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代表性民間舞蹈簡介

2010-11-11 民俗歌舞活動 「繞三靈」「繞三靈」,白語稱「逛桑覽」,漢語也稱「逛桑林」或「繞山林」。「繞三靈」是沿蒼山洱海邊居住的白族獨有的民間綜合性歌舞活動,每年農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栽插前夕,以村為舞隊,以寺廟為中心,彙集到蒼山腳下,沿洱海之濱,狂歡歌舞,參與者成千上萬,場面十分壯觀, 舞隊有首、中、尾三段。首由一手執樹,樹上系一葫蘆,一手執氂牛尾,邊舞邊說唱花柳曲的兩老人引路。中間有吹笛人伴以「霸王鞭」、「八角鼓」、「雙飛燕」等舞。隊尾有吹樹葉者伴以數人手拿草帽或扇子半遮面唱「白族調」的婦女壓陣組成。其基本跳法有:打一條街、腳勾腳、背靠背、心合心、胯合胯等。 其中服飾為男舞者典型,用一丈六尺長的白布纏頭,上蓋有精心綉制的「八角巾」,額上太陽穴處貼有直徑二公分大小的「太陽膏」,佩戴系有小紅絨球裝飾的老式墨鏡,身披數件對襟新衣 (從內向外,逐漸顯露)稱為「三滴水」,下穿用紅黑或藍白色彩拼就用香火烙成無數小孔 (民間稱之為「胡椒眼」)的「陰陽褲」數條,足蹬「沿兜波恩」(白語)即「船形繡鞋」或「花布草鞋」,從頭到腳,色彩浪漫幽默。清《大理縣誌》載,大理咸豐乙卯舉人段位在《繞三靈竹枝詞三首》寫有:「南鄉北去北鄉南,月屆清和廿四三,一樣時妝新結束,來朝相約拜伽藍,金錢鼓子霸王鞭,雙手推敲臂轉旋,最是小姑歌僰調,聲聲唱入有情天」。直實地記錄了當時人們 「繞三靈」的盛況。追根溯源,「繞三靈」的傳說很多,代表性的有洪水狩獵時期的「繞山林」說,有農耕時代求雨祭祀的「逛桑林」之說,有佛教傳入大理地區後的「繞三靈」說,還有接白王之女金姑之傳說等。可稽資料有 (清)《滇中瑣記》載:「大理有繞山林會。每歲季春下浣,男婦全集殆千萬人,十百為群,各有巫覡領之。相傳起於南詔 (唐)數百年不能禁止,蠱惑於巫言,祈子嗣,攘災病」。「三靈」一詞最早見於明代《三靈廟碑記》。從一手執樹,一手操牛尾的表演,依稀可見它的原始歌舞特徵:如甲骨文「一人曳牛尾而舞」的舞字形,和《呂氏春秋》載:「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執樹而舞,象徵古代以樹為社稷。樹上系一葫蘆是古人崇拜葫蘆的遺風。商代樂舞《大蒦》也稱《桑林舞》起於商湯王求雨祭祀,與白族農耕時代求雨祭祀的《逛桑林》很相似。從「繞山林」、「逛桑林」到「繞三靈」的變化,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人類思想文化的發展進程,也反映了白族特有的文化遺產。從「繞山林」的內涵來看,人們藉助歌舞這一形式娛神,以求神靈、本主保佑,風調雨順、人畜平安、求子求孫、消災免難、祈求豐年。娛人,藉此機會,人們盡情酣歌歡舞、談情說愛,從中得到歡樂和愉快,參加者各得其所,因此「繞山靈」在民間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參加者必須連繞三年。「繞山靈」民間風俗歌舞活動,集中體現了白族人民的宗教信仰、神話傳說、審美意識以及歌舞樂。浪漫的服飾襯以風趣詼諧的表演,體現了白族人開朗豁達的性格,見什麼唱什麼的即興發揮,表現了白族人的聰明智慧,人人是演員,個個是觀眾,能歌善舞,處處是舞台,無拘無束。