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老狼給你講藏在《論語》中的故事(4~5)
06-06
4、 到了孔子時期,禮崩樂壞已經比較嚴重,他沿用先人的主張,力主執政者克己復禮,繼續履行禮樂制度賦予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克己復禮主要指執政者要剋制自己的私慾,遵守禮樂制度的規範。 孔子一生研究生政治,追求的是做一個出色的政治家,他的弟子們跟他一樣,所以《論語》中經常談及富貴,他認為一個人取得富貴的方式應該取之有道,按照禮樂制度的規範去做,而不是巧取豪奪。從這個角度來講,解讀《論語》必須從政治的角度,將《論語》放在他曾經所在的那個歷史環境來研究,才有可能理解《論語》里講的是什麼,也就是說古人通過研究《論語》來了解禮樂制度,我們卻需要通過結合禮樂制度結合那個時代的背景來了解《論語》。下面開始講解《論語》以及相關的故事,看一下《論語》究竟講了些什麼。 第一章 1、《論語》開篇第一章是這樣的: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説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朱熹在他的《論語集注》里評價論語的《學而篇》這樣說:此為書之首篇,故所記多務本之意,乃入道之門、積德之基、學者之先務也。 也有人問我:是不是《論語》的第一章是最重要的?開明宗義,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說心裡話,我實在沒有看出有這樣深的含義來。朱熹對第一章的解讀是這樣的:人性皆善,而覺有先後,後覺者必效先覺之所為,乃可以明善而復其初也。習,鳥數飛也。學之不已,如鳥數飛也。說,喜意也。既學而又時時習之,則所學者熟,而中心喜說,其進自不能已矣。說得簡單點,就是說一個人如果學起東西來,能時時地去搗鼓他,就會越來越熟,不但越來越熟,而且會讓你有一種成就感,有一種愉悅的感覺。很多人「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用它教育過別人,也有很多人被他教育過。不過能產生那種「不亦悅乎」感覺的人恐怕很少吧。如果學習這種工作真有讓人愉悅之功效,現在的許多網吧遊戲廳的門上早都結滿蜘蛛網了。那麼,讓孔子和他的弟子們能「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究竟是一些什麼東西呢? 2、 當時人們要研究的學問迥異於現在,他們的功課歸結起來基本有六門,叫做:禮樂射御書數,都是和政治與生活相關的非常實用的學問。 禮樂在古代屬於政治制度範疇的,也包括今天的禮儀道德的內容。 在過去,人們之間你來我往的應接都是按照禮儀標準來的,什麼級別,什麼情況用什麼禮儀,奏什麼樂都是有規定的,如果對方不按照規定的禮儀來接待你,而又沒有什麼特殊含義的話,就屬於一種失禮行為,古人會通過這些禮儀行為解讀出一些特殊的含義來。 我們讀春秋時期歷史故事經常會發現這一點,一個國君去別的國家參加會盟的時候,對方派出的規格很低,這不是表示對方不懂的禮節,而是對方對這位國君有不滿的地方,促使他反省,或者給他個下馬威。這一招在大國對待小國的國君的時候經常用,如果你是小國的國君,不知道禮儀的話,就解讀不出對方在禮儀接待中埋藏的信息。至於樂則更是如此,我們通常說禮樂制度是以禮樂來代替整套的制度,其實禮樂的含義非常豐富,但當它做禮樂制度的代指的時候,禮就是指禮儀,樂則是指樂和詩,做接待規格標識用的。為什麼叫周代的制度叫禮樂制度?簡單的說就是那時候的政治與生活,與人們相關的一切活動必須依附於禮樂之上才能進行。打個比喻,它就像計算機的系統軟體,而人們要做的事情則相當於功能軟體,就像打字、遊戲各種功能軟體只有在系統軟體的基礎上才能運行。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有哪些類似《流川楓與蒼井空》的講述一個故事的歌值得推薦?
※女孩,你很有前途
※故事 | 若不想被拋棄,就必須具備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一段尬聊
※西遊愛情故事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