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明白「一陰一陽之謂道」之道才是真正中國人

此句千古哲理名言,義涵萬象。可謂「一法遍含一切法」出自「大成至聖先師「文宣王」孔子所作易經《十翼》中的《繫辭傳》。《繫辭傳》是當今世上最純粹最縝密的哲學論文。《周易》基本內容就是「繫辭」。「繫辭」本來是周文王(按:文王這一謚號也是體現「一陰一陽之謂道」涵蓋了天地,卦象「坤」為地、為文,「乾」為天、為王,合起來就是周遍天地)系在伏羲六十四卦、爻後面的「卦辭」、「爻辭」。「繫辭傳」則是系在《周易》整體後面的「辭」,是夫子深契《周易》真旨之大手筆,是我等後生想進入易經堂奧必由之門,離此想明白易經真諦無異「蚊蚋叮鐵牛」。《周易》得孔夫子之《十翼》,後世學易門戶始開。而《十翼》玄賾幽微。其難思難解甚於《周易》。宋大儒朱子云:「有文王之易,有孔子之易」,「孔子之易」即《十翼》。《十翼》非孔子不能為,不敢為,後人更無人能為也。《繫辭傳》噓吸《周易》精髓,以象演理,義海汪洋,文采超妙絕倫,是集二聖精義之《易》。《上系》云:「乾,陽物也;坤,陰物也。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為了正確理解 「一陰一陽之謂道」真正涵義,我把原文出自《繫辭傳》第五章錄下: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

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

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

簡釋:離開「一陰一陽」無別有「道」。繼,統也,接續不息也。乾陽統天生物,故曰善;坤陰順乾成物,故曰性。天人授受之際,自天與言謂命,自人受言,謂性,孟子性善之本乎此。天命之性無不善也。

仁者見道,謂道為仁;知者見道,謂道為知。以清濁言,智陽仁陰;以動靜言,仁陽智陰,其各得是道之一隅,故隨其所見目為全體,不免有偏(按:佛何謂兩足尊?),君子,具仁智之成名,得道之大全也。百姓屬坤,君子屬乾。百姓顓蒙,日由其道,(乾坤互攝)而不知其所以然,如莫不飲食鮮能知味者。能體君子之道者甚少也。

顯,自內而外也,相見乎離也,仁謂造化之功,震帝百物思奮,德之發也;藏,自外而內也,萬物之坎歸也,用謂機緘之妙,秋收之說(兌),業之本也。程子:天地無心而自化,聖人有心而無為。在造化者曰仁與用,在聖人曰仁與智。仁者,生物之元,由春生而為夏長之亨,此仁顯現而發達於外,長物之所顯者,生物之仁也,道難見,見諸生物,故曰顯諸仁。用者,收斂之利,由秋收而為冬藏之貞,此用藏伏而歸復於內,閉物之所藏,收物之用也,不見其作為。故曰藏諸用。

陰陽二氣運行於四時之間(春夏木火主事為陽,秋冬金水主事為陰)陰陽造化,鼓鑄萬物,無聲無臭,無方無體,不若聖人成務故憂天下,故「不與聖人同憂」。

仁之顯者為德之盛。用之藏謂業之大。

其顯者,流行不息;其藏者,充塞無間,此所謂易簡之善極其至者,故贊之曰「至矣哉」

大而無外,物無不備,故曰富有。變化不息,故曰日新。富有者包括無餘,即藏用;日新者,久而不窮,即顯仁。藏而越有顯而愈新。

一陰一陽,變化往來,生生不已,以陽易陰,以陰易陽,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陽極生陰,陰極生陽,轉相生。故曰生生之謂易。

乾三畫象三才。故曰成象。坤效乾而兩之。故曰效法。形之精華髮於上,在天成象,象之體質留於地,在地成形。陰陽一氣,或為象或為形,所在不同。

占,筮也,事之未定者,屬陽;事,行事也,占之已決者,屬陰。極數知來,所以通事之變。舉乾坤見天間無一物而非陰陽之生生;舉占事,見日用間無一事非陰陽之生生。

生生之謂易,論其理,有理即有數,生數極於五。成數極於十。故大衍之數五十。及其揲著也。只用四十有九。參天兩地。循環往複。然後得此七九八六之數。故曰極數。數極然後理盡。理盡然後能知來。佔得其吉凶也。

