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趣博客->朝花夕拾集->朝花夕拾集->全國特色風味小吃大會萃

各地的精品美味,傳統佳肴,書上、網上已經太多,我在這裡比較喜歡推薦一些上不了正席的特色小吃。因為我實在太喜歡反映當地民間生活,蘊涵當地文化色彩,為各地食客所接受,既便宜、又實惠的大眾小吃。

我雖然到過不少城市,但還無法做到吃遍全國。所以,我在網上也搜集了一些相關的帖子,選擇喜歡的、有特色的加入其中。在搜集的過程中,我似乎是看見了一道道美食在眼前掠過,不停的咽著口水,否則,鍵盤被打濕,我就寫不了了,嘿嘿!

不羅嗦了,大家趕快來一起精神大會餐吧!

北京:

一、北京烤鴨:著名北京菜,以北京特產填鴨烤制而成。曾是元、明、清歷代宮廷御膳珍品。後傳入民間,成為京菜之首,獨步中國食壇,譽滿全球。著名的全鴨席即是以烤鴨為主菜設置的,北京全聚德烤鴨店的烤鴨最為著名。二、東來順涮羊肉:弛名中外的百年老店東來順以羊肉的細嫩味美而被譽為「天下第一涮」,其羊選自水甜草嫩的內蒙錫林格勒盟被閹割過的小尾巴綿羊,涮肉只取活動部位,占凈肉出成率的40%。東來順羊肉不燥火,屬溫補佳品。三、京醬肉絲 :傳統北京風味菜。選用豬裡脊肉為主料,輔以北京"六必居"特產黃醬及其它調味品,用北方特有烹調技法"六爆"之一的"醬爆"烹制而成。特點咸甜適中,醬香濃郁,風味獨特。四、爆肚 :清真風味小吃。把羊肚(或牛肚)按不同部位切成片或條,經沸水爆熟,蘸芝麻醬等調料食用。爆肚要現爆現吃。爆肚的主料,最好選用「餵羊」肚(即用酒糟、麻醬渣、豆皮、薯秧等餵養的草羊鮮肚)或「糟牛」肚(即加喂酒糟的草牛鮮肚)。以爆肚王、位於牛街輸入衚衕的爆肚滿、崇文門外東花市大街的爆肚宛等最出名。但最正宗的爆肚小吃位於健德門橋西北角,那裡有真正的爆肚傳人。五、如果你跟我一樣愛喝湯,喜歡湯湯水水的話,那麼推薦譚家菜。  玉饌堂,在青年湖公園內,經營的是官府菜。罐燜的、氣鍋的、汁燒的……說起玉饌堂的菜,個個是帶湯的,愛喝湯的絕對可以過癮。玉饌堂的官府菜,甜咸適口,南北皆宜。烹調中往往是糖、鹽各半,以甜提鮮,以咸提香,做出的菜肴口味適中,鮮美可口。北京官府菜講究的是吃原汁原味,,不用胡椒花椒什麼的調料來干擾菜肴的本味。吃魚就嘗魚鮮。在燜菜時,則絕對不能續湯或對汁,否則便談不上原汁了。如此高要求,料理的百味精饌,就全依託那精心熬制的雞湯了。這裡的菜全是極品,只有用料的貴賤,口味全然是一流的。小到青菜心、燒香菇、魚肚、魚唇,大到黃燜魚翅、極品網鮑,都會讓人過口不忘。即使品一套最便宜的百元菜,也算是品盡人間極品美味。要說明的是:菜肴這裡沒有零點菜,菜單上一點便是一整套的官府菜,全部分餐制,最低消費也在每人100元,不論價格,不論菜品,適合較正式的商務宴請與家宴。

上海:

一:水晶蝦仁:是上海靜安賓館著名的特色風味佳肴之一,曾被評為「上海第一名菜」。水晶蝦仁一上席,鮮明透亮,晶瑩剔透,賽如明珠而且軟中帶脆。選料上乘,製作嚴格,風味獨樹一幟,奇香四溢,靜安賓館每年光蝦仁就要賣出十幾噸呢。不可不嘗。二、白斬雞 :「說起白斬雞,要數小紹興」,這已成為了許多上海人的口頭禪。由於「小紹興」精選上海浦東一帶所產著名的「三黃雞」,質好、味鮮美,贏得了很多上海人的喜愛。「小紹興」也因此成了上海久負盛名的名店。 三、明鰻鱺:鰻鱺,又名青鱔、鳳鱔、河鱔,是淡水中名貴魚類之一。因它富含維生素A,加上肉味鮮美可口,被人譽為「水中人蔘」。鰻鱺喜暗怕光,晝伏夜出,離水較長時間也不會死亡。鰻鱺的烹飪,既可清蒸,又可紅燒。清蒸時,先剖腹去內臟,再去頭尾,用刀切4厘米長連接小段,放在盆內,加入佐料黃酒、姜、蔥、油等。蒸煮後即可食用。其味既嫩又鮮且肥,十分可口。紅燒時,則將切成小段的鰻鱺,先下油鍋炸成金黃色,撈出後用另一鍋子放入豬油、白糖、醬油等佐料炒成棗紅色時,再將炸好的魚段倒入,燒熟後放上筍片、香菇等配料,再用水澱粉勾芡,淋上熟油後即可裝盆食用,其味油而不膩,鮮中帶肥,香嫩可口。鰻鱺營養價值高,味道又好,所以成為筵席上的上等佳肴。四、脆皮乳鴿:這種乳鴿出生到長成約28天左右,重量達8兩最佳。烤成焦黃,配以特殊佐料,肉質鮮嫩,口感外焦里嫩,老少皆宜。脆皮乳鴿是很多酒店的饋贈菜,在飯店裡消費額到規定金額後,只要很少的錢就能買到這一盤正宗的上海特色菜。這是典型的吃大菜,花小錢,不過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

天津:

狗不理包子:狗不理包子,因其創始人高貴友乳名狗不理而得名,為天津包子的代表品種,是半發麵皮包鮮肉水餡蒸制而成,聞名中外。

半發麵制皮,既有發麵的香甜,又使餡的鮮汁得以保存。制鮮肉水餡,以七成瘦三成肥的鮮凈好肉,放入鮮姜絞成細小的肉丁,一邊攪肉一邊放好醬油,然後再一邊放水、一邊攪,最後放味精、香油和蔥末不停的攪,製成水餡。制好餡,合好面後,再經多道工序,蒸得的包干精緻美觀、鮮香濃郁,別有一番風味。桂發祥麻花:酥脆香甜的油炸麻花,非常好吃。天津經營麻花的店鋪極多,享有盛名的也不少,如王記大麻花、十香齋麻花、西北角麻花等,但是,桂發祥什錦夾餡麻花獨佔鰲頭。桂發祥麻花的創始人是范貴才、范貴林兄弟。他們兄弟倆各開一店,製作麻花技藝高超。1956年兩店合併為公私合營的「桂發祥麻花店」,保持和發展了范家兄弟的傳統製作技藝,使十八街麻花遠近馳名,成為著名的風味小吃。桂發樣麻花,是用熱油合面,撒上桂花、閩姜、白糖、青梅、核桃仁、青紅絲等,製成酥餡面,搓成酥餡條,用糖汁合面,搓成白條;把一部分白條沾上芝麻,便成麻條。把酥餡條、麻條、白條合股擰,折對後再擰,然後放到油溫在二百一、二十度的油鍋里,炸成金黃色;出鍋後夾上冰糖塊,撒上青紅絲和瓜條等,成為什錦夾餡麻花。耳朵眼炸糕:為天津極享盛名的風味小吃。起源於光緒年間,「炸糕劉」劉萬春在北門外窄小的耳朵眼衚衕口開的炸糕店。他的炸糕皮酥脆嫩粘、餡細膩香甜,很受顧客歡迎。人們談起這裡的炸糕,很自然地稱為「耳朵眼炸糕」。炸糕好吃難忘,字型大小奇特易記,儘管「炸糕劉」掛上了「增盛成」牌匾,但是,人們仍然叫它「耳朵眼炸糕」,最終店名也改為了「耳朵眼炸糕店」。耳朵眼炸糕選料好,加工精、製作細。炸糕的皮薄均勻,絕不露餡。炸好後,外皮呈金黃色,既脆又酥,里皮嫩粘,餡香甜可口。炸卷圈:炸卷圈是天津傳統小吃,用香油、麻醬、醬豆腐、薑末、五香粉、鹽等調拌綠豆菜、香乾、香菜、粉皮等成餡,以豆皮卷餡,切成約十五厘米的長段,用麵粉、醋、鹽調成的糊,糊粘兩頭切口,然後下油鍋炸,炸成金黃色即可。炸卷圈清淡適口,外脆里嫩,天津人一般都是夾餅吃。鍋巴菜:鍋巴菜是獨特的風味小吃,天津人普遍喜歡吃。鍋巴菜的主料鍋巴,以上等綠豆和優質小米水磨成漿,攤成薄煎餅,切成柳葉塊。以香油、薑末、蔥花、面醬、醬油、醬豆腐等打成鹵。然後,將鍋巴放入鹵內,輕輕拌合,以鍋巴完全沾滿鹵為止,隨即盛人碗內,再灑上辣油、香油、麻醬、醬豆腐汁、香菜葉等。鍋巴菜酥爽清香,滑潤適口,再配以芝麻燒餅,風味異常。豆漿:以黃豆水磨成漿,大鍋煮開,濃香色白,營養價值極高。天津豆漿,歷來以其質優著稱。天津人的習慣是喝豆漿只加少許鹽,略有咸口即可,更顯出豆漿的濃香味,也喜歡用豆漿沖雞蛋。賣豆漿的店鋪,也製作豆腐腦或老豆腐作早點供應,早點過後又製作豆腐出售,因此,俗稱為豆腐房。豆腐房是天津供應早點的主要店鋪。豆腐腦:豆腐腦與豆漿、鍋巴菜,為天津傳統早點稀食的三大主要品種。天津的豆腐房,早晨都是既賣豆漿,又賣豆腐腦和老豆腐,早點過後賣豆腐。豆腐腦,是以點得極嫩的豆腐為主料,以能盛起而不散為適度。盛人碗中,再澆上鹵子為佐料,可葷可素,種類繁多。另外,顧客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愛好,放人辣椒油、蒜汁等。

河北省:

烙糕:烙糕是承德人用當地所產穀米磨成面,再經烙制而成的具有濃厚香土氣息的傳統風味食品。它與年糕、豆包、煎餅一起被譽為「吉祥四糕」每當臘月農閑季節,承德山區百姓便家家戶戶做烙糕。做好的烙糕外焦內嫩、味香適口。 杏仁露:承德地區盛產杏仁,個大味甜,俗稱「大扁」。避暑山莊中的御廚房很早就用山莊中的礦泉水與杏仁一同配製出杏仁露,以供皇帝、后妃以及王公大臣們享用。杏仁露具有降脂養顏的功效。 槐茂醬菜:保定醬菜始出現於清康熙10年(公元1671年),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槐茂醬菜門市部原在保定大街,因門口有一棵古槐生長茂盛,故得名"槐茂醬菜"

驢肉火燒

驢肉火燒:俗話說,天上龍肉,地下驢肉。可見驢肉的地位。走在滄州的街頭經常見到的就是河間驢肉火燒,經過慢火細燉加上師傅們的配料,然後將燒餅一分為二,把驢肉切片和作料夾起來,您就慢慢享用吧。記得來滄州一定要品嘗。不用特意的找,走在任何地方您都會找到的。 白肉罩火燒:保定名吃,其中尤以建於清末民初的義春樓的白肉罩火燒最為有名。白肉罩火燒,做起來十分講究,要選用一定部位的豬肉,活水洗凈,放入沸水中煮熟,其火候很要勁兒,肥肉要脆而不生,瘦肉得爛而不柴,煮制時要去沫去油,加入十幾種調料,文火燉熟。吃起來香而不膩,清而不淡。 御土荷葉雞:源於「叫化雞」, 其作法也和叫化雞大同小異,先將宰後的生雞,取出內臟後洗凈,不褪毛,用荷葉包好,再用黃泥糊好,放在火上燒熟後,摔開泥土,雞毛隨之脫落。因選用承德特有的離宮黃土、熱河泉水和湖內的荷葉作輔助,故名「御土荷葉雞」。荷葉雞味道鮮美,尤其是那一股淡淡的、似有若無的荷葉幽香,更令你胃口大開,回味綿長。 煎碗坨:承德盛產蕎麥;用蕎麥麵制的碗坨,是承德地方傳統風味小吃,已有200多年歷史。乾隆年間,皇帝巡幸熱河時,煎碗坨深受隨行的后妃們的喜愛。煎碗坨的原料為蕎面、綠豆粉、五香面、花椒面等。它的特點是營養豐富、酸辣鮮香、滑潤筋道,是經濟實惠的大眾化食品,吃起來別具風味,食慾頓增。

