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西醫執業醫實踐技能第二站1

尺澤、地機、聽宮 2、脈診 3、鼻竇壓痛檢查 4、洗手

1、尺澤 手太陰肺經合穴。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主治:咳嗽,氣喘,咽喉腫痛,肘臂攣痛.直刺0.8-1.2寸,或點刺出血.

地機 當內踝尖與陰陵泉穴的連線上,陰陵泉穴下3寸,主治:腹痛,泄瀉,小便不利,水腫,月經不調,痛經,遺精等症直刺1~2寸。

聽宮 在面部,耳屏前,下頜骨髁狀突的後方,張口時呈凹陷處。主治耳鳴,耳聾,聤耳,聾啞,癲狂,齒痛,及神經性耳聾,中耳炎,外耳道炎。直刺0.5-1寸。

2、脈診:醫生和病人側向坐,用左手按診病人的右手,用右手按診病人的左手。先用中指定關,接著用食指按關前的寸脈部位,無名指按關後的尺脈部位,三指呈弓形,指頭平齊,以指尖與指腹交界處的指目按觸脈體,用指腹感覺較為靈敏。布指的疏密要和病人的身長相適應,身高臂長者,布指宜疏,身矮臂短者,布指宜密。部位取准之後,三指平布同時用力按脈,稱為總按。為了重點地體會某一部脈象,稱為單診,診小兒脈可用「一指(拇指)定關法。浮沉中取對應舉按尋。

3、鼻竇壓痛檢查各鼻竇區壓痛檢查法如下:

(1)上頜竇:醫師雙手固定於病人的兩耳後,將拇指分別置左右顴部向後按壓。

(2)額竇一手扶持病人枕部,用另一拇指或示指置於眼眶上緣內側用力向後上方按壓。

(3)篩竇雙手固定病人兩側耳後,雙拇指分別置於鼻根部與眼內眥之間向後方按壓。

(4)蝶竇:因解剖位置較深,不能在體表進行檢查。

4、洗手:六步洗手,(消毒毛刷+肥皂水交替刷手至肘上10cm,刷3分鐘,沖水,手指向上,肘向下)X3,無菌毛巾從手擦到肘,70%酒精或0.1%新潔爾滅泡手到肘上6cm5分鐘,晾乾。

002簡述大陵,頭維,氣海的定位。2簡述並演示虛里按法。

1.大陵:腕橫紋中央,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頭維:當額角髮際上0.5寸,頭正中線旁開4.5寸。

氣海:前正中線上,臍下1.5寸。

2.簡述並演示虛里按法:1.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醫生居病人之惻或對面;2.暴露胸部;3.按部位:左乳下第四、五肋間,乳頭下稍內側,心尖橫動處;4.感覺動氣的強弱;5.感覺動氣的至數和聚散。

1.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醫生居病人之惻或對面;2.暴露胸部;3.按部位:左乳下第四、五肋間,乳頭下稍內側,心尖橫動處;4.感覺動氣的強弱;5.感覺動氣的至數和聚散。

3.脊柱壓痛的檢查:檢查脊柱壓痛時,患者取端坐位,身體稍向前傾,醫師用右手拇指自上而下逐個按壓脊椎棘突及椎旁肌肉,了解患者有無壓痛。

4.演示心肺復甦:胸外按壓,暢通氣道,仰頭舉頦,人工呼吸。

5.電除顫:在心室顫動和室性心動過速時是最有效的方法;首次除顫電擊量200J,第二次200-300J,第三次360J,放置電極在胸骨右側第二肋間和心尖部左乳頭外側,使電極中心在腋中線上。藥物除顫用利多卡因1-1.5mg/kg靜脈推注.用藥後30-60秒後可除顫。。

003:攢竹,天宗,聽宮,位置揉法,液波震顫檢查

1、攢竹 在面部,當眉頭陷中,眶上切跡處。

天宗岡下窩中央凹陷處約當肩胛岡下緣與肩胛下角之間上1 3折點處,

聽宮 在耳屏與下頜關節之間,張口呈凹陷處。

2、揉法:以指端、掌、掌根、大小魚際、前臂尺側、尺骨鷹嘴等位置著力於治療部位,做環旋運動。近端帶動遠端,著力吸定,帶動深層,壓力均勻,協調有節奏,用力適中。

3、液波震顫檢查:當腹腔內有大量遊離液體時,如用手指叩擊腹部,可感到液波震顫(fluid thrill),或稱為波動感,患者平卧,醫師以一手掌面貼與患者一側腹壁,另一手四指併攏屈曲,用指端叩擊對側腹壁(或以指端衝擊式觸診),如有大量的液體存在,則貼於腹壁的手掌有被液體波動衝擊的感覺,即波動感。為防止腹壁本身的震動傳至對側,可讓另一人將手掌尺側緣壓於臍部腹中線上即可阻止,如圖。此法檢查腹水,需有3000至4000ml以上液量才能查出,不如移動性濁音敏感。

004列缺 商陽 後溪的位置。 指鼻試驗。頸椎無損傷開放氣道。

1、列缺 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處,當肱橈肌與拇長展肌腱之間。

商陽 食指末節橈側,距指甲角0.1寸。

後溪 在手掌尺側,微握拳,當小指本節(第五掌指關節)後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

2、指鼻試驗:囑病人將前臂外旋、伸直,以示指觸自己的鼻尖,先慢後快,先睜眼後閉眼,反覆上述運動,稱指鼻試驗。指鼻實驗陽性:可能為脊髓楔束受損。異常結果:指鼻動作笨拙、不準確、不協調、不平穩提示小腦半球的病變以病側上肢的共濟失調為明顯,睜眼和閉眼時變化不大,稱為小腦性共濟失調。睜眼時僅見輕微障礙,閉目時由於失去了視覺的補償,與睜眼時有很大差別,甚至找不到自己的鼻尖提示是感覺性共濟失調。

