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共軌:信、願、行——學習《往生論注》的體會

千古共軌:信、願、行——學習《往生論注》的體會 朱光明

佛法自東漢時期傳入中國後,凈土經典即有翻譯,如漢、魏、吳就各有一種《無量壽經》的譯本,而且都保存至今。一種經典在很短的時期內就產生了多種譯本,可見人們對它的重視,也可看出凈土法門在佛的一代時教中的重要地位。而第一次最有說服力地把念佛往生一事證明給國人看的,是東晉的慧遠大師。遠祖在廬山東林寺般若雲台阿彌陀佛像前,與123位志同道合的僧俗道侶結白蓮社,共同矢志精修念佛法門,結果臨終之時,人人均具瑞相,個個往生西方。這一大規模的念佛實踐活動,無可辯駁地證明了佛陀宣說的凈土法門無比真實與殊勝,逗引後世眾生尤其是末法眾生走上修習凈土法門、解脫生死輪迴的道路,功德巍峨如高山,恩澤浩瀚似大海,其被推尊為凈土宗第一代祖師,乃實至名歸,當之無愧! 東晉和南北朝時期雖然時局板蕩,戰亂蜂起,卻是中國佛教的第一個黃金時代。像「獨步閻浮」的鳩摩羅什大師被迎請到後秦,翻譯出了一大批文質堪稱無與倫比的經典,其中就包括至今僧俗仍然無日不誦的《佛說阿彌陀經》;西域高僧畺良耶舍翻譯出了另一部極為重要的凈土經典《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菩提流支則翻譯出了《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往生論》)。至此,凈土宗的根本經典——凈土三經一論就全部傳到了中土,為凈土法門在我國的繁榮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非常時期需要非常之人,凈土法門呼喚一位承前啟後的巨人誕生。在慧遠大師生西60年之後,曇鸞大師挺生世間,作人天眼目,可以說正當其時。 慧遠大師及其同道雖然以傑出的實踐昭示了凈土法門的超世無倫,但他們並沒有留下系統地闡釋凈土法門義理的理論著作。這個任務歷史性地落到了曇鸞大師的身上。曇鸞大師流傳下來的凈土著作雖然只有三部(篇)——《往生論注》、《略論安樂凈土義》、《贊阿彌陀佛偈》,但每一部(篇)均為傑作偉論,尤其是兩卷《往生論注》,更是出乎其類,拔乎其萃,沾溉後世,利益無窮,令人低首折腰,高山仰止。印光大師一生卑以自牧,自稱從來不敢疏釋經論一字一句,但他對《往生論注》簡明扼要而高屋建瓴的評價,卻能深刻地啟迪我們對這部凈宗力作的認識。印光大師說,「曇鸞著《往生論注》,妙絕古今」,「此書好極」,「此書文理甚好,宜熟看之」,「《往生論注》……文義顯豁直捷,真能上繼匡廬,下啟天台、西河、長安等,宜細看之」,「天親菩薩廣造諸論,宏闡佛乘。復宗《無量壽經》,作《願生偈論》,示五門修法,令畢竟得生,具顯禮拜、讚歎、作願、觀察、迴向之法。於觀察門,詳示凈土莊嚴、如來法力、菩薩功德,凡見聞者,悉願往生。曇鸞法師撰注詳釋,直將彌陀誓願、天親衷懷,徹底圓彰,和盤托出。若非深得佛心,具無礙辯,何克臻此」,「天親菩薩《往生論》,凈宗之要典也,世罕流通。曇鸞法師之注,文暢達而義深邃,洵足開人正智,起人正信,乃凈業學人之大導師」。「妙絕古今」、「乃凈業學人之大導師」這樣的誇讚,可以說至矣盡矣,蔑以加矣!我等應由此悟入,深研這部凈宗寶典,策進自身道業,弘揚凈土法門,普利無量有情,作天親、曇鸞之嫡裔,為釋迦、彌陀之真子。 釋迦如來金口親宣的《無量壽經》,素稱凈土第一經;天親菩薩依經結撰的《往生偈論》,乃是凈土第一論;曇鸞大師精詳發揮的《往生論注》,則是凈土第一注。不論是佛陀之經、菩薩之論還是大師之注,無不規模宏曠而精嚴,義理廣大而幽深,非筆者之淺識寡學者所能窺測於萬一。今仍不揣固陋,將閱讀所得略采一二,以公諸同好。現在先貢獻出來的一點是:千古共軌:信、願、行。 信願行三法是凈土法門的綱宗要領,千古以來,行者共為軌則。如蓮池大師云:「修凈業者,信願行如鼎三足,缺一不可。」