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與生活座談會文字版 定弘法師主講 (第一八九集)
06-06
2012/9/2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52-213-0189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大家請坐。我們一起來舉行「修行與生活座談會」,歡迎大家的到來。我們來看現場同修的提問。 問:弟子是在家居士,因為目前修學路上卡住了,痛不欲生,愚痴的末學跪求師父慈悲點化。慚愧弟子前些日子聽了《太上感應篇》。現在主要是想要問,孩子四歲多了,是否可以帶著孩子到道場學習《弟子規》、傳統文化教育?於是末學回到家裡就和孩子的爺爺奶奶商量此事,丈夫同意末學帶著孩子去學習,可是公婆沒有文化,極力反對帶著孩子出去學習,並且說,如果末學要帶孩子去學習的話,就逼著我,讓末學和丈夫辦離婚手續。婆婆說,如果末學出去學佛念佛都不反對,讓我放心出去學習,孩子他們自己帶,不用我操心,就是不能把孩子帶出去學習《弟子規》。他們對末學說了很多不堪入耳的羞辱的話,末學也沒有吱聲,只是沉默。末學並沒有說要不經過他們同意帶孩子出去學習,只是告訴他們說,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孩子從小要是有這麼好的機緣,可以把儒釋道三個根紮好,來繼承五千年的傳統、續佛慧命等等,這些道理講給公公婆婆聽。這幾天末學與丈夫商議的結果,就是丈夫同意我帶著孩子去學習,公婆由他來應付,讓我和孩子先去再說。這個問題是,末學擔心這是不是在造業,是不是不如法?這樣做會不會因此失去了孝而墮地獄? 答:這個問題,也許現在很多學佛家庭都出現這樣的問題。學佛,尤其是培養孩子學習傳統文化,這是好事,但是一定要隨緣,不可以硬來,導致家裡發生不和諧,一定要用善巧,要用智慧,總要希望能夠令家人都生歡喜心。當然,「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如果我們學佛,我們要送孩子去學習傳統文化,遭到家人強烈的障礙,那實際上自己平時功夫沒做足,關係大概還處得不是那麼好,所以在你要下個決定做好事的時候,對方就會有障礙。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自己要努力改進自己。對家裡人要包容,要以和為貴,要學會恆順眾生。關係處好了,那麼你說點軟話,這種情況其實很容易解決。如果是硬來,會加深矛盾對立,這個不好。 問:下面問的是,末學愚鈍,不敢輕易這樣走下去,要是這樣是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末學可不敢做。末學在家一天拜佛三千拜,只是沒有堅持每天拜,一心聽師父上人講《凈土大經科註》、念佛,只求早日阿彌陀佛來接引弟子回家。末學跪求您有空的時候,可以給末學指點,指條道路。 答:念佛往生最重要的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您很勇猛、很精進,這很難得,但是那個心要發得純正,沒有偏邪。念佛能不能往生,跟你每天做多少功課不是成正比例的,不是說你功課做得愈多就愈有把握往生,不是那樣。當然功課做得多,這是有好處。但是往生與否看你是不是真發起菩提心,這菩提心一真發起來,你就不會有這些煩惱。菩提心第一個是真誠心,對一切人都要真誠,能夠包容,能夠尊重,沒有取相分別,沒有情執。這個情執表現在你對喜歡的人就特別的好,你對那個不喜歡的人特別排斥,這些都屬於情執,意味著你有分別、有取相,取親疏之相。這些分別執著要放下,對一切眾生要用一種平等的愛心。對我好的人我固然要愛他,但是愛裡頭沒有情執;對我不好,甚至把我傷害到極點,對這樣的人我們還是要愛他,沒有不平的心,沒有怨恨心。這種平等的愛心發起來,才能與菩提心相應,因為菩提心是清凈的心、平等的心、正覺的心、慈悲的心。如果有好惡、有愛憎就不平等,有情執就不清凈,就不是覺悟的心,情執就不是慈悲,慈悲是不分別的愛心。所以我們要在這個用心上去體會。 求生西方有沒有把握,關鍵是看你的心,不是在你拜佛和念佛的數量。當然你能勇猛精進,這是很可貴的,我很隨喜、很讚嘆,也很鼓勵你,要努力下去。但最重要的,你那個心要發得正。這個功夫在平常也要練,在待人處事接物當中就要練你那種平等心、慈悲心,練習放下好惡、分別、取捨、愛憎。這些心真的要放下,放下了,你往生的把握就有了。放下的人一定會隨緣,絕不勉強,一切事都有它的因緣果報,該什麼時候成熟就什麼時候成熟。而我們心不去計較得失、成敗、遲緩還是快速,這些統統都不計較,也不思量,心裡只有一句阿彌陀佛,只有一個念頭希望早點往生西方,親近阿彌陀佛,這就是真實的菩提心,所以這個要慢慢體會。你能這麼修,實際上你帶著孩子,孩子也受你的薰陶,自然就能把他帶好了。這就是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最重視的是母教。如果母親自己都不教,想要去找個好老師,能不能找到?是未知數,看孩子的福報。福報大那遇到,如果是沒有這個福報,沒這個因緣,遇不到,豈不是就糟蹋了?