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仙蕊:儒家正心的修鍊:通往人生的幸福之路
地點:睦明堂藝術茶室
內容:根據馬仙蕊老師講座錄音整理整理人:恕飛
大家都看了《孔子》這部電影了嗎?我本來也沒看,但四海書院的馮哲和我說,他被請去觀摩《孔子》的時候,儘管大家提了許多意見,他還是支持導演的,因為傳媒與學術畢竟不同(⊙ o ⊙ )啊!後來網上有一條消息在博客里頻繁地轉發,說:我看了《孔子》之後很感動、很流淚,但我也覺得很欣慰,因為現在還有人在做書院,那些做書院的人不就是想繼承孔子的遺願嗎?
五年前「易和書院」是國內第一家國學書院,因為沒有聽說過「書院」這個詞,所以大家都不知道書院是做什麼的。說實話,我都不知道當時「書院」這個詞是怎麼鑽到我的腦子裡來的,天知道。所以那個博客里說:還好,孔子老人家應該瞑目。我們上次去國子監是要你知道孔子是個什麼樣的人。《孔子》電影拍得很有意思,恰恰是我們上次在國子監沒有講的那一段,我們上次在國子監講的是孔子在人文方面的貢獻——四書五經、他怎麼殫精竭慮、怎麼嘔心瀝血,恰恰把孔子從政的那一段經歷輕輕帶過了,因為孔子的50歲之前有從政。而周潤發演的孔子這部電影和我們國子監所講的,結合起來剛好是完整的孔子一生。電影主要講的是孔子如何在那個背景下以從政實現「天下為公」的大同理想的。
我們看一個聖人的事迹一定要放在時代的大背景中去看。在東周,由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開國,姜子牙輔佐他。到了孔子的年代,東周慢慢地衰落了。演六十四卦的周文王,他提出的仁政全都沒有人推行了、整個王室搖搖欲墜,各個諸侯國之間勾心鬥角。孔子出生的魯國,就在今天的山東。魯國當時分封給了周文王最小的兒子周公姬旦(姓姬,武王是姬發),這個小兒子輔佐他的父王不像他的兄長那樣去打仗、去指揮千軍萬馬,他幫助父王修訂了那一本《周易》,即《易經》。所以我們說《易經》是三位古人做成的,即伏羲氏、周文王和孔夫子。在學術界還有一種說法,說是四位古人而成,這第四位,就是周文王的小兒子周公姬旦。當然姬旦在魯國是要把他父王的仁政推行起來,這是距今三千年左右的事情。孔子生活在距今二千五百年左右,也就是過了五百年以後,孔子以開國的盛世再去看當時的魯國,周文王、周公姬旦所設立的那些仁政、愛民,通通沒有人相信、沒有人推行了。所以孔子就是生活在這樣的一個時代,這個時代是什麼呢?魯國的那個王(因為周朝名存實亡了)、那個王都不能自保了,下面不是有三大家族在那裡很有實權嗎?那個時候孔子一生的理想,就是要恢復到周公(魯國開國諸侯王周公姬旦)的周禮,這就是他一生的理想。他是怎麼做的呢?分二個階段,非常有意思,所以我說電影《孔子》和我們在國子監講的正好形成一個互補。在國子監我是引導大家去看孔子內心的世界,他內心世界的呈現是50歲以後,他一生的政治理想破滅,然後他走了一條往內心尋找的道路。那個電影講的的是孔子50歲之前怎麼通過政治手段,比如跟那些諸侯斗啊、拆了他們封地啊、還有戰爭的場面啊,以此來推行「大同世界」的。問題就是,這部電影給人一個疑惑:要說打仗用兵,中國歷史上比孔夫子厲害的人那可是太多太多了,隨便舉一個例子,比如曹操吧,其戰績功勛了不得啊,今天曹操墓出土,不過大家的關注點無非是歷史上曾經出現的一個人物,他的墓出土了,如此而已。而曹操的戰績還比孔子厲害那麼多呢。如果按這個電影說:孔子就是指揮了那幾次戰役,包括怎麼削那三大諸侯的城牆、包括怎麼在峽谷裡頭臨危不懼救了魯王,如果就是這樣的話,你就無法理解我們把孔子尊為孔聖人,而且直到今天,整個的齊魯大地、山東曲阜,2500年來那塊土地上所有的人吃的都是孔子這碗飯,今天還要建什麼孔子城、搞孔子開發、孔廟、孔林、孔府,不就是2500年來這塊土地上的人吃的都是老祖宗孔子這碗飯嗎?什麼原因呢?那是有聖人的德行庇護。所以孔夫子在做《易傳》時有一句話: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是孔夫子對天、地、人、宇宙之道體悟的德行,讓他成為了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聖人。那麼我們今天就是要找出他和他的弟子們是如何從內在找到了自己的如如不動的本性,這個東西是所有之所以成為聖人、成為大人的人共通的東西。
如此,我們說這些儒家文化知識需要不需要知道呢?需要知道,但是這是基礎,絕對不是只停留在這個知識的基礎上。如果看這些書,你也許會說孔夫子也沒什麼了不起嘛。中國的書太多了,要看就看背後有他自己生命的修鍊。所以今天的課是「儒家正心」,副標題叫「儒家修鍊——通往人生的幸福之路」。一定是他自己探索出來了一條通往人生的幸福之路,然後他教生生世世後面的學生按照他教的方法去修鍊,使得人們同樣找到了人生的幸福。這就是孔夫子的偉大之處。
中華文化綿延數千年,產生了很多堪稱經典的書,其中儒家的經典尤為重要。「四書五經」是千百年來中華文化的主導。四書是哪四書呢?下面給大家列出了:《論語》、《大學》、《中庸》、《孟子》。
從時間上來說第一是《論語》,為什麼這樣說呢?中華文化的第一聖人當然是孔子,記載(記載的意思是他的學生整理成文)孔子言論的第一經典當然是《論語》。《論語》是孔子的學生記載孔子的言論而成的,不是孔子自己記載的。孔子自己寫的有沒有,有,哪一部?是我們已經講完了的第一個模塊,即《易傳》呀。《周易》這本書在全世界都了不起正是因為:伏羲氏畫了八個符號、周文王接著往下寫了卦爻辭、孔夫子接著給它注了傳。所以孔夫子親自寫的是《易傳》。現在對小朋友來說學儒家:學孔子、背《論語》,對大人來說,易和的培訓思路是,成年人學儒家:先學《易傳》(第一模塊:易道洗心)為什麼呢?這是個問題,這個《論語》呀,你如果沒有象思維的功夫,你看不到孔子的心。對不對?因為他講課的時候他的學生記錄,學生記錄的是他的言語,你要透過那個言語、穿透那個文字才能看到文字背後老師的心。可是孔夫子自己寫的東西就不是那樣,他自己寫的東西,是在他周遊列國失敗之後,68歲了,好寂寞呀。孔夫子回到魯國、被接回去的時侯說:我不再做官,我只做學問。他自己親自動筆寫的一生的道德理想。所以,那個「記載」,你要明白是「整理」。
《論語》是孔子弟子記載、整理、編輯的一本書,共有二十篇,每篇錄有二、三十段孔子與弟子之間的對話、或是孔子的行為事迹,內容生動、豐富,全書圍繞一個「仁」字展開。所以,你去讀《論語》,多少篇呢?二十篇。第一篇大家都很熟悉了: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哎,每一篇的頭一句都是「子曰」、「子曰」、「子曰」,每篇都這樣,為什麼呢?點出了時間、地點、人物,意思是在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一個聖人,他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就像佛經的格式,佛快要涅槃了,阿難就問:您走了,佛法沒有人信了,我們怎麼辦呢?佛說:沒有關係呀,你們把我說的話都記下來。然後在每一句話前面都加上:「如是我聞」四個字。這「如是我聞」就把時間、地點、人物,全都講齊了,表明在這個時間、這個空間、有這樣一位聖人說了這個話、做了這個事。那個「如是我聞」什麼意義?就是拉我們的思維再回到那個情景里。同樣的,這個「子曰」什麼意思?切換我們的思維回到二千五百年前、回到孔子和他弟子對話的那個情景裡頭。所以20篇開頭通通都是「子曰」、「子曰」、「子曰」……(只有一篇例外),那還曰了很多呢?比如說,問:什麼是孝?他的弟子問:老師,孝是什麼樣呢?那孔子他老人家怎麼講的呢?所以有人就說了,看樣子這人做學問特別認真,「孔子講學好像沒有定論哦」。為什麼這樣說呢?子路問孝,孔子說一個意思。另外一個顏回問孝,又說另外一個意思。他怎麼問一個孝有十多種答案呢?這個就是摳文字的作用了,因為他不知道這二十篇的對答,孔子的教學風格是什麼?是因材施教。對不對?我跟你說的話你能聽得懂你就歡喜去做嘞,我跟你說的話你聽不懂我幹嘛要跟你說,我就跟你說你能聽得懂的話,所以孔子都是這樣。小朋友有問,就跟小朋友說小朋友能聽得懂的話,男生有問,就說男生能聽懂能做得到的,女生有問,就講女生能聽得懂做得到的嘞。孔子的教學特色叫「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很了不起呀,用禪宗的話說他有證量,有證量才談得上因材施教,沒有證量的話他就一句話,都是一句話,小朋友問是這個,男人問還是這個,女人問也還是這個。那從概率上來說,只有N分之一的人能聽得懂哦,就是這樣啊。那如果是聖人,你有圓滿的智慧呢,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大家都能聽得懂啊。所以禪宗講得就是這個「機」,即禪機。你看,我們為什麼要做一個「國學修心,五步到心」的導入呢?要明白我們最後的終點在哪裡呢?不是學死的文字,是看他背後活的思想,最後是要自己來明白自己的心、認識自己呀。剛才有人問得好,認識自己是最難的。那你就要看歷史上哪些人通過什麼方法認識了自己呀?我們就按照他這個步驟來走。所以儒家很了不起的,今天來聽儒家的都有福氣了,因為我們遵循五步到心——第一步易經洗心,洗去的是什麼?是你自己的妄想分別和執著呀,我沒有讓你把你的慈悲心、喜舍心、感恩的心也洗去呀,對不對?洗去的是你的這個。我們都是跟心有關係的。第二步中醫養心呢?你要看到老師的苦心呀,老師為什麼來跟你們講中醫呢?講中醫之前我就說了,中醫是我的專業,我多少年沒講過,因為我覺得我自己沒有通,我只有通了以後才會講,機緣巧合我終於看到有人在做我想做的事情,我不是給你們發了《身心靈整體健康》嗎?那個雷博士是個很了不起的女性,一個台灣人,老公是石油大亨,她什麼也不缺什麼也不愁,她到美國去組織了一些人,以科學的、專業的精神把中醫的東西提升到了心性上、提升到了如如不動的本體上,她自己學佛、用佛法指導中醫。明白了嗎?我們這樣來講中醫養心,沒有講養的是你的煩惱心呀,煩惱心還需要養嗎?養的是你的清凈心呀,對不對?你用中醫的方法來長養你的清凈心,所以你要看到老師的用心呀。整理出來的時候你要看到中醫養心裏面心性的部分,否則你不知道老師講這部分幹什麼?現在全國人民養生熱,然後呢,把我們的色身養得白白嫩嫩的做什麼?你該煩惱還一樣煩惱!第三步儒家正心,儒家正心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不管你是佛弟子也好你不是佛弟子也好,你總要追求幸福美滿的生活吧,你追求幸福美滿的生活就要認識你的那顆心。換而言之,在這個世界上只有心靈安頓下來才會有幸福!中醫系統里雖很重視情志調養(七情內傷致病比四大不調致病厲害多了,是內傷啊)但沒有那麼明白地講心性,這部託名黃帝所作的《黃帝內經》,是應五千年前的時代背景的,他怎麼可能直接講心呢?能講明白身就很不錯了。歷史上,真正開始講心的、很隆重正式的、研討心性的還就是二千五百年前孔聖人出來開始講學的(現在國子監還保存著那時學生上課所作的筆記,夫子通過要求學生掌握六種基本才藝:禮、樂、射、御、書、數的背後是在調心)。如果你不明白在這塊土地上聖人是怎麼幫助大家來認識自己的一顆心的,你怎麼能明白一個印度人將他在菩提樹下悟到的東西怎樣教給大家的呢?從緣起上說,我們為大家講「國學修心,五步到心」,提高班我會直接跟大家講,般若波羅蜜。般若,大智慧、妙智慧;波羅蜜是到彼岸,此岸是煩惱啊,那彼岸就是幸福、快樂。順著這個岸邊走,你能過去嗎?你還是過不去呀,看著幸福、快樂在對岸你就怎麼也過不去,對不對?從此岸到彼岸,中間是煩惱河,你要怎麼穿過去呢?你要拿什麼過去呢?你不可能拿任何的學問、任何的知識過去,只能憑藉你的心過去。你們有經歷的、有擔當的、有生命經驗的人都知道,全憑一顆心呀、心的力量。剛才說,在這個世界上只有心靈安頓下來才會有幸福!但那個幸福不是靠順著以往的思維慣性得來的,要去不斷地校正它!不斷地正心,孔夫子開始講、孟子接著宣講、再加上第四步道家靜心,老子莊子也幫我們從氣脈上了解心性,因為古聖先賢的土壤培養得好,中國人有這個福報,所以達摩大師從印度過來的時候,把釋迦牟尼佛的般若智慧一傳過來,中國人就明白了。第五步禪宗明心,向內觀看呀,純在心性上下功夫。所以你看儒家的修鍊,一個字,他的心表現在什麼上呢,全圍繞一個「仁」字。孔子講心講的是仁心,要明白啊,《論語》的二十篇全圍繞這個展開。
