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冬至說孟子

編者按:老師冬至過的愜意,吃著美味羊肉水餃,寫著自己喜歡的文章。因妻子的一句提示想起了孟子,任思緒飛揚,洋洋洒洒,盡情揮墨,孟子的典故,學術,孟子文化如數家珍,滔滔不絕,不愧孟子故鄉之人,來自文化之都鄒城名仕也。老師以細膩的筆觸,生動的構思,對孟軻的生平作了詳盡的描寫,把孟軻的生活、思想、文著呈現給讀者,讓讀者對孟軻有了更多的認識和了解。人文回顧,帶著敘述精神的溫度。文化氣息濃厚,知性的文章,簡明扼要地介紹了孟子的一生與學說,強調了後天環境對一個人成長過程的重要性。文章樸實飽滿,穩重結實,全然似孟子小傳,細膩詳實,人物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受益匪淺。

冬至說孟子

那一天上午,妻子到集市上買了兩斤青山羊羊肉,回到家裡就開始著手忙活著剝大蔥,剁肉餡,和面,包水餃,忙的不亦說乎。

中午吃飯的時候,我一邊美滋滋地用筷子夾起元寶似的餃子蘸著用醬油、老醋和香油調和好的蒜泥,大口小口地吃著,一邊含糊不清地跟妻子說:「老婆!好,好!不錯,不錯!香,香!一碗餃子,一杯酒;餃子酒,越吃越有。」

妻子看著我吃喝得滿頭是汗,開心地笑著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別管咱家裡有錢還是沒有錢,每年冬至的這一天,我一定都得讓你吃上兩碗羊肉水餃解解饞。」

聽了妻子這一番話,我心裡很舒服,有些做作地大咋呼小叫喚道:「什麼?今天是冬至啊!怪不得你一大早上就出門去採購東西了,還捨得買這麼貴的鮮嫩羊肉給我包水餃吃。謝謝啦!謝謝你的羊肉水餃嘍!我的好老婆。」

那一天早上,我刷完牙,洗完臉,穿上羽絨服便下了樓,漫步走出清源小區大門,在路邊一家川味麵條館喝了一碗麵條,就到土地管理局的大花園裡散了一會兒步,回到家進了書房就坐在電腦跟前打開電腦,聚精會神地敲打起鍵盤,修改《從零開始,你能得多少分?》這部長篇小說,確實不知道那天是冬至。

前幾天,我妹妹小霞從北京回到鄒城,在她姐姐家住了兩天。那一天上午,杜寧開著小車,我們倆一起送小妹妹到曲阜高鐵車站回北京,路途經過孟廟的時候,小妹妹看著我,一本正經地說:「哥,以後沒事的時候,你就經常到孟廟這裡來溜達溜達,吸收吸收這裡的靈氣,活躍活躍自己的思想,不但鍛煉了自己的身體,說不準以後你真的可能會成為一個哲人吶。」

聽著小妹妹的這一番話,頓時笑得我哈哈的,一邊笑著一邊說:「真的嗎?可我怎麼覺得你這話說的不怎麼對勁呀!原來你還不知道啊,我早就已經是一個網路上的草根大哲人了。不過這不能怪你,誰讓咱們離得這麼遠,平時溝通交流的這麼少了。」

小妹妹把她的小嘴一撇,看著我,裝腔作勢地拉著唱腔說:「是嗎!大哲人。看來士別三日,我真得刮目相看你才行了。」

這一路上,我和小妹妹鬥嘴說笑,大家不知不覺地就到了曲阜高鐵車站,小妹妹心情愉快地下了轎車,坐上高鐵返回了北京。

我們家離孟廟不遠,平時沒事的時候,我就喜歡到孟廟古玩市場去轉悠轉悠,淘淘寶。自從聽了小妹妹那一番話之後,就更喜歡到孟廟、孟府里去轉悠著玩了。這還不說,這兩天幾乎每天晚上我都要坐在寫字檯前,一本正經地把《孟子》一書捧在手裡,靜心地溫習一章兩章的,然後用腦子琢磨琢磨其中的一些做人的道理。我的腦子開始這麼一轉悠,這麼一琢磨不要緊,尤其是每當閱讀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得民心者得天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這一些擲地有聲的言論時,我就越發地從心裡感覺到孟子他老人家的偉大,而且還意識到了這麼一個問題,一個鄒城人,上了幾年學,認識了幾百個漢字,如果連《孟子》這本書都沒有通讀過的話,那真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