與其說在外面去求,不如去求自己,自己要做孩子的好老師,重身教,你要做個好榜樣,孩子就是學父母的,父母是他的第一教師。 問:我們再看下面的問題。《無量壽經》說往生後有宿命通和他心智通,好惡都能知道,當然見到惡的果報能策人精進。可《無量壽經》又說,極樂世界連惡的名字也沒有,這點想不通,怎麼解釋? 答:在極樂世界的阿惟越致菩薩,他們對於十方世界的一切因果事相是非常清楚。宿命通,知道人過去生中造了什麼因,現在得什麼果,清清楚楚。雖然清楚,但是他絕對不會把這些善惡因果掛在心頭,去計度、思量,不會的,他心裡只有阿彌陀佛。這就是極樂世界裡連惡的名字也沒有,它沒有這個概念,看是看得很清楚,知道這是因緣果報。雖然看得清楚,不放在心上,我們要學這個本事。好比是我們遇到某人在造惡,我們很清楚他現在造惡,譬如說他貪財,不擇手段的貪財,一點道義都不講,橫取豪奪,不顧別人的死活。這些造惡造得重,這個罪很重,我們看在眼裡知道,他將來果報一定是地獄,這個因果我們就很清楚。雖然清楚,但是我們不放在心上,我們不會因為他造這個因果會咬牙切齒,氣憤得不得了。將來他墮了地獄,我們也不會說難過得死去活來,睡不著覺,不會。就像看一個路人,你在馬路上走,見到人做什麼行為,你看了,過去就過去了,以後你也不會老記著。極樂世界的菩薩們心地清凈,個個都是這樣,十方世界所有的善惡因果看得很清楚,但是心裡一絲都不掛,心裡就是念佛,所以不僅沒有惡的事,連惡的名字都沒有。你從這裡去體會,心裡真的只有掛阿彌陀佛,你現在就能這麼做,你將來決定往生,你現前就跟阿惟越致菩薩一樣,你就不退轉了。 問:下面一個問題。眾生的自性與佛同,眾生與佛只在一念之迷悟,那麼這一念迷悟的因是否是願的不同? 答:這不是願的不同。一念的迷悟,它的因是什麼?迷的因就是屬於無明,這個所謂迷就是無明。什麼是無明?起心動念。當我們見到境界,我們起心動念,這就是迷。悟的人沒有起心動念,見到什麼境界都是心地清凈、如如不動。見到好人有好報,點點頭,好;見到壞人有惡報,也點點頭,好,心裡阿彌陀佛,凈念相繼,這是覺悟的人。見到跟自己緣分很深的人,他有善惡的因果,你可以去提醒他要注意斷惡修善,他要能接受很好,要不能接受也很好,心裡還是阿彌陀佛。這我們要學習,這就不迷,不迷就是不起心動念。眾生的麻煩就在於,在境界當中他就是起心動念,這已經是個深重的習氣,無始劫來養成的個習慣,你讓他不動念頭不可能,迷得很深。所以要我們怎麼覺悟?佛教我們念阿彌陀佛,當我們第一念動了,馬上要覺照,立刻要轉成阿彌陀佛,這就是轉迷為悟。 問:下面一個問題。他這裡講的很簡單,說拜請直示心性。 答:讓我直示心性是什麼?首先一個,我沒有明心見性,佛已經明心見性,所以他能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這直示心性就是讓你悟入,佛是開示,你要悟入。佛雖然能開示,但是我們不肯悟入,那沒有辦法。所以我們自己要能去悟、要能去入這個境界。我們要是沒有明心見性要怎麼辦?有個好方法,凡夫可以憑這個方法很快的見性,是什麼?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心性,蕅益大師在《阿彌陀經要解》裡講,「舉此體作彌陀名號」,這個體就是心性,整個心性作彌陀的名號。換句話說,彌陀的名號就是心性。所以能念一句阿彌陀佛,這就是入心性,這個功德無量無邊。《文殊般若經》上講,念一佛功德與十方諸佛功德無二。念阿彌陀佛這句名號,這個功德有多大?跟十方諸佛一樣,你能「悉獲諸佛無量功德」。為什麼?因為念這句佛號就是回歸自性,諸佛的功德就是回歸自性,自性裡具足無量功德。所以你要我講直示心性,那我就教你老實念佛,老實念佛就能見性。念阿彌陀佛這個法門,你不用去斷煩惱,不用去消業障,煩惱自然斷,業障自然消,「暗合道妙,巧入無生」,不知不覺你就見了性,就成佛了。所以這是離一切凡夫情見,凡夫不可思議的法門。不僅凡夫不可思議,連菩薩都很難信解,這蕅益大師講的,因為這是諸佛所行的境界。你只要肯信,你肯修,你就能得這個功德。 問:我們再看下面一個問題。末學在念佛的過程中,深感對三寶和凈土法門信心不夠,信和願都不夠強。末學接觸到日常法師講解的《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感覺能增強對三寶的信心和皈依感。想先通過《廣論》樹立起出離心和菩提心,再回頭來專門念佛,讀凈土五經,求往生。請您開示,末學這個方法是否可行? 答:當然每個人根性不一樣,所以方法每個人可以不同。你自己如果感覺到這個方法很適合你,不妨可以試試。實際上講,如果你真有信心,相信凈土法門,你能專修,你成就會更快速,這是大勢至菩薩教導我們的,「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大勢至菩薩就是用一句阿彌陀佛,從初發心到如來地,夠了,這一句佛號足矣。連一句佛號都能夠幫你成佛,那凈土五經還不夠嗎? 我自己跟師父上人學習了二十年,以前也很喜歡廣學多聞,師父老人家過去講的經也不少,基本都聽過,自己也比較愛讀書,也讀得不少。不過我比較值得慶幸的是,自始至終跟一個老師學,這個師承很重要,知見不會亂。所以到現在終於能夠把方向定得下來,心就很安。方向是什麼?一部經、一句佛號干到底,直至往生成佛為止。我就要學大勢至菩薩,他老人家給我做榜樣。