不曰「變通」而曰「通變」窮則變,變則通,天地自然之易也,通其變使民不倦,聖人之用易也。

陰陽氣也,非神也,惟其不測所以無方,惟神無方,故乾易無體。無體即生生之謂,無方即不測之謂。兩在故不測,非兩物也,不一不為兩在,不兩在不為不測,朱子所謂只這一物,卻周行事物之間。坤用為神,坤用無方,故只說致役乎坤,《說卦》不曰「西南之卦也」陰陽鼓萬物,萬物不覺知。故曰不測,曰神。

「一陰一陽之謂道」是本然真理嗎?如何理會「一陰一陽之謂道」才是正確的呢?理解了對我們人生有什麼用?

一:為什麼不說:「一陰一陽謂之道」而說「一陰一陽之謂道」這是讓我們明白「道」與「陰陽」之間的關係。

1.什麼是道?我們應如何才能真正理解「一陰一陽之謂道」中「道」的含義?老子「天下第一」,孔子是中國文化的象徵,他倆本是師生關係(儒道一家)。都是我國古代無數得道聖人的典型代表。這裡我只懷著恭敬心理,借先賢之嘉文令義來解讀他們在《易傳》及《道德經》是如何論「道」的。來讓我們也知道「道」不至於常常胡說八道。

老子曰: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者,《說文》「一」為「元」,「元」即是「無」,即是「道」,故「生」而「不生」。

孔子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易」,即是老子說道「道」

老子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道「無形」,不可「名」之,故曰「無」,強名之「無」亦是「名」,用「無」來命名那本「無名者」。「無名者」本沒有「名稱」,故「無名」,是我們強名曰「無」。「有」也是一個「名」,我們用它命名那「有名者」。「有名者」隨眾生同異分之業影認為應有「名稱」,故「有名」。「物」無形,則無以名之,故「無名」;「物」有形了,則可以名之了,故「有名」。「名」與「形」不相離。

孔子說:「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這裡「易」是指「道」而言,連思想都沒有,那有名相。故「太極」是「無稱之稱」就是「無名」也.孔子也說:「天下之動貞夫一』,又說「吾道一以貫之」老子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由此可知老子所謂「一」就是「無」「一」所生之「二」即易經之兩儀「一陰一陽」,「一陰一陽」則有「形位」,可以「名」之了,故曰「有」。老子說:「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有」的存在形式「一陰一陽」即「萬物」之「母」,「一陰一陽」生於「太極」,即「二」生於「一」;

「二生三」者,一陰一陽「推變」(推盪變通)而成「沖氣」,此為「三」,「沖氣」之象即易之「三畫卦」的八卦。八卦相錯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即是萬物(三生萬物),陰陽化生萬物,故說「有」為萬物「母」,「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翔按:「和」從那裡來,誰和之?!參!!!)。所以天地不能生萬物而是道似生而實無生萬物!故《序卦》開宗明義:「有天地然後有萬物」這裡說「有」而不說「生」字。天地有位、有象、有形,有陰陽剛柔--是其有名也。萬物母者,陰陽氣化中衍生萬物,成之、長之、熟之,如慈母之養子也。

