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刺入門 二
針刺方法
選擇針具
毫針
針尖:針的尖端鋒銳部分,又稱針芒。
針身:針尖與針柄之間的主體部分。又稱針體。
針根:針身與針柄連接的部分。
針柄:針體與針根之後的執針著力的部分,多用金屬絲纏繞
針尾:針柄的末端,是針柄的繞金屬絲之尾端,成圓圈形。
毫針的質量與規格
我國使用的毫針,由優質的不鏽鋼製成。要求針身挺直,具有良好的韌性,不應有傷痕、曲痕、或麻點,光潔度高,硬度適中,針尖圓整不偏,針柄牢固不鬆動。
毫針的規格,是以針身的直徑和針身的長度而區分。臨床一般以25mm-75mm(1-3寸)的長度和0.32-0.38mm粗細者(28-30號),最為常用。短毫針多用於耳針及淺刺,中、長針多用於肌肉豐厚部位的腧穴以深刺。
體位
體位很重要。可以根據選穴不同而取仰卧、側卧、俯卧和仰靠等體位,姿勢要正,切不可取站位。總以患者舒適而能持久,醫者便於準確施術為原則。 體位 1.仰卧位 適宜於取前身部(頭面、頸部、胸腹、四肢前面)的腧穴。 2.側卧位 適宜於取側身部(側頭、脅肋、側腰、臀部、四肢側面)的腧穴。 3.俯卧位 適宜於取後身部(頭頸、背、腰、臀、下肢背側)的腧穴。 4.仰靠坐位 適宜於取頭面、頸、胸、四肢的部分腧穴。 5.側伏坐位 適宜於取側頭、面頰、耳、頸側、上肢的部分腧穴。 6.俯伏坐位 適宜於取頭頂、後頭、項、肩、背、上肢的部分腧穴。
消毒
針具最好用高壓鍋或煮沸消毒,亦可用75%的酒精消毒。用於某些傳染病患者的針具,應一次性使用。術者手指要乾淨,並用酒精棉球擦洗。施針穴位應用碘酒和酒精消毒。
進針方法常用的進針方法分為單手進針法、雙手進針法、針管進針法。雙手進針法包括以下4種:
一、指切進針法 左手拇指甲切掐穴位,右手持針,將針緊靠左手指甲面刺入穴位。適用於短針進針。
二、夾持進針法
左手拇、食二指持消毒干棉球夾住針身下端,針尖露出2~3分,並固定在穴位皮膚表面,右手持針柄,雙手配合,左手下壓,右手捻轉,將針刺入穴位。適用於長針進針。
三、舒張進針法 左手拇、食二指將穴位皮膚向兩側撐開,使之繃緊,右手持針,使針從左手拇、食指中間刺入。適用於皮膚鬆弛部位腧穴的進針。
四、提捏進針法
左手拇、食二指將針刺部位的皮膚捏起,右手持針,從捏起部位的上端刺入。適用於皮肉淺薄部位腧穴的進針。
針刺的角度
指進針時針身與皮膚表面形成的夾角。一般可分為直刺、斜刺和平刺3種。 1.直刺 直刺是針身與皮膚表面呈90°垂直刺入。適用於肌肉較為豐厚的大部分腧穴,如四肢、腰臀、腹部的穴位。 2.斜刺 斜刺是針身與皮膚表面呈45°左右傾斜刺入。適用於肌肉淺薄處或內有重要臟器處的腧穴,如胸、背部穴位;或為避開血管、骨骼、瘢痕部位而採用此法;或為施行行氣手法而採用此法。 3.平刺 平刺是針身與皮膚表面呈l5°左右橫向刺入,又稱橫刺、沿皮刺。適用於皮薄肉少處的腧穴,如頭部穴位。
行針手法
行針的基本手法,主要有提插法和捻轉法兩種。 1.提插法 是將針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後,施以上提下插動作的操作方法。 2.捻轉法 是將針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後,施以向前向後交替旋轉捻動動作的操作方法。
得氣