他當時也是,你看《楞嚴經》裡頭,大勢至菩薩跟我們講他的修學報告,過去是聽十二如來給他講經,「相繼一劫」,聽經時間很長。我就聽師父老人家講經,也聽得很長,聽了二十年。然後大勢至菩薩真聽懂、聽明白了,「廣學原為深入,專修即是總持」,他就一門深入,「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念阿彌陀佛求生凈土。大勢至菩薩已經成就,他現在是等覺菩薩,在西方極樂世界,協助阿彌陀佛接引法界眾生往生極樂世界。我就以他為榜樣,現在專門只學《無量壽經》,只念阿彌陀佛,我深信我這個方法一定能成就,大勢至菩薩做給我看了。師父上人六十年修學,最後他也是身教言教都給我們這樣的教導,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你看現在,從前年開始,其他經論都不講了,只講《無量壽經》,勇猛精進,八十六歲的老人,每天四個小時講經。我曾經問過他,說您老講經講了這麼多部,講哪一部經、什麼時候講的最成熟?他就告訴我,講《無量壽經》,現在講的最成熟。愈到晚年,境界愈高,他老人家現在也就是行大勢至菩薩的法門,「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部《無量壽經》幫助我們斷疑生信,最好的經典。我們能不能往生,真的如蕅益大師所言,總由信願之有無,你能不能深信、能不能切願求生凈土。 這個信願怎麼才能得到?要明理。對《無量壽經》你真搞明白、搞通了,信願肯定具足。如果不具足,我告訴你,阿彌陀佛不取正覺。我有根據的,他四十八大願講的,你看第十八願講的,「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無量壽經》就是講名號功德。你聞了,聞是真把經聽明白,通達了,自然就是「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迴向,願生我國」,你的信願就具足了。信願怎麼來的?聞我名號來的。你不聽經聞法,不聽《無量壽經》,你怎麼可能聞我名號,怎麼能夠至心信願?而你能聽經的時候,就蒙彌陀第十八大願的加持,你就「至心信樂,願生我國」,最後乃至十念,決定往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除非你現在還造五逆十惡、誹謗正法,那是沒辦法。你現在沒有再造,而至心信願,決定往生。所以這個選擇由你自己來。但是你要問我的意見,那我自己感覺到,我的根性學太多學不來,只能學一部經。我智慧淺薄,學習能力有限,精神,現在說老實話,學多了不夠用,所以我就只學一部經,遵守我們師父上人的教誨。 問:下面一個問題。我的父母在金錢、用餐方面很奢侈,請問我該如何幫他們改掉這個習慣? 答:那就要用身教,你要給他表演節約,身教力量很強。我常常有這樣的經歷,譬如說跟朋友,學佛的也好,沒學佛的也好,有機緣用餐的時候,我吃完飯了,當然飯粒什麼都吃得很乾凈,我往往都是用一點開水把那個碟子和碗都涮一涮,然後把它喝掉。這些朋友們看著我這個舉動,他都很好奇,很少見到有這麼樣的做法,但是他們知道這是節約,一點油渣、一滴菜汁我們都不能浪費。你就這麼做,他一定會被感化。假如他被感動了,他會問你,你為什麼要這麼做?我通常是這麼回答,現在聯合國有統計,世界上正在挨餓的人口有十個億,我今天能夠吃上一頓好的飯菜,能吃得飽,我們應當知足、應當感恩,應該節約糧食,不能夠浪費。人家都已經在餓死的邊緣,我們居然浪費糧食,搞這麼奢侈,於心何安?人家問,你就這麼回答,沒有不感動的。只要你真誠,你確實是這麼做的,不是說只在別人面前這麼做,自己私下裡就不這麼做,那不行。一個人自己吃飯也要這麼節約,要更節約。掉到地上的飯粒把它撿起來吃掉,多餘的食品我們盡量去布施,自己吃不完不要浪費,這都是惜福。諸葛亮「誡子篇」裡面講,「儉以養德」,節儉真的可以保養你的道德,奢侈就讓道德敗壞了。 問:下面一個問題。弟子的父親二00八年因得癌症疼痛難忍,弟子至誠求佛力加持父親三日內往生,父親也求阿彌陀佛接他。第二天,弟子中午休息,夢見西方三聖在弟子面前,覺得應是父親有信息,醒來馬上去看父親,下午就離開了,沒有任何痛苦和呻吟,沒有人搬動他。佛友們二十四小時念佛後,父親全身柔軟,面部慈祥。弟子請法師開示。 答:這是個很好的瑞相,極有可能是已經往生了。所以,阿彌陀佛跟我們的感應道交其實是很密切的,只要我們求他,他真的會來,關鍵是你要用真誠心。你用真誠心,那個感應就很明顯。可貴的是你父親也求往生,所以我說極有可能往生,就從這裡可以判斷。你見到阿彌陀佛,那都是你的感應,也能夠預示父親的往生。 問:下面一個問題。弟子做美容養生行業,管理公司、教育兩個孩子,又經常的外出學習,早晚課經常不能堅持,念佛時間又少。弟子深知此生必去西方,沒有把握不行。要是不管公司,家人和親人反感,說我學佛了不上進,弟子很難選擇如何做。 答:這種問題其實我們也回答了不少。印光大師講,「敦倫盡分,閑邪存誠,信願念佛,求生凈土」。敦倫盡分就是你要把該做的、本分的事情做好,我們心裡不貪,但是該盡的義務不能夠不管。你如果是開公司要養家,那你就不可以隨便把這個事情放下,家人會反感,除非家裡人很同意你,這個可以。