需要檢查的人群:有走路不穩癥狀的患者。

3、頸椎無損傷開放氣道:把病人放到堅固的平地上,解開患者衣扣,鬆開褲帶,清理口咽部,有假牙鬆動的應取出假牙,採用仰頭抬頦法,即用左手小魚際壓住患者前額,右手食指中指放在患者下頦部向上抬起。

有頸部損傷暢通氣道:把病人放到堅固的平地上,解開患者衣扣,鬆開褲帶,清理口咽部,有假牙鬆動的應取出假牙,把手放在頸部或抬起下頦,使頭頸部過伸,舌頭離開咽喉部。。

005:1.膈腧、血海、聽宮的定位 2.診脈的正確體位和姿勢 3.淺感覺的檢查方法 4.口對口呼吸的操作

1、膈腧: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血海:屈膝,在大腿內側,髕骨內端上2寸。

聽宮:在耳屏與下頜關節之間,張口呈凹陷處。

2、診脈的正確體位和姿勢:病人取坐位或正卧位,手臂放平與心臟近於同一水平,直腕,手心向上,並在腕關節墊上脈枕,以便於切脈。

3、淺感覺的檢查方法:(1)觸覺:令受檢者閉目,檢查者用棉簽或軟毛筆輕觸其皮膚。動作要輕,刺激不應過頻。詢問受檢者有無輕癢的感覺。 (2)痛覺:令受檢者閉目,分別用大頭針的尖端和鈍端以同等的力量隨機輕刺受檢者的皮膚。要求受檢者立即說出具體的感受(疼痛、疼痛減退/消失、感覺過敏)及部位。 (3)溫度覺:用盛有熱水(40℃~45℃)及冷水(5℃~10℃)的試管,在受檢者閉目的情況下冷熱交替接觸其皮膚,讓受檢者回答「冷」或「熱」。選用的試管直徑要小,管底面積與皮膚接觸面不要過大,接觸時間以2~3 秒為宜。檢查時應注意兩側對稱部位的比較。

4、口對口呼吸的操作:暢通氣道後,將置於患者前額的左手拇指與食指捏住患者的鼻孔,操作者在深吸氣後,用口唇把患者的口唇緊密全罩住後,緩慢吹氣,每次吹氣應持續2秒以上,待患者胸部擴張後放鬆鼻孔,讓患者胸部及肺部自行回縮將排出氣體。

006 水溝,迎香,次髎,位置覺和運動覺,腰部滾法,普通傷口換藥

水溝 人中溝上1/3處 迎香 在鼻翼外緣中點旁開約0.5寸,鼻唇溝中 次髎 在骶部,當髂後上棘內下方,適對第二骶後孔處。

位置覺: 不藉助於視覺和觸覺等而感受、判斷身體在空間中的位置以及身體各部分的相對位置,或誘發姿勢反射的本體感受性感覺運動覺也叫動覺,它是主體辨別自身姿勢和身體某一部位的運動狀態的內部感覺。

腰部滾法:用手掌尺側面的背部及掌指關節背側突起處著力於治療部位,肘關節微屈或伸直,靠前臂的旋轉及腕關節的屈伸,使產生的力持續地作用於治療部位上,側滾120度,向外80度,向內40度,立滾60度,從直立到背伸60度。

4、1.用手取下外層敷料(勿用鑷子),再用鑷子取下內層敷料。與傷口粘住的最裡層敷料,應先用鹽水浸濕後再揭去,以免損傷肉芽組織或引起創面出血。2.用兩把鑷子操作,一把鑷子接觸傷口,另一把接觸敷料。用酒精棉球清潔傷口周圍皮膚,用鹽水棉球清潔創面,輕沾吸去分泌物。清洗時由內向外,棉球的一面用過後,可翻過來用另一面,然後棄去。3.對乾淨傷口,用酒精棉球先消毒傷口,從內向外方向消毒,後即可蓋上敷料,膠布固定敷料在皮膚上。4、分泌物較多且創面較深時,宜用生理鹽水沖洗,如壞死組織較多,可用攸鎖或其他消毒溶液沖洗。5、高出皮膚或不健康的肉芽組織,可用剪刀剪平,或先用硝酸銀棒腐蝕,再用生理鹽水中和;或先用純石炭酸腐蝕,再用75%酒精中和。肉芽組織有較明顯水腫時,可用高滲鹽水濕敷。6、一般新鮮肉芽創面可用消毒凡士林紗布覆蓋,必要時用引流物,上面加蓋紗布或棉墊,包紮固定。

007 1承山 三陰交 中腕定位;2指摩法;3闌尾壓痛點及反跳痛;4橡皮止血帶止血法

1、承山:腓腸肌二肌腹凹陷的頂端處,委中與崑崙連線之中點

三陰交: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面後緣。

中脘:前正中線上,臍上4寸。

2、指摩法:以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指腹附著在治療部位上,做環形而有節律的撫摩,本法用於面部、胸部或某些穴位。