一、得氣的概念 得氣,又稱「針感」,是指毫針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後,施以提插或捻轉等行針手法,使針刺部位獲得的經氣感應。經氣感應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患者感覺到針刺部位有酸、麻、脹、重等感覺,有時還會出現熱、涼、癢、痛、抽搐、蟻行等感應,這些感應有時還可沿一定的方向和部位傳導、擴散。二是醫者能體會到針下沉、緊、澀、滯,或針體顫動等感應。正如《標幽賦》所說:」輕滑慢而未來,沉緊澀而已至……氣之至也,如魚吞鉤餌之浮沉;氣未至也,如閑處幽堂之深邃。」
二、得氣的臨床意義 得氣與否及氣至的速遲,不僅關係到針刺的療效,而且可以藉此推斷正氣的盛衰、疾病的預後及轉歸。《靈樞·九針十二原》說:「為刺之要,氣至而有效。」《金針賦》指出:「氣速效速,氣遲效遲。」一般而言,得氣迅速,療效較好;得氣緩慢,療效較差;不得氣者,難於取效。
針刺補瀉 常用的單式補瀉手法包括:一、捻轉補瀉 針下得氣後,捻轉角度小、用力輕、頻率慢、操作時間短,結合拇指向前、食指向後(左轉用力為主)者為補法;捻轉角度大、用力重、頻率快、操作時間長,結合拇指向後、食指向前(右轉用力為主)者為瀉法。
二、提插補瀉 針下得氣後,先淺後深,重插輕提,提插幅度小,頻率慢,操作時間短,以下插用力為主者為補法;先深後淺,輕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頻率快,操作時間長,以上提用力為主者為瀉法。
三、疾徐補瀉
進針時徐徐刺入,少捻轉,疾速出針者為補法。進針時疾速刺入,多捻轉,徐徐出針者為瀉法。
四、迎隨補瀉
進針時針尖隨著經脈循行去的方向刺入為補法。針尖迎著經脈循行來的方向刺入為瀉法。
五、呼吸補瀉
病人呼氣時進針,吸氣時出針為補法。吸氣時進針,呼氣時出針為瀉法。
六、開闔補瀉:
出針後迅速揉按針孔為補法。出針時搖大針孔而不立即揉按為瀉法。
七、平補平瀉:
稱為單式手法,進針得氣後均勻地提插、捻轉後即可出針。
針刺異常情況的表現、處理和預防暈針 表現 患者突然出現精神疲倦,頭暈目眩,面色蒼白,噁心欲吐,多汗,心慌,四肢發冷,脈沉細弱;嚴重者會出現神志昏迷,仆倒在地,唇甲青紫,二便失禁,血壓下降,脈微細欲絕。 處理立即停止針刺,將針全部拔出。讓患者仰卧,頭部放低,注意保暖,飲溫開水或糖水,輕者即可恢復。重者在上述處理基礎上,指掐或針刺水溝、素髎、內關、合谷、太沖、足三里、湧泉等穴,即可恢復。仍不省人事,呼吸細微,脈細弱者,應及時採用西醫急救措施。 預防 對初次接受針灸治療、精神緊張者,應先做好解釋工作,消除顧慮;選穴宜少,手法宣輕;體位要舒適,盡量採用卧位;對飢餓、疲勞者,待其進食、體力恢復後再行針刺。醫者在針刺過程中要精神專一,密切觀察患者的情況。
針刺注意事項一、頸項部、眼區、胸背等部位的針刺注意事項 針刺眼區穴和項部的風府、啞門等穴以及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不宜大幅度提插、捻轉和長時間留針。對胸、脅、腰、背臟腑所居之處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肝脾腫大、肺氣腫患者更應注意。對尿瀦留等患者在針刺小腹部腧穴時,應掌握適當的針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以免誤傷膀胱等器官。小兒囟門未合時,頭頂部腧穴不宜針刺。二、妊娠婦女針刺時的注意事項 婦女懷孕3個月以內者,不宜針刺小腹部的腧穴。若懷孕3個月以上者,腹部、腰骶部腧穴皆不宜針刺。至於合谷、三陰交、崑崙、至陰等在懷孕期應予禁刺。