行進的表演體現了「繞」字,村頭、廟宇的雙人舞、三人舞、四人舞突出了技巧。歌舞場面此起彼伏,通宵達旦。「繞三靈」上世紀50年代曾由業餘文藝工作者加工整理後,繞到北京城,1987年由專業文藝工作者加工提煉後,又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首都的舞台上。「繞三靈」民間歌舞活動到今不衰,被譽為是白族人民的」狂歡節」。「霸王鞭舞」(的切桿) 「霸王鞭」,白語稱「的切桿」、「代金尺」。鞭用直徑三公分左右的竹棍兩端對稱地挖四至六個長條形孔,內裝數枚銅錢,長短因地而異。最短者不少於50公分,最長者與舞者肩齊。 「霸王鞭舞」是廣泛流行於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民間舞蹈,是白族節日如「三月街」、「繞三靈」、「田家樂」、「火把節」等活動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於它的起源,民間傳說很多。如:洪水時期的「打獵工具」說,有大理國時百姓奔喪用的「杵喪棒」演變說,有楚漢相爭時的「項羽兵器」說等。《大理縣誌》載有清代詩人段位在《繞三靈竹枝詞三首》申寫有:「金錢鼓子霸王鞭,雙手推敲臂轉旋」句。可見明末至清時,「霸王鞭舞」已在白族地區盛行。 「霸王鞭舞」有壩區、山區和沿洱海地凶之分,因環境因索,在表現形式,動律特徵及鞭的長短上出現差異。沿洱海地區的「霸王鞭舞」形式多樣,有規模較大的男女混合舞隊,舞者多則上百,少則十餘人,其中也有雙人、三人、四人舞表演,可獨立存在,也可以與其它藝術形式混為一體,舞者不唱,用嗩吶、笛子、葉子伴奏,節奏多為2/4拍,中速,可邊走邊舞,也可原地圍圈表演,舞動時,以身體肩、臂、手、胯、膝、腳關節各部位主動承擊鞭的兩端,從低打到高,動作靈活多變、瀟洒自如、套路繁多。動律特徵是:雙腿微彎,稍坐胯,有節奏地上下起伏,帶動整個身體不停顫動,在顫動中有規律地前俯後仰,並以腰為軸,兩眉前後左右繞八字圓。為適應靈活多變的舞姿,鞭的長度在50公分到80公分之間。 壩區和半山區的白族「霸王鞭舞」以載歌載舞為突出特點。舞者邊舞邊唱,有時停唱,在明快的嗩吶音樂配合下,逐漸加快舞鞭節奏,直到形成競技比賽場面,掀起表演高潮為止。舞蹈特點是:節奏明快,動作乾脆利落,時急時緩,保持在中區表演。動律特點:無顫動,上身前傾,在左右來回走動的同時,兩腳交替踢撥鞭點地的一端。鞭的長度需適應這種特點,長約100~120公分。 山區白族「霸王鞭舞」特點是,規模較小,不能獨立表演,歌舞樂合為一體,一人彈龍頭三弦,一人唱本子曲 (敘事性),一人舞「霸王鞭」或舞鞭人自唱進行表演,觀眾聽唱的內容,舞鞭人只是起到圍場開路的作用。舞蹈動作簡單,節奏緩慢,一拍打一下,除碰打身體關節各部外,還有用頭碰擊的動作,因此,鞭的長度一般以舞鞭人肩齊為準。 民間常見的跳法有:「背靠背」、「心合心」、「胯合胯」、「打一條街」、「破四門」、「打面花」、「背花」。技巧性動作有:「腳勾腳」、「疊背跳」、「二龍搶珠」、「虎滾花」等。 「霸王鞭舞」,在上世紀50年代曾到北京表演過,以後曾多次搬上舞台,參加各級匯演。1985年曾由專業工作者,加工濃縮,與」八角鼓」對舞,以雙人舞形式,到日本12城市演出,受到日本朋友的稱讚。 八角鼓舞 「八角鼓舞」,俗稱「金錢鼓舞」。鼓形實為六角,對角線長約二十六公分。