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妙法蓮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第86講--
現在先解釋題目。「隨喜功德品」,隨是隨順的意思、不違背,喜是歡喜的意思。這裡面是說這個人他聽聞了〈如來壽量品〉佛久遠久遠無量劫前得成無上菩提了,他契證了諸法實相的真理,而又能夠三世益物,過去、現在、未來常住不滅地廣度眾生,他聽聞了這樣的事情他能夠隨順歡喜,大意就是這樣子。但是這裡面說到隨喜這個人的功德非常地廣大,應該不只是事相上的歡喜,所以智者大師的解釋上也表示這個人他能夠信順諸法實相的真理的。所謂信順那個真理,這個隨順就是他的一念心能夠順於那個真理,那樣的說法就是他能夠觀察自己現前的一念心,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也能夠信解一切法不可得,這諸法實相的真理他能這樣的信順,這就有一些特別的事情了。因為在《般若經》上說出來這分別隨喜有兩種:一種是有所得的隨喜、一種是無所得的隨喜。有所得的隨喜,我們一般明白一點說就是不嫉妒,別人在佛法上有高深的成就他發歡喜心、隨順讚歎歡喜。但是他本人還沒能夠契證諸法實相之理,他沒能夠深刻地覺悟諸法實相的真理,心裏面還是有所執著的,執著有一個人他有成就了,他本身也沒能破除我我所見;這樣的隨喜雖然也有功德也能得到人天的福報,但是他還是免不了老病死憂悲苦惱,還會有這種事情。若是無所得的時候,就是讚歎別人的成就而自己也能如實的覺悟這樣諸法實相的真理,雖然他還沒得無生法忍但是他能夠隨順學習諸法實相的真理的,他能這樣隨順;就是隨喜者不可得,所隨喜的也是不可得了,在歡喜中也無所歡喜。這樣子,雖然沒能契證,但是向於真理那一面去了,他向那邊去了,那就是深刻了一層,那就是不同了。
這裡說的,是說釋迦牟尼佛久遠成佛也就是契悟了諸法實相,他聽聞了這樣的佛法他也能覺悟這樣的佛法,在他的一念心上也能有幾分相似的相應的。這樣子就和有所得的隨喜不同了,他就是成就了出世間無漏的善根了,而不是有所得、有所執著的世間的福樂的境界,而不是這種境界。但是這樣隨喜的功德在沒得無上菩提之前、他也會得到人間天上的這種福德的果報的、也能得到的。所以這裡說的隨喜應該是深一層無所得的隨喜,這是一個意思。其次是佛讚歎隨喜的人的功德的廣大,而法會裡面的人認為…就是前面聽到流通分(從〈法師品〉一直到〈安樂行品〉),乃至到〈從地湧出品〉〈如來壽量品〉〈分別功德品〉,這裡面讚歎受持讀誦一念信解《法華經》的功德的廣大。有的人就會想到,這麼大的功德應該說是得無生法忍以上的人才能得到的,不會是初發心的凡夫所能成就的,就會這樣想。但是佛很明白地說出來這是一個凡夫,他能這樣隨喜成就這樣的功德,那麼就使令人破除去這種錯誤的認識了,所以名為「隨喜功德品」,這是一種。其次,佛能夠久遠劫前覺悟了諸法實相而得無上菩提、能三世利益眾生,那麼我們、我雖然是凡夫,我觀察我的一念心也是諸法如,我將來也能如是,所以他就生大歡喜,一切眾生亦復如是,所以也歡喜自己、也歡喜一切眾生,大家都是有希望的,前途都是光明的,所以名為「隨喜功德品」,也有這麼多的意思在裡面。
這一品是從三三七頁來,就是現在的四信講完了,就說到滅後的五品。這滅後五品裡面分兩科,第一科列這五品的名字麤格量後四品的功德,第二科就是隨喜功德品廣格量初品功德。前面那一科講完了,現在就是廣格量初品功德。因為在前面隨喜品只是列出個名字來,沒有說它有什麼樣的功德。這裡彌勒菩薩就感覺到佛讚歎後四品的功德,那麼頭一品隨喜品有什麼功德沒有說,所以這時候彌勒菩薩就提出來這個問題請佛回答了。所以這也就是這一品的來,是這麼因緣來的。
己二、廣格量初品功德(分二科)
庚一、問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法華經隨喜者,得幾所福?而說偈言:世尊滅度後,其有聞是經,若能隨喜者,為得幾所福?
