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死為止,我們都是需要發育的孩子

《瓦爾登湖》共讀第 03天

本篇文章共:2155個字,建議閱讀:5分鐘

拆解共讀目標:作者在湖邊建起了自己的房子,開荒種地,春種秋收,自給自足。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遠離塵世的喧囂,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他和這個世界脫離,在看似貧瘠的土地上孕育著屬於自己想要的生活,既不遺世獨立也不隨波逐流。今天讀完 第二章《我生活的地方,我生活的目的》和第三章《讀書》(81頁-111頁)

電子版:《我生活的地方;我為何生活》和《閱讀》

01 做一個回歸自然的『隱士』

看了《瓦爾登湖》之後,我不禁想起了東晉時期的詩人陶淵明,他的《桃花源記》以及『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最能夠代表他對回歸自然田園生活的嚮往。梭羅也是要主張回歸自然的,但是他與陶淵明不同。梭羅到瓦爾登湖去,並非想去做永久『返歸自然』的隱士,而僅是他崇尚『人的完整性』的表現之一,因為在他看來,人的一生需要以多樣的角色去生活去感受這個世界。

當代散文家趙豐在《想像梭羅》中精彩的道出了二人的區別,他這樣的寫道:「他真的想做隱士嗎?為何不到人煙罕至的更遙遠的森林去?我的答案是梭羅是一個思想家,而非陶淵明般的隱士。陶淵明構建了桃花源,是想自得其樂,而梭羅呢?他卻是通過獨居來解析人類的心靈。

兩者都崇尚回歸自然,但是這兩份悠然或恬靜是不一樣的。相比而言我更認同梭羅回歸自然的思想。回到自然中去,做一個自然中的人,一個自然的人,去感悟自然的妙處,領略自然的真諦,這是他一生的追求,他窺到了自然的奧秘,好像在笑,笑我們芸芸眾生。

但是他又不脫離實際的現實生活,尋得內心平靜的同時依然和外面的世界保持與時俱進。而陶淵明的回歸自然是因為厭倦了官場勾心鬥角的生活,只想找一處遠離塵世喧囂的凈土,不問世事,安度餘生。

02 做一個貧窮的富人

有一次梭羅買下霍洛韋爾農場,在已經開始選種,收集材料做運送種子的手推車時,農場主的夫人反悔了,願意出10美元解約,而當時梭羅的身上只剩下10美分,可是他並沒有接受那10美元。

【我按照我買進的價格,按原價再賣了給他,更因為他並不見得富有,就把十美元作為禮物送給了他,但保留了我的一角錢和種子,以及備而未用的獨輪車的木料。我發現,就這樣我當了一回富人,而又沒有損傷到我的貧窮。至於那地方的風景,我卻也保留住了,後來我每年都得到豐收,卻不需要獨輪車來載走。】

【我時常看到一個詩人,在欣賞了一片田園風景中的最珍貴部分之後,就揚長而去,那些固執的農夫還以為他拿走的僅只是幾枚野蘋果。詩人卻把他的田園押上了韻腳,而且多少年之後,農夫還不知道這回事】

在物質上不管我們是貧窮還是富有,我相信只要內心豐盛,那麼,就沒有人能夠把你的『財富』搶走。就像普通人和詩人一起欣賞美麗的田園風光一樣,普通人帶走的只是幾枚蘋果,而詩人卻把這片風光寫成詩,他可以在詩里看到永恆而又不退色的美景。

03 每天都能遇見新的自己

我們知道每天都是一個新的開始,然而這種新的開始很多時候只是局限在數字時間上的改變。今天依舊重複昨天的作息時間和工作,日復一日,其實根本沒有什麼新的變化,然而這卻是大多數人的生活模式。

對於作者來說,每一天都是正真的開始【每一個早晨都是一個愉快的邀請,使得我的生活跟大自然自己同樣地簡單,也許我可以說,同樣地純潔無暇。我向曙光頂禮,忠誠如同希臘人。我起身很早,在湖中洗澡;這是個宗教意味的運動,我所做到的最好的一件事。據說在成湯王的浴盆上就刻著這樣的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懂得這個道理。】

如果每一天我們並不是給自己的夢想所喚醒,而是被不得不面對的繁重工作所喚醒;如果並不是被內心的渴望所喚醒,而是被一陣急促的鈴聲所喚醒;如果我們醒時,並沒有比睡前有了更崇高的生命,那麼這樣的白天,即便能稱之為白天,也不會有什麼希望可言。

【要知道,黑暗可以產生這樣的好果子,黑暗是可以證明它自己的功能並不下於白晝的。一個人如果不能相信每一天都有一個比他褻讀過的更早、更神聖的曙光時辰,他一定是已經對於生命失望的了,正在摸索著一條降入黑暗去的道路。】

每天早晨上班的時候都會在地鐵里看見昏昏欲睡的人,就好像剛剛經歷過一場疲憊的勞作。據說幾百萬人清醒得足以從事體力勞動,但是一百萬人中,只有一個人才清醒得足以有效地服役於智慧;一億人中,才能有一個人,生活得詩意而神聖。清

04 到死為止,我們都是需要發育的孩子

我們從出生,長大直至死亡,這整個過程都在不斷地發育成長,即使成年之後身體的骨骼不在發育,但是我們的思想,價值觀卻是一直在變化的,我相信每個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都會有一些新的思考或者說比之前更進一步的想法。就如我現在回顧自己之前經歷過的那些階段,很多的想法和行為都覺得無比的幼稚,這也算是成長的一種表現吧!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真正地成長起來,除了自身的經歷之外同時還要藉助前人留下來的寶貴思想。作者在『讀書』這一章中提出,不管到什麼時候我們都需要不斷地去閱讀,從閱讀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書,最古老最好的書,很自然也很適合於放在每一個房屋的書架上。它們沒有什麼私事要訴說,可是,當它們啟發並支持了讀者,他的常識使他不能拒絕它們。它們的作者,都自然而然地,不可抗拒地成為任何一個社會中的貴族,而他們對於人類的作用還大於國王和皇帝的影響。】

或許正如作者所言很多時候,書對於人類的影響有時候會大過國王或者上帝的影響,讀書不一定會讓你擁有更多的物質財富但一定會帶來別人搶不走的精神以及思想財富。

「十天共讀一本書」計劃正在共讀《瓦爾登湖》

點擊加入,讓我們伴你讀書

戳原文,打卡簽到啦!


推薦閱讀:

寶寶輔食添加5-6月(糊狀初期蔬菜水果)
精子發育成胎兒全過程[10P]
媽媽寶典:嬰幼兒的智能發育和早教方法
7--9個月發育
為何你情商那麼低?還不是小時候被爸媽罵出來的!

TAG:孩子 | 發育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