3.為了明「道」我曾向佛取了二十多年的經。佛法如此博大精深,吾今以蚊嘴測大海之淵深,略說佛祖所說是無上了義之「道」。佛為天中天、聖中聖,超越陰陽之對待,安住於大光明藏中(光比氣更不可思議),智慧豎窮三際,橫遍十方,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具足十力、四無所畏、一切知見、大慈大悲。憐愍一切眾生有其赤子。隨順眾生如犢逐母。知時而說、非時不語、實語、凈語、妙語、義語、法語、一語。能令眾生永離煩惱,善知眾生諸根心性,隨宜方便無不通達,其智高大如須彌山,深邃廣遠猶如四大海。是佛世尊有金剛智。能破眾生一切垢罪。演種種法,若有若無,若有為若無為,若有漏若無漏,若煩惱果若善法果,若色法若非色法、若非色非非色法,若我若非我、若非我非非我,若常若非常、若非常非非常,若樂若非樂、若非樂非非樂,若相若非相、若非相非非相,若斷若非斷、若非斷非非斷,若世若出世、若非世非出世,若乘若非乘、若非乘非非乘,若自作自受、若自作他受、若無作無受。(按:以上無非是非色非空非陰非陽之義)若當於佛所聞無作無受。隨順趣入,所有五逆十惡重罪當即消滅。由上明白佛所說的道體就是「不二法門」人一旦進入其門,就見法身了生死而成佛了。不二就「不是一不是二」(因不二可能是三或是四......)。相用就是大乘菩薩萬行因花所結之果(實報壯嚴土)——不可思議境界十重玄門。如何明了且證入「不二法門」一要有正確認知:一切自他不二、色空不二、死生不二;二要時時觀修:解行不二、理事不二、苦樂不二;三要有善巧方便:能所不二、定慧不二、體用不二、心法不二;第四參祖師禪本身就是不思議的『不二法門』。何為華嚴經的十重玄門?法界無邊無際,有無量百千萬億不可說門,何止十門。然河圖五十居中,五為衍母,十為衍子是滿數,佛用十門代表百千萬億無量之門。十重玄門微妙玄通不可思議。十門是:同時具足相應門、廣狹自在無礙門、一多相容不同門、諸法相即自在門、秘密顯隱自在門、微細相容安立門、因陀羅網境界門、託事顯法生解門、十世隔法異成門、主伴圓明具德門。就是十對一陰一陽概念:同時與異時、廣與狹、一與多、即與離、顯與隱、大與小、 有限與無限、事與理、隔與通、主與伴。十門實即一門,「一」為「無」故十門究實論之無有一門,「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這就是般若性空妙理。開闡此理第一宗師,就是西天第二釋迦——聖龍樹所說「八不中道」:「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出」龍樹菩薩的思想,淵源於《大般若》等大乘性空空義。《般若》立說有為、無為一切諸法(即宇宙萬有)當體性空,破除由於假名(即概念)認識所執著的實在。龍樹論師的立說更發揚性空而無礙於緣起的中道妙理。依他,緣起的諸法,當體空無自性不可得,然而這裡「空」並非真的「無」,「空」的意義是「不」,是泯義、破義,並非對於「有」的「無」,而是超越有無的「中道」。中道是中正不偏的意思。中國古儒也謂建中立極,焦循說:「太極猶言大中也。」。故周易「尚中」。聖龍樹為影顯此無所得中道實相的妙理,把《般若》等經中散說的不生不滅等,歸納作八不頌,在《中論》的篇首說:「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生、滅、常、斷、一、異、來、出,八種陰陽概念,對八不之理以後作專題研究,以樹立中道正觀!

2「道」與「陰陽」的關係即「無」與「有」的關係。也影顯中道。

由上了知「道」與「陰陽」不二。「不二」就是「不一」故「陰陽」不是「道」。同時為「不二」,「道」不離「陰陽」而存在,通達「一陰一陽」能明「道」,因「道」的妙用的呈顯在「一陰一陽」。

「有」與「無」不二。「無」者,「道」也,「萬物之始」也,萬物始於「道」;「有」者「一陰一陽」也,「萬物之母」也,萬物生於「一陰一陽」之「變通」。「無」這個「名」乃「道」的一個「名稱」;「有」這個「名」乃「一陰一陽」的一個「名稱」。因此「道」與「一陰一陽」不二,「無」與「有」不二。「道」是「本無」,而是「真有」,「陰陽」能變通故是「幻有」兩者「不二」所以「幻有」也是「真有」所經法華經說:「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這樣,「道自道」,不需要我們以「無」這個「名」來「命名」它,我們強「名」之;「一陰一陽自變自化」,不需要我們以「有」這個「名」來「命名」它。我們不必頭上安頭,如《楞嚴經》中演若達多怖失已頭。「萬法當下自道」,非人「道之而成道」。所以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蘇子云:「溪山便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故真道絕待、不可思、不可議、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唯證方知。