3、闌尾壓痛點及反跳痛:闌尾點位於右髂前上棘與臍連線外1/3與中1/3交界處,闌尾病變時此處有壓痛。檢查到壓痛後,手指稍停片刻,使壓痛感趨於穩定,然後將手突然抬起,此時如患者感覺腹痛驟然加劇,並有痛苦表情,稱為反跳痛。

4、橡皮止血帶止血法:上肢在上臂的1/3,下肢在股部中、下1/3交界處。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夾持止血帶的頭端,右手拉緊止血帶環繞肢體一周後並壓住頭端,再繞肢體一周,打一活結。

008.秩邊 肩隅 內關 定位2.掌摩法 3.脊柱損傷搬 4.眼球運動檢查

1.秩邊:平第四骶後孔,骶正中脊旁開3寸。

肩隅:肩峰與肱骨大結節之間;三角肌肉上部中央,上臂平舉肩峰前下方凹陷處。

內關: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2.掌摩法:術者手掌自然,伸直,腕關節放鬆,貼附於旋術部位,以掌心和掌根為著力點,在腕及前臂帶動下,持續、連貫、有節奏地環轉摩動,叫掌摩法。此法用於腰背部及胸腹部。摩動時要壓力均勻、一致,動作輕柔。指摩宜快,約每分鐘120次。掌摩稍重、緩,以每分鐘100次為宜。摩法可做順時針摩動或逆時針摩動,以順時針為主。「順鍾摩為補,逆摩為瀉」,「急摩為瀉,緩摩為補」。

3. 1)先使傷者兩下肢伸直,兩手相握放在身前。擔架放在傷員一側,三人同時用手平抬傷員頭頸、軀幹及下肢,使傷員成一整體平直托至擔架上。注意不要使軀幹扭轉,特別注意勿使傷者呈屈曲體位時搬運。2)對頸椎損傷的傷員,要另有一人專門托扶頭部,並沿縱軸向上略加牽引。躺到木板上後,用砂袋或折好的衣物放在頸兩側加以固定。

4.眼球運動檢查眼球運動:把手指放在被檢查者眼前30厘米處,然後讓被檢查者盯著你的手指,分別依次向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移動,正常無運動障礙。

輻輳反射:把手指放在被檢查者眼前1米處,然後讓被檢查者盯著你的手指,手指迅速向被檢查者移近,正常的表現是雙眼內聚,瞳孔縮小。

009 下關 後溪 環跳 聽覺語音 止血帶壓迫止血

1、下關:耳屏前,下頜骨髁狀突前方,顴弓與下頜切跡形成的凹陷中,閉口取穴。

後溪:微握拳,第5掌指關節後尺側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處。

環跳:側卧屈股,在股骨大轉子最高點與骶骨裂孔的連線上的外1/3與中1/3的交點處。

2.聽覺語音:當被檢查者按平時說話的音調數「一二三」時,在胸壁上可用聽診器聽到柔和而模糊的聲音。

3止血帶壓迫止血:上肢在上臂的1/3,下肢在股部中、下1/3交界處。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夾持止血帶的頭端,右手拉緊止血帶環繞肢體一周後並壓住頭端,再繞肢體一周,打一活結。

010:1後溪、環跳、下關定位,2指摸法,3語音聽覺,屈4肢止血:

1、後溪:微握拳,第5掌指關節後尺側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處。

環跳:側卧屈股,在股骨大轉子最高點與骶骨裂孔的連線上的外1/3與中1/3的交點處。

下關:耳屏前,下頜骨髁狀突前方,顴弓與下頜切跡形成的凹陷中,閉口取穴。

2、指摩法:以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指腹附著在治療部位上,做環形而有節律的撫摩。

3、屈肢止血:前臂和小腿出血,如無合併骨折或脫位,在肘窩或腘窩處放置棉墊卷或繃帶卷,強屈肘關節或膝關節,借襯墊物壓迫動脈,並用繃帶或三角巾固定。這種方法可引起前臂或小腿缺血和神經受壓,不應超過1小時。

011號 神門,太溪,膈俞定位 肩部滾法 淺感覺的檢查 戴手套

神門腕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

太溪內踝高點與跟腱後緣連線中點的凹陷處,

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手背尺側著力於肩部,前臂旋轉及腕關節屈伸運動,用手掌尺側面的背部及掌指關節背側突起處著力於治療部位,肘關節微屈或伸直,靠前臂的旋轉及腕關節的屈伸,使產生的力持續地作用於治療部位上,側滾120度,向外80度,向內40度,立滾60度,從直立到背伸60度。

淺感覺的檢查方法:(1)觸覺:令受檢者閉目,檢查者用棉簽或軟毛筆輕觸其皮膚。動作要輕,刺激不應過頻。詢問受檢者有無輕癢的感覺。 (2)痛覺:令受檢者閉目,分別用大頭針的尖端和鈍端以同等的力量隨機輕刺受檢者的皮膚。要求受檢者立即說出具體的感受(疼痛、疼痛減退/消失、感覺過敏)及部位。 (3)溫度覺:用盛有熱水(40℃~45℃)及冷水(5℃~10℃)的試管,在受檢者閉目的情況下冷熱交替接觸其皮膚,讓受檢者回答「冷」或「熱」。選用的試管直徑要小,管底面積與皮膚接觸面不要過大,接觸時間以2~3 秒為宜。檢查時應注意兩側對稱部位的比較。