蕅益大師云:「凈土之訣,在信願行。此三非三,三隻是一;此一非一,一必具三。……知三德之在物在我,本來平等者,信也;以我因中三德,仰企果上三德者,願也;直將果上三德,成我因中三德者,行也。此所謂三法妙也。」徹悟禪師云:「一句彌陀,歸元捷徑。緊要資糧,唯信願行。」印光大師云:「若論念佛法門,唯以信願行三法為其宗要。三法具足,決定往生。若無真信切願,縱有真行,亦不能生,況悠悠泛泛者哉!」如此種種,信願行並舉,指不勝屈。 說信願行為凈土法門之「訣」、之「鼎足」、之「資糧」、之「宗要」,這並非祖師大德的臆見,而是他們具金剛眼,運般若智,從凈土三經中切切實實歸納出來的,乃千古不易之定論。那麼曇鸞、道綽、善導三大師是否也力主信願行三法呢?答案是肯定的。如道綽大師云:「言易行道者,謂以信佛因緣,願生凈土,起心立德,修諸行業。」「信佛因緣」為信,「願生凈土」為願,「起心立德,修諸行業」為行。善導大師云:「一者謗法與無信、八難及非人,此等不受也。斯乃朽林碩石,不可有生潤之期,此等眾生必無受化之義。除斯已外,一心信樂,求願往生,上盡一形,下收十念,乘佛願力,莫不皆往。」「一心信樂」為信,「求願往生」為願,「上盡一形(盡形壽念佛),下收十念(十念念佛)」為行。觀此可知,道綽、善導師徒乃一鼻孔出氣,均強調行人若能信願行俱備,乘佛願力,無不往生。 曇鸞大師的凈土思想為道綽、善導二大師所直接繼承,那麼他又是怎麼闡述這一根本性的問題的呢? 先看「信」。在《往生論注》的開篇,曇鸞大師就引用龍樹菩薩的「難易二道」說,提出「信佛因緣」之說,把信列為往生凈土的首要條件。在分析五逆十惡臨終十念得以往生的原因時,指出他們是「依止無上信心」而成辦的。相反,那些「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者,則是信心出現了嚴重問題:「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無決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續,余念間故。此三句輾轉相成,以信心不淳,故無決定,無決定,故念不相續;亦可念不相續,故不得決定信,不得決定信,故心不淳。與此相違,名與實修行相應。是故論主建言『我一心』。」在這裡,曇鸞大師明確地告訴我們:論主天親菩薩說「我一心」,就是信心精淳(不懷疑),就是信心專一(不夾雜),就是信心相續(不間斷)。《往生論》的重點部分是「觀察門」,曇鸞大師指出作觀是為了生信:「義有十重:……二者起觀生信。」「觀此十七種莊嚴成就,能生真實凈信。」《論注》結束時,曇鸞大師又給我們當頭棒喝:「愚哉!後之學者,聞他力可乘,當生信心,勿自局分也。」因此,《往生論注》一書,徹始徹終都強調一個「信」,或者說強調一個「信心」。 為什麼要如此強調呢?從佛法的根本法輪《華嚴經》中,我們可以得知「信」具有無量無邊功德利益:「深心信解常清凈,恭敬尊重一切佛,於法及僧亦如是,至誠供養而發心。深信於佛及佛法,亦信佛子所行道,及信無上大菩提,菩薩以是初發心。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斷除疑網出愛流,開示涅槃無上道。信無垢濁心清凈,滅除憍慢恭敬本,亦為法藏第一財,為清凈手受眾行。信能惠施心無吝,信能歡喜入佛法,信能增長智功德,信能必到如來地。信令諸根凈明利,信力堅固無能壞,信能永滅煩惱本,信能專向佛功德。信於境界無所著,遠離諸難得無難,信能超出眾魔路,示現無上解脫道。信為功德不壞種,信能生長菩提樹,信能增益最勝智,信能示現一切佛。是故依行說次第,信樂最勝甚難得。」在這裡,我們發現了「信」竟然如此可貴,而從凈土經典中,我們卻又發現凡夫要對凈土法門產生真實信心非常困難。如《阿彌陀經》云:「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短短的一段經文中,就出現了一個「難事」、兩個「甚難」、兩個「難信」,請問難乎不難?