針灸治療原則
一、補虛與瀉實
補虛—扶助正氣 瀉實—疏瀉病邪
選用補益作用穴位選用疏瀉作用穴位
選用補益作用針刺手法 選用疏瀉作用針刺手法
二、清熱與溫寒 「熱則疾之,寒則留之」
三、治標與治本急則治標,緩則治本,標本兼治
四、三因制宜 時 地 人
針灸的治療作用
調和氣血 平衡陰陽 疏通經絡 扶正袪邪
針灸處方
選穴原則近部取穴; 遠部取穴; 辯證取穴
配穴方法本經配穴;表裡經配穴;同名經配穴
上下配穴; 左右配穴; 前後配穴;
六總穴
面口合谷收 頭項尋列缺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心胸取內關 小腹三陰謀
合谷穴 原穴【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簡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間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當拇指尖下是穴。拇、食指合攏,在肌肉的最高處即是。
【功效】鎮靜止痛,通經活經,清熱解表。
【主治】頭痛、目赤腫痛、牙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聾等頭面五官諸疾;發熱惡寒等外感病證,熱病無汗或多汗;經閉、滯產等婦產科病證。【刺法】直刺0.5~1.0寸或深刺2.0~3.0寸,艾炷灸或溫針灸5~9壯,艾條灸10~20分鐘。
孕婦禁針
列缺穴絡穴、八脈交會穴(沖脈脈)
【定位】在前臂橈側緣,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當肱橈肌與拇長展肌腱之間。或者以左右兩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押在另一手的橈骨莖突上,當食指尖到達之凹陷處取穴。或立掌或側掌,把指向外上方翹起,先取兩筋之間的陽溪穴,在陽溪穴上1.5寸的橈骨莖突中部有一凹陷即此穴。
【功效】宣肺解表,通經活絡,通調任脈
【主治】傷風,頭痛,項強,咳嗽,氣喘,咽喉腫痛,口眼歪斜,牙痛。
【刺法】向上斜刺0.3~0.5寸。
足三里穴 合穴;胃下合穴 【定位】犢鼻穴下3寸,脛骨前嵴外1橫指處,犢鼻與解溪連線上。 【功效】生髮胃氣、燥化脾濕。
【主治】胃痛、嘔吐、噎膈、腹脹、泄瀉、便秘、痢疾等胃腸病證;下肢痿痹證;癲狂等心神病;乳癰、腸癰等外科疾患;虛勞諸證,為強壯保健要穴。
【針法】
1 直刺法:稍偏向脛骨方法,直刺1—2足三里寸。針刺感覺:有麻電感向足背反射。
2 斜刺法:向下刺法:向下刺入,進針2-3寸。針刺感覺:酸脹感向下擴散到足背,有時向上擴散到膝。
3.灸法:灸5-15壯,溫灸10-30分鐘。
用足三里穴防病健身的方法簡便易行,一是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壓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每穴按壓5-10分鐘,每分鐘按壓15-20次,注意每次按壓要使足三里穴有針刺一樣的酸脹、發熱的感覺。二是可用艾條做艾灸,每周艾灸足三里穴1-2次,每次灸15-20分鐘,艾灸時應讓艾條的溫度稍高一點,使局部皮膚髮紅,艾條緩慢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動,以不燒傷局部皮膚為度。以上兩法只要使用其一,堅持2-3個月,就會使胃腸功能得到改善,使人精神煥發,精力充沛。