今天,我就敢武斷地跟大家講,如果誰不認真地品讀,不認真地琢磨《孟子》這本書,誰的人生旅途上就會缺少一些美妙的生活滋味。

孟軻的父親孟激,是一位懷才不遇的讀書人。當年他為了光耀門楣,獨自一人毅然地離別了他的嬌妻幼子,跋涉千山萬水到宋國去遊學,求取仕途。可惜他到了宋國不到一年的時間便因水土不服導致疾病纏身,不久就孤零零的客死在異國他鄉。

孟軻的母親,仉氏,祖籍山西并州,是魏國公子仉啟的女兒。雖說仉氏的祖上遷徙到鄒城的時候就已經不是什麼貴族豪門了,可怎麼說瘦死的駱駝也比馬大,仉氏自幼讀書,通情達理,從骨子裡就散發著一種大家閨秀的氣質,也算得上是一個標準的小家碧玉。

仉氏天資聰明,十來歲就做得一手好針線活兒,織得一手好布。攤煎餅、蒸饅頭,炒菜,燒湯,樣樣精通。出嫁之後,她也就理所當然地成了一個出得廳堂,進得廚房,會打理家裡日常生活的賢妻良母。

古書《天中》里記載:「孟子生時,母夢神人乘祥雲自泰山而來,止於孟宅上空,母凝視久之,忽片雲墜而寤,閭巷皆見五色彩雲覆其居。」

這種記載孟軻降生時的神奇徵兆,雖然不足為信,可胎教的說法,在我國民間卻是源遠流長。自幼飽讀詩書的仉氏,深知胎教的重要性,《韓詩外傳》里就有專門記載她對別人說的一段話:「吾懷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

孟軻之所以能夠成為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大學問家,大思想家,這是和他的母親仉氏嚴格的家教分不開的。「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南宋學者王應麟撰寫的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三字經」里,就精鍊地記述了仉氏教子的故事。

孟軻出生在鄒城市市北馬鞍山下的鳧村。當年,離孟軻他們家大門口不到三里路遠的地方有一片挺大的墳墓地。那一段時間裡,只要有發喪的人群從他們家大門口路過,性情頑皮好動的小孟軻,就好一蹦一跳地跟隨在人們的屁股後頭亂鬨著玩。有的時候,他不但模仿孝子、孝女號啕大哭來取樂,還經常和小夥伴們玩抬棺材,埋死人的自發遊戲。

小孩子,哪有一個是不貪玩的。玩你就和小夥伴們好好地玩唄,可這個小孟軻天生的就是喜歡跟人家打架,三天兩頭的不是把左鄰右舍的小夥伴的鼻子給打破了,就是讓小夥伴給打得身上紅一塊紫一塊的,經常嚇得仉氏提心弔膽的穩不下心神來幹活。

異常貪玩的小孟軻,只要玩瘋了就忘記回家吃飯,幾乎是天天黃昏的時候,村子裡的一些人就能看見仉氏在村子裡四處轉悠著呼喚小孟軻,從街上擰著小孟軻的小耳朵把他拎回家去。

小孟軻的小屁股蛋上,經常留下仉氏的幾個手指頭印。可小孩子都和小狗差不多,都是一些記吃不記打的小精靈。小孟軻回回挨完打,嚎叫不到三分鐘,只要仉氏一眼看不住他,他就又賊頭賊腦地溜出家門找小夥伴們玩耍去了。

小孟軻整天淘氣淘得仉氏愁眉苦臉,咳聲嘆氣,她看著小孟軻漸漸地長大,越來越頑皮,心裡時常尋思著,這樣的生活環境成長起來的孩子將來能有什麼大出息,不如趁早離開這個鬼地方,把家搬得遠遠的,也許對孩子的成長還能好一些。

仉氏起初心裡這麼尋思的時候,總是下不了決心離開這個鳧村。怎麼說這個村子也是她丈夫的老家,祖祖輩輩的七大姑八大姨的親戚們都居住在這兒,家裡一旦有點什麼事情的話,大家還是都能夠相互幫襯幫襯的。

有一天黃昏,仉氏幾乎找遍了村子的各個角落,急躁得她滿頭是汗,嗓子都喊啞了,就是找不著小孟軻了。天都黑透了,仉氏在大家和幾個小孩子的幫助下,這才在那一大片墳地里把正在偷吃人家供果的小孟軻給弄回了家。

