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南懷瑾老師講述:中國文化「孝的真義」

【2013年1月6日南公懷瑾老師辭世百日,太湖大學堂銀裝素裹。在南公懷瑾老師辭世百日紀念會上公布了禪宗泰斗虛雲老和尚寫的與南師有關的偈子:

吁嗟我衰老,空具報恩心。宿債無時了,智淺業識深。愧無成一事,守拙在雲居。誦子吃飾句,深愧對世尊。

靈山會未散,護法仗群公。是韋天再世,振毗耶真風。自他一體視,咸仰金粟尊。中流作砥柱,蒼生賴片言。

末法眾生苦,向道有凡人。我負虛名累,子應覺迷津。佛國時欣慕,香光擬近趨。謹留幾句偈,聊以表區區。】

-----------------------------------------

正文:

說過了父子之間不責善的道理後,接下來談孝道的問題了。這是孔孟思想,是中國文化幾千年來的傳統思想,所形成的中華民族文化的特性。這種特質,使民族屹立幾千年,在世界人類文化中,堅強而不會倒下;但是它的反面也造成民族的疲軟性,像橡皮筋一樣軟軟的,沒有力量。不過彈性也很大。所以,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

【孟子曰:「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

孟子說:天下什麼事情最重要?事親最重要,就是怎麼安頓父母,才是最重大的事情。

守的反面,又以什麼最重要呢?守,不是說家裡有許多黃金美鈔,要守住它,連上課都不上了,這並不是守。守,是操守,就是人格的建立。例如佛家、道家講究守戒律,基督教也要奉行十誡,世界上各種宗教都有他們的戒律。戒律就是操守,一種人品的、行為的標準,然後堅持此一標準,使自己的品格、行為不致下降,這就叫做真正的「守」。

中國文化中有一句成語「守身如玉」。這句話,在古代不一定是對女子的貞操而言,對男子也是一樣的。一個人對於自己的人格行為標準,要堅守下去,如同玉一樣的潔白,才算珍貴;如果稍有瑕疵,就失去價值了。明代洪自誠(應明)的《菜根譚》里,有兩句話「聲妓晚景從良,一世之煙花無礙;貞婦白頭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這個正反兩面的比喻,把「守」的重要,說得非常具體而透徹。但是我們要注意,我們借用洪先生這兩句話,只是做比喻,並不代表我們是貞節牌坊的擁護者。

一個人立身處世,要有一個立腳點,以現代的觀念來說,一個年輕人,要先建立自己的人生觀,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年輕人一生有沒有事業,不是問題;一生有沒有事業心,才是問題。雖然有事業心,不一定能夠做得成事業;但是如果沒有事業心,就如同已經被丟進字紙簍的考卷一樣,這個年輕人幾乎是報廢了。

事業心的基礎在於仁心。一個人如果沒有救人救世之心,在思想上就沒有建立一個中心,即使事業做得再大,百年之後,也只是黃土一堆。宋代名臣范仲淹曾說:「不為良相,即為良醫」,他就有救人救世之心,也就是孫中山先生說的:「立大志,做大事,不是做大官」,這都是同樣的道理。

守身,就是這種道理,所以孟子說「守身為大」,在守的方面,以守身最重要了。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之聞也。」】

他又說,一個人,在他的時代中,能夠有人格、有操守,而又能盡到孝道的,我是聽到過的,歷史上是有這樣的人物。

孟子那個時代,有這樣的人物,而在幾千年後的今天,也有這樣的人物。像宋代的文天祥,是非常值得我們佩服的,但是如果以私人家庭的孝道來說,他因為抗元,救國家民族的危亡,為了盡忠臣道的節義,不肯投降,不但自己死了,還牽連到家人。假如他投降了,則能與家人安享榮華富貴。他的作為,從小處低處看,又似乎不孝了。

為了認識孝字的真義所在,必須研究十三經中的《孝經》,那是孔子所述,曾子所記的,裡面有一句話說:「大孝於天下」。為了救社會、救國家、救民族,即使犧牲了自己,犧牲了家庭,也仍然是個大孝子。

當然,一個普普通通,既無才華,又無責任的人,而說為了救社會,救國家,救天下世人而去跳樓自殺,以醒世俗,那可不是孝子,而是瘋子。

所以,在中國文化源流的《易經》中,注重兩個字,一個「時」,一個「位」,用現代語來說,就是時間與空間的因素。一個人處身在某一位置上,負了一定的責任,在剛好遇上某種情況時,而為社會、國家、天下人類犧牲,那才是對的。