、
委中穴 合穴:膀胱下合穴別名:腘中,郄中,血郄。
【定位】腘橫紋中點,當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主治】腰背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證;腹痛、急性吐瀉;小便不利、遺尿;丹毒。按摩療法治療骨折傷痕等後遺症、增強性活力的指壓法等。
【刺法】直刺 l~1.5寸,或用三棱針點刺腘靜脈出血。不宜過快、過強、過深,以免損傷血管和神經。刺血、穴位點壓。
內關穴 絡穴;八脈交會穴(陰維脈)【定位】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功效】寧心安神、理氣止痛。
【主治】心痛、胸悶、心動過速或過緩等心疾;胃痛、嘔吐、呃逆等胃腑病證;中風;失眠、郁證、癲狂癇等神志病證;眩暈症;肘臂攣痛。
【針法】直刺0.5~1寸,針刺感應:捻轉可有向指端放射的觸電感。
可灸,灸量:灸7-8壯,溫灸5-15分鐘。揉按。
三陰交
【定位】內踝上三寸,脛骨內側面後緣。
【主治】腹痛,腸鳴,腹脹,泄瀉,便溏等脾胃虛弱諸證;月經不調,崩漏,帶下,陰挺,經閉,不孕,難產等婦產科病證;遺精,陽痿,遺尿,疝氣,水腫等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失眠、多夢、高血壓、中風;癮疹,神經衰弱,蕁麻疹,神經性皮炎;夏至未必;陰虛諸證。
【針法】直刺1~1.5寸,孕婦禁針。
灸法:艾炷灸或溫針灸3~7壯,艾條灸5~15分鐘,或藥物天灸。強身保健,採用疤痕灸,每年1次,或累計灸百餘壯亦可,溫灸至皮膚溫熱舒適稍風紅暈1隔日一次,每日20次。
三陰交穴,十總穴之一。所謂「婦科三陰交」,顧名思義此穴對於婦症甚有療效,舉凡經期不順,白帶,月經過多,過少,經前症候群,更年期症候群等,皆可治療;又此穴為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交會之處,因此應用廣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調肝補腎。亦有安神之效,可幫助睡眠。
常用針法:
對應針法
標幽賦說:『交經繆刺,左有病而右畔取,瀉絡遠針,頭有病而腳上針』。董師善用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針右,右病針左,絕不在局部針刺,其治病常采對應取穴,效果卓著。
對應取穴法有下列八種:
1、等高對應:即在痛點對側相等部位施針,左側病痛可取右側等高點,右側病痛也可取左側等高點
2、手足順對:將上肢與下肢順向並列,以肘對應膝為中心對應,可有下列對應:即肩對髖、上臂對大腿、肘對膝、下臂對小腿、手對腳。
3、手足逆對:將上肢與下肢呈逆向排列,可有如下對應:即肩與足、上臂與小腿、肘與膝、下臂與大腿、手與髖。
4、手軀順對法:上肢除與下肢有對應關係外,與軀幹亦有對應關係,將上肢自然下垂與軀幹呈順向並列對置,則有如下對應:即上臂與胸(或背)脘,肘與臍 (腰),下臂與下腹(腰骶),手與陰部。
5、手軀逆對法:將上肢與軀幹呈逆向並列,可有下列對應關係:即手(腕)與頭(頸),前臂與胸(背)脘,肘與腰),臂與下腹(或腰骶),肩與陰部。