這個仁,怎麼展開呢?一句話就叫「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自己不希望別人對你這樣做,你也不要對別人去這樣做。你不希望別人對你不尊重吧,那好,你也不要對別人不尊重,那這個事情就不會發生在你的身上。你自己喜歡別人對你很尊敬吧,那好,你也要去尊敬別人。好比是我們的情緒、我們的能量、我們的精神的一個互動。所以那個「仁」字怎麼寫呀?一個人字旁一個二,孔子講的這個精神的境界,他的這個互動,不是我們說的從上到下的一種說教,他是一種平等。所以,我們上次在國子監講的那一段,電影里也把這一段選進去了,不過選得好像沒讓人看明白。周迅演南子,南子以美貌來誘惑孔子。那一段呢,孔子就表現出一個聖人的境界。聖人的境界叫什麼呀?如如不動。如如不動是什麼意思?記住啊:如如不動不是拒絕,你拒絕他你就傷害了他。如如不動是既不拒絕也不傷害。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用的也是這一招:如如不動。不是有魔女來誘惑他嗎?派魔軍來射那個箭嗎?為什麼那個箭到他身上都化作蓮花了呢?因為他並沒有跟你反抗,這一點太重要太重要了。很多人以為那個是反抗,不是的!反抗不可能把毒箭變成蓮花、不可能火焰化紅蓮。如如不動是既不拒絕也不傷害,整個他自己內在、內心停止了鬥爭。所以你看一個聖人他一定符合這個條件。他首先停止了自己內在的鬥爭,所以他沒有內在鬥爭,他保證就很清凈,他往那一坐就能坐下來呀,所以他在那裡坐七天七夜呀。我們凡人一坐是什麼呀?情緒呀、痛苦呀、悲哀呀、激動呀、喜悅呀、狂喜呀、沮喪呀、失望呀、打翻了五味瓶呀,通通、通通、通通都給它搬上來了,所以做不到不動。(學生:是如果的如嗎?)。是如果的如,如如不動,為什麼是如果的如呢?我還專門寫過一篇文章,你看上面是如果的如,下面再加一個心,那是一個恕字、寬恕。你怎麼能不動呢?是因為你心裡頭真正寬恕了,所以你看那個孔子,我在國子監不是講了他和南子的那一段嗎?他從心裡頭就寬恕了南子,他不僅寬恕了南子,他寬恕了一切。我們這些凡人、所有的低緯度的、低標準的、低層次的、低空間的追求,無非就是衣食、男女、名、聞、利、養、才、色、食、睡等,就這些。孔子他寬恕了通通、通通的這些,全都寬恕了。所以他說話就特別委婉,他絕對不會去傷害任何人,他說:不是君王要與南子坐車前行,讓我後面墊後嗎?他絕對絕對不會說: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好色的君王。這個就是內心不清凈、指責別人、看別人不順眼,其實是你自己內心不清凈的一種表現。你為什麼不清凈呢?因為你有幸福缺失感。你為什麼有幸福缺失感呢?因為你不明白自己的心,因為你看不到自己的心本來是圓滿的啊,所以你看別人你就有不順眼。再看看孔子的境界,他說: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君王能像好女色那樣來喜好道德。話說得多正氣,可惜電影里沒有把這個味道演出來,但是我覺得我們上次在國子監把這個味道講出來了。因為我們完全是循著孔子內心世界情感在講啊。那個電影呢,講得是孔子從政的過程。剛才我們說了,若論從政,中國歷史上比他做的厲害的人多了,不足以把孔子標榜出來。但是那些比他做的厲害的人並沒有德行留到今天讓我們去學習,關鍵是讓我們循著這條路找到自己人生幸福之路呀。
好,這個呢,就是《論語》的梗概。大家有興趣,可以往下讀,但是你要把握住剛才說的這個心路。後來又有人把它用在了什麼呢,前秦儒家原典圍繞「仁」字展開,後來的儒家思想既有為人處世的聰明、又有經國濟世的智慧。跟儒家整個的「修、齊、治、平」路線有很大的關係。為什麼叫「四書」呢,《論語》之後這三本書把孔子的思想又做了延伸,古語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儒家是中國歷代帝王治理國家的第一精神動力。儒家的「內聖外王」、「修己安人」成為日本、中國很多成功企業的文化理念。儒家的管理歸根到底是一種人性管理。什麼才叫人性管理?如何才是人性管理的德行呢?相貌、相狀是怎樣的?你怎麼知道他在做人性管理呢?都說我們是在做人性管理呀,你怎麼辨別呢?一針見血:人性管理就是人體生命升華。啊,太重要了!這就是我剛才說的,你如何從知識體系到修鍊體系。一定一定是你明白了這個就是:圍繞著人體生命升華做的。明白了嗎,什麼是人體生命升華?注意啊,易經說的是它、中醫說的還是它、儒家說的也是它,我們下面講的道家是它、禪宗還是它,都是它。只不過,你要明白啊,在八千年前、在五千年前、在三千年前、在二千五百年前、一直到禪宗的一千多年前,不同的人講不同的話,但是主題從來沒有離開過這個啊,即通過內修開發本能自性。小朋友要是早早地明白這個道理,那就太好了,開發了全身通透啊,這個是關鍵。你有沒有成就、你有沒有達到「內聖外王」,這個標準在哪裡,就在這裡。就是你往內去尋求、去開發,你開發出了多少你就有多大的能量。這個是絕對不騙大家的。所以很多人理解那個「內聖外王」,就理解錯了。我們下一個修鍊營在展現四書五經的精彩華章之餘,還要傳授內聖外王的管理智慧。是的,你說:我也要內聖外王的管理智慧,但是你明白這條路怎麼走嗎?---內聖就是內明,就是你的內在、你的心要通透、要明亮,用今天的話說你要有正能量。套用春節晚會上的那句話說即是:你的心態陽光一點好不好。就是這句話。諸佛菩薩都是會發光的,這不奇怪。今天不在這裡深講,到禪宗的時候講的就是這個。但是如果你沒有聽到儒家,到禪宗的時候我再講保證能把你講暈掉。就不明白,到時候我說發光,你說:啊,裡面放了電燈泡啊。內聖就是內明,內在的心是明亮的、通透的、有能量的。什麼能量?正能量。這就是內聖的標準。我們見過很多人口吐蓮花地涌金蓮,但你一看這個人,感覺到他全身陰氣很重。那他講的還是在口頭上,還沒有到他的心裡。你的心一定要有力量,你為什麼會發光啊,你有力量啊。所有的煩惱來了,你一照,煩惱都被你照破了。就如這個房子,我們沒進來之前是黑的,燈一打開哪裡還有黑的角落呢。沒有啊,所以你的心是亮的。你亮的時候,你用在管理上,前幾天有一個叫胡曉林的人說他學了儒家去做管理,他說,我學了儒家管理後,我簽的所有的合同全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相比以前那些合同的後面麻煩事特別特別多,啰里啰嗦,幾年前的合同還有什麼追帳、討帳、還不過來呀,還有好多啰嗦呀、還有很多補充呀、還有很多麻煩呀。結果我今年簽的合同全都特別清楚,而且結賬方式、付款方式都特別明白。他說:因為我知道,這全都是在我內心非常清楚、非常通透、非常有決斷、非常光明的狀態下籤的,所以根本就沒有那些拖泥帶水的什麼尾巴,沒有啊。所有的人看到他,啊,這個人,一身正氣。第一個模塊的《易經》里講的,自然界的東西是相通的、是感應的,你是這樣的,你感應你周圍的人都是這樣的。你原來是陰氣重重的人,你身邊也是一些陰氣重重的人,你把自己的心洗乾淨,有光明了,啊,你發現你身邊的人變了一圈,全是有能量的人了,就是這樣的。所以這個內聖就是內明,這個內明就說通過人體內在的生命工程的改造而來的。你要明白啊。這裡參加過禪修的人應該有認識啊,所以我們這個課呢,一定要有那個高級班了,要不然學完以後就放在這裡,我再講一圈還講這個你們就不過癮了。高級班要檢驗了,檢驗的時候你要在那個情景里。什麼情景呢,那就是信、解、行、證。這個班的目的是讓你信,但我認為解、行是要並重的,你理解了以後就要去行啊。所以,解呢,高級班去解。行呢,你一定要有生命經歷啊,解、行要並重啊,由信、解、行入聞、思、修,最後入光明三摩地。三摩地就是如如不動啊。
好,那麼你明白內聖就是內明,你就自然明白外王(第四聲)是什麼意思。有人說,王,就是在外面稱王啊,所以就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哦,那他是單獨講「外王」,他不是講「內聖外王」中的「外王」。你這個內聖外王的外王是在內聖內明的基礎上。那麼這個外王講的是什麼意思呢?內明是體,你的本體光明、純凈、如如不動,那麼外王是用,就是體用不二。你的本體光明,你用起來的時候自然就心想事成。「內聖外王」這句話跟禪宗一點都不違背,你要站在孔夫子聖人的苦心上你就明白了。這叫體用不二,要不外面到禪宗講體用不二你又要暈掉了。什麼是體用不二?別以為在講一個很遙遠的哲學概念,其實,體用不二就是內聖外王。內聖是內明、你的本體清凈自在,外王是你的外用,是說你有這麼一個如如不動的心的時候,隨緣顯現。所以內聖是從本體上講的,外王是從隨緣上講的。比如說,我是一個家庭太太,就是相夫教子,我不一定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呀,那我怎麼內聖外王啊?你要說「外王」一定是一個象,說一定要去商場上打拚,那我豈不是不用學了嗎?非也。你的內聖外用、你的內明外用就用在你自己的緣分上。那做妻子你就很有智慧呀,你做飯就做得很可口,你自己也不覺得很勞累,你經常還很歡喜,你的情緒自己能把控啊。這個就是體用不二。所以,你,小朋友也一樣,小朋友現在不存在出去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問題,難道你就不能做儒家的修鍊?「內聖外王」了嗎?非也。你的體是清凈的本體,你的緣分是學習,你學習起來就很有智慧呀、你就很有取捨呀,你就知道什麼是一個人根本所需要的東西啊。Anyway,這個和禪宗沒有區別,要看到這一點啊。你沒有修鍊好自己內在本體之前你去做什麼王道啊。外求,不是孔夫子的本意。
好,下面講四書的第二個,你要學《大學》,為什麼呢?因為大學是曾子所作的,大學傳說是孔子的得意弟子曾子所作,曾子是孔子的親傳弟子。孔子最最心愛的弟子是顏回,還有就要運算元路、曾子。曾子作了《大學》,從時間上來說《大學》也是在(其它二書)的前面,而且裡頭最最有名的就是講儒家的修鍊,包括有著名的三綱領、八條目(八個正心的階段,分八個步驟達到)。前四個步驟(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全部是內求,後四個階段(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才是你去外用。也就是說前四個階段教你如何通過內修來開發自己清凈的本能自性,然後你去外用的時候才可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如果沒有前面四個,那後面四個全部是空的。對管理者來說,《大學》為我們提供了修齊治平的管理模式、止定靜安慮得的決策過程。這個呀,太重要了。所以《大學》是把孔夫子的人體生命開發程序化了。你講儒家的修鍊,如果不講三綱領八條目,你說不過去的。這就象你講佛家,你必須要講信、解、行、證,你必須要講聞、思、修,是一樣的,這是正心流程。你現在找儒家講整個的思維過程最清楚的在《大學》里。
我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在民國的時候出現了一個神童,名字叫江希張,他九歲時就看這些經典,通通、通通看懂。哦,他怎麼能看懂,保證不是從文字上悟的,因為他前生是修行人啊。十歲的時候開始寫註解。因為中國幾千年來主流文化都是儒家,做官考試通通考四書。所以你要明白「四書五經」這個詞從哪裡來的。那個四書從朱熹、朱夫子開始的,他把其編在一起之後給宋朝的皇帝看,他作了一步書叫《四書集注》,編在一起又把它通通解釋了一遍給皇帝看。皇帝說:好,以後考試、文人做官、做丞相,通通要考四書,所以《論語》、《大學》、《中庸》、《孟子》通通要考。這裡頭出了一大批很厲害很厲害的人,要不就是入官為相、要不就大搞改革、要不就是大儒在世,如蘇東坡、歐陽修、周敦頤、王陽明,你要知道,這些人有這個福報,是因為有內在的修鍊在裡頭。不是偶然的。這個世界上沒有偶然的事情,有內在的原因可能我們不了解,絕對沒有偶然的事情,通通是有內在的修為,所以他才有那個福報。你現在想要一個孩子以後有福報,怎麼辦?最簡單的辦法,讓他學古聖先賢的思想,那個能量、那個智慧,一通百通無所不通,全到他身上。我就是最好的例子,我怎麼可能知道那麼多東西呢?易經的、中醫的、儒家的、道家的、禪宗的、密宗的,我怎麼知道的?通通一下子都到我的身上來了,古聖先賢的智慧都聚到身上來了。這個就叫、用我老師的話說這叫財富暴漲。暴漲,一通百通無所不通。江希張,神童,九歲看經典通通看懂、十歲開始寫註解,於是大家非常好奇,說他寫的註解是什麼註解,爭相傳看。你現在去查,還有啊,因為時間也不是很長嘛,台灣也都有流傳,有講經班在講。江希張說,儒家這麼大一個系統,四書五經,看《大學》就可以了。《大學》,之乎者也,好複雜好複雜,你若沒有時間看的話,沒有關係,你看三綱領就可以了。我們今天就講好三綱領就行,八條目在高級班講。高級班我們就講這個次第我們怎麼修,你怎麼做得到那個定。
《大學》第一段: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就是三個綱領。道是天下的規律、法則,江希張說:三綱領最重要,但最最揭示儒家生命的修鍊精華的,就三個字:明明德。這個明明德,我聽了N多的老師在講,包括古文功底很好的老師在講,啊!我聽了那麼多,我通通通通不過癮。我如果沒有悟懂,我今天一定不會跟你們講。你們今天聽了這個「明明德」,你在別的地方不一定聽得到的。因為既然講到生命的修鍊,也就是說悟到的這個東西一定不是一個自己個性的東西,一定是個普遍性的東西。放之四海,你用這個方法修,你上去了;別人按這個方法修也一定能上去。一定不是一個有個人情緒化的東西,說因為我古文學得好,我就拿古文跟你繞啊繞啊繞,給你八種解釋,那有什麼用啊,你會認為那是專家教授的事情,與我沒有關係。所以,依照回到我們這個人生幸福之路上來說,這個「明明德」的解釋是說,啊!在儒家這麼講你講得通、在道家這麼講你也講得通、在佛家這麼講你還講得通,把儒道禪通通打成一片,最後你發現:啊,原來孔子、老子、釋迦牟尼佛,悟到的東西是一樣的。嗯,來講明明德,你把這三個字悟透了行在身上,你走到哪裡就是內明外用,自然你就明白什麼是內聖外王了。現在開始說、傳大法了,有緣聽到的人,太太有福了(笑)