不在那個位置,不在特殊的時機,雖有救人救世之心,做法應該兩樣。也就是每人要在自己的本位上,為救世救人,去做出最適當的、效益最大的事來,這才是對的,這就是孝。

孟子又說,如果自己的操守、人格都沒有建立起來,而能盡孝道的,我可不曾聽到過。孟子學問淵博,讀書也很多,而他對這樣的事竟說不知道,顯然就是一個否定辭了。

【「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更進一步說,天下人誰不想做一番事業?但是,連家庭、父母都沒有侍奉好,還談得上事業嗎?我國傳統文化,對這方面是非常重視的,孝敬父母是人生第一要事;第一步都做不好,其它就不用談了。說到守,誰不希望保有一些美好的東西呢?在所有美好的東西裡面,再沒有比品格和操守,更為珍貴而重要了。可是人往往向外逐求,不知道將自己照顧好。許多人,犟頭犟腦的,睡眠不規則,飲食無節制,無定時,不講究衛生,生病不醫治,甚至酗酒作樂,貪戀聲色,滿足淫慾,把自己的身體戕害了,意志也消沉了,這都是不孝。因為父母所擔心子女的,就是這些事情,子女卻偏要去做,使父母擔心,增加父母的憂慮,就是不孝。

《孝經》上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中國古人一兩千年來,連頭髮也不敢剪,那真是食古不化,依文釋義的解釋並不一定完全對。其實這句話的意思,是要為子女的,注意自己身體的健康,不要生病,不要受傷,以免父母擔心憂傷。

所以《孝經》里也說:「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有孝心的人絕對不站到快倒塌的牆那裡,因為怕牆倒下來被壓傷或壓死,如果父母還在世,怎麼辦?父母可就痛苦一生了。所以孝子不敢損傷身體,主要是為了不讓父母擔憂自己的原故。擴而充之,要避免危險的地方,不冒險去做無意義的危險事才是孝道。

孔孟思想如此,佛家的思想也是一樣。在佛家的菩薩戒里,也有這項戒律,如果無意義的毀傷自己的身體,或者自殺,都是犯戒的。如果加以深入研究,儒家思想與佛家思想,有許多地方是相同的,只是表達方式不同而已。

守身還有一個道理,就是「立身出處」,也很重要,以後孟子也會講到的。一個人到社會上立足的第一步,會關係到一生的成敗,或幸或不幸。最近社會上出版了一本小說,書名《錯誤的第一步》,這真是一個好書名,不問內容如何,有時候一些書名,或者影片名,的確取得很好。像最近報紙電影廣告中,有一部影片名《上錯天堂投錯胎》,也是一個很好的片名,每個人都可能有同樣的感受。

總之,所謂立身出處,就是第一步跨出來到社會上時,要非常慎重,而且不止是人生的第一步重要,每天每事的第一步,也同樣的重要。假如今天早上,有人找上門來,要給你一個立即可以發財的機會,或者一個名利雙收的工作、職務,千萬不可因一時的近利而驟然答應下來。一定要仔細謹慎的考慮,利愈近愈大,就更應該愈慎重的考慮。這也是關鍵性的第一步,踏不踏出去,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一生的是非、善惡、禍福,很可能就在這一步之間。

例如漢代的名臣楊震,有人在半夜送紅包給他,對他說,你老人家盡可以收下來,這是沒有人知道的。楊震說:「怎麼沒有人知道呢?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起碼有四方面都知道了」,這是大家所熟知的楊家的堂名號「四知堂」的來由,美譽流傳千年,迄今人人皆知。

守身這件事,如果發揮起來,包含的意義很多很多。尤其是青年們,在今天這個思想紛雜,人倫規範混亂的時代,交朋友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一步錯了,這一生都掉下去了,殊不上算。所以作人做事,交友,都要謹慎。一個人只要立身正,事業失敗沒有關係,可以再站起來;立身不正,倒下去了,就是萬丈深崖,萬劫難復,這就是古人說的,「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所以守身與事業,是兩回事情,不可混為一談。

