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水畫論略談風水之說

縱觀山水畫論的發展歷史,已是十分明顯得事。與風水之學比較起來,山水畫及其理論發展為獨立體系的歷史是較晚的。而同以山水自然為觀照對象擇吉而經營宅居環境的風水術(「山水之術」),其實踐與理論的發生、發展和成熟比及山水畫實踐與理論的發生、發展和成熟要久遠得多,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山水繪事沿用或借鑒風水並受其影響已是在所難免。通過對中國古代相、關畫史、畫論及山水畫論與風水學相關資料做出比較分析,我們會進一步發現風水學與山水繪事在觀照自然美的審美理想與方法上有著相通之處,兩者的關聯與發展中的相互的借鑒,使兼事風水與山水畫的名家層出不窮。

1、「五星」之說

山水通於風水。作為風水地理的山水之術,在傳說時代就已有所聞,發展至秦代已形成為有不同流派傳承的學術體系:沿著地理學系統發展成秦漢的「形法」(唐宋之後的「形勢宗」)沿著占卜系統演革而為秦漢的「堪輿」(唐宋以後「理氣宗」的先聲)等。唐五代時期的風水之學(「堪輿」)出現了如楊筠松為代表的「形法派」和陳搏為代表的「理氣派」則又影響深遠。古人對山的形狀和走勢有著極其豐富的研究,將堪輿之學中的「五星」、「九星」之說與古代山水畫中的山形結合起來會發現二者在自然觀照的審美追求、審美理想中有著極大地相通之處。正是由於這種通同處,在古代山水文化的背景中,顯現出凝聚著東方智慧的宇宙觀、人生觀——天人合一思想;顯現出儒家倫理道德和山水比徳之樂的審美理想;顯現出道家超乎物外,道法自然的思想以及佛家脫俗超凡的出世思想。【1】

中國古人的自然觀,是用「五星」來觀察一切。山之形,風水上有「五星」之說,是用金、木、水、火、土「五行」來分析命名。簡而言之,「五星」就是山形的圓、直、曲、尖、方五種之分來表示。此後進一步細化山的形狀,又衍生出「九星」之說,究其本質也就是五星的細化。對於山形,五代荊浩在其《筆法記》就已提到「山水之象,氣勢相聲。故尖曰峰、平曰頂、圓曰巒、相連曰嶺、有穴曰岫、峻壁曰崖,崖間崖下曰岩」 (2)等等。荊浩說的「尖曰峰」即「五星」中的「火星」,山峰尖狀。「平曰頂」 即「五星」中的「土星」,乃方平的山形。「圓曰巒」 即「五星」中的「金星」,其山峰狀圓渾。又「相連曰嶺」,則又似「水星」,峰上相連波曲之狀。【1】從山的連勢來看,古人還有三台(玉幾、橫琴)、華蓋等說。三峰橫接為三台,或玉幾狀,或橫琴狀;山峰層疊數重則總為「華蓋」。山脈的遠勢連峰動向,又有「龍脈」之說,來龍去脈生焉。【1】

2、《林泉高致集》

從歷代山水畫論與風水理論的關係上看,北宋以前就有梁元帝《山水松石格》、王維《山水訣》、荊浩《山水賦》、《筆法記》,及宋則有李成的《山水訣》,郭熙的《林泉高致集》。《林泉高致集》中「山水坡腳要厚重」的論述,作為「教主道君皇帝」的宋徽宗在畫中對風水的精妙運用,李嵩所畫的《貨郎圖》中明白地寫著「明風水」,到元則有黃公望「畫中有風水存焉」之論及至明清更是不可勝數。而《林泉高致集》是在山水畫高度成熟以後產生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北宋後期之前的山水畫創作的總結,以及對山水畫有關理論的概括和闡發。是繼荊浩《筆法記》之後又一重要理論著作。兩者都依靠自己在創作中的體驗以及自己為了創作而對前代山水畫的學習、理解所得而編述的著作。【2】以其論山水畫法平實周到而又深切、純為有得之言向為藝林珍重,遵為畫式,此後諸多山水畫論,殆無出郭熙所論範圍之外的。在郭熙的《林泉高致集》中,凡言體察山川形勢,論其遠近大小深淺,四時朝暮晦明之不同,以及包括林泉、煙雲、橋徑、宅舍等在內的景物經營分布,都直接引用風水術語以釋其理。如《畫訣》:「店舍依溪不依水沖,依溪以近水,不依水沖以為害。或有依水沖者,水雖沖之必無水害處也。村落依陸不依山,依陸以便耕,不依山以為耕遠。或有依山者,山之間必有可耕處也。」(2)這不僅僅只是「山水畫寫生有得之言」,若與風水擇居相對照的話,這種山水畫關照方法與風水有關村落宅舍選址規劃的關照方法若合一契。若非從事過相卜之業又諳於風水地理之道者,是難於對自然做出如此的觀照,總結如此完備的《畫訣》理論。再如其論山:

