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時代」終結:一段華語影視百年傳奇
下文是《英才》的一篇關於邵氏家族百年傳奇的故事,以此來悼念這位華語影視界的傳奇人物。
邵逸夫
2013年「邵逸夫獎」獲獎名單,5月28日在中國香港揭曉,生物醫學、天文學、數學三個領域的6位科學家共獲得了300萬美元獎金。由香港娛樂業大亨、慈善家邵逸夫設立的「邵逸夫獎」,至今已有11年歷史。
自從2011年,104歲的邵逸夫宣布退休後,近兩年,他的名字更多地出現在公益場合。而發源於雜耍戲院的邵氏家族,早已被邵逸夫和兄長們演繹成了一段百年傳奇。
由邵逸夫創辦的邵氏兄弟公司,製作影片超過1000部;他執掌40年的TVB,在香港歷次收視大戰中屹立不倒。幾乎所有你能想到的華語影視名人,或多或少都跟邵逸夫這個名字有聯繫。
邵逸夫宣布卸任TVB董事局主席(資料圖)
邵逸夫與現任太太方逸華(資料圖)
遭封殺
1901年,寧波鎮海人邵玉軒來到上海創業,當時他在上海開辦了一家名為「錦泰昌」的顏料行。邵玉軒不僅經營有方,生意紅火,而且支持孫中山的革命活動。
邵玉軒於1920年去世,當時,康有為、虞洽卿、盧永祥、譚延闓等晚清民國風雲人物紛紛為其題詞致哀。此後,邵家逐漸家道中落。
到1923年,邵家值錢的家產只剩下一棟上海的老房子和一家名為「笑舞台」的上海劇院。父親去世後,邵家四兄弟都沒有繼承父業,而是選擇賣掉房子,舉家搬進「笑舞台」,全部投身娛樂圈,並棄本名而改別號依次為醉翁、邨人、山客、逸夫。
1924年,邵醉翁買來一部電影攝影機,創辦了「天一」影片公司。當年攝製的《立地成佛》放映後,深受上海市民歡迎。旗開得勝的邵氏兄弟歡欣鼓舞,又一口氣拍出《女俠李飛飛》、《梁祝痛史》、《義妖白蛇傳》和《孟姜女》等黃梅調古裝戲。
「天一」成立之初,清一色是家族班底。老大邵醉翁是製片兼導演,妻子陳玉梅領銜主演,老二邵邨人擅長編劇,老三邵山客精於發行。
當時剛剛中學畢業的老四邵逸夫也被兄長們拍的片子搞得心癢難耐,他放棄了升學機會,在片場中覓得個「夥計」之職。
眼見「天一」異軍突起,明星公司聯合大中華百合、民新等6家公司組成「六合影片營業公司」,獨家發行6家公司出品的影片,以此控制片商,封殺「天一」。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六合圍剿」。
邵逸夫與TVB藝人們(資料圖)
幸虧命大
面對六合公司的聯合封殺,老三邵山客來到東南亞發展。初到新加坡,「天一」的幾部片子大受歡迎。邵山客忙得不可開交,只得拍電報要邵逸夫來當幫手。
1930年,邵逸夫與三哥掛牌成立了「邵氏兄弟公司」,他們先後買下多家戲院,專門上映「天一」公司的新電影。
邵逸夫很早就意識到,有聲電影將會壓倒無聲電影。他建議三哥:「現在大家都困難,捨不得拍有聲電影,我們正好乘虛而入,捷足先登。」
1931年,邵逸夫前住美國購買有聲電影器材。途中輪船觸礁沉沒,幸虧命大,落水的邵逸夫抱著一小塊木舢板,在茫茫的大海上飄泊一夜後終於獲救生還,並從美國好萊塢買回了「講話機器」。
第二年,邵逸夫自任製片和導演的中國首部有聲電影《白金龍》上映引起轟動,將中國觀眾帶入了「有聲時代」。
經過兄弟兩人的不懈努力,到1937年抗戰前夕,邵氏在東南亞各地已擁有電影院110多家和9家遊樂場,稱雄東南亞影業市場。而上海邵氏的「天一影業」則在九一八事變後遷往香港發展。
搶明星
二戰後,邵邨人與兒子回到香港重建業務,建立「邵氏父子公司」。邵逸夫與三哥的新加坡「邵氏兄弟」電影公司亦重拾軌道。
不同於新加坡的局面大開,邵氏父子在香港遭到「電懋」和「長城」兩大電影公司夾擊,岌岌可危。得知情況後,邵逸夫連夜從新加坡給二哥寫信。十多天後,收到回信。二哥表示:目前家族影業處境艱難,已無心戀戰,希望家中弟兄能有一人,來港主持邵氏影業。
1957年,邵逸夫離開了打拚30年的南洋,回港買下佔地65萬平方尺的清水灣地皮,興建邵氏影城(該工程耗時七年,後被譽為「東方好萊塢」),將「邵氏父子公司」更名為「邵氏兄弟公司」,自立發展他的電影事業。這一年,他50歲。