戴干手套:穿好手術衣後,取出手套夾內無菌滑石粉包,輕輕地敷擦雙手,使之乾燥光滑。用左手自手套夾內捏住手套套口翻折部,將手套取出。先用右手插入右手手套內,注意勿觸及手套外面;再用已戴好手套的右手指插入左手手套的翻折部,幫助左手插入手套內將手套翻折部翻回蓋住手術衣袖口  已戴手套的右手不可觸碰左手皮膚。。用無菌鹽水沖凈手套外面的滑石粉。

012. 提捏進針,一指禪推拿內關,創口換藥,臏陣攣

提捏進針

提捏進針法是用押手拇、食兩指將腧穴的皮膚捏起,輔助 刺手進針的雙手進針法。

一指禪推拿內關

以拇指指端或偏峰或羅紋面著力於治療部位,通過指間關節的屈伸和腕關節的擺動,使產生的力持續地作用在治療部位上。操作要點:(1)沉肩:肩關節放鬆,不要聳起,不要外展。(2)垂肘:肘部自然下垂。(3)懸腕:腕關節自然屈曲。(4)掌虛:半握拳,拇指指間關節的掌側與食指遠節的橈側輕輕接觸。(5)指實:著力部位要吸定在治療部位上。(6)緊推:是指擺動的頻率略快,一般每分鐘140次左右。(7)慢移:是指從一個治療點到另一個治療點時應緩慢移動。

創口換藥

1)用手取下外層敷料(勿用鑷子),再用鑷子取下內層敷料。與傷口粘住的最裡層敷料,應先用鹽水浸濕後再揭去,以免損傷肉芽組織或引起創面出血。2)用兩把鑷子操作,一把鑷子接觸傷口,另一把接觸敷料。用酒精棉球清潔傷口周圍皮膚,用鹽水棉球清潔創面,輕沾吸去分泌物。清洗時由內向外,棉球的一面用過後,可翻過來用另一面,然後棄去。3)對乾淨傷口,用酒精棉球先消毒傷口,從內向外方向消毒,後即可蓋上敷料,膠布固定敷料在皮膚上。4)分泌物較多且創面較深時,宜用生理鹽水沖洗,如壞死組織較多,可用攸鎖或其他消毒溶液沖洗。5)高出皮膚或不健康的肉芽組織,可用剪刀剪平,或先用硝酸銀棒腐蝕,再用生理鹽水中和;或先用純石炭酸腐蝕,再用75%酒精中和。肉芽組織有較明顯水腫時,可用高滲鹽水濕敷。6)一般新鮮肉芽創面可用消毒凡士林紗布覆蓋,必要時用引流物,上面加蓋紗布或棉墊,包紮固定。

臏陣攣

病人仰卧,下肢伸直,檢查者用拇食兩指夾住髕骨上緣,突然向下方推動,並維持不放鬆,附著在髕骨上緣的股四頭肌肌腱被拉長,當膝反射增高時引起該肌收縮,肌腱繼續拉長,髕骨即出現連續上、下有節律的顫動。

013. 1陰陵泉外關魚際定位 2膻中一指禪推 3髕陣攣 4口對鼻人工呼吸

陰陵泉在脛骨內側髁前下凹陷處,

外關,前臂外側,腕橫紋上二寸,兩骨之間,

魚際,第一掌骨中點橈側緣赤白肉際處

以拇指指端或偏峰或羅紋面著力於治療部位,通過指間關節的屈伸和腕關節的擺動,使產生的力持續地作用在治療部位上。操作要點:(1)沉肩:肩關節放鬆,不要聳起,不要外展。(2)垂肘:肘部自然下垂。(3)懸腕:腕關節自然屈曲。(4)掌虛:半握拳,拇指指間關節的掌側與食指遠節的橈側輕輕接觸。(5)指實:著力部位要吸定在治療部位上。(6)緊推:是指擺動的頻率略快,一般每分鐘140次左右。(7)慢移:是指從一個治療點到另一個治療點時應緩慢移動。

臏陣攣

病人仰卧,下肢伸直,檢查者用拇食兩指夾住髕骨上緣,突然向下方推動,並維持不放鬆,附著在髕骨上緣的股四頭肌肌腱被拉長,當膝反射增高時引起該肌收縮,肌腱繼續拉長,髕骨即出現連續上、下有節律的顫動

4口對鼻人工呼吸

開放氣道後,立即檢查患者有無自主呼吸,可將耳朵貼近患者口鼻,感覺和細聽有無氣流呼出的聲音並觀察胸部有無起伏,應除外嘆息樣無效呼吸。如患者自主呼吸已停止,則應迅速做人工呼吸。1、暢通氣道後,搶救者一手放在患者前額,另一手托起下頦,使頭部後仰並使口閉合。2、搶救者深吸氣後,將口唇密合於患者鼻孔的四周,而後均勻用力吹氣,每次吹氣持續2秒以上,使患者胸廓充分膨脹。3、吹氣完後,搶救者將口移開,同時鬆開患者的口唇,讓患者胸肺部自行回縮排出肺內的氣體。4、開始連續吹氣2口,隨後每5秒鐘吹氣1次,成人人工呼吸頻率為10~12次/min。

014:01聽宮,天宗,曲池定位。02中極一指禪。03踝震顫。04心臟按壓操作

1、聽宮:在耳屏與下頜關節之間,張口呈凹陷處。

天宗:肩胛骨岡下窩中央凹陷處,約肩胛岡下緣與肩胛下角之間的上1/3折點處。

曲池:屈肘成直角,在肘橫紋外側端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2、一指禪:前正中線上,臍下4寸。一指禪以拇指指端、偏鋒、或羅紋面、或指間關節背側著力於治療部位,操作要求沉肩、垂肘、懸腕、掌虛、指實,緊推,慢移。

3、踝震顫:患者仰卧,醫師用左手托住腘窩,使髖、膝關節少屈曲,右手緊貼患者腳掌,用力使踝關節過伸,陽性表現為該足稱有節律性持續的持續屈伸。

4、心臟按壓操作:暢通氣道,仰頭舉頦,人工呼吸,胸外按壓。

015 1陽陵泉,懸鐘,? 2大魚際滾法3腋窩淋巴結觸診4手術區消毒

陽陵泉,懸鐘,?