「身即山川而取之,則山水之意度見矣。真山水之川穀,遠望之以取其勢,近看之以取其質。」「大山堂堂,為眾山之主,所以分布以次岡阜林壑,為遠近大小之宗主也。其象若大君赫然當陽,而百辟奔走朝會,無偃蹇背卻之勢也。」「山水先理會大山,名為主峰。主峰已定,方作以次近者、遠者、小者、大者。以其一景之主於此,故曰主峰,如君臣上下也。」「蓋畫山,高者、下者、大者、小者,盎踤向背,顛頂朝揖,其體渾然相應,則山之美意足矣。」「山以水為血脈,以草木為毛髮,以煙云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華,得煙雲而秀媚。」(2)

由此與早在唐代已流傳於世的《黃帝宅經》、《管氏地理指蒙》等風水術書中的有關理論做出對照比較,則明顯可見,郭氏所論山水之言多與此類風水說法多有相似之處。遠勢近形、主客尊畁、朝揖顧盼等論說自不必言,僅如血脈毛髮之喻,《黃帝宅經》就曾有言:「宅以形式為身體,以泉水為血脈,以土地為皮肉,以草木為毛髮,以屋舍為衣服,以門戶為冠帶,若得如暢,骨肉強壯而精神發越。」《管氏地理指蒙》言:「山水相得,如方圓之中規矩;山水相濟,如堂室之有門戶」《青囊海角經》更有謂:「夫石為山之骨,土為山之肉,水為山之血脈,草木為山之皮毛,皆血脈之貫通也。」【3】《管氏地理指蒙》也曾有謂:「積氣應星,相江山而擇吉;曉人有法,因形勢而命名。指山之磅礴兮,則有山龍之號;指水之羅繞兮,則有水城之稱;來歷則曰祖曰宗,原其本始……是皆以意逆意,以情度情」。注云:「以人之意逆山水之意,以人之情逆山水之情。初非有繩墨之可據者,要非心目雙清,未易臻其妙矣」。又如《地理簡明》有云:「察地者有三會:理會、意會、神會究二氣中和之妙,察五行制化之微」,「山川向背來至聚散之性情」;觀照山川,「精神妙於意表,而契於理先」。【3】風水觀照山水之意,其諸多術語如:龍、砂、穴、水、主山、客山、水口等都與山水息息相通。

從這些橫向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出,郭熙的《林泉高致集》中許多論點與話語明顯源自、於或更多地借鑒了風水之學的相關知識。而從《林泉高致﹒序》中交代:「先子少從道家之學,吐故納新,本遊方外。」【2】按宋代「道家之學」、或「本遊方外」的方士之業,蓋涵醫、卜、星、相諸伎,相宅相墓的風水地理之術亦包括在內,又泛稱術數或藝術。其中惟有風水術,雖為儒林所不齒,但與山水繪事最為密切,非其他方伎可比,由此不難看出郭熙早年本遊方外,實際上就是從業於風水之術。


推薦閱讀:

徐一軒《怎樣畫淺絳山水》
靜,不在山水間,而在心裡
高雅青綠山水畫欣賞,為客廳增添美感
 第九章    山水藏有玄機   地師少有人知
顧媚?山水?(嶺南人)

TAG:風水 | 山水畫 | 山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