如果他們反感,那你最好不要這樣做,還是按照原來你該做什麼工作好好做,只要這個工作是正業,不是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那種。可以在做事的同時修行,凈土法門很方便,可以讓你不離世法證佛法,念阿彌陀佛隨時隨處可以念。你真有往生西方的心,不管你現在是什麼因緣,都擋不住你。當然工作盡量的要節省出時間來聽經聞法,要把求生凈土放在第一位、第一重要,念念不忘這個人生的目標,信願具足,那你就一定能往生。 問:下面一個問題。請問念佛時應怎樣觀想? 答:蕅益大師曾經說過,念佛時可以不用觀想。如果你不知道怎麼觀想,那我勸你就不用觀想,就是持名,阿彌陀佛四字,或者是六字南無阿彌陀佛,一句接一句這麼念。印光大師教我們十念法,從一數到十,你可以用三三四的方法,三句一停頓,再三句一停頓,然後再念四句。這十句念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心裡計得清清楚楚,三個清清楚楚就行了,這就是念佛的要訣。不用觀佛的像,也不用起其他的念頭,想著我要去西方,阿彌陀佛什麼時候來,這些念頭都不要有,就是持名。你專心持名,這裡頭就包含著信願,你的信願化成專註的來持名,這就是徹悟大師講的,「以深信願,持佛名號」,決定往生。 問:下面問。如何如理如法息滅我執? 答:我執在我們凡夫分上表現就是自私自利。怎麼樣放下?要練習少想自己,多為眾生著想。當我們有這個念頭想自己的事情,趕緊念阿彌陀佛,把那些為自己著想的念頭換成阿彌陀佛,這就是修行,這就是練息滅我執。功夫用久了,那個我執念頭就淡化。通過學習經教,明白事實真相,知道事實本來無我,這個所謂的我,是你的妄念產生的。你不知道這個宇宙是念念生滅的相似相續相,它不是實有的,純粹就是你的念頭變現出來的。就像海市蜃樓一樣,它不是真的,完全是虛幻境界,但你把它著實,當成真的,你在裡頭就會生煩惱,就會痛苦。所以要常用佛的教誨來觀察,像《金剛經》上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常常觀「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常常這麼觀想,時間久了,那個我執就很容易放下,這是從看破上下手。 另外,也還要同時在放下這上面用功。從哪裡放起?從放下我的身外物放起。首先要破掉你對身外物的執著,這是破我執第一步。身外的這些錢財、房產等等,統統要放得下,放下是心上放下,事上有和沒有都無所謂,有也好,沒有也好。實在講,沒有比有要好,沒有你就自在了。你有一樣,就要為那一樣東西操心,即使是你真的破了我執,你還得要操心,你必須得要盡你的義務,你有這個義務要照顧這件東西,你總不能夠不要,除非你布施了,那很好,現在在你手上,你就得要照顧它;那沒有,沒有就沒這個念頭了,這不更好嗎?所以釋迦牟尼佛為我們示現出家,他連太子位都不要,家裡的金銀財寶、嬌妻愛兒等等全部放下,過個苦行僧的生活。樹下一宿,日中一食,三衣一缽,他非常快樂,很自在,在這世間游化。自己家在哪兒?四海為家,這個床就是大地,天就是蚊帳,睡在天地之間,所以你看這樣的心情多豁達。如果你有這些財物,心就會繫縛在上面。像《無量壽經》上講的,「有一少一,思欲齊等,適小具有,又憂非常」。有一樣,你就想著有兩樣,再看看別人有好幾樣,你又想著要跟他齊等。稍微有了一點,你又想到無常,很擔心。譬如說你有很多錢,你想著這錢幣貶值怎麼辦?你得想我怎麼投資、怎麼保值,那多麻煩!你有很多房產,那房產你要去打理。 所以我自己現在感覺到我特別自在。為什麼?我一沒有房產,二沒有錢,三也沒有什麼東西,除了書以外,就是這幾件衣服,僧服,快到一無所有的境界了,好,自在!要用的時候它不缺,「命裡有時終須有」。我沒有錢,但也不會餓死,該吃飯的時候飯菜也會來,那是有人來供養。有的人說,你好命,你能跟著老法師,當然會有人供養你。那我勸你,你別擔心,你命裡有時也終須有,你不該餓死的,到該吃飯的時候,就會有人送飯菜給你吃,你不信你試試看,真的是這樣。我自己很有信心,我現在如果不跟老法師在一起,我到香港哪個地區別人都不認識我的,該吃飯的時候,我就在那裡坐在地上,就會有人送飯給我。你說這不是過的乞丐生活嗎?乞丐也不錯,釋迦牟尼佛當年也是乞丐,他是乞士,比丘叫乞士(乞丐,只是他是讀書人,很有學問、很有道德的乞丐),不也得到社會的尊重嗎?所以關鍵要看你自己有沒有道,有道不用在乎身外之物。連孔子都說,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你真正放得下,你心是很自在的,真的是無憂無慮。這是放下一點點而已,就這麼自在,我就體會到了。你要繼續努力放下,我告訴你,愈來愈自在。 身外物放下了,那往自己心裡頭去搜查,把你的這些貪瞋痴慢疑種種煩惱慢慢放下,放下得愈多你愈快樂。師父上人講,「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老人家用六十年證明這點,他得到了最高享受。我現在跟師父學了二十年,當然不敢說得到,但至少淺嘗到一點,那就不得了,這個法味是世間任何味道沒有辦法比的,你能夠樂此不疲,欲罷不能。然後你看看世間人,追求名利、富貴、慾望、享受,到最後只有苦,沒有快樂。所以,可能他們覺得我很可憐,我倒覺得他們挺可憐。到最後看看誰最可憐,看看你死的時候是怎麼個死法?蓋棺論定,誰是最後真正可憐的人。