羊腸湯:滄州地處華北平原的東部,卻有著轄區內的孟村回族自治縣。回族是這裡的一個主要民族,那麼,以牛羊肉為主的小吃就不奇怪了。這裡為您介紹滄州街頭的一景:喝羊腸湯。您看一口大鍋里翻滾著洋腸子和羊雜碎,周圍的人一人一碗,尤其在冬天,看到這場景您也會渾身發熱,怎麼樣?來一碗。 蕎面河漏 :蕎面河漏是北方面食三絕之一,與北京抻面、山西刀削麵齊名。蕎面分白蕎面和黑蕎面,是承德特別是壩上地區的傳統作物,用它為原料作成的麵食滑潤筋道。其作法是,先把蕎面用淡鹼水和好,然後用一種特製的工具-河漏床子,把麵糰壓成長條,下入鍋中煮熟,加蒜末、香油、醋等佐料即可食用。 鮮花玫瑰餅:玫瑰花不僅是塞外名花,而且被定為承德市的市花。用玫瑰花製做點心,在承德已有近300年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每當康熙來承德避暑或去圍場打獵時,都把此餅作為專供食品享用。鮮花玫瑰餅造型美觀、色澤鮮艷、綿軟酥脆,有誘人的餓玫瑰香氣,是饋贈親友的上好佳品。 馬家老雞鋪清真鹵煮雞:保定市馬家老雞鋪的清真鹵煮雞,色艷形美,肉嫩骨酥,軟而不爛,味道醇香,揚名遐邇,膾炙人口,為地方名特產品之一。 馬家老雞鋪的鹵煮雞選料精良,加工精細.選料必須是雞形豐滿,肉多膘肥的活雞,並一律要按回族的俗規宰殺,叫做"宰鮮、煮鮮、賣鮮".生雞下鍋之前要用鑷子將未燙盡的羽毛全部拔光,煮雞時除按規定比例投入蔥、蒜、姜、花椒、大料、桂皮、白芷、小茴香等外,還投入自製的五香粉(含砂仁、豆蔻、肉桂等名貴中藥).加工出的熟雞一翼插入口腔,一翼窩向後方,兩爪插入膛內,整個外形呈琵琶狀,豐滿美觀.馬家老雞鋪從實踐中發現老雞湯的重要性.湯內藏有無數雞的精華,營養豐富.因為雞湯內的營養成份已達到飽和,用其摻水煮雞,能使加工的雞盡量保存營 .馬家老雞鋪的鹵煮雞之所以味濃清香,保持傳統的獨特風味,就是這個緣故。

山西省:

"世界麵食在中國,中國麵食在山西",山西以各類糧食製成的麵食近千種之多。其用料之廣,花樣之繁,製作之巧,在全國獨樹一幟,享有較高的聲譽。山西麵食除主食外,還發展了多種類的地方小吃和麵食藝術品。

山西經典麵食

貓耳朵

湯鍋類:餃子、餛飩、拉麵、貓耳朵、削麵、刀拔面、揪片。

烙燒類: 烙餅、蔥花餅、脂油糖餅、脂油千層、合子。

烤制類:擦酥糖餅、糖干爐、成干爐、切餅。

油炸類:各色油糕、油麻花、油麵、燕窩酥。

蒸制類:九龍蒸餃、蒸餅、荷葉餅、窩頭、碗黃。

湯類 :五湖茶、油茶、拌湯。

遼寧省:

老邊餃子:老邊餃子是全國最負盛名的風味名牌食品,至今已有170年的悠久歷史,生產的 老邊餃子素以皮薄餡大、鮮香味美、濃郁不膩、鬆軟易嚼而馳名中外。老邊餃子經過幾代名師的精心研製,現已發展成為海鮮類、肉類、素餡類等不同做法製成的老邊餃子100多種,並研製成型各種不同檔次的餃子宴。老邊餃子之所以久負盛名,主要是選料講究,製作精細,造型別緻,口味鮮醇,它的獨到之處是調餡和制皮。

馬家燒麥:馬家燒麥,是瀋陽地區特殊風味的回民小吃。早在清嘉慶元年(1796年),由馬春開創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當時沒有門市,只是以手推獨*車來往於熱鬧街市,邊做邊賣。由於馬家燒麥選料嚴格,製作精細,口味好,造型美觀,所以深受群眾歡迎。清道光八年(1828年),由馬春之子馬廣元在小西門攔馬牆外開設了兩間簡陋的門市,立號馬家燒麥館,此後營業繁忙,遠近聞名。後幾經變遷,1961年才最後坐落在小北門裡,即現在的馬家燒麥館,由馬氏後裔第五代的馬繼廷擔任技術指導。馬家燒麥的獨到之處 :用開水燙麵,柔軟筋道,用大米粉做補面,鬆散不粘,選用牛的三叉、紫蓋、腰窩油等三個部位做餡,鮮嫩醇香。制餡要求嚴格,須將牛肉剔凈筋膜然後剁碎;用清水浸喂,加調料拌勻不攪,呈稀疏狀的"傷水餡",攏包時不留大纓,形如木魚,成熟後皮面亮晶,柔軟筋道,餡心鬆散,醇香味好。其外形猶如朵朵含苞待放的牡丹,令人望而生涎。

開封灌湯包:灌湯包於1959年由河南省開封引入瀋陽,用鮮豬肉末加食鹽等腌漬約3小時,兌入雞湯、涼後的材料油,拌成湯包餡,包入精粉皮中,上籠蒸熟,皮薄餡稀、多汁鮮香。

老山記海城餡餅:老山記海城餡餅是瀋陽市傳統風味小吃,由毛青山於1920年創始於遼寧海城縣城火神廟街。毛氏名山,取其山字,立號老山記餡餅店,於1939年遷到瀋陽。海城餡餅,溫水和面,選豬、牛肉為鴛鴦餡。取香料十餘種煮制,取汁喟餡培其味。蔬菜餡,隨季節變化,選豆牙、韭菜、黃瓜、青椒、南瓜、芹菜、白菜等配製,使餅餡葷素相配,濃淡相宜,高檔品還以魚翅、海叄、大蝦、乾貝、雞肉調餡,其味道更是鮮美無比。餡餅成品形圓色黃,皮面脆韌,餡心嫩爽,鮮香四溢。配以蒜泥、辣椒油、芥茉糊等蘸食,更加味美適口。備有八寶粥佐之,清爽可口,風味別樣。

瀋陽回頭:相傳在清朝光緒年間,有姓金的一家人在瀋陽北門裡開設燒餅鋪謀生。因為經營不善,生意一直不好。一日正值中秋節,生意更加蕭條,時至中午尚不見食客上門,店主茫然,遂將鐵匣內幾枚銅錢取出,買了些牛肉回家剁成肉餡,將燒餅面擀成薄皮,一折一疊地包攏起來,準備自家過節食用。這時,從外面忽然進來一位差人,進店見鍋中所烙食品造型新奇,一經品嘗,品味甚佳。這位差人當即告訴店主,再烙一盒送往館驛,眾人食後齊聲叫絕。此後,這種食品一時名聲大振,官民爭相購買,生意日趨興隆,故而取名"回頭"。

肉丁包:肉丁包創始於40年代的安徽,建國初引進沈城。肉丁包選用精粉串面做皮,豬前槽肉切成大肉丁,配以冬菇、面醬、香油、老湯等輔料制餡。成品豐滿勻稱,麵皮鬆軟,肉餡散落,肥而不膩,鮮香軟酥,回味綿長。

朝鮮族烤牛肉:將新鮮牛肉去筋膜、脂油,切成肉片,加醋、醬油、蒜末、白糖、胡椒粉、味精、香油拌勻,另備醬酒、辣椒末、白糖、白醋、香菜末,大蒜等調味品分裝於小碗、炭火爐放在桌子中央,上放鐵箅子,用筷子夾肉片放在箅子上燒烤,蘸調料後食之,外焦里嫩、酥香咸辣。

楊家吊爐餅、雞蛋糕:楊家吊爐餅,選料糧良,製作精細,品式獨特,別具一格,這一傳統風味是1913年由河北人楊玉田到吉林洮南創製,當時立號為楊餅。由於楊家大餅店生意興隆,經營不斷擴大,於解放後1950年來沈。為了改進單一的經營品種又增添了帶雞絲花帽的雞蛋糕。從此楊家吊爐餅、雞蛋糕揚名於東北各地。楊家吊爐餅,用溫水和面,水的溫度和用鹽量隨著季節變化而增減。餅片擀好後,上炭爐烤制,上烤下烙,全透出爐。成品形圓面平,呈虎皮色,層次分明,外焦里嫩,清香可口。雞蛋糕,用肉末、鮮蘑、木耳、海米烹制,添湯勾芡,澆於雞蛋糕上,呈花帽形,然後將雞肉撕成細絲置於上端,吃餅佐之,別有風味。鹵鮮糕嫩,清香醇厚,再佐以辣椒油、蒜泥食用,更是錦上添花,風味獨特。

李連貴熏肉大餅:李連貴熏肉大餅,始創於1842年,距今已有140多年的歷史。當時開設在吉林省梨樹縣,立號興盛厚,主要經營醬肉、大餅和酒類。由於李家的醬肉乾凈、爛乎、濃香,大餅柔軟、層清、酥香,因此在梨樹鎮常是座上客滿,門庭若市,深受群眾歡迎。1937年,李連貴之子李堯到吉林省四平市開設分號。解放後,1950年,李堯子李春生繼承祖業,背著一壇老湯,把李連貴熏肉大餅遷到瀋陽。從此,李連貴熏肉大餅就在瀋陽紮根,成為瀋陽地區馳名的獨特風味。為了保持李家熏肉大餅的傳統特色,李春生在製作和選料上一絲不苟。他選豬肉時,不用血脖、小肚,專用前槽到肋間不肥、不瘦,肥瘦相間帶皮的新鮮豬肉,然後用溫水加鹼涮洗乾淨,並放入清水中浸泡6,10小時,以清除血污腥臊,然後切成方塊放入鍋中燉煮。夏秋季節,還加放茴香,以使醬肉更加鮮美味濃,同時將延續老湯倒入,用旺火燒開以微火熳燉,使肉塊上下翻動,及時撇出浮沫,待肉塊熟透時撈出,瀝凈油份,晾於熏鍋中加紅糖熏制而成。大餅用肉湯食鹽和調料加入麵粉中和成酥軟麵糰,醒面時間較長,擀片抹油,重複擀幾次,烙製成餅。其特點是熏肉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熏香濃,香澤紅;大餅色黃清香,里軟外酥層次多。

朝鮮族西塔大冷麵:朝鮮族西塔大冷麵採用現吃現壓的製作工藝,口感柔韌、筋道、鮮辣爽口。

圓路元宵:圓路湯圓、元宵獲中華名小吃稱號,國家金獎。

興隆軒餃子:興隆軒餃子集百家之長,精心研製,發揚創新興隆軒系列菜肴(遼菜、川菜、砂鍋燉菜、冷盤、醬菜),並推出餃子系列(10餘種餡,40個品種的魚肉餡、軒餡、煸餡、蒸餃、煮餃、煎餃),工藝傳統獨特,手工精心製作,特點是皮薄,肚飽,鮮香味美,濃郁不膩,鬆散易嚼,清爽可口,造型美觀,以其獨特的風格獨樹一幟。

海城餡餅:海城餡餅起源於清末,為北方佳肴。具有選料考究、皮薄餡大、外焦里嫩、油而不膩的特點。

吉林省:

地三鮮 :我國民間歷來有立夏之日嘗地三鮮、樹三鮮、水三鮮的習慣。說起這地三鮮,指的是新鮮下地的時蔬:莧菜、元麥和蠶豆(或是蒜苗),炒在一起吃的就是鮮嫩。到了長春,地三鮮成了當地的名菜。現在也有把土豆、茄子、辣椒炒在一起三鮮。這可是地地道道的東北菜。

狗肉湯:在吉林的朝鮮飯店,所有的狗肉湯都是當天的新鮮肉一天一燉,沒有老湯。這樣做出來的狗肉湯叫清湯。要吃狗肉,名堂多了,狗肉燉豆腐、狗肉乾白菜、狗肉火鍋。可不管你吃什麼樣的狗肉,一碗狗肉湯可少不了,這一碗湯入口,回味一下,覺得鼻腔里都有了香氣這狗肉才會越吃越香。

黑龍江省:

得莫利燉活魚:哈爾濱郊區靠著馬路邊有一個叫得莫利的小村莊,村裡人在路邊上開了個小吃店招待路上歇腳吃飯的過路人。把豆腐、寬粉條子和烏蘇里江里撈上來的鯉魚燉在一起吃是老鄉們吃個熱乎的老做法。後來菜的做法不脛而走,傳遍了城裡的大街小巷。哈爾濱人說:要是外地朋友不喜歡吃西餐和東北大菜,咱們吃得莫利燉活魚去。

殺豬菜 :過年了,村裡一戶人家殺了頭豬,這後腰腿的都是好東西,剩下的肥肉下水怎麼吃?這就有了殺豬菜了:自家腌的酸菜做的血腸再加上肥肉原料就齊了。要好吃大肥肉不能膩,要切成片放進過鍋里煮了過油,然後和酸菜、血腸一起燉。農村裡灶膛火映著大娘的臉,鍋里放了姜蒜的燉菜煮得咕嘟,咕嘟響。等這殺豬菜傳到了城市,城裡飯店加多了工序,用足了料,吃起來味道更顯鮮美。

東北冷盤:冷盤是東北大拉皮、醬牛肉和川菠冷盤。東北大拉皮有點像粉皮,比粉皮有彈性,用土豆粉和綠豆粉做的,和黃瓜絲、胡蘿蔔絲拌在一起,拌以特製的調料,酸中帶點微辣,爽口;醬牛肉的肉很松,選用的是三角肉,上面蓋著一點蒜泥和辣椒末,如果覺得太淡,可以倒點醬油蘸著吃。

鍋包肉:鍋包肉是東北的溜肉段衍生出來的一道菜,只不過現在是肉片,外麵包著用土豆做的澱粉,放在油里炸,所以又叫「鍋爆肉」,外脆、酸甜,裡面的肉嫩。

酸菜豬肉燉粉條:東北人愛吃燉菜,吃起來名堂也多,什麼大鵝燉土豆、小雞燉蘑菇、豬肉酸菜燉粉條子,還都能顧名思義,也無一不是寒風裡臘月天吃的鄉土菜。東北高棵大白菜腌漬的酸菜切成的火柴梗子粗細的絲,幫白葉綠,久煮不糜。本地的土豆粉則易熟耐煮,出鍋黃白鮮亮用筷子挑起簡直是春柳倒掛。用殺豬時煮肉和骨頭的老湯,放入爆炒過的五花肉文火燉出的豬肉酸菜粉條子,可口的香氣繞屋脊!