6、足軀順對法:下肢除與上肢有對應關係外,與軀幹亦有對應關係,將下肢與軀順向並列對置,則有如下對應:即大腿與胸(背)脘,膝與臍(腰),小腿與下 腹(腰骶),足與陰部。
7、足軀逆對法:將下肢與驅干呈逆向排列,可有下列對應關係:即足與頭、踝與頸項、小腿與胸(背)脘、膝與臍(腰)、大腿與下腹(腰骶)。
8、頭骶對應法:除了手與腳及手腳與軀幹的對應外,頭面與尾骶亦形成一種對應。例如臨床以骶部之長強治癲狂之腦病;以頭部之百會療脫肛就是常見的例子。
上述各種取穴,經驗以左取右,以右取左為主,此正合乎對取以平衡,遠取以疏導之作用,療效甚高,常有立竿見影之效。
八字療法(X平衡)
全息針法
六合針法
「戴九履一,左三右七,六四為肩,六八為足。」
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兌七,艮八,離九。
人體結構
九(離)為頭,一(坎)為尾,三(震)為左腰,七(兌)為右腰,二(坤)為右肩,四(巽)為左肩,六(乾)為右足,八(艮)為左足。我們可以把洛書圖看成人體的結構方位,主要用於治療體表和運動系統疾病,為一種簡單快捷的方位取穴法。說明一點,這裡所指的左與右均為醫生觀察病人的方位,下同。
自然界八種現象,乾為天,五行屬金(陽金),坤為地,五行屬土(陰土),震為雷,五行屬木(陽木),巽為風,五行屬木(陰木),艮為山,五行屬土(陽土),兌為澤,五行屬金(陰金),坎為水,五行亦屬水,離為火,五行亦屬火。
臟腑組織對應
乾卦:大腸 頭首 巽卦:膽 股
坎卦:腎 膀胱 耳 離卦:心 小腸 目
艮卦:胃 鼻 手坤卦:脾 腹
震卦:肝 足 兌卦:肺 口
八卦屬性與對應
八卦卦德:乾健也,坤順也,震動也、巽入也,坎陷也,離麗也,艮止也,兌說也。卦德即屬性,說明八卦各自的性質。乾卦表示剛健勇猛;坤卦表示溫和柔順;震卦表示迅捷運動;巽卦表示無孔不入;坎卦表示險陷下塌;離卦表示美麗依附;艮卦表示為止為靜;兌卦表 示口說愉悅等。
乾卦:健。對應督脈、脊椎、腦、髓、頭首、骨、關節、胸部、大腸、右下腹、右下肢、精液、男性生殖器等。
坎卦: 陷。對應三焦、任脈、腦、脊椎骨、背、腰、下腹部、會陰部、性器官、精液、血液、生殖系統、泌尿系統、血液循環系統等。
艮卦:止。對應左下肢、手、手背、手指、腳背、足趾、腓腸肌、脊背、關節、乳房等凸起之處。
震卦:動。對應神經系統、筋脈、左腰、左脅肋、左肩臂、頭髮等。
巽卦:入。對應左脅肋、左肩臂、血管、氣管、食道、腸道、頭髮、神經、肝膽系統、淋巴系統、前額等。
離卦:附。對應心包、中上腹、胸部、頸項部、頭面部等。
坤卦:順。對應任脈、肌肉、四肢、右肩臂、右脅肋、胃、腸等消化系統。
兌卦:悅。對應氣管、支氣管、呼吸系統,右肩臂、右脅肋、口腔、舌、咽喉、頰骨、牙齒、肛門、尿道等。
八卦功效
乾卦:通調督脈、調氣健腦、溫經通陽、通調三焦、強脊壯陽、通陽散瘀、補腎益精、回陽固脫、固腸澀腸等。
坎卦:補腎益精、滋陰降火、引火歸元、調理沖任、清腦聰耳、通竅散瘀、調補肝腎、調和氣血、泌別清濁等。
艮卦:溫補脾胃、清熱化濕、消食導滯、調理腸胃、宣通腑氣、舒肝和胃、理氣止痛;疏通經絡、收斂止汗等。
震卦:舒肝利氣、平肝熄風、調補肝腎、解痙止痛、舒筋利節、強筋通絡、祛風止痛、調和氣血、止驚緩搐等。
巽卦:舒肝理膽、清熱開竅、通經活絡、散風清熱、疏解少陽、活絡止痛;散風袪濕、解痙止痛;通關利竅等。
離卦:清熱抗炎、鎮驚安神、溫經活絡、疏散風寒、安神寧志、通暢心絡;清熱明目,溫經散寒、抗拮過敏等。