我們一切放下求往生,阿彌陀佛來接引,自在往生。世間人,不肯放下的,即使是他真有福報,這一生處心積慮掙了很多錢,積攢了很多財富,到死的時候還是兩手空空,分文帶不走,「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你好好想一想,想明白了你才肯放下,放下之後,我告訴你,自在馬上得到。為什麼你現在沒有自在?那是因為你現在還沒有放下。放下是心上真放下,事上隨緣,事上該放下就放下,還沒到放下的時候可以保留著,不妨礙,但是心裡絕對沒有任何的貪著。 問:下面問,未滿一周歲的嬰兒,應該如何如理如法為他積福? 答:最好的方法,你自己好好學習,你給他做榜樣,你認真學,就是給他積福。為什麼?因為你是為他來做的,如果你沒有這個嬰兒,那你可能還沒有那麼認真努力。現在你感覺到要有培養孩子的使命,所以你就要積極,要努力。誰讓你這麼積極努力的?是這個嬰兒,所以他有這個福報。但你要真修真干、做好樣子,他就有福報。他的福報表現在哪兒?表現在他能受到良好的教育、養成優良的品德。這個品德、這個根基在三歲之前就奠定了,所以古人講,三歲看八十,七歲看終身。三歲以前的教育是非常重要,而這個教育就是靠身教。他要在這種氛圍裡頭成長,這個氛圍是善的,他就是善人;氛圍要是不善,將來他就變成惡人。 問:下面問,弟子做了一夢,夢中有個冤親債主告訴我,沒那麼容易放過我。我應如何與他解怨? 答:要懺悔,向他懺悔,要精進的修行,每天要聽經、要拜佛、要斷惡修善,努力把三個根紮好。你三個根紮好了,你會有護法神,他們保護你。你在真修真干,佛菩薩都來護念你,冤親債主就無可奈何。如果你不是真修真干,搞假的,沒有那種誠敬的心,自欺欺人,冤親債主在旁邊看到就得笑話,好,你在這裡搞假的,看我怎麼收拾你!所以關鍵是我們自己是不是真干。真乾的人根本不會去擔心,冤親債主我們怎麼對付他?真干就是在感化他,就是解冤釋結。看到你真修真干,他會佩服你,他會來做你的護法。 問:下面,家人有的未聞正法,不信經典,我應如何給他們的本識種個大因緣? 答:這個最重要的是自己做好樣子,做給他們看,他們就落下印象,這就是給他的本識種下大因緣。 問:下面問,因為我執習氣太重,《弟子規》一直未能落實。請問,像我這樣劣根的人,應怎樣來學習、落實《弟子規》? 答:您可以學習胡小林老師,他的習氣原來也是很重,聽了師父上人勸導,他在家裡一心學《弟子規》。你看他從二00七年開始,這幾年那真是真干,對自己的毛病習氣絕對不縱容、不姑息,下狠心痛改前非,這個成就非凡。你想想他原來的那種境界,跟現在比,那是完全一個地、一個天。他能做到,你也一樣能做到,只要你肯真干。 問:下面說,丈夫的媽媽八十五歲,有點老年痴呆,但做人很好。我應如何幫她提起正念念佛? 答:那你就帶著她念阿彌陀佛,手把手的,給她做嘴形,帶著她來念,阿、彌、陀、佛,拉著她的手,跟著她一起念,幫助她建立念佛的習慣。她念佛念成習慣,你就成功。然後你再給她講,要求生凈土,她都能明白,佛號加持的功德不可思議,能夠幫她消業障、斷煩惱、開智慧。 問:下面一個問題。我們是從杭州南山居士林來的,二百人左右,我們都是年紀大、沒有文化,不會念《無量壽經》,只會念《彌陀經》。我們能去西方極樂世界嗎? 答:能!《阿彌陀經》和《無量壽經》是同部經,念哪部都是一樣,因為這兩部經都是勸導你念佛求生凈土,你只要依教奉行,萬修萬人去。如果不能念《無量壽經》,只會念《彌陀經》,我勸你每天念的遍數要多些。因為《無量壽經》的分量比較大,《阿彌陀經》分量比較小,大概念一部《無量壽經》等於念五部《彌陀經》,你按照這個比例。師父老人家現在教導我們,每天的功課要兩部《無量壽經》,這修定功,能開智慧。你要不念《無量壽經》,念《彌陀經》,那我勸你念十部《彌陀經》,一天念十部,這樣也行。 問:下面一個問題。請問,周圍佛友採用讓病人與家人隔離、斷食助念的方法送重病人往生,並且稱,這是將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親自演繹出來。請問法師這樣做是否如法?病人親友認為,病人往生時不能陪在身邊盡孝,引起煩惱,該如何協調關係?帶領佛友助念團的老師,稱其可以看到佛陀來接病人的場景,並透露給病人家屬,這樣做如法嗎? 答:這個問題,怎麼個助念我們要學習,用印光大師的「臨終三大要」這篇文章就最好,一定要如理如法。助念最重要一個,臨終開導。第二個,防止在他旁邊悲哀、痛哭,這會影響他的正念,但是這個要家裡人配合,所以做家裡人的思想工作是個很重要的事情,助念團也需要重視這項工作。如果家裡人反對助念、障礙助念,那就很難,所以家裡人要配合你。是不是要跟家裡人隔離?家裡人要是同意,確實好。師父老人家也提過,因為家裡人難免會有情執,你把他隔離了之後,就沒有這個緣,在他旁邊的都是念佛的人。 至於斷食需不需要?那就要看他本人。他如果願意接受,斷食也是好事,斷食實際上是一種身體自動恢復的方法。在三年前,我跟我爺爺一起住的時候,他有一次患了重病,我們看應該是不行了,所以趕緊開始助念。他自己自動斷食,他就不想吃飯,一天只是喝很少量的水,什麼東西他都不吃。給他吃他就擺擺手,不要,沒有什麼氣力說話,但是他很清楚,他就擺手不要。那就不能勉強他吃,就給他念佛,也勸勉他一起念,他也念得很精進。結果十四天都是基本斷食,只是喝少量的水,每天二十四小時念佛,十四天。