彌勒菩薩對佛說:世尊,假設有善男子善女人他聽聞了《法華經》他能夠一念地隨喜、隨順歡喜,他能夠成就多少福德呢?多少功德呢?「而說偈言:世尊滅度後、其有聞是經,若能隨喜者、為得幾所福。」
聖人自有聖人的境界,他的心不著一切法,那個大自在的福德,所以那個是不可思議了,但是我們凡夫的確是應該說一說有什麼好處然後才肯努力的。現在說聖人的功德我們一時辦不到,說我們在凡夫能成就的功德,這對我們是比較合適的。
庚二、答(分二科)
辛一、長文(分二科)
壬一、答內心隨喜人功德(分五科)
癸一、約展轉相教舉最後人以顯初心之初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如來滅後,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余智者若長若幼,聞是經隨喜已,從法會出,至於余處,若在僧坊,若空閑地,若城邑、巷陌、聚落、田裡,如其所聞,為父母、宗親、善友、知識,隨力演說。是諸人等,聞已隨喜,復行轉教;餘人聞已,亦隨喜轉教。如是展轉,至第五十。阿逸多!其第五十善男子、善女人,隨喜功德,我今說之,汝當善聽。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這底下佛就是回答。回答分兩科,第一科是長文,第二科是偈頌。長文分兩科,第一科是答內心隨喜人的功德、第二科直明外聽法人的功德。第一科答內心隨喜人的功德分五科,第一科約展轉相教舉最後人以顯初心之初,說這個功德。這初心之初,這底下佛說的時候說五十個人,最初在法會聽《法華經》的人,向別的人去宣傳,第二個又向第三個、這麼展轉地到第五十個人,這樣說這五十個人都是初發心的人,可是最後第五十是初心之初,他是最…功德比較起來是最少的,用這個人的功德顯示前面四十九個人、顯示第一個人的功德廣大,也顯示五品之後十信菩薩,乃至到得無生法忍的菩薩的功德是多麼廣大,表示這個意思。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如來滅後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余智者若長若幼」,前面是佛教裡面的四眾弟子,(四眾弟子就是以受戒來分別的),「及余智者」他就是沒有歸依三寶、沒有受戒的人,沒有受戒的人但是稱之為智者、就是有智慧的人,那就是宿世栽培過、聽聞過《法華經》栽培過無上菩提善根的人,這種人「若長若幼」、或者是年紀很大了或者年紀還不大。「聞是經隨喜已從法會出」,他聽聞了《法華經》他心裏面生了歡喜心了,以後就離開了法會走了「至於余處」、到了另外的地方去了。什麼地方呢?「若在僧坊」或者在出家人住的地方。或者空閑的地方,不是在有人住的地方、在空閑的地方。或者是在城邑里、大的城市小的城市,城市裡面的巷陌街道裡面。這陌也是街道、城市裡面的街道也叫陌、田地裡面東西南北的道路也可以稱之為陌;前面加一個「巷」應該說是城市裡的道路裡面街道上。「聚落田裡」,或者前面城邑就是大的城市,這聚落應該是鄉村了、很多人聚居在那裡。或者不是在聚落、在田裡在種田的地方,這「里」也有個鄉村的意思,但是也有田地裡面的意思,有兩個說法,這裡應該指田地裡面說。
「如其所聞為父母宗親、善友知識隨力演說」,前面是地點,這底下就說他宣傳讚歎《法華經》。「如其所聞」就像他在法會裡面所聽聞的《法華經》的道理,這「如」字這個意思,表示他向人宣傳《法華經》宣揚得很正確、沒有錯誤,如果「不如」那就是講錯了。他為人說《法華經》的時候為誰說呢?「為父母」為他的父親,這是對的、自己得到寶了先應該奉獻父母。「宗親」或者不是他父親也不是他母親、但是他這族姓裡面的親屬,或者是哥哥或者是弟弟、姐姐、妹妹或者他的叔伯。「善友」或者是其它的好朋友,「知識」互相認識的人,「隨力演說」,隨這個人的智慧力量為那個人演說《法華經》的道理。
「是諸人等聞已隨喜」,這些父母、宗親、善友、知識他們聽聞了《法華經》以後隨喜、也生歡喜心,我們也都能成佛,這心裡也歡喜。「復行轉教」他還願意展轉地去開導別人,「餘人聞已亦隨喜轉教」,也是歡喜又轉教別人,「如是展轉至第五十」就這樣一個教一個、一個教一個,一直地展轉向外宣傳到了第五十個人的時候、這樣子。「阿逸多,其第五十善男子善女人隨喜功德我今說之」,這樣說前面四十九個人都有轉教的功德,他自己聽聞了《法華經》的義,他又能向別的人說,就有教化他人的功德。這第五十到這裡停止了,就是他沒有向別人講,他只有自己一念的隨喜。「其第五十善男子善女人」隨喜的功德,我現在說一說。現在這裡面是舉這個例,這等於是舉個例,由第一個人從法會出,應該是聽一位法師講解《法華經》,他再展轉地宣傳到第五十,這個意思何在呢?就表示最初的人的智慧廣大,他能夠很圓滿地去讚歎《法華經》的功德義理,展轉地一二三四五、就是智慧沒有那麼圓滿了,辯才也沒有那麼樣的豐富了,逐漸地逐漸地這功德減少了,有這樣的意味,後後不如前前、前前勝於後後,表示這樣的意思。現在就說這最後第五十個人,這個人的功德我說一說,「汝當善聽」你好好地聽。