3.中化象數之源《河圖*洛書》也體現「一陰一陽」。河洛是黑點與白點組合而成。 正說明道無時無刻不是體現在陰陽相用上,否則人永遠不可知道。

世上也沒有聖人了。活在世上的人本身就是陰陽合體,一看「人」字便可知,左一撇為陽右一捺為陰,氣為陽血為陰,生活的世界也是陰陽相對世界,在易經上用太極來指代道,太極無相故本無圖可示,但我們通常卻把「陰陽魚」即「兩儀圖」稱為「太極圖」,這也是讓我們知道「道」與「陰陽」不一不異,如水與波,水與波不一不異,不一,相上不一;不異,兩者不相離。這樣就可理解不可見之道唯體現「一陰一陽」的相用,世間萬有「本無今有」「有」的存在方式就是「陰陽」故一切現象不離陰陽,無非是陰陽變化。但不能說「一陰一陽」就是謂之「道」而是說「一陰一陽」在表現之謂「道」。故要見道只能在「陰陽」事相上見,離此無別道。故子曰:「通乎晝夜之道而知」,六祖大師:「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乃至<金剛經>云:「一切法皆是佛法」。古徳回答「如何為道?」「麻三斤!」或「堂前柏樹子!」。所以「一陰一陽之謂道」下文有「顯」「藏」「百姓日用而不知」等。

二:「一陰一陽之謂道」有「都」「無非是」之意。讀《圖書》應知真道周遍萬物,宇宙一切萬法不外「陰陽」無論天地自然,以及社會人生,處處表現此理。《易傳》子曰:「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夫《易》廣矣大矣,以言乎遠則不御,以言乎邇則靜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 《黃帝內經·素問·寶命全形論》:「人生有形,不離陰陽。」《黃帝內經·素問· 生氣通天論》:「生之本,本於陰陽。」....「陰平陽秘,精神乃治。」人體是陰和陽的和合體。陰和陽的一動一靜、一升一降、一闔一辟,兩種力量維繫著動態的平衡,就叫做「陰平陽秘」,陰陽之間的相反相成、你消我息,推使生命運動。老子說的「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莊子曰:「易以道陰陽」。故知一切萬事萬物不外陰陽兩個方面、兩種炁力,相異相成,相易相交,相互消息,相互包含,相互轉化,不偏不倚而成萬事萬物以及運動規律。看看下圖即可略知自然

無不是陰陽。看看下圖更知人事也無不是陰陽。

這就是孔子在《易傳》: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以初爻交坤成震。中爻交坤成坎。上爻交坤成艮。以生三男。故曰成男。坤以初爻交乾成巽。中爻交乾成離。上爻交乾成兌。以生三女。故曰成女。

三:「一陰一陽之謂道」其時空規律是科學中的科學。是從無到有及「心生則種種法生」最好描述。孔子在《易傳》中說:「……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惡也。言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也。……」如圖所示

是根據《易傳》云:「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畫出,次序井然。太極即「無」即「道」。「心」也為太極,故「心」即是「佛」(道)。「是」生兩儀之「是」是日正為「昰」的「昰」故「是」生兩儀,古時「是」與「昰」通用。易傳:「天地之道貞觀者也,日月之道貞明者也...」我們地球上萬物生長靠太陽,說明晝夜之陰陽生兩儀,子曰:「乾元用九,乃見天則」用九即是用離,離為日。離為目,所以佛也說:「正法眼藏」下圖從下往上生成次序,第一層是一陰一陽(稱作兩儀)(但我們常見的"伏羲六十四卦次序"是第二層,因把無形相之「太極」當成「陰陽兩」為第一層才造成象與數錯了一層),第二層是第一層所生之一陰一陽即四象,第三層是第二層所生之八卦…為六十四卦。每層之一陽與一陰各生出一陰一陽,這種陰陽變化的法則之謂道,每一層的生化過程都是一陰一陽如此至簡至易的,一切萬法的生化都是從細微到顯著從簡單到複雜。聖人明白此理,故說:「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慎幾微之始,杜無形之漸。子曰: 「《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懼以終始,其要無咎,此之謂《易》之道也。」子釋《噬嗑》上九曰:「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也。故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何校滅耳。凶。

子釋《否》九五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亂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繫於苞桑。」

然則吾儕何為??——謹白參玄人,光陰莫虛度!佛教人更是細如粉末,一念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我們看看《大乘起信論》「依不覺故生三種相,與彼不覺相應不離。云何為三?