大魚際滾法:1.側滾法:用手背近小指側著力治療部位,肘關節微屈,靠前鼻的旋轉及腕關節的屈伸,使產生的力持續地作用在治療部位上。側滾120度,向外80度,向內40度

腋窩淋巴結觸診:檢查右側時,檢查者右手握被檢查者右手,使其前臂稍外展,左手四指併攏稍彎曲,自被檢查者右上臂後方插入右側腋窩,直達腋窩頂部,自腋窩頂部沿胸壁自上而下進行觸摸,依次檢查右側腋窩的內壁、外壁、前壁和後壁。檢查左側時用左手進行。

手術區消毒:碘酒酒精消毒法; 1、普通皮膚的消毒步驟:先用2.5%碘酊棉球或小紗布團以切口為中心向周圍皮膚順序塗擦2遍,待干後再用70%酒精塗擦2-3遍,以充分脫碘.消毒範圍應包括手術切口周圍15cm的區域.如為腹部手術,可先滴少許碘酊於臍部,以延長消毒時間。消毒步驟應該自上而下,自切口中心向外周,塗擦時應稍用力,方向一致,不可遺漏空白或自外周返回中心部位。 2、手術區消毒範圍的確定:人體不同部位不同性質手術有不同的手術消毒區,以腹部手術———胃切除術為例,手術消毒區範圍:上界為兩側腋窩皺褶處連線,也有為兩乳頭連線;下界至下肢股骨上1.3處(相當於會陰部水平線)兩側界為腋前線。 3、消毒方法與注意事項:1)塗擦消毒液時應由手術中心向四周塗擦(如為感染傷口或肛門區手術,則自手術區外周塗向感染傷口或會陰、肛門處),已經接觸污染部位的藥液紗布不應再返擦清潔處皮膚。2)手術區皮膚消毒範圍要包括手術切口周圍15cm的區域,如有手術延長切口的可能,則應事先相應擴大皮膚消毒範圍。 4、感染傷口或肛門等處的消毒步驟:應從手術區外周逐漸塗向內在的感染傷口或會陰肛門處

016肺腧、外關、太沖。掌柔法,扁桃體檢查,屈肢加墊止血法

肺腧、外關、合谷定位;

掌根揉法的操作:用掌根,定於治療部位或穴位上,(1)施術部位放鬆,以肘部或腕為支點,前臂做主動擺動,帶動腕部做輕柔緩和的環旋揉動。(2)著力部位要吸定於治療部位,並帶動深層組織,(3)壓力均勻,動作協調有節律,(4)揉動的幅度適中

甲狀腺的檢查:1、被檢查者取坐位,檢查者位於被檢查者身後,將雙手拇指放在被檢查者頸後,其餘四指觸摸甲狀軟骨兩側。2、首先觸摸位於氣管環前面的甲狀腺峽部,用示指從胸骨上切跡向上觸摸,可感到氣管前軟組織,判斷有無增厚。3、然後觸摸甲狀腺側葉,一手示指、中指施壓於一側甲狀軟骨,將氣管推向對側,另一手拇指在對側胸鎖乳突肌後緣向前推擠甲狀腺,示指、中指在其前緣觸診甲狀腺。4、觸到腫大的甲狀腺時,讓被檢查者作吞咽動作,甲狀腺隨吞咽上下移動,可助判斷。

屈曲肢體加壓止血法:前臂和小腿出血,如無合併骨折或脫位,在肘窩或腘窩處放置棉墊卷或繃帶卷,強屈肘關節或膝關節,借襯墊物壓迫動脈,並用繃帶或三角巾固定。這種方法可引起前臂或小腿缺血和神經受壓,不應超過1小時。

017:太沖、下關、神庭的定位,拇指揉法,氣管的位置,電除顫

太沖、下關、神庭的定位,

拇指揉法:以拇指指端置於施術部位或穴位上,拇指主動用力,進行節律性點按揉動。

揉動的頻率為120~160次/分鐘。2.動作要靈活,用力可稍大,要帶動皮膚一起揉動,不要和體表有摩擦移動。

氣管的位置:氣管的位置氣管位於喉和支氣管之間,上端起自環狀軟骨下緣,平第6 頸椎體下緣,向下至胸骨角平面,相當於第4、5 胸椎體交界,並分為左右主支氣管,成人全長10 ~13 厘米,含15 ~20 個軟骨環,頸部和胸內各佔一半。氣管分叉處稱為氣管杈。由於氣管軟骨具有支架作用,可保持氣管管腔呈開放狀態,以維持呼吸運動的順利進行,同時由於氣管膜壁具有舒縮性,有利於食管開放,協助食物下行。