那天夜裡頭,仉氏坐在床頭上,借著窗戶的微弱月光,默默地看著呼呼酣睡的孩子,心如刀絞,淚流滿面。天都快亮了,她這才終於咬了咬牙根,決心儘早搬家,離開這個地方。

那一段日子裡,仉氏不顧一些父老鄉親的勸說和阻攔,費盡了周折,受盡了難為,這才在一個遠房親戚的熱心幫助下,把家安頓在她丈夫三姑媽的婆家,鄒城市城西的廟戶營村。

廟戶營村裡有個大集市,附近村莊的人們都在這個村子裡做一些小買賣。集市上什麼三教九流的人物都有,天天都挺熱鬧的。生性頑皮,好奇又好學的小孟軻,自從來到這個繁華的大村子裡,每天早晨起來,只要讓他一步跳出他們家的院子大門,仉氏就別想再逮住他了。

小孟軻一天到晚串游在大街小巷裡玩耍,時不時地就好模仿那些穿街走巷生意人的各種腔調的叫賣聲。「誰買糖葫蘆!一文錢二串!」「賣熱豆腐嘍!」「鋸碗!鋸鍋!鋸大缸!」天長日久的竟然讓這個小孟軻給練就出一口能說會唱的好嗓子。有的時候,小孟軻還喜歡跑到集市上,嬉皮笑臉地學著那些小商小販賣東西時的那種跟人們討價還價的口吻玩,他時常是玩得興起不到吃飯的時候不和仉氏打個照個面。

那一年的春季,小孟軻他們家東邊的隔壁,遷來了一戶人家,以殺豬為生計。有一天上午,小孟軻站在當院子里問仉氏:「娘,他們家為什麼天天要殺豬呀?」

仉氏當時正忙著進屋裡去織布,就隨口應付著說了句:「好給你吃肉啊。」

小孟軻聽了他娘的這話,十分高興,他哪兒也不去了,搬來一個小板凳,就獃獃地坐在當院子里等著吃肉。

仉氏在屋裡幹完活,走出屋門一眼看見小孟軻坐在小板凳上,雙手托著腮幫子在發愣,一時之間挺納悶的,便疑惑地問道:「兒子,你今天怎麼沒出去玩呀?」

小孟軻一看他娘走出了屋,雙眼頓時就發出了亮光,猛地一下子站起身子,興奮地沖著仉氏回答著說:「我坐在這兒等著吃肉啊!娘。你忘了!」

仉氏聽兒子說在等著吃肉,猛不丁地愣了一下神,緊接著便想起了自己剛才無意之間說的那句話來,一時之間慌得她不知如何是好了。這可怎麼辦啊?仉氏站在那兒看著兒子眼巴巴地等著吃肉的小樣子,心裡很不是滋味,勉強地擠出一絲笑容說:「傻兒子,你還得再等一會兒啊,娘這就給你買肉去,做一碗紅燒肉給你吃。」

仉氏為了不失信於兒子,儘管當時他們家裡連一分錢都沒有了,她還是咬著牙硬著頭皮來到隔壁鄰居家裡賒了一塊五花肉,回到家裡就忙活著下廚房,刷鍋,點火燒柴,給兒子做了一碗紅燒肉,拿了一張瓜乾子煎餅,倒了一碗白開水,坐在小桌子旁邊,看著兒子大口大口地吃肉,一會兒的工夫就把一碗紅燒肉,一張煎餅和一碗白開水都吃喝的乾乾淨淨,心裡尋思著,這些天家裡沒有一點葷腥菜,可把兒子給饞極了。

屠夫他們家裡天天在院子里殺豬,小孟軻經常好跑過去觀看,他時不時地就好模仿屠夫殺豬的動作,嘴裡還不停地學著豬臨死之前的哀鳴。時間長了,小孟軻模仿豬哀鳴的聲音,簡直是就跟豬臨死之前發出的聲音一模一樣,他經常模仿得屠夫那一家人笑聲連天,他經常模仿得仉氏心急如焚,叫苦連天:「我的老天爺呀!我的命怎麼就這麼苦啊!孩子他爸呀!這個孩子怎麼就這麼頑皮呀!我這可怎麼辦啊!孩子他爸呀!你就顯顯靈,來幫幫我這個苦命的女人吧!」