無怪乎釋迦世尊與六方諸佛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勸信。《稱讚凈土佛攝受經》(玄奘大師譯)說:「為欲方便利益安樂諸有情故,說是世間極難信法。」「極難信」那就不是一般的「難信」了。《無量壽經》則說:「人有信慧難。」又說:「如來興世,難值難見。諸佛經道,難得難聞。菩薩勝法,諸波羅蜜,得聞亦難。遇善知識,聞法能行,此亦為難。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經過比較,本師指出,眾生得聞《無量壽經》(凈土法門),而能「信樂受持」,乃是「難中之難,無過此難」!由此可見生信之難,真是難到了極點。這也是歷代祖師苦口婆心勸生信心的原因,蓮池大師甚至說:「入道要門,信為第一。」蕅益大師也說:「一切罪中,疑罪為最;一切功德,信為其首。信則不疑,不疑則直下承當。」因為無信,一切免談,故乃佛乃祖方如此不憚煩言。 再說「願」。生信之後,必須發願。發願就是天親菩薩一再表白的「願生」。願是凈土三資糧的樞機,誠如徹悟禪師所說:「凈土門中,以願為最。凡有願者,終必能滿。……是以真能發願,則信在其中。信願既真,行不期起而自起。是故信願行三種資糧,唯一願字盡之矣。」《往生論偈》說五門修行,第三就是作願門。天親菩薩所作的《往生論偈》有一個層次,即宗經造偈,依偈造論,也可以說偈以宗經,論以釋偈。偈與論的關係,偈是根本,論是發揮。我們分析一篇文章和一部書的標題,往往要分析題眼。什麼是題眼?就是標題中能夠標示、囊括作品核心的最重要的字眼。《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的題眼是什麼?就是「願生」二字,此二字是整部論偈的靈魂。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眾生只有願生才能解決問題,如果不願生,一切言說都是戲論。所以,在《願生偈》的開頭,天親菩薩就直抒胸臆:「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在說完觀察十七種國土莊嚴成就之後,又總結道:「是故願生彼,阿彌陀佛國。」在全偈的結尾,天親菩薩說:「我作論說偈,願見彌陀佛,普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這就更進了一步,前面還只是論主表示願生,最後則發願,不光是自己要往生,而且要一切眾生共同往生。這也是《普賢行願品》最後表達的意願:「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從這裡我們可以獲得一個啟示:連天親這種上根利智的菩薩都一心發願求往生,我們這些末法罪濁凡夫就更應該趕快發願求往生了!否則就成了印光大師所呵斥的「非愚即狂」之徒,只能長劫輪轉六道,求出無期。 曇鸞大師根據天親菩薩的《論偈》,反覆開示「願生」之義。首先,在《往生論注》的開端,於「信佛因緣」之後,緊接「願生凈土」四字,這說明信願二者關係之密切,缺一不可。又解釋「願」的具體含義是「欲樂」、「欲樂往生」。怎樣才稱得上是「欲樂」?只有發自內心地願意、歡喜,也就是經中常常說的「至心」、「歡喜踴躍」,才可以說是「欲樂」。曇鸞大師指出:「『願生安樂國』者,此一句是作願門,天親菩薩歸命之意也。」天親菩薩歸命無量光佛的本意是什麼?換句話說,他為什麼要歸命無量光佛?就是因為「願生」無量光佛的西方極樂世界。 就「願生」這個重大問題,曇鸞大師的闡述有以下幾點值得我們注意: 一是「願生」與菩提心的關係:「案王舍城所說《無量壽經》三輩生中,雖行有優劣,莫不皆發無上菩提之心。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凈佛國土心。