一者無明業相。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覺則不動,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

二者能見相,以依動故能見,不動則無見。

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離見則無境界。』

可知三細者,即無明業相、能見相、境界相,因其相微細難知,故名三細。茲分別略釋如次︰

(1)無明業相︰又稱業相。謂在靜止狀態之真如,即心之本體依無明開始動搖時之相。因未能辨認能所主客,所以是迷界原始之狀態。業為動作義,有動作便有苦,對苦果說,初動是原因,故亦有業因義。

(2)能見相︰又稱見相、轉相。『轉』為『轉起』之意,一旦動搖便不停止,既已動搖現業相,即一轉而起能緣之主觀見照作用。雖曰能見,但非如用肉眼見物,而是極微細之認識作用,故名所緣不可知。

(3)境界相︰又稱現相。不起見相則無境界相,既有主觀見照作用在前,故客觀之對象,即隨而顯現。

上列三細,可以鏡、物作喻︰業相如鏡面,見相猶鏡面能照物,現相則如因鏡能照而映現萬象。

所謂六粗,即以現相之境界為緣,所生起之六種迷相。《大乘起信論》雲︰『以有境界緣故,復生六種相。云何為六?一者智相,依於境界,心起分別,愛與不愛故。

二者相續相,依於智故,生其苦樂,覺心起念,相應不斷故。

三者執取相,依於相續,緣念境界,住持苦樂,心起著故。

四者計名字相,依於妄執,分別假名言相故。

五者起業相,依於名字,尋名取相,造種種業故。六者業系苦相,以依業受果,不自在故。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覺相故。』 分釋如次︰(1)智相︰對前境界相,不知彼是現於主觀心內之幻影,執為心外之實在而起染凈、善惡、是非、愛憎等分別。智為分別之意,如對現於鏡面之影像,誤認其有實體。此系俱生法執。(2)相續相︰依前智相所起善惡、愛憎等妄分別之益加堅強,而對愛好之境感樂,對憎惡之境感苦,愛憎之念與苦樂之情相應,繼起相應不斷。此是分別法執。(3)執取相︰依前相續相緣念苦樂境界,常住持苦樂之境,執著益深,遂起我執。此為俱生我執。(4)計名字相︰對前相住持執取益加深刻,且於所取之相,設種種名字、言句,以致對怨親、美醜等名起愛憎之念。此是分別我執。(5)起業相︰指依前計名字相,構造苦樂、怨親、愛憎等名稱,惹起貪嗔等煩惱,致使身口二業起善惡之活動。(6)業系苦相︰指繫於善惡諸業,感生死苦果,乃至輪迴無窮。 上列六種相,較三細相更為可知,較粗顯,故稱六粗。然而六粗中前四相皆屬意業,是我法二執的煩惱。若配於惑業苦三道,則前四相為惑,起業相為業,業系苦相則相當於苦。 此三細、六粗之九相,總攝一切染法,且只依不能了知真如真面目之根本無明而起。故多種不同染法歸結於根本無明,皆是無明中之狀態,不覺中之差別相。

子釋《復》初九曰「顏氏之子。其殆庶幾乎。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也。易曰,不遠復。無祗悔。元吉。修無相心地是顏氏得孔氏心法之正因。聖人皆明白「滴水之興波終成吞舟之巨浪」之所以老子說:「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易」有「太極」

阿!

四。體現了「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真實義。「剛柔相摩。八卦相盪」是整部易經體用大學問。此句關係著整部大易的綱領,我今另加詮釋。

1.何為「剛柔相摩」?此言伏羲易經卦體之生成也.上圖為證說明六十四卦之初。剛柔兩畫而已,兩相摩而為四,四相摩而為八,....乃至成為六十四。

2.何為「八卦相盪」〈乾鑿度〉云:一陰一陽合十五。太一取其數以行九宮。四正四維。皆合於十五。則正與洛書數合。鄭注「太一」下「行九宮」云:「太一行始坎,次坤,次震,次巽,復息於中宮。」又云:「自中宮至乾,次兌,次艮,次離,一周畢矣。」故曰:「四正四維,數合十五也。」則正與洛書數合。文王則之成後天八卦之用也。文王八卦八方之數加虛中五為九星。三元九運就是按九星之順序依次飛宮。此即是「奉天承運」與「與時偕行」等卦運、卦時之由來。晉之韓康伯注:「八卦相盪」言「運化之推移」是也。後儒釋之多不及此,先天為陽(主生)後天為陰(主克),後天地盤(靜)為陰天盤(動)為陽。