鼓框為木質,用羊皮蒙單面,鼓檐鑿孔綴入銅錢數枚而製成。民間亦有八角形。 「八角鼓舞」為大理市白族獨有,多為男性舞之,與「霸王鞭舞」、「雙飛燕」同存對舞。也可獨自對舞。舞者多則五六十對,少則二人。舞時,舞者右手執鼓,左手拍打鼓面,鼓面主動碰擊身體關節各部位,眉、胸、臂、肘、腕、胯、膝、腳主動承擊。舞蹈伴以羊皮發出「嘭嘭」,銅錢「刷刷」的響聲,配合竹笛伴奏。歡快起舞。基本動作有:「腳勾腳」,左腳為主力腿,側身抬左腳,懸空勾起,旋轉對舞。「背靠背」,二人背緊貼,邊舞身體漸下沉,舞至全蹲後又逐漸立起,「胯合胯」,面對面,二人左弓步錯開,左腳前後靠攏,上身邊舞邊分開後快速合攏,不斷反覆。「疊背跳」,一人深蹲舞動。一人從背上舞動滾過深蹲交替滾背。「心合心」面對面,二人馬步靠近,一人下後腰,一人前俯,以腰為軸。同時舞動環繞半周,交替循環。「青蛙蹦」高潮動作,舞者深蹲,蹦跳旋轉同時鼓點地後纏臂繞肩。其餘動作還有:「打一條街」集體邊舞邊移動。「破四門」也稱「四門開」、「辟四門」,四人對舞。「八仙慶壽」八人對舞,四進四齣。鼓緊貼胸前舞過稱為「打面花」。緊纏臂繞肩稱為「打背花」等等。舞蹈節奏為2/4拍,中速舞動,一拍打一下。 動作開放收攏,舒展捲曲,競技性強,是「八角鼓舞」的主要特點。左手拍擊鼓面時,舞姿開放,身體舒展,展示了白族人開朗豪爽的性格。碰擊身體其它關節各部位時,單腳跳躍,舞姿收攏。身體捲曲。突出了白族人民詼諧幽默的特點,二者在上下起伏,不停顫動的動律中,交織替換,使舞蹈產生了強烈的波動感,而突出了白族舞蹈動律特徵。 「八角鼓舞」是白族民間較有代表性的舞種之一。除表現節日的喜悅外,別無其它內容 。可查資料《大理具志》載有清代詩人段位在《繞三靈竹枝詞三首》中寫到:「金錢鼓子霸王鞭,雙手推敲臂轉旋」句,民間傳有宋代大理國時的八角祭盤演變之說,其舞曾多次以集體舞形式搬上舞台,1985年以雙人舞形式(與霸王鞭對舞),《喜悅》為題,代表中國民族藝術,東渡日本進行表演,備受歡迎。 雙飛燕舞 「雙飛燕舞」為大理市白族獨有。舞者雙手各握兩片竹片,隨著手掌的張合。竹片碰發出「嗒嗒」響聲,舞動時,圍繞身體關節各部位碰擊,帶動彩帶上下飄動,猶如一對燕子在來回纏繞飛舞,令觀者眼花繚亂,以此而得名。其基本動作,速度、節奏、隊形變化與「霸王鞭舞」、「八角鼓舞」相同,並與之配合對舞。所不同點是受道具小巧局限,在整個舞蹈過程中,舞姿身體始終保持收攏捲曲的狀態。纏身繞體舞動是「雙飛燕舞」的主要特點。 此舞史書無記載,民間有宋代大理國愛民皇帝的「棺木釘」演變之說。它是白族民間民俗歌舞「繞三靈」活動中,必不可少的舞蹈之一。 「跳神舞」(跳舍) 「跳神舞」,俗稱「跳神」。白語稱為「跳舍」、「朵兮薄」、「朵西皤」。跳神者有男巫女巫之分,男巫稱「舍支」或「舍波」;女巫稱「舍妞」或「舍由」。唐代南詔時期統稱為「鬼主」。他們都是民間專業巫師。 「跳神舞」以舞蹈為主,融會唱、念形式進行各種巫術活動,是白族原始宗教的產物。此舞種過去在白族地區較為盛行,並一代傳至一代,有著師承關係。其表現形式有」家祈」和」群祀」兩種。 「家祈」規模小,在家宅中進行,基本舞蹈是由一人為主跳,稱為「跳魁」。其他一人或兩人在旁協助表演。舞者左手執單面扁平鼓 (俗稱羊皮鼓)鼓柄,中指掛鑼,右手握有彎頭鼓棍、鑼錘。按咚咚哐|咚咚哐|2/4節奏,邊唱邊念邊舞。動作時急時緩,跳到高潮時「跳魁」者繞著香堂,緊鑼密鼓,急速舞動,口裡念念有詞,表示「神困」(白語即神靈附體)。