是故願生彼安樂凈土者,要發無上菩提心也。」 二是自己「願生」與眾生的關係:「往相者,以己功德回施一切眾生,作願共往生彼阿彌陀如來安樂凈土。」「此中言『方便』者,謂作願攝取一切眾生,共同生彼安樂佛國。」 三是誹謗正法不可能生「願生」心:「正法者,即是佛法。此愚痴人既生誹謗,安有願生佛土之理?」 四是貪圖安樂而「願生」不能達到目的:「假使但貪彼土安樂而願生者,亦如求非水之冰、無煙之火,豈有得理。」「若人不發無上菩提心,但聞彼國土受樂無間,為樂故願生,亦當不得往生也。」 第一點,提醒我們要發上求下化之心;第二點,提醒我們要不忘一切眾生,須「有福同享」;第三點,提醒我們要善護身口意三業,千萬不要謗法;第四點,提醒我們要不為自身求安樂,但求眾生得離苦。這四點的內在關係十分緊密,可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實難截然劃分為四。 前文說過,「願」在凈土法門中重要之極。如果有人對西方凈土、對阿彌陀佛無絲毫懷疑,但就是不願往生,這好比相信有一個首都北京存在,而不願動身前往,這個信與不信有什麼區別呢?因此凈土經典中,勸願之文就特別地多而殷重。如《阿彌陀經》,初云:「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中云:「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末云:「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這就是《阿彌陀經》中著名的三重勸願,本師之心,於斯可見。 再說"行".《往生論偈》中列五念門行——禮拜, 讚歎,作願,觀察,迴向,一一行成 , 入出五門 —— 近門,大會眾門,宅門,屋門, 園林遊戲地門,成就五種功德.依信願行而論,作願為願門,迴向亦可攝入此中;禮拜,讚歎,觀察為行門;能至誠禮拜乃至迴向,信門自在其中矣!然而信願行三法,乃一而三,三而一的關係,故既不可顢頇,認為必定一;亦不可執著,認為必定三. 我們讀了《往生論偈》, 可能有一種這樣的印象:凈土法門口稱易行道,實際難度很大,並不容易修.為什麼呢因為天親菩薩花了絕大部分篇幅論述"觀察門",又是觀察十七種國土功德莊嚴,又是觀察八種佛功德莊嚴,又是觀察四種菩薩功德莊嚴.如果要觀察成就,究竟有多少人能做得到? 有鑒於此,有人說這個觀不同於《觀經》的觀,《觀經》的觀是修慧之觀,而《論偈》的觀是聞思之觀,是"觀知","信知","聞知"的意思,理由之一是,《論偈》並沒有如《觀經》那樣初觀落日,次觀水……說觀行次第. 但這個說法似與《往生論》及《注》不大符合.天親菩薩在長行的開頭就說:"此願偈明何義示現觀彼安樂世界,見阿彌陀如來,願生彼國故." 有"觀"有"見",能觀而見之,豈僅聞信,聞知而已 然後下文多用"觀察"二字,如 "云何觀察智慧觀察,正念觀彼,欲如實修行毗婆舍那故".何謂"毗婆舍那" 漢譯為"觀".注意,這句話中既說"智慧",又說"正念",還說"欲如實修行", 所以不能巧言別解!在解釋如何作願時,天親菩薩說:"心常作願,一心專念,畢竟往生安樂國土,欲如實修行奢摩他 故.""奢摩他",漢譯為 "止".同樣,這裡用"一心正念","欲如實修行"等字眼.曇鸞大師解釋"觀"就是 "觀察",而又解釋"觀察" 說:"心緣其事曰"觀",觀心分明曰"察"."還有幾個地方明確指出:"若欲觀座,當依《觀無量壽經》." "若欲觀佛身,當依《觀無量壽經》."既如此,其他作觀之處當可類推必依《觀經》, 更何況在《注》中,曇鸞大師廣引《觀經》來解釋《論偈》呢!善導大師也說:"又如天親《凈土論》雲:若有願生彼國者,勸修五念門……三者意業憶念觀察門.所謂專意念觀彼佛及一切聖眾身相光明,國土莊嚴等,如《觀經》說,唯除睡時,恆憶恆念恆想恆觀此事等,故名觀察門."一切都說明,《論偈》中的觀與《觀經》中的觀並無二致.