檢查氣管方法、三手指放置部位正確並能表達氣管正中或偏移(2分)。

檢查時讓受檢查者取舒適坐位或仰卧位,使頸部處於自然正中位置,檢查者將示指與環指分別置於兩側胸鎖關節上,然後將中指置於氣管之上,觀察中指是否在示指與環指中間,或以中指置於氣管與兩側胸鎖乳突肌之間的間隙,據兩側間隙是否等寬來判斷氣管有無偏移。

電除顫:

018號題:中指揉法 傷口換藥 攢竹 聽宮 天宗定位 液波震顫

攢竹 聽宮 天宗定位

中指揉法:用中指,定於治療部位或穴位上,(1)施術部位放鬆,以肘部或腕為支點,前臂做主動擺動,帶動腕部做輕柔緩和的環旋揉動。(2)著力部位要吸定於治療部位,並帶動深層組織,(3)壓力均勻,動作協調有節律,(4)揉動的幅度適中

傷口換藥:去除敷料,創周皮膚處理,創面處理,包紮固定,終末處理。

液波震顫:當腹腔內有大量遊離液體時,如用手指叩擊腹部,可感到液波震顫(fluid thrill),或稱為波動感,患者平卧,醫師以一手掌面貼與患者一側腹壁,另一手四指併攏屈曲,用指端叩擊對側腹壁(或以指端衝擊式觸診),如有大量的液體存在,則貼於腹壁的手掌有被液體波動衝擊的感覺,即波動感。為防止腹壁本身的震動傳至對側,可讓另一人將手掌尺側緣壓於臍部腹中線上即可阻止,如圖。此法檢查腹水,需有3000至4000ml以上液量才能查出,不如移動性濁音敏感。

19題外關、商陽、中極 2、掌推法操作 3、甲狀腺前位觸診 4、無創傷開放氣道

2用掌著力於治療部位上,進行單方向的直線推動,推動時應輕而不浮,重而不滯,

無創傷開放氣道首先使患者仰卧于堅固的平地或平板上,使頭頸部與軀幹保持在同一軸線上。假牙鬆動時要取下,用手指清理口咽部,解開患者衣扣,鬆開褲帶。如無頸部創傷,再將手置於患者前額部,使頭後仰,另一手示、中指放在下頦骨處,向上抬頦,使下頦角、耳垂與平地垂直(仰頭抬頦法)

020,太溪,定喘,太陽的定位。肝臟觸診。口對口人工呼吸。拿法動作要領

1、太溪,定喘,太陽的定位。

2、肝臟觸診:檢查肝臟時,病人取仰卧位。檢查者將手掌緊貼於病人腹壁,食指和中指末端與肝下緣平行。然後囑病人行均勻而深的腹式呼吸。檢查者的手常隨腹壁的上下起伏,呼氣時由淺人深。吸氣時由深而淺。如肝下界在肋弓以下,則可在指尖觸及,為了避免遺漏過度腫大的肝臟,觸診時應從臍水平,甚至從下腹開始,逐漸向上移動。有時應用雙手觸診法觸診肝臟,此時將左手放於背部肝臟區域,將其保持於一定位置,用右手進行觸診。觸診時不僅觸肝右葉下界,應對整個肝下界,包括左葉下界,均應進行觸摸。觸到肝臟時,應注意其大小、硬度、邊緣情況、表面光滑度和壓痛。

肝臟大小的測量:①測量右鎖骨中線上肝臟下緣至肋弓的距離;②測量右鎖骨中線上肝臟上界(即肝相對濁音界)至下界的距離;(對肺氣腫等情況下必需測量。正常為10~llcm);③測量前正中線上劍突基底(兩側肋弓與前正中線相交處即腹上角頂部端)至肝下緣的距離。均以厘米表示。

口對口人工呼吸:暢通氣道後,將置於患者前額的左手拇指與食指捏住患者的鼻孔,操作者在深吸氣後,用口唇把患者的口唇緊密全罩住後,緩慢吹氣,每次吹氣應持續2秒以上,待患者胸部擴張後放鬆鼻孔,讓患者胸部及肺部自行回縮將排出氣體。

拿法動作要領:(1)拿法操時肩臂要放鬆,腕要靈活,以腕關節和掌指關節活動為主,以指峰和指面為著力點。

(2)操作動作要緩和,有連貫性,不能斷斷續續。

(3)拿取的部位要准,指端要相對用力提拿,帶有揉捏動作,用力由輕到重,再由重到輕,不可突然用力。

021.太陽,太沖的定位,普通傷口換藥,膝反射,中脘指揉法;

022 中沖、印堂、內庭定位;虛里按診;量血壓 橡皮管止血

中沖,內庭,印堂定位

虛里按診:1.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醫生居病人之惻或對面;2.暴露胸部;3.按部位:左乳下第四、五肋間,乳頭下稍內側,心尖橫動處;4.感覺動氣的強弱;5.感覺動氣的至數和聚散。

血壓計:(1)檢查血壓計關健:先檢查水銀柱是否在「0」點。

(2)肘部置於心臟同一水平。

(3)血壓計氣袖綁紮部位正確、鬆緊度適宜,氣袖均勻緊貼皮膚纏於上臂,其下緣在肘窩以上約2~3cm,肱動脈表面。

(4)聽診器胸件置於肱動脈搏動處(不能塞在氣袖下)。

(5) 向氣袖內充氣,邊充氣邊聽診,肱動脈搏動聲消失,水銀柱再升高20~30mmHg後,緩慢放氣,雙眼觀察汞柱,根據聽診和汞柱位置讀出血壓值

橡皮管止血:上肢在上臂的1/3,下肢在股部中、下1/3交界處。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夾持止血帶的頭端,右手拉緊止血帶環繞肢體一周後並壓住頭端,再繞肢體一周,打一活結。

