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記憶的家鄉(三)(街道)

記憶里的家鄉

(三)

街 道

西寧的街道和西北地區城市的街道大都一樣,主要大街也是東西南北四條,中間都有個大十字。不過西寧人用「大」來稱呼東西南北四條主要街道,真的有點不自量力。所謂的大街的確不寬,也就是並排能走兩三輛馬車。有人說,街上對面鋪子里的夥計們可以聊天,這是誇張,但是相互大聲打招呼是完全可以聽到的。而且是西街頂在南街上形成了一個丁字路口,拐個彎再往北一點,東街頂在北街上,又形成了一個丁字路口。也就是說,西街和東街並不在一條直線上,所謂大十字就是兩個丁字路口的結合部。無論由西到東還是由東到西,人們都必須在這裡拐個彎兒。所以那裡叫大十字在當時來說也是名不副實,因為它並沒有形成十字。雖然和飲馬街、莫家街口的小十字對比而稱其為大,但人家雖然小是小,可的確是個十字。

49年以後,東西南北四條街拓寬,才形成現在「大街」的規模,大十字也真正成為了十字。據說當時的工程技術人員提出,比照東關那裡湟中大廈和對面實業公司之間的寬度(即現在的義烏和義東),來規劃西寧的街道。結果挨批了,領導狠狠的質問他們:「延安的街道才多寬?」也對,人家們到過的大地方也就延安了。而馬步芳雖然到過大地方,在修湟中大廈和實業公司時,能夠規划出比較適合今後發展的街道寬度,但他畢竟是反動派。但無論怎麼說,拓寬到現在的這個程度,雖然現在看來是一種短視,但對當時的西寧老百姓來說,也的確是一種視覺的改變。只是那些因大街拓寬而搬遷到郊外去的城市居民,由於離開街道便意味著喪失了原先熟悉的謀生方式,生活便陷入了困難重重。直至上世紀80年代,這些純居民仍然是政府重點救濟的對象。

當年西寧街道兩旁的商鋪基本上都是低矮的土平房,誇張一點說,個子大的人可以用手摸到屋檐。只不過店鋪一般都有一個比較高的鋪台,這樣既可以防街上的水倒灌,也保證了鋪子里的乾燥。但是每年正月十五耍社火時,踩高蹺的人好像是能坐在比較低的店鋪的房檐上休息的。老一輩的人說,原先西寧街上曾經來過兩個巨人,個子非常的大,頭髮捲曲臉發白,手裡拿著盆一樣大的鐵碗要飯,食量很大,一會兒一盆就能吃完。如果那個商鋪不給,他倆就坐在那家鋪子的房檐上,影響人家的正常營業,逼著那個鋪子家給吃的東西。說的什麼話根本聽不懂,只聽見他倆不停的喊:「嘟兒,嘟兒」。從此以後,西寧人數落孩子們飯量大、光長個子不長心眼兒時,喜歡說:看你吃的就像個嘟兒!

雖然大街上的店鋪一般都比較低矮,但經營的商品還是琳琅滿目,金銀飾品、珠寶玉器、綾羅綢緞、布匹成衣、瓷器玻璃、皮毛鞋襪、糕點乾果、筆墨紙硯等等,應有盡有。既有中藥堂也有西藥店,即便是德國進口的西藥,什麼「盤尼西林」、「早發大安」也能賣到。大十字正大旅舍的玻璃門、華英像館的摩登照、西北書店的「戲洋匣子」(留聲機),還有德興海的自鳴鐘,至今我還有點記憶猶新。當然由於運輸成本高,價格大都比較昂貴,多數商品是窮苦人無緣享用的。但貨物只要是不需要保鮮的,全國各地有的西寧都有,乾的海參魷魚「海菜鋪」里就有銷售。當然緣於運輸的關係,外地的時令新鮮水果就沒有賣的,所以頭次到外地,賣了香蕉不知怎麼吃。跟著前面買了香蕉的人走了好長路,人家就是不吃,真的十分的喪氣。但事後想想也就心平氣和了,誰讓咱們是土包子呢。

西寧的小街小巷多數都是居民住宅,雖然也有點店鋪,但大都是前店後家,就更沒有規模可言。可這些小店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一般都經營土產、雜貨,蔬菜、粉條、豆腐、大肉和牛羊肉等等日用品,家裡缺個針頭線腦什麼的,出去不幾步路就能買到。經常是飯都端上了,大人們才喊孩子去打醋。即便是晚上急需要點什麼,去了敲鋪門,掌柜的也一定會起來招呼。由於掌柜的和顧客都是熟人,買賣講的是誠信第一,真正是童叟無欺,什麼坑蒙拐騙、短斤少兩、以次充好、弄虛摻假、銷售變質腐敗食品,等等,這些現在充滿耳膜的惡習,那時候真的是聽所未聽、聞所未聞。街道小但生意做的是非常的人性化,筍子是刮皮銷售的,買了菜,掌柜子會送給幾根蔥,買了蘿蔔,一定會送芫荽。當然也有蘿蔔快了不洗泥的說法,但蘿蔔是論個兒銷售的。

可惜後來能引起回憶的小街小巷大都改名了,西寧人叫「水眼頭」的地方,不知是何原由在現在用「水井巷」來稱呼了。其實那裡並沒有水井,只有一個流進渠水的好大的「水洞眼」。以「井」命名的街道西寧倒有一處,那就是「官井兒街」。西寧人吃水大多是靠「井沿子」上的「擔水的」挑到家裡,而水井是私有的,是由主家承包給「擔水的」經營的,可以說沒有免稅的水吃,除非自己到城外的泉兒里挑。但在那裡有一處官府挖的井,公眾可以免費取水。後來這條街好像成為了「民主街」的一部分,當年那裡不要錢打水,官人們是否認為有民主的意味就不得而知了。有人也許會說還有「玉井巷」,其實這完全是西寧方言惹的禍,原來那裡叫「驛軍巷」,由於西寧府的監獄也在那塊,當時的官方叫作「獄阱巷」,後來也不知怎的就讀成了玉井巷,倒是溫文爾雅的多了。