結果他沒有往生,反而好了,身體慢慢就恢復健康,沒有吃藥,沒有送醫院,就在家裡念佛念好了。因此這個斷食療法也是個可以嘗試的方法,尤其是對癌症的病人。癌細胞也需要營養補充,你就斷食,不給營養,癌細胞它就餓死了。所以往往斷食,它使一個身體自動修復。但是他自己本人一定要願意這麼做,不能勉強他,勉強他就等於虐待他,這不可以的。要跟他把道理講清楚,他自己願意做,很好。 病人家裡人如果非要跟這個病人在一起,尤其是在他臨終的時候,如果家人不學佛,用世間那一套來對待這個病人,這個對病人傷害就很大。但是他又是家人,關係比你親密,他們說了算,這沒有辦法,只好隨緣。所以你如果是助念團要給人助念,你首先把這個條件要談好,家裡人要聽指揮,不讓見就不能硬見。你要同意,我們就來助念,不同意,那隻好另請高明,把條件先說好。 至於說能看到佛來接引這個問題,我就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看到。如果真看到,那是相當厲害,你能看到佛來,這就不是普通人。這兩種人,一種是他自己修證功夫已經到家,他有天眼通,他能看到。這種人心地很清凈,清凈心裡頭沒有妄念,更沒有要控制佔有的念頭,所以他肯定是非常柔和。另外一種可能是有特殊因緣的,或者是生來就具有這樣的能力,能看到。我也見過,尤其小孩,很小開始他就能看到很多東西,看到佛菩薩、看到鬼神,這種人有特殊因緣,這個能力也是有三寶加持,所以他能看到佛菩薩。除了這兩種人以外,如果說看到佛來接引,這個水分很大。如果是蓄意要欺騙,騙人的恭敬供養,這屬於大妄語,你沒見到,偏說見到了,大妄語。戒經上講,大妄語的果報是阿鼻地獄。所以寧願老老實實,不搞那些好奇的花樣,比那個追求這些神通感應好多了。追求神通感應往往會有很大障礙,你自己攀緣攀來的。老實人障礙就少,沒有那些好奇心,心安住在正法上,安住在念佛上。 問:下面一個問題。請問法師,家人因聽經聞法經常聽到二0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將有大災難,並說自己將念佛求生凈土,不留戀親人、世間的一切。這樣的話對親人的情感形成了傷害。請問,要如何化解家人的煩惱,如何合理向周圍的人解釋年底將要發生的災難? 答:首先一個,年底會不會有災難,我們不知道。有這樣的預言,這不是我們自己講出來的,那是古老的馬雅人就是這樣預言的。現在有些科學家他們也在擔心,這是觀察太陽黑子的運動、銀河系星系的排列,像銀河對齊這種,還有地殼的運動等等,他通過這些科學觀察,他們形成這樣的一個疑慮,會不會有大災難發生。有沒有災難,對一個念佛的人來講,是沒有什麼妨礙的,既然你已經念佛求生凈土,一心要親近阿彌陀佛,那有沒有災難對你有什麼所謂?沒有災難,你也是老實念佛求生凈土;有災難,那更要老實念佛求生凈土。印光大師講,要把一個死字掛在額頭上。我不管年底會不會有災難,我就當它有大災難,用這個來鞭策自己用功,這未嘗不是好事。但是這個我們不能對外宣傳,你一宣傳什麼大災難,你這屬於妖言惑眾,那不可以的。如果有災難,我們一心念佛,可以幫助化解;如果沒有災難,也能夠幫助世間得到和平,得到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這好事情。 所以,如果親人不能接受,我們就不要硬去勸化他們。自己求生凈土這是對的,心上要真放下,放下一切,對親人當然也要放下。但是這是心上放下,不是叫你事上放下,事上你要敦倫盡分。譬如說你是為人子,你要去盡孝;你要是為人父母,你要盡慈愛的義務。這個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你要去落實,不跟家裡人對立,不讓家裡人生煩惱,這很重要。 問:下面問,佛友總想變賣家中房產等物品,用來做財布施,建立彌陀村、弘揚傳統文化等等,引起了家庭的矛盾,該如何化解爭執? 答:這個要化解。如果家裡人都發生矛盾,我們在外面弘揚傳統文化,構建和諧社會,那不可能有真正好結果。為什麼?《大學》裡講,「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脩身為本」。自己身修好了,你才能齊家,家裡人能感化,你才能治國平天下。你現在弘揚傳統文化,是屬於治國平天下的事情,那你自己修身齊家沒做好,怎麼能夠治國平天下? 問:下面問,信仰難道不該是一種很私人的事嗎?弘揚佛法是否應量力而行? 答:信仰當然是每個人私人的事情。你信不信佛,沒有人去強迫你,強迫也強迫不來的。我就是不信,你怎麼強迫我,我都不相信,你就是逼著我口裡承認相信了,心裡也不相信。所以信仰是不能強迫的,讓他自己通過明白道理了,他生起正信。弘揚佛法確實要量力而行,這個力是什麼力?自己的戒定慧的功德力。自己能夠修得好,能夠持戒,能夠有修有學,理應隨緣幫助眾生,就是弘法利生。但是弘法絕對不攀緣,有緣別人請我們去講,可以去講,如果是沒有這個緣分,不自己攀緣。 問:下面問,如何理解魔王波旬所說,末法時期沒有他動不了的道場,並如何堅持走正路、正法永住? 答:魔王波旬曾經在佛在世的時候就發了這個願,要在末法時期破壞釋迦牟尼佛的佛法。釋迦牟尼佛聽到魔王波旬這麼講,就告訴他,佛法不可能被任何力量破壞。結果魔王說,我在你末法時期,派我的魔子魔孫都到你這道場來,甚至穿出家人的衣服,敗壞佛法。這魔王的發願,釋迦牟尼佛聽到流眼淚。