江蘇省:

秦淮風味小吃又稱金陵小吃,歷史悠久,品種繁多,享譽全國。自六朝時期流傳至今。名點小吃有葷有素,甜咸俱有,形狀各異,百吃不厭,尤以秦淮八絕著名。灌湯香酥梨:特點是形如梨子,口味香糯甜脆,梨內灌湯爽口,是一道中西結合的家常創新糕點。銀魚餛飩:江蘇省名菜。選用肉質細膩肥壯的魚肉敲製成皮子,配以太湖中的特產--銀魚、白蝦為餡。其形態逼真,做工講究,皮薄潔白透明。口感滑嫩味美,老少皆宜,深受食客讚譽。南瓜餅:南瓜餅以它金光燦燦的色彩,香甜軟糯的風味,吸引著遊客。常州菜根香酒樓製作的南瓜餅色澤金黃,香甜軟糯,食之齒頰留芳,回味無窮。金錢餅:"金錢餅"是常州的地方土特產,經油炸而成,色呈金黃、形似金錢、表皮香脆、內質鬆軟、餡心鮮嫩,客人按自己的嗜好蘸以蕃茄醬等調料食用,味道更為入勝。龍袍蟹黃湯包:龍袍蟹黃揚包已有130多年歷史,相傳曾是皇宮貢品。每年9月,"蟹黃湯包"應市時節,吸引著全國各地的食客前來品嘗。江南八寶菜粥:"江南八寶菜粥",俗稱鹹粥,源於佛教"脂八粥",是我國豐富多彩的粥品之一。""江南八寶菜粥"豆紅菜綠,色亮質麗,清香鮮美,是一年四季,老少皆宜的綠色保健食品。王興記小籠饅頭:小籠饅頭色澤潔白,形態美觀,具有皮薄鹵濃、咸中帶甜的特色口味。

浙江省:

一、錦繡魚絲 :選用黑魚,此魚「形長體圓,頭尾相等,細鱗玄色,有斑點花紋,頗類蝮蛇,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無機鹽、維生素等。魚肉細韌,系魚中上品。錦繡魚絲非此魚不可。取其脊肉切成細絲,配紅綠柿椒絲、黃蛋皮絲、棕色香茹絲等炒制而成。此菜色彩豐富似錦繡,魚絲條不斷,絲勻稱,其味十分鮮美。甌菜的特點,以海鮮入饌為主。口味清鮮,淡而不薄。烹調講究「二輕一重」,即輕芡輕油重刀工,別具特色。 二、雙味蝤蛑 :蝤蛑肉如膏脂,是蟹類中的上品。該菜是甌菜中的上乘菜肴。該道菜須選取九十月間出產的活蝤蛑,以清蒸和干炒兩種烹調技法組合而成,形態活潑,色彩艷麗,一菜雙味,肉質腴美,如輔以米醋佐食更佳。三、爆墨魚花 :在甌菜中有一系列的墨魚菜肴,爆墨魚花較具代表性。這是道刀工、爐工並重的甌菜名餚。先將墨魚切成無數橫豎虛刀,爾後再切成棱形或長方形,待加熱後就會自然捲曲成麥穗狀,造型非常美觀。脆嫩爽口。四、蒜子魚皮 :魚皮即鯊魚皮。《本草綱目》載:「其皮刮沾去沙,剪作膾,為食品美味,食之益人」,有「解諸魚毒、殺蟲、愈虛勞」之功能。這道菜以魚皮為主料,加大蒜子燴烹而成,具有蒜香濃郁、魚皮軟糯、汁濃味鮮的特色,是甌菜中甚受大眾推崇的熱菜之一。五、矮人松糕 :甌菜名點,因創製人張月波矮小而得名。此糕均選用純糯米,過水磨成細粉(越細越好),拌以腌漬了幾天的肉丁,並配以上等桂花和白糖拌勻,炊熟成板,切成方塊出售。松糕既松又軟,甜中有咸,清香可口,鬆軟綿糯不粘牙,很是爽口。

安徽省:

搣杜攠字蝦米豆腐乾:休寧風味小吃。萬安搣杜攠字蝦米豆腐乾,頗負盛名。  杜家豆腐店的蝦米豆腐乾,以用料獨特,製作精細,配方講究,色香味俱佳而著稱。  製作方法:一是選用一年內粒粒飽滿的新黃豆為主要原料,篩去雜質;二是選用優質小蝦米,除雜質後用水燉開,逐塊包進;三是用大茴、小茴、桂皮、花椒等佐料拌入黃豆內同磨;四是選用未加糖色的搣三伏秋油攠(醬油),加添適量蝦米汁、冰糖、茴香、桂皮等佐料,同入鹵鍋。  製成的蝦米豆腐乾,顏色淡褐,光潔細膩,香味濃郁,鮮美可口,有韌性,摺疊不開裂,壓榨緊結,刀劈不散碎。可切成細絲或薄片,撕開可見細密紋理,內有蝦米一隻。既可佐酒下茶,又可作菜肴的配料,當作零吃小食也別有風味。  苞蘆松是著名零食性小吃。用山區的山苞蘆為主原料製成。  山苞蘆為山上種植的一種玉米,生長期約140天,其味甜清,營養成份高。將山玉米磨成細粉,經細粉籮篩去皮層,和水攪拌煮成糊狀,經冷卻凝固再用特製的弓刨成薄片,然後將薄片置於竹匾上晒乾即成。食用時,將薄片投入滾油中炸,薄片舒展膨脹上浮即可撈起。  苞蘆松清香鬆脆,宜作茶食及佐餐食品。  凍米糖 :春節前,農村家家切糖製作凍米糖。傳說此俗已流傳了近千年,至今仍在延續著。  凍米糖是將上乘糯米蒸熟後放在露天曬、凍,然後下鍋炒,使之膨化,再拌和白糖、飴糖做成。然後用刀切出一片片印痕,食用時用手分片即可。製作再講究些的可加上紅、綠米和桂花、芝麻、桔片米等天然香料,做成色、香、味俱全的糕點。  伏嶺玫瑰酥是久負盛名的傳統糕點,產於績溪縣伏嶺村,因其內有玫瑰花作為輔料,具有玫瑰花香而得名。  製法:以細白糖、芝麻、麵粉、飴糖等為主料,輔以玫瑰花、青梅、桔餅、紅綠絲。芝麻手工脫殼,炒熟後碾細過篩拌上細白糖烘乾成麻屑,用小量的飴糖和拌有麻屑的上等麵粉分層卷疊起來,按一定規格切成塊後,表面再均勻地撒上細白糖、玫瑰花、切細的青梅、桔餅、紅綠絲等。把已製成切塊的玫瑰酥,按比例切成四塊,然後包裝,每盒10小包。製成的玫瑰酥,外觀潔白如玉,絲絲點點的玫瑰花、桔餅、青梅等若隱若現,宛如翡翠瑪瑙嵌於白玉之中。  該產品始產於清代,經久不衰,1985年送京參加全國食品展覽會並獲獎。  合肥四大名點是合肥出產的麻餅、烘糕、寸金、白切的統稱。以配料豐富、風味獨特、包裝雅緻而名聞遐邇。麻餅形如月餅,表面金黃.圓邊淺黃,表皮芝麻顆粒飽滿,分布均勻,食之外皮鬆軟香甜,內餡甜而不膩,具有橘、梅等果料風味。烘糕金黃油潤,疏鬆多孔,香酥可口,味美甘甜。寸金具有橘餅、桂花的特有香氣,脆、甜兼得,清香可口。白切片具有片薄甜脆、質白透明的特點,並帶有濃郁的芝麻香。  麻酥糖:徽州特色名細糕點。麻酥糖從南宋流傳至今為傳統名品。  它是用炒熟的芝麻研粉和糖加料製成,用一張小紅紙包成長方形,小紅紙上印有店家的招牌,其味香甜、質感鬆軟。麻酥糖中的精品稱為搣頂市酥攠。頂市酥採用脫殼的白芝麻、白糖,配以少量的麵粉或米粉,拌以飴糖精製而成。成品白中顯黃,抓起成塊,提起成帶,進嘴甜酥,滿口噴香,不粘牙不粘紙,老幼皆宜。  徽州習俗,過年時家家都把小紅紙包糖裝在果子盒裡招待客人,到親戚家去拜年一定要送上麻酥糖。徽州民諺曰:搣拜年不帶麻酥糖,請君不要進廳堂攠。  五城茶干:徽州風味小吃。五城茶干是黃山傳統特產。  相傳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意外得嘗,讚不絕口。該茶干以配料講究、製作精細、色香味美而著稱。它是將黃豆漿液過濾後,用傳統方法緊壓,加配料熬煮而成的。主要原配料有優質大豆、原醬、冰糖、香油、丁香、桂皮、大香等。含有植物蛋白質、還原糖等多種營養成分。  五城茶干是品茗之佐餐,下酒之佳肴,其味美爽口,老幼皆宜。過去因手工製作,市面上出售不多,現在休寧縣糧油食品總公司下屬廠採用先進技術,成批生產搣龍灣牌五城茶干攠。安徽特色菜包公魚:包公魚原名搣紅酥包河鯽魚攠。包河所產鯽魚背烏,人稱搣包公魚攠。1958年*主席視察安徽時,名廚梁玉剛為毛主席做了紅酥包河鯽魚這道菜,深得讚賞。這道菜是冷盤,魚經醋等調味和小火長時間燒燜,骨酥肉嫩,回味無窮。曹操雞一稱搣逍遙雞攠。合肥名菜。相傳曹操屯兵廬州逍遙津,因軍政事務繁忙,操勞過度,卧床不起,治療過程中,廚師按醫生囑咐在雞內添加中藥.烹製成葯膳雞,曹操食後病情日趨好轉,並常要吃這種雞,這道菜流傳開來被人們稱為搣曹操雞攠。其製作須選用1000克左右仔雞,宰後風乾,上料油炸.放入20多味中藥和香料製成的鹵湯里滷製,然後再入原汁鹵缸悶制而成。其皮黃骨酥,肉白細嫩,有別於燒雞、扒雞。搣紅燒桃花鱖攠是徽州特產名菜之一。桃花鱖原名石級魚,在桃花盛開時最肥美,故名桃花鱖。此類小魚常在山區清澈的小溪中游曳,顏色與溪中的鵝卵石顏色相仿。  具體做法如下:取桃花盛開時節的新鮮石鱖魚,魚身兩側打上荷葉清形刀花,用上等醬油浸腌後,放入油中炸得色呈淡黃,配以五花肉丁,春筍丁及蔥、姜、鹽、料酒、雞湯,用小火紅燒而成。這道菜色紅誘人,味鮮軟嫩,膠汁極弄,香氣撲鼻,是黃山地區春季時令菜肴。搣徽州圓子攠是正宗徽菜品種之一。起源於歙縣,別稱搣細沙炸肉攠,約在200年前就己流傳各地。這道菜是將熟肥膘、桔餅、蜜棗、青梅等細丁拌入白糖和桂花,做成小圓餡心。然後用雞蛋、肥膘泥、濕澱粉、炒米花拌勻,用水酒濕撳餅包成圓子,形如乒乓球大小,經油炸熟後澆上用白糖、青紅絲熬成的滷汁而成。其成品顆粒勻稱,色澤金黃閃光,吃起來外層松酥、餡心香甜味美,是一道深受歡迎的大眾菜。 李鴻章大雜燴是合肥名菜。相傳李鴻章在訪問美國期間,曾宴請美國賓客,因中國菜可口美味,深受歡迎。李即命廚師加菜,但正菜已上完,廚師只好將所剩海鮮等余料混合下鍋,燒好上桌,外賓嘗後讚不絕口,並詢問菜名,李用合肥話說:搣雜碎攠(即雜燴諧音)。此後,搣大雜燴攠便在美國傳開,合肥城鄉也仿而效之,遂成名菜。主要原料有海參、魚肚、魷魚、玉蘭片、腐竹、雞肉、火腿、蛋黃糕、鴿蛋、豬肝、乾貝、冬菇、鹹鴨蛋黃、菠菜、雞湯等燒燴而成,具有醇香多味、鮮咸可口等特點。虎皮毛豆腐 :搣毛豆腐攠是徽州傳統名菜。將豆腐進行人工發酵,讓其表面生長出一層白色茸毛(白色菌絲),故稱搣毛豆腐攠。豆腐在發酵中蛋白質分解成多種氨基酸,味道比一般豆腐更鮮美。搣虎皮毛豆腐攠則是因茸毛經煎烤後呈虎皮條紋而得名。  搣毛豆腐攠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朱元璋一次兵敗徽州,逃至休寧一帶,腹中飢餓難熬,命隨從四處尋找食物,一隨從從草堆中搜尋出逃難百姓藏在此處的幾塊豆腐,但已發酵長毛,因別無它物,隨從只得將此豆腐放在炭火上烤熟給朱元璋吃。不料豆腐味道十分鮮美,朱元璋吃了非常高興。轉敗為勝後,下令隨軍廚師製作毛豆腐,犒賞三軍,搣毛豆腐攠遂在徽州流傳下來。  搣虎皮毛豆腐攠的做法是:搣毛豆腐攠先入鍋煎烤至兩面黃,再加調味品燒燴,食用時蘸辣椒醬。此菜鮮醇爽口,香氣撲鼻,吃時別有一番情趣。 琅琊酥糖:這是從北宋就流傳下來的地方特產,琅琊酥糖厚薄均勻,骨薄如紙,剖面層次清晰,呈螺絲體,色澤浮白,入口酥軟,細膩而無雜質,營養豐富,老少咸宜,十分美味。