孟子從事親盡孝的重要,說到守身更是事親盡孝中最重要的事,一路下來到這裡,他又舉出古人事親的實例,並以曾子為例。

【「曾子養曾皙,必有酒肉;將徹,必請所與;問有餘,必曰:『有』。曾皙死,曾元養曾子,必有酒肉;將徹,不請所與;問有餘,曰:『亡矣,將以復進也。』」】

曾子是孔子的學生,曾子的父親曾皙,也是孔子的學生,兩代都是孔子的學生。現代也有同樣的情形,甚至祖孫三代,都是同一個老師的學生。

曾子當時並不富有,經濟情況也不太好,但他孝養父親,每餐有酒也有肉。父親吃完了以後,曾子一定會很委婉地請示父親,剩下的怎麼處理,或給誰吃。曾皙或者說給孫子吃吧!或者說你和媳婦吃吧!或者說隔壁的張三家好像很久都沒有買肉了,送給他家小毛這孩子吃吧!有時候曾皙會問一聲,廚房裡還有嗎?縱然廚房裡沒有了,曾子這時也一定會撒謊說還有,這一句撒謊是為了讓父親吃得安心,不要讓老人家為自己的貧苦而操心。

曾皙死後,曾子的兒子曾元,奉養曾子也和父親奉養祖父時一樣,每餐一定有酒有肉。可是在吃完飯以後,他不會問曾子,多餘下來的菜,該怎樣處理;如果曾子問到廚房還有沒有時,他會說,廚房裡沒有多的了,這只是做來侍奉你老人家一個人的,你老人家喜歡,明天再做。

他們父子侍奉父親的態度不同,時間不過前後幾十年,就發生了差別,這是代溝的一種。這一節書里,也包含了代溝的哲學,大家可以從而研究代溝是怎麼來的,大寫論文了。

【「此所謂養口體者也。若曾子,則可謂養志也。事親若曾子者,可也。」】

曾元說的話,聽起來好像很孝順,可是和曾子奉養曾皙的精神比較起來,就差得多了。孟子的結論說:曾元的孝敬,只不過是小乘道的孝敬,是比較膚淺的小孝,僅曉得供養好的東西給父親吃,讓他在口味上吃得好,身體舒適。在精神方面來說,他沒有體會父親吃過之後的心境如何;而曾子則體貼到了這些,那才是真的孝子。

在另一方面看,曾元的度量——用現代語說,他的愛人之心,沒有那麼遠大,不能推己及人,所以以他自己的胸懷,不能體會父親的心理。因此曾子才是盡孝,這就叫做「養志」。於是孟子最後說,侍奉父母,要像曾子一樣的精神,才算是真的盡了孝道。

我們再研究孟子這段話,上面說事親為大,守身為大,這與曾皙、曾子他們兩父子喝酒吃肉,又有什麼關係呢?這就是文章的高明處。他借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告訴我們要隨時隨地善體父母心意,除了物質方面盡量讓他們舒適之外,更要注意他們的心理狀況,讓他們感覺安逸而舒適。

孟子從前面所講君子以事親、守身為最重要,再說到立身處世的態度,而用曾皙、曾子、曾元祖孫三代的處事人格、操守,作為一個標準,以說明立身處世的道理。所以一個人的處世態度最難。《論語》中也有類似的記載,子夏問孔子怎樣才算盡孝,孔子說「色難」,就是說除了物質生活上的孝養之外,態度上也要做得好。擴而充之,對兄弟、夫婦、朋友,也是如此。例如我們送一件禮物給朋友並不難,而在贈送時,態度表示誠意就很難了。冷淡一點,表現不出誠意;過分客氣,人家又會誤為虛偽;送人東西,還要人家接受得高興而自在,這就很難了。

我們了解了這些,就知道孟子的這段話很有道理,否則的話,孟老夫子說事親守身,突然又提到曾家祖孫喝酒吃肉的事,好像牛頭不對馬嘴。千古以來,都說孟老夫子的文章好,沒有讀懂的話,就不知道好在哪裡;讀懂了,就知道它的好處是頗堪回味的。正如禪宗的「話頭」,要參!好好去研究,像看水晶球一樣,四面八方去看,角度不同,光線不同,所得的印象就不同,認識也不同,這就是孟子文章的妙處。

南懷瑾《孟子與離婁》

----------------------------------------

我們知道中國文化經常講孝道,尤其儒家更講孝道。把四書五經編輯起來,加上《孝經》、《爾雅》等,匯成一系列的總書叫十三經。《孝經》是孔子學生曾子著的,我們要研究孝道,就必須看孔子思想系統下的這部《孝經》,《孝經》中說什麼樣子才是孝呢?不單是對父母要孝,還要擴而充之大孝於天下,愛天下人,謂之大孝。