四:「一陰一陽之謂道」不說「一陰一陰」或「一陽一陽」之謂道。說明「陰陽和合」之謂道。老子云:「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易傳》子曰:「乾坤,其《易》之蘊(門)耶?乾,陽物也;坤,陰物也。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陰陽之理,同性相敵,異性相感。此理不才在博客另一篇文章《細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有詳細論述。

《咸卦》九四曰「憧憧往來,朋從爾思」子曰:「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爻義:吾道一以貫之。朋從爾思,則百慮也;憧憧往來。則殊途也。然途雖殊而同歸於一;慮雖百亦終致於一,天下事貞於一而已,何思何慮哉。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

往者屈也,來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精義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過此以往,來之或知也。

窮神知化『德之盛也。

咸互乾為日,上兌為月。至夕則日往而月來,至晨則月往而日來,往收藏也。乾為寒,坤為暑。乾息自復,至姤而藏,坤陰用事。坤消自姤,至復而藏,乾陽用事。寒暑互相推,而歲功以成。往則收藏故曰屈。來則用事故曰信。尺蠖,屈伸蟲也,蠖又呼步屈,言其以尾就首,屈而後信,舉步之形也。埤雅雲,今人布指求尺。一屆一信,如蠖之步,謂之尺蠖。按詩小雅。螟嶺有子。果贏負之。螟蛉食槐葉蟲。色綠與葉若一。夏日細腰。以泥砌窠成。銜螟蛉入,螟蛉即尺蠖。咸卦九四爻巽體,巽為蟲,蠖行以尾就首,先屈後信,故以為喻。《咸》艮位戌亥。互乾為龍。伏坤為蛇。乾坤合居於戌亥數無之地,故曰蟄。誰能蟄故能存身。乾傳所謂保合太和也。乾為神。坤為義,精義入神,謂乾坤合德於戍亥。乾坤利貞,乳生六子,六子生然後能致用,用利然後身安,身安則德自崇。蓋陰陽屈信,循環無端。不屈則不能信,不蟄則無以為存,陰陽往來。定理本如是也。

五:孔聖為什麼不說「一陽一陰之謂道」而說「一陰一陽之謂道」?易經扶陽抑陰,這裡為何陰在前而陽在後。「易,逆數也」如天在上地在下為《天地否》卦,而地在上天在下,為《地天泰》卦;天在上水在下為《天水訟》卦,水在天上為《水天需》卦,山在上地在下叫《山地剝》,而地在上山在下為《地山謙》卦.....等等。陰在上陽在下,陰降陽升,陰陽二氣交流,「三和」了才會有產生萬物。看《乾*文言》中:「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就可真刻理解此理。乾坤初爻交震巽。故曰同聲相應。上爻交艮兌。故曰同氣相求。中爻交坎離。故曰水流濕。火就燥。濕燥以方位言。荀爽謂坤濕乾燥者是也。坤原居北方。北方涸陰冱寒。故曰濕。乃乾自南往交坤成坎。故曰流濕。乾原居南方。南方炎熇焦灼。故曰燥。乃坤自北往交乾成離。故曰就燥。此於先天南北之乾坤。變為後天之離坎。乾在南流北。坤在北就南。