面對勁敵,邵逸夫開始了在香港的出擊。最經典的一戰,就是挖來了電懋的頭牌女星林黛。因為電懋一直有人「照看」林黛,邵氏的人始終無法接近,只好將電話打到林黛的住處。一番激將之後,林黛答應赴宴。邵逸夫親自給林黛斟茶,許以兩倍的薪酬,挖來林黛。
隨即,李翰祥執導,為林黛量身打造的《貂蟬》,連續半個月場場爆滿,創下了最佳票房成績。在亞洲影展中,該片一舉囊括5項大獎。隨後,李、林合作的《江山美人》、《後門》,史無前例地兩次囊括亞洲影展全部12項大獎。拍攝《梁祝》時,李翰祥大膽起用女藝人凌波,反串梁山伯,結果引起極大轟動。很多影迷連看十次以上,甚至在台北看完趕到高雄繼續看。至此,初創的「邵氏兄弟」,在與大佬「電懋」的競爭中,後來居上。
邵氏電影家族創業以來,造就了一批明星、名導和名編劇,如胡蝶、阮玲玉、林黛、凌波、李翰祥、鄒文懷、張徹……但邵逸夫也有「看走眼」的時候。1970年,李小龍曾向邵逸夫開出1萬美元的片酬條件,但邵逸夫認為此人太狂妄,只願給2500美元。結果李小龍投奔了邵氏的對手嘉禾。由他主演的《唐山大兄》上映3周,成為香港有史以來最賣座的本土影片。嘉禾從此成為香港知名電影公司。
邵氏和電懋的競爭,在1964年電懋老總陸運濤夫婦發生空難後基本終結。也在這一年,邵氏當家花旦林黛為情自殺;清水灣影城正式竣工,邵氏電影王國初具規模;邵逸夫的兒子邵維銘突遭綁架,交出300萬贖金才破財消災。
20世紀六七十年代,邵氏兄弟共出產了1000多部電影,全球連鎖影院發展到230間之多,邵逸夫的電影事業達到了最頂峰。
青年邵逸夫(資料圖)
「邵逸夫時代」終結
1967年,邵逸夫開始進軍冉冉升起的電視業。他與利孝和、余經緯等合資創辦「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並擔任常務董事。1980年,邵逸夫開始出任TVB董事局主席。
接棒後,邵逸夫展開了與 「亞視」之間的收視大戰。之前為了培養新人,他說服利孝和在1971年創辦「藝人訓練班」,周潤發、周星馳、梁朝偉、劉德華、郭富城、劉嘉玲等頂尖巨星,乃至大導演杜琪峰等都出自這個訓練班。他們也是後來TVB自製劇的主要演員。TVB在邵逸夫帶領下好戲連台:《上海灘》、《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鹿鼎記》……
無線和亞視之間,先後有8次著名的收視大戰,無線始終沒讓亞視嘗到甜頭,築牢了自己的香港電視龍頭老大地位。同期,邵氏的電影業務不斷收縮,至1987年邵氏宣布停止生產電影。
「要問我什麼時候退休,我告訴你,我永不退休。」1981年,邵逸夫接受採訪時說。到2011年3月,年逾百歲的邵逸夫終於要退休了,他宣布將所持TVB的26%控股股權,連同新界清水灣地皮,以86億港元全部賣給李嘉誠密友、有「殼王」之稱的富豪陳國強。TVB副行政主席梁乃鵬接替邵逸夫,出任董事局主席。邵逸夫的妻子方逸華則繼續留任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TVB逾40年的「邵逸夫時代」正式結束。
邵逸夫於1937年與長他5歲的黃美珍在新加坡結婚,兩人育有二子二女:長子邵維銘、次女邵素雯、三女邵素雲及幼子邵維鍾;他與現任太太方逸華在1952年邂逅,此後40餘年,方逸華一直在邵逸夫身邊幫他打理邵氏和無線的日常業務。1987年,黃美珍在美國病逝。10年後,90高齡的邵逸夫與62歲的方逸華在拉斯維加斯登記結婚。
自從髮妻黃美珍逝世後,邵逸夫的幾個子女便陸續淡出了邵氏管理層。邵逸夫的兩個兒子長居新加坡,在那裡打理家族名下的商廈及住宅,對父親的影視帝國沒有接手的興趣。
推薦閱讀:
※美好時代的肖像畫大師
※芳華:個人和時代
※強顏歡笑時代的兩種中國喜劇
※在這特殊時代,你是一個特殊的人——索達吉堪布談學會聞思
※婚前協議時代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