「跳魁」基本動作有:上下起伏顫動擊鼓,前俯後仰擊鼓,單腿跳轉擊鼓、蹲走步擊鼓、端腿跳轉擊鼓,原地顫動念唱,單起雙落擊鼓。雙起空中雙腿交換雙落擊鼓等動作。動作難度大,有一定的技巧表演,不是專業巫師難以完成。「家祈」中,外人不得觀望,舞蹈莊嚴森肅,帶有較濃郁的宗教神秘色彩。 「群祀」在各村的「本主」廟,迎神賽會中進行。表演者除專職跳神者外,一般群眾均可參與。「群祀」中的跳神舞有一定的情節規定和表演程式,初具歌舞劇雛形。如農曆二月初的「接金姑本主」活動,眾跳神者 (以女性為主或男扮女裝)按情節發展和人物要求進行表演。開場先由扮演接 「金姑」的群眾表演「踏齋請本主」、「安王營」等,再由跳唱較好、漂亮的「舍妞」扮演金姑,在眾人的簇擁下,按順序表演「迎接親人」、「美女梳妝」、「逛花園」、「拜別婆婆」、「交還金鑰匙」、「發馬上路」、「母女相會」等情節的歌舞。其舞蹈除保持上述「跳神舞」的基本動律和形態外,有很多動作是對生活的模擬。如「美女梳妝」,就是再現了白族婦女解發、抖發、梳洗、盤繞及至梳妝完畢羞澀地旋轉的整個過程。「拜別婆婆」除有拜揖動作外,還有依依不捨的心情刻畫。以上各種舞姿舒徐有致,富有韻律和造型美,舞蹈表演者情真意切、順暢優美。除此之外,大量的白族民間舞還參與表演,生活氣息濃鬱熱烈歡快。 「耍香龍」屬群祀中的男性「跳神舞」。由數「舍支」在半裸的身上綁數把點燃的香把,雙手各握一把。每個執香者身後再配以手拿簸箕(或草帽)的「舍支」組成一條「香龍」。舞時保持「跳神舞」的基本動律和節奏,執香者前面揮舞,拿簸箕(或草帽)者緊跟扇動,使香火燃燒閃爍。隨著舞者的舞動,遠看猶如一條火龍在翻騰。此舞難度較大,有低區矮步蹲走,有中區前俯後仰,有高區跳顫轉身,左右搖擺,時起時伏。直至完成「龍上天」、「龍入海」、「龍轉身」、「龍盤卷」、「龍過江」、「龍擺尾」、「龍翻身」、「龍退滑」等一整套動作和隊形變化為止。前後舞者配合默契,舞蹈引人入勝。此舞與求雨祭祀有關。 「跳神舞」現已很難見到,而「跳神舞」的基本動律和舞姿,則與白族民間舞蹈一脈相通。通過挖掘整埋,已運用到白族舞蹈創作之中,豐富了白族舞蹈語彙,推動了白族舞的發展。 打歌 白族「打歌」,「打歌」即踏歌之意,以唱為主,是根據表現形式而稱。它融詩、歌舞為一體。有洱源西山「打歌」、劍川東山「打歌」之分。 洱源西山「打歌」在婚喪嫁娶,節慶佳日舉行。打歌者屬中年以上男性,分甲乙兩方。各有歌頭,白語稱為「歌姆」,領頭帶唱。人數少則五六人,多則四五十人,每人手端酒碗,圍火成圈,邊走邊唱,雙方一問一答,有領有合。舞步動作非常簡單,沒有複雜變化,隨唱節奏徐緩繞圈走動,唱到高興時作舉酒碗、彎彎腰的動作。「打歌」內容主要是長篇史詩《創世紀》、敘事詩《放羊歌》等,現史詩還在民間流傳。劍川東山「打歌」與洱源西山「打歌」大同小異,嫁娶節慶舉行,更富有舞蹈性,以男女各分兩方。舞蹈基本動作:女手扣手連臂踏歌,身體前傾後仰,擺胯搖身,左腳踏地右腳跺,右腳踏地左腳跺,手連手,隨身體前後甩動。男雙手搭前人肩踏歌,踏右腳,身體右側傾斜同時抬左腳。落地跺腳,然後反之,不斷重複。劍川東山「打歌」內容主要敘述一年十二個月中的農事活動與節日(十二月調),也對情歌。 白族「打歌」動作簡單。唱的內容豐富,具有古代「踏歌」遺風。 西山舞「西山舞」,白語稱「力格高」。流行於洱源西山區,故稱洱源「西山舞」。屬山區白族舞蹈,與「西山打歌」同存。洱源「西山舞」同輩青年男女數人圍圈跳之,舞者不唱,無音樂,無伴奏。主要靠雙腳跳跺出響聲來統一節奏。