為政的人以孝子之心來為政,也就是我們所講公務員是人民公僕的道理一樣的,所以後來發展下來,唐宋以後的論調:「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一個人真能愛父母、愛家庭、愛社會,也一定是忠臣。因為忠臣是一種情愛的發揮。假使沒有基本的愛心,你說他還會對國家民族盡忠嗎?這大有問題。

關於忠字有一點,是古人講的:「慷慨捐身易,從容就義難。」慷慨赴死是比較容易的,等於西門町太保打架,打起來,不是你死就是我死,脾氣來了,真是勇敢,視死如歸;假如給他五分鐘時間去想想看該不該死,這就要考慮了,「從容」——慢慢的來,看他願不願意死,這就很難說了。所以說忠臣必出於孝子之門,要有真感情,真認識的人,才能夠盡忠。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因此,孔子答覆孟懿子的話不同,孟懿子是從政的人,孔子相當尊敬他,答話就比較含蓄,只說:「不要違背」,不要違背什麼呢?不違背天下人的意思,必須大孝於天下,就是這個道理。他知道這樣的答覆孟懿子也不一定懂,這種說法,土話名之為「歇後語」、「隱語」,像「外甥打燈籠——照舊(舅)」,「瞎子吃湯糰——肚裡有數。」都是「歇後語」。講了半天,後面的意思要人猜的。他為什麼這樣答覆?意思是說,你孟懿子的身份不同,既然是從政的人,對天下人要負公道的責任,視天下人如父母,那才是真孝,這是大臣的風度。所以「無違」,就是不可違反人心。

他也知道孟懿子未必懂,所以與樊遲的一段師生對白是「打丫頭罵小姐」的用意,知道樊遲也一定不懂,不懂讓他不懂,慢慢去傳話,作間接的教育,所以等學生樊遲駕車時有這段對白。這種間接的教育,比直接的教育更有效。

孔子說,沒有什麼,很簡單。「生,事之以禮。」這個「事」字是古人以下對上而說的。孔子說,當父母活著的時候,我們要孝敬他——「事之以禮」。怎麼叫以「禮」事之呢?很難說了,這個禮不是說見到父母行個禮就叫孝。禮是包括生活上的照應、愛護。又說:「死,葬之以禮。」所以禮是中國文化中很重要的一個基本概念,看到這個禮字,絕不能作狹義的禮貌解釋。去世以後則「祭之以禮」。

個人的孝道,能做到對樊遲所講的,是了不起的孝子;對國家大事,能夠做到「無違」就是了不起的大臣。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孟武伯是何許人也?就是剛才所講的孟懿子的兒子,他是「世家公子」。這又牽涉到什麼是「世家」,古代的制度,和現代兩樣,尤其在春秋時代,與印度、歐洲古代又不相同。所謂「世家」就是作官的,子子孫孫都有這個官作,不過是長子繼承這個官位,即所謂的封建時代。但是與歐洲的封建不同,不是永久的,誰家不好,就被除掉。在中國這樣傳下來的家庭叫「世家」,長子有繼承權,第二以及第三、四、五個孩子都是另外在一邊了。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兒子,是正統的世家公子。兒子孟武伯也來問孝,孔子的答覆,和答覆他父親的是兩樣的。孔子說:「父母唯其疾之憂。」這句話就是說父母看到孩子生病了,那種憂愁、擔心,多麼深刻,你要去體會這種心境。

孔子這個答覆有多妙!這句話,我們要這樣說,這個問題只有自己做了父母的人才真能體會出來。這種情形是,自己要上班,家裡錢又不夠,小孩病了,坐在辦公室里,又著急,又出汗,又不敢走開,可是心裡記掛著。這種心境就是「父母唯其疾之憂」。孔子對孟武伯就是說,對父母能付出當自己孩子生病的時候,那種程度的關心,才是孝道。

孔子對孟武伯這位世家公子的問孝,答覆就大不同了,他說孝道很簡單,你只要想到當你病的時候,你的父母那種著急的程度,你就懂得孝了。以個人而言——所謂孝是對父母愛心的回報,你只要記得自己出了事情,父母那麼著急,而以同樣的心情對父母,就是孝。