福建省:

廈門的風味小吃款式繁多,鄉土味濃,價格便宜,主要有土筍凍、海蠣煎、麵線糊、炒麵線、 薄餅、燒肉粽、花生湯、韭菜盒、炸五香、油蔥果、 沙茶麵、蝦面、東粉鴨、海蟹糯米粥、芋包、圓子湯、炸棗、糯米炸、貢糖夾餅等等,真是應有盡有。而同安大封蹄膀和海鮮風味四季火鍋等風味佳肴, 更是讓人吃得香,喝得美,盡興而來,滿意而歸。

土筍凍 :這是一種由海產加工而成的凍品。土筍能夠成凍,是因為它含有膠質。現在已成為大小宴會的重要冷盤之一。

薄餅、春卷:又叫春餅,廈門人叫薄餅。吃法尤為簡便,即用麵皮包著各種菜肴食用,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有吃薄餅的習俗,特別是清明節期間更為普遍。

燒肉粽:肉粽味道香甜,油潤不膩,色澤紅黃閃亮,富有引人品嘗的吸引力。

海蟹糯米粥 :此菜柔糯清香,味道醇美,膾炙人口。"好清香" 海蟹糯米粥,1998年被福建省烹飪協會認定為"福建名小吃"。

江西省:

南昌風味食品    南昌風味食品有:藜蒿炒、石頭街麻花、南昌葡萄豆豉、甜酸荔頭罐頭、南昌大麴酒、南昌丁坊酒。   贛州風味小吃    贛州風味小吃有: 贛州小炒魚、三杯雞、流浪雞、炒東坡、荷包肉、月亮花生巴、南安板鴨、梅關春酒、果蔬脆片、「牡丹亭」多味花生。   九江風味佳肴   九江風味佳肴有:蓮藕湯、雜燴、雲霧茶芯、雲霧茶葉烹蝦仁、豆豉燒肉、豆豉爆辣椒、黃花炒雞蛋、玫瑰排骨、蝦米煮雞蛋、蝦米煮粑、山藥燉肉、金錢山藥餅、板栗燒雞等。   萍鄉風味小吃    萍鄉風味小吃有:原汁地羊、家常海參、花釀鴨掌、鐵板牛肉、芙蓉魷魚、酥炸石雞腿、五彩魚錢、楊鬍子米面、萍鄉花果、蘇軾蜜酒。

山東省:

玉米麵餃子:山東的麵食最豐富了,糖果糕點如糖酥煎餅、高粱飴、水晶軟糖等,都是很有風味的特色小吃,山東肉食小吃也成氣候,德州扒雞聲名最響,還有各色燒雞,各地加起來的名品有十多種。

孔府地鍋一絕 :孔府地鍋一絕與廣州啫啫煲形相近而性相遠,有點咸,有點辣,還有那麼一種不知名的感覺在舌間纏繞著,天涼的時候,吃著心暖。

蛤蜊 :怎麼做都很好吃,白灼、清炒、紅燒

青島海鮮小豆腐 :海鮮用的是海參、蝦仁、魷魚和蛤蜊等小海鮮,再配上蔥花豆腐炒成的各式各樣的海鮮小豆腐,口味鮮香,絕不油膩,吃的時候在就上蔥油餅子就齊了。

濰坊朝天鍋 :一種大眾食品,因當年經營此種飲食者,都是露天擺設,鍋頂無遮無蓋,因名「朝天鍋」,鍋內煮著一隻雞,並不出賣,賣的是切碎的豬肚、豬腸之類,鍋底總是有火,食客圍爐而坐,師傅送上卷肉大餅,顧客隨吃隨送,鍋中的沸沸香湯隨下隨添。

魯西南水煎包:魯西南名吃之一,其狀扁圓,上下呈金黃色,外酥里鮮,口感甚佳,因其餡不同,將包子放入平底鍋 內 少許時間,再加面水,後澆香油,翻一遍出鍋即成,成為人民深受歡迎的食品。

河南省:

河南的小吃歷史悠久,吸收了很多地方的特色,最終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最大的特點就是強調味道的鮮美,入味深,回味香,還強調滋補功能。說到河南小吃,第一個要提到的就是開封。開封最令人回味的應該是新華街第一樓的灌湯小籠包!那真是讓人難忘的美味。薄薄甚至都透亮的皮,張嘴咬一口,裡面鮮美的汁水流入口中,咬那浸了汁水的肉團,不肥不膩,入口爽滑......那叫美!也許,在中國,灌湯包的祖籍應該在杭州,狗不理的名氣也遠遠比開封第一樓大,但,嘗過開封灌湯包的人都知道,那真不知比狗不理好吃多少,而且,價格不貴。

鄭州,很多人都覺得沒什麼特色小吃,但是,鄭州市做滋補燴面的確一絕.山西有刀削麵,四川擔擔麵,而河南的經典麵食就應該是燴面了。鄭州的滋補燴麵館有很多很多,感覺每家都不錯。很多不經常吃麵食的同學,對麵食都有一定偏見,感覺只有拉麵才應該叫麵食,要麼就是那種囔囔的,帶股生味的東西。其實不然,面最能做出味道來的主食了。而且,經常吃面的人往往皮膚細膩,河南燴面不僅麵筋道,戇口,而且還有一定的滋補效果,非常符合現在的飲食標準。燴面如果做得好,一般一碗就是一根面,大師傅扯麵的技藝實在令人嘆服!

古都洛陽,最有名的就是洛陽水席了。吃水席,不僅是吃美食,還是吃水席的大氣,正如洛陽這個城市一樣,古風古韻,處處蘊含著帝王之都的大氣,當然,要是吃水席,就不是幾塊錢能填飽肚子的,要多帶一些MONEY哦!

胡辣湯歷史悠久,其淵源可追述到東漢劉秀時期,其美味令喝過胡辣湯的人們讚不絕口。胡辣湯用多種名貴藥材,加上各種營養元素精製而成,它不但是一種傳統的美味佳肴,而且具有抗感冒、美容、健脾、開胃等良好保健功效。 胡辣湯發展至今,伴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其做法也發生了巨大變化。通過科學研究並與人們新生活方式的結合,現已研製成胡辣湯全料粉,在生產出大眾化口味產品的同時,也研發出了各種特色風味產品。有了這種新型湯料(全料粉),無論你身在城市,還是鄉村,可以自己動手,想喝就喝,盡享這美味仙湯的滋潤。

糖梨

黃燜魚

道口燒雞

漿麵條

湖北省:

  湖北傳統風味小吃甚多,尤以武漢最為集中。老通城豆皮、四季美湯包、小桃園雞湯、蔡林記熱乾麵等,久負盛名,享譽海內外。除此之外,大眾化的早餐食品還有:面窩、米粉、豆腐腦、臭乾子等,別有風味。

  

老通城豆皮:其製作的豆皮,具有外皮金黃透亮,餡鮮香可口,皮薄內軟味全,吃起來爽口不膩的獨特風味。

四季美湯包:製作程序也非常講究,從熬皮湯、做皮凍、做肉餡、制包,到最後"一口氣"火候到位。然後吃時性以細薑絲、陳醋、醬油等吃起來才噴香可口、沁人心脾、特別有滋味。

熱乾麵:「蔡林記熱乾麵」是武漢獨有的大眾食品,選用優質麵粉精心加工,配上特色佐料製成,色澤金黃油潤,香氣四溢,味濃而不膩,價廉物美,令人百吃不厭。

小桃園雞湯:集民間煨湯技術之精華,湯清而不淡、汁濃而不滯、質肥而不膩、味和而不寡,比民間煨湯更勝一籌。

武昌魚 武昌魚產於鄂城和武昌縣境內的梁子湖。該湖湖面遼闊,直通長江,江水可倒灌。由此使湖水水質好、餌料豐富,便於武昌魚的生長繁殖。 武昌魚屬鯿魚的一種,又名團頭魴。體形呈扁平狀,重一市斤左右或二、三市斤,肉質嫩白,含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屬名貴淡水魚菜。又因為現代有*"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的詞句,使武昌魚更為聞名遐邇。用武昌魚可以烹制出數十種不同風味的魚菜,如清蒸武昌魚、花釀武昌魚、蝴蝶武昌魚、茅台武昌魚、雞粥奶油武昌魚、紅燒武昌魚、楊梅武昌魚、白雪臘梅武昌魚等,其中尤以清蒸武昌魚燴炙人口,清香撲鼻,肉嫩味鮮,已是馳名中外的上等好菜。

青山麻烘糕 武漢市青山區鴻興食品廠獨家生產的青山麻烘糕,是湖北省著名的特產。這種麻烘糕,選用上等糯米、黑芝麻、桂花和棉白糖精製而成。糕點呈長方形薄片,白線邊,黑麻芯,既有米烘糕香、松、脆、爽口特點,又有雲片糕甜潤易溶的風味。目前分聽裝、盒裝、袋裝等五種規格,是旅遊攜帶的理想食品。

洪山菜苔 洪山菜苔是蔬菜品種中的上乘佳菜,與武昌魚並稱為楚天兩大名菜。洪山菜苔主產於武漢東部的洪山區,視為園蔬珍品。菜苔生長期在冬春季,以春節前後食用最佳。紫紅的莖,滾圓肥嫩,爆炒起鍋,菜鮮味美,常食不厭。洪山菜苔炒臘肉,色、香、味俱佳,是武漢一帶居民十分喜愛的菜肴。近些年來,武漢人出差到北方城市,也把洪山菜苔作為饋贈親友的佳品。

孝感麻糖 湖北孝感地區的特色地方名產孝感麻糖,被美食家評價為香、甜、薄、脆、老少咸宜的風味佳品,早已聞名於全國。 麻糖生產據記載始於明朝,距今有四百餘年歷史。其生產過程分三步,以糯米和麥芽為原料生產出飴糖;把芝麻褪殼加工成熟麻仁;再把飴糖、麻仁匯聚、拌合、切片、包裝。 孝感麻糖每片呈月牙形,飴糖和褪殼芝麻拌合極勻,片片極薄,甜香可口,風味獨具。傳說曾是皇帝的貢品。如今麻糖生產規模逐步擴大,廣大民眾和來湖北的旅遊者都有口福品嘗了。

沙湖鹽蛋 產於仙桃市沙湖鎮的沙湖鹽蛋,因當地所產的鴨蛋和其它地方不同,使腌制出來的鹽蛋的內質獨具特色,風味不一般。 在沙湖鎮周圍,湖、渠、溝、港極多,是有名的湖區水鄉。這裡,水中有一種水草叫麥黃角,活蝦喜棲於角中,鴨子尋食連角帶蝦吞食後,所產鴨蛋的蛋黃呈紅色,腌制的鹽蛋如打破後將蛋黃蛋清置於白色瓷碗中,則見蛋黃像一朵色澤艷紅的花朵,十分美觀。如將鹽蛋煮熟食用,則見蛋白極白,蛋黃艷紅帶油,味道比一般鹽蛋好吃多了。因而沙湖鹽蛋一向以色鮮味美而聞名遠近。清朝時沙湖鹽蛋成為貢品,近幾年來沙湖鹽蛋出口許多國家,國內外市場供不應求。

