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學院基礎考試問卷(二)

發願: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永具安樂及安樂因

願諸眾生永離眾生苦及眾苦因

願諸眾生永具無苦之樂,我心愉悅

願諸眾生永離貪嗔痴心,住平等舍

空空歌 來自正見 07:24

【填充題】

1.六根指【: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2.由身口意造作的業可分為三種:【善業】、【惡業】、【無記業】。

3.六識指:【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4.四威儀是指:【行如風】、【立如松】、【坐如鐘】、【卧如弓】。

5.六度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6.往生極樂世界應具備的三種數據是:【信】、【願】、【行】。

7.大乘佛教里的四大菩薩是:【文殊】、【普賢】、【觀音】、【地藏】菩薩。

8.「不得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一語,是出自【阿彌陀經】。

9.人天三福業是指:【布施】、【持戒】、【修定】。

10.【地藏王菩薩】曾發願:「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11.中國四大菩薩的精神,象徵著【悲】、【智】、【願】、【行】四大德行。

12.在寺院看到大肚子,笑容滿面的是【彌勒菩薩】。

13.八正道中,定學的內容有:【正精進】、【正念】、【正定】。

14.東方琉璃世界的教主是【藥師佛】;娑婆世界的教主是【釋迦牟尼佛】。

15.西方三聖是阿彌陀佛、【大勢至菩薩】、【觀世音菩薩】。

16.佛的意思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17.《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18.中國四大佛教的名山聖地是:【五台山】、【九華山】、【峨嵋山】、【普陀山】。

19.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20.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21.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22.五蘊是:【色】、【受】、【想】、【行】、【識】蘊。

23.三增上學就是:【戒】、【定】、【慧】。

24.「五戒」是【戒殺】、【戒盜】、【戒淫】、【戒妄】、【戒酒】。

25.「八苦」是: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五蘊熾盛】苦。

26.佛有三身,即:【法身】、【報身】、【應化身】。

27.修大乘佛法,不出六度四攝法門。其中六度中【布施】能度慳吝;【持戒】能度

毀犯;【忍辱】能度瞋恚;【精進】可以度懈怠;【禪定】可以度散亂;【般若】

可以度愚痴。

28..誦經前所念誦的四句「開經偈」,其偈文是【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29.八正道即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

【正定】。

30.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他是【印度人】,未出家前是一位太子,名叫【悉達多】。

31.「正念」就是指保持清凈的意念,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思想】、【言語】和【行為】。

32.一切事物都會變化,有生起,便有滅壞,這是【諸行無常】的道理。

33.佛教徒誦持早晚課,有何目的?了解【自己的內心】、【自己犯錯的來源】、【清凈自心】、增長道念與福德。

34.為什麼要拜佛?因為【思念】而拜佛、為【尊敬】而拜佛、為【感恩】而拜佛、為【成佛】而拜佛。

35.見到佛像應該如何?【問訊】、合掌、禮拜、【瞻禮】、圍繞、【觀想】。

36.看經時應該如何?【體會經義】、默看默記、【不要草率】如對聖賢。

37.念佛注意的要點是:要虔鍘ⅰ疽辭小俊ⅰ疽獝a久】、【要專一】。

38. 《生經》中,佛陀開示弟子阿難:「已求歸依,以【法】為證,歸命【經典】。」

39.梁武帝請寶志禪師為作慈悲道場懺法十卷,名之為【梁皇寶懺】。

40.佛陀十大弟子中,多聞第一者是【阿難尊者】。

41.近世紀以來最早提倡人間佛教的是【太虛】大師。

42.華嚴三聖是:【毗盧遮那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

43.佛光會是國際性的【佛教人民團體】組織。

44.人是由【:四大】、【五蘊】的假合,故又名為有情眾生。

45.涅盤是:【寂滅】、【解脫】的意思。

46.佛光山的法脈承自:【臨濟宗】。

47.般若有三種:【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方便般若。

48.布施的種類有三,是:【財施】、【法施】、【無畏施】。。

49.六大根本煩惱是指:【貪】、【瞋】、【痴】、【慢】、【疑】與【不正見】。

50.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無上正等正覺】的意思。

51.四聖諦中的道諦,主要的修習法門是指:【八正道】。

52.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行者是應修持【六度波羅蜜】等廣大行。

53.請列出您所熟悉的佛教法器,如:【大磬】。(尚有如:鐺子、鈴鼓、木魚)