換句話說,你孟武伯是世家公子,將來一定會當政的。我們讀歷史曉得一句話,就是最怕世家公子當政「不知民間之疾苦」。所以為政的道理,要知道民間疾苦,曉得中、下層社會老百姓的苦痛在那裡。所以愛天下人,就要知道天下人的疾苦,如父母了解子女一樣,你將來從政,必須記住這個道理。這兩段穿插在《為政》篇中,用得很妙。

當然,世家公子不知民間之疾苦,往往是失敗的,我們看到晉惠帝當天下大荒年的時候,太監對他講大家沒有飯吃,他說:「何不食肉糜?」他就不知道連飯都吃不上,哪裡吃得到比飯更不容易的肉糜。這就是不知道民間之疾苦。我們也可以從歷史上得到一個結論,凡是創業的帝王,都了不起,兩三代以後的皇帝「長於深宮寺人女子之手」,連米從哪棵「樹」上長出來都不知道的這一類皇帝,我代他創造了一個名稱,叫他們為「職業皇帝」,他天生的一定當皇帝。這些「職業皇帝」往往犯一個心理毛病——自卑感,他們非常自卑。所以歷史上「職業皇帝」非常糟糕,對於文臣,反感他學問比自己好,對於武將,他也要反感,覺得武功不如人,所以「職業皇帝」往往是做出殺戮重臣、罷黜能臣等等莫名其妙的事,註定了他的失敗。

同樣的,除了帝王政治以外,我們做任何一個主管,對於大小事情都應該知道,尤其對於下層的事務,更是不能馬虎。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子游是孔子的弟子,姓言,名偃,子游是字,少孔子四十五歲。他問孝,孔子講解很明白,他說現在的人不懂孝,以為只要能夠養活爸爸媽媽,有飯給他們吃,像現在一樣,每個月寄五十或一百元美金給父母享受享受,就是孝了。還有許多年輕人連五十元也不寄來的,寄來了的,老太太老先生雖然在家裡孤孤獨獨,「流淚眼觀流淚眼,斷腸人對斷腸人。」但看到五十元還是歡歡喜喜。所以現在的人,以為養了父母就算孝,但是「犬馬皆能有養」,飼養一隻狗、一匹馬也都要給它吃飽,有的人養狗還要買豬肝給它吃,所以光是養而沒有愛的心情,就不是真孝。孝不是形式,不等於養狗養馬一樣。

這裡我們看出來了,孔子對學生講孝道與答覆從政的人講孝道完全兩樣,所以我們證明孔子前兩段話是歇後語,用隱語的。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子夏來問孝,孔子說色難。什麼叫色難呢?態度問題,上面講不敬何以為孝,就是態度很難,他說:「有事,弟子服其勞。」有事的時候,像我們做後輩兒女的,看見父母掃地,接過掃把來自己做。「有酒食,先生饌。」(先生是現代的一般稱呼,古代對前一輩的人都尊稱為先生。)有好吃的,就拿給父母長輩吃。「曾是以為孝乎?」(「曾是」是假定的意思)你以為這樣就是孝嗎?替長輩做了事,請長輩吃了好的,不一定就是孝了,為什麼呢?「色難」。態度很重要,好像我們下班回家,感到累得要命,而爸爸躺在床上,吩咐倒杯茶給他喝。做兒女的茶是倒了,但端過去時,沉著臉,把茶杯在床前几上重重的一擱,用冷硬的語調說:「喝嘛!」在兒女這樣態度下,為父母的心理,比死都難過,這是絕不可以的。所以孝道第一個要敬,這是屬於內心的;第二個則是外形的色難,態度的。

為什麼這兩節放在這裡呢?這就包括了君道、臣道。一種是做人長官,領導人的;一種是做人部下,配合別人的。所以我們談為政之道,也是「色難」,也是「不敬,何以別乎?」我們愛護部下,態度很難。歷史上的名帝王唐太宗,天生就很威嚴,有一天他問魏徵,為什麼這些大臣們,當著他的面都不講話。魏徵就告訴他——也只有魏徵敢和他這樣講——陛下自己不知道,因為陛下很威嚴,大臣們看見你後,心理上先就怕了,所以講不出話來。唐太宗聽了這話以後,就去對著鏡子學笑,見了人就笑,慢慢使自己的態度變得和藹起來。所以為政之道,也是色難。有時到機關中去,尤其郵政局或銀行,許多人怕那裡的面孔,譬如到郵局買一塊錢郵票,郵局的櫃檯小姐,忙累得那個樣子,給你郵票時,那種好像欠她多還她少的態度,實在叫人受不了。但替她想想也夠可憐,坐了一整天,有些人對她還夠嚕囌。