荊州八寶飯 在全國八寶飯中獨樹一幟的荊州八寶飯,原是清代的一位御廚從宮廷出來後,到荊州城開設飯館流傳下來的。百餘年來,雖時代更疊,然八寶飯的御膳風味不減,人稱"御膳八寶"。這種八寶飯用紅棗、蓮子、苡米仁、桂元內、蜜櫻桃、蜜冬瓜條、糖桂花以及糯米先蒸製成坯,再加白糖、豬油散燴而成。由此又名叫"散燴八寶"。吃到口裡,覺得潤滑溶消,香甜透味,油而不膩,甜而不厭,於是有"淺盞小勺細品嘗,離席數時回味長"的贊語。

金黃蜜棗 金黃蜜棗產於湖北隨州市,以"色澤如櫻、透明見核、味甜似蜜、沙酥爽口"聞名,是湖北十大名產之一。 清乾隆年間,隨州胡凌興首創金黃蜜棗,州官奉獻給皇帝高宗,深得讚譽,被列為貢品。從此,蜜棗名聲大振。 金黃蜜棗選用優良品種"羅漢棗",經十多道工序精製而成。據測定,此蜜棗含大量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胡羅卜素和微生素C,有補血、健胃、益肺、調胃之功能,既是老少皆宜的理想保健食品,又是饋贈親友和旅遊食用的佳品。

咸寧桂花 鄂南咸寧市桂花鄉,以盛產桂花著稱湖北。近三、四百年來,這裡生長有金桂、銀桂和丹桂等幾種桂花,近些年年產桂花達幾十萬斤之多。如此大量的桂花除帶來濃烈的芬芳外,人們把它用來腌製糖桂花,為食品、糕點帶來原料。此外,還用它製成桂花茶、桂花糖果、桂花糕點、桂花酒等。八月中秋節,在明朗如鏡的月光下一面賞月,一面吃桂花月餅,則別有風趣。

湖南省:

油炸臭豆腐:長沙的名牌小吃臭豆腐是一種獨具風味的食品,聞起來臭、吃起來香是它的最大特點,不少外省人品嘗後都讚不絕口。長沙的臭豆腐要數百年老店火宮殿炸得最好,外焦微脆、內軟味鮮*當年在長沙求學時,臭豆腐是他非常喜愛的一種食品,價廉味美,極好下飯。臭豆腐製作精細,用料講究。一般來說,先要用優質瀏陽豆豉加冬筍、香菇、曲酒等煮製成滷水,然後再將質地優良的豆腐胚浸泡在滷水中,三五個小時後取出用清水漂凈、瀝干水分,將上等清茶油燒熱,投入臭豆腐胚,用小火炸焦。炸好的臭豆腐擺入盤中,澆上辣椒油、香油、醬油等調料,一股誘人的香味便撲鼻而來。

椒鹽饊子 :"縴手搓來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香睡無輕夢,壓褊佳人臂纏金。"這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寒具>詩 "寒具便是饊子。據考證,長沙製作饊子已有 2000 多年的歷史,《楚辭·招魂>中就有記載。精心製作的饊子,絲條粗細均勻、質地焦脆酥化、口味有甜有咸、造型新穎別緻,既是點心,又可菜食。其主要原料是麵粉、鹽和白鬍椒粉,經油炸而成。

德園包子:德園包子選料精細。糖陷用白糖、冰糖、玫瑰糖或桂花糖相拌而成,香甜爽口;肉陷則選用豬前夾縫肉或好瘦肉,拌以香菇、凍油等調料,油而不膩。菊花燒賣:燒賣是大眾喜愛的食品之一。菊花燒賣*透亮,味咸椒香,頂端開口處用蛋黃點綴成菊花瓣狀,更顯雅緻。糯米陷鬆軟而不熟爛,粒粒可數。龍脂豬血:龍脂豬血,是指加工後的豬血特別嫩滑,有如龍肝風脂一般美味。龍脂豬血用新鮮豬血味原料。制好的豬血輔以干椒末、冬排菜和芝麻油,味微辣而香脆,爽滑鮮嫩,十分可口。特別是在冬天,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豬血,能使周身暖和,五腑受用。

楊裕興麵條:選料合理,製作考究,調料豐富。自己加工的鹼面韌而柔軟,口感好;煮麵條時講究寬湯、清水、滾開;味湯用豬筒子骨加老母雞燉就;面碼有幾十種,從大眾化的肉絲、酸辣到高檔的蟹黃、瑤柱,一應俱全,隨報隨到。 姊妹糰子:姊妹糰子以大米為原料,分為糖陷和肉陷兩種。其顏色瓷白,晶瑩透亮,小巧玲瓏。糖陷糰子甜香不膩,肉陷糰子鮮嫩上口。其味糍糯柔軟,別具風味。

廣東省:

一、潮式牛肉:全牛湯是集牛之饋寶的營養湯,牛腱子肉嫩,肥牛肉滑,牛頂心脆,牛肚片爽,牛筋糯,而牛肉丸彈牙,再吃熱湯鍋中的果菜,飲變濃郁的湯汁,發覺鮮香無比,牛肉味滲進了蘿蔔、腐竹、生菜、豆腐果,而蔬菜的清香溶入了牛肉湯中,葷素菜肴間滋味的混合,入口的牛肉更香,菜蔬更鮮,而這濃稠的湯,集牛肉、牛雜、素菜之精華,反覆燉煮,已達臻神入化之境,廣州美食,我首推這道菜。二、豬骨煲:據說豬骨煲源自澳門,大塊的豬骨連肉,先在湯內煲熟,上餐台後再慢火保溫。從熱騰騰的一大鍋豬骨煲端上來看著都饞。吃豬骨前,先灌入少許湯在豬骨內,再用飲管吸啜骨髓,接著用手拿著豬骨,歪著頭啃骨旁的嫩肉,這時不必在意「淑女」,美食當前,玉手纖纖。三、籠仔飯:香濃的飯里浸著濃濃的荷葉香,味道和煲仔飯很相似,香噴噴的,味道濃厚,有香菇雞、腊味、滷味、海鮮飯等品種。相比煲仔飯有厚厚的鍋巴,用勺子一挖一挖地感覺蠻有趣,而荷葉籠仔飯就沒有這麼麻煩,濃香中飄著荷葉的淡淡清香。創作出荷香飯的靈感來自廣東的傳統食品糯米雞。四、無皮鴨粥:採用北京填鴨為原料,經過削皮後,用獨創秘制的配料腌制。粥用煤火溫煲三個小時左右,然後放入已腌制好的「無皮鴨」。煲好的「無皮鴨粥」清香四溢,沁人心脾。入口更是肥而不膩,溫潤可口,令人神清氣爽,喝了一碗想第二碗。海南省:

海南粉價格3-5元       這是在海南最為普遍的米粉類小吃,在海南各地都有售,而且風味不一,在海南不同的地方會吃到不同的口味與感覺,這其中有湯類、腌類、炒粉類,而米粉又分為粗粉和細粉。湯粉有分兩種,一種是以豬內臟及腌酸菜,再加以佐料配製而成,口味香濃;另外一種則是加以新鮮的蝦、海螺、蟮、雞蛋、綠色菜葉等多種任選的配料煮出了清淡香甜的味道。而腌制的,東線、西線、中線配料都不太一樣,不過基本上有花生米、芝麻、黑豆芽與澱粉製成的滷汁,東線有文昌的抱羅粉、陵水及三亞的酸粉;西線有東方的腌粗粉。而炒粉,現在大多都有許多的配料供客人選取自己喜歡的。來海南可別忘了品嘗一下下哦!     椰絲糯米粑價格0.5/個       那是一種以椰子葉做「衣服」,糯米做皮,椰肉絲、花生末、芝麻、白糖配成餡,而製成5厘米左右大小的圓粑。曾經有人認為這是椰子樹上長的椰果,呵呵,記住哦,這是蒸煮出來的椰絲糯米粑!!!此粑甜而不膩,香郁可口。逛得肚子餓了,買個嘗嘗吧!還有,記住要趁熱吃口味才美!(在海口的熱鬧地段解放西路,下午兩點後就會有一些阿嬸挑著兩個鋁桶叫賣)     錦山煎堆價格0.5/個       海南本地俗稱「珍袋」,糯米做皮,以椰肉絲、芝麻、花生末為餡。煎炸之後,果皮金黃、皮脆餡香,味道濃烈。在海南的老爸茶店裡都有得賣。     東方蝦粑價格3個/元       這僅僅在東方市八所鎮才有的小吃,製做非常之簡單,在糊糊的糯米粉中放入小蔥段、新鮮小蝦,攪拌之後,倒入一個個特製的圓形勺子里,再放入小油鍋里炸一小會,便可取出。     這種拌著蔥、鮮蝦香味的、油滋滋的蝦粑,只會讓人越吃越上癮,臉上長痘也在所不惜呀!怎麼樣?流口水了吧?!     豬血、腌海菜(價格1~2元/碗)       海口的地方小吃,在學校附近或是一些舊的小巷巷裡頭都會有,一個簡陋的小攤子,面前擺著一盆盆熱氣騰騰的豬血、甜品,當然少不了腌海菜。來碗熱豬血,灑上蔥花、辣椒、麻油、香菜,哇哂!好棒的感覺呀!滑滑的…香香的…辣辣的…,嗯~~,嘩啦啦地幹掉了一碗,哎,老闆娘,再來一碗!!噢,夥計,可別急,吃得太飽了就無法再次享用腌海菜啦!這裡頭除了海菜之外還有酸白蘿蔔、青瓜,這酸酸的感覺可是女孩子的最愛哦!

四川省:

1.陳麻婆豆腐  成都小吃創立時間最早、最負盛名和代表性的小吃,一道用石膏豆腐、牛肉末及各種配料燒制而成的傳統川味菜。據說此菜是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成都萬福橋旁開一家小店的陳森富之妻所創,因她臉上微麻,人們就稱做「陳麻婆豆腐」。所制豆腐色鮮味美,具有麻、辣、燙、囫、嫩、鮮的特點。  地址:成都市西玉龍街197號     2.夫妻肺片  成名於本世紀30年代,由成都人郭朝華夫婦創辦。因起始賣的原料是用牛肉、牛心、牛舌和頭皮等切成片雜薈在一起,稱「薈片」,因「薈」與「肺」的音相近,傳開後便叫「肺片」。因調製得法,香味濃郁,被稱讚為「車行半邊路,肉香一條街」。  地址:總府街53號    3.龍抄手  創立於本世紀40年代。因由「濃花茶社」老闆籌辦。遂借「濃」為「龍」,取龍鳳呈祥,生意興隆之意,定名為「龍抄手」。其選料講究,製作精細,香醇可口,細嫩滑爽,有「薄如紙,之美譽。  地址:春熙路南段68號    4.賴湯圓  因賴源鑫於1937年創辦而得名。最初是在總府街一帶擺攤設點,以賣「雞油湯元」為業。所做湯圓皮薄滋潤,心子香甜可口,日久而出名,後開店營業,遂以「賴湯圓」稱之。流傳至今,成為成都最具有代表性的名小吃。  地址:總府街27號      5.鍾水餃  「鍾水餃」是四川水餃的代表,初創於成都荔枝巷鍾少伯開的「協森茂」。由於餃子皮薄、餡嫩、味鮮,為其它同行不及,遂打出「荔枝巷鍾水餃」折招牌,沿用至今,蜚聲遠揚。  地址:提督街7號   

  6.燈影牛肉  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相傳唐代詩人元稹任四川通州(今達川)司馬時,在達川落花溪一鄉間酒店飲酒時,發現店裡賣的牛肉薄如紙張,舉於燈前,隱約可見燈影,細品之麻辣鮮香,回味悠長。元稹觸景生情,取名為「燈影牛肉」。  地址:提督街口  7.川北涼粉  清朝末年創立於南充。創始人謝天祿在南充港口搭棚賣涼粉,其涼粉細嫩清爽,佐料香辣味濃,逐漸賣起了名氣,謝家便世代相傳專賣涼粉,後正式辦起川北涼粉店。現已流傳全省,成為著名小吃。     8.宜賓燃面  宜賓烯面原名敘府燃面,早在清光緒年間,便開始有人經營,是宜賓傳統的名小吃。  這種小吃選用本地優質水麵條為主料,配以宜賓芽菜、小磨麻油、鮮板化油、八角、山奈、芝麻、花生、核桃仁、金條辣椒、上等花椒、味精以及香蔥、豌豆尖或菠菜葉等輔料,將面煮熟,撈起甩干,去除鹼味,再按傳統工藝加油、佐料即成。宜賓燃面的特點是:鬆散紅亮、香味撲鼻、麻辣相間、味美爽口,既可佐酒,又可果腹。因其油重無水,引火即燃,故取名燃面。此面經濟實惠,獨具一格,不僅本地人喜愛,就是中外遊人也讚不絕口。  9.敘府糟蛋  敘府,是宜賓的舊稱。敘府糟蛋是宜賓傳統名特產之一。它是精選優質鴨蛋,用物種工藝去殼留膜,放入上等糯米酒糟,經過一定時期浸泡製作而成。這一傳統工藝,相傳已有100餘年歷史。  敘府糟蛋以蛋質細嫩,色澤醬黃,光潔發亮,飽滿完整,醇香甘美,營養豐富,獨具食法的特點而著稱於世。它不但暢銷國內,還遠銷香港、日本等地,曾先後獲四川省計經委和商業部優質名特產品稱號。  10.蛋烘糕  四川傳統風味小吃。具體形成年代已無從考證。蛋烘糕是用雞蛋、發酵過的麵粉加適量紅糖調勻(也有用白糖、蜂蜜調製的),在平鍋上烘煎而成。烘烤加入芝麻、核桃仁、天生仁等不同餡心,也可加入各種自己喜愛的肉餡或菜餡,豐富了蛋烘糕的內容。  四川的特色風味名小吃還有擔擔麵、韓包子、珍珠圓子、郭湯圓、譚豆花、天全堂雞片、葉兒粑等。