仉氏這個十分要強的女人,左思右想,想前思後,決心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孩子在這種環境當中生活下去了,哪怕就是自己再苦一些,再累一些,再受一些什麼樣的難為,也得要想個什麼辦法管好這個頑皮的孩子。她琢磨來琢磨去,覺得最好的辦法那就是再搬家,帶著孩子趕快離開這種商貿鬧市區,離開這家以殺豬為生計的鄰居,找一個能夠讓孩子靜下心思,用心讀書的地方去居住。

仉氏那一段時間裡跑斷了腿,磨破了嘴皮,費盡了周折,總算是把家搬到了鄒城市市區一家書院的右邊來居住。娘兒倆剛剛住下沒幾天,小孟軻就被書院里那一些學子朗朗的讀書聲給深深地吸引住了。每天早上他爬起床來,柔柔眼睛,連飯都來不及吃,就縮手縮腳地跑到書院教室的窗戶底下,悄悄地蹲在地上,豎著兩個小耳朵,偷偷地聽教室里的先生給學生們講課。他每天早上偷聽完先生的講課,就趕緊跑回家,興高采烈地來到仉氏的跟前,一五一十地把自己偷聽到的學問,有聲有調地學給仉氏聽。仉氏每每看著、聽著小孟軻學先生講課的那種小模樣就笑聲連連,心裡就尋思著,這個孩子雖然生性頑劣,但模仿能力很強,看來把家搬到這種學習氛圍濃厚的生活環境來居住就搬對了。

仉氏為了讓孩子能早一天到學堂里去讀書,她四處求爺爺告奶奶,使出了渾身解數,總算是把學堂教學先生和學子們每天吃中午飯的差事給搞定了。仉氏雖然不是一個正兒八經的廚師,但她的家常飯菜做得非常可口,教書先生和那些小學子們都吃得挺滿意的。這一來,小孟軻不但能上了學堂,而且連學費也有了一些著落。空閑的時候,勤勞的仉氏便坐在家裡紡線織布,晚上還抽空給人家做點針線活,儘管一年四季掙不了幾個錢,家裡經常捉襟見肘的吃不飽飯,可娘兒倆的小日子倒也還算是過的有滋有味。最令仉氏高興的事情是,小孟軻每天學習詩書,演習周代禮儀的興趣是眼看著越來越濃厚,求知學問的勁頭也是越來越大,這讓仉氏的精神上有了很大的寄託。

小孟軻具有天生的靈性與慧根,但他也和普通的幼童一樣貪玩。有一天,小孟軻吃完中午飯之後沒去上學,跟著幾個小夥伴在南沙河玩了多半天,快黃昏的時候,他這才急急忙忙地往家裡跑,剛剛跑進屋裡,仉氏就把他叫到身前,不聲不響地拿起一把剪刀,將自己剛剛新織成的一段粗布,咔嗒,咔嗒,幾下子就攔腰給剪成了幾段。

小孟軻氣喘吁吁地站在那兒看著他娘的這一舉動,頓時就愣住了,驚愕不解地看著他娘,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這個時候,只聽仉氏語重心長地跟他說:「兒子啊,你看看,這布是娘一根線一根線織起來的吧?學問也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你讀書讀到一半就跑出去玩耍,將來不就像這匹被娘剪斷的布一樣沒有什麼用了嗎?」

小孟軻被他娘的言行感動了,幼小的心靈里深深地印下了他娘眼淚汪汪地斷機杼的這一幕,從那以後,小孟軻就在也沒有逃過學。

孟軻十五歲的時候,孔子第三代孫子子思在曲阜設館教授六藝,遠近學子紛紛負笈前往就教,仉氏也把孟軻送到了曲阜去上學。孟軻在子思門下埋頭苦讀了五年書,回到鄒城之後便立馬四處借錢,很快地就在他們家附近置辦起一所像模像樣的學堂,開始了他這一生的講學生涯。

孟軻二十多歲開業授徒講學,先後招收過幾百個弟子,有證可考的就有萬章、公孫丑、樂正子、屋廬子、公都子、陳臻、充虞等幾十人。遺憾的事情是,孟軻的弟子們大多數悟性不高,幾乎都理解不了他的學說,數百名弟子當中,只有萬章和公孫丑還算是稍微有這麼一點成績的弟子。