所以領導別人的,或者做部下的,都「色難」——態度不容易作好。內心上更難,「敬」——真愛人,不容易作好。所以把這兩句孝道的話擺在「為政」篇中,也就是從政的修養與態度,這是真學問。你說你對部下是最愛護的,可是你對他開口就罵,把脾氣都發在他的身上,發了脾氣以後,對他再好也沒有用了。

然後,我們要討論到一個孝道的大問題。中國文化,對於家庭教育來講,素來就有以「忠孝傳家」相標榜的,可見中國文化把孝道看得嚴重,這個我們就要先懂得中國整個的歷史文化了。中國這個民族,這個國家,與歐美各國都不同。所以這幾天,幾個在外國留學返國的學生來看我,大談歐美情形,一位在德國念了博士以後,現在又學精神分析的學生說,在外國看了這麼多年,結果證明我幾年前告訴他們的話沒有錯。我告訴他們,研究西方文化,不要只以美國為對象,美國立國還不到兩百年,談不上什麼,要從整個歐洲去看;而研究歐洲文化,必須研究希臘文化,從雅典、斯巴達兩千多年以前開始。同時要知道西方文化與我們有基本的不同,中國這個國家,因為地理環境影響,能夠「以農立國」,歐洲做不到,尤其希臘做不到,他們要生存,必須發展商業。過去歐洲的歷史,在海上的所謂商業,看得見就是做生意,看不見時就做海盜,所以十六世紀以前,西方缺乏財富,窮得一塌糊塗。十六世紀以後,搶印度、騙中國,黃金才流到西方去,所謂西方文化、經濟發展等等,原先都是這樣來的。

我們了解西方文化以後,再回頭來看中國,中國以農立國,有一個文化精神與西方根本不同,那就是中國的宗法社會。三代以後,由宗法社會,才產生了周代的封建。一般講的封建,是西方型的封建,不是中國的封建,把中國封建的形態,與西方文化封建的奴隸制度擺在一起,對比一下,就看出來完全是兩回事,完全搞錯了。中國的封建,是由宗法形成的。因為宗法的社會,孝道的精神,在周以前就建立了,秦漢以後,又由宗法的社會變成家族的社會,也是宗法社會的一個形態,那麼家族的孝道,把範圍縮小了,但精神是一貫的。

這個孝字,也是我們剛剛提到的,是人情世故的擴充,把中國這個孝字,在政治上提倡實行而蔚為風氣,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是在西漢以後,魏晉時代正式提倡以孝道治天下。我們看到二十四孝中有名的王祥卧冰,他就是晉朝的大臣。晉朝以後,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一直下來,都是「以孝治天下」。我們看歷朝大臣,凡是為國家大問題,或是為愛護老百姓的問題,所提供的奏議,很多都有「聖朝以孝治天下」的話,先拿這個大帽子給皇帝頭上一戴,然後該「如何如何」提出建議,這是我們看到中國文化提倡孝的好處、優點。

*****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現在又講到孝道中仁的範圍,他說對於父母的過錯必須「幾諫」。什麼叫「幾諫」呢?我們好幾次提到孔家店被打倒,都由孔家店的店員搞錯了觀念而出的毛病。宋儒以後論道學,便有:「天下無不是之父母」的名訓出現。因此「五四運動」要打倒孔家店時,這些也成為罪狀的重點。其實孔子思想並不是這樣的,天下也有不是的父母,父母不一定完全對,作為一個孝子,對於父母不對的地方,就要儘力的勸阻。