前面這是第一科約展轉相教舉最後人以顯初心之初,顯那個「初心」第一開始的那個第五十個人的功德。
癸二、格量本
若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四生眾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若有形、無形,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無足、二足、四足、多足,如是等在眾生數者——有人求福,隨其所欲娛樂之具,皆給予之。一一眾生,與滿閻浮提金、銀、琉璃、硨磲碼碯、珊瑚、琥珀,諸妙珍寶,及象、馬車乘,七寶所成宮殿樓閣等。是大施主,如是布施滿八十年已,而作是念:我已施眾生娛樂之具,隨意所欲,然此眾生,皆已衰老年過八十,發白面皺,將死不久,我當以佛法而訓導之。即集此眾生,宣布法化,示教利喜,一時皆得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盡諸有漏,於深禪定皆得自在,具八解脫。
癸二、第二科是格量本,就是說出來有那麼多的功德,用這個功德來比量那個第五十個人的功德是大是小。
「若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四生眾生」,這個數很大了,四百萬億「阿僧祇」是翻個無數,這麼多的世界,世界裡面有六趣的眾生。這「六趣」趣有不停留的意思,就是你現在做人並不是永久做人的、他還要向別的世界去的,可能跑到天上去了;到天上也不是永久的,也可能天上結束又跑到地獄去了,老是流動流轉,這趣有這樣意思。「四生眾生」,這六趣裡面,用另一個態度也可以說是四生。四生是那四生呢?有卵生、有胎生、有濕生、有化生、是這麼多的生;這化生,人、劫初時候的人也是化生,但是諸天都是化生,他們不是胎生,我們人間的人現在來說多數都是胎生,諸天是化生,這地獄是化生,畜牲、餓鬼裡面也有化生。「若有形無形、有想無想」,胎卵濕化是從眾生開始的時候成就的那個相貌是不一樣的,有的是由卵而生、由胎而生、由濕而生、由化而生。這底下是成就了以後果報也不一樣,「若有形」就是有形色的,我們欲界的眾生都是有形色,乃至欲界天、色界天這些人,他的果報都是有地水火風的形相的。「無形」就是無色界天了,無色界天沒有這個地水火風,他的果報上是沒有,但是在禪定裡面會現出來有形相的事情。
「有想無想」這是在他的內心裏面來分別,欲界的六趣眾生都是有想。《大毗婆沙論》說我們人的心,我們自己去觀察自己的時候,假設你不是睡覺的時候,你會觀察這個心很明了、明明了了的有這麼一個作用、有這麼一件事;但這件事不只是人,就是一個小螞蟻牠也是,一個小蚊蟲牠的心裏面也和人一樣也是明明了了的,也是有想、都是有想的。「無想」就指色界天第四禪里有個無想天,無想天就是把第六意識滅了。可見從這些事情上看的確是一切法沒有決定性,本來這個心是明明了了的,是有這個心的,但是他能夠…就是在第四禪,就是已經成就第四禪了,他不高興這個心的存在,他就在定裡面來訶斥他這個心叫他沒有,慢慢地慢慢地這第六意識就不起了,就滅了,所以叫作無想。當然四禪的人也不全是這樣,有的他就跑到無色界天去了,他不高興這個形,變成個無形;有的人形還在但不高興這個識,那麼就修這無想定。修無想定有的是在天上修、有的是在人間修,他在人間他成就了第四禪(他這時候當然是外道定,不是佛法的定),他就滅這個識,成功了就得無想定了。無想定、在人間死了,他就跑到第四禪天裡面的無想天去了、五百大劫,五百大劫以後這個識又出來了,出來以後就死亡了,是這樣子。
「非有想非無想」,這個有想是通於無色界天的前三種天、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也都是有想,但是無色界的第四天、最高的這個第四天非有想非無想。「非有想」他就是沒有那個像色界天的人無色界天的人那個有想。空無邊處天也是想、就想這個空是無量無邊的,識無邊處天也是想,無所有處天也是想、就想這個無所有,所以也是個想。現在這個第四種的天人,他修成的那種定(這是一種定)就是沒有那種想,也沒有色想、也沒有空想、沒有識想、也沒有無所有處想,沒這個想。但是這時候沒有想了嗎?也不是、「非無想」還是有想,就是有微細的想、特別地微細。那微細的想是什麼呢?其實按佛法來說就是末那識,就是我執、我見那個想還存在,所以還是個生死凡夫。
「無足、二足、四足、多足」這底下用足來分別眾生的類別不同,有的眾生沒有足,有的只有兩個足,有的有四個足,有的是多足、不只是四個、很多很多的足。這是站在不同的立場來分別世界上眾生的各式各樣不同類別的眾生。「如是等在眾生數者」這麼多都是屬於有情範圍以內的眾生。
