之一,修習無嗔,能夠增長善心。
接下來講:無痴。
「無痴者。於諸事理明解為性。對治愚痴作善為業。」
痴,就是愚痴,愚痴相對的就是智慧。無痴,就是沒有愚痴,就是個具備如實的智慧。無痴的特點,是對於人和事,事,就是我們看到事相,比如說色、聲、香、味、觸、法這些事相。理,即事的背後隱含的真理、規律、實相等,都是理的範疇。對一切事和理都會產生「明解為性」,明白、清楚、正確了解,這是無痴的特徵。
所以,無痴事實上就是對一切產生如實了知的這樣的心理。這樣的心理產生的因緣,我們每一個眾生雖然具備如實認識事物真相的潛在的能力,但是因為我們被無明所蒙蔽,所以,我們所出現的這種知,是一種不正知,是一種邪知,是一種妄知。我們如何才能突破這種不正知、邪知、妄知,然後獲得正知呢?這是須要通過修行的,須要有正確的知識來引導我們,那就是說,我們須要親近善知識,聞思經教,要通過聞、思、修,要通過四法行,即: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這是我們獲得無痴的這樣的一種心理,必須要具備的因緣。如果我們不具備這樣的因緣的話,那我們就沒有辦法獲得無痴。反過來說,如果我們接受的是錯誤的知識,邪知邪見,我們獲得的是什麼?我們最後獲得就是不正見、邪知邪見。
這種無痴的心理在作用上來說,可以對治愚痴;反過來說,愚痴就可以對治無痴。痴,就可以對治無痴;無痴又可以對治痴。有了痴,就沒有無痴;有了無痴,就沒有痴。心就是這樣,有了這個,就沒有那個。當然有一些是兼容的。但是有一些心,有這個就沒有那個,是具有互相對治的作用。所以,為什麼我們說修行是一萬人與萬人戰?你在修行中,當你的善念生起的時候,你就要對治很多不善的念頭,你只有對治很多不善的念頭的基礎上,你這種正知和正念才能夠產生作用。
所以,無痴一方面可以對治愚痴,另外一方面可以對治不善,同時能夠引發善心。因為一個人不善的行為,和一個人觀念和價值觀是有關係的。因為一個人的觀念和價值觀要是愚痴的,將會導致他造作不善的業。反過來說,無痴就是產生正確的觀念和價值觀,自然就能引導他作善的業。
關於無痴的修行,一方面要念無痴的利益和痴的過患,我們要憶念無痴的心理對我們的人生、對我們生命的提升究竟有什麼好處?而這種痴的心理、無明的心理對我們生死流轉有哪一些過患?我們想一想:十二因緣里第一個就是無明,無明是生死的根本,八正道的第一個是什麼?正見,正見就是無痴。所以,正見是解脫之本,即無痴所建立的正見是解脫之本。而十二因緣里的無明、痴是生死之根。所以,我們要深刻地意識到痴的過患和無痴的利益。然後通過親近善知識、聞思經教、樹立正見、修習止觀來獲得這種沒有痴的心理。
休息一下。
推薦閱讀:
※正法:【六波羅蜜】 具足十法修行毗梨耶波羅蜜
※佛教不是宗教,大乘佛教偷走了道家太多太多。
※如何看待知乎上某些佛教徒的回答?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 卷第五
※大乘無量壽經簡注易解(上)
TAG:大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