023:通里,合谷肩井,屈曲加墊止血,脈診

通里,合谷,肩井

屈曲加墊止血:前臂和小腿出血,如無合併骨折或脫位,在肘窩或腘窩處放置棉墊卷或繃帶卷,強屈肘關節或膝關節,借襯墊物壓迫動脈,並用繃帶或三角巾固定。這種方法可引起前臂或小腿缺血和神經受壓,不應超過1小時。

脈診:醫生和病人側向坐,用左手按診病人的右手,用右手按診病人的左手。先用中指定關,接著用食指按關前的寸脈部位,無名指按關後的尺脈部位,三指呈弓形,指頭平齊,以指尖與指腹交界處的指目按觸脈體,用指腹感覺較為靈敏。布指的疏密要和病人的身長相適應,身高臂長者,布指宜疏,身矮臂短者,布指宜密。部位取准之後,三指平布同時用力按脈,稱為總按。為了重點地體會某一部脈象,稱為單診,診小兒脈可用「一指(拇指)定關法。浮沉中取對應舉按尋。

024 1、肺俞、商陽、行間穴定位2、敘述並演示舌診的操作 3、敘述並演示甲狀腺(後位)觸診 4、肥皂水洗手

肺俞、商陽、行間穴定位

敘述並演示舌診的操作:1)舌診一般在充足而柔和的自然光線下進行觀察。如在晚間和暗處,可藉助日光燈光線。要求病人取正坐姿勢,張口,舌體放鬆自然舒展伸出口外,充分暴露。2)觀舌的順序,多是從舌尖到舌根,先看舌苔的有無、厚薄、腐膩、色澤、潤燥等,再看舌體的色澤、斑點、胖瘦、老嫩及動態變化。3)對病人的飲食情況尤須注意,因某些食物或藥物可使舌苔染色而出現染苔;過冷或過熱的飲食及刺激性食物,常引起舌苔顏色改變等情況而出現假苔。正常舌象一般隨不同季節、時間而稍有變化。4)結合季節:如夏季舌苔稍厚或有淡黃苔,秋季舌苔薄而干,冬季舌常濕潤,晨起舌苔多厚,進食後舌苔變薄等。5)結合年齡:舌象也隨年齡、體質而有差異。老年多裂紋舌,小兒多現剝苔或白屑。肥胖者舌胖而淡,消瘦者舌瘦而紅。有時為了探察舌面的潤燥,舌苔的松腐與堅斂,有根與無根等情況,還可配合應用刮舌與揩舌等方法。

敘述並演示甲狀腺(後位)觸診:1、被檢查者取坐位,檢查者位於被檢查者身後,將雙手拇指放在被檢查者頸後,其餘四指觸摸甲狀軟骨兩側。2、首先觸摸位於氣管環前面的甲狀腺峽部,用示指從胸骨上切跡向上觸摸,可感到氣管前軟組織,判斷有無增厚。3、然後觸摸甲狀腺側葉,一手示指、中指施壓於一側甲狀軟骨,將氣管推向對側,另一手拇指在對側胸鎖乳突肌後緣向前推擠甲狀腺,示指、中指在其前緣觸診甲狀腺。4、觸到腫大的甲狀腺時,讓被檢查者作吞咽動作,甲狀腺隨吞咽上下移動,可助判斷。

肥皂水洗手法:六步洗手,(消毒毛刷+肥皂水交替刷手至肘上10cm,刷3分鐘,沖水,手指向上,肘向下)X3,無菌毛巾從手擦到肘,70%酒精或0.1%新潔爾滅泡手到肘上6cm5分鐘,晾乾。

025,太沖,中脘。浮濱試驗。肱二頭肌。電除顫

太沖,中脘。

浮濱試驗:患腿膝關節伸直,放鬆股四頭肌,檢查者一手擠壓髕上囊,使關節液積聚於髕骨後方,另一手食指輕壓髕骨,如有浮動感覺,即能感到髕骨碰撞股骨髁的碰擊聲;松壓則髕骨又浮起,則為陽性。浮髕試驗確定膝關節損傷時是否出現關節積液。正常膝內有液體約5ml,當關節積液達到或超過50ml時,浮髕試驗為陽性,提示關節內有中等量積液。 如果積液量太大,會出現髕骨下沉,浮髕試驗也是陽性。

肱二頭肌屬於骨骼肌三大肌群中的四肢肌。長頭起於肩胛骨盂上粗隆,短頭起於肩胛骨喙突.長,短二頭於肱骨中部匯合為肌腹,下行至肱骨下端,集成肌腱止於橈骨粗隆和前臂筋腱膜。近固定時.肱二頭肌使前臂在肘關節處屈和旋外.使上臂在肩關節處屈.遠固定時,肱二頭肌使上臂向前臂靠攏。肌電觀察表明,當前臂旋外使掌心向前並屈肘時,肱二頭肌才有明顯的肌電活動。而當前臂旋內即使掌心側向身體或身後屈肘時,肱二頭肌的電位活動很小或不出現電位活動。這也是肱二頭肌練習基本上皆使掌心向前握持器械的主要原理之一,位於上臂前群肌淺層。作用:屈肩、屈肘及使前臂旋後。當肱二頭肌收縮時,使肘關節屈曲;當肱二頭肌舒張時,使肘關節伸展或前臂下垂。