「有人求福、隨其所欲娛樂之具皆給與之」,這前面是說所利益的對像,現在這裡說有一個人想要作功德,他作功德的目的不是要求無上菩提、不是;他要求福,希望我能得到人天的大福報境界。他怎麼樣求福呢?「隨其所欲娛樂之具」,隨這四百萬億阿僧劫世界六趣四生眾生,隨那個眾生所歡喜娛樂的資具「皆給與之」,你歡喜什麼我都給你。「一一眾生與滿閻浮提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諸妙珍寶」,皆給與之,眾生歡喜這個財寶、金銀財寶,他給他給多少呢?給「滿閻浮提」這麼多的金銀琉璃、這麼多的財寶、諸妙珍寶給的很多了,每一個眾生能給這麼多,這個數也是很大了。「及象馬車乘、七寶所成宮殿樓閣等」,不只是給那麼多的珍寶、還有給象車、馬車給這個車、這些車是可以乘的,還給他七寶所成的宮殿樓閣等,還給這個住的地方。「是大施主如是布施」,這個大施主的財富太多了,他這樣子布施給這麼多的眾生多少時間呢?「滿八十年已」經過八十年這樣子布施。「而作是念」八十年過去了以後,他心裏面又這樣想:「我已施眾生娛樂之具」,這眾生娛樂之具我已經布施,解決了他們生活上的問題了,「隨意所欲」隨他們所歡喜的我都給了。「然此眾生皆已衰老」年紀都太大了,這年歲也是超過八十歲了,「發白面皺」頭髮也白了面也有很多的皺紋了,「將死不久」不久就要死了,這可怎麼辦呢?「我當以佛法而訓導之」,這個大施主不是平常人,他…我應該用佛法來教訓來化導他們,使令他們得到佛法的利益;先得到世間上的欲樂,現在又得到佛法中的法樂。
「即集此眾生」,前面只是心裏面想,這就開始行動了,他就集會這些人。「宣布法化」對他們宣揚佛法來教化他們,使令他們轉迷起悟、修學聖道。「示教利喜」,這示教利喜前面是講過,但是示教利喜也是佛教化眾生的方法。這個「示」也可以說是開示,就是說明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有漏的生死流轉的事情、什麼是涅盤大安樂的境界,就是給他開示這些事情。這「教」就是教導他舍惡修善、棄捨這些惡法、修五戒十善,棄捨生死的苦集、棄捨這一切煩惱,要修涅盤的大安樂的聖道,這樣教導他,你不要…流轉生死是苦惱境界,若修得涅盤是大安樂了,教他這樣做。利,就是這個修行人相信他就開始修行了,修行有的人…在佛在世的時候當然很容易,有些人一個星期內就得阿羅漢果,好像大迦葉尊者還是八天得阿羅漢果,舍利弗尊者是兩個七、二七十四天得阿羅漢果;這是有大善根、根性特別利。但是其它的多數的、人不是的,多數人都是修行了多少年還沒有成功,那麼這種情形心裏面就有問題,我棄捨了世間的五欲、我聽你的話要得涅盤,結果我修行了幾十年也沒得到,只是白費辛苦了;他的信心就容易失掉了,就想要向後轉了。那麼這時候這個人佛菩薩就教他「利」,說是你現在是修因的時候還沒得果,得果的時候、你這果報來了的時候你就大安樂了,在因的時候還沒有果你要忍耐一點,忍耐一點不要怕辛苦,等到得果報的時候你就快樂了,就會有利益了,所以叫作「利」。這個利也表示這個人能這樣勉勵他、他這勇猛心就來了,又繼續向前進又修行了,所以叫作利,是這樣意思。就是在因的時候不要求果,果報來的時候才會如意的,是這樣意思,所以你還是努力就好了。「喜」、這個喜是什麼呢?是歡喜,就是這個人在修行的時候你就讚歎他,他現在歡喜坐禪、就讚歎他:你這個人怎麼怎麼好,就讚歎。你不要說:這個人是在那兒裝的、不是真的,那是一種假的,在那兒裝相不是真的。其實,就是裝還是讚歎他,他裝一大裝兩天,久了就是真的了,所以你還是讚歎,不要說「你是假的,你不是真的」、不要說這個話,就是讚歎最好,「示教利喜」。
「一時皆得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這個大施主現在有法布施、這樣的教化他們,他們也很快的、這還不是慢,很快的就得了須陀洹道、得了初果,斯陀含道是二果;須陀洹翻個預流、斯陀含翻個一往來,阿那含翻個不來,阿羅漢翻個殺賊、翻個應供、翻個無生也翻個無著。「盡諸有漏,於深禪定皆得自在」,盡諸有漏,就把三界以內的愛煩惱、見煩惱、這些有漏的煩惱完全滅除去了,這是得到無我無我所的智慧了,但是他是慧解脫阿羅漢嗎?不是,「於深禪定皆得自在」,他們是俱解脫阿羅漢,不是欲界定、未到地定,而是色界的四禪、無色界的四空定,這高深的禪定乃至滅盡定都成就了。「皆得自在」入定也很自在、住有禪定里也很自在、出定的時候也很自在的,那就是成就了。有的人入定的時候不自在、不能自在的入定,入定以後住在禪定里也不自在,出定的時候也不是自在的,那就是魔在向你搗亂了,就是沒有成就。所以這些阿羅漢「盡諸有漏、於深禪定皆得自在」了,「具八解脫」,這八解脫裡面就有滅盡定了,這是一個很高的境界了。八解脫是已經得到四禪八定的人修這種八解脫。他就是一開始修不凈觀,就是對於欲界的欲…修了又修、修了又修,滅除去欲的煩惱、也滅除去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乃至非非想定的執著,因為那種禪定裡面有高深的境界也使令人迷惑、使令人愛著的。這個聖人他就一直地修了又修、修了又修,解脫這一切的執著,這個阿羅漢的境界就更高深了,具足八種解脫三昧。
這格量本其實就是兩種,一個是給他世間的欲樂資具、第二節是布施給他佛法,使令他能得阿羅漢以上的聖道。
癸三、問
於汝意云何,是大施主所得功德寧為多不?
「於汝意云何?」這是第三科是問。佛就問彌勒菩薩:你心裡想一想,這個功德怎麼樣?「是大施主」所成就的功德「寧為多否?」是不是很多呢?
