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丨孩子感冒防治別瞎吃藥,有效預防要這樣做!
最近天氣忽冷忽熱,小孩抵抗力差便容易感冒,但究竟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家長們卻傻傻分不清。
家裡是備用了不少消炎藥、抗生素,但究竟該如何服用?在此提醒千萬別亂吃!
今天,朱槿花小兒推拿就帶大家一起看看孩子感冒發熱應該如何應對治療、預防,常見的消炎藥與抗生素如何區分使用。
普通感冒與流感護理治療大不同
普通感冒是鼻咽部發炎,會出現流涕、鼻塞、噴嚏、咳嗽、咽癢或咽痛等癥狀,伴有發熱,發病急期一般在 3~5 天,病程在 5~7 天。是否需要給孩子用藥,依據感冒癥狀的輕重。
要以不用藥、少用藥、局部用藥、口服藥物這樣的思路去考慮。如考慮治療,可由醫生確定病情狀況,一般控制體溫不要超過 38.5℃,可以根據孩子年齡選用一定藥物。
注意:美國FDA(食品和藥物管理局),針對嬰幼兒感冒用藥給出的原則是:禁止2歲以下嬰幼兒服用感冒藥,不推薦 4 歲以下兒童服用感冒藥,4-6歲的兒童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感冒藥。
流行感冒是一種傳染病,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可通過咳嗽、打噴嚏、流涕過程中的飛沫傳給他人,一般持續幾天,包括:發熱、咽喉痛、肌肉痛、疲憊、咳嗽、頭痛、流涕和鼻塞等,癥狀比普通感冒重。
在醫生指導下積極治療+有效護理,基本過程在5-7天。早期服用奧司他韋+對症治療。有些孩子2-3天後癥狀即明顯緩解,但仍具有傳染性,不要帶孩子到人多的地方,暫時不要去幼兒園。
另外,每年在天氣逐漸變涼時,要給孩子接種流感疫苗。理論上講,6個月及以上人群都是接種對象。
從化驗單上如何看出孩子
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
孩子出現發熱等情況,一般24小時後,血常規才能有所反映。建議發熱24小時後再進行血液檢查。
如果血液檢查發現白細胞超過15,其中中性粒細胞超過80%,且C反應蛋白超過30才有可能考慮細菌感染。
發熱時,若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均低,特別是低於正常值低限,此時淋巴細胞相對增高,說明是病毒感染,不用抗生素。
若病毒感染並不嚴重,非單純皰疹、EB病毒等,也不需用抗病毒藥物。
病毒感染後2~4周,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會恢復正常,不需用升白細胞藥物或免疫增強劑。
孩子如何正確有效地預防感冒?
室內定時通風,以沖淡室內每種病菌的濃度。
若不是惡劣天氣,應帶孩子適當外出,以適應冷空氣對呼吸道的刺激。
與生病的家人適當隔離。
生病後可就醫,但只應適當給孩子用藥,不要過分依賴抗生素。
接種流感疫苗。
勤洗手,盡量不要經常挖鼻孔。
保持良好的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的睡眠。
孩子進入集體生活環境中,特別容易出現呼吸道感染,這與孩子們之間的摟、抱、親等動作會通過飛沫把病菌傳給他人。
上幼兒園前要做好一定的準備與訓練。為了讓孩子多喝些水,在家裡,家長將倒好的水放在固定地方,提醒孩子自己拿水杯喝水,定時提醒孩子應該喝水了等。
還要多與幼兒園的老師交流,了解幼兒園的生活習慣,使家中的生活規律儘可能與幼兒園接近。
抗生素與消炎藥的區別如何使用?
很多人習慣把抗生素稱為消炎藥,其實二者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炎症有很多種,而抗生素主要是針對其中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症,並非一切炎症,抗生素對由病毒引起的炎症無效。因而,把抗生素當成消炎藥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抗生素的濫用。
常說的炎症是什麼?哪些屬於消炎藥呢?
我們經常說的炎症並不是特定的疾病名稱,而是很多疾病都會表現出來的一個癥狀,無論是常見的細菌感染、病毒感染、摔傷、燙傷都會引發炎症。
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消炎藥其實主要分為抗過敏的激素藥物,如氫化可的松、地塞米松,還有激素類的鼻噴霧劑等;跌打損傷的消炎止痛藥炎,如布洛芬、阿司匹林。
抗生素並非萬能,濫用影響體內正常菌群
濫用抗生素已是一種社會現象,依賴抗生素治療發熱、咳嗽、腹瀉已成為不少父母的「習慣」。
但是,抗生素只針對細菌和特殊微生物,不針對病毒。濫用抗生素可影響體內,特別是腸道內正常菌群。腸道正常菌群不僅維持腸道正常功能,而且維護全身免疫狀況。腸道菌群失調除可引起腹瀉外,還可引起過敏、肥胖等。
使用抗生素應該要注意的幾點:
抗生素是處方葯,必須經過醫生的判斷再使用。
遇到發熱/咳嗽等問題,不能隨便用抗生素。只有嚴重細菌感染才需用抗生素。
不要擅自停葯或減量,病情一旦穩定,立即停用抗生素是不對的。若需用抗生素,至少應用7天(阿奇黴素具有特殊半衰期,可用3-5天),否則易出現耐葯細菌,造成抗生素逐漸「失靈」。
不要一味地去追求新的、高檔的抗生素藥物。
推薦閱讀:
※「望子成龍」觀念的犧牲品除了孩子,還有家長
※如果孩子是你的生命,你該這樣看待依戀關係
※專家分享:想讓你家孩子的數學更好?這個方法很重要
※3歲左右的孩子如何選擇益智類玩具?
※要想孩子不生病,做好這 2 點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