兒時聽慣了的許多街名現在都變了,有的可能是出於政治的原因,譬如隍廟街改為解放路,縣門街改為人民街,府門街改為文化街,統領寺街改為興隆巷,等等。但有的就不知所以然了,譬如驛街子改名為生產巷,黌學巷改名為勤學巷,石巷改名為互助巷,后街改名為新民街,似乎原來的街名也反動不到那裡去。其實一些街名代表了歷史,給人一種沉重感,起不到什麼破壞作用,不改是完全可以的。譬如,縣門街無非就是從前西寧縣的衙門在那兒而已,其實清朝康雍年間的西寧縣也在現在的文化街,在府署的西面,估計在現在的北大街小學那兒,乾隆26年才移建到水眼洞街一帶(現在的人民街),老百姓習慣上叫縣門。以後西寧縣設到了魯沙爾,原來縣門街的縣衙作為官產賣給老百姓了。後來那條街上有個教會辦的公教醫院,可能利用的就是縣衙門的舊址。

府門街(現在的文化街)在清朝年間可是一個熱鬧的去處,那裡有西寧府的府衙。光緒32年,西寧知府廉興在那兒創設了巡警局,不過巡警局占的是府門街賭博場的舊址,這也可能就是清末洋務運動在青海的具體政績。所以民國年間的警察大局也在那裡,直至現在那裡都是警產。西寧的文廟也在這條街上,可現在只剩了個大成殿。大成殿前面的戟門,再前面的欞星門,以及泮池早已不見蹤影,更不用說黌學巷(勤學巷)口上的鳳起蛟騰的牌坊了。文廟的西面原來是西寧的儒學,儒學在楊家寨還有學田三十多畝,用以資助貧困學生。文廟的東面是文昌廟,老西寧二中,現在的西寧十四中就是那個位置,校門原是一個三層的樓兒,實際上就是文昌閣,用來供奉魁星爺的。當年老二中(現十四中)進校門後西邊有幾排老房子,可能就是附設在文廟裡的原縣孝諭署和府訓導署。民國三年,西寧府被裁,府產撥歸建設女子學校。後來的女師就設在現十四中的位置上,北大街小學曾經是女師二附小。可是西寧唯一的妓院大新店也在這條街上,所以對女子讀書懷有非意的好事者們,喜歡念叨什麼「職業學校捻毛線,女師對的是大新店」的順口溜。

西寧的街名還有一個特點,這就是由於西寧城所處地理位置的緣故,當年城裡駐軍很多,隨之而來也就有了不少的營盤和校場。當時城中駐軍的地方有前營、後營、中營、左營和右營,還有城守營。據記載當年西寧鎮定額馬步兵近萬人,這在人口不多的西寧城來說,完全可以說是一城百姓半城兵。各營長官的官銜是游擊、都司,在清代武官的系列中,游擊是從三品,次於參將一級,好像有個今天的副軍待遇吧。反正這些武官基本上都是從外地來走馬上任的,天南海北的都有,甚至還有廣東、福建、遼寧沿海一帶的人。由於駐軍多,因此以營盤命名的街道也比較多,後來流傳下來的有前營街、後營街,還有中營房街。西寧成立高等法院後,占的就是右營的三聖廟,所以那裡也就叫成了法院街。

有駐軍就要訓練隊伍,所以也就有了許多的校場。大校場在城東,後來一直是軍產,不過這個地名好像已經被人們遺忘了。現在省政府所處的位置,西寧人叫小校場,其實那是西寧的新校場,現在的校場街一度叫新校場街。原來的小校場在現在大新街的位置,西寧道台衙門也在這個位置。到了民國初年中央將西寧府裁了,這樣西寧道就直接管縣了。但由於舊道台衙門坍塌了,道尹大人也就搬家了。民國五年,將舊道署連同小校場列為官產出售,商紳們買到後,由十家平均劃分,東西修成店房、鋪面,中間開一大街,通到統領寺街,名之曰新街。後來有了小新街,原來的新街就成了大新街。從大新街到統領寺(興隆巷)的街口,有一個跨街建築「萬壽閣」。我記事時,逢年過節,那上面還有古色古香的祭祀活動,據說這樣的閣在西寧還有六處,不過現在連蹤影也找不到了。

民國七年,撥歸師範學校的貢院也逐漸坍塌了,拆毀後開成了小新街。在小新街的其中一段,東西兩面修了樓房店鋪,形成了中山市場。當年的中山市場可是個熱鬧的去處,西寧著名的飯莊都在這條街上。有身份的西寧人迎來送往、宴請賓客、商談生意、禮貌應酬,大都到那兒擺上幾桌,否則就有點有失體面。由於小隻對那裡的「楊胖子館子」這個名記得牢,但這肯定是個渾名,一定不是人家的字型大小名。從到過西寧的一些名人的回憶文章中看到,他們都曾在中山市場的館子里吃過飯。像張大千先生不但在這裡用餐,和友人欣賞林則徐在西寧留的墨寶,還給飯店送了他的畫作,有人後來還看到過這幅畫。

可是俱往矣,這些兒時記得的去處,只能到夢裡去尋了!

推薦閱讀:

盤點破案劇里那些記憶猶新的案件
常用神煞快速搜索記憶口訣
神煞記憶表
刻在記憶深處的家常菜,一輩子都吃不膩!
60年,那些難以忘懷的消費記憶1(圖)

TAG:記憶 | 家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