癸四、答
彌勒白佛言:世尊!是人功德甚多,無量無邊。若是施主,但施眾生一切樂具,功德無量;何況令得阿羅漢果。
「彌勒白佛言」,這底下回答。「世尊,是人功德甚多」,這個人的功德太多了、「無量無邊」了。「若是施主但施眾生一切」世間的金銀財寶這些「樂具」,這功德就是無量無邊了,「何況令得阿羅漢果」呢?這是出世間的功德、得到慧眼了。
癸五、正格量
佛告彌勒:我今分明語汝,是人以一切樂具,施於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眾生,又令得阿羅漢果,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聞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展轉聞法華經隨喜功德,尚無量無邊阿僧祇,何況最初於會中聞而隨喜者,其福復勝,無量無邊阿僧祇,不可得比。
「佛告彌勒」這底下是正格量,佛來讚歎這功德的廣大,說「我今分明語汝」,現在不要說得太含蓄、明明白白地告訴你。「是人以一切樂具施於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眾生」、這個數目很大很大了,「又令得阿羅漢果」、這個功德也是很大了,但是他們總合起來所得的功德,還「不如是第五十個人聞法華經的一偈隨喜的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還不如聞《法華經》隨喜一偈功德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百千萬億分之一,還不如他的功德大。這可見聞《法華經》一偈能隨喜功德…當然這個人應該是發無上菩提心了,他的功德超過阿羅漢以上的功德。超過阿羅漢「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你就是用數學再去計算,或者是用譬喻來形容,也還是不能知道聞《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的廣大,還是不能知道的。這可見這個功德真是太大了,當然這主要就是因為他發了無上菩提心,雖然還沒有得無生法忍,但是發了無上菩提心他能信順第一義諦的真理的時候,就這一念清凈心和無上菩提的願他就能向無上菩提去了,能得無上菩提的、所以功德就是廣大了。
「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展轉聞法華經隨喜的功德尚無量無邊阿僧祇,何況最初於會中聞而隨喜者?」那五十個人最初那個第一個人在法會中聽聞《法華經》而隨喜的,「其福復勝無量無邊阿僧祇不可得比」,其它的事是永遠不能比的了。就是以劣況勝,這劣的人的功德還那麼大,何況更殊勝的呢?這當然是生隨喜心的功德這麼大。
壬二、直明外德法人功德(分四科)
癸一、自往
又,阿逸多!若人為是經故,往詣僧坊,若坐、若立須臾聽受,緣是功德,轉身所生,得好上妙象、馬車乘、珍寶輦輿,及乘天宮。
這底下第二科直明外聽法人的功德,這個就和前面有不同了。前面這個隨喜,隨喜功德品、讀誦大乘品、講說大乘品、兼行六度、正行六度,這個五品應該說是開悟了的人,他還有無上菩提願而又能夠修行止觀的這種人,這樣的人當然這個功德是很廣大;這以下這個應該說在五品之前的人。
「又阿逸多,若人為是經故往詣僧坊…」這一科里分四科,第一科是自往,他自己主動地到講經的法會去聽經去。「若人為是經故」為了要學習《法華經》的關係,他就到出家人的地方去,或者是在法會那裡面坐、或者是立在那裡,「須臾聽受」他聽《法華經》的時候時間不多、須臾間。「緣是功德」,須臾間聽《法華經》他因此而得到的功德是什麼樣的呢?「轉身所生得好上妙象馬車乘珍寶輦輿」,他這一個身體生命結束的時候,第二生是轉身、轉是棄捨的意思(舍有個生的意思),舍掉了這個身體又得一個身體的時候,那他生在什麼地方?那應該是在人間或者天上了,他就得到那個好、又是最殊勝最妙的象車馬車的,得到這種車,或者他又得到「珍寶的輦輿」,用珍寶所成就的輦的輿。這個輦就是用人力拉的車、或者皇帝所坐的車叫作輦;輿就是車,但這地方說珍寶所成的車,前面只是說有象車馬車。「及乘天宮」,這句話明白地說出來他能夠乘、就是坐在天宮裡面,明顯地就是生到天上去了。而天上的人也有一種情形,那宮殿是能在虛空里飛的,你乘著這個天宮想要到什麼地方去就飛到什麼地方去,就好像類似人間那個車能在地面上跑,那個車是能在天空里飛,「及乘天宮」這個意思。我們看《大毗婆沙論》還有其它的經上也提到,釋提桓因乘著車從天上來到人間,也說是有車。我們從這個「轉身所生得好上妙象馬車乘珍寶輦輿及乘天宮」,有這樣好的果報是因為前世聽《法華經》的關係,若從這件事上看,說現在有些大德有很好的車那也必是有功德的關係、以前有過功德,這應該是讚歎這件事才對。
