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主】人體經絡

經絡中醫上說,經絡是運行氣血、聯繫臟腑和體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體功能的調控系統。經絡學也是人體針灸和按摩的基礎,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經絡學說是祖國醫學基礎理論的核心之一,源於遠古,服務當今。「經」的原意是「縱絲」,有路徑的意思,簡單說就是經絡系統中的主要路徑,存在於機體內部,貫穿上下,溝通內外;「絡」的原意是「網路」,簡單說就是主路分出的輔路,存在於機體的表面,縱橫交錯,遍布全身。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經脈是主幹,絡脈是分支。

《靈樞·脈度》說:「經脈為里,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這是將脈按大小、深淺的差異分別稱為「經脈」、「絡脈」和「孫脈」。經絡的主要組成有:十二經脈、十二經別、奇經八脈、十五絡脈、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等。其中屬於經脈方面的,以十二經脈為主,屬於絡脈方面的,以十五絡脈為主。它們縱橫交貫,遍布全身,將人體內外、臟腑、肢節聯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二千五百年前,中國誕生了第一部醫學巨著——《黃帝內經》,在這部典籍中,一個重要的概念貫穿於全書,那就是經絡。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古人發現人體上有一些縱貫全身的路線,稱之為經脈;又發現這些大幹線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細小的分枝,古人稱這些分枝為絡脈,「脈」是這種結構的總括概念。《黃帝內經》載:「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而經脈則「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其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並有「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的特點,故針灸「欲以微針通其經脈,調其血氣,營其逆順出入之會,令可傳於後世」。《黃帝內經》對經絡的認識是從大量的臨床觀察中得來的,記載這些臨床觀察的文獻,已在馬王堆帛書、張家山竹簡和綿陽木人經絡模型等出土文物中逐漸找到。這些早期文獻主要描述了經脈系統,並涉及了三種古老的醫療手段:一個是灸法,一個是砭術(即用石頭治病的一種醫術),另一個就是導引術(一種古老的氣功),而經脈是這三種醫術施用時藉助的途徑。

《黃帝內經》分為兩部書,其中之一叫做《靈樞經》,也稱為《針經》,就是專門論述用微針治療經絡的著作。《黃帝內經》對經絡作了系統的總結,在經脈之外,增加了絡脈、經別、經筋、皮部和奇經等新的概念,它們共同組成了經絡系統,成為古人心目中人體最重要的生理結構。《黃帝內經》還闡述了經絡的功能,即運行氣血、平衡陰陽、濡養筋骨、滑利關節、聯絡臟腑和表裡上下以及傳遞病邪等。《黃帝內經》對經絡系統及其功能的認識,主要來自於長期的臨床觀察,也包含一些推理分析的結果和取類比象的描述。東漢的「方書之祖」張仲景,在《黃帝內經》的基礎上發展了經絡學說。他認為人所生的病是通過一條叫「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這樣的通路從體外向體內傳輸的,根據疾病所屬的經絡不同,要用不同的方法治療。比如最初的風寒感冒病在太陽經,要用麻黃湯來治。他的《傷寒論》也是中醫的四大經典著作之一。

經絡包括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十二經別、十五絡脈等。十二經脈是經絡的主幹,「內藏於府藏(臟腑),外絡於支節」。十二經別是十二經脈在胸腹及頭部的內行支脈。奇經八脈具有特殊分布和一定的作用。十五絡脈是指人體十二經脈加上軀幹前的任脈、軀幹後的督脈各自別出的一絡和軀幹側的脾之大絡,共十五條。十二經脈按其循行順序分別成為: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和足厥陰肝經。十二經脈是經絡系統的主體,所以稱其為「正經」。部位內 側外 側手前太陰肺經陽明大腸經中厥陰心包經少陽三焦經後少陰心經太陽小腸經足前太陰脾經陽明胃經中厥陰肝經少陽膽經後少陰腎經太陽膀胱經十二經絡走向包括:手三陰經:從胸沿臂內側走向手。手三陽經:從手沿臂外側走向頭。足三陰經:從足沿腿內側走向腹。足三陽經:從腹沿腿外側走向足。