貴州省:

貴州的地方風味小吃極富特色,種類繁多,而且味美價廉、雅俗共賞,為旅遊者所喜愛。貴陽腸旺面用豬大腸、豬血旺為佐料的一種雞蛋麵條,迄今已有100多年歷史,是貴州極負盛名的一種風味小吃。腸旺面的配料和調料有20多種,豬腸子的製作尤為講究:腸子要用花椒、山賴、八角、姜、蔥等配料先在沙鍋里用小火慢慢燉,燉熟後撈出切成片。而血旺卻在吃麵條前拌著綠豆芽放入湯鍋燙一下,放到盛在碗里的麵條上,再加上名為「脆哨」的油炸肥肉丁,澆上辣油、使湯色鮮紅,腸肥味美,血旺嫩滑,脆哨酥香,豆芽清甜,油亮不膩,濃重可口。戀愛豆腐果實際上是一種烤豆腐塊,被青年人加上一個浪漫的名稱,頗受人們歡迎。這種小吃是將特製的豆腐劃成小方塊,加入適量食用鹼水腌制後放在文火上反覆燒烤,至豆腐塊表面黃亮鼓起。吃時用竹片將豆腐果剖開,填進用辣椒、姜、蔥、蒜、麻油、醬油、醋、糖、魚辛草等製成的佐料,趁熱吃下,滿口噴香。(註:有胃病的人最好不要吃)遵義羊肉粉是遵義的傳統風味食品,早在清代中葉就名揚省內外。遵義人特別愛吃羊肉粉,尤其在冬季,吃一碗滾燙的羊肉粉,渾身暖和。羊肉粉的主要原料是羊肉和米粉,其做法是先將米粉在開水鍋里燙幾下,除去米粉本身的酸味,盛在碗中,然後在米粉上放一層薄薄的熟羊肉片,最後澆上鮮紅的辣椒油,並撒上一些花椒粉、蒜苗、香蔥、芫荽等、熱氣騰騰、香味撲鼻。侗族腌魚侗族的腌酸食品中有代表性的是魚和腌肉。腌魚時將魚腹剖開,去內臟,抹上一層鹽粉,浸一星期,取出用糯米飯、辣椒粉、薑末、花椒、茴香粉、蒜泥、料酒、食鹽拌成糟料、填入魚腹,然後一層魚、一層糟料、疊放於腌桶內,上蓋芭蕉葉數層,倒入清水,使之隔絕空氣。40天後即可取出食用。腌制時間越長,味道也越好。經腌制,魚肉中的細菌已被殺滅,故取出即可生食。腌魚肉質紅潤鬆軟,味道咸辣酸香。也可用炭火烘烤而食之,腌肉的拌制方法亦相同。苗族酸湯菜苗族的酸湯魚、酸湯肉、酸湯菜等酸湯系列食品,均以酸湯為原料。「酸湯」是一種生物培養基培養的酸水,用這種酸水倒入鍋內煮沸即成酸湯。用它煮菜即成酸湯菜、煮魚即成酸湯魚。酸湯魚已成為風味名菜。其做法是將酸湯加清水、食鹽煮沸,取鮮活鯉魚割去苦膽,入酸湯中煮制而成。肉嫩湯鮮,清香可口,令人食慾大增,減去一天旅遊之疲乏。雲南省:

  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 :米線是地道的雲南風味小吃,系選用優質大米加工製成線狀後烹食。過橋米線己有100多年歷史,相傳起源於滇南蒙自縣。當地有位書生,為求取功名而發奮讀書。妻子每日送飯菜,秀才終於考上了金榜狀元。因妻子每日送飯都要經過一座小橋,書生便稱之為"過橋米線",從此流傳開來。

  

  砂鍋魚

砂鍋魚: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風光秀麗,有東方夏威夷之稱。大理砂鍋魚是白族地區特有的傳統佳肴食品,味道鮮美,營養豐富,享有盛名。

三道茶:三道茶原為古代南詔王用來招待貴客的一種飲茶禮,後流入民間延續至今。現在,三道茶成為大理白族待客交友的習俗。三道茶的特色是"一苦、二甜、三回味"。

  

宣威火腿:雲南曲靖的宣威市盛產火腿,因而以產地得名,俗稱宣威火腿。其品質優良,足以代表雲南火腿,故亦稱"雲腿"。

  

  汽鍋雞

汽鍋雞:汽鍋雞是雲南獨有的高級風味菜,以烹制特殊、雞肉滋嫩、湯汁鮮美、富於營養而廣為流傳。

全羊席:全羊席是滇菜中最有氣魄、最豐富多彩的名菜。因其用料.加工都不同於新疆、內蒙古的全羊席,故品嘗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陝西省:

牛羊肉泡饃:西安市著名清真小吃。羊肉泡饃的特點是:肉香湯濃,香醇味美,粘綿韌滑。

西安餃子宴:西安著名小吃。其特點是花色新,口味鮮,造型美,營養豐富。西安餃子宴以陝西口味為基礎,廣泛吸收全國各地味型,烹制出了不同香型、造型各異的餃子。

岐山臊子面:陝西岐山臊子面歷史悠久,清代已經很有名了。以薄、筋、稀、酸、辣、香而著名。系用精白麵粉、豬肉、黃花菜、雞蛋、木耳等原料和多種調味品製成。

乾州鍋蓋:乾縣著名小吃,乾縣古稱乾州,故名。乾州鍋盔大似鍋蓋,邊薄中厚,表面有*輻狀花紋,硬實筋韌,酥香可口。由於製作時摻水少,成品含水量低,故極耐貯存。

肉夾饃:「樊記臘汁肉夾饃」 西安市著名小吃,由樊炳仁、樊鳳祥父子創於1925年,已有近80年歷史。臘汁肉由於選料精細,調料全面,火候到家,加上使用陳年老湯,因此所制的臘汁肉具有明顯的特色。

甘肅省:

甘肅因風味小吃眾多而聞名中國,遊客經常慕名品嘗的主要有:蘭州的清湯牛肉拉麵、釀皮子、千層牛肉餅、灰豆子等;敦煌的黃面、農家手工臊子面等;張掖的脂羊肉、小吃、香飯等;武威的沙米涼粉;天水的瓜瓜。

黃面:敦煌黃面細如龍鬚,長如金線,柔韌耐拉,調湯或加菜食用,香味可口。

蘭州清湯牛肉麵:牛肉麵俗稱"牛肉拉麵",是蘭州最具特色的大眾化經濟小吃。蘭州清湯牛肉麵有"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五大特點。

臊子面:「手工臊子面」 敦煌手工臊子面遠近聞名,它切面講究,拌湯鮮美,配料新鮮,色、香、味獨特,當地人百吃不厭。

香飯 :香飯是張掖名吃,創於清康熙時。香飯香而不膩,清爽可口,營養豐富。

涼粉麵皮:「瓜瓜」 又名"瓜瓜涼粉麵皮"為久負盛名的天水小吃。相傳西漢時,瓜瓜是皇宮裡的御食。至明末清初,成為"秦州第一美食"。瓜瓜為四季皆宜的特有風味食品。

青海省:

青海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部,是我國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長期以來,居住在這裡的漢、藏、回、蒙古、撒拉等民族,利用本地的土特產品作原料,不斷創造和發展自己多姿多彩的風味小吃,形成了獨具高原民族特色的飲食文化。這些小吃做法簡單,食用方便,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

抓羊肉:是青海最有名氣的小吃。質樸的烹調和鮮美的口味,近似原始的飲食方式,給人一種返樸歸真的飲食感受。

雜麵片:是青海最為普遍的一種地方小吃,它是用手揪出來的,所以也稱"揪面片"。其特點是面片形似指甲蓋,白潔鮮嫩,柔韌爽滑,清香可口。

釀皮:是青海最有地方特色的一種小吃,既可作主食充饑,也可當菜肴充當下酒冷盤,冷熱均宜,四季可食。

羊腸面:是青海回族群眾製作的一種地方風味小吃,天熱可涼吃,天冷可熱吃。涼麵柔潤金黃、悠長爽口、羊腸細嫩脆軟、白潔鮮香、美味適口,實屬風味獨特的一種地方名吃。

烤餅:是土族傳統食品,是用發酵好的面製作而成。這是土族群眾在隆重節日里做給本村集會的眾人或寺院僧眾的一種禮餅。這種烤餅做法新穎別緻、風味獨特、鬆軟酥脆、不焦不糊。

     台灣省:

台灣苦仔嗲,苦仔嗲是一種香而不膩的米豆面煎炸食品,把大米和黃豆按比例混合,磨成細粉,加入水和作料,攪拌成糊狀。不過,最重要的一點是,煎炸麵糊要等到發酵後才能製作,否則,就沒有那麼鮮美的口味了。只要是吃的東西,都可以裹上這種煎炸糊放到鍋里炸成美味的苦仔嗲,所以台灣苦仔嗲的品種和口味很多。

圓嗲,內餡全是韭菜,外皮酥脆,香味四溢,這種圓圓的形狀製作起來可是需要一定的經驗和技巧的。

整棵的蔬菜被炸成了蔬菜嗲;肉醬炸成的肉嗲,鮮香濃郁;蒜苗蘸醬炸出的蒜苗嗲,口味很獨特;就連米糕、地瓜等主食也被製成了米糕嗲、地瓜嗲,鬆脆香甜。

  棺材板是台南市的著名小吃,因其形狀酷似棺材,所以得此怪名。棺材板的做法是將麵包切成薄薄的麵包塊,下鍋油炸,掀起炸酥的一面,把中間挖空,再裝入由雞肝、雞腎、豌豆、馬鈴薯,胡蘿蔔、地瓜粉和蝦仁等精心調製的作料。酥脆的外皮配上香滑可口的肉餡,香味濃郁,營養豐富。

  台灣薏面,它的最大特點是在製作時完全用雞蛋揉和而不加水,炸成酥脆的麵糰,清淡芳香,不管是湯麵或是炒麵都非常好吃。在台南吃面最好的搭配當然是店家獨制的豆腐羹,在用各式海鮮做成的湯中放入豆腐,鮮嫩爽口。

  「鳳凰蛋」是將芋頭粉、雞蛋、糖、地瓜粉揉和均勻,包上細膩的綠豆餡,入鍋炸成金黃色,吃起來外焦里嫩,甜而不膩。

  鹿港小吃街上,十分引人注目的是一種叫「鹵蝦猴」的海鮮小吃。蝦猴又叫「蝦蛄」,因長相奇特,尾部像蝦而得名。鹵蝦猴色澤紅潤,香味四溢,因為味道非常咸,當地有「一隻蝦猴配三碗粥」的說法。

  台灣餛飩的種類也很多,山藥餛飩就是一道能養陰生津、降低血糖,減少糖尿病多種併發症發生的食補藥膳。製作山藥餛飩時,首先將山藥切成細丁,暇仁剁成泥狀後,與肉餡、蔥末、薑汁、酒、鹽、太白粉一起攪拌勻成為內餡,然後再將餡材包入餛飩皮中,接著將包好的餛飩放進加了水的高湯中煮熟,最後再加進青江菜、鹽、油蔥酥和芹菜末就完成了這道好吃的山藥餛飩了。

新疆:

  抓飯

抓飯,是維吾爾族最喜歡的食品之一,維吾爾族稱「朴勞」,維吾爾民族逢年過節、婚嫁喜慶日子裡,招待親朋貴客的主要食品之一 特別是在婚喪嫁娶的日子裡,一定要做抓飯來招待客人。

抓飯的主要原料有大米、羊肉、胡蘿蔔、洋蔥和清油,把帶骨肥羊肉剁小塊,清油炸之;加入洋蔥、胡蘿蔔、孜然(茴香類佐料,學名「安息茴香」);炒之最後放清油、食鹽,傾入大米燜熟。 出來的抓飯油亮生輝,滋味鮮美,香氣四溢.味道可口;營養豐富。那香噴噴的氣味,足以使你垂涎欲滴。維吾爾族傳統食用抓飯,是在客人們洗凈手後,圍坐在炕上,中間鋪一塊潔凈的餐布,抓飯盛盤端來後,客人用手直接抓食,故名「抓飯」。

烤包子

烤包子(維語叫「沙木薩」和薄皮包子(維語叫「皮特爾曼吐」)是維吾爾族同胞喜 愛的食品。城鄉巴扎的飯館、食攤,多銷售這兩種食品,類如北京夾肉燒餅和天津的狗不理包子一樣,很受顧客歡迎。有趣的是,當薄皮包子蒸熟揭籠或烤包子從饢坑取出那陣子,廚師常提高嗓門,拉著聲喊:依布拉音·艾利克斯拉木包子哎……。據說這個依布拉音.艾利克斯拉木是幾百年前的名廚,他做的烤包子、薄皮包子真是譽冠西域。於是後人就拿他的名字作為招徠顧客的牌子。