癸二、分座
若復有人於講法處坐,更有人來,勸令坐聽,若分座令坐,是人功德,轉身得帝釋坐處,若梵王坐處,若轉輪聖王所坐之處。
「若復有人於講法處坐…」這第二是分座。若是復有人於講《法華經》的地方坐、在那裡坐,「更有人來勸令坐聽」另外又有人來的時候、那個坐的那個人就勸來的這個人勸他坐下來聽經,你這麼勸一勸。「若分座令坐」就是那個地方不夠用了,勸他坐下來的還是有座位、寬的;「若分座令坐」就是沒有座位了,沒座位、把自己的座位分開一部分令那個人坐下來,那麼這個人肯這樣發心他會得到什麼好處呢?「是人功德轉身得帝釋坐處」,這個人將來「轉身」、轉得一個身體的時候,他會得到「帝釋」忉利天王的那個坐處,那是大福德境界了,「若梵王坐處」梵天王他坐的地方,「若轉輪聖王」所坐的地方;那就是他轉身成為帝釋天了,或者轉身成為大梵天王了,或者坐轉輪聖王所坐之處了。
這個意思是什麼意思呢?這意思就是有人講經的時候,就是應該發心勸人來聽經的意思,要做這件事,做這件事就會有很多很多的功德的,有這種意思。
癸三、勸他
阿逸多!若復有人,語餘人言:有經,名法華,可共往聽。即受其教,乃至須臾間聞,是人功德,轉身得與陀羅尼菩薩共生一處,利根智慧,百千萬世終不瘖瘂,口氣不臭,舌常無病,口亦無病,齒不垢黑、不黃、不疏,亦不缺落,不差、不曲,唇不下垂亦不褰縮、不粗澀、不瘡胗,亦不缺壞,亦不咼斜,不厚、不大,亦不黧黑,無諸可惡。鼻不匾趁,亦不曲戾,面色不黑,亦不狹長,亦不窊曲,無有一切不可喜相。唇舌牙齒悉皆嚴好,鼻修高直,面貌圓滿,眉高而長,額廣平正,人相具足,世世所生,見佛聞法、信受教誨。
「阿逸多,若復有人…」這第三段勸他。「若復」又有人「語餘人言」對別人說「有經名法華」、名字叫《妙法蓮華經》,「可共往聽」,這部經怎麼怎麼重要、怎麼怎麼樣的微妙,可以和我一同去聽去,好不好呢?「即受其教」他就接受了他的建議,「乃至須臾間」去聽了經了。「是人功德轉身得與陀羅尼菩薩共生一處」,就是勸人來聽經的那個人,他得到什麼功德呢?轉身的時候、轉得一個身體的時候他能與得陀羅尼的菩薩共生在一處。前面說得陀羅尼的菩薩那是到了得無生法忍以上的大菩薩,和這個人共生一處,最低限度可能他是哥哥你是弟弟也可能,最低限度或者說是好朋友了,和這個人作朋友可真是太好了,有這樣的功德、這是一樣。「利根智慧」,前面是得到一個殊勝的朋友。這件事我們從漢文佛教的高僧傳上看好像發生過一件事,就是以前有一個人大家認識,大家都是信佛、互相是朋友,但是那個人發心有成就了、可能是個聖人。不期而遇,隔了很多年、經過了很多年忽然間遇在一起,哎呀!你修行很有成就,我要拜你作師父在一起住跟你學習佛法,他說:好、好、好。那麼大家在一起住一宿,第二天早晨睡覺起來一看沒有了、那個人不在了。這表示什麼呢?就是那個聖人不願意和凡夫在一起,或者是那個聖人感覺這個人是不能教化的。我們那天說到慧寶法師,他能夠到深山裡遇見那位大德,這六十卷的《華嚴經》須臾間就背下來了,那也很明顯那是個聖人,他也想要跟他學,他也是不同意。就是這聖人不願意和凡夫在一起,有這種事;可也不是說都這樣,在《大智度論》裡面也提到舍利弗尊者他也是很嚴,如果你是放逸的人你不要到我這兒來,這舍利弗尊者就這樣說,這可見凡夫和聖人在一起是不容易。現在說你有這樣功德的時候「轉身得與陀羅尼菩薩共生一處」,這就是特別了。
「利根智能」,還有好處,不只有這麼一個功德還有第二樣功德,這底下就是得到福德莊嚴了,第一個先得到智慧、福慧莊嚴。「利根智慧」,「利根」我講過、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是很利,他的眼睛你看上去有威、就不同;有的人看上去沒有神、眼無神,有的人看上去眼有神,他的眼睛的力量也強,他能看很遠而且看得很清楚,這叫作利。耳根、鼻根、舌根、意根都是利,有的人那個鼻根舌根也特別利,譬如大家吃飯,他不知道、誰也沒告訴他這包子是用什麼包的,他一吃他就知道有什麼有什麼,他這辨別滋味的力量強。也有的…像下面〈法師功德品〉那就更不可思議了,就是他六根的功能特彆強也特別地敏,我們看老半天還不明白、他不是,他一看就明白。但是六根裡面第六意根特別重要,有的人你看他表面上前五根都好,但是第六意根不好用,這是最遺憾的事情。所以前五根稍差一點但是還可以,而第六意根若特彆強這不得了,這個人還是個寶,第六意根還是很重要的。「智慧」就是這個人在佛法裡面有佛法的智慧,在佛法的態度世間那有智慧呢?說是有佛法的智慧。