手太陰肺經手太陰肺經主要分布在上肢內側前緣,其絡脈、經別與之內外連接,經筋分布其外部。手陽明大腸經手陽明大腸經主要分布在上肢外側前緣,其絡脈、經別與之內外連接,經筋分布其外部。足陽明胃經足陽明胃經主要分布在頭面、胸腹第二側線及下肢外側前緣,其絡脈、經別與之內外連接,經筋分布其外部。足太陰脾經足太陰脾經主要分布在胸腹任脈旁開第二側線及下肢內側前緣, 其絡脈、經別與之內外連接,經筋分布其外部。手少陰心經手少陰心經主要分布在上肢內側後緣,其絡脈、經別與之內外連接,經筋分布其外部。手太陽小腸經手太陽小腸經主要分布在上肢外側後緣,其絡脈、經別與之內外連接,經筋分布其外部。足太陽膀胱經足太陽膀胱經主要分布在腰背第一、二側線及下肢外側後緣,其絡脈、經別與之內外連接,經筋分布其外部。足少陰腎經足少陰腎經主要分布在下肢內側後緣及胸腹第一側線,其絡脈、經別與之內外連接,經筋分布其外部。手厥陰心包經手厥陰心包經主要分布在上肢內側中間,其絡脈、經別與之內外連接,經筋分布其外部。手少陽三焦經手少陽三焦經主要分布在上肢 外側中間,其絡脈、經別與之內外連接,經筋分布其外部。足少陽膽經足少陽膽經主要分布在下肢的 外側中間,其絡脈、經別與之內外連接,經筋分布其外部。足厥陰肝經足厥陰肝經主要分布在下肢內 側的中間,其絡脈、經別與之內外連接,經筋分布其外部。循行走向是:手三陰經從胸走手,手三陽經從手走頭,足三陽經從頭走足,足三陰經從足走腹(胸)。正如 《靈樞·逆順肥瘦》所載:「手之三陰從藏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十二經脈在體表的分布是有一定規律的。具體從以下三方面敘述。頭面部:手三陽經止於頭面,足三陽經起於頭面,手三陽經與足三陽經在頭面部交接,所以說:「頭為諸陽之會」。十二經脈在頭面部分布的特點是:手足陽明經分布於面額部;手太陽經分布於面頰部;手足少陽經分布於耳顳部;足太陽經分布於頭頂、枕項部。另外,足厥陰經也循行至頂部。

十二經脈在頭面部的分布規律是:陽明在前,少陽在側,太陽在後。軀幹部:十二經脈在軀幹部分布的一般規律是:足三陰與足陽明經分布在胸、腹部(前),手三陽與足太陽經分布在肩胛、背、腰部(後),手三陰、足少陽與足厥陰經分布在腋、脅、側腹部(側)。十二經脈在四肢分布的一般規律是:陰經分布在四肢的內側面,陽經分布在外側面。十二經脈的表裡關係手足三陰、三陽十二經脈,通過經別和別絡相互溝通,組成六對,「表裡相合」關係,即「足太陽與少陰為表裡,少陽與厥陰為表裡,陽明與太陰為表裡,是足之陰陽也。手太陽與少陰為表裡,少陽與心主(手厥陰心包經)為表裡,陽明與太陰為表裡,是手之陰陽也。」互為表裡的兩經,分別循行於四肢內外側的相對位置,並在四肢末端交接;又分別絡屬於相為表裡的臟腑,從而構成了臟腑陰陽表裡相合關係。十二經脈的表裡關係, 不僅由於相互表裡的兩經的銜接而加強了聯繫,而且由於相互絡屬於同一臟腑,因而使互為表裡的一臟一腑在生理功能上互相配合,在病理上可相互影響。在治療 上,相互表裡的兩經的腧穴經常交叉。奇經八脈

奇經八脈是督脈、任脈、沖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蹺脈、陽蹺脈的總稱。它們與十二正經不同,既不直屬臟腑,又無表裡配合關係,「別道奇行」,故稱「奇經」。八脈中的督、任、沖脈皆起於胞中,同出會陰,稱為「一源三岐」,其中督脈行於腰背正中,上至頭面;任脈行於胸腹正中,上抵頦部;沖脈與足少陰腎經相併上行,環繞口唇。帶脈起於脅下,環行腰間一周。陰維脈起於小腿內側,沿腿股內側上行,,至咽喉與任脈會合。陽維脈起於足跗外側,沿腿膝外側上行,至項後與督脈會合。陰蹺脈起於足跟內側,隨足少陰等經上行,至目內眥與踵陽蹺脈會合。陽蹺脈起於足跟外側,伴足太陽等經上行,至目內眥與陰蹺脈會合,沿足太陽經上額,於項後會合足少陽經。

奇經八脈交錯地循行分布於十二經之間,其作用主要體現於兩方面。其一,溝通了十二經脈之間的聯繫。奇經八脈將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經脈聯繫起來,達到統攝有關經脈氣血、協調陰陽的作用。督脈與六陽經有聯繫,稱為「陽脈之海」, 具有調節全身陽經經氣的作用;任脈與六陰經有聯繫,稱為「陰脈之海」,具有調節全身諸陰經經氣的作用;沖脈與任、督脈,足陽明、足少陰等經有聯繫,故有「十二經之海」、「血海」之稱,具有涵蓄十二經氣血的作用;帶脈約束聯繫了縱行軀幹部的諸條足經;陰、陽維脈聯繫陰經與陽經,分別主管一身之表裡;陰、陽蹺脈主持陽動陰靜,共司下肢運動與寤寐。其二,奇經八脈對十二經氣血有蓄積和滲灌的調節作用。當十二經脈及臟腑氣血旺盛時,奇經八脈能加以蓄積,當人體功能活動需要時,奇經八脈又能滲灌供應。沖、帶、蹺、維六脈腧穴,都寄附於十二經與任、督脈之中,惟任、督二脈各有其所屬腧穴,故與十二經相提並論,合稱為「十四經」。十四經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線、病候及所屬腧穴,是經絡系統的主要部分,在臨床上是針灸治療及藥物歸經的基礎。

最幸福的事就是 :當我偷偷看你時 ,發現你剛好也在看著我!
推薦閱讀:

太溪穴 人體第一大補穴
人體「第二心臟」 腳底養生七法
12經絡就是人體的天然藥庫
人體肌肉結構圖
人體大腸內的腸液是酸性還是鹼性的?

TAG:人體 | 養生 | 經絡 |