孟軻四十歲之前沒有出門遠遊過,但他接觸過各個國家的一些政界人物,對天下大事已經有所了解了,為他周遊列國作了心理上和思想上的準備。他四十四歲那一年的春季,離開了老母親,告別了妻子,舍下了幼小的幾個孩子,率領眾弟子到各個國家去宣揚他的王道仁政治國之策。

這一路上,孟軻和他的弟子們只要路過什麼大集市,他就喜歡站在人群當中演講:「上天的眼睛,就是老百姓的眼睛;上天的耳朵,就是老百姓的耳朵;上天的嘴巴,就是老百姓的嘴巴;老百姓才是真正的上天。」

平時,孟軻跟他的弟子們閑聊的時候,經常好說:「分人以財為之惠,教人以善謂之忠,為天下得人者謂之仁。」他還反覆地告誡弟子們:「天將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撈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你們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

孟軻不管是到了哪一個國家,他都積極地跟一些新結識的朋友們交談,並伺機言明自己的人生態度:「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孟軻只要有機會跟一些社會政要人物相聚的時候,他就會極力地吶喊:「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軻帶領弟子們風風雨雨,坎坎坷坷的在各個國家之間足足奔波了二十多年,可惜他的政績不突出,社會影響力也不大,但他的年齡卻越來越大了,到了七十歲的時候,老胳膊老腿的老孟軻實在是跑不動路了,他這才無可奈何,心情複雜地返回了鄒城老家。

老孟軻回到家裡之後,整天唉聲嘆氣的,過起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苦悶日子。可他過了沒多久沉悶、抑鬱、焦躁的日子就耐不住寂寞了,便召集得意弟子萬章和其他幾個比較好學又老實本分的弟子,幫著他一起撰寫《孟子》一書。

《孟子》一書共計七篇文章,大約三萬五千餘字,書里集中闡述了孟軻的人生心得、思想和智慧。這部書的主導精神有兩個方面:一是人格的獨立意識,二是社會的責任心。這部書不論是義正詞嚴的批駁,高談雄辯的說理,還是幽默諧趣的諷刺,都具有明快犀利的俠骨文風。這部書不僅是一部儒家學說的經典著作,同時也是一部優秀的古代散文集。這部書與《易》、《詩》、《書》、《禮》、《春秋》、《周禮》、《儀禮》、《公羊》、《穀梁》、《論語》、《孝經》、《爾雅》,並列為我國儒家學派的十三部經典著作之一。

公元前289年冬至的這天上午,研讀了一輩子《論語》的老孟軻,又溫習了幾篇《論語》,他本想再寫篇心得文字,可眼睛有些酸痛了,只好放下書,隨手拿起一把青峰寶劍走出了屋,在院子里舞起了他當年在齊國觀看武士比劍時悟出的一套劍法,後來漸漸地讓他給完善成為一套八十四式孟子劍法。老孟軻鬆了松筋骨之後,神采奕奕地回到屋裡,放下青峰寶劍,坐在木頭椅子上喝完紅茶,便到了吃中午飯的時候。

這天中午,老孟軻的夫人為了歡慶一年一度的冬至節,特意吩咐他們家的下人做了一桌子豐盛的菜肴,還親手打開了一罈子收藏多年的孔府家酒。吃飯的時候,一家老少圍著桌子開懷暢飲,老孟軻妙語連珠,逗得大家笑聲連連。老孟軻酒飽飯足之後,意味深長地跟他夫人說:「今天這一大桌子菜肴,令我最滿意的就是清蒸熊掌和紅燒鯉魚。魚與熊掌,今天我終於兼可得之了。再就是看見一家老少都吃了羊肉水餃,我很高興,這個冬天咱家裡的人誰都不會覺得寒冷了。從明年開始,凡是我孟氏子孫,到了冬至這一天,人人都得要吃上一碗羊肉水餃。」

老孟軻跟他夫人說完這一番話之後,就紅光滿面地來到了客廳里,坐到他的那把木頭椅子上,雙手捧著自己的曠世傑作《孟子》一書,笑眯眯地看了一會兒,喝了一杯濃濃的紅茶,便閉上了雙眼,不一會兒的工夫就進入了夢鄉,享年八十四周歲。


推薦閱讀:

中國歷代禁書題解(孟子)戰國時期.孟軻.
十五、梁惠王的疑問
十個國家跟地區孟子文化機構代表走進鄒城
陳衛平:孟子思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孟子》譚(6)

TAG:孟子 | 冬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