「百千萬世終不瘖啞」,就是百千萬世他的音聲總是很微妙,不會瘖啞不能發出聲音不會說話、不會這樣子。「口氣」還不臭,口氣香潔,就是因為他讚歎《法華經》,勸人去聽《法華經》了,所以應該是香了。「舌常無病」舌頭也不會有病、忽然間火太大了裡面生瘡,沒有這回事。「口亦無病」口也沒有病痛,「齒不垢黑」牙齒沒有垢而且也還不黑,「不黃」牙齒不黃還「不疏」,牙齒與牙齒都是很密,不是疏疏落落的。「亦不缺落」缺落就是掉了,也不是那樣子。「不差」牙都是很整齊的而不會參差不齊,「不曲」牙齒也不會彎曲。「唇不下垂」這底下說唇它不會向下垂,「亦不褰縮」褰就是舉起來、也不那樣子,亦不縮短、唇也不縮短。「不粗澀」、因為這個唇長得很細緻、很滋潤的而不會粗澀,「不瘡胗」胗也是瘡、這唇不生瘡,「亦不缺壞」唇也是很圓滿的不會缺少破壞,「亦不喎斜」這喎就是斜、這唇不會歪了、不會那樣。「不厚」也不會太厚,這唇也不是太大,「亦不黧黑」黧就是黑、也不黧黑;「無諸可惡」沒有可惡的形相。
「鼻不匾□(遞-走+匚)」,前面說到口和唇,這底下說到鼻,這鼻長得不扁,不□這□是薄。「亦不曲戾」,這鼻子長得也不曲也不戾,也就是不偏斜的意思。「面色」也還「不黑」、「亦不狹長」這面不狹也不長,「亦不窊曲」窊曲是窊下去、曲也是偏斜、不偏斜。「無有一切不可喜」的形相,「唇舌牙齒悉皆嚴好」唇舌和牙齒都是很莊嚴很美好的。「鼻修高直」鼻子長而且高而且直、這三種功德。「面貌」是很「圓滿」的、眉毛長得是高而長,這高就是眉毛和眼睛中間有一段距離那就是高,如果眉毛和眼睛沒有距離連接起來了,那就是不高了,眉高而長。這些事情你若看相書、這裡面有些相同的地方。「額廣平正」這額上面廣大而還平還正、它不偏。「人相具足」人的形相都具足了,有這種功德。「世世所生見佛聞法」,生生世世地都能見到佛、能聽佛說法的,見佛聞法之後他能「信受教誨」,能接受佛的教誨,能信而又能接受他的教誨,就是依教奉行了。
這上面說的意思勸人來聽《法華經》的時候,乃至須臾間聞、是人的功德有這麼大,就是相貌莊嚴還有智慧,福慧莊嚴還有好朋友,這件事的確是很好。這佛法的可貴就是在這裡,人都是難免會有煩惱會做出些錯誤的事情,但是看見佛法這個道理,我們自己從新努力,看見別人相貌莊嚴生歡喜心,自己努力地栽培自己、自己將來也就會相貌莊嚴、有廣大的智慧,這是佛法最高明的地方。世間上的人如果沒有宗教的信仰也沒有佛法的信仰,只是隨順貪瞋痴去活動去,那的確是苦惱境界。
癸四、具聽修行
阿逸多!汝且觀是,勸於一人令往聽法,功德如此,何況一心聽說、讀誦,而於大眾為人分別、如說修行?
「阿逸多,汝且觀是勸於一人令往聽法功德如此…」這是第四具聽修行。佛招呼「阿逸多」,你估且看一看勸一個人去法會裡面聽《法華經》就有這麼大的功德、功德就是這樣子。「何況一心聽說讀誦」何況你一個人你能夠專心、一心不亂地聽法師講經,而又能夠讀誦《法華經》,而於大眾還為人分別,你又能夠如所說的去修行止觀去、修四安樂行,那個功德有多大呢?不是更大了嗎?就是這樣意思。
這樣說這一段,這個自往、分座、勸他,應該是在圓五品之前的人,就是沒有修止觀的人,能做這種功德將來也會有這樣的成就。以少況多、以劣況勝,所以具聽修行功德更大了。這是長行,底下說偈頌。
辛二、偈頌(分二科)
壬一、頌內心隨喜功德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若人於法會,得聞是經典,乃至於一偈,隨喜為他說,如是展轉教,至於第五十,最後人獲福,今當分別之。如有大施主,供給無量眾,具滿八十歲,隨意之所欲。見彼衰老相,發白而面皺,齒疏形枯竭,念其死不久,我今應當教,令得於道果。即為方便說,涅盤真實法,世皆不牢固,如水沫泡焰,汝等咸應當,疾生厭離心。諸人聞是法,皆得阿羅漢,具足六神通,三明八解脫。最後第五十,聞一偈隨喜,是人福勝彼,不可為譬喻。如是展轉聞,其福尚無量,何況於法會,初聞隨喜者。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這偈頌分兩科,第一科頌內心隨喜的功德。「若人於法會、得聞是經典、乃至於一偈」並沒有聽了很多,只是聽了一個偈,「隨喜為他說」你心裏面能夠有法喜,還能為他人講說,如是展轉地教導乃至於第五十個人,最後的那個第五十個人「獲福今當分別之」,這是說隨喜的人。「如有大施主」譬如有一個大施主、「供給無量眾、具滿八十歲」這麼長的時間,「隨意之所欲」去供養他。
「見彼衰老相」,前面這個偈是給世間的財寶,以後他看見那個人的衰老相「發白而面皺」了,「齒疏」必是掉牙了、「形枯竭」,「念其死不久,我今應當教、令得於道果」得佛法的功德,道就是因。「即為方便說」即為他善巧方便地為他演說,說什麼呢?「涅盤真實法」要得到涅盤的境界,就是棄捨了惑業苦得到無漏的不生不滅的境界,這樣的法是真實不虛妄的,是令人得大安樂自在的。