電除顫:患者仰卧於硬板床上,去除義齒、手錶等物;搶救者打開除顫器電源,給除顫器充電,一般成人單向波除顫能量為200~360J,雙向波除顫能量為150~200J;將兩電極板塗布導電糊或用生理鹽水紗布包好,分別置於胸骨右緣第二肋間,左腋前線第五肋間,緊貼皮膚。;搶救者握手柄,緊壓電極板,勿使鹽水或導電糊外溢。搶救者與其他任何人不得接觸患者及病床,暫時關閉氧氣與心電監護儀,停止胸外心臟按壓。按下放電按鈕,隨後立即判斷除顫是否成功。

弛進針法,2五指拿法,3肺底移動度,4直流電除顫

舒張進針法:用押手拇食指將腧穴的皮膚向兩側撐開,使皮膚繃緊,刺手持針進針。適用於皮膚鬆弛部位如腹部腧穴的進針。

五指拿法:(1)拇指與其餘四指對合呈鉗形,施以夾力,以掌指關節的屈伸運動所產生的力,捏拿治療部位,即捏而提起稱為拿。(2)前臂放鬆,手掌虛空。(3)捏拿方向與肌腹垂直。(4)動作連貫,用力由輕到重。(5)掌指關節運動為主,指間關節不動。

肺下界移動度:首先在平靜呼吸時於肩胛線上叩出肺下界的位置,矚受檢者深吸氣後屏住呼吸的同時,沿該線繼續向下叩診,由清音變為濁音時即為肩胛線上肺下界的最低點;再囑病人深呼氣並屏住呼吸,然後由下往上繼續叩診,直至濁音變為清音時為肩胛線上肺下界最高點,最高點和最低點距離即為肺下界移動度,正常為6-8cm。

電除顫:患者仰卧於硬板床上,去除義齒、手錶等物;搶救者打開除顫器電源,給除顫器充電,一般成人單向波除顫能量為200~360J,雙向波除顫能量為150~200J;將兩電極板塗布導電糊或用生理鹽水紗布包好,分別置於胸骨右緣第二肋間,左腋前線第五肋間,緊貼皮膚。;搶救者握手柄,緊壓電極板,勿使鹽水或導電糊外溢。搶救者與其他任何人不得接觸患者及病床,暫時關閉氧氣與心電監護儀,停止胸外心臟按壓。按下放電按鈕,隨後立即判斷除顫是否成功。

27題毫針進針角度拇指按法心臟左界叩診傷口換藥

毫針進針角度:直刺90度,斜刺45度,平刺15度或更低。

拇指按法:拇指置於施術部位,用身體重力緩慢平穩加力下壓。

心臟左界叩診:被檢者可取坐位或平卧位,取平卧位時,叩診板指與肋間平行,通常順序先叩左界,自心尖搏動點外2-3cm處開始,由外而內,由清音轉為濁音即為心界位置,然後自下而上逐一肋間進行叩診直至第2肋間;叩診右界時,先自上而下叩出肝上界,再由肝上界的上一肋間叩起,叩診方法同左側。測量各肋間的標誌至前正中線的距離。

傷口換藥:去除敷料,創周皮膚處理,創面處理,包紮固定,終末處理。

28題提插法,掌按法,肝臟觸診,人工呼吸

029 毫針捻轉法。肘按法。肝臟濁音區的叩診。胸外按壓

毫針捻轉法:將針刺至穴位一定的深度後,施行以針身為縱軸,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反覆來迴轉動的行針手法,稱為捻轉法。捻轉的度數和頻率也因病情和腧穴而異。捻轉的角度一般應在360度以內。另外必須注意捻轉時,不可單方向捻動,否則針身容易纏繞肌纖維,使病人局部疼痛,並造成出針困難。

肘按法:以肘關節置於施術部位,用身體重力緩慢平穩加力下壓。

肝臟濁音區的叩診:用叩診法確定肝上界時,一般都是沿右鎖骨中線、右腋中線和右肩胛線,由肺區向下叩向腹部。叩指用力要適當,勿過輕或過重。當由清音轉為濁音時,即為肝上界。此處相當於被肺遮蓋的肝頂部,故又稱肝相對濁音界。再向下叩1~2肋間,則濁音變為實音,此處的肝不再為肺遮蓋而直接貼近胸壁,稱肝絕對濁音界。

胸外按壓:病人仰卧於硬的平面上,下肢可稍抬高,操作者宜跪於患者身旁或站在床邊的椅子上.按壓時應把手掌根置於患者胸骨長軸上,掌根位於胸骨體上2/3與下1/3交界處(劍突上2橫指的胸骨正中部).另一手掌重疊其上,雙手指背曲不接觸胸壁,按壓時上肢關節伸直,用肩背部力量垂直向下按壓,使胸骨下陷3-5CM,然後放鬆,放鬆時手掌不離開胸壁.頻率80-100次/分鐘.單人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比例15:2。


推薦閱讀:

中有方中醫館
中西醫的根本區別
萬名鄉醫培養工程暨健來福首屆中醫適宜技術培訓會圓滿成功
中醫發展前景
原始點有沒有極限? 什麼時候可以藉助中西醫或其它方法?

TAG:技能 | 西醫 | 實踐 | 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