「明明德」把所有的儒道禪三家關於生命的修鍊、如何幸福、快樂全講明白了。先按學術講,第一個「明」是動詞:明白、明了、通曉、彰明、彰顯、揭示;第二個「明」是形容詞:明亮的、光明的、明凈的、純凈的、你的與生俱來的那個本體是明的、是正能量的、是本來具足的、是原本就幸福無缺的,這和佛陀在菩提樹下悟到的一模一樣。佛陀悟到的是: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每個人都是佛,只因妄想分別不能證得(心上蒙塵看不到)。所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這個非常清楚了,第一個「明」指的是清除障蔽,或清除遮蔽,儒家一定要做清除遮蔽的功夫。你本來就是快樂無邊的,小朋友一出來就是快樂無邊的,你為什麼要自尋煩惱呢?那個煩惱不是你呀。我不是講過一個例子么:這個屋子,我們有一個春節沒有來上課了,怎麼有這麼多塵土呀?我告訴你,這個塵土不是這個屋子裡的,這個屋子本來是清凈的,就像現在可以脫去鞋子在上面走一樣的。這個知見是關鍵。你不要修了半天修成了外道,修外道和正知見就這一點點區別。外道你修了半天你的能量也可能很足,這個房子、這個心地是髒的,來來來,咱們一起把它擦乾淨。他(外道)先設一個概念「臟」,所以我們要擦擦擦。你擦的越努力你越成大外道。你要把這個知見轉過來,明德的意思就是說這個房子本來就是乾乾淨淨的,這個心地、你的德行、你的本體本身是乾淨的,哪裡來的塵土呢?啊,微風吹過來又吹走了,塵土飄來又飄走了。那個乾淨的房子、那個明德是什麼?是主人,記住啊!這個是關鍵,看這個人有沒有正知見,就看這一點,絕對不是看這個人有沒有能量、有沒有神通。這個人有沒有正知見就看他有沒有這個決定信解。什麼是主人、什麼是客人?清凈的心地是主人。佛陀示現,六年苦行去演戲,跟外道一起睡在荊棘上、在火上走、拿玻璃割身體、一天就吃一粒米,等等,他在演戲,因為當時全部的人都認為這就是修行,就必須是那樣才是修行。所以他就跟著他們走,反正你們能做的我也都做了。然後,佛陀告訴你:誒誒,我告訴你啊,你們能走的我全都走完了以後,怎麼樣?你們通通沒有解脫吧,那現在你們聽我說。包括跟著他的五個人都認為那個才是修行哦。你們現在聽我說: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就是:你的心地本來是清凈的。他現在說的有力量了,之前沒有人聽他說,他現在跟他們走完了,那個通通沒有解決,他現在一說別人就信了:啊,是這樣的。所以,你看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在印度這麼說,我們的孔聖人教出的弟子二千五百年前在中國也這麼說,說的通通一樣。明德,你的那個德性就是圓滿無缺的幸福無礙。今天西方身心靈的超心裡學說: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是幸福圓滿,什麼都不需要做、什麼都不缺的。你的心地幸福是主人。你說:沒有啊,我現在煩惱得不得了。佛陀接著馬上說第二句話:只因妄想分別執著不能證得。是你自己不認識,《大學》這裡頭也說了因為你不認識,所以你還要干一件事情:去除垢或者去掃地。清凈是主人、灰塵是客人,這個是今天一定要種下去的種子。你種了這個種子,你生生世世、你去看一個老師講課,你就有正知見。這個老師講得比我講得好一百倍,沒有關係,比我講得不如,也沒有關係,你去聽那個老師講課你如如不動,因為你有正知見。你馬上就能聽出來,他站在什麼本位上講。這個種子要種下去,這個是最關鍵的。你今天什麼都會忘掉,你要把這個種下去。說什麼是主人什麼是客人?幸福圓滿是主人。什麼是客人?煩惱是客人啊。所以,他既然是客人,你有能力的時候你就可以把他請走啊。啊!不要搞反了,認為那個煩惱是主人,那你天天就在那裡頭了,那你怎麼出來呢。所以煩惱是客人,你要乾的事,第一個字「明」叫清除遮蔽,第二個字「明」是形容詞,叫原本明凈。要把這一點搞得清清楚楚。我原本明凈,可是我現在呢,把自己遮蔽了。所以,我要把那個灰塵除去。主客關係要搞清楚。用現代西方心理學的話說:因為我們有慾望。那個慾望一動,就好像我們原本明凈的那個東西,是個大盤子、又光又亮,沒有缺角,然後因為我們慾望一動,嗚嗚嗚,盤子震得有裂紋,因為裂紋就碎了一些裂角。然後你說:哎呀,我好痛苦啊、好可憐啊、我好悲哀啊,所以你現在在那個裡頭就出不來。因為出不來,佛菩薩就哀憫我們、聖人就可憐我們、所以就寫了無數無數的經典來啟發我們。這個就是這個世界的真理。
所以講到儒家正心這裡頭,我們就講了二個真理了。這二個真理你去用的時候,我跟你說,絕對絕對好用。你用這二個真理,你再有痛苦、再有煩惱,就跟打擂台一樣,這邊是煩惱:啊,好痛苦好痛苦、想不開想不開;那邊是你的智慧。二個人打擂台的時候,你就用這二招。你沒有這二招的時候,煩惱一上來,啊!你就只有挨打的份,每次都被煩惱打得鼻青臉腫、痛苦不堪。你掌握了這二招,上來,這邊是煩惱、那邊呢,有正知見,就沖他二箭,通通搞定。
第一招,就是在易道洗心裡講的那一招,反反覆復地講就渲染了一個觀念:這個世界一定是變化的。你不能要求它變得和你想的那麼好,你再要求它變得像你想的一樣好的時候,你就被套上了,你就套上了煩惱的、痛苦的羅網,掙扎也掙扎不出來。這個世界一定是有變化的,你要改變的不是改變這個事情,你要改變的是要改變自己的心,記住了。這個事情我原來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我現在學了這個國學以後,啊!我徹底明辨、徹底沒意見。就這一招,你無往而不勝。
插一句,有人來測試我說:你不是講國學嗎?這個啦,那個啦,給你出個招,看你能有什麼招吧?最後發現,馬仙蕊這是什麼招?沒招啊。通通沒意見。你這樣也好,你那樣也好,你的心開放到什麼程度呢?通通沒有意見。你問我現在修行到什麼境界?我只能說,今天下了課大家說,下面我們這個國學班也不辦了,下一次課統統一個人也沒有來聽了。啊,我也沒有意見,絕對沒有意見,不是嘴上說的沒有意見哦,心裡沒有意見,真的沒有意見。我只有去懺悔,我沒有福德呀,沒有才能呀。絕對絕對對別人沒有一點點意見。這個是第一招啊,記住啊。
總結一下,記下來啊。為什麼沒有意見,因為看破嘛,因為變異、無常、生滅。我們講如如不動啊,如如不動是主人,生滅是客人,跟他犯什麼呀。狗咬你一口,你能咬狗一口嗎?你們不是一個層次的。所以第一招要記住了:對這個生滅變化的世界,統統、徹地沒有意見。啊,搞定,一切搞定。老公和老婆為什麼吵架呀?因為意見不統一嘛。員工和老闆為什麼吵架呀?意見不統一呀。二個人為什麼吵架,不統一嘛。通通沒有意見,沒有煩惱。你為什麼沒有意見?因為誰沒有意見誰解脫呀,誰有意見誰就煩惱啊。易經講的這一招記住了,以前沒有來的,今天也把精華學到了。你有意見,你的身體、體液、情緒、器官、組織,所有的東西都反抗,就搞不定。要通通沒有意見啊。
第二招,今天教的,一定要搞清楚,再強調再重複,一定不能有意見,因為你的圓滿清凈是主人,煩惱情緒是客人。客人能在你們家呆多少天呀?你下回再說,老婆對老公、老公對老婆、孩子對爸爸、家長對子女說:我已經忍了你很久了。通通要改掉,改成:我已經還得差不多了。明白了嗎?今天學的這一招:清凈、幸福、圓滿是主人,煩惱情緒是客人。客人能折磨你多長時間?2小時、2天、2個月,他一定會走啊。回到第一招,他一定變啊。所以你沒有意見,客人在你們家,你要有涵養吧,把你們家弄得亂七八糟,你不會發脾氣,對不對?(學生:一定會啊。)發脾氣也是假裝的嘛,就是讓他不要亂放。你心裡一定很清楚、你心裡有定解。差不多了、票都買好了、票都在我手裡啦,二個禮拜後你就上火車了。什麼叫定解呀?定解,就是你心裡不動的那部分、就是深深地烙在你潛意識裡的東西。嗯,不會的,不會跟他發脾氣的。沒有關係呀,心想啊,還有多長時間呀。(學生:要不他進來我走。)不會的,絕對不會說:你住進來,我走啊。因為你心裡、潛意識裡那個定定的東西,你要搞清楚,那隻不過是客人呀,再鬧也鬧不了多長時間呀。
(學生:你真的不煩嗎?他們走了,最終你不是還要收拾嗎?)對呀,成住壞空啊,客人不鬧了,難道我自己不會哪天不小心就碰掉一塊嗎?它一定會壞的呀。回到第一點,這個世界生滅無常啊,它不被碰壞也會被磕壞、哪一天水管工來了不小心鉗子沒被夾住掉在了地上,那一塊瓷磚就壞了,像一朵花一樣散開了。佛都說了:我的法不可能不壞。為什麼有末法、末世、有正法和像法呀。佛都說:我只有順應呀。佛為什麼不活2500歲,那不成妖精啦?他說:一切都有變化、一定會變化的。結果我還不死,活2500歲、是妖精,那和我講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他也要走,佛都走了,佛都示現示滅。一定會壞呀,你要知道啊。那它是怎麼壞呢?那就看緣分了。他也許帶著孩子來破壞、或者外面來、或者我自己也有可能,哪一天我自己不小心踢一腳也可能踢下一個角來,一定要壞的。所以因為這一定要壞,你就不要執著,就通通通通、通通通通沒有意見。啊,這二招用起來就不是被煩惱打得鼻青臉腫。
(學生:您當下也不煩嗎?)當下呢,你怎麼看你的(修鍊)成績呀,就是我們說的定的功夫。我今天為這個事情煩、煩了2個小時,明天又煩、煩了半個小時,後天又煩、煩了5分鐘,大後天又煩、煩了2秒鐘。過去了,哦,看到自己在進步啊,你不可能說一下子就不煩。
(學生:如果當下都不煩,是不是就像石頭掉進水裡不起漣漪,所謂心如死水,是不是?)。這個不是佛家的,這是道家的,我們後面會講到。道家和佛法最最大的區別是什麼?道家是把煩惱壓制住了,它就是不起漣漪。什麼是不起漣漪?你現在是很粗很粗的時候,你覺得不起漣漪?你覺得那個水像鏡子一樣,但你趴下去看、拿放大鏡仔細看的時候,還有小漣漪,你現在沒有看到,那是因為你現在還沒有細到(修鍊到)那個程度。那佛法,偉大就偉大在:根本把它破掉。那個漣漪就是變化、波動,波完就過去了,波的同時你再看著它,慢慢這個漣漪就不存在了。所以叫空呀。你現在連定都不知道,你怎麼能講空呢?所以,儒家的修鍊就一個字:定。你有了儒家這個定,你的好處就大大的了,基本上中國人幾千年的福氣都是從定中來的。看一個人有沒有福氣、福報、能不能成大事,就看他的定力。怎麼看呀?白天看打坐、晚上看睡覺呀。凡是上了我們這個課以後,不管男生女生,通通通通不打呼嚕。呼嚕是潛意識的情緒,那個人變得很安靜、很柔軟、心很軟,定力就非常高,福報是從定力來的,定慧雙修啊。如果你不要這個福報、還把這個福報變成智慧、你要去成佛,那就更了不得啦。但你要有起碼的福報吧,沒起碼的福報你連這個都聽不懂啊,所以禪修第一天就要修定,一定要修定,我會一個一個盯住的,因為你平時定不住嘛。這個定太重要了,這個定是體,不管男女、出世入世,一切的功德都從定中出。所以我們下一期要辦提高班了,那個提高班是在信的基礎上要配合行的,現在休息。剛才先是坐坐講講、下面做做動功、然後再坐坐講講,課程就結束了。
好,下面開始講第三部《中庸》。為什麼是中庸呢?因為《中庸》的作者,傳說是孔子的孫子子思。子思是誰呢?子思和孔子是隔輩人,他的老師是曾子,孔夫子當時說:你就跟曾子學吧。所以他的老師很厲害,寫了《大學》,他自己就寫了《中庸》。
儒家的中庸思想,認為做事不偏不倚是最高的道德準則。記住,這個不偏不倚呀,太微妙了,這個講的就是正心的標準。不偏不倚,顧名思義,不落兩邊。就是說,不可不足,太過了也不行。因為我們的思維方式是這樣的:我要說左,那就是左右的左,首先我們腦海里已經有一個東西叫右,所以才有了左。那麼不偏不倚呢?你偏左偏右:太過不行、不足也不行。不偏不倚,那對於有形的東西來說,就是一個度的問題。那麼對於無形的東西,那個就叫定了。什麼是無形的東西,心啊。所以儒家的正心就是要找到定。定,就是度。那定的度是什麼呢?叫不偏不倚,也叫內聖外王(第四聲)。好了,現在你的思路就非常清楚了,什麼思路?就是怎麼把儒家正心的功夫、道家靜心的功夫和禪宗明心的功夫打成一片。那我們說禪宗是專門修心性的,離開般若正觀不是禪!請問世間有幾人能不藉助文字,有明心見性的功夫?畢竟懂得經世累劫修得福德智慧的還是少數。佛菩薩們替我們想了很多方法,能直接從心性上了的,修止觀;能從色身上了的,修氣脈。現在退而求其次,剛才講的道家的功夫:心如止水。即你要想起觀明心,你先做止息靜心的功夫。換句話說,你要學禪宗,你先把道家功夫學好。啊!心如止水,哪那麼容易啊。記住,靜心之前還有一步功夫一定要做,是正心。正心就是息慮止定,你定都定不住,又如何得靜呢?你說我坐都坐不住,坐不住還能找到很清靜的感覺嗎?啊,那不成了空中樓閣呀?所以你現在明白了,儒家教你如何定在這裡、道家教你如何靜下來。靜下來什麼意思?一杯水、渾濁的,嗚嗚嗚,有茶葉、有水,放在那裡,慢慢、慢慢,分層,茶葉飄上去、水靜下來,或者是塵埃落下來、澄清的升上去。這就叫靜。記住哦,禪宗的功夫一定不那麼簡單,要明心見性,這麼簡單啊?你就坐在這裡,木然不動,心如止水,圖個清靜,哇,這麼簡單啊?錯!禪宗是說你靜下來後你還要隨時隨地觀照起心動念,照看好每個思想的生滅起沒,啊,完蛋了,一想到這,全暈掉了。所以現在沒有人講,通通說:聽不明白。什麼大乘般若智慧?(吃)菠蘿蜜啊?太難了。第一,教理不通;第二,心性不明;第三,沒有人講。所以通通改念佛。我在這裡說清楚:不是說我們現在做了禪宗弟子了,我們看不起其他法門。不是這樣的!念佛,要念到如如不動、入光明三摩地。哇!那有功夫的。念佛,是走從信仰上了的路線的,念佛念法念僧!與前面講從心性上了脫與色身上了脫同樣是有檢驗標準的。標準就是:內明、內在光明、三摩地現顯。哇!如果這樣,你這個念佛有功夫啊。歷史上確實有人念到了這個功夫。那我們就要看人家是怎麼做的。最後發現大德是怎麼做的呢,先學禪,首先教理要明,然後心性要通,一念就念進去了。就是這樣。所以,現在禪宗很多是禪、凈雙修,禪宗的師父教你明心性,但不排斥念佛。這樣能念到本性上去、念到本體上去,能念出光明來。你帶著滿腹的煩惱、情緒,抓住那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哦,這樣。。。。。。所以有人說,念佛好啊,念佛可以結結緣啊,再怎麼沒有解脫沒有關係啊,下輩子一聲佛號接著念啦。哦,所以佛說:沒有問題,你念一句佛,三大阿僧祗劫你一定會成佛啊。