「世皆不牢固…」,在佛法裡面我們這麼想,我曾經想過兩個字、一個退一個進這兩個字,我在想佛法里一開始用功的時候就是退、向後退,我看是這個意思,就是從這個色聲香味觸、眼耳鼻舌身意、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一切法,同一切法向後退,就是棄捨這一切法,就不去佔有一切法,這個心從一切法上撤退向後退,到最後無有少法可得、心無所住,到那個境界。這個境界成就了以後再向前進,向前進就是擁有一切法、一切法都是有,作天王也好、作人王也好乃至作乞丐也好,去普度一切眾生,我看是這樣意思。說是到涅盤那個地方,涅盤那裡無有少法可得那地方,到那個地方的時候你就安隱自在。你在歷史上看這貪心大、本事大的人、他把世界所有的東西都拿過來了、所以他手長,把所有世界的東西都拿過來做了大國王了,但是這個人最苦惱,很苦惱很苦惱。那麼向後退退到最後的時候、一無所有的時候大自在,的確是這樣子。這時候怎麼辦法才能得到涅盤的真實法呢?「世皆不牢固,如水沫泡焰」,要放下、要厭離,世間上有為有漏的事情都是靠不住的,就像水沫似的、像水泡似的、像陽焰似的,你看著好像是那麼回事,真實去拿過來的時候原來是假的,所以要生厭離心,要放下。「汝等咸應當、疾生厭離心」,要趕快地厭離。心裏面有愛煩惱、有見煩惱的時候,你佔有什麼越多越苦惱,所以「疾生厭離心」要棄捨這些東西。
「諸人聞是法、皆得阿羅漢」,這位大施主為他說佛法,這些人聽聞這個佛法都能得阿羅漢果了,具足六種神通、具足三明八解脫。「最後第五十」,前面說大施主的功德。最後第五十個人「聞一偈隨喜、是人福勝彼」,他聽聞了一個偈能隨喜,這個人得到的福德勝過前面那個大施主,「不可為譬喻」算數譬喻所不能知。「如是展轉聞、其福尚無量、何況於法會、初聞隨喜者」,最初那個人是更殊勝了,那個人所聽聞的佛法也是很多,而他所覺悟的境界也應該是高深,所以他得到的功德應該是更廣大了。
壬二、頌外聽法人功德(分四科)
癸一、超頌勸他
若有勸一人,將引聽法華,言此經深妙,千萬劫難遇,即受教往聽,乃至須臾聞,斯人之福報,今當分別說。世世無口患,齒不疏黃黑,唇不厚褰缺,無有可惡相,舌不幹黑短,鼻高修且直,額廣而平正,面目悉端嚴,為人所喜見,口氣無臭穢,優缽華之香、常從其口出。
「若有勸一人、將引聽法華」,這是第二科頌外聽法人的功德,分四段,第一超頌勸他。「若有勸一人」假設一個人肯發心,倒不是說我同那個講經的法師有交情、不是,他就是感覺到佛法的微妙,我勸人去聽講;不是說很多、就勸一個人。「將引聽法華」你和他一同、領著他到法會去聽《法華經》,「言此經」是甚深微妙、千萬劫都是難遭難遇的,「即受教往聽、乃至須臾」間聽聞了、「斯人」的「福報」、「今當分別說」。
「世世」沒有「口患」,就說了這麼幾句好話,將來得的果報生生世世這口沒有病患,「齒不疏黃黑」不疏不黃不黑、唇也不厚不褰不缺、「無有可惡相」沒有可厭惡的形相,「舌不幹黑短」舌老是很滋潤的,不幹也不黑也不短,那就容易有辯才了。「鼻高修且直、額廣而平正、面目悉端嚴」就是端正,「為人所喜見、口氣無臭穢、優缽華之香、常從其口出」,這裡說出來,長行里沒有這句話,他就有蓮華香從他的口裡面出來。
癸二、頌自往
若故詣僧坊,欲聽法華經,須臾聞歡喜,今當說其福。後生天人中,得妙象馬車,珍寶之輦輿,及乘天宮殿。
「若故詣僧坊、欲聽法華經…」這底下第二科頌自往,若是他故意地到寺廟裡面去,「欲聽法華經」不是誰勸他,他自己主動地要聽《法華經》,「須臾聞歡喜、今當說其福,後生天人中」生到天上或者是人間,能得到妙象車、妙的馬車、「珍寶」所成的「輦輿」、「及乘天宮殿」,那要比人間的飛機好得多,因為可能是安全一點。是的,因為這是你作的功德的業力,這業力能保護人,這福業能保護自己、罪業就能破壞自己。說誰能保護我,佛菩薩是慈悲,但主要自己多努力了,「及乘天宮殿」。
癸三、頌分座
若於講法處,勸人坐聽經,是福因緣得,釋梵轉輪座。
「若於講法處、勸人坐聽經」,這第三科頌分座。「勸人坐聽經,是福因緣得、釋梵轉輪座」,勸人坐聽經,將來得的福報可以成為釋提桓因享天福,可以到梵天色界天作梵天王,和在人間作轉輪聖王,得這麼大的福報。
癸四、頌具聽修行
何況一心聽,解說其義趣,如說而修行,其福不可量。
「何況一心聽、解說其義趣」,何況不是散散亂亂的;一心不亂地聽經,能夠通達《法華經》的義趣,通達了以後又能夠為人演說,又能自己用功修行,那這個人的福報有多大呢?不可限、不可限量的,就是太多了。
這是讚歎學習《法華經》的功德,也正是說我們凡夫開始學習《法華經》的人的境界,當然這裡面有勉勵人、勸人聽經的意思在裡面,前面那個四信、五品那是更高一點的程度,這裡這一段就是最起碼的了,但是也是我們所歡喜的。今天就講到這裡。
推薦閱讀:
※妙法蓮華經16
※《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簽卷第十一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2)
TAG:妙法蓮華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