《論偈》之觀察順序也有其理由,如曇鸞大師所說:"一者量,"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故.既知量,此量以何為本是故觀性.……既知大義門,宜知大義門滿不滿,是故次觀所求滿足."(十七種國土功德莊嚴)"此云何次第前十七句,是莊嚴國土功德成就.……既知是主,主有何增上是故次觀莊嚴不虛作住持."(八種佛功德莊嚴) 再從曇鸞,道綽,善導三大師的行持來看,他們也作觀.曇鸞大師"(得受《觀經》後)大喜,遂焚《仙經》,而專修凈觀,自行化他,流布彌廣"道綽大師 "慕鸞法師凈土之業,於是潛 心觀想"善導大師則有作觀專著,自行教他. 作觀之難,人人皆知, 為什麼《論偈》還要把它作為一個重點來論述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起觀生信.前面說過,眾生生信很難,如果能觀察凈土依正種種莊嚴,非世所有,自然能生起絕對的信心,然後作願求生, 進趣佛果.末法眾生雖大多難以起觀,但聞知凈土依正莊嚴,卻能依之起信,這也就是蕅益大師所說的"經中先陳依正以生信".二是利根可觀.天親菩薩是利根上智自不用說,即便到了曇鸞大師的時代,也還是像法時期,人心較為淳厚,人根尚然聰利,能作觀者自有其人.基於這兩點, 我們也就能夠理解善導大師似乎矛盾的舉措:一方面勸導行人專修持名,因為"眾生障重,境細心粗,識颺神飛,觀難成就也,是以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號,正由稱名易故, 相續即生" ;一方面又造修觀專著《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自行教他. 不過,時至末法,物質文明高度發達,自我意識極度膨脹,外部環境濁惡不堪, 內心世界紛擾不斷,真是物慾橫流,金迷紙醉.如此內外交困,偌大地球,何處堪稱"凈土" 無邊人海,哪個堪能 "觀察" 佛是正遍知,末法時期的這種苦況,他老人家早就預見到了,所以特地為我們 開出了"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的持名念佛法門.《阿彌陀經》明確地告訴我們,行持的方法是"執持名號". 《觀無量壽佛經》正宗分的最後咐囑是:"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這是全經的總結,一大部說"觀"之經,最後卻落在持名上面,真是石破天驚,出人意表.《無量壽經》則說:"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對於這個 "念"字,有人認為是觀想, 而不是稱念佛號.但從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以名號作佛事及漢,吳兩種《無量壽經》來看,理解為稱念佛號也未嘗不可.經雲:"佛告阿難:"我哀若曹,令悉見無量清凈佛及諸菩薩,阿羅漢所居國土,若欲見之不 "阿難則大喜,長 跪叉手言:"願皆欲見之." 佛言:"若起,更被袈裟,西向拜,當日沒處,為無量清凈佛作禮,以頭面著地言:南無 無量清凈平等覺!"阿難言: "諾!受教!"則起,更被袈裟,西向拜,當日所沒處,為無量清凈佛作禮,以頭腦著地言:南無無量清凈平等覺!"釋迦本師教阿難等見阿彌陀佛及極樂世界的方法是禮拜稱名,而沒有教其觀想. 佛陀懸知末法眾生的能力庸劣,菩薩,祖師也同樣知道.龍樹菩薩的《十住毗婆沙論》是曇鸞大師注論的重要依據,這部論在《易行品》中就行持而言,主要論述了稱名念佛一法,如"如是諸世尊,今現在十方,若人疾欲至,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這是稱念東方善德佛乃至上方廣德佛等十佛名號; "阿彌陀等佛,及諸大菩薩, 稱名一心念,亦得不退轉", 這是稱念阿彌陀佛等107尊佛,毗婆尸佛乃至彌勒佛等8 尊佛,德勝佛乃至山王佛等 11尊佛,過去未來現在無量諸佛,善意菩薩乃至珠髻菩薩等143尊大菩薩名號.