三大阿僧祗劫,有啊,因為你種下了那顆種子,三大阿僧祗劫以後就成佛了。但禪宗教你,即心即佛,你當下了知你的心、如如不動,你就是佛啊,就是啊,認得自家啊。所以,你這個功夫怎麼來呢?剛才說了,你要有儒家的定、你要有道家的靜、然後你再有禪宗的明,然後你才能入光明三摩地。到時候,我跟你們說實話,你有定、有靜,你自由選擇。你願意念佛、見佛;你願意參禪、見性。參禪也好、念佛也好,記住啊,都是方法。目標:光明三摩地。但是,你如果沒有前面二個基礎,你不能修得定、你沒有靜,免談。所以說,那個《中庸》講的就是如何把握你自己心的度。那個心的度有個比喻,好比是調心的弦,不能太過,也不能不及,就像一個調弦師、琴弦師一樣。佛的十大弟子之一是守戒第一的優波離尊者,他每天不吃飯不睡覺,都在修行,最後看得那個東西,就像這樣:佛在上面講課他在下面打盹,佛就當面批評他,他就特別不好意思地說:以後我就睜著眼睛再也不睡覺了,結果眼睛就充血。然後佛就勸他說:哦,你不能這樣,你要記住:我們管自己的心就像那個調琴師一樣,琴弦太緊了,啪、啪,就容易斷掉;太鬆了,啵咚、啵咚,又出不來好聽的聲音。所以中庸說,把握修心的度,不能太緊也不能太松。所以,我們就跟大家說:這叫什麼,內聖外王。內聖外王就得定!不是我說的,不要以為是馬仙蕊發明的,我沒那本事。當時朱夫子把這個《四書集注》通通解釋了一下,他最、最、最崇拜的就是那三個字。哪三個字呢?就是上節課說到的「明明德」。所以,他是有修證的,你要知道。剛才我們講,這個人出世有大福報、做大儒、做大官,他是有修證的,他內在是有境界的。哦,他就說過一句話。他說了什麼?他說:儒家講的這個定,是動也定、靜也定。快記下來啊,講的太好了,記下來啊。你要明白啊,你現在的定是什麼定?我們儒家講的定是什麼定。哇,拜託啊,你現在坐在墊子上坐正一點、定一點,把胯打開、把二個膝蓋打開、把二個踝打開,你在這裡頭坐了二個小時,你就有二個小時的定的功夫了。所以,這還是很粗淺的定,這是粗調。然後,道家的時候會教你細調,是靜。靜的時候,你不是光坐就可以了,教你往裡頭看呀。到了禪宗的時候,就到了微調。那個微調時候的那個定,就是這個:動也定靜也定。明白啊,所以說一個人在定中,最高的境界是二六時中。就是二十四小時都在定中。哇,你說不可能啊,二十四個小時不離開這個墊子。所以說二六時中,晝夜六時啊。靜,打坐也在定中;動,吃飯、工作、舉手投足,亦在定中。這是真定。以後我們有機會講《六祖壇經》。什麼是禪定?六祖說:你的心不動就是定,幹什麼不在形式上,這才叫定啊。所以,禪宗了不得,禪宗為什麼敢入世呢?為什麼講「人從花中過,片葉不沾身」呢?二六時中,動也定、靜也定。哦,了不得啊,所以禪宗的定不是形式上的身體的定、時間的定、空間的定,是他的思維有正定。什麼正定啊?---決定以不生不滅的本性來修行。等到學禪宗的時候就明白了。還有緣起性空,這就是大乘般若智慧的了不起。可惜大乘般若智慧,現在沒有人講,大鳥飛不起來呀。缺翅膀,一個翅膀是儒家、一個翅膀是道家,沒翅膀,飛不起來。所以,現在高僧大德紛紛的幹什麼呢?倡導講儒家呀。在北京,做儒家教育的很多都是佛弟子啊。為什麼呢?末法啊。正法沒人講、看不懂、太麻煩,教理不通、心性不明。這輩子教理要通、心性要明、要讀很多書、還要有人跟你講啊,緣分不具足啊。這塊土地上,最高的智慧就是大乘般若。所以台灣有個法師,講得好,講得真好,他說:什麼叫末法?就是正法沒人講、沒人學,就叫末法。就這麼簡單。為什麼?看不懂啊。看不懂,找人講啊。沒人會、沒人懂、沒人會講啊,所以就叫末法啊。嗯,講得真好。
四書的第四部叫《孟子》。《孟子》是孟子所撰寫的一本書。那個孟子晚年的時候,做了一件很有趣的事:帶領他的學生一起,把他所有講課的記錄,整理出書。那個孟子呢,有人說,是孔子的學生的學生的學生,也就是孔子的孫子、寫《中庸》的那個子思的學生。你看,這不四代人了嗎?還有人說,那個孟子,連子思的學生都不是,是子思的學生的學生。還有人說,那個孟子呀,連子思的學生的學生都不是,是子思的學生的門人、門生。但是,沒有關係的,我們不是去國子監看了嗎?儒家第一聖人是誰呢?孔夫子。亞聖是誰呢?孟夫子呀。為什麼呢?二點。第一點,孟子以「亞聖」聞名,他的教誨能讓我們感受到「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正氣凜然,讓人感覺出掃蕩一切、睨視萬有的「浩然正氣」,。。。。。。「浩然正氣」這個詞,就是從《孟子》這裡出的。孟子說:吾善養吾浩然正氣。浩然,我的兄弟就叫馬浩然。那,浩然正氣,如果用一個字,是什麼呢?注意啊,孟子的修養次第,是教人明白「盡心」—「知性」—「知天」的修養。他的修養次第是分三步走,第一是盡心、都是在心上做文章吧,第二個是知性,第三個是知天,所以他的法門叫「求其放心」。那麼他是怎麼來行的呢?一個字,如果說孔夫子一個字是「仁」:仁者愛仁;再解釋就是這句話,八個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孟夫子就一個字,叫「義」。所以,我們說仁義、仁義,記住啊,「仁」是孔夫子提出來的,「義」是孟夫子提出來的。有一句話,非常好,分享給大家。仁和義是什麼關係呢?「仁」,好比是那個房子,也就是你的心房、你的心地充滿了仁愛、慈悲、仁慈;「義」,就是房子外的小路、路徑。你要把她(仁愛)使出來,因此,馬仙蕊再加上一句話,其實房子和小路的關係就是體用不二的關係、就是內聖外王。所以,仁,就是內聖;義,就是外王。你沒有仁心的那個義,叫什麼呀?假仁假義,嗯,就這個。所以,剛才下課大家問的就是這個問題。後人讀這個儒家,變味道了。尤其是到了朱夫子朱熹這裡,他一和政治結合,就完全變味道了。儒家曾經經歷了三個過程。我們現在講完了四書了,你要知道,四書也好,五經也好,他的原典,也就是春秋戰國的時候,這個儒家叫「原典儒家」,原來的原、典型的典。你現在能看到,原典儒家,全是講正心內容的,都沒有離開過心性啊。但是,他的第二個階段叫「經學儒家」,經濟的經、學問的學。這個「經學儒家」就到了摳字眼的程度了,二漢經學,東漢、西漢,全都是摳字眼,經學了。我們看展覽的時候,東展廳講到孔夫子的思想,西展廳講儒家的發展過程嘛。從原典儒家到經學儒家,哇,沒有人去看孔夫子的心了。所以就有人說:孔夫子的心到了孟子,明白,孟子以後就沒人明白了。然後,到第三個階段,從原典儒家到了經學儒家,就到了理學儒家,理就是物理的理。就是程顥、程頤、朱熹他們出來了,到了宋朝,所以叫宋明理學。宋明理學打什麼旗號?---孔夫子、孟夫子的心已經失傳了,我們現在明白了,我們現在要繼承。他如何敢說這句話呢?那是因為唐宋的時候,特別是唐朝,儒、道、禪,三宗並弘。唐朝的皇帝信佛的多,唐朝的國師高僧多。到了宋朝的時候,一大批文人志士,怎麼樣?從道家和禪宗里得到好處了、得到修為了、得到定解了,哦,然後說,儒家為什麼這麼衰落呀?誒,我們拿我們現在的證量來重振儒家,把孔孟心法絕復繼,所以張載不是說了嗎?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它的好處,記住啊,是整個的那個時代。那個時代就和現在一樣,現在企業家要學佛學,那個時代凡是有地位、有學問、有修養的人通通參禪打坐,特別流行。得到好處以後,回到儒家裡頭,打著旗號說:孔孟心法失傳那麼多年,我們要撿起來。所以剛才說,那個朱夫子解那個「明明德」,為什麼大家認可?他說:動也是定、靜也是定。哦,太明白了,就是參禪打坐參出來的。因為儒家的經典裡頭沒這樣說呀。他自己從參禪打坐里得到好處以後看儒家,他就敢這麼說。所以,宋明理學對中國文化歷史的影響是巨大巨大的。第一點,宋明理學是儒、道、禪三家合流。第二點,宋明理學後來不幸被走偏,叫存天理、滅人慾。那天在國子監看展覽也說了,這不是孔孟的原意呀。第三點,尤為有意思的是,到了明朝朱元璋,他把這個舉起來後說:哦,一切一切都按這個走,變成了以後的一種思維的枷鎖,離孔孟的心性越來越遠。然後,現在大家對儒家感覺都不好。這個吧,就是孔夫子遭受的二千五百年來的不白之冤,今天我們講課一定要給他平反。特別特別是到了清朝,那個叫樸學,樸素的朴,幹嘛呢?叫考古。我跟你們說他們有多麼有意思,他們考古來、考古去,在文字上做文章,離心性上越來越遠,之後,他們居然能考古出來特別有意思的結論。比如說:這個聖人在歷史上沒存在過,因為什麼生平、年曆、這個資料,考古挖出來的東西都不齊全。因為考出來的東西不齊全、沒有挖出來,所以不存在。哦,太有意思了。尤其到了民國、五四運動又給她(儒家)蒙上了一層不白之冤,叫「打倒孔家店」,為什麼要打倒呢?因為後來的朱熹說的這些呀、什麼朱元璋說的這些呀,通通、通通都記在了孔子的頭上。不過呢,咱們插一句,就是說,但凡一個人被別人冤枉的次數越多,這個人的福氣就越大。用西方心理學的研究,就是說:有一種人一定能成功,這種人是,當然你找不到一個人從小無緣無故就老被人冤枉,對吧?但他們說,如果有一個人從小身體里有一種疼痛、一種疾病,老跟他作鬥爭,這個人就一定能成功,怎麼著?因為他已經有能轉外在的力量了,這種痛苦對他來說已經不算什麼了。所以我們說:吃虧是福啊。就是這樣,孔聖人,你越打倒他現在就越香。不僅香在中國,全世界香。所以下一次,當別人冤枉你的時候你就不要那麼斤斤計較了,誒呀,老天爺又給我加福了。老天爺給人加福都是逆著來的。
好,四書梳理完了,我們再把《五經》過一下。這很有意思的啊,這個《五經》呀,大家都知道是哪《五經》吧?有二種說法。一種是詩、書、禮、易、春秋,這個是從簡單往複雜說的,詩就是詩經嘛,詩經最簡單了。我們都知道其第一句話:「關關雉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們今天要講的是《五經》和我們孔聖人之間的關係。所以,我們把順序顛倒一下,從它的年代上說。第一部叫《易經》,孔夫子當時做《易經》的那個書院叫洙泗書院,是洙水和泗水交匯的地方,出現了一個太極的漩渦,邊上有座山,孔夫子就在山上頭作《易經》。這個地方我去考查過。記住啊,凡是二條河水交界出一個太極的漩渦的地方,哦,那個地方風水都極好,能出聖人。當時,伏羲氏作八卦的地方也是這樣一個地貌,周文王在河南羑里也是這樣一個地貌,孔夫子修訂易經還是這樣的一個地貌,就在今天山東的曲阜郊外,洙泗書院。他當時做這個《易經》呀,是把自己一生的學問的最高的修養變成了人生的修鍊,親筆寫下來了:從一個凡人到聖人如何來成就。
這裡補一句,剛才忘了講啦,不好意思。剛才講了「明明德」,沒講前面的《大學》之道,把大學之道補充一下吧。這個還是需要知道的。什麼叫大學?有大學,有沒有小學呀?這個按照古代的制度,就是孔夫子那個時候,小孩子八歲入小學,小學就是官辦的學。對不起,按當時,咱們都沒有上小學的資格,因為上小學必須是貴族子弟。什麼叫貴族?就是用今天的話來說,他不是打工的,他是分紅的。對打工的來說,我工作就有收入,沒有工作就沒有收入。以前,貴族,象公卿以上的,國家養著他,你不用工作,象後來的八旗子弟呀,都是這樣的。不工作沒有關係,今天也一樣,你是股東,分紅好了,這就叫貴族。貴族的子弟才有資格上小學,所以夫子「十五而治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什麼意思?十五歲,孔子就發了一個願,所以,十五而治於學,不是有治於學問,而是十五歲就發了立志要弘揚道德學問的大願。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離不開時代背景,孔夫子的時代背景就是:貴族子弟才可以入小學。他十五歲要乾的事情,發願要弘揚學問。所以孔夫子三十歲的時候終於成就了自己的願。什麼呀?三十歲的時候,在中國歷史上辦了第一個私人講學,就是最早的書院制度嘛。你說孔夫子了不起吧,你要注意啊。你們有機會去歐洲考察的話,你們就會發現,東方和西方對於如何傳播智慧走的是二條路。西方是工業化的路,西方怎麼傳播智慧呢?西方的智慧一開始也是貴族、教會壟斷,不讓你知道。東方也是。貴族才能學,貧民學不了。那西方呢?他們的那些先知先覺,就發明印刷機,對不對?你為什麼不學呢?因為一部《聖經》,你抄下來就要一年,好貴好貴,只有貴族和教會有看,普通老百姓看不起。我發明印刷機,我三天就印出一套《聖經》來,老百姓都買得起,所以貴族和教會就無法統治、無法控制,他們走的是工業化。我們東方不是啊,我們東方是出聖人,然後以這種講學的方式培養種子。我們今天也是啊,我們今天講:法能入心是很了不得的。我們今天培養種子,但凡有一個人,你聽進去了,或者現場你不知道,你回去一想:哦,(原來)是這樣。這個種子種進去,這個功德就大了去了。你就可以以後有正知、正見,你有鑒別能力,是一顆正法的種子哦。所以我們東方從來都是這樣的,孔夫子十五歲就想干這件事情,他三十歲終於干成了:辦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私學。他當時三十歲的時候還在做官呢。他就是這樣,白天呢,上班做官;晚上呢,就到那裡去講學。後來,朱夫子朱熹也是這樣。朱夫子一生做官平平淡淡,沒聽說他有什麼功績,反正歷史上沒有記載。但朱夫子每到一個地方,他都去講學,恢復了白鹿洞書院、又恢復了嶽麓書院,誒,他是為這個,今天被大家所敬仰。那麼,當時只有小學,就是八歲貴族子弟入小學,小學是什麼?就是文字學。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考據學,學最基本的識字。那麼,今天我們看到了曾子留下來的《大學》、大學之道,不是我們今天說的大學、college、university,不是的。這個是大人的學問。什麼叫大人?你看孔夫子作的《易傳》,你就知道,大人的學問就是聖人的學問。所以,整個的大學之道,尤其是管理者太應該讀了。就是如何做聖人的學問。什麼是聖人?剛才說了:人體生命升華、通向人生幸福之路的學問。好,這算補充一下大學之道。