所以末法時期魔王很厲害,當道!他看到有正法道場,一定來障礙。因為他好勝心強、嫉妒心強、控制欲很強,不希望人都出三界了,他控制不住,他希望大家都不出去。他能動的只是在外界上,用各種誘惑來引誘你,讓你起心動念,讓你分別執著,讓你生煩惱。但是你道心堅固,而且每天不離經教,魔王波旬也無可奈何,因為有護法神,有韋馱菩薩在,他們不敢動。當然道場一定要低調,不要大規模。印光大師主張,道場一起修學的大眾不要超過二十人。二十人好管理、好維持,而且人與人之間會更真誠,彼此有什麼問題、有什麼習氣毛病可以互相砥礪,幫助我們改過自新。如果搞大道場、搞熱鬧的,最容易招魔王。魔王的法寶是什麼?財色名利,他用這個來誘惑你。所以,如何堅持走正路、正法,那你就要天天聽經聞法,有高度的警覺心,你才能夠防魔。 問:下面一個問題。請問為何弟子拜佛不如繞佛心更清凈,是不是弟子拜佛的方法有問題? 答:可以去檢查一下自己拜佛姿勢是不是正確。另外,拜佛的時候你如果是心不清凈、妄念多,你可以也心裡念十念法,用十念法對治我們的妄想,讓我們的心更清凈。但是拜佛的時候不要念出聲,心裡默念,數十句,拜下去再起來,剛好十句,這樣拜佛就會比較容易得清凈心。 問:弟子感覺拜佛時聽經,不如坐著靜下來聽經效果好,是這樣嗎?還是因為弟子拜佛的功夫不夠? 答:每個人不一樣,而且每個人也不一定天天一樣,所以你要調節。假如你能坐下來聽效果很好、沒有妄念,那你可以選擇坐下來聽。拜佛的時候聽經,這是什麼?對治自己的一個大煩惱,昏沉。聽經容易昏沉的時候,你起來拜佛,拜上十幾拜,昏沉、睡意都沒有了,這是一種修學輔助的方法,很好。 問:下面一個問題。為什麼阿彌陀佛不發願使眾生沒有一念不覺? 答:阿彌陀佛已經發願了,願文上有,希望來生到極樂世界的任何的眾生,都能夠樂如「漏盡比丘」,漏盡就是一切煩惱都滅盡,這樣的比丘一定是心裡清凈、一念不生。而且阿彌陀佛這個願,能夠形成這一句彌陀名號,讓我們在念佛的時候能夠一念不生。 問:我們再看下面的一個提問。在假期的時候,小孩每天讀三遍《無量壽經》和拜佛一千。可是隨著年齡增長,小孩功課愈來愈重,請問師父怎樣才能讓小孩繼續學佛? 答:這個功課重也是個很麻煩的事情,現在的孩子真是挺辛苦的,到學校上課功課那麼多,很累,還未必能學到真的學問,真是挺可憐憫的。如果是他功課實在太重,你可以適當減少他學佛的功課,沒有辦法,除非你能夠犧牲他學校的功課,讓他來多拜佛。兩者哪個更重要?就看你期望孩子將來做什麼。拜佛、讀經、修定,可以幫助他開悟,可能他沒有世間的這些學歷,但是他能開悟。像六祖惠能大師一樣,他沒有學歷,沒讀過書,開悟了。如果反過來,你讓他還是先保住學校功課,將來他能夠有這樣學歷,有這樣的知識,能拿到文憑,但是可能開悟不了。所以,還要你自己做父母的去選擇。當然也要看孩子的根性,孩子能不能接受這樣修行的功課。有的孩子實在不行,你勉強他,他會很苦惱,他反而逆反,這樣不好。你要細緻觀察孩子,他只要能修進去,每天讀三部《無量壽經》、一千拜,這很難得的!他如果很喜歡這麼做,這是大根性的人物,宿世善根深厚。可能過去都是高僧大德,他才能這樣來做,要不然他很難堅持。那你就好好培養他,希望能夠為佛門培養一位祖師大德。 問:下面一個問題。佛的法運是一萬二千年,有沒有辦法能讓法運延長? 答:按理上講是可以。為什麼?一切法由心想生,眾生心善,法運就能延長,如果心地不善,法運就縮短,所以這個長短看眾生的心。理上說是可以改,事上是很不容易。眾生這麼多,都能夠齊心合力一起斷惡修善嗎?那太不容易了。眾生都是業力所牽引,自己身不由己,不能做主。一個兩個眾生覺悟了,其他眾生沒覺悟,那法運也不能延長。為什麼?因為法運是看眾生的福報,眾生不肯斷惡修善,不肯回頭,那就沒有辦法增加福報,所以還是只能按原定計畫走。但是對我們自己來講,我們現在遇到凈土法門,遇到《無量壽經》最善本,我們就要努力,在這個末法時期我們要成就,否則,這個法運對我們沒有什麼意義?我們要趁著現在能聞到佛法的機會,往生凈土,真正要興旺佛法,真的要乘願再來。 問:下面一個問題。請問弟子總是覺得頭腦裡面有東西堵塞,有的時候非常不好使,這是怎麼回事? 答:這個大概是我們念頭太多,這個念頭就會堵塞我們智慧的通道。我們想要生智慧,必須要把念頭放下,至少要減少,念頭少心就清凈,心清凈智慧就生。所以我們怎麼辦?要練習放下妄念,盡量不要去想,要多學習少妄想,多聽經多念佛,不要去尋思事情。一般凡夫很難,總要去擔憂,明天我吃飯問題怎麼解決?我將來要怎麼辦,歸宿到哪裡?難免會考慮這些問題。這些問題很傷害清凈心,就不要去想,練自己,咬著牙。你要深信因果,明天該吃飯的時候就會有飯吃,「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真到沒飯吃那天,你打妄想也沒用,妄想也不能變出飯來吃,不如老實念佛求生凈土。 問:下面一個問題。我們是大陸浙江溫州國安寺念佛堂居士,寺內有一位老居士長年在寺裡幫助做事。這次騎摩托車不幸車禍,住在溫州一個醫院監護室救治。有人說是寺內做佛七的沒有做蒙山,其實佛七期間每天晚課都有做小蒙山。懇請法師提示,這和佛七做不做蒙山有關係嗎?祈求佛力加持,這位居士能轉危為安。 答:對。每個人他有他的業報,我們說他如果真的遇到不幸,這是他的一個坎,那坎就屬於業報。不一定是說眾生來搗亂,也不一定,可能他命裡就有這麼一個坎。