坤卦:健脾和胃、通腑導滯、清熱化濕、溫中散寒、調理沖任、理氣化痰、疏調六腑、理氣潤腸、健脾利水等。
兌卦:宣肺解表、止咳平喘、肅降肺氣、清熱利咽、平氣降逆、暢通氣機、涼血止血、利水消腫、通利氣道等
主治疾病乾卦:主治頭腦、脊椎、大腸、結腸疾病,胸部疾病、肺與氣管疾病、骨、關節、右足疾病、便閉壅結、頭項強痛、硬化性疾病、腎氣虧虛、腰脊強痛、坐骨神經痛、中風及中風後遺症等。
坎卦:主治腎與膀胱、泌尿生殖系統疾病,性病、遺精、腎虛、耳鳴聾、糖尿病、血液病、婦科病、免疫、病毒、頭腦、心臟、腰、脊、背、水液、精、氣、骨、髓、齒、發、二陰等疾病。
艮卦:主治脾胃、腸道疾病,痘症、過敏、腫脹凸起炎症、結石、氣血不通、男性生殖器疾病、男女乳房疾病、淋巴、甲狀腺、腫瘤、脫肛、牙齒、鼻、手、背、腰、骨、下肢、關節等症。
震卦:主治肝膽疾病,口苦、口乾、氣、血、水運行失常、脅肋、左腰、左肩臂疾病、精神神經疾病、半身不遂、癲癇、驚嚇症、暴怒氣鬱、各種婦科病、頭痛、眩暈、多動症、腿足疾病。
巽卦:主治肝膽、食道、腸道疾病,風疹、中風、感冒、血管、淋巴管、大小腸、左脅肋、左肩背、坐骨神經痛、胯骨、脛骨、四肢疾病,咳嗽、哮喘、筋脈、神經、抽筋、風濕、皮膚病。
離卦:主治心臟、心包、小腸疾病,心煩失眠、火燙傷、日照病、肥大症、女性乳房疾病、婦科囊腫、各種炎症、熱性病、血液病、胸膈、三焦、眼目、神志、血、脈、唇、面、舌等病症。
坤卦:主治脾胃消化系統病症,泄瀉、痢疾、頭痛眩暈、肌肉四肢、口唇疾病,便秘、腫瘤、浮腫濕重、皮膚病、血管硬化、高血壓、眩暈症、失眠、婦科病、血液病、勞累疲乏、慢性病。
兌卦:主治胸肺氣管疾病、口腔、鼻孔疾病、咳嗽痰喘、胸痞、食欲不振、尿道口、肛門疾病,鼻息肉、痔瘡、性病、遺精、胃潰瘍、低血壓、氣短、貧血、外傷、皮膚病、毛髮等疾病。
通關穴
通利關節、引經導氣,加強經氣向全身病灶部位通條的作用。
乾卦:小海 巽卦:曲池
坎卦:內關 曲澤 離卦:內關穴 曲澤
艮卦:尺澤 坤卦:少海
震卦: 曲池 兌卦:小海
常見病基本處方
頭痛:
1.乾 坎 離 合谷
2.大白 配中白或三叉三
3.靈骨,立可緩和疼痛。
落枕:
1.乾 巽 離 坤
2.重子、重仙。
3.正筋、正宗。
頸椎病:
1.坎 震 離
2.腎關
3.正筋、正宗。
肩關節痛:
1.艮 巽 坤 曲池
2.腎關、(牽引針;三間中渚 後溪)、不能背伸:反後絕穴
3.四花中、中平
肘關節痛:
1.艮 坤 震 曲池
2.外上髁:側三里 側下三里 牽引:靈骨 中白
內上髁:腎關 陰陵泉 後溪
腕關節痛:
1.艮乾 震
2.外側:針側三里,側下三里特效。
內側:四肢穴
腰痛(坐骨神經痛):
1.乾 坎 震 巽
2.靈骨、大白
腎虛:中白腕順一
3.委中點刺出血特效。
膝關節痛:
1.艮 震乾
2.心門、膽穴。
踝扭傷:
1.艮 震
2.小節穴五虎四。
3.委中點刺出血特效。
足跟痛:
1.乾 坎 震
2.靈骨、五虎五。
3.委中點刺出血特效。
痤瘡:頭面:心肺區(足陽明胃區) 後背:委中承山區
制污穴 足三重 駟馬穴 曲池 血海 (上三黃 肝氣鬱結)
大椎穴 沖霄穴 骶椎 尾椎
頭面部問題在骶椎尾椎放血
中風:早期: 放血中指指腹 出血大:委中
急性期:十二經循行順序經穴 (大叉 足三重放血)
後期:健側 靈骨、大白、九里、足三重 手指微絡刺
推薦閱讀:
※玄空風水學入門
※個人家庭理財入門知識
※易經入門知識了解一下
※你不可不知的數組公式-入門篇
※美劇入門貼
TAG: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