舞蹈力度大,動感強,粗獷樸實奔放。動作模擬獸禽,再現生產勞動居多。基本舞蹈有:「咬資恩八」(白語)小羊吃奶 (漢譯),眾舞者模仿一群小羊引頸爭擠吸奶姿態而舞。「給白食」(漢譯:雞吃食)。面對圓心,彎腰前傾四十五度,雙手向後背直,表示雞翅,按節奏小腿不斷向後扒踢。似雞爪扒食狀後,保持姿態身體直立,引頸抬頭,作雞吞食狀。一起一伏生動形象。「五雙氣私」(漢譯:猴子紡線)面對圓心,雙手在胸前做繞線環動後,右手掌抬至左耳前的同時,口裡發出「嗚」的鳴叫聲,突出了擬獸的真實感。「麥沙拍」(漢譯:馬踢腳),舞者相互對腳,表示馬相蹋。「王得瓜」,(漢譯:老鷹展翅),舞者不斷在胸前大環手,表示鷹翅扇動。再現原始生產勞動方式的動作有:「色衣色合」(漢譯:洗衣洗線)。表現用腳搓洗麻衣麻線。「單雙麻花」,踏踩麻線。「按早快」,壘疊石頭。隊形變化有:「尚擦嘎」,兩直排交換位置對跳。「四個相迎」,兩人原地繞著跳。「四梅花」,各人原地跳磚四個方向。「薩雨奪」轉身跳。「嘮利嘮」一進一退跳。基本步伐是:「一步擦」、「二步擦」、「三步擦」和「五子登高」即五步擦。腳步多為單起雙落,動作有單雙變化。舞蹈先由「一步擦」開始,逐漸變換。由領頭人喊出動作並說單或雙,舞者按具要求變換。基本節奏由2/4和3/4節拍組成。速度根據舞者情緒而變,可快可慢,一般保持中速。輕重有別的跺踩聲,增加了舞蹈的樂感。「西山舞」再現了民族的原始生活與生產,其淵源無考。現說法有二:白族先民在洪荒狩獵時期所創;受彝族支系羅武人舞蹈 「嚕轆則」影響而成。雲龍團結鄉羅武人與洱源西山白族同居住在一個區域,該羅武人稱為「嚕轆則」,二者大同小異。踏地為節,模擬禽獸,再現生產,形成了白族洱源「西山舞」獨特的風格和原始舞蹈特點。現經專業文藝工作者收集創作《白子白魯白咪哇》舞蹈,於1987年7月1日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首都人民大會堂的舞台上。獲雲南省首屆文學基金獎創作一等獎。 民間風俗農事歌舞活動「田家樂」 「田家樂」,亦稱「農家樂」,白語稱「撒直」,意為「解散秧賩,有的也稱「謝水節」,含祭祀「水神」保佑風調雨順之意。此俗流行於雲南大理州境內白族聚居區,尤以洱源縣鳳羽、白米和江登白族村社為盛。每年農曆五月間,水稻栽插結束時白天舉行的「關秧門」儀式。它集歌、舞、樂、劇表演為一體的大型廣場表演,表演者一般郡在五六十人,各村表現內容、程序、規模大致相同,地點選擇在「本主廟」前或開闊地。服飾以「秧官」最為典型,秧苗插花為冠,身披棕蓑衣,麥穗為眉毛鬍鬚,眼戴墨鏡系絨球。余者按漁、樵、耕、讀、仕、農、工、商、差役、田間懶漢、耕夫妻、耕夫兒女 (啞子、啞女)、放水挖田農夫,修桷修甑師傅,「挑挑開」即貨郎擔,水牛黃牛各一裝扮 (以上女角由男裝),及眾男女青年「霸王鞭舞」隊組成。一切就緒,嗩吶高奏「栽秧調」、「大擺隊伍」樂曲,副秧官手持丈二犬牙鑲邊、七星貼面、頂裝升斗呈三角狀的「秧旗」。正秧官手搖棕扇,倒騎牛或馬,眾角色隨後一行從村來到廣場,秧旗插定,秧案擺好,秧官升堂高座。眾角色繞場一周,各站其位,一差役先在場內徒手舞蹈一通,跪拜秧案前,請秧官發籤允許表演。秧官發籤,允許表演。眾角色依次出場,用變形誇張的手法表演與其扮演角色身份相符合的內容。其中以牛耕表演為主要片斷,「霸王鞭」賽舞最為精彩。伴奏樂器以嗩吶為主,伴以鑼、鈸、鼓、鑔。樂曲以白族劇種「吹吹腔」中的「一字腔」、「高腔」參與嗩吶曲牌「龍上天」、「霸王鞭調」等。