饢是新疆各兄弟了族喜愛的主要麵食之一,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饢的品種很多,大約有五十多個。常見的有肉饢、油饢、窩窩饢、芝麻饢、片饢、希爾曼饢,等等。

據考證,「饢」字源於波斯語,流行在阿拉伯半島、土耳其、中亞細亞各國。維吾爾族原先把饢叫做「艾買克」,直到伊斯蘭教傳入新疆後,才改叫「饢」。

饢的一般做法跟漢族烤燒餅很相似。在麵粉(或精粉)中加少許鹽水和酵面,和勻,揉透,稍發,即可烤制。添加羊油的即為油饢;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蔥未等佐料拌餡烤制的乃為肉饢;將芝麻與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饢,等等,皆因和面和添加劑成分、麵餅形狀、烤制方法等各不相同,饢的名稱也就相應而別。

傳說當年唐僧取經穿越沙漠戈壁時,身邊帶的食品便是饢,是饢幫助他走完充滿艱辛的旅途。通過這個美好的傳說,各族人民把饢看做日常生活必備的食品。

饢含水分少,久儲不壞,便於攜帶,適宜於新疆乾燥的氣候;加之烤饢製作精細,用料講究,吃起來香酥可口,富有營養,各族人民喜愛烤饢就不足為怪了。

烤羊肉串

新疆維吾爾民間傳統的串烤肉,同樣既是街頭的風味快餐,又是可以上席待客的美味佳肴。正宗的串烤肉也和烤全羊一樣色澤焦黃油亮,味道微辣中帶著鮮香,不膩不膻,肉嫩可口。用料的講究不似烤全羊那樣嚴格,二者的區別在於烤制規模的大小和具體方法上。

串烤肉,首先將凈肉剔下來切成薄片,每一片有瘦有肥最好。然後將它們肥瘦搭配,一一穿在鐵釺子上。過去,做串烤肉用的釺子都是用紅柳的細條截削而成的木釺。現在,這種原始的木釺不容易看到了。把肉穿好之後,便將它們疏密均勻地排放在燃著無煙煤的槽形鐵皮烤肉爐子上,一邊扇風烘烤,一邊撒上精鹽、孜然和辣椒面,上下翻烤數分鐘即可食用。

近年來,在墨玉、庫車和烏魯木齊二道橋市場等地出現了串烤肉的另一種形式,民間稱它為「米特爾喀瓦普」,意為「1米長的串烤肉」。這種串烤肉確實名符其實,釺子足有70-80厘米長,肉塊兒也大,立在饢坑裡烘烤,一次可烤出十幾串,味道鮮嫩可口,吃起來更為過癮,因為這一大串足頂那小的7一8串烤肉。所謂炒烤肉,就是用上述那些調料用鍋炒出來的羊肉片。

更為有趣、難得一嘗的要數「肚子烤肉」。何謂「肚子烤肉」呢,就是把羊肚子洗凈後,把羊肉剔下來塞進肚子里,再倒進些鹽水把肉塊拌勻,然後把口系牢,埋進用篝火燒熱的沙子里烤熟的肉。燒烤的只是那肚子,肚子在這裡真正成了「飯鍋子」。人們嘗了這種烤肉後都讚不絕口,說只有吃到這種肉時,才能享受到羊肉特有的、天然的鮮嫩香昧,那獨特的滋味是任何其它方法烹制而成的肉食無法替代的,或許,這是最原始、傳之最久遠的食俗之一吧!

拌面

拌面,俗稱拉條子,一種不用擀、壓的方法而直接用手拉製成的小麥面製品+佐餐的拌面菜(味道好極了)。

製作拉條子要把握四個關鍵,一是和面時鹽要適量,鹽少了容易斷,多了拉不開。二是面不能硬也不能太軟。三是面和好後要在表面摸上清油,蓋上濕布或蓋子至少放半小時以上,2-3小時更佳。四是拌面菜一定要以青椒炒肉或芹菜炒肉或菠菜炒肉等,否則就不好吃。

拉條子馳名世界,深受各國人民喜愛,但拉條子水平差異巨大,最好吃的拉條子應該是自己做的,很簡單,只需要做幾次,就會得心應手,不過麵粉一定要從新疆郵購(這就是外地拉條子不好吃的原因之一),因為新疆小麥生長期長,麵粉筋骨好,適宜做拉條子。

粉湯

粉湯是回族群眾喜愛的風味食品。每逢古爾邦節和肉孜節,家家戶戶都要烹制粉湯,恭敬貴客和親友們到來。回族姑娘在出嫁之前,要在娘家接受烹制粉湯的訓練,因而回族婦女幾乎沒有不會做粉湯的。製作的主要原料:白菜、下蔥、菠菜、紅辣椒、醋、胡椒粉、水發木耳。澱粉製成粉塊,待涼切小。另外取羊肉加調料、肉湯燉爛,放入粉塊、鮮菜、調料、木耳燒成。

如果時逢喜慶佳節,你到回族群眾家去做客,好客的主人一定會給你端上一碗酸辣味濃、香噴噴的粉湯,在放一盤色澤金黃油亮的油香,使您永生難忘。

油饊子

油饊子是信仰伊斯蘭教少數民族的的風味名點之一。在古爾邦節和肉孜節,家家戶戶的餐桌上,都有一盤黃澄澄的多層的圓柱形的油饊子。

當客人來到的時候,賓主互致節日問候。客人入座後,笑容可掬的主人首先掰下一束油饊子遞到客人面前,然後斟上香噴噴的奶茶或茯茶,殷勤地給客人泡上主人喜歡食用的新疆石河子產的方塊糖。客人吃著油饊子喝著茶,主人高興地連聲說:「熱合買提,熱合買提。」(漢語「謝謝」的意思),感謝客人的光臨。

油饊子色澤黃亮,香脆味甘。現在過春節,有的漢族人家也請少數民族鄰里巧手幫做油饊子,用以招待兄弟民族客人,可見油饊子亦成為各族人民共同喜愛的名點美食了。

烤全羊是新疆最名貴的菜肴之一,它可與北京烤鴨、廣州脆皮乳豬相媲美。高級筵席中,如果有烤全羊餐車出現在賓客們中間,整台筵席將頓時生輝,顯得格外豪華闊綽,為飲宴增添了異常豐富的色彩。

烤全羊

烤全羊所以如此馳名,除了它選料考究外,就是它的別具特色的製法。新疆羊肉質地鮮嫩無膻味,在國際國內肉食市場上享有盛譽。

烤全羊是選擇羯羊或周歲以內的肥羊羔為主要原料。羊宰殺後,去蹄及內臟,用精麵粉、鹽水、雞蛋、薑黃、胡椒粉和孜然粉等調成糊狀,均勻地抹在羊的全身,然後用釘有鐵釘的木棍,從頭穿到尾,放在特製的饢坑裡,蓋嚴坑口,並要不斷地翻動觀察,約1小時左右即成。

全羊烤成後即放置餐車上,烹制者在羊頭上挽系紅綵綢,打成花結,羊嘴放置香菜或芹菜,餐車備有小刀,服務人員推車圍繞餐桌轉動,恭請客人啟刀食肉。不客氣的食客們,持刀從烤羊身上切下肉來,盡情地吃,其熱烈閑逸古樸浪漫的情景,非身臨其境的人,是難以想像其盛況的。

烤全羊色澤黃亮,皮脆肉嫩,鮮香異常,是維吾爾族人民招待貴賓的佳品。

油塔子

顧名思義,油塔子形狀似塔,是維吾爾人喜愛的面油食品。一般做早點配合粉湯吃。塔子色白油亮,面薄似紙,層次很多,油多而不膩,香軟而不沾,老少皆宜。

油塔子的製作不很簡單,需要一定的技藝。有經驗的廚師先用溫水和好面,加些許酵面揉成軟面,熱處發約小時,再加鹼水揉好稍醒,視製作需要,揪成若干個 小團,外抹清油待用.製作開始時,先取其中的一塊,平鋪在面板上,擀薄拉開,利用麵糰良好的延展性和韌性,拉得越薄越好。然後再在薄如紙的面上抹一層煉羊尾油。這裡有講究:天熱時,要在羊尾油里加適量羊肚油,因羊肚油凝固性大,不至於天熱油溶化而流出面層;天冷時,羊尾油中加少許清油,清油不易凝固。這樣製作的油塔子油飽滿,且不流不漏,保持了油塔子濃香豐腴的獨特風味。在裡面撒少許精鹽和花椒粉,將面邊拉邊卷,卷好後搓成細條,再切成若干小段,然後擰成塔狀,入籠屜用火蒸25分鐘,即可啟籠食用。

米腸子和面肺子

新疆盛產牛羊,是我國主要畜牧業基地之一。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以食牛羊肉為主。牛羊肉風味小吃名類繁多自不待言,就是以羊的內臟作原料,也能烹制出鮮香異常的美味來。米腸子與面肺子便是其中的代表。

製作米腸子和面肺子,一般都在宰羊之後,細心地將羊內臟完整地取出,用清水灌洗羊肺至白凈無色,羊腸翻洗乾淨備用。將羊肝、心和少量腸油切成小粒,加適量胡椒粉、孜然粉、精鹽與洗凈的大米拌和均勻作餡,填入羊腸內。再將白面洗出麵筋,待面水澄清後,潷去大量清水,留少量清水攪動成麵漿,再取小肚套在肺氣管上,用線縫接,然後把麵漿逐勺舀出倒入小肚,擠壓入肺葉。再將以少許精鹽、清油、孜然粉、辣椒粉調好的水汁用上述辦法擠壓入肺葉。然後去小肚,用繩紮緊氣管封口。再把米腸子、面肺子、洗凈的羊肚和卷有少許辣椒粉用繩扎的麵筋入鍋煮。煮時還須在腸子中的大米半熟時,用釺子遍扎腸壁,使之放氣放水,以防腸壁脹破。熟後取出,稍涼切片,混合食用。

米腸子與面肺子,腸糯鮮,肺軟嫩,羊肚、麵筋有嚼勁,香噴可口,風味獨特,不愧為新疆民族風味之佳品。

納仁

納仁,即手抓羊肉面,是哈薩克、柯爾克孜等民族的風味食品。 這種飯食肉質酥爛鮮香,肉面合一,食用方便.味道可口。納 仁是牧區少數民族待客的佳品,來了尊貴的客人,熱情好客的牧民 多會宰羊做「納仁」招待客人。

薄皮包子

薄皮包子,維吾爾族叫「皮提曼塔」,選用上好的料羊肉作餡製成,是維吾爾族人民喜愛的美味食品。

薄皮包子的特點是:色白油亮,皮薄如紙,肉嫩油豐,伴有新疆洋蔥(皮牙子)濃郁的香甜味,非常爽口好吃。

製作時,先將上好的料羊肉切成筷子頭大的肉丁,再把洋蔥剁碎,加胡椒粉、鹽水(適量)拌均成餡。在麵粉中加涼水和成硬面,切成面劑子後用走槌擀成薄片,甩去麵粉,包餡成雞冠形(少帶花褶),入籠屜用旺火蒸二十分鐘即成

維吾爾族人民的吃法,一般和饢或者和抓飯一塊吃。和饢一塊吃,先把薄饢放進籠屜蒸餾少許,然後把包子放置薄饢之上;和抓飯一起吃,則把包子放於抓飯碗上。不論哪種吃法,吃時都在薄皮包子上撒適量胡椒粉,這樣可以提味,增加人們的食慾。

新疆特色小吃—薄皮包子

內蒙古:

手扒肉    凡是來內蒙古旅遊觀光的客人,不吃手扒肉就不能算是全部領略草原情趣,而蒙古族不用手扒肉馬奶酒執行客人就不能完全表達自己的心意.正宗手扒肉的製作方法是:將整羊切成若干塊,洗凈後放入白水鍋內煮不加任何佐料,大火煮至紅色變色即可撈出裝入木盤上席大家圍坐在蒙古包里,用蒙古刀邊割邊吃,席間主人要向客人敬酒,拉起幽揚動聽的馬頭琴,唱起奔放的草原牧歌,跳著健美的安代舞,讓您真正去體驗蒙古族生活.  如果您不習慣這種吃法可採取割肉蘸食的方法吃即將芝麻醬,香油,韭菜花,辣椒油,腐乳汁,青菜油,味精等配成調味料割肉蘸著吃,這樣吃也很有風味.烤羊腿    烤羊腿色美肉嫩,干酥不膩,濃香外散,可稱眼未見其物,香味已撲鼻.  烤羊腿這道名菜,是從烤全羊演變而來的.狩獵和游牧是蒙古族經濟活動的主要方式,在放牧之餘,牧民們常常圍坐在篝火旁,烘烤後,最好吃的是羊的後腿.這樣,烤羊腿就代替了烤整羊.至今日,烤羊腿已增加了各種配料和調味品,更加豐富了其味道使其色鮮味形俱佳.烤羊腿的製作方法是取肥羊的後腿一隻,剁去小腿,洗凈,在肉表面深劃十字花刀,刀口深入至骨放入烤盤內,同時加入胡蘿蔔絲,芹菜段,蔥絲,薑片,蕃茄塊,胡椒,料酒,精鹽等調味品.再放入烤箱,烘烤約4---6小時左右,待湯少,肉乾呈醬紅色即可出爐上桌,用蒙古刀割塊進食佐酒下飯,別有風味.烤全羊  』  烤全羊是內蒙古地區接待貴賓和盛大節日宴會上的極貴重的啟位菜.,是傳統的風味名菜,也是王爺祖輩流傳下來的最高形式的招待席面.  烹制全羊席時,選二年左右的肥羯羊一隻,殺後去毛和內臟.做法有兩種:一是用開水煮熟蘸上配好的佐料食之,二是將佐料放入羊腹腔內,把羊吊在特製的烤爐內,用杏木或一種叫梭梭的植物老根熏烤,大約7----8個小時後即可出爐食用.全羊席大體程序是:    1.獻酒或獻奶. 唱起古老懞古族民歌向客人獻潔白的鮮奶或酸奶,是主人敬客的最高禮節.  2.上全羊.主人用一大木盤使羊平卧盤中,羊脖上系一紅綢帶, 端上餐桌讓客人觀看地一下後,再改刀,按羊體結構順序擺好,在每一件割一點肉放在羊頭上,頭朝客人舉向客位,意即現在反全羊獻給您了.  另外全羊席上至今還有分食"福肉"之風.牧人觀念,以為吃了大腿和胛子肉能夠成為最有福氣的人.