「見志不從」就是說父母不聽勸導的話,那麼就「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只好跟在後面大叫、大哭、大鬧,因為你是我父母,你要犯法,我也沒有辦法,但是我要告訴你,這是不對的。你是我的父母,我明知道跟去了這條命可能送掉,因為我是你的兒子,只好為你送命,不過我還是要告訴你,這樣是不對的。這種孝道的精神,也並不是說父母一定會不對,只是說如有不對的地方,要溫和地勸導,即使反抗也要有個限度。總之,父母有不對的地方,應該把道理明白地告訴他,可是自己是父母所生的,所養育的,必要時只好為父母犧牲,就是這個原則。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古人講父母老了,怕沒人照應,而不遠遊,即使要遠遊,也一定要有個方向。這種解釋,我不大同意。有哪一個人出門會沒有一定方向亂走的呢?到月球去也還是個方向。我認為「遊必有方」的方是指方法的方,父母老了沒人照應,子女遠遊時必須有個安頓的方法,這是孝子之道。「方」者應是方法,不是方向。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這個問題已經討論過,

<附:【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講到這裡,我們要向前輩的某些儒者、理學家、讀書人告個罪了,他們的解釋,又是錯誤的。他們說看一個人,他父母還在的時候看他的志向,父母死了的時候看他的行為,三年當中,沒有改變他父母所走的路線,這個人就叫作孝子了。問題來了,假使父母行為不端,以竊盜為生,兒子不想當小偷,有反感,可是為了孝道,就不能不當三年小偷去。這樣,問題不就來了?如果遇到壞人的話,明明知道錯,可推說:「孔子說的呀!聖人說的呀!為了作孝子,也只好做錯三年呀!」這叫聖人嗎?照這樣講,我就叫它是老鼠生兒的孝道哲學。為什麼呢?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打地洞。」通嗎?不通!這些問題,都出在過去的誤解。當然,宋儒並不一定完全錯,但像這種錯的地方,我們要注意。所以古人說,讀書要頂門上另有一隻眼。中國宗教里有的神像,多一隻眼睛,名為智慧眼。我們要用宗教家所謂的智慧之眼去看,就很容易了解了。

「父在觀其志」的這個「志」,古人的文字「志」為「意志」之意,它包括了思想、態度。我們都曾經作過兒子,都有這樣的經驗:當父親、師長的面前,聽到教訓吩咐,口口聲聲稱「是」,但背過身來,卻對著同學、朋友,做一個鬼臉,表示不聽。所以「父在觀其志」這話,是說當父母在面前的時候,要言行一致。就是父母不在面前,背著父母的時候,乃至於父母死了,都要言行一致,誠誠懇懇,非常老實,說不接受就是不接受;如果作好人,就要作到底,父母死了,於三年之內,無改於父之道,說得到做得到,經過三年這麼久的時間,感情沒有淡薄,言行一致,一貫作法,這就是孝子。>

但本篇到這裡,為什麼又單獨的提出來呢?這是接到上面一句「遊必有方」所引起。離開了父母,不在父母面前三年,對父母的愛心、孝心深繫於懷,這就是孝子。同時,對於古人在上面解釋這句話的錯誤,也有了明證,而可以糾正過來了。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孔子說,我們做子女的人,對父母的年齡不能不知道。為什麼呢?兩種心理,一種因為知道父母的年齡多了一歲,壽又添了一歲而高興;但同時又害怕,因為父母年歲越高,距離人生的終站越近,為兒女與父母相處行孝的時間也越短,所以就有這兩種矛盾的心理了。

整理自《論語別裁》

----------------------------

我們中國的文化《孝經》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就是重視此身。所以說「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也是這個意思,街上正在建築的高房子,牆邊是不能走的。這就是中國儒家的戒,同「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是一個道理。愛惜你的身體就是孝順父母,因為父母看到子女有病痛是會痛苦的。佛教大乘戒律也有這樣的含義,如果隨便把自己的肉體出一點血,等於犯了出佛身上血一樣的重戒,因為此身就是佛身,算不定你明天悟道了,你就是佛的應化身了。對身體上作任何一點傷害,等於犯了大乘的殺戒。

《維摩詰的花雨滿天》

------------------------------------------

南懷瑾老師講述:古人為父母守孝三年的道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c26d780102dreq.html

南懷瑾老師講述:中國古代祭祀的傳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c26d780102duoo.html

南懷瑾老師講演:佛教的孝道思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c26d780100nedz.html


推薦閱讀:

挖掘中國現實類題材網文IP估值
有文化韻味的書櫃設計,我給滿分
軍科院少將皮明勇:甲午戰敗實為「文化力」之敗
【軼事秘聞】隆裕皇后為什麼沒有得到光緒帝的恩寵?
南充有沒有名人故居?

TAG:中國 | 文化 | 中國文化 | 南懷瑾 | 轉載 | 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