然後說五經的第一部《易經》,《易經》裡頭孔夫子親筆寫的,都是大學之道。比如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所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就成了清華大學的校訓了。這個就是五經的第一部《易經》。這個模塊不展開了,具體內容請看「易道洗心」的模塊。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4098284_1_1.html
五經的第二部是的《詩經》,《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三百零五首。古代先賢用六個字來概括她:「風、雅、頌、賦、比、興」,前三個字概括了她的內容,後三個字概括了她的表現方法。用孔子的話說,為什麼要用詩教呢?可以使人「溫柔敦厚」。(下面這句話很重要)「《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太重要了,這句話。這句話就說明了孔夫子的苦心。你要知道,《詩經》原來不僅是三百零五首,孔夫子對《詩經》的貢獻不是編了她,這裡不是說得很清楚嗎?詩經是我國民間,以前去採風,周朝去採風給采上來的。孔夫子後來做人就是豁達到什麼程度呢?他生命的最後階段,把《詩經》全部過了一下,所以編編剪剪,該刪的刪、該留的留。今天我們看到的《詩經》,是孔夫子親自為我們做的編輯。那你說這有什麼了不起呀?太了不起了。注意啊,什麼叫「思無邪」?這些詩篇,不少是民間歌謠,當然包括愛情詩。哦,有意思,孔夫子後來做人豁達到什麼程度,這個在《孔子》的電影里有表現,我覺得這一點,他們表現得還是好的。什麼意思呀?也就是說,我們這有一個佐證,儒學心法絕對不是後來宋明理學所說:存天理,滅人慾。孔夫子沒有說過這句話。為什麼?因為證據就是孔夫子親自編輯了《詩經》,而且留下了很多愛情詩篇,認為愛情是很純潔的一件事情。《孔子》電影中有一個鏡頭,你們去看。我覺得那個電影最棒的就是這個鏡頭啊,夫子跟南子對面坐,就是周潤發和周迅對面坐的時候,南子就故意為難他,說:你不是聖人嗎?那聖人有沒有七情六慾呀?誒,夫子說了八個字,太高超了,記下來:「殷殷情深,毫無邪念」。有情啊,誰說聖人沒情啊。菩薩是最有情的,覺有情嘛,佛更有情。你想想,沒情成什麼了?有情啊,聖人比我們常人更有情。但他的情不是情緒,注意啊,情緒是一種煩惱。情緒來了,一會兒情緒走了,啊,一會兒愛的死去活來,翻臉就恨得咬牙切齒,那叫情緒。你們要聽啊,八個字:「殷殷情深,毫無邪念」。聖人的情是很深的,但是沒有邪念。我們要向聖人學習,不要一談到情、男女、男同學和女同學在一起,就想到那方面去了。誒,有沒有邪念?你不知道的,不要自己找煩惱。男女之間一定是有情的,天地才無私,但他毫無邪念,這是聖人的境界。所以歷史上凡是有人悟到了這個道理的,嗯,有證量的。孔夫子親自說了:「思無邪」呀,是不是?詩三百,一言以蔽之,都講得是情,但是都沒有邪念。「思無邪」,古代人教育那個女子最高的。我下回帶你們去安陽看那個馬家大院,在河南那塊土地上,曾經做官做到最厲害的,姓馬的,當時做到了二廣總督吧,一個大宅院保留下來。然後他教育他的女兒,非常厲害。當時有一句話叫:「南秋瑾,北青霞」。這個青霞不是林青霞,叫馬青霞。他的女兒叫馬青霞。也就是說:南面有秋瑾,北面有青霞。當時孫中山也是非常非常仰仗這個青霞。說:哇!你們家教育的這個女兒這麼厲害。去看吧,那個女兒的閨樓上掛了一塊牌匾,叫:思無邪。就是說,你一定要有情啊,要有正常的感情,但是你不能有邪念啊。後來我就在那個底下照了一張照片。我一般出去不照照片,我就在那個「思無邪」的綉樓,二層,我想怎麼能照下「思無邪」這塊牌匾。後來我站在二樓,他們從底下給我照下來「思無邪」了。「思無邪」,要用八個字來表示,就叫:殷殷情深,毫無邪念。
你們有沒有看過那個電視連續劇、四十集的《雍正王朝》?她裡頭就有引用了詩三百做政治工作的。看時我心裡很震撼,對我做人很有指導。雍正他當時要推新政,因為他的父輩走的時候跟他說:我這輩子遺憾的是沒有推新政,我希望你能推新政。他推新政的時候阻力很大,他就要用新人、用能理解他理念的人。古代選人怎麼辦,古代皇帝有一招:科舉考試啊。新榜的狀元過來就直接培養成了我們現在說的智囊團骨幹。當時他選人的時候,有一個考生爭議很大。當時反對的人是有政治背景,不是反對那個考生,對不對?反對推新政,當然不希望這個考生能入選。所以就說:這個人不能用,因為作風不好。哦,皇帝就問了:他怎麼作風不好?他們說:他還在做考生的時候就曾經去過我們現在說的歌舞場所,和當時很紅的歌星談戀愛了。皇帝一聽就知道了,這是沖著他來的呀。那就借這個事情,誒,把這個事情說清楚。於是,他就找那個力挺他的御弟(幫忙),大概是十三爺吧,力挺他的。當時固守派的老臣當然就拿孔孟之道來說事:有傷風化啊,不可以啦。十三弟當時就頌了一首《詩經》裡面的詩說:請問那個「關關雉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如何解呀?這難道不是我們的孔夫子親手編定的嗎?對不對?孔夫子沒有親手編定,我們今天能看到這樣的文字嗎?孔夫子親手編定的、這背後的人生價值理念又是什麼呢?當時那些老臣們就答不上來,那些老臣是審卷閱卷官呀,但是你不能否認人是有情的。什麼意思?人的正常的、純潔的、自然流落出來的情感是要肯定的,你不要什麼東西一棒子打死。你看一個人不順眼,你自己有問題。這是我現在的感悟。我,不是說你們,我反觀我自己的心,我要說看別人不順眼,保證是我自己修養不夠。所以,我還有一點點的進步吧。我表揚一下自己,我從來看人家男生和女生在一起,我就不往歪里想。我沒有那些念頭,我壓根不會認為這有什麼事。殷殷情深,聖人說了,毫無邪念呀。你自己心理健康,你保證往健康的地方想。用春節聯歡晚會的話說:心態多一點陽光嘛。是不是?我們要講這一節,就是說,孔夫子他是經過了人生的歷練,他一生的挫折、多少的世事的榮辱、變遷,人家才到達得這個地步。雍正爺一樣啊。當然,後來他就破格提拔了。你說他有什麼呀,他一個年輕人,一個血氣方剛的人,不要因為這個事情把他的前途給扼殺了吧。當然,這個年輕人後來對他(雍正)也是投桃報李。做人呀,心量要大,心有多大福有多大。所以,看了那(電視劇)一節,我很震撼。
好,下面一個「書」,是指《尚書》。「禮」,就是《周禮》。《尚書》又叫《書經》,《周禮》也叫《禮經》。所以,詩、書、禮、易,「易」,就是《易經》。五經的最後一部叫《春秋》。《春秋》太厲害了,孔夫子親筆所作的最後一部是《春秋》。
《春秋》開創了我國歷史上拿個人評判歷史的先例。誒誒,也只有孔夫子敢這麼寫呀。你想想,他一生追求道德、推廣天下為公、十四年周遊列國、教化七十二賢人,他當然有這個底氣、道德修養來評論歷史哦。那麼,《春秋》很遺憾的是沒有寫完,所以你今天去山東曲阜郊區魯國的那個殘垣破壁,在一個農村菜地邊,孤零零地立了一塊碑,上面寫:「孔夫子絕筆作春秋處」。當年,孔夫子就是在這,你可以想像一下當年的情景,在一個小草房裡頭,他啪的一下子把筆扔在地上,不寫了。為什麼不寫了呢?發生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情,是白髮人送黑髮人,他的兒子死了,對他的打擊很大;第二件事,比這個更慘,他最心愛的弟子顏回走了。對一個老師來說,他最心愛的人就是他的傳人他的學生、能理解他的知音走了;第三件事,當時發生了一件大事,麒麟是天上的瑞獸,居然在郊區被逮著了。哦,孔夫子就說,世風日下都到了這個程度了,天上的瑞獸都被天下的凡人、愚人、獵人逮著了,我還作《春秋》幹什麼呢。所以就絕筆作《春秋》。即便如此,今天,這個《春秋》在中國的經典上的地位不可抹殺,因為後來沒人敢這麼做。雖然我們現在研究經典,除了春秋戰國的時候有諸子百家,這麼多經典可研究,最重要的一個是司馬遷寫的《史記》,那也是經歷了種種磨難,一個是後來的那一部《資治通鑒》。那以後的人,他都是怕殺頭啊,怕殺頭的原因就不敢寫。孔夫子的這個《春秋》,他敢拿個人評論歷史,大家有福氣,背後有他的道德修養充盈在這裡啊,是不是?
我們這樣就把四書、五經的脈絡給大家梳理了一下。讓你看到的是:根本的相同,沒有離開過心性,而各個,從《論語》、到《大學》、到《中庸》、到《孟子》的不同又有側重。那五經呢,跟她相互補充。現在就不是這樣了,現在離開了那個跟本,四書系統的學者和五經系統的學者還在打架,打得不亦樂乎。哇,現在完全不是這樣了,因為丟了那個修鍊。
那麼,還有一個呢,提一下《荀子》,荀子被認為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但是我們認為荀子根本的思想還是儒家。為什麼呢?因為荀子是戰國末期儒家學說的集大成者,是歷代帝王所奉行的「儒術」的代表性大師。但是,他後來為什麼被人安上了法家的帽子呢?那是他的二個學生。一個叫李斯、一個叫韓非。我們還是喜歡荀子作為儒家大師的這一面。因為法家的下場都非常悲慘。李斯和韓非都是被他的學生殺死的。所以,法家的核心、它的思想以一個字概括是「禮」。後來又引法入禮,所以,他的道路是這樣的:從「仁」出發,然後到「義」;然後從「義」出發到「禮」;然後從「禮」出發到「法」。大家看這個脈絡、路徑,清楚了吧?他是不是一個由內而外的過程呀?你心中沒有仁義,你去做那個禮,就是一種儀式;你去做法,法不能服人。所以最後就成了仇殺。
基本上,你們聽「國學修心,五步到心」時間長的都知道,易經、中醫、儒家、道家、禪宗、包括密宗,這些心性學問我都非常熱衷研究和宣講。但我有一個不講,就是《孫子兵法》,我承認自己有欠缺的地方。但是,二方面說。一方面,《孫子兵法》不好講,你只講兵法,就容易走法家的那條路,你沒有內修內證,講到最後,大家哈哈哈一笑,好像教的都是伎倆,非我所願意。第二個,我剛才說了,要講的話你要有那個能量,古聖先賢的智慧、通通財富暴漲,加持到你的身上,要有傳承。所以,有老師、有傳承,是很重要的。《孫子兵法》,現在大陸這邊講的很少有傳承,台灣有。我上次見到一個台灣的老師講《孫子兵法》,講得真正好。我並不知道他跟誰學的,但是我問他:請問,您跟誰學的?您的傳承出處?他說:我的傳承是原來清朝皇帝的老師,後來流落到民間,打仗的時候去台灣了,又在台灣傳給我。哦,我就請教他:按照你老師的傳承來說,《孫子兵法》,當然是用啰,那麼他的根、他的體是什麼呢?因為這個問題我之前也問過一個講《孫子兵法》的老師,他說是道家。明白嗎?這個老師把《孫子兵法》作為道家的應用。那我就要多問一句,請問,道家的根又在哪裡呢?就像我們今天講法家,法家的根是在儒家呀。那儒家的根在哪裡呀?我們講了這麼多,你應該知道的。大乘般若智慧,在中國這塊土地上二個翅膀:一個是儒家,一個是道家。儒道互補,佛家為主幹。儒道的根在哪裡呀?在《易經》呀。所以,當那個台灣老師告訴我:我的老師說《孫子兵法》,她的根在《易經》。哦,我一聽,就很服氣,我就相信人家真正是有傳承的。你看拿《易經》為體,整體動態的變易、不易、簡易,然後總結出來兵法的十三篇來用,這講出來底氣就很足呀。所以,後來我很遺憾地說:我到現在還沒有這個傳承。我只能先講《易經》。中醫也一樣啊,對不對?中醫,人體的種種應用,四象、八卦、五行,哦,請問,你的體在哪裡呀?醫聖說得好:醫易同源。中醫的體、根,在《易經》啊。以前的大醫,《易經》都很通啊。所以,我也有一個小小的願望,如果有生之年,我先把《易經》學好,也許有一天《孫子兵法》的傳承我能接的話,我就有機緣跟大家分享《孫子兵法》十三篇哦。但,現在很遺憾,我沒有接到傳承之前,我不會講。如果講不到心性上,我情願不講。那大家現在看這個系統也還算圓滿啊,因為《孫子兵法》,孫子作為在戰國時代的一家、兵家,他的根在《易經》上。我們從《易經》開始講,講到中醫、儒家、道家,如果說,就現在這套修學系統你能堅持學到禪宗,阿彌陀佛呀,正法重現啊。教理能通、心性又明。哦,這了不得呀,我們這個班,不管你是發起人、還是參與人,哦,正法的種子都流傳下去了,對不對?沒有關係,就算今天講到儒家了,你能跟到道家,我跟你說,作為一個女同志來說,一般的痛苦、煩惱,通通搞定。都很了不得呀,學到道家,孫不二的功夫、全真七子的功夫,那也都是白日飛升啊,你也是逍遙啊。哦,這就很厲害啊。所以,anyway,今天恭喜大家、賀喜大家。我們把儒家終於圓滿了。下面提問題,沒有問題,我們就解散了。
有人問四書五經具體怎麼用?所以你要知道啊,那每一章、每一句都是很有力的武器,什麼時候用?什麼情況拿哪一句?怎樣用?你要學習如何拿來用。我們這個班呢,我是講國學修鍊是什麼,人體生命的升華是什麼,是whatis的層面。而那個提高班我真正感興趣的是howto do的問題。現在你們都知道了,我最感興趣的是how to do,但是我現在不這麼講不行呀,我一上來就講how todo,你們就說Why、what。What還搞不清楚,怎麼一上來就how了呢?對不對?最高、最高級的你們知道是什麼嗎?那就是whoto do的問題。我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你們以後,願你們都成佛,是依法,不是依我。但是也有人成菩薩、阿羅漢啊,那就是who to do 的問題了。能不能有心得,看自己的福德智慧,是自己的因緣果報的問題了。
《附錄》
相傳孔子在周遊列國時,面對蘭花詠志,於是便有了「幽蘭操」,下面是電影版的歌詞,因王菲的演唱而廣泛流傳:
蘭之猗猗,揚揚其香。
眾香拱之,幽幽其芳。
不採而佩,於蘭何傷?