西藏:

小吃: 風乾牛羊肉 風乾肉是非常有特色的一種西藏食品。每年年底,當氣溫在零度以下時,藏民們將牛羊肉割成小條,掛在陰涼處,讓其自然風乾,到來年二、三月份便可食用。經過風乾之後,肉質鬆脆,口味非常獨特,令食者回味無窮。小吃: 青稞酒 青稞酒是用青稞釀成的度數很低的酒,藏族群眾男女老少都喜歡喝,是喜慶過節的必備之飲料,青稞酒的製作工藝很獨特。先將青稞洗凈煮熟,待溫度稍降,便加上酒麴,用陶罐或木桶裝好封閉,讓其發酵,二、三天後,加入清水蓋上蓋子,隔一、二天後便成青稞酒了。青稞酒色澤橙黃,味道酸甜,酒精成份很低,類似啤酒。喝青稞酒講究「三口一杯」,即先喝一口,倒滿,再喝一口,再斟滿,喝上第三口,斟滿干一杯。一般酒宴上,男女主人都會唱著酒歌敬酒。盛大宴會上,有專門的敬酒女郎,藏語叫「逍勐」,她們穿著華麗的服飾,唱著最迷人的酒歌,輪番勸飲,直到客人醉到為止。小吃: 酥油茶 酥油茶是藏族的主要飲料。它的做法是,把磚茶(加少許土礆)熬成很濃的茶汁,倒入一個長約一米、直徑十餘厘米的木質桶內,加上鹽巴和酥油,用一種活塞似的棍軸在桶內上下衝擊,使水、油交融即成。非常好客的藏民用酥油茶來招待貴客,此時客人不能謝絕,否則藏民會認為您非常失禮。並且在西藏,有可能的話最好盡量多喝酥油茶,因為它是最好的營養和熱量補充劑,並且易消化、耐餓解渴,甚至可以治療感冒和初到高原的不適反應。羊卓雍風乾肉 風乾肉是藏區牧民主食之一,由切割成條的牛羊肉晾曬風乾而成。羊卓雍湖區人家每戶均有專門的曬肉房,四壁皆牆,僅以一小天窗通風,藏曆10月(公曆11或12月)冬宰期間大量投入使用。風乾肉以羊肉為主,整隻或切割成細條的都有,無需過多工序,自然風乾到次年1月(公曆2或3月)即可食用。因為羊湖豐富的野生植被及略含鹽份的湖水供羊生養,所以這裡的風乾肉自然有一股淡淡的鹽漬味,口感非常好,是款待賓客的上佳食品,以前常供奉給藏政府享用。小吃: 糌粑 糌粑是藏族特有的一種主食,它是用青稞或豌豆等炒熟之後磨成麵粉,食用時拌和酥油茶用手捏成團吃,也可調以鹽茶、酸奶或青稞酒。藏族群眾還常用蘿蔔、油菜葉加一點糌粑煮成粥(藏語叫「土巴」),以代替主副食。

寧夏:

回族最受歡迎的名吃——手抓羊肉回族待客普通的一桌筵席寧夏回族是一個十分講究衛生的民族,除個人衛生、家庭衛生外,飲食衛生尤其講究,處處突出「潔凈」二字。回族禁食豬肉,馬、驢、騾、狗等不反芻的動物肉、性情兇殘的禽獸(如鷹、虎等)肉、自死禽獸的肉和一切動物的血,都在禁食之列。穆斯林們不禁食的動物,都請阿訇念經代宰後才能吃。《古蘭經》規定,穆斯林不準吸煙、須喝酒。但回族講究飲茶,每有客登門,先端出「蓋碗子」來敬茶,接著是瓜果、饊子、油餅招待。 蓋碗茶俗稱抓盅杞、芝麻、 果乾和葡萄乾、桂元肉等,五顏六色,味道醇香,營養豐富。喝茶時左手托盅,右手抓蓋,用蓋將浮在上面的白芝麻 輕輕吹刮,邊飲茶邊嚼芝麻,茶畢可將盅內乾果吃盡。   回族食清真食品,因伊斯蘭教在我國歷史亦稱清真教,故名。通常除清真菜系外,主要指清真蛋糕,月餅,餅乾,芝麻酥餅,夾心麵包,清真牛、羊、雞、兔、魚肉罐頭,肉乾以及豆製品,奶製品,糖果及麵食等。傳統面點如油香、麻花、乾糧饃、糖酥饃、鍋盔、餛饃、千層餅等,以炸、烙、烤、蒸見長,具有咸甜酥脆軟、色澤分明等特點。據不完全統計,寧夏各種清真食品已達200餘種。   凡回族飲食攤點、飯館、茶館等店鋪門口都掛清真牌。有木製和玻璃的兩種。長約0.5米,寬約0.3米,四角寫有「清真回回」,正中繪有湯瓶壺和蓋碗盅子,牌子上或下端書有阿拉伯短文,其意為:這裡是穆斯林的食品。有的在店前屋檐下掛著藍色橫幅,書寫阿漢兩種文字,以表示清真。   谷粉食品   最普遍的是面類,其種類很多(如冷麵、湯麵、炒麵、澆汁面、肉末面、細面、豆澱粉面)。此外,還有餃子、餛飩饅頭、羊肉包子等。在米食方面,新疆的回民同維吾爾族一樣製作抓飯,而內地的回民沒有這樣的飲食習慣他們一般是同漢族一樣吃米飯,或是把米煮成粥。在肉的烹調方法上,據說回族一般是把羊肉與各種蔬菜搭配在一起,製作成各種副食的炒菜。這些炒菜除不使用豬肉以外,在其它方面與漢族的菜肴幾乎沒在差別。在魚類方面,回教的教義中規定禁食無鱗的魚,而內陸河和湖中捕獲的鯉魚、鯽魚、草魚等淡水魚類則是回民餐桌上常見的菜肴。 回族宴席   回族宴席--先上四至八道乾果碟子,再上八盤或十、十三、十五盤熱菜,且有不同的名稱,如十五月兒圓等。回族宴席以肉為主,講究實惠。吃宴席有兩種習慣;一種是邊上菜邊吃,吃完收盤;另一種是上一道菜,吃一道,收一道,最後一盤不收,待全桌人放下筷子收盤。   蓋碗茶   蓋碗茶--是回族傳統飲茶風俗。因盛水的蓋碗由托盤,喇叭口茶碗和碗蓋三部分組成,故稱蓋碗或三炮台,相傳始於唐朝貞觀年間。此茶因配料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一般有紅糖磚茶,白糖清茶,冰糖窩窩茶,三香茶(茶葉、冰糖、桂圓),五香茶(冰糖、茶葉、桂圓、葡萄乾、杏干),八寶茶(紅棗、枸杞、核桃仁、桂圓、芝麻、葡萄乾、白糖、茶葉)等。回族講究沏茶,認為用雪水、泉水沏茶最佳。若待客泡茶時,當著客人的面,將碗蓋揭開,用開水燙一下碗,放入糖、茶及其他原料,然後注入開水加蓋,雙手捧遞,一則表示對客人的尊敬,二則表示這盅茶不是別人喝剩的剩茶。除待客外,還用於自己保健。一般根據不同的季節和自己的身體狀況配出不同的茶。夏天多茉莉花茶、綠茶、冬天多飲陝青茶。驅寒和胃飲紅糖磚茶,消積化食飲白糖清茶,清熱泄火飲冰糖窩窩茶,提神補氣、明目益思、強身健胃、延年益壽飲八寶茶。喝蓋碗茶時,用托盤托起茶碗,用蓋子「刮」幾下,使之濃釅。然後把蓋子蓋得有點傾斜度,用嘴吸著喝。不能拿掉上面的蓋子去吹飄在上面的茶葉,不能接連吞飲。要一口一口地慢飲。當喝完一盅還想喝時,碗底要留一點水,不能喝乾。   油香  油香--是節日和冠婚葬祭時製作的特殊食品。這種食品是用開水和面,並加鹽,然後把面做成餅狀放入油鍋炸制而成的。回族的飲食文化,除其宗教教義中規定的禁食豬、馬、驢、騾子的肉之外,與漢族無大差異。回族的祖先是土耳其、阿拉伯和波斯系統的民族。   .丁香肘子   丁香肘子又稱燎毛肘子,是銀川的特色風味食品。其味肥而不膩,瘦而不柴,軟爛適口,味道醇厚,是銀川市同福居大酒家的一道傳統名菜。   製作方法是:肘子先經燎毛、刮洗後,皮凈質潔,然後經白煮、上色、改刀、定碗、籠蒸、澆汁。每道工序的操作十分精細,加上選料講究,調料中的丁香濃郁襲人,風味獨特,深受顧客歡迎。   2.手抓羊肉   寧夏傳統地方風味食品,用寧夏「灘羊」中的羯羊烹制,瘦肉多,肉質嫩,易消化,無膻味,蛋白質豐富。成品色香味俱全,無油膩感。製法:將羯羊肉切成2斤左右的大塊,投入開水中,加花椒、小苗香、八角、桂皮和杏、桔皮乾等調料,燉煮至手提羊骨一抖而骨肉分離時即成。另備各種調料,如:芝麻醬、豆腐乳(調成汁)、腌韭菜花、醬油、醋、蔥花、蒜泥、辣椒油等,然後根據各人愛好調在小碗內,用手抓著羊肉蘸醬食用。   3.糖醋黃河鯉魚   此菜色澤明亮,造型優美,外焦里嫩,是「塞上江南」的美味佳品。其製法是:先將黃河鯉魚去鱗,剖腹,去內臟,洗凈;然後在魚背上切成斜形刀紋,再裹黃糊,下油鍋炸至金黃色,撈起裝盤,澆以事先烹制的糖醋調汁即成。   4.燴羊雜碎   燴羊雜碎,風味獨特。其製作方法是:用羊的內臟、頭蹄肉,經仔細沖洗後,入開水鍋煮熟後撈出,切成絲。以原湯下入切好的雜碎絲,加蔥、姜、蒜末、紅辣油、味精、香菜,即成燴羊雜碎。那紅色的便是辣椒油,綠色的是青蔥香菜末,油色下面是乳白色的鮮湯,喝一口鮮湯吃一口雜碎,不膻不膩,味道香醇濃郁。   5.清蒸羊羔肉   寧夏羊羔肉細嫩鮮美,沒有膻味。羊羔肉最好選用胸叉、上脊骨部位,剁成長方形條,用清涼水洗凈,擺在碗內,放上生薑、大蔥、大蒜;再放上幾粒生花椒,上籠蒸30分鐘左右;然後扣至湯盤內上桌,配以醋、蒜汁、鹽等調料佐食。   6.香酥雞  銀川地方風味小吃,特點是香酥脆嫩。製法:先把煮熟的母雞去骨不去皮,將雞肉撕成長條形,拌以鹽、香油、味精,另用3個蛋清,加澱粉、白面各半,攪勻;將泡沫糊的一半倒人抹有清油的平盤中,然後投入雞肉條,用剩餘的一半泡沫糊將雞肉條包起。包好的雞肉條放進7成熱的油鍋中炸至白黃色撈出,切2刀3條,再橫切、碼盤,蘸椒鹽食用。


推薦閱讀:

全國板材十大品牌----免漆板十大品牌
七律 全國詩友祝賀忘憂草詩詞聯賦選集出版賀詩選
全面切實執行全國人大常委會解釋
香港自由黨黨魁田北俊被撤銷全國政協委員資格
他們公然辱國後,全國人大作出罕見舉動

TAG:小吃 | 博客 | 樂趣 | 特色 | 全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