在諸佛菩薩之中,龍樹菩薩突出稱念彌陀名號:"若人願作佛,心念阿彌陀,應時為現身,是故我歸命." 天親菩薩所列五念門中的第二門是讚歎門,讚歎的重點就是稱佛名號:"云何讚歎門謂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但天親菩薩的本意,畢竟以觀察為主,稱名為輔.曇鸞大師在《注》中則廣說彌陀名號功德威力,眾生稱念彌陀名號所獲利益. 《論注》首先說:"無量壽,是安樂凈土如來別號.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及舍衛國,於大眾之中,說無量壽佛莊嚴功德,即以佛名號為經體."《無量壽經》與《阿彌陀經》的經體是阿彌陀佛名號,也就是說這兩 部凈土根本經典宣講的是彌 陀名號!《無量壽經》的核心是四十八願,而此四十八願中直接拈出名號的就有第十七,十八,二十,三十四, 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 四十一,四十二,四十三, 四十四,四十五,四十七, 四十八等十四願.然後曇鸞大師引《阿彌陀經》解釋彌陀名號的含義:"何故號阿彌陀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阿彌陀.又, 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只劫,故名阿彌陀."阿彌陀佛的功德無量無邊,經中拈出光壽二種,這是其最本質的功德.由此看來,其他各願成就亦無不與名號相關. 對於聞名,稱名這一根本修法,曇鸞大師闡述了幾個重要觀點:

1、心無他想 在解釋臨終十念往生時, 曇鸞大師說:"但言憶念阿彌 陀佛,若總相,若別相,隨所 觀緣,心無他想,十念相續, 名為十念.但稱名號,亦復如是."這裡"念","稱"並舉.若依《觀經》,稱不離念,念緊隨稱;稱攜念起,念隨稱生.故經雲:"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稱"與"念"的共同特點是 "心無他想","相續"不斷.

2、如實相應彌陀名號具有止惡的巨大力用:"一心專念阿彌陀如來,願生彼土,此如來名號及 彼國土名號,能止一切惡." 《地藏經》說南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華嚴經》說眾生所作惡業如果有體相的話,整個虛空都不能容納.但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專念彌陀名號能使一切罪惡止住乃至消滅.然而有些人雖然也稱佛名號,卻不能達到目的,其故何在?曇鸞大師說:"由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故也."不如實,不相應的具體表現就是兩個"不知",三種"不相應"(信心出了問題).因此行人應翻轉過來,要如實修行,與名義相應.

3、佛名即法有人對念佛能夠滿願提出疑問:"名為法指,如指指月.若稱佛名號便得滿願者,指月之指應能破暗.若指月之指不能破暗,稱佛名號亦何能滿願耶 "曇鸞大師明確指出,"如指指月"為"名異法",也就是說兩者不能等同;諸佛名號則是"名即法",兩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關係,這是由諸佛的功德願力所決定的.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中,以名號度眾生是其核心,所以蓮池大師才有如此至極無加的讚歎:"舉其名兮,兼眾德而俱備;專乎持也,統百行以無遺."名包涵眾德,持名統領百行,故念佛法門稱為總持法門.