以日以年,我行四方。
文王夢熊,渭水泱泱。
采而佩之,奕奕清芳。
雪霜茂茂,蕾蕾於冬,
君子之守,子孫之昌。
雪霜茂茂,蕾蕾於冬,
君子之守,子孫之昌。
大哉孔子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孔子在教育對象上主張「有教無類」,在教育方法上提倡「因材施教」。在教育形式上首創私學廣收弟子。他誕生於尼山,成長於闕里,設教於杏壇,出仕於魯都,歸葬於泗水,一代聖賢,千古師表。
孔子的生平,為我們展示了一位終生求道者的形象,而且這點點滴滴的修養道來就像鄰家兄長那般樸實無華。孔子為聖人(聖人謂商湯)的後裔,雖未當國繼位,但才德賢達.他出生在沒落的貴族世家,自幼喪父,敏而好學。他創設私學,促進了學術文化普惠於人民。中年曾為官數載,政績斐然,但遭排擠被迫辭官。後周遊列國實行德治,晚年致力於教學和整理文獻,對傳承文化作出了無上的貢獻。
現在我們研究孔子生平的主要文獻之一來自西漢時司馬遷所著<史記>.<<FONTstyle="FONT-SIZE: 14px">史記>全書共一百三十篇,分為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記載了上至黃帝下迄漢武帝的數千年的歷史.簡而言之,「世家」主要記述世襲的王侯史,「列傳」記述的是帝王諸侯以外的其他名人傳記。我們現在可以看到的《孔子世家第十七》司馬遷將孔子位列帝王世家,應該不僅僅是嚮往和景仰孔子,因為春秋戰國時期的其他重要思想家,比如老子,管子,韓非子都只編入「列傳」而只有孔子一人編入「世家」.不僅如此,司馬遷在七十列傳中又特別設了一個仲尼弟子列傳,將子路,子貢,顏回等孔門弟子的事迹合編一傳.孔子及其弟子的影響在<史記>中不謂不大矣.其中暗含的愛憎褒貶,或許超過了實際。畢竟,孔子是我們自己民族文化中的兩個意義上的"王",首先他的血脈是王族,其次他的道德學問亦為王.故被後人封為帝王師.帝王的老師,正是孔子的氣概.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觀一觀孔子的生平:孔子在彌留之際,也曾吐露自己是殷商的後代,他的家族經歷了由天子階層至諸侯至公卿再為士的命運.商湯是孔子最初的祖先(天子階層),後由商湯的王族沒落到周朝的諸侯,孔子的遠祖又淪落為宋國貴族(公卿階層),後來逃亡到魯國。孔子的父親叔梁紇是魯國的一員武將(士階層),他頭一個兒子叫孟皮,是個跛子。為此一心祈盼傳宗接代的叔粱紇便休了前妻,不顧年老娶了還是少女的顏征在.為了讓年輕的妻子生下一個體格健全的男孩,他經常帶她到尼(丘)山去祈禱。(尼山祈禱圖)
在<</FONT>史記孔子世家第十七>中記載孔子由父母"野合而生",指的是孔子的父母年齡差距很大,在那個時候不符合周禮.有一次到尼山祈禱時,顏氏突然肚疼,相傳在附近的山洞中生下了孔子,夫婦為了感激尼山山神,就給這孩子起名為「丘」。孔子出生地尼山在今山東曲阜郊區,風景秀麗,而今夫子洞仍在。(夫子洞圖)
相傳孔子的長相奇異,「生而圩頂」,形容他天生的頭頂中央向下凹下一塊,中低周高,骨相學家認為這種奇人異相,可自感天地正氣修學成才,其人天賦很高。歷代學者對孔子相貌的詳細描寫有「仲尼生而具四十九表:反首,窪面,月角,日准,河目,海口,牛唇,昌顏,均賾,輔喉,駢齒……」可見孔子的相貌並不好看,但是這並不妨礙他的儒雅風度和魄力,「眉有十二彩,目有二十四理,立如鳳峙,坐如龍墩,……胸有文曰"製作定世符",身長九尺六寸,腰六十圍。」在中國歷史上確沒有這麼一個人,雖然長得不好看,但他已經成為了中國人的精神符號。
孔子3歲時,父親叔粱紇去世,他隨母親遷居到魯國城裡的闕里坊,後人為了紀念孔子,在曲阜建了孔廟、孔府和孔林,故宅內遺留有孔子母子當年使用過的遺物——水井,在它的南臨蓋了全國唯一的以儒家文化為主題的酒店(闕里賓舍)。顏母教育孔子成長,真的很偉大。中國有三位最偉大的母親,分別是孔子的母親,孟子的母親(孟母三遷)和岳飛的母親(岳母刺字)。如果天下多一些偉大的母親,就會多教育出一大批聖賢之士,這是坤德,真正的母親精神。聖母是天下的根,聖母不遞出,聖人不再來。
孔子七歲時因為先祖是貴族的原因得以進入官學學習。當時的官學不收平民子弟,他自己後來寫道:「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即十五歲時即立志於追求大的志向。難怪宋人說,「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孔子的願心在十五歲時便顯現出來了,想想自己身邊的人,許多人至今都還沒有發願立志呢。孔子後來總結自己的一生時曾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看來最初的發心是最重要的,但偏偏就是最初的發心是學不來的,是一個偉丈夫敢於直下承擔的種性。這種勇氣與決心,如易經所言,「風雷增益」之象,發奮圖強,終生不息。孔子在20歲時做了管理倉庫的「委吏」,21歲時改做管理牛羊的「乘田」,他向魯國的樂師師襄子學習彈琴時,並不滿足只掌握彈琴的技巧,他反反覆復地彈同一首曲子,直到他從這首曲子流動的樂譜背後「聽」出了所塑造的形象,領會了樂曲背後的神韻。這種透過表象,直尋本質的工夫是聖人的心法,頗有後來禪門破象的根性,可見能聞能感的本性從未離開過我們片刻,只是我們「日用而不知」罷了。
當年的矍相圃是片很大的空地,孔子曾在這裡練習射箭和駕馭戰車,說到駕車,後來在漫漫的周遊列國的途中,夫子經常是在自己駕車帶著學生趕路。一個人如果沒有信仰與理念作支撐,遇到困挫便會不知所措,而義理之身,則無堅不摧。他還曾於魯國的太廟學習周公的禮儀,這為他日後創辦私學並傳授六藝奠定了基礎。在這六種技藝中「禮」與「樂」重在道德行為規範。「射」與「御」教人強健體魄,「書」與「數」教人增加知識技能。孔子意在通過教化,使弟子個個成為全才的君子。
據文獻記載,孔子成年後,身高九尺六寸,被人們稱為「長人」,按現在的標準計算,孔子身高應該1.92米。這時的孔子「三十而立」,開始收徒講學,從此文化知識不再為貴族所壟斷。「大哉孔子」之大非指孔子身量之大,而是指他的氣量之大,特別是在十五歲時發願治學,三十歲時獻身教育。孔子使用的教材有的已失傳,但孔子的弟子的聽課筆記卻有保存。《禮記》中就保存有孔子向弟子講述道德行為規範的記錄。在郭店楚墓出土的殘簡上有「性自命出」的文字,用以記載音樂理論,據專家考證很可能就是弟子聽孔子講「樂」所作的課堂筆記。
也有人說,孔子未必就是歷史上開始設私學的第一人,但他確實是把民間私學辦成鑄塑學養人格,培養知識文化的創始人!孔門後學促成了知識學人獨立的人格情操,這不得不說來自孔聖人的言傳身教,學生眼中的夫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孔子曾描繪過自己的形象:「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知老之將至。」那是一個抱定「朝聞道,夕死可矣。」的修道人,不厭其煩勞地將自己的心得傳授給弟子們的形象。
孔子私學沒有固定的教室,孔子曾登泰山而小天下,至今在泰山保存有「孔子登臨處」的牌坊。他希望弟子們都像他一樣,成為以天下為己任的人。他還曾攜弟子們在嶧山講學,留有「登東山小魯」的美談。在洛邑,孔子還曾向大樂師萇弘學習禮樂知識,他的謙虛好學傳為美談。
孔子曾帶弟子參觀魯恆公廟時,看到欹器而觀器論道(上圖)。欹器是一種古代的汲水器,用它汲水,罐底一接觸水面,罐底立刻傾斜,水很快灌滿。水滿時,重心在兩耳,輕按罐口就可以將水瀉出。只有半罐水時,重心移到罐底,罐身直立,很穩。孔子曰:「虛則斜,中則正,滿則覆」引導弟子體會做人要謙虛平和,不可自滿的道理。
魯國郊外的舞雩壇是一處孔子師徒經常講學聚會的地方,在今天的曲阜縣東。舞雩,本是魯國求雨的壇,是一塊臨水的高地。因《論語·先進》中的「風乎舞雩」而聞名。想起來以前調皮,每讀到這一章,「(曾皙曰)暮春者,春服即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每次先生必重複一遍「吾與點也。」(我贊同點的意見呵),然後問,明白了嗎?也不管先生己然沉浸在夫子的理想之中了,就故意說道,老師,是不是這麼回事?戴帽子的五六三十人,再加上沒有戴帽子的六七四十二人,孔子帶著弟子共七十二閑人(賢人)去春遊,玩得很開心!逗得滿堂笑,心中有些小得意,因為確實不知道孔夫子的境界,根本不在同一個證量級上,所以只好打岔溜掉。現在嘛,還是仰之彌高,一聲「吾與點也。」猶如留在舞雩壇上的一個長長的身影,長到瀰漫了整個民族的悠久歷史。
孔子曾和弟子千里跋涉,到周王朝國都洛邑的「藏室」(相當於國家圖書館),查閱文獻並向「守藏室之史」老子(老聃)求教(上圖)。據此記載,孔子與老子不僅是同一時代的人物,而且彼此還見過面。文物資料印證了孔子一生中曾多次向老子問禮。第一次是孔子17歲時,地點在魯國;第二次,孔子在周都洛邑(今洛陽)問禮於老子,今洛陽存有「孔子入周問禮樂至此」石碑,記載了孔子學習「先王之制」,考「禮樂之源」和「道德之歸」之事。孔子對老子的評價是這樣的:「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孔子的學生不懂,就問老子為什麼是龍。孔子說:「如果是只鳥,我知道它會飛;如果是條魚,我知道它會游;如果是只獸,我知道它會跑。是鳥,可以用箭射它;是魚,可以用線釣它;是獸,可以羅網捕它。至於一條龍,我就不知道它是怎樣乘風駕雲遨遊太空的了。所以說老子是龍啊!」(《史記》)原來孔子是用神龍來形容老子學問修養的上天入地之神奇。我認為,讀經典要善於使用「象思維」的方法,才能「觀」出原本之意。「觀象」的秘訣—古人的思維方式是右腦的直覺思維,我們不說「是什麼」,而講「象什麼」,「和什麼一樣」。孔子在當時被稱為「人中之鳳」,他把老子比作「龍」。以後再講「鳳龍」相見,希望不要又聯想到神話上去才好,否則在我們的心目中,因為伏羲女媧的樣子永遠要拖著一條蛇尾巴,所以不敢認祖歸宗,太遺憾了。
在孔子由魯國出發途徑鹿邑的地方,也發現了「孔子問禮處」的石碑。現已在山東,陝西發現了多幅孔子向老子問禮處的漢代畫像,(上圖)圖像內容大多為孔子攜弟子若干躬身向老子求教的情景。耐人尋味的是《莊子·天運》中云:「孔子行年五十一而不聞道,乃南之沛見老聃。」明眼人都能看出莊子在拿儒家創始人孔子揶揄。孔子自己都老老實實寫道,五十歲知曉了天命,明白通曉了自己的道德生命。可莊子這位遊俠卻嘲諷老夫子直到五十一歲時還沒有聽聞到真正的道德至理,以至於跑到一個神秘的,讓歷史學家考也考不清楚的叫「沛」的老子隱居的地方去問道。《莊子》一如既往地信手拈來把前朝大德打比方,作暗喻,而且言辭之後透露著對道家隱居山林而悟道的稱揚。可見我們在這裡討論「孔老相見」不在於落實幾例歷史片段,而是品觀孔老之象,這背後蘊含著中華文明幾千年中最嚴重的事情,其中哲理對我們文化之根的影響是深遠的。詳見拙作「易道觀象」之《易道之聖賢氣象》。
忠恕之道周易六十四卦中的唯一的一個六爻皆吉的卦是謙卦,謙卦的卦象是地山謙。初六爻的爻象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儒家認為,一個君子就要有修養自我,以柔處下,謙而又謙之象,這裡的「卑以自牧」就是馴服自己的心。
儒家的修養,道家的修鍊和禪宗的修行都是針對著這個「心」來的,都是要修心。修心就要先正心,心正了就要靜心,心靜了就要明心,「國學修心,五步到心」加上前面的二步(身心靈初步整合與身心靈整體健康)分了洗心——養心——正心——靜心——明心五個次第,洗心是排毒(達到潔浄清微),養心是修復,正心是粗調,靜心是細調,明心是微調,大家慢慢去悟。
國學的起源發展到儒家經歷了上古、中古和下古時代和三位聖人,伏羲氏,周文王和孔夫子,所謂「世歷三古,人更三聖」,從來沒有離開過對我們心性的點撥。修一顆不偏不倚的心,由中庸而中和而中觀,是日月融合的真相,用孔夫子的話講,無有阻隔。
三位聖人都是得道的境界,伏羲氏是兼懂義理和象數的,周文王是兼懂的,孔夫子也是懂的,孔夫子以後,曾子應該也是懂的,不然他寫不出《大學》來,曾子以後鮮矣。
一次孔子和曾子對話,孔子說:「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參呵,我的道就是以一貫通下來的),曾子答「唯。」孔子於是出去了,而其它人還沒有明白呢。
講到這裡,熟悉《金剛經》的人也許會聯想到須菩提善現啟請佛陀講法那一段,佛言:「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須菩提言「唯然,世尊」這個「唯」字是內心對道的同體承擔。
故事還沒講完,大家一定要讓曾子把夫子之道表達出來,於是曾子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孔夫子的道,用一個字高度概括叫「仁」,仁者愛人。夫子的心中是有著濃濃的愛的,鮮有人提起夫子的愛,這種愛不是愛情的愛,是超越了情慾的愛,是去除了慾望和情緒之後的愛,帶情緒的愛是或粗或細的煩惱。一個清靜的愛別人的人是快樂的,觀察夫子的一生,後人多看到的是如何不得志,少有人體會他內心的快樂。而面對外在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環境時,沒有內心愛的力量是不可能的。
夫子的道,用二個字概括起來叫「忠恕」,延展開來就是儒家心法留給我們的金法則: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有二層意義,用夫子的話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幫助別人作成一件好事,深刻理解自己想要的也正是別人希望得到的,何不成人之美呢?反過來說,既然自己想要的也正是別人希望得到的,那麼將心比心,不希望別人對自己做的我們也不要施加在他人身上( ⊙ o ⊙ )啊!