54.修學佛法必須具備:【聞】、【思】、【修】三慧。。

55.和佛光山有緣的人都可稱為:【佛光人】。

56.請寫出你所知的三部經典:【法華經】、【阿彌陀經】、【心經】。

57.六祖壇經是:【惠能大師】所敘述。

58..佛教稱晚餐為:【藥石】。

59.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60.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是【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度眾生。

61..佛法的綱領是悲智雙擼粢勻酥眢w為喻,【智】是目,【悲】是足。

62.六塵指:【色】、【聲】、【香】、【味】、【觸】、【法】。

63.諸供養中,【法】供養第一。

64.出家法師所穿的鞋子稱為【羅漢】鞋。

65.在家居士如參加共修會或禮佛、誦經時,所穿著黑色寬袖大袍的衣服稱為【海青】。

66.供僧法會,通常是在農曆【七】月舉行。

67.中國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因聽到有人念【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開悟。

68.八不緣起是指「【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

69.佛經中,對三寶的譬喻:【佛】是大醫王;【法】如葯;【僧】如照顧患者的護士。

70.四依法是【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71.眾生流轉生死的相狀,可以用十二因緣及【惑】、【業】、【苦】來說明。

72.佛說世界上有四事不可輕,即:【小王子】、【小蛇】、【小火】、【小沙彌】。

73.佛陀所說的世間正見,可略分為:【有善有惡】、【有業有報】、【有前生有後世】、

【有凡夫有聖人】。

74.業從造業與受報的時間來說,可分為三時業,即指:【現報業】、【生報業】、【後報業】。

75.中國佛教史上的四大翻譯家是指:【鳩摩羅什】、【真諦】、【玄奘】、【不空】或

【義凈】。

76.《阿彌陀經》中所說「五根」是指:【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77.明末四大高僧是指:【雲棲祩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蕅益智旭】。

78.【無住】的生活並不是叫我們不要生活,而是要我們抱持一種自在、不執著的生活態度,如偈云:「猶如木人看花鳥,何妨萬物假圍繞。」

79.佛教中的四眾弟子是: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和在家學佛的男眾(稱)【優婆塞】,學佛的女眾(稱)【優婆夷】

80.中國佛教大乘八宗,是指:【天台宗】、【凈土宗】、【華嚴宗】、【法相宗】、【禪宗】、【三論宗】、【密宗】、【律宗】。

81.佛光會員四句偈是:慈悲喜舍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禪凈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

82.菩薩的五十二階位是:【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

83.中國境內第一位出家人是:【朱士行】。

84.佛陀的法身即是諸法的自性。佛陀說:「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

85.「法身」是:【理法】的聚集,「報身」是【智法】的聚集,「應化身」是【功德法】的

聚集。

86.經云:「【念佛】一句,罪滅河沙;【禮佛】一拜,福增無量。」

87.法的意義,一般通指【任持自性】與【軌生物解】二義。

88.【戒】、【定】、【慧】三學是佛教的實踐綱領。

89.七佛通戒偈是指:「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90.禪門以:「【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為宗旨。

91.中國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因聽到有人念【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開悟。

92.八不緣起是指:「【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

93.現在中國佛教有五大大佛:東方的大佛是【靈山大佛】 南方的大佛是【天壇大佛】 西方的大佛【樂山大佛)北方的大佛是【雲崗石窟大佛】    中原的大佛是【龍門石窟大佛】

94.四弘誓願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95.般若譯成漢語是:【智慧】

96.中國佛教第一個寺院叫:【白馬寺】

97.地藏菩薩的弘誓願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回 向 偈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推薦閱讀:

20101028小李飛刀在中華詩學院講的基礎課第二課
索達吉堪布網路佛學院答問彙集
大乘無量壽經  (第一八三集)  2006/2/26  澳洲凈宗學院  檔名:02-034-0183
異常氣候下的養生之道_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 楊力
世界上最神奇的24課的問答題 - 靈性與頓悟 - 中國NLP學院論壇 -

TAG:中國 | 佛學 | 考試 | 學院 | 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