4、佛名如珠曇鸞大師據佛經中所說的摩尼珠有凈水功能而比喻說: "譬如凈摩尼珠,置之濁水, 水即清凈.若人雖有無量生死之罪濁,聞彼阿彌陀如來至極無生清凈寶珠名號,投之濁心,念念之中,罪滅心凈,即得往生.又,是摩尼珠,以玄黃幣(帛)裹,投之於水,水即玄黃,一如物色.彼清凈佛土,有阿彌陀如來無上寶珠, 以無量莊嚴功德成就帛裹,投之於所往生者心水,豈不能轉 生見為無生智乎 "這個說法後來被唐代飛錫法師概括成一聯非常簡潔優美的名言:"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 佛號下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5、佛名如火 曇鸞大師又以火喻佛號, 冰喻罪障:"冰上燃火,火猛則冰解,冰解則火滅.彼下品人,雖不知法性無生,但以稱佛名力,作往生意,願生彼土,彼土是無生界,見生之火,自然而滅."後人又將彌陀佛號比喻為烈日烘爐,將業障煩惱比喻為薄霜片雪:"一句彌陀,滅除定業,赫日輕霜,洪爐片雪."喻,火喻,突顯彌陀名號清除煩惱罪障,消滅有漏知見等巨大功能,以至眾生因為憍慢所使,犯下誹謗正法,毀訾聖賢,捐庳尊長等等重罪, 應受拔舌,喑啞等無量巨苦, 但只要聞信,稱念彌陀如來這個至德名號,就能得到解脫! 如此看來,彌陀名號之威力大矣哉!聞信,稱念彌陀名號之功德亦大矣哉! 信願持名這一修行方法, 在《往生論注》中清晰可見, 這是曇鸞大師對中國凈土宗的巨大貢獻.他的思想直接影 響了道綽大師和善導大師,盡 管其著作後來在我國失傳了, 但由於善導大師的部分著作仍在流傳(如關於"專修"的論述),並為後人所重視,故對我國凈土宗的發展還是發生了間接的影響.

信願行三法,如鼎三足, 缺一則蹶.有信願而無行乃是浮信虛願,不能往生;有行無信 願則背離凈土宗旨,亦不能往生.必須信真願切,信願相扶, 然後落實到持名妙行上,方能成辦大事.蕅益大 師有四段精妙開示可以幫助我們深刻地理解信願行三者的本質關係.其一雲: "依一心說信願行,非先後,非定三.蓋無願行不名真信,無行信不名真願,無信願不名真行."二雲: "此經(《阿彌陀經》)以信願持名為修行之宗要.非信不足啟願,非願不足導行,非持 名妙行不足滿所願而證所信. 經中先陳依正以生信,次勸發願以導行,次示持名以徑登 不退."其三雲:"信願持名,一經要旨.信願為慧行, 持名為行行.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故慧行為前導,行行為正修,如目足並運也."其四雲:"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合此信願, 的為凈土指南.由此而執持名號,乃為正行.若信願堅固, 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銀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印光大師認定蕅益大師所說為千古不易之鐵案,縱令古佛再來, 重注《阿彌陀經》,也不能超出其上,故後人不須自不量力,自逞聰明,再創異說!如此看來,歷代諸祖,修持或有專(如善導大師)圓(如永明大師)之別,倡導或應時 (像法末法)機(利根鈍根) 之異,而於綱宗要領則並無二致.


推薦閱讀:

往生論注講解 第三十六集
《往生論》白話譯解
凈空法師《往生論講記》第11集
往生論注講解 第三十七集
往生論注講解 第三十一集

TAG:學習 | 千古 | 往生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