那個夫子之道呵,與「忠」比起來,「恕」更重要。
子貢曾請教老師,如果用一個字來終身實踐,這個字是什麼呢?(最簡單的才是大智慧)孔子說:「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恕」的意思包含著推已及人和愛人如已的意義,首先把人看作是和自己一樣有著獨立意志和自由選擇的一個人,不要將自己的意志和作為強加於人。孔子重視「恕」,首先是他自己親身做到了這一點,仁者愛人。有了這一點,才能有君子的「和而不同」,才能免除小人的「同而不和」,或以愛人之名,強加於人。
孔子與衛靈公出遊
孔夫子在他五十四歲的時候開始了周遊列國的人生踐行。他在衛國的時候曾與衛靈公郊遊。衛靈公與南子(夫人)同乘一車,夫子在後面的車子陪行。夫子的學生認為南子的名聲不好,這是對老師的侮辱。孔子非常坦蕩的表達了他的意見:我沒有見過比愛女色更愛道德的君主。言下之意,不僅沒有譴責衛靈公的意思,而且對普遍人性的弱點做了極大的寬容。聖人的境界可見矣。
由此可見孔子對人的仁(愛)是精神之愛,只有精神的東西,我們才會講,慢一點來呵,才存在是否為我所欲的問題。要是物質性的,一定是多多益善了,怎麼會有「不欲」呢。那麼怎樣才能推行自己的仁愛又不會給別人造成精神傷害呢?我們注意,忠和恕兩個字怎麼寫?下面都有個心,心存中道謂忠,如是之心曰恕,你看恕字上面的如字,就是孔門心法的精華。
「如如不動」的「如」,「如是如是」的「如」。
中國歷史上的兩大聖賢,老子和孔子可謂智者和仁者,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可見儒家的真恕是建立在象山一樣的如如不動上的,是體悟於宇宙真相的如是之真。可見孔子思想中最核心的力量是「恕」.一個能作到對他人寬容的人獲福無限.
正心的工夫從觀察呼吸的方法入手修鍊可以培養我們的性情不隨外界環境而動搖,這個方法不受任何種族性別和信仰的限制,我們不建議配合任何持咒、念誦和觀想加在一起進行。
搞配合的方法可能更容易入靜,可我們觀察呼吸的目的,不是為了入靜,而是為了覺醒我們生命的潛意識,深入至潛意識的最深處建立起如其本然的觀察能力,從生命的經驗中去了解不能正心的真相。世界上無論任何民族,男女老少,煩惱和痛苦的原因都是一樣的,易道幫助我們「認識你自己」只有了解了煩惱的真相,我們就明白本質的實相了,這即是「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易道精神。
如果你坐得腿開始麻,可以稍稍變動姿勢。沒有關係,聲音不要太大,避免影響到周圍人。腿麻是由於呼吸的力量沒有打開,中醫上講「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它漏掉了關鍵的環節,即這個痛從根源上是如何產生的。
體察當下的實相,可以覺知我們不如意時的一絲煩惱會糾結成一個心結,所謂心有千千結,這個結深藏在我們的潛意識裡,被日常粗猛的心念遮住,一旦安靜下來就會冒出來。那個痛覺是果,而當初的一絲煩惱都是種下的因,儒家心法也講因果,因果定律是宇宙的鐵規律。
由此可知心從來沒有失落過,又何必茫然不知所在呢?
只是因為與自己的真實本性分離,放失本具的心於得失之間,所以不得安寧。
你只要循著洗心——正心——靜心——明心——養心逐步地做下去自然會有結果。
相信我們的自性,培養我們的覺知,所以也不用浪費功夫去尋覓了,覺性歷歷,正心正念,反而得來全不費功夫。
大家通過「觀心象」而觀察到了自己的心象,一顆煩躁不安的心的樣子,初步「認識你自己」。由此我們面對境界時,比如決策預測時,自己可以正心用功,前念、正念、後念?初步可以一分為三來檢查自己的工夫,一彈指間有六十五個剎那,以一秒鐘二彈指計算,每秒有一百三十個剎那,可生一百三十種心,還可以分得很細很細。我們已分享了如何操作「忠恕之道」。所謂有諸內必形於外,忠恕是外相,守中與如是之道是內象。孔子曰,二三子,吾無隱乎爾(我沒有什麼隱瞞你們的)這是如是之道象。守一不移,這個「一」是指「當前一念」,指在心上用功,亦即正心所在。當前一念系在觀察呼吸上,讓自己的心不從觀察呼吸這件事上移開。不移又喻漸離妄念的執著,鬆動了這種羈束,自性方可作得了主,觀照正念,身心不被現象所動搖。
正心的功夫調順習熟,漸入定境。
這個定首先表現在沒有雜念上,是世間定。許多練書法,繪畫的藝術家和專心工作的科學家也做得到。
觀呼吸不是去做呼吸的運動,也不需要調整呼吸,只是順其自然,自然的呼吸,去覺知它。
讓我們覺察鼻腔周圍溫暖而濕潤的空氣進入我們的鼻腔的時候,帶來的新鮮的感覺,當氣息進入鼻腔的時候,我知道它正在進入鼻腔,當氣息從鼻腔出去的時候,我覺察到它正在出去。
當我們觀察它的時候,它總是變來變去,這是很正常的,就象我們經常起妄念一樣正常。從氣息變化的真實,其實是我們心念變化的真實中去覺知這個世界的變化是真實的,從生命的經驗層面來接受它,然後去洞察它的本質,這樣我們的心就由粗猛變得精細,越來越細妙,易道是潔浄精微的境界。
如果你實在坐的很不舒服,輕輕的變動一下姿勢,沒有關係,注意要輕柔的變換姿勢,非常柔和,你柔和地對待它,它也會柔和地對待你,回報就在當下,這樣就對得起自己,也對得起別人。
請大家比較一下自己在觀察「呼吸之象」前後在用功的境界上有什麼不同?
自己在觀察呼吸的專註上有什麼變化沒有?現在知曉了儒家的修養之道,我們不再是赤手空拳的,我們手裡應該是有武器的了。
此中所述儒家心法,尤其是孔夫子的《易傳》,完全是聖人實證的境界。如果我們暢讀經典而不知如何正心,那是入寶山卻空手而歸,那個經典,好比百寶箱,是教我們用功的哦。
除了當前一念是屬於你的,沒有別的,這個就是真理,放下雜念,就得正心,就這麼簡單,但做起來是要有功夫的。
以後到了「禪宗明心」修鍊你就知道了,除了這個當下一念是真正屬於你的,別的都不是你的。你所真正擁有的,唯有這個。如果在這上面再加上別的,皆是妄念。我們的心就象瘋子,如果不住在當下,而是展開想像,盡情攀緣,就不會有安樂。所以儒家的經典告訴我們,生命謹防於疏忽,從仁、義、禮、智、信五個方面警策我們:路要一步步走,飯要一口口吃,菜要一根根夾,水要一口口喝,不要嫌它盡從倫理道德上講貌似外在的事情,那是叫你種植幸福和快樂的因呢!
一個人活著的時候,唯有如此要求自己,儘力服務於社會,服務於大眾,才能樂天知命,證得無憂之樂!
所以不要認為從小處入手修行沒有什麼了不起,這一點點了不起,以後就是不得了。如果再體悟到空性的智慧,那是直至永恆的大道!易道是貫通儒道禪的,故它是當下圓成的根本法。
我們的狀態和聖人正好相反,那真叫不加覺知地放任,不加思索地疏忽,那是遠離正心正念的因,故應警覺。
我常學習古人,人不會低頭沒事,學會轉頭也成。通過修心的琢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會漸漸地將念頭守在呼吸上,正值當下。觀呼吸就是最好的可以調御雜念的武器,我們心中明白,自己面對無法迴避的變化,不再是雙手空空無憑的了。
觀呼吸,觀呼吸,遇事三分先觀察自己的呼吸。心安否,心動否,身心無憂是儒家純厚的修養。願大家都修鍊得遇大事而有靜氣。
對治身心相信大家通過學習《易傳》,結合「至聖先師」孔聖人的人生歷程和人格修養,可以領悟到孔子之所以能成為無冕之王——「素王」的深層原因。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孔子告訴我們,一個人的性情修鍊到不受環境動搖,重要的有三種形象:因為有智慧所以不會迷惑,因為有仁德所以不會憂愁,因為勇敢所以不會畏懼。
這一堂繼續來修止念和觀息。學國學是需要時刻體認的,用儒家的話講—知行合一。
從外相上講,是將觀察呼吸進行到底,從內相而言,觀息就是正心,止念是覺知生命的潛能,開發我們與生俱來的智慧。
我們觀察到的呼吸之象非常複雜,並以各種各樣的形象呈現出來,我們在靜坐的時候可能遭遇到各種不同的呼吸,好吧,就讓我們來細緻地觀察呼吸之象吧。它可能是各種各樣的呼吸現象,它可能是一個鼻孔在呼吸,它可能是左鼻孔,也可能是右鼻孔在呼吸,也可能是兩個鼻孔在呼吸,它可能是一個潤澤的呼吸,也可能是一個乾燥的呼吸,我都毫無例外地接受它,而不起任何的不自然的想法。能夠做到這點,基於我們對易道的深切的認識。易既有變易的意思,也有不易的意思,還有簡易的意思,變易的是現象,不易的是本質,簡易的是法則。
無論是哪一種的呼吸,它都只是現象而已。所有的呼吸現象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它是由我們的起心動念所決定的,雜念越多,呼吸越不純浄,正心息慮,呼吸的質量就高。所以運用易道的思維方式——透過觀象看本質,與其調呼吸不如調心,由洗心而正心,我們修鍊易道就是修鍊這個本事,透過現象看本質,而不是整天在現象上繞來繞去的。糾纏在現象上打圈圈的後果就是越來越不滿意我們周圍的環境,對社會公認道德標準和主流文化規則心存抵觸,儒家修養提倡「溫柔敦厚」是向內求的品質。我們易和書院提倡以易道觀象的思維修鍊來充實和諧社會的精神需求。
孔夫子之道,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恕」。恕可理解為不動,這其實是對我們心智的考驗,只要我們認準本質,守一不移,就不容易隨著外相跑了。畏難而退,是信心隨著現象動搖了,這可能講的遠了一點,就講我們自己身上的體驗,只要你心裡想我要將覺知守在正在進行的呼吸這件事上不移開,你只要發了這個心,要來尋正心正念,你知道這件事有多嚴重嗎?