化解這種災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斷惡修善、一心念佛,這真能把命運轉變過來。念佛的功德是最殊勝的,世間沒有任何的善事功德比念佛功德更大。所以你要是能發願念佛,以求生凈土的信願來念阿彌陀佛,那個功德是不可思議,自然能夠幫助自己、幫助別人轉危為安。 問:下面這個問題是,助念團已給亡者念了佛,火化前晚上放蒙山,立往生者的牌位,可以嗎? 答:這個可以。 問:下面問,有人遇到重大問題,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求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是否比念佛好? 答:你不要去分別,不要去執著,觀世音菩薩跟阿彌陀佛是一不是二,只是他們這個願的取向稍有不同。觀世音菩薩願重在尋聲救苦,眾生有急難恐怖的時候,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就能得到解脫。阿彌陀佛的願取向是接引眾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永脫苦海,不是救你一時的急難,是你永遠的災難都消除,所以這個取願不一樣。但是真的遇到重大問題,求觀世音菩薩是很靈驗,求阿彌陀佛也很靈驗,所以你念觀音也行,念阿彌陀佛也行,看你習慣念哪個。念習慣了,這個習慣之後的功德會比較大,為什麼?你念習慣了心容易清凈,容易有感應。但是如果你分別執著,我是念觀世音菩薩好、還是念阿彌陀佛好?你在那裡計度、比較、思惟,把你清凈心給破壞了,就沒什麼效果。 問:下面一個問題。兩年前,助念團為我母親往生助念時,有位同修看見她站在較大的大紅綠心的蓮花上走了,但有的人為什麼看不見這個境界?有人說我母親不會去極樂世界,如果去極樂世界會有奇香,他們對助念團助念不相信,敬請開示。另外有人還看見我亡故已幾年的兩個哥哥和一個嫂子坐在較小的黃蓮花上走了,他們能否到極樂國去?到如今我都沒有夢見我的母親和哥哥,是怎麼回事? 答:有的同修說看到這些境界,那是真的看到,還是自己有錯覺,還是自己因為有那個念頭產生這樣的一種相?有的是真的,有的是假的。如果說是真的這樣的境界,這同修看到你母親已經站在蓮花上,確定無疑,這個境界是真實的話,那麼這就可以判斷肯定在極樂世界。但是我勸你現在不要去尋思,你的母親在極樂世界還是在哪裡,這尋思、想這個問題本身是種妄想。把它放下,拿這個時間多念阿彌陀佛,讓你母親真得利益,如果沒往生,希望她能往生;如果已經往生,希望她能蓮增上品。 問:下面問,有較多的人說,吃長素的居士往生後,若下代沒有人接下去吃全素是不利的,這種說法是對嗎? 答:如果不能吃長素,這個本身當然是不利,吃長素有利。但是跟這前面聯繫在一起,說上一代的人吃素往生了,下一代必須得吃素,這個我還沒找到經典依據。從理上講,下一代如果接下去吃素,這是好事,我們應該提倡、鼓勵別人吃素總是好。但是就不可以說是經典上有,你只是做為一個鼓勵的話,勸人吃素,這個是好的。 問:下面一個問題。親屬上輩往生後,念《地藏經》和念佛名號,哪個功德殊勝? 答:這個念經和念佛哪個功德殊勝,不是在那個經或者佛號,是在你的心,功德從你的心生。如果你的心清凈,功德就大;如果心裡打妄想,邊念經或者邊念佛邊打妄想,哪有什麼功德?所以功德是你的清凈心。 問:下面問,睡覺時念佛,右側卧姿勢最好,左側卧是否可以? 答:右側卧叫吉祥卧,這個對睡眠真的有好處,這是佛當年的教導,必有他的原因。我自己也有這樣的體會,凡是右側卧、吉祥卧的這樣的睡眠,我覺得睡得很安穩,作夢都很少。大概是我們的心臟偏左邊,如果左側卧容易壓迫心臟,那就容易做很多不好的夢,右側卧就沒這個問題。但是應該還有很多其他的原因,釋迦牟尼佛這樣提倡,我們最好依教奉行。 問:下面問,弟子念佛時僅有很微細的細念時,感到一處很殊勝的地方,應該就是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因為念念阿彌陀佛,至此對佛號很有信心,知道念念純佛號就能往生。請問這樣理解對不對?曾聽一個法師說,這不一定對,弟子疑惑。當時功夫還不是很好,對那個很殊勝的地方沒有更多的體驗。請您老人家開示,弟子只相信您的答案。 答:這是不是給老法師的一個問題?在念佛時不管看到什麼境界,最好的方法,不要放在心上,那就是好境界。當年慧遠大師,在生前三次見到極樂世界,他說都不說,到最後臨終的時候,又見到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才跟大家講,這個境界我已經見了三次,現在要往生了。這就是定力。你不放在心上,這就增長定力,是好境界。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今天有講得不妥之處,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浮生千變,你終是我不變的修行
※追求打坐持久而不得,是否應該放棄專攻持久而應該轉而提升專註程度與練習重現勝境?
※修行就是轉念
※地藏法門:修行要成長你的靈性生命,而不是增加你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