坤為雲。乾為龍。故曰云從龍。坤為風。風土氣也。巽,坤之所生。故為風。坤本為風也。乾為虎。故曰風從虎。風雲者陰。龍虎者陽。言陰必從陽也。聖人作者。乾為聖人。坤為萬物。聖人作而萬物睹。即比象也。仍陰從陽也。天地者陰陽。本乎天者親上。謂陽性上升順行。故乾二必上升坤五。以與陰類。本乎地者親下。謂陰性下降逆行。故坤五必下降乾二。以與陽類。故曰各從其類。陰陽相遇方為類為朋為友。若陰遇陰,陽遇陽,則為敵矣。不朋不類也。此陰陽相感之理。以顯大人聚及利見之義。先天八卦之象。故兩兩陰陽對舉。震巽對故相應。陰陽相應也。艮兌對故相求。陰陽相求也。水流濕。陽求陰。火就燥。陰求陽也。水火對也。雲從龍。風從虎。言陰陽不相離。乾坤對也。皆所以顯陰陽朋類之理也。「親上親下「使人識陰陽交之所以然也。親上者居上,親下者居下,則陰陽氣不交而為否矣。親上者居下,親下者居上,則陰陽氣接而為泰矣。《青囊經》云:陰陽之亙根則一也,蓋陽之妙,不在於陽,而在於陰,陰中之陽,乃真陽也,故陰為之感,而陽來應之,好象陰反為君,而陽反為相,此經言「神明」之旨也,然陽之所以來應乎陰者,以陰中本自有之,以類相從,故來應耳,豈非陰含陽乎,陰含陽則能生陽矣,一切發生之氣,皆陽司之,則皆自陰出之者也,剛柔即陰陽,陰陽以氣言,剛柔以質言,易曰「乾剛坤柔」又曰:「剛柔相摩,八卦相盪,」八卦之中,皆有陰陽,則皆有剛柔,若以陽為剛,以陰為柔,則宜乎剛生於柔矣,而乃雲柔生於剛者何也;無形之氣,陽剛而陰柔,有形之質,陰剛而陽柔,於有形之剛質,又生無形之柔氣,質生氣,氣還生質,故曰柔生於剛也.凡其所以能為相助,能為包含生生不息,如是者,則以陰之與陽,蓋自有其德也.惟陰之德,能弘大夫陽,以濟陽之施,故陽之德,能親順夫陰,以昌陰之化,此陰陽之妙,以氣目感,見於河圖洛書,先後天之卦象者如是,由是則可以知天地之道矣.天地之道,陽常本於陰,而陰常育於陽,故天非廓然空虛者為天也,其氣常依於有形,而無時不下濟,地非塊然不動者為地也,其形常附於元氣,而無時不上升,然則天之氣,常在地下,而地之氣,皆天之氣,陰陽雖曰二氣,止一氣耳,所以生天地者此氣,所以生萬物者此氣,故曰「萬物資始乃統天」看人面前為陰後背為陽,面向黃土背朝天,黃土為坤陰,背天為陽,前為任脈有***為陰主女生育,後背督脈有膀胱經為陽主男之生育。人身上為一頭為陽,下二根腳為陰(天一地二、陽奇陰偶),人身有九孔六孔為陰在上三孔為陽在下為地天泰卦(二眼二耳二鼻為坤為地下三孔為陽為天),所以人昏迷時先掐人中使人之天氣與地氣又交流。陽動陰靜人是先立靜後動路,《上系》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後動,易其心而後語,定其交而後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動,則民不與也;懼以語,則民不應也;無交而求,則民不與也;莫之與,則傷之者至矣。《易》曰:『莫益之,或擊之,立心勿恆,凶」。......種種都是先一陰後一陽。這回你就明白孔子之仁政與孟子的君輕民貴的真義了吧!

六:孔聖為什麼不說「二陽一陰之謂道」或說「一陽二陰之謂道」?這涉及到西方文化的「矛盾」與中國「陰陽」是截然不同的概念,所以用西方哲學思維來分析探討中國文化無異「風馬牛不相及」矛盾是異性之間相敵對立,

而中國是同性才相敵對立,異性相敵是不平衡陰陽一方陽多或陰多造成相亢相敵,如《同人》卦九三:「伏戎於莽.卦其高陵,三歲不興。」象曰:「伏戎於莽,敵剛也。三歲不興,安行也?」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象曰:「乘其墉,義弗克也。其吉,則困而反則也。」易理日常生活中舉目皆是,如公牛與公牛公雞與公雞一見如有宿仇死斗一場.........

-----等續-----

推薦閱讀:

中國影壇八大武術冠軍
整體觀念思考中國近代史
36氪領讀:在這本寫日本中產階級的書中,我們看到了很多中國人的影子
中國富豪移民最青睞美加澳 海外置地超四成
特朗普:美元貶值要全世界買單!中國、俄羅斯:做夢!

TAG:中國 | 中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