用佛經的形象思維來描述有多厲害?那叫「魔宮震動」,魔王聽說你要正值當下,害怕得連宮殿都一起震動。因為我們每天在做什麼?每天我們的心都在隨著這個現象在轉圈圈,非前即後,這是它的本性,但你今天對它宣布,從現在起,我不隨你轉了,我自己要作心的主人了,這件事情就嚴重了,就一定有許多現象來妨礙你。
這不是明擺著的嗎?你不觀察呼吸還好,你只要說你要將注意力集中在鼻腔部位了,不是腳麻就是脖子酸,你不觀察呼吸,也不麻也不酸,只要一觀察呼吸,全身的部位都開始抗議了,它們不適應你這樣做。
在這之前,你時時刻刻都聽它們的,是隨著它們跑的,今天你要自己做主了,獨立了,非得有堅定不移的大氣魄不可。
所以說,修心開智非大丈夫而不能為,有的老師在這緊要關頭,偏偏來講「中庸之道」,和稀泥,吞溫水,說什麼「不要那麼對立嘛」顯示一派老好人的作派。
在這分水嶺上,有兩種可能,一種他可能是不懂,所謂「懞懂教懞懂,師徒倆不懂」。還有一種就是他別有用心,也講儒家,也講道家,但不講正心,也不講靜心,他覺得哲學是對治別人的事情,不是用來修自己的心的。
而哲學作為一種愛的智慧,不正首先就是用來對治自己的身心的嗎?哲學家首先應是一個行者,就象這樣,認認真真地來認識自己。
《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這是告訴我們,孔子晚年喜歡研究《易經》,《易經》是很難懂的「有字天書」,自從始創八卦的伏羲氏和演六十四卦的周文王之後,鮮有人悟。孔子對它卻很感興趣,反覆翻讀,直到「感而遂通」為止。孔子對於《易經》,不但進行了研究,而且還把感悟心得,寫成了十篇文章,合稱"十翼",又稱《易大傳》。由於孔子認真鑽研《易經》,竟致「韋編三絕」。「韋」是指用來穿竹簡的牛皮繩子。那時候還沒有發明造紙,書籍是用竹簡做成的。先把字寫在竹簡上,再用皮帶子把竹簡一片片地編起來。孔子讀《易經》的時候,翻來覆去地翻閱,竟把皮帶子都磨斷了。斷了一次,修好以後,又磨斷了,前後斷了多次,所以說是「韋編三絕」。我經常想,我們應該好好感恩孔子呵。如若沒有孔夫子所作《易傳》,後學可能就不清楚《易經》的精微細妙了。
夫子還向學生傳授過《周易》。《論語?述而》載:「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加與假意近。孔夫子認為如果五十歲開始學習《易經》,那麼就不至於犯大的過錯了。夫子自謂「五十而知天命」。(《論語?為政》)那是因為,《易經》既講天道又講人道,五十歲學易,就可以知天命了,知天命便可遠離過錯。可見在夫子那裡,《易經》講述的是性命的修養,而非一般的學問,孔子所作《易傳》,是他用生命提交的身心報告。
夫子五十五歲時閞始周遊列國,至六十八歲時結束了十四年的遊學生涯,開始將他半生治學的踐行,傳播於世。孔聖人是做到了才出來傳道的,所以說--做到了才說位居聖人,說了再做是名賢人,而光說不做呢,騙人。
最高福祉如果用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來管理自己的心,還應該讀《大學》,它為我們提供了「修齊治平」的思維管理模式,「止一定—靜—安—慮—得」的修鍊過程……
有句話講的很好:「閑談莫論人非,靜坐常思已過」。知道有所為而有所不為,就是止,止是對修心的保護,猶同佛家的「戒」。
這個「止」的意象好比指如果我們開車的時候越線了,道路上就有膠釘來提醒自己,當你真正行駛在道路上的時候,你不會視交通規則為對行為自由的束縛,相反的,你會感到它是對你生命的保護。
儒家的「定」是安定,指心中安靜,沒有雜念,這個意象很和正定是有差別的(正定相當於儒家的「靜」和「安」)。我們只觀它安定的一面,在它沒有轉變之前,我也不去招惹它,有微細的疑惑我先暫且放下。
在儒家心法中對「道」的體認是真實可行的。相傳顏回和孔子一起登上過魯國的泰山。今天游泰山,在泰山的東側有一座泰山孔廟,在台階的下方有一石坊,有「望吳聖跡」的題刻。根據王充《論衡》記載,孔子向東南方瞭望,見蘇州閶門外系著一匹白馬,於是招顏回到面前,手指東南方向:「你看見蘇州閶門了嗎?」顏回回答道:「看見了。」孔子問:「閶門外有什麼東西?」顏回答道:「好象有一根系牲口的白絲繩。」孔子一聽就不讓他再說下去了,立即用掌遮捂著顏回眼睛,一起下山了。這個故事可能大家第一次聽,但另外一個相似的故事卻是我們熟悉的,那就是佛和富樓那尊者(佛十大弟子之一)的故事。此中景況恰如《毗奈耶經》中描述的那樣:富樓那尊者以天眼觀水,只見其中遍滿中陰身。釋迦牟尼佛後來即因此而規定:今後不得再以天眼觀所飲之水。
通過這兩個故事,我們說無論經過哪種人生的修鍊,由戒一定一慧而得神通,或是由止和定(戒),靜和安(定),慮和得(慧)而得天眼通,天耳通,也沒有什麼稀奇的。在達到終極目標的道路上,它們示現的是不同的現象而已。
其實我們通過觀察一個人的呼吸,多少是可以了解他內心的品性的。連綿不斷的呼吸,均勻沉深的息入息出,是一股純浄的生命能量,這是可以通過修鍊得到的。藉由觀察呼吸的方法,浄化自己的能量,開發心靈的潛能。
我們說儒家是入世的修鍊,籍由連綿不絕的內省、內證、內修、內觀,最後通達最高的福祉,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個福氣是自己修來的。所以我們修鍊易道不迴避有福報,福報大並非壞事,不明白轉福成慧的道理才是可惜,福報和智慧好比兩個等圓的輪子,都是通達真理實相的工具,「福慧雙修」就是指兩方面都要圓滿,兩個輪子都要轉起來。
這個福報不單指錢財,和諧的人際關係,幸福的家庭,知交的朋友,穩定的社會環境,稱心的事業乃至有勢力、有功德都是福報,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飲到健康潔凈的水都是你的福報呵,但這都是憑自己努力修來的。
孔夫子對道的體認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他的象思維特別發達,所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夫子之道好比是一張穿越生死的車票,由形成之中的人性和變化之中的世界之間的「象」的交流互動所決定,他的偉大在於他不斷接受外界的變化,而從不封閉他的心門,所以孔門心法是一個巨大的開放系統,在不斷與宇宙真理的相契合中,孔夫子的道是與時俱進的。
一個人所知道的越多,越容易陷入自我為中心的僵局,孔子卻不斷超越以往的思維方式。他要棄絕的四種習氣反應是:意、必、固、我。《論語》記載:子絕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即不憑空揣測,不說絕對的話,不拘泥固執,不自以為是,這也是「象」思維修鍊的特徵,去除根植在我們心中的固執的習氣是最難的。何況還要糾正和更新自己的觀點呢,那是「學而時習之」的樂趣,那是開放心胸的氣魄。
一次孔子閑居在家,子貢在身邊侍候,子貢見孔子面帶愁容,就告訴了顔回,顔回聽了就彈著琴唱起歌來。孔子問,你為什麼這麼快樂?顔回回答:先生不是說樂天知命就不會愁嗎?孔子說這是我以前對你講過的話呵,你要以我今天對你講的為準。你只知道「樂天知命」沒有愁,卻不知「樂天知命」會有更大的憂慮呵。注重個人身心的修養,不論是外在窮困還是顯達的境遇,懂得生死存亡,世事變遷並不以自己的意志力為轉移,內心不受外界條件的困擾,這是我以前對你講的,這還只是現象上的。
樂天知命」的精神實質,所知所樂的並不是古人所知所樂的,——沒有所知,沒有所樂,才是真正的知,真正的樂,所以也就無所不知,無所不樂,無所不憂,無所不為。《詩經》禮樂何必要捨棄呢?又改革它做什麼?
顔回聽了,畢恭畢敬地向孔子施禮,說道:謝謝先生的教誨,我今天才算全面領會了「樂天知命」的精神實質。
子貢聽了,茫然不解,七天七夜不得飯食。顔迴向他解釋之後,他才又重返孔子門下,繼續學習詩書禮樂,一直到老,勤奮不息。
無憂之樂今天,人類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二十五個世紀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孔夫子在五十歲以前,一直是循著一條模模糊糊的道在前進,甚至他教導顏回也是讓他在一種大的氣象中去追尋道的蹤跡。《易經》作為研究「天道」和「人道」的哲學書籍,孔子直到晚年才開始接觸,而在沒有弄懂《易經》之前,他甚至連「天道」也不肯談。
夫子之道真正形成道統是他五十歲讀了《易經》,作了易傳之後,標誌著儒家形而上學體系的建立。這裡就有一個問題,伏羲易是伏羲氏感悟的古易,文王易是周文王感悟的文王易,孔子作的易傳是孔夫子感悟的孔子易,這雖是一脈相傳卻又各個不同的,所謂「和而不同」,不同的是變異的時間、空間所呈現的象的時代意義不同,但最終都和於易之大道。
孔夫子絕對是開悟見性之人,在他那個時代,各種道統都沒有建立起來,不象現在各類教法流行,道的次第圓滿,我們還不願意去學,而孔夫子是孑然一人,以獨立的人格,果敢的去實踐什麼是真正的道,最終建立了易道上面。易傳上講,乾坤變化,各正性命。乾道指天道,按照自強不息的規律去變化,這是儒家的義理,各正性命就是各定性命,正者定也,儒家正心的功夫也就是定心的功夫。那麼孔夫子緣何能夠體認易道之象呢?這就不得不讚歎他五十歲之前一直在勤奮的實踐「易道觀象」的思維——透過現象看本質,這是一種高度右腦的意象思維。
孔夫子不但在整理《周易繫辭下傳》時介紹了這個法門,而且還繼承與發揚了伏羲氏「仰觀俯察」的易道觀象法。據《論語為政》記載:「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sōu,隱匿)哉,人焉廋哉!」由此可見,孔夫子對於如何觀察和認識事物,是有相當證量的。
夫子講學到陳國,在玄歌台絕糧,而仍有七日玄歌不絕。這玄歌台便在淮陽,那陳國也就是後來陳洲所在。據說當地人從土裡挖出來一個人的頭蓋骨,奇怪的是這個頭蓋骨上還長著兩隻角,知道孔子在陳國講學便拿來交給孔子辨認。孔子對它行祭拜大禮,道:這可是人文始祖伏羲氏的頭骨呵!原來傳說中的中華民族的創世英雄就是頭上長著龍角的人物,這也是為什麼中華民族叫做龍的傳人的緣故。這是給夫子和從古籍中記載而知的伏羲氏扯上了關係,事實上從夫子所作易傳也不難證實孔子當時修身的狀態,同乎伏羲當年依修身而獲得的「天人合一」的層次,故能感「通神明之德」。
「修之身,其德乃真」,夫子的修身內證,為其一貫的道德主張提供了堅實的形而上學依據,親見易中之道,便以易尊道、論道、證道、合道。夫子一生行跡的價值,絕對的自信決非出於氣血之身,而是來源於易為其德提供的至高無上的道之境界。
又據《太平御覽》卷七十九引《屍子》云:「子貢曰:『古者黃帝四面,信乎?』孔子曰:『黃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謀而親,不約而成,大有成功,此謂之四面也。」』上述孔子的回答是典型的意象思維。形思維會怎麼理解呢?如果你不願意相信黃帝是長了四張面孔的怪物,那麼這個故事就以神話傳說處理好了,現在不是把古代許多用邏輯思維解決不了的故事都以神話傳說論之么。孔子認為黃帝有賢能,挑選四位和自己差不多的大臣,使之治於四方,而不是長了四張面孔。這個「黃帝四面」很有意思,你想呵,五行之中四方均有使臣,而以黃帝為中央(黃色屬土,土居中央).居中而統,當然是四面而治了。
《呂氏春秋》上有「夔一足」的記載。遠古時候,堯帝和舜帝的樂官,名叫夔。而古時候就有傳說,這位樂官只有一條腿,叫夔一足。魯國國君向孔子請教,夔一足的事是否真實。孔子說,古時舜帝為了用音樂作為輔助,使天下平安,於是讓夔當官,主持這方面事,而夔就制定了樂律,做得非常出色,於是舜帝說,有夔這樣的能人,一個也就足以辦成事了。有意思的是據《禮記中庸》載:「仲尼祖述(唐)堯(虞)舜,憲章文(王)武(王)」,夫子很少談及堯舜以前的事情,就是因為沒有真實可靠的史實作為基礎,而夫子對「夔一足」的解釋又是針對國君所言,豈能講荒誕的東西?他依然是那麼平實,他老人家可沒有講,我是「觀」出來的呵。
《論語述而》說:「子不語怪、力、亂、神」,可他真真實實具足相當的智慧,而不只是知識淵博,所以孔子出生的時候就有麟吐玉書的祥瑞之相。《論語先進》:「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這一段文字是孔夫子最高的智慧,也是孔夫子所蒙受的最大的「冤假錯案」,不過他老人家敢這麼說也就做好了蒙難的準備。依文解字三世冤呵,讀文字若不能依文入觀,那是死在名相下面了。譬如兩個人在山腰處謀面了,你知道同行人是一同從山下上來的,還是從山上下來的?反正我們自己是凡夫俗子,所以孔聖人說了,某人呵,你要上那個山呵,應該走右邊的路,右邊的路適合你呀。於是你逢人就講,哎呀,他教我走右邊的路,因為他不知道別的路了。其實不知道還有別的路的人是你自己,因為你就是這類根器嘛,而聖人是上了山頂又下來帶路的,當然是隨類點化,因材施教了。
所以世人都讚歎孔子,無論是他的學生也好,或是社會人士也好,都說他德配天地、道貫古今,諸子百家,無所不通,博學多能,有教無類。
孔子所教就譬如小學生剛剛入門,所研究的都是較容易懂的道理,偏重於倫理道德,做個社會上的善人。那麼以後就升到中學,老子所教的道理就譬如中學的課程,偏重於生理修鍊,崇尚自然。中學讀完了,就要讀大學,那麼釋子所教的課程就相當大學的課程,偏重於心理覺悟,通達宇宙實相。這麼打比方是說儒、釋、道三家實際上是三而一,一而三的。中國人是易經的民族,那個涵三而為一的核心思維就是易道,好比是用易的一根
絲線將儒家正心的修養,道家靜心的修鍊和禪宗明心的修行貫穿起來。
我們一生的先生中,哪一個最難忘呢?中學和大學都有人教了,而小學生最多最稚嫩,如果我們一開始就能遇到一位有智慧的老師,他的證量與中學和大學的校長平齊,卻志願來當小學的校長,為我們的日後打下基礎,不正是我們的福氣是什麼?所以人生當中一開始就得一位好的先生教導,不僅一天比一天增長智慧,最後還決定能到達終極的目標,這位偉大的立下了齊天功績的萬世師表,後人因此稱他為「至聖先師」。「與天地參」,即是人們對孔夫子的讚詞,意為孔夫子功德無量,像天地那樣正而無私,是道在人間的化身。
推薦閱讀:
※儒教《易經》修鍊法淺說
※男人魅力修鍊
※韓若解:《幸福女人的秘笈:女人的幸福修鍊》
※《回首廿載氣功路》 第八章
※女子如何修鍊成「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