歌舞表演時均用白語,正話反說,動作表演違反常規,風趣幽默,引人捧腹大笑。舞蹈熱鬧喜慶,動作嫻熟,以快取勝引人注目叫好。人們在歡聲笑語中再現生產勞動過程讓後人熟記。寓生產知識傳授於歌舞娛樂之中是「田家樂」的特點。「田家樂」源於歷史上村社自發性農業生產互相合作習俗,是水稻農耕文化的產物。據大量考古資料證明,洱海區域從事水稻農耕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田家樂」伴隨稻穀生產技術的發展孕育而生,盛行於明清。明楊士雲詩《載罷》亦有「醉余灌足盈歸路,爭唱田家踏踏歌」句。「田家樂」中的牛耕歌舞表演再現了《蠻書卷八》中所載:「夷有田,皆種稻,其佃作三人使牛,前牽,中壓而後驅之……」的耕作方法。 「田家樂」突出表現了水稻農耕民族的特點和過去小農經濟的整個狀貌。反映了民以食天、農為本的樸素唯物主義思想。此農事歌舞習俗至今在白族地區盛行不衰。 百鳥朝王 「百鳥朝王」亦稱「百鳥朝鳳」、「百鳥吊鳳凰」。女性集體舞,流行於大理州洱源縣鳳羽地區。 「百鳥朝王」舞蹈的產生與當地的自然景觀候鳥南遷和鳳羽地名由來的傳說緊密相聯。傳說《水注經》、《漢書》載:「葉榆(漢代大理郡名)西北有鳥吊山,世傳鳳凰死於此地,每歲入秋,百鳥群集來朝……」《僰古通紀》載:「昔建興時(公元223年)有鳳過此,遺一羽,故得山名」,地名鳳羽由此而生。自然景觀,每年八、九月深秋,千禽百鳥從遙遠之地南遷,翔集於鳥吊山(也稱羅坪山)歇腳,當地百姓乘此上山捕鳥,山高水寒,人們燃起火堆取暖,然奇形異羽的候鳥皆飛撲向火堆在霧中燃放出的火焰光環之中,於是人們結合神奇的傳說,把這種現象叫做「百鳥朝王」、「百鳥吊鳳凰」。鳥禽如此,人便仿之。「百鳥朝王」舞蹈伴隨著神奇的傳說,在民間孕育而生,以寄託人們對吉祥鳥鳳凰的悼念與崇拜之情。 此舞由身材高大漂亮,舞姿優美的一女性扮演「鳳凰」為領舞,余者女性扮演其他各種鳥類為伴舞。凡參加者都通過咬嚼天然植物檳榔,或用楊梅醬把牙染黑以示鳥嘴;用鳳仙花加梅子搗碎包裹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染紅,以示鳥爪;身穿當地白族服飾,鳳凰扮演者身後披五條飄帶,余者披兩條以示鳥尾;頭戴鳳冠,足蹬繡花船形鞋,手持兩把剪短了的棕扇,以示鳥翼。動作以模擬鳥類動態為主,其基本動作有:」鳳凰展翅、仰俯身抖水、舉翅洗頭、雙翼梳羽、左右洗腳、翹首蹬爪、單雙展翅飛翔、百鳥朝拜、鳳凰受禮等。模擬動態時,舞姿跳躍,隊形變化時,動作舒緩,棕扇舞動無花,以抖扇為主。音樂以嗩吶主奏加鑼鈸鼓鑔打擊樂伴奏。曲牌有「百鳥朝王」、」鳳擺柳」和民間劇種「吹吹腔」中的「一字腔」、「高腔」等。「百鳥朝王舞」瀕臨失傳,現經當地老藝人回憶整理,1980年曾在「田家樂」民俗活動中再現。(來源:喻良其著《白族舞蹈論》,雲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10月 責任編輯:楊建偉)
推薦閱讀:

青龍、白虎、玄武、朱雀代表的是什麼?是怎麼被刻畫出來的?
亞洲出了個芮代表
薛之謙真的房產新政高壓下無奈小市民的典型代表啊
梅花易數中八個卦代表的人物性格
人大代表黃細花建議:將法定結婚年齡降至18周歲

TAG:舞蹈 | 民間 | 代表 | 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